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巨峰镇计划种植11000亩野山茶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种植一亩白茶苗需要多少钱 绿茶和山茶 乐峰绿茶

【www.cy316.com - 种植一亩白茶苗需要多少钱】

日照巨峰镇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建设特色小镇,由于当地多荒山,适合种植野山茶,为此计划扩大茶园种植空间,栽种11000亩野山茶。

1月13日上午,在甲子山召开了巨峰镇林茶间作播种现场会议。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宋年荣,区农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殷月岭,茶业办副主任张建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田文见,巨峰镇副镇长梁涛出席会议,相关管区书记、村支部书记、村承包山场100亩以上的承包户以及相关茶叶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山茶

据了解,巨峰镇三面环山,山场面积4万亩,涉及全镇65个村,其中承包到大户的有33个村,承包面积15000余亩,林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剩余荒山主要分布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高山、陡坡等难以进行人工植苗造林的山头地块。经调查,巨峰镇目前发展山上种茶的共计21个村,种植模式有两种:一是利用林内空闲地,以林区梯田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约420亩,直接经济效益高;二是在树木稀松的林下直接撒种茶树,主要分布在赵家、西赵庄、刘家村、大卜落4个村,种植面积约600亩左右。林下种植野山茶已取得丰富的经验,野山茶长势良好,经济效益可观,可以在全镇适宜的山坡林地大面积推广。

荒山开垦

会议围绕特色镇建设,巨峰镇将扩大茶园种植空间,以甲子山区域为试点,推广林茶间作。根据山地坡向、土质、林相、覆盖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目前掌握的群众发展意愿,对全镇适宜发展林茶间作的区域进行规划,以背风向阳的北部山系为主,共规划林茶间作面积11000亩,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播种任务。

会议提出,大力实施荒山直播造林、发展林下野山茶种植是贯彻落实市林业会战办公室提出的“实施直播造林、破解荒山绿化难题”的号召和工作部署。实施林茶间作,利用茶树四季常绿的生物性和茶叶的经济性,优化公益林生物结构,既防范了火灾、促进了绿化,又拓展了茶园发展空间、提高了茶叶品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cy316.cOM编辑推荐

潮州五镇完成1065亩生态茶园改造


近半年来,潮州市致力于改造生态茶园打击毁林种茶行为,日前,记者从全市建设生态茶园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凤凰、文祠、归湖、新丰、建饶等5镇共完成生态茶园改造面积1065亩,整治毁林种茶建设生态茶园专项行动也取得初步成效,共组织打击毁林种茶行动40多次,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24起,结案21起。

生态茶园

副市长胡鹏带队实地察看了乃兴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生态茶园改造现场,观看潮安区茶园改造视频,并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

胡鹏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抢抓机遇,加大投入,通力合作,为建设生态茶园提供有力保障;要在全面整治毁林种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茶园改造工作,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安排,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补齐“绿色短板”,全力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与此同时,要加强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改工作,完善扑火预案,毫不松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要对照考核指标,找准问题,查漏补缺,力争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

大邑建成上千亩福建铁观音种植基地


继去年首次从福建引种名贵铁观音试种成功后,日前,大邑县雾山林业公司投入上千万元在大邑县雾山乡建成上千亩铁观音种植基地,填补了我市乌龙茶系列这一空白。今年9月份,市民就可以喝上成都产的铁观音了。

另悉,结合雾山文化旅游开发,三年内该县将建成以铁观音为主的上万亩优质无公害生态茶叶种植基地,解决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经济效益高 最高能卖4000元/公斤

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雾山乡大烛村,记者见到了一片片呈阶梯状分布的铁观音基地。据介绍,继去年试种成功后,该县请来相关专家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雾山适合种植铁观音的结论。今年1月和3月,雾山林业公司从福建分两批引进了约700万株铁观音和台湾软枝乌龙茶苗种在大烛村茶叶基地。同时从福建请来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坐镇,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铁观音茶叶的栽种、采摘技术要领和四川传统的茶不一样,现在这些茶苗长势都很好。”福建来的技术人员李顺明告诉记者。大邑县雾山林业开发公司副总杨胜介绍,这两批茶将于今年八九月份采摘,“铁观音每公斤的售价在600元至4000元,价值很高,其提纯的茶多酚也达80万元一吨,目前公司正在选址准备建设优质无公害茶叶精深加工及茶多酚提取加工厂。”

促进农民增收 挣工资+以后赚旅游钱

“还是在这里打工好,既能在家照顾娃娃,又赚了钱,比出去打工好多了。”30多岁的杨玉华扛着锄头刚从茶叶地里出来准备回家做饭。她告诉记者,她家的20来亩地租出去种茶叶,每亩地一年租金310元,她家已经领了半年3000多元的租金,现在她老公在基地当工人,每月有500元的工资,她则给公司当临工,做些挖地、整地的简单活,每天有20元收入。“以后雾山旅游发展起来了,我还想搞农家乐,游人耍累了,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参观茶园,在我们农家吃祝”据介绍,目前该茶叶基地的400个工人几乎都是雾山旅游开发涉及的失地农民,他们边学技术边当农业工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快乐地劳作,都想早日把茶叶基地建成吸引游客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胜地。

麻家渡镇:打造万亩“舌尖上的绿色银行”


麻家渡镇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下面的一个镇,其素有“竹山西部粮仓”和“秦巴宝石之乡”美誉。这里的农业发达、绿松石加工贸易也非常繁荣。

麻家渡镇

近日,在麻家渡镇太山庙村许多村民放弃正月不过完不下地习俗,来到各自的茶园开展除草、施肥,力争春茶上市时有个好收成。

在鸡公梁村,该镇驻干部、村干部与县新闻办驻村工作队一起,冒着蒙蒙细雨,深入各农户落实茶叶种植地块,察看老茶园状况,计划今年在该村新发展茶园648亩,改造老茶园300亩,力争将茶叶产业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麻家渡镇有发展茶叶的得天独厚优势,茶叶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我们将抓住优势,把茶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推进,今年全镇计划新发展产业7190亩,其中无性系1800亩,让茶叶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镇党委书记耿恒举信心满满地说。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茶叶产业作为镇域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的支柱产业发展,通过“支部抓产业、产业带农户”的工作模式和“大户牵头、连片开发”的工作思路,目前已建成生态有机茶园基地1万多亩,涉及罗家坡、总兵安、墩梓等16个村3000多农户。为了建设茶叶大镇,真正把茶叶产业建成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今年该镇党委政府把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和集约化管理作为重头戏来抓。计划再发展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 计划新发展产业7190亩,同时加大现有茶园管护力度。

在茶园建设上“量身定做” 致富产业园,坚持走“专业合作社 + 农户 + 基地”的模式,带动全镇茶叶产业发展。将以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为依托,联合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以打造精品园区为切入点,建立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等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的施肥、浇水、灭害、采摘、加工,全面构建起产前苗木繁育、产中种植加工、产后品牌销售、茶文化展示观光于一体茶叶产业链,推动全镇茶叶向名牌和高端发展。加大本镇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茶农带着茶园入股,消除茶农因无资金、无技术、无销路,导致茶园管理低下、增收难的问题。

致力开发茶文化、茶旅游的“农旅名片工程”。将该镇女娲文化、十星文化与茶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整理“老牌楼”茶文化,不断丰富“麻家渡茶”文化底蕴,实现茶产品与茶文化一体化经营,让茶叶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重庆嘉平镇:猫山茶叶成地区“名片”


猫山茶叶是重庆市江津区嘉平镇的一张“名片”,这里生产富硒茶,每年举办的猫山采茶节也成为重庆地区的一大盛事,该镇茶产业产值3000万元,带动当地2400人就业。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嘉平坐拥良好地理优势,茶业产业发展迅猛,茶文化挖掘齐头并进势在必行。”该镇相关负责人认为。

的确,产业如果没有文化支撑,那么产业就是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做大做强茶产业,让猫山茶这张名片更加闪亮,该镇致力于在提升硬件基础上,做好茶文化这篇文章。

近年来,该镇引导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在参与建设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实现建基地、搞研发、创品牌、拓市场基础上,发动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茶事外交活动,挖掘猫山历史文化,丰富猫山茶文化内涵,采用多种途径传播猫山文化。

茶文化的弘扬,需要看得见,摸得着。嘉平镇立足实际,让企业建设各种茶文化基础设施,迄今,该镇已建成700平方米的茶史馆、茶文化体验馆,让全面感知茶文化成为常态。该镇还通过举办采茶节,茶叶体验游等,让茶产业以活动为支撑,推动文化发展。

今年,该镇引导嘉平学校将学习教育与文化传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断挖掘茶文化。以茶为媒,推动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校外大课堂落地。迄今,1500平方米的学生茶园小基地建设已经纳入学校建设日程,校本教材《茶艺》在学校全面普及,茶的冲泡、饮茶习俗、茶与艺术,已经在全校师生学习生活中实现无缝融合……

春雨化水,润物无声。嘉平镇茶文化如今正悄然进入群众生活:“三杯清茶敬亲人”孝老爱亲优良传统蔚然成风,“书香茶韵”让青少年受到丰厚文化的熏陶。泡一壶好茶,说一段茶史,诵一段茶文,背一首茶诗,写一副茶联等茶文化,正在嘉平成为一种流行习俗。

山东日照探索出茶园种植新模式


茶叶是日照市特色农业之一,日照现有茶园12万亩,经科学区化研究,日照可种茶叶面积达30余万亩,其发展空间巨大。但在新茶园发展过程中,茶园遮荫和种植模式成为茶园大面积发展的一大障碍。虽然这几年利用间作花生、豆角、大姜等作物遮荫缓解了部分难题,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新的遮荫物和新的种植模式。

据市茶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来对多种保墒模式和间作模式的试验研究,2008年日照市首次提出了草+膜的新茶园保墒模式和大行距单行玉米与大豆同穴间作的遮荫种植间作模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新茶园种植路子。

具体做法是:茶籽播种后喷一遍800倍已草胺,再盖2-3公分的长湿麦秧后再盖膜,待茶籽出苗时破膜。该方法具有保墒、保温效果好,茶苗出苗快,且不易伤苗,同时减少茶行中杂草滋生。清明时在大茶行间作一行中棵玉米,玉米同穴播种2-3株大豆,株距在35公分。不仅茶树生长良好,而且玉米大豆经济效益客观,与间作花生相比,减少了茶园用药,实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良好,对北方茶园大面积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指导。此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江西武宁县新宁镇:清明时节千亩春茶开采


近日,我国多地茶区都陆续进入了春茶采摘期,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清明节假期,位于武宁县新宁镇茶场社区的两千多亩茶海之上,茶农抢收“头道好茶”。

来到茶叶基地,茶香满园,一簇簇嫩尖被采茶人的双手熟练地摘入茶篓里,随后通过茶叶收购商运到加工厂,经过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步骤,最终成为我们杯中的香茗。随着茶农娴熟的采摘动作,一叶叶嫩绿轻快地飞入篮筐,看得出,丰收的喜悦,正写在她们的笑脸上。

春茶开采

新宁镇茶场社区共有茶园2500亩,居民1884人。依托良好的茶叶资源优势,2017年成立了茶叶加工扶贫车间,共吸纳贫困人口5人,每人每月有2000余元收入,已实现了稳步脱贫。

看到我们的到来一位大姐主动和我们聊了起来,她告诉我们我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啊,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你看我早就脱贫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说完她不不禁就露出了笑脸。

新宁镇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弄清短板,找准“贫根”,因村因户施策,做到措施具体,指向精准,做到扶真贫,见实效。同时发展茶产业,是增收之途,也是生态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就包括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打造农民安居的美好乐园。发展茶产业既是经济发展之道,也是助推生态振兴的催化剂。

重庆云阳蔈草镇:茶园基地3000亩春茶进入采摘期


茶园基地采茶

3月30日讯 3月28日,走进重庆云阳县蔈草镇歧柳村的茶园基地,我们可以看到茶树一株株绵延数座山头,茶农们开始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村民谭杨琼正在其中一处山头忙活,她斜挎茶篓,手指在茶枝间上下翻飞,不多时,茶篓里就装满了嫩嫩的茶叶,她笑着告诉笔者:“趁着天晴,我们赶紧出来采摘茶叶,现在主要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茶芽,这样的茶叶品质最好。”

采茶女

“通常一天可以采两斤多茶叶,手脚快的,一天能有80至100元的收入。”当笔者问到采茶务工的收入时,谭杨琼停下手中的活回答。

俗话说,清明茶,贵如金。清明节之前上市的新茶因其醇香绵和,加上产量少,所以格外珍贵,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采茶

“我们现在是采用清明节前的鲜嫩茶叶为原料,坚持做到‘七不采三不带五分开’,严格按照萎凋、杀青、揉捻、烘干四道优良传统工艺,同时结合现代科技,精心制作清明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到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600多万元。此外,在采茶高峰期,还能解决当地10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一茶场负责人说。

重庆合川区:春茶采摘把农忙 双凤镇3000亩茶山助农增收


合川区是我国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区,其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合川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卫星城市,其在经济辐射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合川区还是重庆市重要的产茶区,重庆多山,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其重要茶产区的地位,每年合川的茶叶产值在合川经济中贡献着重要的作用。

3月份,是春暖花开时,此刻在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的各大茶山上,茶树清香伴随着桃李花的芬芳飘向远方。山顶山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春茶,一片忙碌的景象。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村里几十个妇女都会到茶山上采摘茶叶,因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采摘茶技术,每人都有3000多元的劳务报酬。”双凤镇车山村的李大姐高兴地说,“近几年来,双凤镇的茶叶产业发展得较好,茶厂需要大量的劳务工,村里的妇女们就不用大老远的外出打工了,可以就近在茶场务工,经济收入也不错。”

双凤农业中心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茶厂始终坚持‘开发一片、致富一方’的理念,全力推进农旅一体化产业进程,产业辐射车山、塘湾、江北、保合、关口等多个村,覆盖人口上10000人。目前,已带动30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近4000亩,并吸纳了200余名农民作为公司的固定员工,每逢育苗、种茶和采摘季节,每天进入茶山务工的农民达200余人次,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

据了解,由于双凤镇常年云雾缭绕,非常利于茶叶的生长,生产出绿茶品质极高。目前,双凤镇近4000亩茶山涵盖钓鱼城、玉芽、鱼城茗剑等3家茶叶有限公司,每年带动附近村民300多户增收。

据悉,自今年春茶开摘以来,镇村干部积极动员、组织上100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上山采茶,既缓解了企业采茶工紧缺的问题,又给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老虎吃茶记:崂山茶与日照茶


谈起绿茶,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江浙的绿茶,坊间也有人将浙江绿茶称之为绿茶中的“皇长兄”。今年我们在济南茶博会也看到了“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丽水香”的说法。无论是体量还是规模,浙江绿茶仍然是绿茶界的“大哥”。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与南方绿茶截然不同风韵的北方绿茶。而学习、讨论、研究北方绿茶的范本就是这两位“崂山茶”和“日照茶”。说起这两个茶,在山东省内“日照茶”的名气要大一些,而且无论是产量还是规模化、品牌化日照茶都要超过崂山茶好几个级别。但在全国范围内凭借着青岛旅游城市的地位,崂山茶和日照茶谁更有名气,还一时说不清楚。

很多人评判茶叶采用直线思维,或者叫一根筋思维,就是非要PK个优劣,排个伯仲。这其实是不足取的。就像泛泛的讲日照姑娘漂亮还是青岛姑娘漂亮一样,只能是情感情绪上的表达,没有任何实际的指导意义。就算是拿出两个单独的个体进行评比,也不能推而广之,认为这两地的茶叶孰优孰劣。

抛开这种没有意义的争执,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去找寻两地茶叶的特点,如果细细品嚼,还是能模糊中感受到差别。就像上次一位朋友说,如果远远的两个美女,你要是猜哪个日照姑娘,哪个是青岛姑娘,几乎只能瞎猜。但如果和她们细细交往,言谈举止,一频一笑,如果你不是太迟钝的话,你就能看出端倪的。茶叶亦是如此。在这里我无法给你这种差异的描述,因为很多感受上的东西不但是因人而异,而且是“不立文字”的。但我想引用一位朋友“茶痴老董”对两种茶的点评,也许能让朋友们窥探一二。

朋友说,“崂山,泉水水质极佳,山有仙,水有灵,有仙山风骨的意蕴。”“日照茶,靠海而生,阳光照射充足,内质充盈,苦涩褪去之后有一种绵柔的回甘,有海风拂面的意蕴。”不管这是他真实的感受,还是卖弄文字。但我从上述描述中大致上仿佛能感受到一点点的差别。

但不管如何,崂山、日照两地的茶和南方茶隽秀可人的气质不同都有香气直接爽朗,滋味持久厚重的特点。这一点上老董也深以为然,他这样形容北方茶,叫做“茶香骨感,韵味丰满”。我说,你这个形容的贴切,很有画面感。哈哈。

江西奉新县:万亩油茶喜获丰收 宋埠镇茶农采摘忙


油茶树跟普通茶树是不一样的,油茶主要采摘茶籽进行加工利用,而不是采摘茶叶进行制作饮用,不过它们都属于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利器。近日,江西宋埠镇锁石村万亩油茶迎来了丰收。

日前,在宋埠镇锁石村万亩油茶基地上到处都是当地农民采摘茶籽的忙碌身影,眼下正是油茶籽成熟的季节,由于今年持续晴好的天气,基地油茶总产量相比去年提高10%,预计可达80万斤,出油量近9万斤,农户户均年收入可增加7200元。

油茶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持续增加了当地农民栽种油茶的积极性,为了加快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当地政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油茶的种植,不断壮大油茶产业。

锁石村前三组贫困户帅经忠患有肢体残疾,生活困难,如今靠分包种植油茶基地的2亩油茶维持生计。农闲时帅经忠在油茶基地上打工,对油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对油茶进行施肥、清除杂草等,加上油茶的收益,每年可挣得近2万元。“以前只能靠家里的一亩两分田吃饭,现在油茶产业来了我们村,我们不用出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实在是太好了。”帅经忠笑呵呵的说道。

截至目前,通过镇村的积极宣传、引导、扶持下,油茶基地总面积达12000亩,当地23户贫困户已经参与油茶种植产业,22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在油茶基地打工,贫困户希望通过油茶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