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鉴山】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茶膏"

发布时间 : 2019-12-05
品茗普洱茶 普洱茶膏制作 普洱茶苑路

【www.cy316.com - 品茗普洱茶】

茶膏是传统再加工茶的一种,它药效好,流传至今。在老家寻访,都没有明确答案,神之又神,让人向往。

开茶楼后没事瞎折腾,自己就搞了起来:毛茶熬汤,过滤再熬,熬后再过滤,直到汤浓缩成膏,取出整形晾干或晾干后整形,就这么简单。开发冷泡茶时,又把茶打碎后熬。后听说专业化的大厂有碎茶、茶片、茶梗、茶末、茶灰,用这些副料就行,何必用正品,何必用好茶。

到普洱县后,有机会接触到普洱茶"贡八色",茶膏也是期中的一种。深入了解后,发现它道理简单、精品难得。研究发现非也;时古时的很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都被更科学、更方便、更低廉的替代。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保证有足够的料来制茶膏,它不是什么奇珍异品。但它的制作古今同理,重在选料。料的承接性不好,膏的品质会有波动,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实现品牌推广。但药效影响不大。

茶膏的品种主要分生膏和熟膏两种(传统只有生膏,熟膏是熟茶成型后才有的)。生膏的药性更好,应用更广泛。熟茶的口味易于接受,发展更迅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它的品质好坏,1、溶解快慢,2、汤是否透亮、有无沉淀,3、口感是否饱满、层次是否丰富、是否有异味;但两种膏都不便于冲泡,于是又出现了更现代化更方便的"茶粉",其普及度远超茶膏。但在现代化的今天,茶粉制作、门槛低、易生产,造成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了它的广泛普及。再有,许多人还是忠爱茶膏、忠于传统。茶膏仍有一大市场。

茶膏的缺点在于冲泡不方便,许多人就把它小型化,做成一定重量的颗粒型茶膏。还是就是对它进行"膨化处理"。改善外形,进一步加快溶解速度,方便快捷,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有的厂家购入现代化机械设备,专业化生产茶膏,品质提升而且稳定,价格合理,外形多来。这些设备相当精细,生产工艺已达到药品级,可实现对茶汤中的物质进行"定向提取",顾客可以完全放心的使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茶膏的纯度与品质今非昔比。茶膏的纯度已达"茶晶级",溶解极快,已达到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发掘传统,遵循古法,不代表要死搬硬套的遵循守旧。今天的生产力发达程度不是往昔可比的,注重质量、创出风格,关注前沿、紧跟时代,才是良策。

cy316.COM编辑推荐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困鹿山①|品茗鉴山


说起无量山,想到南涧、景东、镇沅,但在镇沅景谷宁洱三县交界处,还有一段雄伟的主脉。在这里隐藏着众多的古茶,而“困鹿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吸引着众人前来探山品茗。

困鹿山原名“困卢山”,哈尼语“花鸟众多的地方”,第一次听说困鹿山是在表哥的旺隆茶厂。(有个李姓的老师来加工茶叶,一来二去认识了熟了。)我常喝他茶,对困鹿山的感觉总是漂浮不定。那时茶价不高,收了些,就想进山一探究竟。

普洱茶的兴起,各路英豪逐鹿南山。众多原因,让人误认为普洱不产茶,更没有古茶,只是古时的行政中心、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李老师四处宣传展示困鹿山,表演“金瓜贡茶制作”(当地人称“人头贡”,按人数来核定任务,人人有份,大小不同,因此俗称为“人头贡”)。土豪来了、大亨来了、老茶虫来了!广东来了伙人,不声不响地上了困鹿山,找到李老师,见面一看一喝一品,从此爱上困鹿山,并指定李老师全权负责。从此这隐藏深山的“皇家古茶园”直奔普洱茶热区,成为茶界新宠。

困鹿山有野生型茶、过渡型茶、栽培型茶,可谓是茶的自然博物馆。张国立也慕名前来探山,并认养了一棵野生型古茶树。当地人讲古有东西南北四大茶园,而现在保留得相对较好的是南园,也是唯一能通车的茶园。但只有摩托车能行,极少数拖拉机在干季疏通之后也能险行,一年之中也就那么一小段时间。

普洱市林业局的郑老师因工作之需踏遍普洱众山。由于喜爱,拍了很多茶山记时性的照片,成为普洱山头茶的第一代宣传者。外地茶人到普洱都想方设法的找他咨询,欣赏选用他的老照片。在众多的困鹿山宣传照中郑老师拍的独显风格,被广泛选用。

时间在一天天过,普洱茶越来越热,经过“马帮进京”“百人祭拜困鹿山”“迎百年普洱贡茶回归故里”“普洱市更名纪念”“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活动之后,困鹿山是路人皆知。这些人因茶相识、因茶结缘、因茶共事,并深深的爱上了困鹿山。我时常看着郑老的巨型照片发呆,盼想探山。

经2007普洱茶风波之后,人们对普洱茶更加理性,价跌了、面广了、爱普洱茶的人更多了,困鹿山也成了为数不多的下降反升的山头之一。这除了它自有特色之外,也得益于众多茶人的喜爱。广东茶人潘先生、林先生更是对它钟爱有佳;好料得好加工才出好茶,为得好茶他们与民一同探讨,针对它的特性加强了某些环节的管控,品质得到众人肯定,销路大开,名声大振。

困鹿山所在的宽宏村多为李氏,祖籍江西,从镇沅景谷南迁而致,事茶十余代,善制“人头茶”。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几两的小瓜,过百公斤的大瓜一蹴而就。其外形上有“地圆天方”之感,大得中庸之道,上下皆可摆,各看自有味,深得臧家之爱。社会名流商界大鳄,逢事必定大型金瓜,以此为记,以此为贺。这超大型金瓜非一人所能为,每逢此时总是全厂齐上阵,二十多人齐动手,分工配合,各事其责。那些茶商也会派人来监制、亲临现在观摩、全程摄像记录,场面极其热闹壮观。成后又宾主共饮、其乐融融。

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实施,普洱市宁洱县考古论今结合典章,寻访众山,以困鹿山保留的茶技为根基,系统完整理出“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上报获批。它简称“贡八色”,宽宏的金瓜制作独占其优。李老师因高超的技艺,入选传承人之列,由此担起贡茶制作的传承保护之重任,让传统工艺得以再兴当下,造福于民。

天天喝困鹿山看困鹿山确难上困鹿山,心里的向往与日俱增。情至缘归,李老我们一同探山。到茶园一看,所有的疑惑迎刃而解;先前看到的古茶细而黑,芽更少毫不多,不稳定,一批批也有肥芽粗条。原来它是个大中小叶型共生茶园。小叶型茶树长得粗壮高大,枝繁叶茂、花果满枝,在景谷黄草坝、勐腊的倚帮见过,但没它大,更没它花果多。细看之下这小叶型茶树又不尽相同,有的小而圆、有的小而尖、有的确细而长近似柳叶半开张,紧凑着往上张,独显不同。

普洱茶体系建设广存争议,一个“云南大叶种”的届定就历经数年、多认为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体粗壮、树形高大、持续多年丰产、生命力旺盛、芽肥叶大可遗养千年。而小叶种茶属灌木型茶,芽细叶小、易分枝发蓬,树型不会高大、生产期短、生命力弱,百年之少见树。可到困鹿山一看高大古老,生命力旺盛的小叶型茶树比比皆是,大中小型同园共生,灌木型茶树确长成参天大树,都懵了!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认识、重新梳理、重新认识。

小叶型古茶树分种品型与自然退化型两大类,传统上认为云南不会有品种型小叶古树茶,即便有叶不会那么高大久远。自然退化型是大叶种型茶树,在数百年上千年的岁月之中由于多种原因而叶型渐小所成,仍属于云南大叶种,观困鹿古茶园是两型混生,各有不同。

向往困鹿山还有一因是在制太和时发现澜沧中下游两岸的独特采样法(现被业界总结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它的起源地及传播路径还没弄明白。它在镇沅南部已少见,在景谷黄草坝已无,往南的地方没有寻访到。澜沧江东岸最南在易武茶区又有发现,可镇沅往东景谷往南至绿春至易武,这一大区域访了很多茶山,都没发现藤条茶。困鹿山这超高龄古茶树也不见此痕迹,这让我更加坚信他们隶属两种文化,是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产业发展。古代云南茶业规模化、专业化的表现,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由此推算藤条茶采样法的发源地及形成期间。(未完,待续)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老帕卡”


太和甜茶突破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天上人间”茶楼的开张也没能打开销路,反而是酒成了当家花旦。一段时间迷茫之后,我又投入了普洱茶的研究。

太和甜茶是镇沅地方名茶,它的再兴是依段苹家传对联而得,是阴阳组合的一对茶。阴也就是当地自产的“阴干茶”,阳就是“晒干茶”。阴干是天造地设无人为,晒干是天地人和共成茗。这两种茶都是靠自然力来干燥,也没有现代茶学的“杀青”,我因此反思现代茶学的工艺步骤: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是存在历史局限性。这杀青也应该是如此过程,应该是由无到有,应该有它的演化过程。

记得小时候家乡有用一枝一枝的老茶叶在火上快速的烘烤,或者用炭火烧,或放到火堆里炰,然后再放到罐里或锅里煮着喝的制作工艺,其它地区也遗存此法。我想这应该是杀靑的最原始雏形,是人们对茶的加工制作有所认识后采取的措施,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交通不便、交流不畅、生产工具原始而遗存的方法。同样在老家还遗有把一枝枝老茶叶或采老茶叶,倒入开水大锅中快速翻烫后,快速捞出晒干后煮喝的制作工艺。这应是对“杀青”的进一步认识,也是现代茶学中“杀青”的基本雏形之一。这两种工艺的共同点有:1、都是针对粗老的茶叶。2、生产中强调快速加工。3、都没有现代茶学的“揉捻”工。4、所得产品都是用“熬”喝,还与其它的物品合熬而饮。5、这两种产品都体粗糙无卖相,都是用现代茶学的边角料加工而成。6、都没有大规模、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

这些原因解答了我的疑问:为什么澜沧江两岸广泛流行的藤条茶采养法中大量被丢弃的老叶没有进行此类的加工?哪怕在制作供应“边销茶”的年代也没有大量加工?这是因为它粗老体壮、饮用不便、运输困难、经济附加值低,所以在规模化专业化的茶区,人们追求更有价值的产品,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低效益的制法被抛弃,粗老叶当做肥料直接还田,加强茶田管理,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出。因此只有在茶叶不多的地方或销路不好的茶区才会保留有此类加工法,才会想方设法增加茶的利用率,创造更好的效益。再结合茶园景象等因素而得:茶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除种植面积大、品种纯度高外,它对茶的开发利用是突出重点,主抓利益最大化。种植加工贸易都是围绕着最有效部分展开,并在生产中再次彰显其核心,坚定产业化的方向,创造更大效益;而在茶的原始产地或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地区,茶种植不广,多在寨子边、田间地头就近种植,面积不大、相对集中,茶树外观纷繁多样。它的开发利用反而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茶树的每一部分都会得到充分利用,各项功能都得到全面开发,通过这种全方位开发来确保综合效益。但相对来讲它没有凸显主项,没有突出的效益点,所以这些地方开发程度不高,没有实现产业化,反而蕴藏着茶的多样性,更具地域性,更显民俗特色,其也是我们鉴古明今的重点。

在景谷黄草坝茶区考察时,对无量深山中隐藏有如此大面积的茶感到惊奇,更感叹人们是如何运输如何交易的?寻访中得知他们分不同定额,用布蒸而团之或利用竹子,把茶蒸而舂紧,取出晒干,以缩小体积方便运输,这样就能把茶运到更遥远的地方进行交易。茶蒸而压之、团而紧之,其主要目的就是缩小体积方便运输储存,并无它意。在困鹿山考察也得到印证,但他们是蒸而以布团之或以模压之,无蒸而以竹舂紧之。我一直在寻找这种工艺;在西双版纳有所发现,但他们是茶竹相容,舂而烤之,是工艺的发展创新,是依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野竹,为的是茶竹合一,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竹筒茶”。它除方便储存运输外,更重提香醇味,并非陈化,并非我所找。

普洱茶流派众多,对它为啥要紧压也是各有说法,其主流说法是便于后期陈化,便于进行无氧发酵,是形成普洱茶风格的重要步骤。有说它主要是为方便运输方便储存,因为云南产茶区远离中原远离西域远离交易消费区;我也偏于此观点,它的初衷也是储存运输,后才有各项功能的延展,渐演化出定额压制等各具风格的外形,这应该是普洱茶商品化的表现,是普洱茶产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准。

2006年,同学说要发展推广太和甜茶,要做茶业,镇沅市场不大,又无区位优势,你还是得到思茅看看。到思茅龙生茶叶交易市场看后(当时还没有普洱市茶源广场),感觉非常不错,但向南行的时机还不成熟,暂时放弃。但此行让我认识了“老帕卡”,让我对此前的推断产生了怀疑。

“帕卡”一词来自于哈尼语,是茶或茶叶的意思,“老帕卡”就是老茶叶的意思,它只产于普洱市江城县。眼前这老帕卡不是“手拣条”,也不是大黄片,都是老叶,老到都角质化木质化了。色黄叶厚质硬反光发亮,以被整理成圆柱状,两头用竹笋叶封着,通体用树皮捆扎着。被按柱体长短,茶色深浅进行再分类归堆、一码码摆放着。它那独特的香味弥漫整个空间,让人垂涎欲滴;听店家讲解,又仔细观察后,我初步得出如下几个推断:

1、外形长圆柱状,粗细相近却长短不一,两端大小略有差别,且小的一端显椭圆形收口状,圆柱状外沿的颜色没有发黑、与柱体内相比没有明显的色差等等,复合竹子有粗细竹筒有长短中空两不一的特征,表明:如店家所说以竹为模而制,而且竹模经过精挑细选。

2、整筒老帕卡之间有明显的色差,而筒内却体色一致,没更多杂花,表明:(1)产区茶种一致性好,品种已经过筛选提纯。(2)加工以村民自采自制为主、而且加工户多、生产批次多。(3)还表明没有实现对外收鲜加工,也就是说没有加工厂。(4)表明店家是多户多批次收购,时间上前后不一。

3、以筒为单位进行记数交易而不是进行计重交易,表明:(1)原料物的痕迹。在生产中的成本所占比重不大。(2)不同重量、不同长短、不同外观的产品能以同一价格实现销售,说明产品销路不愁、有一定的市场。(3)无标准重、计数交易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表现,隐含着以物易。

一上水,香飘扬。这老叶子特有的香味,又有老叶经过加工后,不避光不包装、长期晾在空气中,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氧化见光分解后特有的味道,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腊”味。(但太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太长时间的光照又会产生“哈腊”味,会影响茶品。)一喝,感触颇多。老帕卡拿起,回太和,更多信息慢慢解读。

老帕卡的制作是在秋冬时节采一年生的老叶(阳面生为上),放入锅中焯水杀靑,也称水煮杀靑或水捞杀靑,还有时会蒸靑杀靑。用时长,其间还会不断的搅动,让其翻滚杀匀杀透。有时还会直接在锅中把水气炒干,就热就湿趁软搓揉,然后在太阳下晾晒多天后回蒸软,用竹筒舂压制形,冷却定形后取出,再用“老虎皮”捆扎固形。最后再次晒干后发运。它保持了古老的杀青方式,用活了老叶,利用了当地富有的自然资源,解决了品相不佳、体积过大、运输困难等问题,变废为宝,登堂入室,成了茶中珍品,以独特的风格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这其中有3个环节引起我注意。

1、是秋冬时节采老叶。在澜沧江两岸的众多茶山中都有此法,都会在此时采出茶树上多余的老叶(一般情况下,只在每条生长枝顶端留两片老叶),还会疏花除果修除细弱枝、折断长得太长的生长枝,回收再造蓬面,清除寄生物,采尽未木质化还能利用的茶鲜。为的是减少水份蒸发,发挥顶端优势,减少细弱枝“鸡爪枝”产生,让有效的水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来年春茶发得早发得齐,在保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产量。我们将此采发称为“冬采”或“洗蓬采”,言下之意就是对茶树从上到下清洗一遍,造成树枝裸露叶片稀少、满地残枝老叶,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过度采摘。其实它是茶农在茶产业化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的采摘管理经验,现已被业界总结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它把多余的茶花果枝叶全部还田,用于茶地的补肥,用于茶树的再生,是要嫩叶而采老叶,并不是要老叶而采老叶,更不是像这里要老叶而养老叶而采老叶。这老帕卡反倒是有点像我小时看到哀牢山民一样利用老叶,但比它原始得多。

2、是它的晾晒。它的晾晒是全天候的,不起不收仍它风吹日晒任它风霜雨露,连续多天的白天暴晒夜晚上霜。茶农有时还会就着露水趁老叶回软之际舂紧,省去了蒸软的环节,利用自然省工省时增效,还产生了独特的香味。这让我对普洱茶的储存发酵有了新的认识: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靑毛茶,晒也是形成普洱茶特色的一大因素。我们在原料上不但不避讳晒,反而强调晒,而在储存陈化中却要避光?为什么被光照后的普洱茶就是“光污染”?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从前,很多的紧压茶是没条件进烘房干燥的,多是晾干晒干的,也没强调要避光,也没条件避光,光一直伴随普洱茶。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再强调避免光污染,难道它就一无是处?老帕卡在它全程中都暴露在空气之中,置于光照之下,被空气氧化被见光分解,在光氧水热及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着发酵,形成了特有的“腊”味,而独具特色。实践也证实“腊”味的产生与氧与光密不可分,但过强过长的光氧又会形成“哈腊”味,这才是人们所讨厌的,而要尽力避免的。看待事物要用辩证法,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看你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控制。老帕卡让我认识到普洱茶的储存陈化与光氧之间的关系,没必要避讳,它还可能是普洱茶特色一大成因。我进行了尝试,在“普洱仓”中加以实践应用,逐步完善普洱仓理论。

3、是“老虎皮”。老虎皮是种藤皮,在有些资料上写为“蒙古藤”。我考察认为这是笔误,应该是“勐谷藤”。它广泛的分布在无量山,从景东到江城都有。普洱市景东县史称银生城,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个傣族名字,这就是“勐谷”,意为水渍之城。在与茶界独立评论人白马非马先生、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包忠华董事长一同考察中,我们在无量山系中多次从老百姓口中听到这个名,有村民还能准确的写出这几个字。加上各地都有“香堂人”种茶的说法,再结合濮蛮彝人种茶时会在地中混植柏树椿树的习惯,看无量山系从北到南遍存此况等等多种景象,从而证明:“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毋庸置疑,“茶叶种植文明一路向南传播……”有据可查,“在古六大茶山成型向北反哺……”导致新茶区兴起,从而实现云茶产业化,成就百年后的辉煌,这一大构想的合理性。

这老帕卡叶形完整、大,用“泡”难于操作,还损外相,用“煮”更显其优,还保其完整。刚制作出来的老帕卡,清香爽口,久置之后醇和香甜,具有特殊的‘腊’味,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引起众商家的关注,受到消费者追捧。这被其它地方抛弃的老叶子,在这却有了成熟的制作工艺、完善的产业链,已是江城县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它地方视老叶为草,这里却废物变宝,让我大惑不解。

江城在东晋南北朝时属永昌郡,隋唐时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元明时期先后归沅江路、钮御夷长官司管理,清光绪设弹压委员、作为地方行政官吏、军政兼辖。1929年由元江墨江宁河等县拆置,故名江城县。这南蛮之地居住着多少民族让你想无可想,除了你常听到的外还有傈僳族纳西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阿昌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等,不但有南方民族还有北方民族,实想不到有如此众多民族。

江城县毗邻越南老挝两个国家,可“一眼望三国”。周边有板山、红河、越南、老挝、易武五大茶区,发源于无量山南涧县的李仙江从中而过,成就了“普洱府江城县莱州”的东南线茶马古道,被称为“水上茶马古道”,是古代普洱茶国际化的最快捷通道。考察还发现它成形于光绪年间,是茶马古道北阻之下南闯而开辟的,是最年轻的茶马古道。对于老帕卡的起源民间有两个版本,一说源于清光绪,一说成于建国后,两个版本都各有缘由,都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值得进一步探讨。它所采用的焯水杀青工艺在国内已很少,在国外还广泛使用,但依此提升的“蒸靑”在高档茶制作中仍在应用;江城县已认识到它所隐藏的价值,正积极申报非遗保护。古为今用、让传统技艺再现光芒。

再品老帕卡,我们不但品出它的风味特色历史渊源,更探寻到它在茶叶文明传播路径中所起的作用,在云茶产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还品出一片老叶子背后的故事。它让我们走出就茶论茶的圈子,让老叶出新意古树发新芽,让我“普洱仓”研究得到新启发,对杀青工艺有了更深认识。今年的老帕卡已出,正酝酿着腊味,蕴含浓浓的年味,你品品,与往年有啥不同。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茶膏溯源之《茶经》汉代时期,茶叶是居民的日常饮品,“茶人”群体也由此出现。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其著作《茶经》中以及多次提到“膏”字,指出真正的好茶是“含膏者皱”,这里指的“皱”,是说含膏的茶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

宋徽宗——以“膏”鉴茶

宋代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喝茶成为当时的潮流。制茶者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更为重视。当时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

宋代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爱茶之人,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清宫普洱茶膏

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云南将茶膏进贡给大清皇帝,皇帝喜爱无比却害怕被投毒,于是下令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独自制作茶膏,创造了“压榨制膏”工艺,茶膏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普洱茶膏一跃成为宫廷御品,茶膏由此到达了全盛时期,但随着清朝的灭亡,茶膏进入了长达70余年的隐退期。

近代茶膏随着拍卖重现市面

2004年2月8日,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家中收藏的普洱茶膏拍卖,让茶膏重现。此茶膏来源无从考证,只知为清宫贡品。此次拍卖,将被遗忘在历史洪流的普洱茶膏再次曝光于聚光灯前。普洱茶膏的身价再次飞跃。

现代茶膏

由帝茗堂研发现代制膏工艺制作的御茗堂普洱茶膏,不仅地传承了清代普洱茶膏压榨工艺的精髓,而且还独创了低温多级萃取技术,并成为专利,其保证了原茶生物酶的活性,并且采用创新超滤技术,令成品茶膏内不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真正做到精华纯饮,并且口感保留了原茶本味,真正做到茶中精华。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


普洱茶膏的这一路!普洱茶膏始于唐,成于宋,盛于清。

唐朝的制茶者首先在蒸青工艺中发现茶汁的膏化现象,“茶膏”一词正式得名并出现在古代文献当中。

到了宋朝,随着茶业的兴旺和技术的进步,制茶者采用压榨的工艺,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茶膏第一次作为独立产品出现。

茶膏在清朝发展到鼎盛。云南土司采用大锅熬制办法生产的产品随茶马古道传入西藏,得到西藏上层人物的青睐;而清宫御茶房精制的茶膏,据说有186道工序,历时72天,珍贵异常,是皇室贵族的专属饮品,还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团。

遗憾的是,随着清王朝的解体,御制茶膏的工艺不幸失传,普洱茶膏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曾接受国家任务,采用大锅熬制的方式为援藏干部制作过一批茶膏,终因工艺陈旧落后,品质较差而不为援藏干部们接受,普洱茶膏再次销声匿迹。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台湾和香港的带动下,普洱茶逐渐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2007年达到高潮,而在当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百年贡茶回归故里”活动中,伴随龙团回归的几颗清宫御制茶膏,再次掀起了普洱茶膏热,民间、企业纷纷开始研究茶膏生产,不时有些小批量的产品面市,使得普洱茶膏这一神奇古老的产品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普洱茶膏复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清宫御制茶膏的技术已经失传,目前制作的茶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沿用传统大锅熬制的办法,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主要是一些技术陈旧的企业和个体茶农,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高温熬制,使得产品汤色昏暗浑浊、茶气淡薄,同时有一股焦香味甚至焦糊味,饮用后很容易上火。

二是采用类似速溶咖啡的生产工艺,多为一些新企业采用,产品多为粉末状或粉末压制的药片状,由于工艺原因,此类产品汤色发暗,有焦香味,饮用后也比较容易上火,有些产品中甚至添加了麦芽糊精等配料,严格的说,这类产品不能称作茶膏。

三是采用类似中药的生产工艺,这类工艺优先于前两种,产品纯度较好,但由于倾向于药品技术而难以兼顾茶膏特有的色、香、味、型,使得茶膏的品饮和鉴赏乐趣大打折扣,难以满足普洱茶膏爱好者的需求。

事实上,普洱茶膏产品虽小,其生产过程却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工艺和技术难题,绝非一番头脑发热即可解决。

何谓普洱茶的“水路”,又是哪一路


提起“水路”这两个词语你怎么也想不到会普洱茶上,可能对普洱茶茶文化不太了解的朋友应该对这两个词语比较的陌生,普洱茶中也有水路这个说法,今天就给大家详解一下什么是普洱茶的水路。

实际上,此“水路”非彼水路,它指的是普洱茶品饮时的一种口感体验,是多少辈老茶人们用毕生的品茶经验总结出的一个民间说法。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有的人认为“水路”即指汤感,意为茶水的路数、路子,“细”相对于“粗”,粤语中尤指细腻、精巧,引申为评茶术语即指“甜滑、厚润、不显粗涩也”。但也有人认为水路跟汤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普洱茶中的水路呢?

一、水路的粗与细

一般情况下,在描述水路时,会用到细、细致、粗、较粗等词语。它并不是指路子的宽窄,而是指饮茶过程中茶汤流过口腔和喉咙的感觉。区别于汤感的是,水路指的是一种动态的感官感受,随着茶汤流过口腔和喉咙,它带来的感受因人而异。而汤感指的是茶汤的质感,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通常我们所说的水路的粗细,形象地来说,就像绸缎和粗麻拖拽过人的皮肤,绸缎给人的感觉是柔软、细腻、顺滑;而粗麻给人的感觉是硬扎、粗糙、毛躁,类比到茶汤流经口腔和喉咙时,前者为细,后者为粗。

普洱茶水路的粗与细,除了与制作工艺息息相关之外,与茶青的嫩度和茶种也有关。

二、水路概念的混淆

1.普洱茶的厚、薄对水路有影响,但这些概念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2.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3.有的人会把“水很杂”和水路混淆。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4.还有人会用“持久绵长”形容水路“,实际上,”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5.相对于持久绵长而言,也有的人会用”饱足浑厚“形容水路,而”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

在普洱茶的品饮中,除了一些容易被感受到的特质外,还有一些微妙复杂的感官体验,想要从一个茶小白变成资深老茶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我们在反复的品饮中用心感受,多多总结。

普洱茶的“水路”是哪一路?


水路是普洱茶品饮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水路细”是指茶水清甜且单薄;“水路好”,应该是无燥干感,水在舌和喉之间润,生津回甘好。诸如此类等等。

对水路的观点与理解不一,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纯属广东俚语,“水路”即指汤感,意为茶水的路数、路子,“细”相对于“粗”,粤语中尤指细腻、精巧,引申为评茶术语即指“甜滑、厚润、不显粗涩也”。

对水路的表述

水路是一个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但在一些评茶标准的审评术一般对水路的表述用:细、细致、粗、较粗等用词。水路是水性这方面的概念,跟汤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水路的“粗”与“细”

普洱茶的水路,指饮茶过程中茶汤流过口腔和喉咙的感觉。区别于汤感的是,水路指的是一种动态的感觉,通常以粗、细区分。用绸缎和粗麻拖拽过人的皮肤,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将这种感觉类比到茶汤流经口腔和喉咙时,前者为细,后者为粗。

水路的粗、细除了与制作工艺有关,与茶青的嫩度和茶种也有关。

水路跟厚、薄、回甘是否有关

普洱茶的厚、薄对水路有影响,但这些概念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相关混淆概念的区分

1、“水很杂”的区分:杂是将其归类到“嗅觉”里的,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2、“水路持久绵长”:“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3、“水路宽广”:个人认为“宽广”是属于协调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4、“水路饱足浑厚”:“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可以改成“茶水饱足浑厚”来形容茶汤的厚度。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月光白”|品茗鉴山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古属银生城,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是南方古道上的茶马重镇。这无量山中太和谷及旁边两山多属丹霞地貌,太河从中而过,到景谷芒玉(蛮玉)时,两山合拢,水无行处。历经百万年后,水破山行,于两山之中凿出近十公里的芒玉大峡谷入威远江,汇澜沧江,欢声笑语向大海。

这里有一地方传统名茶“太和甜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茶,其实它是两种茶的组合。一个为红叶红汤红韵,是靠人作出来的,是靠太阳晒出来的,是“晒红类茶”,属“云南传统红茶”范畴。一个是黑叶白毫,黄汤花香,人无为,靠夜晚阴干的茶,是‘阴干类茶’,属“云南传统白茶”范畴,被直称为“浪青茶”,先前各地有“仓山雪、老乌云、太和眉”等等称谓,现被传为“月光白”。

白茶的生产业界早有定论,无需争辩。按传统的说法,白茶工艺诞生于福建,但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相近的发展阶段下、相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会不会不止一地,比如云南自发产生相似的工艺?就普洱茶而言,其历经千年的发展,直到明代以后才广为中原人所知。同理,云南由于地处边疆,除普洱茶之外还是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白茶的原产地,这些工艺可能在云南当地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茶界知晓,默默在云南民间流传。云南月光白是一种原始的白茶加工工艺,其加工制作完全不需要什么工艺,不需要人来加工制作,极其简单原始,天时地利人合,一切自然天成,皆可随意而得,无需刻意为之,这也符合云南现代以前制茶水平比较简单落后的实际。

在探寻与恢复太和甜茶传统制作工艺时,老辈讲:“……对加工中的副茶加以利用,发现另有风格,又对其研究,形成了以‘摊浪’为主要手段的一类茶,因其简单易学,被更大范围的传播,并流传至今。”

“摊浪”是指把茶鲜摊开、撒薄、降温、失水、浪干。其具有现代制茶学的“萎凋”功能,但又不仅是萎凋环节所能限定的。摊浪不单指一个技术环节,而上升为一种工艺,一种制作方法。月光白的摊浪工艺,也随其它茶一道经历了数次演变,单一个摊浪工具就历经数变:

1、开始是就地摊浪。直接在土地、石板、阁楼、木板上摊开、浪干。各种茶鲜、随性而为,干透就行。

2、制作时太占地,不卫生,成品中有大量青斑,所得产品香不纯,花香不显。总结得摊薄不翻不动不碰。摊浪地也演变成在专用的“篾笆”。

3、这改善了卫生提升了工艺,但劳动强度反还大大增加,又演化出在长方形的、有一定强度的可收放的专用“茶笆”上摊浪。其方便一人搬运,可置于地上、楼上、架子上,还可以置于房瓦上。变平面摊浪为立体摊浪,节约了面积、稳定了品质、提高了效益,进一步扩大了生产。

4、鉴于专用“茶笆”透气性还不够理想,操作还不方便,人们又研制出两头收口、上翘的“船形茶笆”,这样既增加了它的透气性,又加强了它的稳固性。一个船形茶笆各茶通用,可使用几十年或上百年,真正成了茶人世家传家宝,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农至今都还广泛使用它;摊浪、阴干工艺自此成型,月光白独立成茗。

月光白的制法也由自然天成演化变成刻意为之。在追求口味的同时,又注意外形,用外形来判推品质的好坏。初始时月光白也是无制法,只要求不晒,自然浪干,由于失水不匀,会有大量青斑产生。青斑会含有大量青臭,味不醇和,严重影响到品质。所以在摊浪中人为的控制茶鲜的失水速度以及匀度,既杜绝青斑产生又防止脱叶,防止它腐烂,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时时关心、时时看管,不劳但心至则成。

上等的月光白,原料多叶单芽或一芽一叶,摊浪好的茶黑底银毫,自然收缩成幅,无青斑、无红张、无粗梗、无长脚、花香浓郁。有人说,用现代制茶学来讲,它就是“萎凋”而成的茶叶。其实不然!“萎凋”是指生命体在脱离母体后在自然状态下变萎变软,缺氧失水,逐渐失去生命的过程,是个消耗内存的过程。所以人们为了保其所有,就会加速萎凋,所以就有了鼓风萎凋或加温萎凋。现代茶学有“轻度萎凋”“中度萎凋”和“重度萎凋”,也有了“自然萎凋”“人工萎凋”和“太阳萎凋”。而摊浪还得把这一过程延续,让其失养分失水份,进而通过分解进入发酵阶段。茶鲜生命特征消失后,细胞壁、细胞膜破裂,细胞液溢出,从而出现茶汁溢出现象,进而转入有氧发酵,即氧化分解的过程。这看似不变的外表之下,在激烈的发生着反应。茶汁渐渐氧化,茶鲜内面会变黄变红逐渐变黑。而茶毫面失水变白发亮。只有充分的进行氧化反应,才能彻底的消除青斑,才会甜韵花香,才能天地太和。

太和谷东面的老乌山、西面的宝仓山里都生长着‘芽肥叶大毫白’的大白茶。品种的特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丹霞地貌的砂岩土壤构造等等,让它所含氨基酸、蛋白质等鲜爽类物质较为丰富,成就了太和甜茶的“太和甜韵”。这甜韵在它“一红一白”组合中都存在,晒干为红、阴干为白。它们虽表象不同但本质一样,是同一原料按不同的指导思想、不同的理念,提升而成的不同工艺,造就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茶——晒红与月光白。它们看似独立永不相交,实则本性一致浑然一体,实现了制茶与做人的相通,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共生,达‘阴阳无极、天地太和’之境界。

茶在自然进化中各有不同,原始型茶区多大中小叶共生,按优胜劣汰方式,以自然选育为主、人工选育为辅慢慢淘汰。叶型大的、产量高的、品质好的、方便种植管理采摘的,被各地选育保种传播。人工干预比较多的茶区、进化的茶区、成熟的茶区,种源一致,叶型大小、叶色等外观一致性好,茶园整体如一,更显地域特色、品种特性,形成各地不一样的茶品风格,成就了普洱百山百味(特殊历史情况下开辟的新茶区新茶园也会显杂花)。但也不可能处处都是大叶型茶,也不可能都是同种大白茶。宝仓山大白茶在不同的小区域、不同的环境下进化有别,也不尽相同。八十年代进行茶种资源普查时,在景谷县民乐乡发现的命为“秧塔大白”,在镇沅县振太乡发现的命为“文和大白”。这些年在景东县无量山,茶农又发现驯化出,芽更肥叶更大,产量更高、品相更好,更方便管理采摘的大白茶,命为“普景一号”。这些都是制月光白之好料,正续写新篇章。

有些专家认为这宝仓山中大白茶不是原生种,而是百年前从澜沧江西岸的双江勐库引种而成。在澜沧江东岸的众茶山中普遍存在此说法。茶出银生界诸山……,在多次多地的考察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勐库种经多年无数代选育定型成名之后,随云茶产业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广泛的向外传播、向澜沧江东岸传播。这是茶出银生一路向南传播,优胜劣汰之后的风往北吹,是茶向集散地的集中、向消费市场的靠拢,是茶向核心原产地回流、向北反哺,是茶的一大轮回。这一轮回成就了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叶盛地。但史记勐库种过澜沧江仅百余年,如何来解释无量山中这数百年之大叶古茶。

在清末民初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爱国志士贡爷乡绅,教育兴邦,实业救国,促进了地方民族产业的发展。双江的彭氏家族、景谷威远镇的杨贡爷,景谷黄草坝的王贡爷、景谷西萨的邓贡爷(现归宁洱县),景谷困卢山的李贡爷(困卢山原名“困鹿山”,现划归宁洱县),景谷小景谷乡(原属景东县南五区)的纪大人等都依托茶业发展地方,成就了茶业新生带的兴起,奠定了百年之后的辉煌。

小景谷茶业的发展,众商家及茶农完成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逐步掌控了话语权,使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慢慢由太和南移至此。今镇沅太和“盐茶马帮走四方、太和嘉兴美名扬”之盛景早已不见,太和谷也因景谷“响水大坝”的建立(现称“无量湖”)被一分为二。

云茶的兴起让月光白又再现辉煌,“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又让它独领风骚。小景谷也逐渐发展成滇西南最大的民间茶叶集市,宝仓山老乌山的藤条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跨越行政区的新概念大茶区也在论证规划中;太和人正依托古茶发家致富再兴祖业,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业兴百业旺。正是“茶成万户侯、家和万事兴”。

普洱茶价格之所以能一路飙升 其因价值不同


普洱茶价格之所以能一路飙升,其因价值不同!普洱茶受到了众多茶友们的青眯,有的商贩更是将普洱茶进行炒作,普洱茶的价格可谓水涨船高,但普洱茶的价格之所以能一路飙升,与它的三大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小编就带您去具体的了解一下。

普洱茶的三大价值之一养生价值:古今中外,对普洱茶的保健养生功能的已太多的记载,并且有很多科研机构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下是大家公认的普洱茶保健功效: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减肥,提高免疫性,杀菌、抗病毒,防辐射,防癌、抗癌,护理肠胃,醒酒、解烟毒,防龋齿等多种功效,保健功能齐全,养生价值极高。

普洱茶的三大价值之二文化价值:普洱茶不止是茶叶品牌,更是文化品牌;普洱茶是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普洱茶为当今社会多元的文化需求提供了一种难得的产品,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野生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茶马古道等,再加上丰富的民族茶文化内涵、琳琅满目的与茶有关的民俗事象等,形成了普洱茶文化精神的外在表征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使得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喝普洱茶是喝一方水土、喝一方文化品味云南,回味云南。

普洱茶的三大价值之三收藏价值:与其他茶类不同,普洱茶最为独特的价值是收藏价值。普洱茶由于其独特的原料和工艺,使之容易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性转换富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茶体完成之后的“后发酵作用”(或称陈化、后熟)持续进行。只要将其放在环境适宜的地方发酵,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将不断与空气接触氧化,氧化过程又可以抑制细菌产生,不但不会变质,反而放置时间越长口感越醇厚,不同陈期、不同存放地点的普洱茶所拥有的风味也不尽相同。因此,称普洱茶“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膏帝王之饮


普洱茶膏帝王之饮!“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时期,在进贡的诸多茶叶中,普洱茶膏、大普洱茶、女儿茶是皇帝进献给皇太后和赐给贵妃的必须品。光绪三十一年,进献的茶增至40多种,被老佛爷(慈禧太后)“要去”或“留用”的几种中就有普洱茶膏。

“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汤红明亮、滋味回香”

传说中茶的出现几乎与之是一样的早,也是神农时代就被发现的。如:纯素黑朱者似美玉珊瑚之美,刷丝蓓蕾者有纤细奇妙之美帝王。《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确定了人与自然饮食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是一致的。。”只是这时茶尚未进入饮食,而是被用作药用。这对各省乡试中有权势者的行贿作弊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有才干的清寒人家子弟阮籍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荼与茶通,是唐显庆年间苏恭、长孙无忌等人详注《唐本草》定荼为茶以前茶的异体字。礼仪"段注谓:"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有关荼的最早的正式文献记载是《诗经》,其中共有多处提到荼字,如《邶风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风?出其东门》中的“有女如荼”。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

茶成为纯粹的饮品大抵是在唐中期陆羽《茶经》之后,由于陆羽及其《茶经》的提倡和引导,人们在茶中的添加物才遂渐减少,茶也才慢慢地变成单纯的饮品。可见,茶最初进入饮食是食、饮兼具或药用的物品,而当茶用作食物时,与礼等庙堂文化毫不相干。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很有益的和美方式。中国人至少在唐,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之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中最早的记载。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仪程都很有讲究,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这番见解,充分体现了宋徽宗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

如果说传统的贡茶在向朝廷进献后,而使其茶品在民间流通时具有“贵族身份”的话,那么,普洱茶膏则属于贡茶中的贡茶,享有“超贵族身份”,非一般贵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珍品。

“过去宫里有个规定,也是历史上沿续下来的一种习惯,就是皇宫里制作的东西都是秘不外传的。包括宫里使用的各种瓷器,包括碗、杯、花瓶等,如果打碎了,这些碎片都不许丢到宫外,而是找个墙根儿就地掩埋。皇帝使用的物品都属于御品,不能让百姓知道,更不许享用,这就是皇权。普洱茶膏由于做工太过复杂,出品量极少,只能成为皇帝专属用品,大臣们都难得一见。只是皇帝高兴的时候,才拿出少量的东西奖给有功的大臣。据宫里的人讲,茶膏的制作在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就停止了。那时清朝被推翻了,大臣和太监们都四散而去。虽然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还呆在宫里,但只保留了极少的人。到了一九二五年,冯玉祥将溥仪(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赶出皇宫。普洱茶膏的工艺也就失传了。”

薄荷塘价格一路飞涨的背后


薄荷塘处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以北的曼腊村委会帕扎河村小组,该地距易武镇16公里,离象明乡岔口500米,帕扎河村至薄荷塘茶地11公里,离老挝边界线只有十余公里,从地图上看薄荷塘处于易武镇版图的正中心位置。

薄荷塘的作为易武普洱茶的新贵,可以说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以前,它是个“没人要的孩子”,2008年以前,它被当作麻黑卖,2009年到2013年被当作刮风寨卖,2013年以后“独立门户”,以“薄荷塘”向外出售,此刻孩子长大了。从此坐上了直升机,价格一路飞涨。

这些年,很多茶友相信和我们一样看着薄荷塘价格上涨,那感觉就像是盯着心仪已久的股票天天涨停板,想入又不敢入。

是什么让薄荷塘价格发了疯似的猛涨?今天就说说薄荷塘成名的背后。

1、口感真是好

相信谁都知道薄荷塘的口感好,即使没喝过,也听说过。一款好茶能受人追捧,口感是最关键的。这么多人追薄荷塘,撇去炒作的,大家都不傻,口感好才会想去买来喝或收藏。

薄荷塘古树茶,干茶墨绿长梗,条索肥厚,厚实。汤色浓艳金黄,入口醇润,清冽欲醉,水路细腻,口感清新,香甜滑润,汤感绵厚,内劲野性十足,苦涩是极微,带有一丝丝薄荷之凉,是一款非常内敛非常极端的易武茶。

2、生态环境真是妙

说到去薄荷塘的路,去过的都知道,上山摩托车只能开到一半,还有一半需要步行。很多茶友也发现了,现在易武的好茶,都藏在深山密林之中,生态环境绝佳。最好是以为很少有人去采摘过,与世隔绝,那就更棒啦。近两年易武古树茶流行两个概念,国有林和高杆。

薄荷塘古树就是国有林+高杆概念,对了,还有单株单采摘。

薄荷塘在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小众茶,喜欢的人特别喜欢,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喜欢喝?不是,是因为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才喝到真正的薄荷塘,量太少了。

3、产量真是少

真正的薄荷塘古树到底有多少量?据统计是30多颗一类古树,后面有把范围扩大,圈起来挂牌的是50颗,一年下来才200公斤左右的产量。

量实在太少了,能喝到算缘分。每年很多人跑去薄荷塘山头都是空手而归。

4、管理真不错

薄荷塘是个瑶寨,住着兄弟姐妹四户人家,他们就是薄荷塘的“塘主”薄荷塘真正的主人。薄荷塘家族很团结,每年薄荷塘卖什么价格先协定好,都按这个价格卖,这就相当于垄断了薄荷塘的古树原料。

你去收冰岛、老班章,还能讲讲价,比较比较,这家不行换另外一家。而在薄荷塘,对不起,只此一家,别人都是冒充。

每年想要薄荷塘古树茶的人很多,春茶开采的季节里,塘主们都不敢开手机,怕有人要茶,但是给不了。

薄荷塘古树茶特征

薄荷塘古树茶,干茶墨绿长梗肥大厚实,闻干茶,花果香中还带有甜香,非常的清心怡人。开汤茶汤金黄通透,非常油亮,入口感觉不到丝毫的苦涩,水路细腻稠滑,香气融合于茶汤中,含在嘴里有种舍不得下咽的感觉,回甘生津分布非常广,连绵不断,持续很久,喉韵深,喉咙里甘韵明显持久,舌面及上颚有薄荷凉,整个茶给人感觉非常的柔甜,茶汤柔绵细腻。

薄荷塘的茶树大致分为三种

1、古树:下茶地中挂牌的大致40多棵;

2、混采:上下茶地中断过头的古树和原先古树的后代,树型有大有小,属原生群体种。

3、小树:茶农后来补种进去的茶树。

所以虽然都是薄荷塘的鲜叶,有古树,有混采、有小树,价格自然也就按三种档次泾渭分明地拉开了。

最后提示:如果您想选一款薄荷塘,先认准了是古树、混采还是小树,当然,春秋之分、工艺区别那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普洱茶膏探秘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编者按:陈杰老师的《拾起悠远的记忆----普洱茶膏探秘》一文在文献梳理考证和实物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展示了茶膏由唐至清起落浮沉的历史,尤其从实验和工艺制作的角度考辨了清代“宫廷普洱茶膏”的来龙去脉,并在厘清茶膏发展史的基础上,论及现代茶膏的特点及鉴别,实为现代茶膏行业的奠基之作,对现代茶膏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陈杰《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一书。

普洱茶膏作为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与普洱茶前四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不同,普洱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光环,极少被外界所知。即使在当今,云南普洱茶大红大紫之时,各种关于普洱茶的专著与文章层出不穷,可谓“泛滥成灾”。但仔细研读发现,关于普洱茶膏的介绍极为罕见,即使有,也只局限陈述古人的话语,对其产生、演变、特性、工艺及生产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剖析,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空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中的团、饼、沱、砖四种茶品,从一出现到现在,同属于“雅俗共赏”的茶品,即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乃至普通百姓,都可品尝品质不同的茶品,而唯有普洱茶膏不同,则是“非雅不能赏”,是皇家的专属贡品,非平民百姓所能得到。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中最高贵的成员。

我们从现今能够查阅的历史资料证明,普洱茶膏的名称是与普洱茶同时定名的。即1729年(雍正七年)。当时,清朝皇室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统管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这样就使在普洱府地区交易的大叶种茶,统称为普洱茶,因此茶叶史专家们认为,普洱茶名称是以地方名称定名的。也就在这一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普洱茶团、普洱女儿茶及茶膏,进贡朝廷做为贡品。这里指的茶膏就是普洱茶膏。由此可见,在1729年之前,即普洱茶及普洱茶膏正式确定名称之前,普洱茶及普洱茶膏就已经存在,否则,清朝皇帝不会在圣旨中明确点明。

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洲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象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先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洲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亇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绞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嗄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风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风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独有情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的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迷。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溫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官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消声匿迹。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一)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一章:藤条茶及老乌山藤条茶概况

澜沧江中游地区有一茶,树形不高、分枝低矮、树幅庞大、分枝极多生长枝极多,而且叶片少枝条长,春天萌发特别漂亮,年久之树形如辫、长如藤、韵如柳,常随风而动随风而舞,是一种“会跳舞的古茶树”。早年各地有藤子茶辫子茶柳条茶等各种各样的称呼,著名茶者詹英佩以藤条茶命名发布,为不引起混淆、现业界就将采用这一系统养护的茶统称为藤条茶。

藤条茶,我认为它是云南古代茶农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先民们根据云南气候条件、乔木型大叶种茶的植物学特性以及传统普洱晒青毛茶特点,总结出的一套茶树种养采护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茶叶特性的完美结合、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是古代云茶产业化的巅峰之作、是云茶古代产业化迈向现代产业化的敲门砖。它的发现找到了云茶产业中缺失的那一环,完善了云南从古到今的茶产业链条,云南这世界茶源地,自此完善成型。只有把它放到产业结构中来解读、你才能够发现它的巨大价值;我曾数度撰文叙述赞美它,有者还被奉为业界第一篇讲清楚藤条茶原理的

《【品茗鉴山】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茶膏"》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品茗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