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是什么植物?茶树是灌木还是乔木?

发布时间 : 2019-11-30
抹茶是什么茶树 茶树和白茶树 老茶树

抹茶是什么茶树。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茶树类型也是应有尽有,茶树既可以是灌木,也可以是乔木,乔木茶和灌木茶是有区别的。

目前,已发掘的茶树地方品种或类型,约有五百余个,而且新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系还在不断增加。通过调查,按树型分类,灌木型品种占74%,小乔木型品种占10%,乔木型品种占16%;如按叶片大小分类,特大大叶类品种占13%,大叶类品种占25%,中叶类品种占44%,小叶类品种占18%。

茶树类型

我国茶区主要分布于北纬33度以南,东经98度以东,大约280万平方公里的近似长方形地带,由西南往东北,茶树品种的分布,则由高大的乔木逐渐演变为灌木,植株矮化,叶片渐小而厚,栅栏组织加厚,抗性增强,多酚类物质渐减。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早期从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种的古老类型,仍然保持着乔木性状和特性。古老的云南大叶种、苦茶、大树茶的种植区,由于采取林下种植,不修剪,攀枝折采,以至成大树,枝叶粗大。

乔木茶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茶区,最突出的茶树品种资源就是云南大叶种。随着近代的利用和推广,不仅在云南省西南部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到广东、广西以及四川、贵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的南部。经多年实践,除四川盆地外,云南大叶种在北纬25度以南茶区推广,较有成效。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较集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随着茶树良种的推广,这类茶树品种的分布有很大的扩大。如,著名的福鼎大白茶,几乎在全国茶区都有分布。

灌木茶

灌木类型的茶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茶区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其中著名的祁门种、鸠坑种、湄潭苔茶等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这类茶树品种资源适应性强,受温度、湿度和地势等生态条件约束性较小,地理分布区较为广泛。

除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外,野生大茶树和茶种近缘野生植物,分布也很广,在西南、华南甚至华东地区都有发掘,如著名的云南南糯山大茶树、大黑山大茶树、贵州赤水大茶树、四川宜宾大茶树等。这些野生茶树资源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茶树起源、进化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cy316.cOM编辑推荐

乔木?灌木?茶树类型到底有多少种?


茶树在扩散和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发生了各种变异。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大体形成了六种生态类型。根据茶的利用价值并由此发展起来的栽培区域和生产茶类在中国大体形成四大茶区。

茶树的生态类型

低纬高海拔乔木大叶型

处于23°N线以南,海拔800~2500m的云南中南部区域,是茶树的最适生态区。茶树呈乔木型,叶片特大或大,芽叶肥壮、多毛(野生型茶树多为少毛或无毛),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氨基酸适中,适制红茶。

以云南双江勐库大叶茶、勐海南糯山大叶茶、澜沧景迈大叶茶为代表。这一生态区多野生型大茶树。茶树易遭日灼伤,耐寒性弱,适应性较差,最低温度低于-3℃的地区无法生存。

南亚热带(包括边缘热带)乔木大叶雨林型

处于北回归线以南,海拔550m以下,年平均温度20~26℃,≥10℃年活动积温7000℃以上,极端最低温度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1800~2000mm,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属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包括云南东南部和广西南部。

本区亦是茶树的最适生态区,全年无霜,可终年生长。茶树多呈乔木型,叶片大,芽叶多毛,花萼多数有毛,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适中,适制红茶和特种茶,茶树抗寒性弱,适应性差,以云南麻栗坡白毛茶、广西中东大茶树、博白大茶树为代表。这一区域西缘亦多野生型大茶树。

南亚热带小乔木大叶型

24°~26°N线之间,海拔300~1000m,年平均温度18~22℃,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区,包括广西和广东中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本区是茶树的适宜生态区。

茶树多呈小乔木型,间或有灌木型,叶片大,叶质厚,芽叶多毛,花萼多数有毛,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偏低,适制红茶和绿茶,茶树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差异大,以广西龙胜大叶茶、广东乐昌白毛茶、湖南汝城白毛茶为代表。

中南热带小乔木大中叶型

26°~30°N线的长江以南地区,海拔800m以下,年平均温度16~19℃,土壤以红壤和红黄壤为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本区是茶树的适宜生态区。

多数呈小乔木型,间或有灌木型,形态变异大,叶片大叶或中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适中,茶树耐寒、耐寒性均较强,适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以江西宁都翠微茶、湖南炎陵苦茶、福建水仙为代表。

中亚热带灌木大中小叶型

30°~32°N线的长江中下游南北地区,海拔300m以下,年平均温度在15~18℃。

茶树形态多样性丰富,树型为灌木型,叶片有大中小叶之分,如湖北巴东大叶茶、湖南安化云台山茶、江苏宜兴阳羡茶等。低茶多酚、高氨基酸为其主要特点,多适制绿茶和红茶。

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灌木中小叶型

位于32°~35°N线的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大巴山以东至沿海一带,海拔200m以下,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北部,河南、陕西、甘肃南部。

植被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间或混生常绿阔叶林。本区是茶树的次适宜生态区。全年有5个多月的休眠期。茶叶产区呈点状或块状分布,主要集中在从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武当山、大巴山到秦岭一线的丘陵地带。

冬季干燥寒冷,常遭受严重冻害仍是主要自然灾害。以安徽六安独山种、河南信阳种、陕西紫阳种为代表。

中国四大茶叶产区

华南茶区

是中国最南部的茶区,位于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牢靠山、无量山、高黎贡山南端一线。

西南茶区

是最古老的茶区,位于四川米仓山、大巴山以南,云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湖北神农架、巫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

长江中下游茶区

是分布最广的茶区,亦是茶树适宜生态区。北起长江,南至南岭北麓,东临东海,西达云贵高原,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湖北、安徽、江苏南部,浙江、江西、湖南全部。

江北茶区

是中国最北部的茶区,位于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大巴上以东至沿海,辖江苏、安徽、湖北北部,河南、陕西、甘肃南部以及山东东南部。

普洱茶树型为乔木、小乔木、灌木三类区别介绍


乔木型茶树茶品。在我国茶树品种通常按树型来分,主要为乔木、小乔木、灌木三类,三者从外形、习性上相比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区别。

乔木

属较原始类茶树。

外形:植株高大; 植株均有明显主干; 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 叶长10-26厘米,叶呈墨绿色。口感:细腻丰富; 茶汤醇厚度较高,渗透力强; 果胶质感强,粘稠度很好; 茶苦放出较慢,生津长。

小乔木

属进化类茶树。

外形:植株较高大; 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 分枝部位偏中高,分枝较稀; 叶长10-14厘米,叶呈翠绿色。口感:香浓醇厚; 茶汤色泽较乔木深; 茶汤丰富度随着泡数减弱快; 入口先苦涩,后回甘明显。

灌木

属进化类茶树。

外形:植株低矮; 整棵植株无明显主干; 分枝部位始于根基,分枝密; 叶长2.2-14厘米,叶呈黄绿色。口感: 温润醇和; 茶汤的渗透力稍弱; 茶香清新,留存短暂; 涩味较前两者重,回甘快生津短。

勐海早春乔木圆茶,因原料乔木茶树树根深入肥沃土壤吸收丰富养分使得叶子壮硕,泡后叶片舒展,香气具高山阔野之感,茶汤细腻醇厚,入口喉韵绵长。

单丛乔木与灌木茶树的区别,真茶真滋味


其实在中国,很多茶树种类都经过一定程度的变异,气候变化多端,生长环境的演化,导致茶树发生同源隔离分居的状况。

野生茶中,处于热带区域的乔木型茶树,适者生存;处于寒带的茶树死亡;处于两带之间的温带茶树,一部分死亡,一部分改变某些特性,如叶片变小、变厚,树型矮化,从而适应较寒冷和较干旱的气候环境,形成小乔木或灌木型中小叶茶树。

01.乔木型茶树

乔木型茶树:植株高大,主干明显、粗大,枝部位高,多为野生古茶树。凤凰山是单丛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在凤凰发现的野生古茶树,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需二人合抱。

02.小乔木型茶树

小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大,有明显的主干,主干和分枝容易分别,但分枝部位离地面较近。

03.灌木型茶树

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分枝稠密,主干与分枝不易分清,我国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乔木茶与灌木茶的区别:

辨别乔木茶和灌木茶首先是观看叶片,乔木茶显毫,一眼看上去可以明显的看到有细密的绒毛,灌木茶则鲜有。

而且乔木茶有一个独有的显着特点,就是在叶片上有一个突起的芽孢,可以用茶针撬出一片叶片仔细观察对比,而灌木茶是不具备这种特点的。

其次,在开汤后触摸叶底,把叶底展开用拇指仔细磨擦,手感厚实的就是乔木茶,手感轻薄的就是灌木茶。

最后就是观察叶片的锯齿情况,乔木茶的锯齿齿尖向内收敛,而灌木茶的锯齿齿尖朝外喷张。

一般乔木型茶树很多都是古茶树,其所精制的古树茶滋味要比其他类型的更为独特。正如凤凰单丛古树茶,“真苦真涩”,让人回味无穷。

爱喝单丛茶的朋友们在饮用单丛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单丛茶在品饮时略带苦涩味。由此,有些单丛茶客便认为这种单丛茶叶并非好单丛茶。

事实上,单丛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单丛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

“不能一味从单丛茶的苦涩来判断单丛茶叶品质的好坏。”单丛茶教授介绍说,“单丛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单丛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不同单丛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其实,“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老话正正道出了茶的本质。茶本身都是带有苦涩味道的,并非只有凤凰单丛才会苦涩。

而且,单丛茶本身的苦涩,正是因为其所含物质的特殊以及丰富所致。很多老茶友,难道不是因为它的“真苦真涩真回甘”而无法自拔地爱上它吗?

什么是茶树花


茶树花着生在茶树枝条的叶腋处,大部分有2至4个花序。一株80至100公分的茶树可生长3000至4000枚花蕾,200粒种子。由于种植茶树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又多又好的鲜叶原料,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摘除茶树花―――中止茶树的生殖发育,促进水分养分向叶芽集中,就能保证优质高。根据多年的对比试验,摘除花果后的茶园,单产不仅能增加30%以上,品质也能获得提升。

茶树花,在千百年中国茶叶史上一直隐姓埋名,无人问津。中国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言及茶树花时,以“花如白蔷薇”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此后,幸运之神就一直没有光顾过茶树花,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时至今日,不仅普通人对茶树花不甚了了,就是茶乡的人也知之甚少,他们甚至把茶树花当成茶树的克星。在他们的经验里,茶树花是茶树的繁殖器官,茶树花与果一起长在枝条上,与茶叶争夺水分养分。为保证茶叶生长,茶农每年都要伤神费力地掐花。

结语:茶树花与芽叶虽一母所生,彼此共享资源,利益均沾,但因为芽叶“成材率”高,早熟,身怀“王牌”的芽叶便很快风靡市场。而茶树花的长大成“人”颇需时日且不为人知,茶树花在苦苦等待着慧眼识宝英雄的出现。

什么是古茶树?


如果一个好奇的朋友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资深茶友聚集的茶会,他的耳朵会不幸被灌入大量“黑话”。其中最难懂的可能是:你喝古树吗?

这位无辜的朋友一定会想:古树,可以喝吗?而且,怎么去喝一棵树?接下来,他会面临另外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喝古树?以及,我怎么知道喝的是古树?

茶行业封闭性强,但2018年双十一的数据向所有人打开了这个行业的一扇门。双十一茶叶销售数据非常可观。茶叶的销售量这么大,的确需要了解一下古树的事情了,毕竟,树的年龄已成为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了。

陆羽《茶经》里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唐朝时代的川东鄂西,有许多古茶树,至少有两三层楼高。今天这些地方应该没有这么高的茶树了。那么,陆羽在《茶经》中写的那些茶叶的味道与今天茶树的味道应该不太一样。民间说法是,茶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那么长的根须一定从土地深处汲取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茶叶的味道应该不同凡响。所以,陆羽写的并不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那一杯茶,我们也不能凭借这杯茶的味道去对比《茶经》的字句。

是的,经过人类一千年来不停砍伐,古茶树今天应该是所剩无几了。但奇妙的是,云南仍有大量的古茶园,这是怎么回事?专家解释,云南少数民族万物有灵的信仰让他们留下了这些茶树。这些茶树不仅存在,在云南贺开,万亩古茶园静静地生长着。

茶人詹英佩常年深入云南茶山,有一个重要发现,“有的地方边境线就是一条小溪流,溪沟的两侧都有哈尼族寨和布朗族寨,奇怪的是,西双版纳的一侧的寨子有大面积古茶树园,而境外一侧的寨子则不见古茶树,这种布局与现象让我相信,它不是自然之障,而是人之所为。”

詹英佩根据史料,得出的结论是,西双版纳种茶是从明代开始推行的一项指令性计划。西双版纳,在元明时期被称为“车里宣慰司”,车里是蒙古语,指遥远的地方。

熟悉明朝农业的人都知道种茶是奇怪的,朱元璋登基后,执行了史上最严格的种植粮食的政策,结果将中国经济改造成低端糊口农业。明朝对商业抽重税,下了葡萄酒的禁令,连晋商故地拥有千年种植葡萄历史的农民都被迫种植低产粮食。例外的原因在于,明朝需要用云南的茶叶去换西蕃的马。

詹英佩认为,在明朝,车里的傣族统治者从来不主张毁森林开梯田,清代以前西双版纳的山上也没有水田。当然茶马政策并不延续,当朝廷不需要马的时候,少数民族为何没有将茶树砍光?茶人周重林认为除了信仰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这些狩猎民族,森林才是他们食物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