中国茶叶制茶技术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叶制茶机械 茶叶发展历程 茶叶的利用与发展

茶叶制茶机械。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茶叶制茶技术的发展历史”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茶叶制茶技术的发展历史”相关知识!

中国春秋时代茶叶曾作菜食,其后转变为普通饮料,就要经过加工,改变它的性质。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相当的历史时期,历代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实践及总结经验,技术不断地革新和演变,才逐步提高品质,成为普通饮料。

中国自仰韶文化时代(神农时期)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盾,自然而然引起广大劳动人民的重视,从野生发展为人工栽培。

周朝就有初步发展。西汉成为主要商品之一。晋朝从封建统治阶级的贵重饮料发展为民间的普通饮料。经过六朝的佛教宣传推广,到了唐朝就为人一日不可无的生活必需品。

茶叶既然跟着制法的改变,而逐渐变为良好饮料,封建统治阶级就订贡茶制度,强迫劳动人民每年生产大量优质团茶进贡皇室,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Cy316.CoM

贡茶制度引起士大夫和有闲阶级的重视;文入学士,如唐朝李白、柳宗元、白居易和宋朝欧阳修、苏东坡等等,都歌颂饮茶的好处。劳动人民更有机会亲身体会饮茶有益于身体,更加勤劳地搞好茶叶生产,技术改革,从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发展。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制茶历史的发展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中国茶馆发展历史


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代表着我国传统地文化特色。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而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为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中国茶道的发展历史


2014-02-18七碗茶舍

茶道一词,最早见之于唐代诗僧(也是位茶僧)皎然的那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里,诗中说:茶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古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此后,就是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所记:因陆羽著《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方法及茶具制作,于是茶道大行。

宋代,苏轼在《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一文中称黄道辅博学能及,淡然精深,有道之士也。黄儒(字道辅)著有《品茶要录》,对建安团饼茶采制得失,依次列十说,所论精绝。苏轼评述说:非至静无求,虚中不留,乌能察物之情如其详哉!昔张机有精理而韻不能高,故卒为名医;今道辅无所发其辩而寓之于茶,为世外淡泊之好,以此高韵辅精理者。苏轼认为:黄儒提出建茶采制的十大得失,看似技术问题,其实是一个道的问题。人非静无求,虚中不留,就不可能有如此察物之精深。即所谓淡然精深,只有人品淡然,才能察物精深。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最后列茶道一节云: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中提到的,董日铸先生常曰:浓、满、热三字尽茶理。

现代说到茶道的有周作人,他在《泽泻集吃茶》中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若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他还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的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从古今各家对茶道的阐述来看,大体分三类,一类认为茶道是饮茶品茗中所得到的精神升华,是一种艺术和美的享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如皎然、周作人所说;另一类认为茶道只是茶的物质层面的至高要求,如封演、张源、董日铸所说;再一类认为道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如苏轼的论说。我们也可以把中国茶道理解为是茶在品饮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技、艺、道的一个文化集合体。

Hi欢迎关注七碗茶舍,我们会定期为你发送最实用的茶道、茶文化以及日本茶器知识。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的小店店。淘宝店:wangkai82112.taobao.com

微信号:wangkai82112

一个辛勤淘货的80后茶痴,交流中国茶文化知识,日本老铁壶、花器、漆器、香道具、茶道具、竹木器等。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


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秦汉时期:

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隋唐医家杨上善总结了编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据周绍良、赵超所编的《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杨上善墓志可知,杨上善生于隋代(589年),卒于初唐(681年),享年93岁。曾治愈武则天幼时顽疾,系统总结了宫廷牡丹花的饮用方法,创制了牡丹全花茶,开皇十九年(599年),11岁,出家为道士。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72岁之前不久,受诏入朝,除弘文馆直学士。龙朔元年(661年)73岁,又除沛王文学,同年迁左武卫长史。麟德二年(665年)77岁,迁左卫长史。上元二年(675年)87岁,迁太子文学。仪风元年至调露元年(676—679年)间90岁前后,先后迁太子司议郎、太子洗马。调露二年(680年)92岁,归老于家。永隆二年(681年)93岁,卒于里第。

现代茶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在国外说起中国,人们除了知道陶瓷还会想到茶叶。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发源地,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使华夏文明烙印上韵味悠远的茶香。追溯中国茶文化忆苦思甜我们可以从中领悟许多。

从秦汉开始劳动人民就开始对茶进行简单的加工,此时的茶用途是入药,人们采摘茶叶用木棒捣碎晒干或风干后储存,需要使用时加入水用于解毒,有时也用于待客。茶叶因其独特的魅力飞快传播,在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官宦的高雅消遣了。三国时,人们以茶为酒可见茶的地位已经和酒无异,甚至过之无不及。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开始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

隋唐时,茶叶被手工业者进一步加工加工技术进步,人们品茶更加多样,茶艺出现,同时涌现出许多名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茶艺备受人们关注,对于茶、水、饮茶环境等要求提高,逐渐形成茶道。

茶兴于唐而胜于宋,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之上更加完善了制茗工艺,出现清蒸法制成的散茶,饮茶工序慢慢简化,传统的饮茶习惯正是在这个时段开始形成。明清代以后由于陶瓷工艺的发展,茶道更加讲究,茶杯使用陶瓷,那是人们品茶,先用开水洗涤茶杯再用干布擦拭,去除茶渣后再斟。

茶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发展到现在更是百花齐发,了解茶文化就像走进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令人眼花撩乱。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去多了解一下我们的文化,并且世代传承下去。

中国茶馆业的发展历史


茶馆,源远流长,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就更多了。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

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中国茶具的悠久发展历史


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

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

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因而当时的茶具十分繁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除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茶碾为碾茶之工具。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上等者为橘木,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此种木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茶罗即筛子,茶圣陆羽称之为罗合。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罗面是用细纱绢制成。罗(筛)茶末时,要加上盖,以免茶末飘散。宋代茶罗的罗圈,考究的用金银制成,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碾和茶罗自碾自罗。

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当时着名的瓷窑有:杭州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名窑。中国的茶具发展历来是与陶瓷器的发展切切相关的。

唐宋时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故茶具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明清清茶条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

中国茶之为饮历史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一开始接触茶叶,是从直接咀嚼鲜叶开始的,采下一片新鲜的叶子,咽下那苦涩中带着芬芳的茶汁,体会那一阵收敛性的快感,以及持续半天的神清气爽,这就是茶作为食物和饮品的前生。

以茶当菜是茶从药用发展到食用的过渡。在《晏子春秋》中,“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茗菜就是茶。其他的古籍中也有茶与其他香料共同煮食的记载,说明茶叶可以增加营养。而且茶可解除饮食中的有害物质,促进消化。

到了汉代,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化,茶有了新的服用方式,那就是煎服。在陶罐中加水熬煮,最后一起服下,是简单有效的良药。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说茶“治便脓血甚效”。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则在《食论》中写道“苦荼久食益思”。到了梁代名医陶景弘那里,说“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归结起来,当时茶的功用主要是润肠通便、提神醒脑。

编写于唐朝的《唐本草》,对茶的功效有了更详细的论述: “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而此时,茶的饮用价值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陆羽《茶经》的横空出世,就是对茶作为日常饮品归纳性的总结。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的中心由北向南转移,南方的茶也渐渐进入到北方生活体系之中。茶叶的栽培和加工技术得到革新,各地涌现了大量名茶。唐代中期,举国上下饮茶之风兴盛,饮茶的方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当时,人们不仅仅关心茶的品质,对于煎茶之水、之器,以及饮茶的环境都非常讲究。正是如此,论茶的专著《茶经》才有了写作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