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父子情系故土甘苦传承 福建梅州开山接力种茶15年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福建黑茶 福建乌龙茶 福建的乌龙茶

福建黑茶。

两代年,用时15年,对这对台商父子来说,这是情系故土的一种表现,2013年他们回梅州寻根,在这里开山种茶,回首往事已经过去十五载,儿子彭瑾瑜也与梅州姑娘喜结连理,在大陆扎根下来了。

情系故土来梅开山种茶

“陈老板,过两天你那边茶山除草的工人忙完了,可不可以麻烦他们过来我这边帮帮忙。”一个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的年轻男子,操着一口浓重的台湾腔普通话有礼貌地说。“没问题!小彭老板。我前几天都看见你在山上锄草呢……”陈老板爽快答道。

被称为小彭老板的年轻人是台资公司梅州市星森福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彭瑾瑜。在还没来梅州种茶前,彭瑾瑜的另一个身份是台湾嘉义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正宗理工男一枚,却隔山跨海来梅州从事与所学专业风牛马不相及的茶农。这事还得从小彭的父亲老彭说起。

老彭名叫彭德胜,原是台湾客家大县苗栗县的混凝土车司机,祖籍蕉岭,2003年,老彭萌生了回梅州寻根的念头。初踏上梅州土地,梅州清新秀美的山水、热情好客的客家老乡、熟悉的客家话和相似的客家美食,深深吸引了老彭,在梅州数次到访寻根的过程中,老彭便有了在梅州开创事业的计划。

彭瑾瑜在茶园除草

老彭长期以来对台湾茶文化有爱好和研究,于是他和几位朋友、当地向导几乎踏遍梅县周围中的高山,甚至偏远乡镇村落,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创业福地——坐落于梅江区西阳镇的明山嶂,明山嶂四周清幽静谧、视野开阔,水源充足且附近人烟罕见几近零污染,具有种植东方美人茶及有机乌龙茶的先决条件。在当地政府和村委的协调下,老彭承包了明山嶂“上炉肚”山头,当起了“拓荒牛”。

万事开头难,开路行路更难。尽管老彭是开了一辈子车的老司机,但山高路弯坡陡的行车惊险,着实是老彭以前从未遇到的。为了顺利上山,他需要在车轮上绑着铁链,牢牢的固定在轮子四周以增加对路面的受力,慢慢地开上去。遇到路面不够宽卡车无法顺利转弯时,他便要停下来用劈刀劈开竹林开路,往往几公里的路程,要花费平路驾驶几倍的时间精力才能到达茶场。下山的时候,更是要牢牢握紧方向盘踩稳刹车踏板,轮胎压着路沿来控制滑行。途经的村民看到如此惊险驾驶,都替这个台湾大叔捏一把汗。

老彭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硬是铲平了山头,开出了一条条齐整的茶带,种上了台湾特色茶种青心乌龙、青心大囿和台湾樱花品种斐寒、富士、吉野、八重等。一棵棵茶苗和一粒粒樱花树籽都是老彭和工人亲手种植在数百亩的山林地中,这一干,就是十年!

情续茶缘来梅子承父业

2013年初,正在台湾攻读机械工程学的彭瑾瑜,在了解老彭在梅州奋斗史后,首次跟随父亲来到了梅州。在父亲一锄一镰一铲开垦出来的种茶基地住了几天后,看到地势高耸崎岖的路状、繁杂的农务下父亲消瘦的身影,彭瑾瑜产生了来梅州支持父亲的想法。数个月后,他完成了硕士班的学业后,毅然来到了明山嶂,选择了跟父亲肩并肩去开创不一样的事业。

放下高学历,真正开始做茶农后,彭瑾瑜才算真正体会到父亲这么多年来创业的艰辛不易。山上常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身上整天都湿答答的,冬天大部分时候零度以下霜冻天气,延绵不断的大山常常几天见不到一个人影,生活枯燥乏味,手机几乎没有信号,与世隔绝一般。彭瑾瑜寝食难安,好几次萌生想放弃的念头,但他转念一想,父亲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经营茶场了,若是自己也不干了,那父亲十几年的心血就前功尽弃了。彭瑾瑜只好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开始思考农林种植业的出路,慢慢沉下心把企业做好。

彭德胜(右)与彭瑾瑜在明山嶂茶场的厂房工作

对比老一辈的传统种植观念,彭瑾瑜更注重在茶叶的加工营销和樱花的观赏价值方面下功夫。采茶时节,他会研究茶叶书籍掌握最佳采摘、晒青时间,并邀请台湾制茶专家来梅州指导他杀青、揉捻、烘焙等制茶工艺。农闲时候,他就到明山嶂周边所有的茶场都去走一遍,跟茶农交流种茶制茶心得和经验,甚至还跑到福建武夷山、福建安溪、饶平乌岽山、梅州各县区种茶基地参观学习。彭瑾瑜平日里拘谨木讷不善言辞,正式场合发言还会紧张颤抖。但只要一讲到茶,他就变得口齿利索侃侃而谈。尤其是以茶会友时,更是非常健谈,讲起来很有见解,看得出确实是对茶文化潜心入脑花了不少功夫思考研究。不仅如此,他的大学所学专业也有了“用武之地”,自己拉厂房电路、盖大棚、焊接钢架、修理卡车、修理和改良制茶配套机械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公司不少支出。

看到儿子稳稳接过了自己手中的创业棒,老彭放心回到台湾照顾妻子和孙子,只在采茶比较忙的时候飞到梅州来助儿子一臂之力。wwW.cY316.cOm

情定梅州在梅开枝散叶

如今,彭瑾瑜在梅州也足足打拼了五个年头。他用地道的台湾茶种、纯正的台湾制茶工艺,制作出了香型独特、汤色漂亮、茶底醇厚的台湾特有的青心乌龙茶、东方美人茶等,目前年产茶叶3000斤,在梅州的茶产品中独树一帜,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每次茶叶匍一制好,很快就被熟客订购一空,供不应求。经过十几年的培育管理,茶叶基地里的樱花也长势喜人,每年春季,都会开出红的、粉的、白的花朵,山坡上花团锦簇绚烂多姿,与绿油油的茶园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赏花观景,甚至在茶园里露营。而彭瑾瑜的勤劳肯干、憨厚老实、谦虚好学也得到了茶业同行和当地农户的认可和欣赏,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彭老板”。

彭瑾瑜与梅州姑娘喜结连理

2015年,机缘巧合,彭瑾瑜认识了在梅江区的幼儿教师小薛。一年后两个人结为连理。为了小彭的婚礼,老彭高兴的拿出了40万台币。老彭说:“大儿子在台湾结婚时,也是花费40万,小儿子结婚也一样。不能厚此薄彼。”

2016年,彭瑾瑜的儿子出生了。小生命的到来,让彭瑾瑜更加勤力工作。他现在每周在山上呆三四天打理茶园,下山后就回梅城岳父母家,老人总会特意做多一些小彭爱吃的客家菜。如今儿子也一周岁多了,会叫爸爸了。每当儿子颠着小脚扑到他的怀里,他就觉得再辛苦都值得,他很感激来梅州收获了满满的乡情、亲情、爱情和友情。他说:“我现在更习惯在梅州生活了。我的茶树、樱花树在山上扎了根,我的心也在梅州扎下了根。”

cy316.com扩展阅读

传承千年的地方茶俗——端午茶


进入六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端午节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等习俗,但是,除了这些习俗外,在我国某些地方还存在喝端午茶的节日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千年古县松阳县了,这里的人们常常流传着一句话“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那么,什么是端午茶呢?端午茶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茶

①什么是端午茶?

端午茶是一种民间传统保健饮料,而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茶与端午节密不可分,端午茶是随着端午节的产生而应运而生的,端午节的由来,在民间有很多充满神秘色彩的奇幻传说,有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或助吴伐越名士伍子胥的;有说是为纪念孝女曹娥的;还有说是源于古代的祭祖节等等,尽管众所纷纭、对象各异,但是节日所表达的本意、内容、形式则大抵相似。

③端午节的历史

据大量考古研究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期,我国有一个史称百越族人的部落,为了永久祭祀他们的祖先,并求助于龙的神威驱病消灾、除灭邪恶,于是创立了祭龙节日,即端午节。在《风土记》记载:“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正中节,故作种种物避邪恶。”因此,在传统的端午节里不仅有吃粽子、包薄饼、赛龙舟等习俗,而且还有取午时水、饮午时茶、上山采集草药等风俗。从这种意义上讲,古人创立的端午节是一个全民族自我保健、去病防疫、避邪消灾的盛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利用端午节采集各种草药,制作端午茶也不足为怪,是一种反映农业社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象。

端午茶

④端午茶的采制

采集端午茶,松阳人十分讲究,因为端午茶是家庭日常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在采集过程中,人们都习惯性地搭配一些既有药用功能,又甘醇清香的草药,使配制出的端午茶更清香可口。端午茶是由石菖蒲、山苍柴、坚七柴、山木通、食凉撑、倒妞刺、鱼腥草、大发散、金锁匙、鸭掌柴、黄生芩、马蓼晓、樟树叶、插田妞、六月雪、地匣儿、金珠莲、水桐子、黄栀根、地风蓬、牛舌草、墙络、陈骨皮、铁火叉、野棉花、桂皮、艾叶、麦冬等中草药配制而成。

而端午茶的制作从草药清洗开始,对采集的草药先进行分类净洗,还规定要利用端午正午时洁净的山坑水或饮用水,因为千百年来,百姓一直把午时水当作“神水”看待。传说以午时水洗过的草药制成端午茶,对防治百病更具神效;然后将洗净处理后的草药稍晾干,用柴刀剁成1~2厘米长的小段,在锅里略经炒制,再晒干或者切后直接晒干就成为松阳端午茶。

端午茶

以上就是关于松阳端午茶的文化知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端午茶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松阳县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了。如今,这一茶文化习俗得以传承下来。作为当地百姓心中的“神茶”。松阳端午茶在如今医学技术进步的今天,也具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对于老百姓来说,喝松阳端午节不仅仅是出于治病,更出于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仪式感,这也成为松阳县的一大文化特色。

福建云霄:80后小伙执著传承祖辈制茶技艺


4月10日讯 昨日,记者抵达福建云霄陈政路的一间小茶馆中,他一边品茗,一边聆听一个执著传承祖辈制茶技艺的80后方仲侠的制茶故事,一个用心坚守的传承信念。

“来,品一品这泡茶,这是我精心制作的肉桂,韵香明,回甘强。”方仲侠边招呼记者,边说,“我的祖辈,我的叔辈,都是制茶师,到我这一辈,算是传承三代了。”

据方仲侠介绍,自己之所以踏入制茶这个行业,与从小耳濡目染有很大关系。对于茶文化的喜爱,就像一颗种子早早地种在了方仲侠的心里。成年后,方仲侠开始跟着叔叔学习茶文化,从最基础的品茶开始,再到泡茶和制作茶叶。渐渐痴迷茶文化的方仲侠先后将评茶师、茶艺师和高级制茶员三本证书收入囊中。2012年,方仲侠打算一个人到武夷山去,制作属于自己的茶叶,这个想法遭到了身边人的反对。“他们觉得制茶太苦了,现在是商品社会,茶店也就是做做茶叶批发的生意,谁还自己动手做啊。”然而铁了心的方仲侠还是背上行囊踏上制茶路,他坚信,祖辈的手艺不能丢,用心坚守必能“手留余香”。

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然而真正单枪匹马地做起茶来,方仲侠还是遇到不少难题。“到山里制茶,经常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与妻儿分离,忍受着对家人的思念。”方仲侠坦言,制茶的时光特别枯燥无味,必须耐得住寂寞。除此之外,为了制出上品茶叶,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益求精,一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制茶一共有八个步骤,分别是采青、自然萎凋、入摇青桶、炒青、揉捻、烘干、手工捡挑和炭焙,前七道工序下来就需要连续16个小时无休止地工作。”方仲侠说,对他来说,入摇青桶是最关键的一步,得时刻集中注意力,容不得半点差错。“入摇青桶分为六轮,每轮平均在50到80分钟,起到去苦水、提香气的作用,而且每一轮所达到的程度全凭经验,丝毫不敢怠慢。”方仲侠告诉记者,每次制茶完毕,自己总是瘫软在椅子上,倒头就睡。

2015年,方仲侠在家乡云霄开起了一家小茶馆,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茶叶正式摆上了货柜。“当时的心情挺忐忑,就像学生迎接考试一般。不知道自己花了那么多心血制作出来的茶,大伙喜不喜欢。”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方仲侠的茶得到了不少茶客的认可,大家不仅喜爱茶的香气与口感,还为方仲侠愿意传承手艺,脚踏实地地用心制作茶叶“点赞”。如今的方仲侠,依然在每年谷雨过后,背上行囊到武夷山制茶,坚守着传统的制茶工艺,用心制作香气扑鼻的好茶。

甘苦自知是为茶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甘苦自知是为茶》内容,感谢阅读!

一杯茶,你可以说它是苦的,也可以说它是甜的。对喜欢它的人来说,苦也是甜,对不喜欢它的人来说,甜也是苦。甘苦自知,茶不需要其他人的认同,茶只做自己,同样的,饮茶的人,也只需要做自己。

每个人在踏足社会之后,都会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有的选择在外人看来很不能理解,于是各种冷嘲热讽,其实大可不必。只要这种选择是基于个人最真实的愿望表达,基于正能量的阐发,我们都应该予以支持,对于这些为自己理想而打拼的人来说,要勇于做自己,走属于自己的路。就好像一杯茶,甘苦自知,喜欢的人可以多些赞誉,不喜欢的放下就好,对于茶来说,这都不重要,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茶就是茶,默默发散着属于自己的清香。

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选择,有毕业后去做支教老师的,有放弃优厚工作回归田园的,有不做设计改作畜牧养殖的,还有毅然放弃铁饭碗,白手起家创业的,他们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并踏踏实实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或许会遭遇很多挫折,但正如茶一样,苦后才是甜。或许有的人最终梦想没有实现,这也没有关系,过程最重要,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追梦的过程中得到很多,这便是成长。生活中不应该只是以输赢来定义。

茶的香源于苦,苦是拼搏之苦,是忍耐之苦,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会有足以铭记一生的茶香飘荡。默默饮茶,有朋友相伴最好,如果没有,只管默默品味就好。喝自己的茶,总会喝出不一样的芬芳。

关于本文《甘苦自知是为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广西名茶——开山白毛茶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茶的品种也非常之多,其中开山白毛茶为广西的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其创于清代,原产于贺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开山白毛茶吧。

【开山白毛茶的发展历程】

开山白毛茶早在很久以前就负有盛名了,据传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私访,来到桂林的一家“和尚茶店”,亲口尝到了贺县开山白毛茶,称赞道:“妙!妙极了!真是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啊!”而抗战时期,人民生活困苦,因销路不畅,茶价低落,茶园丢荒,开山白毛茶曾一度失传。1949年后,政府重视茶叶生产,由国家统一收购,茶叶有所恢复。但品质未达到传统的水平。1960年春起,贺县人民政府把开山白毛茶列为贺县“三宝”来发展,相继在开山建立茶场,种植开山白毛茶,并努力恢复和提高开山白毛茶的传统炒制方法。1963年开山白毛茶被认为广西名茶,以后面积产量逐年有所发展。

【开山白毛茶的生长环境】

我们都知道好地方肯定是生产好的茶叶的,而开山自然是有它的环境优势的。那么贺县位于桂东北,与湘粤两省交界,1951年贺县、信都县合并称贺县。开山白毛茶产于开山,主要分布在安和、东南、天堂、西安、高洞等五个村的黄圹冲、苗圹冲、高田冲、寨岩冲、山瑶冲等五个山冲,与湖南省江华县大圩区的两分河乡毗邻。境内山高林立,古树参天,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冬暖夏凉,景色秀丽。土质多为花岗岩风化的土壤,土层深厚肥沃,酸性较强。

【开山白毛茶的采摘标准】

为了保证开山白毛茶的茶叶品质,它的采摘时期肯定是需要非常讲究的。那么开山白毛茶其春茶一般在清明前三、四天开采,特级采幼嫩初展的芽,一级茶采一芽一叶,二级茶采一芽二叶初展,三级茶采一芽二、三叶。

【开山白毛茶的品质特征】

开山白毛茶其条索紧细匀整,显毫,呈螺形卷曲,色泽翠黄嫩绿,香气清纯持久,有苹果香,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完整,滋味鲜醇回甘。

15种“柑”功效不同!你喝对了吗?


“哎呦!我的小心肝儿!”

一种名为“小青柑”的茶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不少茶友将它视为掌上明珠,爱不释手。柑橘、红柑、青柑、小青柑15种“柑”功效大不同!你喝对了吗?

小青柑做得确实非常精致,颇有些小龙珠的意味,精致,可爱,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想不被人喜爱都难。可即便如此,前有桔普、柑普两位前辈,小青柑不过是小了那么一点,受欢迎程度却远超它们,究竟原因何在呢?这柑、桔什么的,又到底哪里不一样呢?

什么是小青柑!?

小青柑是选用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期”柑橘与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

比乒乓球还小的小青柑一般采摘于立秋至秋分期间,这时的果皮尚未成熟,外皮还是青的,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而小青柑里的普洱茶一般采用的是存放几年的普洱熟茶。

柑皮的产地

柑橘是我国产量非常大的果品之一。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我国的柑橘居然有15个种类之多!四川、福建的福橘,浙江、四川的温州蜜柑,汕头、厦门的芦柑,新会的茶枝柑,这么多种类,我们平时吃的又是哪类柑橘呢?而这些柑橘的皮都能晒干,陈放三年之后,便成为了我们常说的陈皮。

而在这些陈皮当中,新会柑皮最为出名。“百年的陈皮,千年的人参”,这说的便是新会的柑皮,历史上,它也曾一度作为贡品。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新会陈皮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这使得它又重新火了起来。

柑普的柑与桔普的桔

柑普的原料是新会大红柑,桔普的原料则是阳山桔或是其它地方的桔子制作而成的。

新会大红柑是具有国家地理标识性的,也是陈皮原材料里面营养价值和内含物质最为丰富的,桔皮的功效则没有大红柑高。

新会柑的皮比较厚,油包粒较大且清楚可见。晒干或晾干制成陈皮后,黄酮类化合物增加,无论是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冲泡起来口感甘甜,有回甘。正宗新会柑的成本,是阳山桔、其他桔子的4-6倍。

阳山桔的桔皮比较薄,油包粒比较细小。制成陈皮后的药用价值并不高,泡茶时的陈香味也并不明显。

青柑的柑与柑普的柑

柑普茶根据柑皮的不同,又可分为青柑普洱与红柑普洱。根据成长程度的不同,青柑还可以细分为青柑仔(小青柑),青柑;红柑还可以细分为二红柑,大红柑。四种柑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初生状态的小青柑和完全成熟的大红柑。

小青柑和红柑滋味不同

尚且青涩的小青柑橙皮苷含量高而多糖含量低,质硬皮薄,味辛气香,其制作的柑普茶一般比较辛香。茶中融合了柑果的果香味,清甜回甘,细腻滑爽,清新可人。

新会柑皮中青皮的香气较为高锐,带点儿辛辣、刺激的感觉;红皮则更为甜蜜、柔和。大红柑皮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入口有着浓郁的陈皮香,但不掩普洱茶的醇厚,润滑浓醇,喝起来非常舒服。

小青柑和红柑功效不同

和大红柑相比,小青柑挥发性果油(柠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高,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另外在滋养皮肤上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而大红柑和果香类芳香物质含量高,果糖含量高,对降压有实际效果,还能帮助肠胃蠕动助消化、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

然而近些年,由于小青柑大热,很多地方的柑子从7月就开始采摘了,柑普的产量也有所下降。

茶无定味,适者为珍,适合自己的茶才是真正的好茶。肠胃不好、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的茶友们,不妨带上几个清甜醇和的小青柑,闲暇之余与朋友共饮一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茶文化之传承千年的普洱茶最具代表


中国的茶文化绵远悠长,茶品众多,口感也不同,在饮品茶的同时,让人们也想品出它其中的历史文化。其中普洱茶最具有代表性,虽然无法亲眼目睹普洱茶的巅峰时刻,但是可以通过资料跟历史的记载来了解它。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普洱茶

普洱茶生产于云南的普洱、临沧、版纳等地区,茶叶历史文化悠久,从现在可以记录的资料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候普洱茶就作为贡品献给周武王。唐宋时期,普洱茶的种植面积广泛提升,其已经作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因素。而明清时期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普洱茶已经广为人们所认识,成为了生活中品茶的好选择,价值也相当高。

云南有多处非常出名的驿站、街市景点,统称“茶马古道”,其命名与普洱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明清时期,以普洱地区为中心,向国内外延展出了五条运输茶叶的道路,这就是茶马古道,通过这五条道路,普洱茶由云南地区开始走出云南。茶马古道的存在,让普洱茶走向了世界,在国内各省市的销量非常好,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销售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以及亚洲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了欧洲。

现如今,普洱茶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茶种的概念了,而是更具有现代普洱茶的一些含义了。

一道茶情 悟茶,悟情,悟境,悟人生


喝茶的时候给人的一种感悟,就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回味,犹如岁月在脑海里慢慢的浮现。看似飘忽千里,却近在眼前。稍纵消逝,却留给自己的只是一种感悟……

喝茶,品茶,就像做人做事一样,朋友之间的友情一样淡淡清香。

人生要把茶泡好,不一定要有百年普洱、明前龙井、至尊大红袍,但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情味。

朋友如茶,一句简单的问候表达无尽的牵挂,品茶的氛围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安静,远离浮尘的喧嚣。

喝之历久弥新,品之淡然,有茶一样的朋友,有朋友一样的茶。

一壶茗茶,满屋馨香品茶不像喝酒那般,一杯入口,激情顿起,越喝越热闹。

品茶,是越喝越安静,让人心灵沉淀,精神升华。

生活像水,友情如茶,没有茶的水依然是水,没有水的茶,就不知茶为何味了。

茶道是生命中永久的财富,真诚不可亵渎。

适量的茶配适量的水,茶水遇到懂她,品她的人。

这茶、水、人因缘而得以交织相融。

飘飘然,淡淡然,喝茶之余,是一种感悟。

就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回味,犹如岁月在脑海里慢慢的浮现。

看似飘忽千里,却近在眼前。稍纵消逝,却留给自己的只是一种感悟。

珍惜现在的一切,友情,爱情和亲情,也包括生活的点点滴滴。

不要留下人走茶凉,茶色干涩,仰空长流泪的缺憾。

一道茶情,乃乎茶的随和与平常。小登大雅之堂而不娇淫、入茅棚草舍而无卑贱。由此洗浇人生旅途中的轻浮。

一道茶情,更是一道人生,悟茶,悟情,悟境,悟人生。

四种福建红茶真功夫


品鉴主角: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如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以及金骏眉。

选择理由:几百年前,福建的红茶飘扬过海了走向世界。但今天,这些曾经打动过世界的红茶却慢慢沉默了。沉下的船都可以打捞上来重新打造,走得再远的游子都知道要回家,福建的红茶也开始选择了重生。在福州,这个历史有名的港口城市,细细品味这些曾经辉煌的红茶,一种莫名的情绪慢慢飘散,不知是伤感还是欣慰?

别有天茶艺居的茶艺小姐小心翼翼地每一位茶友端上沏好的红茶。顿时现场立刻严肃起来,茶友们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着每一道红茶的滋味。

随后,元泰茶业还拿出今年5月2日在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第13届就职典礼慈善拍卖会上,200g卖出18000元港币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给在场茶友品尝,不少茶友直呼过瘾。

坦洋工夫:汤色鲜艳呈深金黄色,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

政和工夫:外形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呈金黄色,极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香似祁红,却更胜祁红滋,汤色红艳,滋味醇厚。

白琳工夫:外形细长弯曲,汤色浅亮,内质香味鲜纯有毫香,滋味浓醇隽永,中外茶师谓之“秀丽皇后”,

金骏眉:外型细小而紧结,颜色为黄黑相间,一开汤空气中就满是淡淡的甜香,汤色是类似色拉油般的金黄色,啜一口入喉,有着水果般的甘甜,比正常小种水更绵软,果香更加醉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