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与健康:第二章,普洱茶与减肥(二)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与健康 普洱与普洱茶 藏茶与普洱茶

普洱茶与健康。

BMI的在我国人群开展的超重人群干预试验和临床药物干预试验都进一步证明,肥胖已成为影响现代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肥胖人群正在逐年增加。目前,对肥胖症的治疗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把胖症已成为全球范围迅速增长的流行性疾病。它不仅会引起身心障碍(psychologicaldisturbance),而且还是多种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危险因子。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此外,肥胖还易并发糖尿病、哮喘、高尿酸血症、痛风、胆道疾病、某些癌肿、骨关节病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较早,称其为“肥人症”,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曰:“胭肉坚,皮满者,肥”,还指出其症状为肌肉壅肥,身热气短,自汗无力,精神不振,还指出肥人“血黑以浊,气涩以迟”,常并发消渴、中风、心痛。本病属于中医“痰饮”、“湿阻”范畴。

1.肥胖的病因病理

目前,对于肥胖症的病因学研究仍然是一个“gardenvariet”,也就是“百花园”(也即“百花齐放”)的意思,没有一种学说能够确切解释肥胖的病因。在肥胖症的发病机理上遗传与环境因素应加以综合考虑。绝大多数肥胖症在遗传学上属于复杂病。除此以外,比如感染、营养、饮食(热量摄入过多,尤其高脂肪或高糖饮食均可导致脂肪堆积)、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能量以指肪的形式储存于全身脂肪库)、神经精神因素、代谢因素等(如它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等集合起来出现,因而它也是一种代谢异常性的疾病)也是应加以考虑的因素。澳大利亚科学家科林斯近日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令人肥胖的又一种基因“培根”基因。这种新基因会生产大量增加人的食欲的蛋白质,从而使人摄入超过身体需要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会损伤脾胃功能,使运化能力减弱,湿热内生,留于孔窍、肌肤,使人臃肿肥胖;久坐少动,久坐伤气,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此外,人的先天禀赋对肥胖有影响;七情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也较大。肥胖患者从表面来看形体壮实,为实证,实际上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正气虚衰,脾、肾虚为其本,痰、湿、浊、膏脂、瘀为其标。

我们观察到,白领人群的基本特点为精神压力大,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很少有时间做运动锻炼,因此中年以后发胖的几率较高。故〈世补斋医书》云:是(“……然逸之为病,正不小也。

2.肥胖的临床症状

(1)轻者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表现有乏力、怕热、出汗,动则气短心悸,以及便秘、性机能减退等症状,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部分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浮肿,也可因为脂肪过多或活动减少,下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引起浮肿。

(2)胸部脂肪过度堆积,可致低换气综合征:气促、脉数、无力、易倦、嗜睡、紫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下降。

(3)儿童肥胖可致运动不灵活,不愿参加活动,易出汗、心慌、气短亦是患儿丿活动后常见的症状。此外,患儿抵抗力低,易患呼吸道疾病,部分患儿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3.肥胖的治疗

目前,对肥胖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抑制食欲中枢,另一种是促进体内脂肪和水分的排出。两种途径均有很大的弊端,不能为绝大多数的肥胖患者所接受。肥胖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与日俱增,虽然减肥的方法五花八门,但结果很难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易于接受且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并能够持久应用的减肥方法尤其重要。

二、普洱茶减肥机理的研究

普洱茶是以地处海拔近200米的云南的大叶种晒青茶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紧压茶和散茶。许多饮茶者亲身体验证明,持之以恒地喝普洱茶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体重。然而,医学上做动物实验的多,作临床研究的少,个别人及周围朋友喝后有效的也多见,但对此作系统的、有对比的临床观察的却鲜有报道。普洱茶史载其具有健脾化湿、明目轻身的功效。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与健康:第二章,普洱茶与减肥(四)


现代医学证明,普洱茶对于减肥、降低胆固醇、帮助脂肪代谢、抑制高血脂及心脏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像一般药物那样会产生副作用。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加强,它将越来将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根据研究资料显示,想减掉腰部赘肉的人最适合喝普洱茶,因为它经过独特的工艺发酵过程,可以提高酵素分解腰腹部脂肪的功能。多项研究显示,长期饮用云南普洱茶的人,4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脂肪新陈代谢明显,且年龄在40至50岁的人群效果更显著(视个体而不同),而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国外研究亦支持这种说法。普洱茶在水中溶解后有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和节制胆固醇的奇效。普洱茶中的麴菌含有微量脂肪分解酵的脂肪酶,这对脂肪分解具有效用。

2.其他关于普洱茶减肥的研究

云南茶业进出口公司:长期饮用云南普洱茶的人士中,40%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脂肪新陈代谢明显。

昆明医学院临床实验证明:使用云南普洱茶医治高脂血症55例与使用疗效较好的降脂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云南普洱茶的疗效还高于安妥明,它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则与安妥明相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

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普洱茶确有助于降低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及游离脂肪酸,还有减少胆固醇性脂肪肝的作用。

1985年12月日本杂志〈健康》:麴菌后发酵普洱茶可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梁明达、胡美英教授,云南昆明医学院:普洱茶有杀死癌细胞、抗突变、防癌功能及减肥降血脂的作用。臼本朝日啤酒和朝日饮料两公司经过对中国茶的多年研究发现,原产于中国的普洱茶对维持减肥效果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普洱茶与健康:第二章,普洱茶与减肥(一)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明确宣布为一种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肥胖症患者人数正在以每5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粗略计算,发病人数已接近5亿,每年肥胖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已达30万,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可以预防的致死危险因素,与艾滋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为“死亡五重奏”,并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因此,WHO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

饮茶与减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神农本草经》-书就提及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茶的减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不过《神农本草经》以及一些提及茶的减肥作用的古书,未能进一步说明茶能减肥的原因。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临床实验的研究,发现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则可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茶的减肥功效是茶里的多酚类、芳香类、氨基酸类物质和维生素类物质综合作用协调的结果。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南洋、韩国,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地,皆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瘦身茶”等美称。

一、关于肥胖

肥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超重和肥胖两类。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不均匀,是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肥胖病在我国是一种社会性慢性疾病,肥胖病系指单纯性肥胖,即除外内分泌一代谢病疾患所引起的肥胖症者。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40~50岁多见,女多于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标准,以体重指数(BMI)为衡量指标。BMI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体重指数(BMl)=患者体重(干克)÷身高(米)的平方。BMI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数值,简便、实用。当体重指数<18.5kg/m2时为过瘦;体重指数在18.5~20kg/m2时为稍瘦;20~25kg/m2时为正常;当体重指数数值>25kg/m2为超重。

近几十年来肥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肥胖的患病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在营养不足继续存在的情况下也出现了肥胖和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急剧上升的情况。长期以来,肥胖的问题在医学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直到198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专家委员会才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对健康和长寿具有不良作用,其定义为机体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过多的能量”。肥胖已成为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肥胖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且肥胖通过机体和代谢的作用,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异常,导致并发症的产生。肥胖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造成病人的痛苦,并且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近年来,对肥胖的研究包括病因、机制、防治手段等成为国际大热点,减肥热也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体力劳动的减少,肥胖症患病率与日俱增。Framingham研究对5209人26年的随访资料表明,相对体重过重是冠心病发病、死亡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而且独立于年龄等其他危险因素之外。该项研究最终肯定了不仅重度肥胖患者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增高,且中等度,甚至轻度的肥胖亦可使冠心病危险同样升高。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期间进一步发现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而上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随BMI上升而下降。同血糖以及多重危险的聚集性均随着时明确了超重和肥胖与冠心病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普洱茶膏》第二章:普洱茶的“四奇”之第二奇


《普洱茶膏》第二章:为什么是普洱茶膏。之普洱茶的“四奇”之第二奇:奇在工艺,独特的加工技巧。

在中国古代制茶工艺史上,人类从发现茶树到加工茶叶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三种制茶工艺思路。

一是炒青或烘青的“保鲜”法(也可称为“做鲜”法),如绿茶系列。这种加工方法,以新鲜为特色,具备绝对的“鲜爽”,新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最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品质迅速下降,过了保质期的绿茶(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快速进入霉变的过程,干茶发黄,茶汤混浊,难以入口;因此绿茶的品饮讲究的是“第一时间”。

二是炒青或烘青加发酵的方法,如乌龙茶的轻发酵、红茶的全发酵等;这种加工方法,新生产出来的品质最佳,过了保质期(一般不超过24个月)虽然干茶表面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但茶叶内含营养物质大量衰减,已不再具备品饮价值,实质上进入木质化的过程。也可称为“形存质亡”。

三是晒青加发酵的方法,如普洱茶等。新生产出来品质一般,个别的新茶甚至难于入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普洱茶通常称之的“陈化过程”,其茶叶品质逐渐向好的方向转变。这种加工方法后续的演变是逐渐膏化过程,茶汤红润通透,入口滑感极强,有入口即化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问,这三种工艺思路哪一种更好呢?

我们说,由于三种工艺思路侧重点不同,其产品最终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不同,不能简单地将三种工艺思路相比较,去探讨谁优谁劣的问题。

单就普洱茶而言,如果我们深入普洱茶的制作现场,尤其是掌握传统普洱茶制作的要领,你会发现,普洱茶是一个表面看似简单,又是“易学难精”的茶品,其技术含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社会上经常存在这样一个误解,认为绿茶的制作工艺远比普洱茶的要“精”。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两种工艺,会有一个发现,如果说绿茶体现的更多是“制作技巧”的话,普洱茶则是在“技巧”之外,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自然界特定微生物菌群的利用上。

这是因为普洱茶采用的是固态发酵技术,虽然这种技术较为原始,但是,对自然界中微生物菌群的利用,是普洱茶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环节。这就要求,普洱茶的制作者除了一只眼睛盯着茶叶及制茶“技巧”外,另一只眼睛始终在观察、体会周围微生物菌群的变化,采取适度的调整手段。

说的更明确一点,普洱茶的制作从一开始就走出一条特殊的工艺路线,这套工艺路线有自己完整的工艺体系,整个的工艺程序都是围绕最原始的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的。与其他茶类不同,它是通过发酵手段将云南大叶种茶叶与云南特有的微生物菌种“多次融合”而产生的特殊茶类。它更偏重持续发酵后的“演化结果”。

以普洱茶出现的膏化现象为例,我们知道,普洱茶的后续演变既没有出现绿茶的霉变,也没有出现乌龙茶与红茶的木质化倾向,而表现出“膏化现象”。而这种“膏化现象”一般是在普洱茶存放五十年以上才逐步显现,当存放百年以上的普洱茶,这种“膏化现象”就更为明显。目前茶业界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普洱茶存放五十年,甚至七十年以上,已不具备品饮的价值,其依据主要是以感官审评为主,没有任何化学分析数据为证据,仍然属于主观臆断。

那么,普洱茶的“膏化现象”代表什么?简单地说有两点特质:

一是具备大量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特殊营养物质;

二是历经漫长岁月仍然是不腐、不败、不霉。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以北京故宫现存的茶品为例,虽然清朝时期有大量的各地名茶上贡至清朝皇宫,但能留存下来的唯有普洱茶两个品种:一是普洱茶团(又名万寿龙团);另一个则是普洱茶膏(至今仍在故宫珍宝馆展出)。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两款普洱茶产品能够经历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没有出现霉变及腐败呢?答案只有一个——普洱茶特殊加工工艺所致。       

1.独有的晒青工艺

“晒青”是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初级加工阶段,是普洱茶发酵前对茶菁的预处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茶菁相对脱水和“整条”的基础上,完成茶菁与自然界微生物菌群的第一次“自然接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自然接种”主要是以有氧菌为主;“晒青”之后的毛茶在压制紧压茶(俗称的自然发酵)与现代熟茶的渥堆工艺(人工发酵)则实现第二次“自然接种”,此次的微生物菌群与第一次不同,是以厌氧菌为主。由此,我们说,“晒青”工艺不仅是普洱茶关键技术之一,而且是绝对不能“弱化”和轻易改变的工艺技术。

那么,普洱茶的“晒青”工艺到底包括那些内容,它的特殊性又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晒青”工艺是普洱茶从茶叶采摘到初级加工若干道工序的总称。它具体包括:①采摘,②脱水,③回软,④杀青,⑤揉捻,⑥晒干,⑦复揉,⑧分拣等。

它最核心的技术是独有的三个特性,是隐藏在“晒青”工艺流程表面下的关键技术,也是“晒青”工艺质量关键控制点,具体包括:

一是普洱茶“晒青”环节对加工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晒青”工艺的加工场所主要以露天晒场为主,屋内加工为辅。这就要求加工场地除了相对干净之外,还有一个特殊要求,即自然环境中大量的微生物菌群的存在。我们说,加工场地的干净在任何地区都能实现,但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存在,且这个微生物菌群的特性又是这个自然环境的独有,就比较难实现。云南各地普洱茶所表现的不同“风味”,除了各地大叶种茶叶存在细微的差别外,更多的是因为不同地域微生物菌群差异造成。云南普洱茶自古就有“一山一味”的说法,这种“风味”的差异性不仅使普洱茶“百花齐放”,同时也增添了普洱茶人追逐不同茶品的乐趣。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我们不怕普洱茶存在的各种“风味”,怕的是普洱茶没有“风味”,因为没有“风味”的普洱茶一定是加工场所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菌群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制作工艺出现的“硬伤”所致。云南有经验的普洱茶制作者非常注重“晒青”毛茶的品鉴,并根据品鉴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取舍。所谓“看茶制茶”高水平的发挥,就是从“晒青”毛茶的品鉴开始的。

笔者在云南曾听到一个有趣的事例,一位茶农对自家屋内的一批“晒青”毛茶出现品质下降给出了一个答案:是他家的“虫子”病了。这里所说的“虫子”其实就是微生物菌群。虽然他不知道微生物菌群是什么,但他清楚,导致他茶叶品质下降的原因不是他的“手艺”,而是他家的“虫子”——微生物菌群产生变异所致。

因此,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菌群——主要是有氧菌,对“晒青”过程中茶叶的“干预”,对普洱茶品质的走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普洱茶的“晒青”过程,必须在符合自然环境要求的场所完成。具体有三点:

①“晒青”的加工场地应处在云南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特定的子系统之中,最好是临近原始森林,其自然植物茂密,多物种并存。这样的环境必然会生成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其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它最具特点的自然属性;

②“晒青”场地除了要求它特有的自然属性外,还要求其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这种高度的要求最好在800米以上,具有早晚温差较大的特点。这种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及温差的要求便于微生物菌群的“优胜劣汰”,使其适应性极强;

③“晒青”加工的场地与生活区应有一定距离,避免生活污水及垃圾对微生物菌群造成“危害”,并对“晒青”毛茶产生“二次污染”。

二是加工过程温度的特性。在普洱茶“晒青”工艺中,温度的掌控是其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云南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普洱茶制作方式,其温度的掌控十分严格,一般都不超过65℃。也就是说65℃是普洱茶的品质未来走向好与坏“临界线”。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很简单:茶叶中内含的各种化学“酶”,在超过65℃后,立即“失活”。而这些“酶”往往有“催化剂”的效能,是普洱茶发醇过程中必须具有的“活性因子”。

在这方面,普洱茶界也存在一些争论:

一方面,有人认为普洱茶“杀青”工序与绿茶的“炒青”相似,都是在铁锅高温状态下完成,其温度都是90~100℃之间。一些人认为,晒青毛茶,甚至普洱茶生茶就是绿茶。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一过程,我们会发现,普洱茶鲜叶在高温铁锅里的“杀青”是翻炒的过程,当茶叶接触到高温的铁锅壁时,停留的时间极“短”,几乎是瞬间,又通过翻炒的方式将茶叶抛向空中,让空气的温度迅速使茶叶降温,其叶片的温度始终不超过65℃。而且整个的过程大概在3~5分钟内完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鲜叶迅速脱水,茶叶变得越来越柔软,为下一道工序“揉捻”做准备。这与绿茶的“炒青”截然相反,绿茶是将鲜叶在铁锅内“高温炒制”,其茶叶始终不离铁锅,铁锅的温度一般在100℃左右,茶叶的温度也在75℃以上。如绿茶经典茶品龙井茶的炒制,虽然分“青锅”和“辉锅”两种工艺,但无论是青锅还是辉锅,都是动作连贯,一锅到底,并一气呵成。绿茶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两点考虑:一是绿茶的主要工序(除包装以外)必须在铁锅内完成,是鲜叶到成品一锅到底,一气呵成的过程,是成品的完成,不是半成品的概念;二是高温的过程,破坏茶叶固有的“酶”,使其失去活性,不使成品产生变化,将茶叶的品质“定格”。同时,这种高温过程也可提高茶叶的香气(俗称高温提香),使成品茶带有明显即饮性特征,愈是新出锅的茶叶品质愈好,反之,品质会迅速下降。

另一方面,是对茶叶中的“酶”认识不足。很多人清楚普洱茶是发酵的技术,但对发酵过程,尤其是发酵底物内含多种物质所能达到的发酵“动能”认识不足。一些普洱茶企业干脆抛弃“晒青”做法,采用“烘青”手段(茶叶的温度在75℃以上)。他们认为“烘青”工艺的采用不仅可以解决普洱茶规模化生产问题,因为“晒青”工艺毕竟受场地、天气等因素的制约,产量及生产周期受到局限;同时,“烘青”工艺也使得新生产的普洱茶在香气方面好于“晒青”茶,品尝起来较“晒青”茶柔和。但是他们不知道,“烘青”这种高温的手段恰恰对茶叶中的“酶”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而普洱茶缺少这些“酶”做催化剂,其发酵是不成立的,而没有发酵机理的普洱茶不是普洱茶。目前市场上很多普洱茶存在一个现象,新出品的普洱茶,试泡之后,品质尚可,但存放几年后,品质却愈来愈差,存在“形存质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烘青”造成。

由此,我们可以说,65℃是普洱茶的“生死界”,这不仅体现在晒青中温度的掌控,同时,在普洱茶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到“自然发酵”与“人工发酵”阶段,这一界线的把握更为严格。

三是重力揉捻的特性。中国的六大茶类都有揉捻的工序。很多茶类的揉捻工序主要是为了整形,一般采用“轻揉为主”的方式,基本上是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且揉捻的时间极短。目的是使茶叶成条率高,破碎率低,保持原茶成色,揉捻之后的干茶,其外表符合传统的审美要求。 

为什么是普洱茶膏《普洱茶膏》第二章


为什么是普洱茶膏《普洱茶膏》第二章

研究过茶膏发展史的人或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普洱茶膏?

因为中国的茶膏自唐代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到了宋代工艺已经成熟。可唐宋时期的茶膏不是普洱茶膏,其原料也与普洱茶无关,如宋代的“玉蝉膏”就是以白茶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可这些产品为什么到后来都销声匿迹了呢?

如果说,是因为工艺的失传导致唐宋时期茶膏的佚失的话,那么清朝宫廷的普洱茶膏制作又是借鉴了宋代的工艺。因此,我们也许问,为什么不把这种工艺用在白茶或其他茶品上,却单单是普洱茶膏呢?       

再进一步讲,中国的茶膏的研发不是以普洱茶为起点,可最终又落在了普洱茶身上。而且留传下来的又是仅此一种,其他的再也不见踪影。特别是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传统工艺的破译较以前有很大的提升,但成功的仍是普洱茶膏。以至到了现在,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已达几十家,大有形成产业规模之时,仍然没有其他茶膏的生产。

实际上,很多生产绿茶、乌龙茶、白茶的企业也曾尝试茶膏类的深加工,甚至求助于普洱茶膏企业合作研发,但似乎都没有成功。仿佛中国的茶膏生产只能是普洱茶膏。甚至,对于当今的喝茶人而言,只要一提起“茶膏”两字,就是指普洱茶膏,而无须再缀上“普洱”两字。换句话说,“茶膏”已成为“普洱茶膏”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简化用语,或者是专属名词。

为什么?很多人在问。中国各地有那么多的好茶,难道只有普洱茶可进行这种“膏类”的深加工,其他茶为什么不行?

一句话,为什么单单是普洱茶膏?

要想解答这个疑问,得从普洱茶说起。

一、普洱茶的“四奇”

普洱茶是中国茶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品种。我们说它特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种茶所依赖的茶树品种与资源唯有中国独有,而在中国则只有云南独享。这与我们平日接触到的绿茶、红茶、乌龙茶不同。这些茶不仅中国有,越南、日本、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在生产。而普洱茶则不同,有着极强的地域性,是云南的唯一,中国的唯一,当然也是世界的唯一。

为什么只有云南能生产普洱茶?

前几年,曾围绕为什么只有云南能生产普洱茶展开讨论。当时争论的议题是:普洱茶为什么只能在云南生产?其他地方生产的普洱茶就不是普洱茶?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又极难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种解释是:云南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种大叶种晒青毛茶不仅是普洱茶一大特色,也是云南独享的茶叶资源,因为云南的茶树基本上是以大叶种茶树为主,资源的优势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这种说法有一个疑问:大叶种茶不仅云南有,在广西、湖南、海南等地都有大叶种茶。那么它们的大叶种茶与云南的大叶种有什么区别?而且海南的大叶种茶树还是云南省茶科所帮助移植的。如果将这些地区大叶种按照云南传统的晒青工艺制成的毛茶,再经过后发酵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难道不是普洱茶吗?

第二种解释: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保密工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只有云南少数人及个别企业掌握,为云南独享。云南以外的人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了也无非是一些皮毛,不可能是普洱茶的“精髓”。所以,有不少人曾建议政府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列为“国家机密”。这种提议,并非“妄想”,也非独创,是有先例的。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的很多药品都被列为国家级保密配方,属于国家级机密。可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云南各个产茶区近几年已有上千个企业已经获得了普洱茶生产许可证(即QS),并也在生产普洱茶。当一个“国家机密”已经形成遍地开花的态势。这个“国家机密”还存在吗?如果说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不是云南白药独家掌控,而是百家、甚至千家……它的保密配方还存在吗?可能有人会不认同这点,认为拿到QS(生产许可证)不等于拥有普洱茶核心技术。那么普洱茶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什么?云南上千家通过QS生产许可的企业所生产的普洱茶,我们能认定哪些企业是因缺乏普洱茶核心技术而不能生产普洱茶?或认定它生产的不是普洱茶呢?显然,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第三种解释:认为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是因为普洱茶不仅是云南地方名茶,还因为普洱茶中的普洱两字也来自云南的一个地名,有地域性保护的要求。这种说法似乎也欠妥。我们知道,以地名命名的茶叶在中国有很多,如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等等。这类地方名茶通过茶名前加地名的前置限定(如龙井茶前加西湖二字),的确起到了区域性保护作用。但普洱茶却不能套用这个概念。这是因为:一是地名加茶名的命名方式一般保护的区域都很小,如西湖龙井,地域的概念十分狭小。可普洱茶就不同,普洱茶涉及的原料及加工范围已远远超过了普洱地名的限制,是云南一个大的地域概念。历史上的六大茶山就已突破了普洱府的地理范围,后来更是扩大至云南大部分区域。说句玩笑话,既使现在,相对大多数普洱茶消费者,他们只知勐海、下关,不知思茅(普洱市前身)。如果不是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很多人还误认为普洱茶只是一个茶叶名称,跟地名毫无瓜葛;二是地名加茶名的命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局限。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为例,云南自20世纪中叶就尝试用云南本地的台地茶按照西湖龙井的工艺生产云南龙井茶,用碧螺春工艺制成的云南碧螺春茶,且制作的工艺在今天已相当成熟。我们不能说云南龙井茶就不是龙井茶,也没人说云南碧螺春就不是碧螺春。应当都属于绿茶的大家族。用云南的绿茶制作者的话说,他们制作的绿茶虽然做工上没有西湖龙井与洞庭湖碧螺春那么“精细”,但茶气却比它们足,茶叶的耐泡性也比它们强。这种说法应当是既不气馁,又十分客观。同样,云南普洱茶在近几年风起云涌时,全国很多产茶区也借势大量生产“普洱茶”。那么这个普洱茶可以称为广西普洱茶、四川普洱茶、贵州普洱茶吗?如果不行,那么为什么云南生产的龙井茶和碧螺春就可称作云南龙井茶和云南碧螺春,临到其他地方生产的普洱茶就不是普洱茶了呢?

其实,当时之所以引发的这场争论,是源于近几年普洱茶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个奇怪现象:非云南普洱茶产区所生产的普洱茶无论其外观、汤色和口感,与云南普洱茶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有的甚至可以说“形似”到了极致,但仔细品味,仍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神似”。同时,这些产品最大的一个弱点,是普遍不具备储存价值。刚生产出来的品质尚可以假乱真,但存放一段时间后,则品质快速下降,与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正好走向反面。

同样一个有趣现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云南因计划经济的原因,大量生产绿茶,普洱茶的生产几乎停止。其出口香港地区普洱茶的重任落在广州几个茶厂身上。但是,香港的商人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云南重新恢复生产普洱茶,其要求之强烈,竟惊动了当时的国务院。由当时外贸部副部长李强(粉碎“四人帮”后任部长)亲自挂帅,研究恢复云南普洱茶生产。香港商人为什么对云南生产的普洱茶情有独钟呢?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普洱茶为什么只能是云南独享的产品?难道它真的不能在异地(指非云南普洱茶生产区域)复制与生产?它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到底是什么?

类似的事情不仅发生在普洱茶身上,如广东的荔枝、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等等,都曾带给我们种种疑惑。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当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的产品不能在其他地区“复制”,其答案只有一个:即这类物质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与不可复制性。

也许,有人会追着提问:就算普洱茶是云南的唯一,难道只有唯一才是最好的吗?我们说,当然不是。唯一只是一种现象,不代表全部。我们这里强调的唯一更多的是涉及茶树品种与资源的唯一性,独特工艺的唯一性,陈化过程的唯一性,特殊功效的唯一性。这些唯一性构成了普洱茶的“四奇”。

唯有普洱茶有制成“茶膏”的基础《普洱茶膏》第二章


《普洱茶膏》第二章:二、唯有普洱茶有制成“茶膏”的基础(一、普洱茶的“四奇”)

让我们再回到问题的原点:为什么是“普洱茶膏”?

通过上面大篇幅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具备诸多转化为“茶膏”的基础。

很多人也曾对绿茶、乌龙茶进行过“茶膏”的深加工研究。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

一是原料本身的局限。绿茶与乌龙茶分别为小叶种与中叶种,其茶叶本身内含物质太少。绿茶不耐泡是茶人皆知的事实。乌龙茶强于绿茶,但可提取与浓缩的物质仍然与大叶种的普洱茶不能相比,实际上是差别很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云南茶人用大叶种茶制作的龙井、碧螺春及铁观音,虽然外观没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漂亮,或者说做工尚属粗糙,但耐泡度绝对超过它们。以至很多的福建茶商跑到云南,采购部分大叶种茶制成的铁观音,拼配到他们的原料中,以提高品质。       

二是缺少发酵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茶膏”的产生,没有发酵的基础,是很难生成的。因为发酵的过程是大分子被逐步降解而转化为小分子的过程。未发酵的茶或发酵不充分的茶,其内含大多是大分子物质,而这些大分子物质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将其“提取”出来,其品质都是极差的。绿茶是不发酵茶,甚至忌讳发酵。因此,将绿茶硬性做成“茶膏”,其汤色必然混浊,苦涩味极重,失去了绿茶原有的“鲜爽”。同样,铁观音虽然进行了轻发酵,但也由于发酵度不够,其制成的“茶膏”也同样是汤色混浊,味觉极差,脱离了原茶的本质。其实,就发酵而言,同样适用于普洱茶。如果普洱茶不经过发酵的过程,同样制作不了“茶膏”。近几年,很多人尝试将未发酵的普洱茶(即生茶)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制成普洱茶膏,称之为“生膏”。但也同样面临汤色混浊,滋味怪异,难以入口的问题。

因此,能够做成普洱茶膏的原料只有两种:一是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二是陈化50年以上的“老普洱”。除此之外的普洱茶,都很难制成真正意义的“茶膏”。

所以,普洱茶膏的制作,不是为了制作“膏体”物质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以浓缩茶叶精华,为人体的健康服务。

让我们再来讨论发酵。

我们之所以关注普洱茶的发酵,甚至坚持用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普洱茶做原料,也是基于发酵食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积极意义。

以日本为例,日本人的长寿是国际公认的。他们在总结自身长寿秘诀时,归功于发酵文化。日本的科研人员经对发酵食品的长期研究中得知,发酵食品与药品有诸多相似的奇特功效。因此,很多日本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每天摄取最少二种以上的发酵食品。这是因为:

①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通过发酵使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在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就像一台台小小的加工机,对食物的每个细胞挨个进行处理,增加一些有营养的物质、去除一些没营养的物质,顺便改变味道和质地。

②发酵时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程度。如微生物能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动物和植物自身都无法合成这一维生素,只有微生物能“生产”。发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因为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是减肥人士的首选健康食品。

③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来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机体有益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因子。微生物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不少代谢产物,多数有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的作用,能抑制体内有害物的产生。

普洱茶膏就属于发酵食品。没有发酵这个载体,恐怕会早已退出茶叶家族,不可能成为皇宫贡品的角色,更不可能担当“国礼”的大任。       

因此,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原料与发酵的特殊要求。必然造成后人对唐宋时期研究成果的自然抛弃。我们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务实的民族。也特别重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所以,当宋代的“茶膏”失传后,其工艺却被巧妙地保留下来。今天我们应当看到,宋代茶膏的彻底失传,其真正的原因还是与品质有关。这也就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是普洱茶膏?而不是别的什么茶膏”的原因。

《普洱茶膏》第二章:普洱茶的“四奇”之第四奇


《普洱茶膏》第二章:为什么是普洱茶膏。之普洱茶的“四奇”之第四奇:奇在功效,独特的养生机理

1.普洱茶具备食品的“第三功能”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对茶叶按照感官颜色进行简单分类,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等,缺少对茶叶功能性划分。目前国际最前沿的茶叶研究,侧重点在茶叶的功能性方面上,并以此将茶叶划分为三大功能:

第一是营养功能——即具备茶叶所需要的基础营养素,可以涵盖所有的茶类;

第二是感官功能——侧重人们对茶叶中的色、香、味、形等主观偏好,满足人们品茶中的美感和愉悦的享受。如绿茶、乌龙茶等;

第三是特殊功能——即在满足营养(第一功能)又能满足感觉(第二功能)之外,并具有对人体产生调节生理机能的茶品。称为“功能性茶品”,也称“第三功能”。

这种划分,并非笔者独创。而是源于现代社会对食品功能的划分。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s),也称“第三功能”,首先是由日本在1962年提出,1989年又经日本厚生省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等有关的身体调节功能的加工食品”。美国后来将这一类食品称为“健康食品”(HealthFoods)或“营养食品”(NutritionalFoods)。德国称这类食品为“改良食品”(ReformFoods)。

食品“第三功能”概念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造成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长寿的关注;二是工业现代化及城市化给人们生存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如空气、水源、食品等,导致各种疾病及流行病的不断上升。这就迫使人们自发地寻求一种既能满足营养和感官功能,又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促进康复的具有特殊价值与用途的食品,即具备特殊功能性的功能食品。

依据目前国际上对功能食品的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活化免疫功能,降低变应性;

②调节人体节律、调节神经系统、调节消化功能;

③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抗癌等;

④延缓衰老、保健美容,增强体质。

食品“第三功能”最关键的因素是天然植物药用物质的生物转化,其核心在于食品中“活性”成分对人体产生的诸多生理调节。而这种“活性”成分又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紧密联系。因此,当将这种“活性”成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从分子、细胞、器官等分子生物学去分析时,就会发现功能食品中存在诸多的药用成分与药用机理。所以,发达国家始终将发酵类或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食品作为“功能性食品”重点研究领域。即使在中国,近些年来,也对具备“第三功能”的食品加大研究力度,并提出“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出来新型营养保健的生物工程化食品”的产业方向。

茶叶属于食品的范畴,也是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或许,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对茶叶的分类,更多的是从“发酵”的角度对茶叶进行功能性划分。如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如绿茶)、轻发酵茶(如乌龙茶)、全发酵茶(如红茶)、后发酵茶(如普洱茶)等门类。

目前,国际上对“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包括茶叶制品的研究,其最前端的科技分为三项:一是天然药物的微生物转化;二是天然药物的酶法生物转化;三是天然药物的植物细胞生物转化。

显然,普洱茶作为生物发酵的产物,虽然其制作工艺与手段相比现代生物工程而言,有原始与落后的成分,但都能追寻到这三项技术最原始的雏形,是目前各类茶叶中最具备“功能性食品”特点的饮品。

但是,有一点也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虽然普洱茶内含一些药用成分,甚至也存在部分药用机理,但把普洱茶简单地“上升”为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药”,也是一种误解。因为“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有本质上的区别。“药品”的“靶向”非常明确,其适用人群较为严格。“功能性食品”没有治疗疾病的“靶向”,是以补充营养、保健和调节生理机能为主。我们承认普洱茶存在诸多的药用成分与我们认定很多食品中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是一样的,如大蒜、辣椒、红薯、番茄……,它们内含的某种物质可能都是一种“药源”,但当食用它们时,却不能等同于“吃药”。普洱茶也是如此。而且,我们也必须看到,普洱茶具有的“第三功能”的特性,也不是今天的科学发现。其实,在中国古代,有关普洱茶具有的特殊功能就已经被写入药典。虽然那时候没有“第三功能”的提法,其描述的内容与“第三功能”基本一致。如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就将普洱茶视为“中药”纳入《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

需要提醒的是,赵学敏在评价普洱茶时,则是将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普洱茶一个特殊的产品——“普洱茶膏”上。其有关普洱茶的功能性描述主要围绕“普洱茶膏”进行。如“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等等。之所以如此,不仅是普洱茶膏是普洱茶一个特殊的品种;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深加工的产品,其功能指向更为明确,体现的“第三功能”效果更为明显。

2.普洱茶“第三功能”的核心是天然植物药用成分的生物转化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茶叶内含的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等同于“第三功能”。因为茶叶中不仅含有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色素、果胶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氨酸、茶色素等功能成分。但是,这些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都属于茶叶的基础功能,与我们说的“第三功能”还有一定距离。

很多人偏重茶叶化学成分的静态分析,忽略动态分析。因为茶叶是由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其不同的处置(工艺)方法,使茶叶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产生急剧的变化。我们目前看到很多茶叶质量研究报告,其披露的指标基本上是静态的,很少用动态指标去揭示茶叶品质的走向。换句话说,只有动态指标的出现,才有可能绘制出茶叶品质演变的“路线图”。而且,不同地区的茶叶由于内含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工艺的不同,其动态模型(即“路线图”)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拥有一系列茶品的动态模型,就可将不同的茶类按照特有的动态模型去化验和比对,鉴别出不同产地的茶叶原料及工艺的优劣性和规范性,推断其茶品“最佳品饮时间”和“最佳品饮区间”。这种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动态模型远比感官审评来的更科学。就中国目前茶叶而言,无论是绿茶、乌龙茶,还是普洱茶,都缺少这种动态模型。其不同茶类所产生的品质争论,基本源于“经验”方面的辩论,仍然缺少化学分析为依据。如近几年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争论,绿茶及乌龙茶的学者依据绿茶与乌龙茶的经验,直接否定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因为绿茶与乌龙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品质逐渐下降,并最终导致“霉变”。按照这一“经验”,普洱茶也应是“霉变”的趋势,怎么可能是“越陈越香”呢。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化学分析检测报告做依据。仍然维持在“经验”对“经验”的博弈上。

更有甚者,一部分学者只关注茶叶中几种物质,以偏概全,盲目夸大。很多人一谈茶,必是茶多酚含量是多少。认为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才是好茶。很多茶叶界的专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就认为普洱茶无论是人工发酵的熟茶,还是陈年普洱茶其茶多酚含量都低于绿茶及乌龙茶,其品质无法与绿茶与乌龙茶相媲美。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我们说,茶多酚是所有茶类的必备的基础物质,但不是鉴别茶叶品质的唯一标准。很多人将茶多酚“神化”,说它不仅能去除人体的自由基,还能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冠心病,甚至抗癌等等。这种自20世纪80年代始于绿茶界有关茶多酚诸多“研究报告”,至20世纪90年代愈演愈烈,将茶多酚推捧成能治百病的“良药”,并以此捆绑绿茶,宣称绿茶有针对几十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功效。但这些说法却在后来被国际上的一些权威机构一一否定。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简称FDA),于2006年5月9日在其总局的网站上公布的一项声明:“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结论认为无可信证据可以支持绿茶或者绿茶提取物能够降低与心脏疾病有关的风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称,它对所提交的105篇文章和其他出版物进行了评估,但是没有找到支持喝绿茶可以减少患心脏病风险的证据。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前,FDA也曾宣称,绿茶不太可能会降低患乳癌、前列腺癌或者其他类型癌症的风险。直接否定了绿茶抗癌的种种提法。

也许,我们不必迷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简称FDA)的结论,甚至也可忽略其在国际中的权威性。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看到一篇反驳文章去挑战这一结论。

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茶多酚摄入人体后,尤其是进入人的肠道后,对人体内的微生物区系和代谢活体产生的影响,到目前都没有定性的结论。目前国际上,包括我们国家在内,只将茶多酚列为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而不是食品营养强化剂,更没有被列入药典的原料药。茶多酚更多的价值除了它具备天然抗氧化功能外,更多的则是它在发酵后产生的衍生物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对红茶的青睐与台湾、香港对普洱茶的追捧,并不在于红茶和普洱茶内含的茶多酚指标有多高,而在于茶多酚降解的衍生物质所具备的营养价值。

换句话说,茶多酚及其他功能成分与营养成分只有在一定制备(工艺)的前提下,在微生物与各种酶系的参与条件中,衍生出具备药用价值的物质,才有达到“第三功能”的可能。

因此,天然植物药用物质的生物转化是普洱茶具备“第三功能”核心所在。离开了“生物转化”或不具备“生物转化”的条件,“第三功能”的提法只能是概念炒作或“水中捞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天然植物药用物质生物转化所需要的几个要素,普洱茶都是具备的。即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本身属于天然植物,而这个天然植物中本身就含有多种药用物质,再加上特有的微生物与生物酶及非高温状态下的制备工艺,使得这些植物中的药用物质在一定的固化发酵中得到极好的生物转化,出现针对性更强(医药学更习惯用“靶向”一词)的药用成分,产生诸多功能的药用机理。         

普洱茶与健康:第五章,普洱茶与肿瘤(二)


由于癌发病占恶性肿瘤的90%,肉瘤仅占10%,使得人们习惯地认为恶性肿瘤就是癌症。无论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其本质是相似的,只是对机体的危害不同。癌是由身体细胞自动增殖的异性新生物,这种新生物由一群不随生理需要而自由发展的癌细胞所组成,癌细胞并无正常细胞的功能。由于它的快速而无规律的生长,不但消耗人体的大量营养,而且破坏了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肿瘤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肿瘤细胞,并由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浸润和向外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进一步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二)癌症的病因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多数癌肿可能从单个细胞演变而来。人体受某些化学、物理、生物等因子的影响,细胞的DNA发生改变,形成变异细胞,此阶段称为启动阶段。再加上某些因素的影响,转入促进阶段,癌细胞便开始形成。此外,癌肿的形成,还受宿主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等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决定人体是否会患癌症(包括其他疾病),是由机体内强大的免疫系统所决定,免疫系统是由几种专门能对付和杀伤外来或体内异变物质的细胞组成的。当机体处在精神不振、内分泌功能失调、营养缺乏等状况下,免疫系统的功能将会受到干扰。本来具有杀癌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在这时,其防卫功能可能被削弱而导致癌症的发生。美国科学家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发现成年人体内淋巴细胞旦显著减少时,在一定时期之内就可能会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生。临床检测发现,患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免疫功能的异常与癌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它既包括外界因素,也涉及遗传等内部因素。外源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学、生物和物理性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纤维及异物刺激、热辐射、长期机械性炎性刺激、创伤等,以及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类,装修房屋油漆中所含的苯、甲醛等成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粉及铅等有害气体,油烟中的苯并芘等都是致癌的祸根。内源性致癌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免疫、营养、精神及性格等机体内环境的破坏。

二、普洱茶抗癌的研究

自从1987年日本的富田勋的研究组最早报道了茶叶中的主要组分EGCG对人体癌细胞具有体外的抑制作用以来,20年来各国茶叶研究学者发表了数以千计关于茶叶抗癌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于1999年正式列项开发茶叶中的有效化合物,作为人体癌症的化学预防药物。但茶叶不是“药”,不能期望将茶作为种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

普洱茶与健康:附录,普洱与普洱茶(二)


三、普洱茶的见证古茶树

在普洱市9县1区内,茶树类型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林活化石,还有景谷盆地发现的距今3540万年前的第三纪渐新世的茶树祖先——“景谷宽叶木兰化石”(新种)。在景谷、景东、澜沧发现的第三纪中新世较宽叶木兰晚、距今2500万年前的已进化为野生大茶树祖先的“中华木兰”化石。在景谷小黑江上游、景谷河东山及威远江下游高山地带,发现有成片的野生茶树,在黄草坝、顺南光山、大黑龙塘、大中山、大绿山等地,也分布有野生茶树。从大茶树广泛群居看,宁洱县处于茶组植物的起源中心范围之内。今思茅地区的野生茶树林,有树龄在2700余年的古茶树王、千余年的过渡型古茶树和万亩栽培型古茶园,可谓是天然的茶树博物馆。

1952年,西双版纳佛海茶叶试验站在勐海县南糯山深箐中间发现3株野生大茶树,有一棵已枯死,科学工作者锯其干,从年轮推断,树龄已有800多年。当地哈尼人把它称为“茶王树说是55代前的祖先种植的。南糯山茶王树被科学工作者确定为栽培型茶树。

1961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张顺高先生在勐海县巴达公社的原始森林中发现9棵更高大、更古老的茶树。其中一棵高32.12米,胸径1.03米,据科学工作者估计,树龄在1700年以上。巴达大茶树被专家确定为野生茶树。

1991年3月,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思茅地区茶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先生等人在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新寨发现了一棵大茶树,树高11.8米,根干径1.1米。经组织专家考察论证,认为邦崴大茶树的树龄在千年以上,是介于野生与栽培之间、原始与进化之间的过渡型茶树,定名为“邦崴古茶树”,肯定它与南糯茶王树、“巴达茶王树”并称世界三大古茶树。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的生殖器官(花和果)是野生型的,它的营养器官(芽叶和枝梢)是栽培型的,它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这一规律。

巴达大茶树、邦崴古茶树、南糯茶王树形成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的完整系列。这三棵古茶树的发现,证明茶树起源与驯化栽培在地理上同源,对于茶树起源、茶树资源学、茶树驯化生物学和民族社会学的研究,均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提供了茶叶起源于云南、起源于普洱市的历史依据。

1996年11月,经国家、省、地的10人专家组考察论证鉴定,认定生长在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镇沅县千家寨最高大的两株野生型1号古茶树(树高25.6米,基部干径1.2米,树龄2700年,2号古茶树树高19.5米,基部干径1.02米,树龄2500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2001年4月,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体代表在树旁立了“世界茶王举世无双”碑。上海吉尼斯总部派人亲临研讨会,颁发了“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一吉尼斯之最”的牌匾和证书。

周红杰副教授在其所著的〈云南普洱茶〉中说:“据罗平、师宗县志考证,早在2100多年前,罗平、师宗一带已进行了野生茶树人工驯化栽培。另据傣文记载,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云南已有茶树栽培。”

古茶树的发现,解决了在国际上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问题,明确了世界茶树原产地不是在印度,而是在中国。在此之前,由于阿萨姆野茶树的发现,印度坚持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印度。华南农业大学的李斌教授指出: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古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高。根据科学理论,植物染色体的进化是从对称性的物种向不对称性的核型演化,具对称性的物种较不对称性物种更原始的结论,邦崴古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印度阿萨姆种其染色体组型的对称性较邦崴古茶树核型小,与云南大叶种的核型相近,这三个品种都属于同类型核型,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普洱茶膏》第二章:普洱茶的“四奇”之第三奇


《普洱茶膏》第二章:为什么是普洱茶膏。之普洱茶的“四奇”之第三奇:奇在陈化,品质再造的过程。普洱茶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普洱茶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存茶群体”。这个群体是由制茶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构成。这其中,经销商与消费者是“存茶群体”的主体,占90%以上的比例。“存茶”最早始于云南,因为云南自古就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之说,其后,在中国近代与现代,“存茶”的主体转移到香港,并向台湾扩展。自20世纪80年代,广东又成为“存茶”的主流区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进入21世纪初,以广东为核心,“存茶群体”又呈几何状翻倍增长,并快速形成“南下北上”的格局。所谓“南下”是指“存茶”的群体已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北上”是指从广州经长沙、武汉、合肥、南京、郑州、济南、石家庄、天津、北京,直至东三省,“存茶”大军一路拓展,新加盟者人数更是无法统计。普洱茶的“存茶”现象是中国茶叶界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很多人认为普洱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普洱茶商业炒作的成功,这种成功实际是商业中的一种假象,也就是泡沫现象。一旦这个泡沫破碎,不仅会形成普洱茶整体的崩盘,而且会使“存茶”大军“哀鸿遍野”,并“烟消云散”。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以台湾和香港为例,20世纪90年代,普洱茶在这两个区域都经历了“暴涨暴跌”,但风暴过后,“存茶”大军非但没有减少,却又增加了不少。2007年中国大陆的普洱茶行情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其暴涨暴跌之后,普洱茶市场受到“重创”,但并没有使“存茶”大军分崩离析。广东很多地区目前为普洱茶“重灾区”,我们现在只感受到市场的萧条,并没见到“存茶”大军的坍塌。相反,倒是有两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是20世纪出产的一些普洱茶精品,价格非但没落,仍然呈缓步上升的趋势;另一个则是一部分手持现金的人,非常仔细观察普洱茶价格的回落,在寻找最佳的时机,一次次地“抄底”,成为“存茶”大军中新的成员。换句话说,普洱茶的暴跌并没有终止“存茶”的脚步,只是使它放缓而已。为什么普洱茶会出现独有的“存茶”现象呢?答案非常简单——即普洱茶存在着“越陈越香”的特质。“越陈越香”是什么?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体架构中的一个链条,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也是普洱茶第三大价值——即陈化的价值。换句话说,“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机理的另一种语言表述。“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最后的一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或再造的关键。但是,也恰恰是这个“越陈越香”,在现今却成为普洱茶最有争议的“焦点”。

一部分质疑者认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普洱茶存放时间长了,就没有味道了。虽然社会上出现过一些“老普洱茶”,但品尝后没有茶味了,还算是茶吗?因此普洱茶没有长期存放价值。之所以普洱茶界一些人说普洱茶可长期存放,且品质越来越好,那是骗人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大量存茶。这种说法实质上已经使消费者把普洱茶当成一种投资工具,改变了茶叶本身价值。质疑者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否定主要是源于其对这一词语字面上的误解,他们认为,既然是“越陈越香”,其香气应比照绿茶甚至乌龙茶。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普洱茶不仅没有绿茶的“清香”,更不具备乌龙茶的“奇香”。而且,就芳香类物质而言,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而是“越陈越弱”,很多“老普洱茶”甚至香气极弱。足以证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本身就是子虚乌有。而普洱茶界则认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它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普洱茶经陈化之后,确实存在樟香、兰花香、枣香等芳香类物质,这些香型唯普洱茶所独有,与绿茶与乌龙茶的香气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绿茶与乌龙茶的品饮标准去简单的套用与比照;二是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对普洱茶陈化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其“越香”不单单指香气而言,而是泛指品质的概念。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有说服力呢?我们在品饮绿茶中经常是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去鉴别,如干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的汤色、叶底的条索表现形态及茶汤的滋味和香气等。这种审评主要是靠眼看、嘴尝加上经验的方法,它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对茶叶评审中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方法。但是,人们的眼、嘴、鼻毕竟不是化学分析仪器,很难发现和区分茶叶内几百种内含物质的存在及含量的大小,势必造成鉴别过程中误差的出现,有时这种误差还会很大。因为人们的感官,除了受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的影响外,还存在人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受到饮茶习惯、嗜好、心情、健康状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没有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并提供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其判断的结果只能属于主观臆断范畴。因此,无论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或其他茶类,相对茶叶的滋味与香气而言,至今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更没有这方面的质量标准及产品检测标准。很多研究成果仍处在探索与求证阶段。这就是为什么质疑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人,至今也没有提供任何一项“陈年普洱茶”关于芳香类物质或其他化学成分的检测报告的原因,并依据这样的报告及相关的数据,得出“没有味道”及“没有品饮价值”的结论。其实,普洱茶所指的“越陈越香”已超出了茶叶滋味与香气的范畴,更多的是针对品质的概念而言。如普洱茶发酵后出现的大量衍生物质,这些衍生物质很多是对人体产生具有保健功能的“因子”,像陈年普洱茶及渥堆的普洱茶中就检测出他汀类药用成分(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降血脂产生一定的功效。而他汀类物质不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根本无法靠眼看和嘴尝就能发现的。所以,如果还是套用绿茶或是其他茶类的感官评审去鉴定普洱茶的品质时,只能对普洱茶品质产生“扭曲”的评价,其误解也是自然的。         

普洱茶与健康:第六章,普洱茶与衰老(二)


(1)导致患病。自由基是高度活跃、存在时间很短的化合物,它是在人体生命过程中产生的。但由于受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自由基的活动一旦失去控制并超过一定数量,生命的正常秩序就会遭到破坏,疾病就可能随之而来。它会危害细胞和遗传物质(DNA)的正常生命活动,导致身体衰老及各类疾病发生。在机体中,过氧化表现为色素色斑形成、甘油三酯氧化引起心梗、脑梗和血管硬化,射线导致基因突变形成肿瘤、息肉、肌瘤,四氧嘧啶氧化损伤胰岛细胞形成糖尿病,情绪激动引起的昏厥、死亡,病菌感染引发发烧免疫反应,对组织造成伤害,等等,均为自由基氧化引起的严重结果。

(2)导致衰老。根据科学家的看法,人之所以衰老,99%是因为自由基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人体内的自由基是一些不稳定基团,它们会在人体内偷取其他化合物的电子,破坏DNA,令细胞功能损毁。特别现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强烈的紫外线,使我们的身体细胞每天面临数十亿自由基的“攻击”,并且随着年龄增大,加之外在环境因素的恶化,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会逐渐下降,难以应付自由基的侵袭。

(3)导致癌症。过氧化自由基是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癌变是一个复杂的多步反应过程。以大鼠皮肤癌为模型,癌变至少经历两个阶段,即诱发阶段和促进阶段。自由基,尤其是活性氧自由基在复杂的多步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癌变的诱发阶段和促进阶段均有自由基参与。各种诱癌因素和促癌因素通过各自的转化途径,最终使自由基水平增加,并由此参与癌变过程。

(二)关于抗氧化

1.抗氧化的概念

清除自由基的过程就是抗氧化的过程,可以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就被称为抗氧化物质。它能起到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消除活性氧化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力的作用。对抗自由基,可以预防人体的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膜中多元不饱和脂质被氧化,中和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帮助体内抗氧化酶的生成,强化人体组织功能,抗老化,增加人体免疫力,增强新陈代谢功能,降低癌症发生率,强化淋巴组织功能,提高抵抗过氧化的能力,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膳食抗氧化物

通过富含抗氧化物的膳食预防肿瘤,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①在预防许多慢性退化性疾病中,多摄入植物性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这些食物除含有传统的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外,还有一些成分也和某些慢性病危险因素的下降有关,称之为“植物化学素”(Phytochelemicals)o植物化学素一般可以按结构分为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硫化物、植物固醇、皂甙等,也可以按生物活性分为抗氧化物、植物雌激素、蛋白酶抑制剂等。(1)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类黄酮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茶叶、水果、蔬菜、谷物、根茎、树皮、花卉、红酒中有4000多种。根据化学结构,类黄酮可分成几类,最常见的有黄酮醇(Flavonols)、黄酮(Flavones)、黄烷酮(Flavanones)、黄烷醇(Flavanols)即儿丿L茶素(Catechins)、花色素苷(Anthocyandins)、异黄酮(Isoflavones)等。黄酮醇与黄酮几乎在所有植物中均可找到,黄酮醇中最多见的是栎皮酮(Quercetin)、杨梅黄酮(Myricetin)、堪非醇(Kaempferol)三种,黄酮中最多见的是芹菜配基(Apigenin)和毛地黄黄酮(Luteolin)两种。不同国家由于饮食习惯和自然资源不同,类黄酮的食物

《普洱茶膏》第二章:普洱茶的“四奇”之第一奇


《普洱茶膏》第二章:为什么是普洱茶膏。之普洱茶的“四奇”第一奇:奇在木本,独有的乔木大叶种茶树

我们生活的世界,经常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影响下,会出现很多特殊的生物与植物,普洱茶唯一的原料来源——乔木大叶种茶树就是如此。

乔木大叶种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它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为4.5~6.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普遍存在于海拔800~1800米之间,又因它所处的环境普遍为高山雾多,雨水充足,年降水量在1300~1800毫米,生态系统完整,而独具特色。       

1.乔木大叶种表现为多区域、成片状的存在,为云南独有

这与云南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物多样性有直接性的关系。我们知道,地理、气候与生物有着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它更多体现为自然的因素,非人力因素能够替代。人类长期的活动经验证明,一个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必然伴随着好的气候条件,并促成生物的多样性;反之,一个恶劣的地理环境也一定具有极差的气候条件,其生物的稀缺性也是必然。

云南的茶树与其他植物的交叉存在,不仅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更典型地表现在它的异花授粉上。乔木大叶种茶树在其长期的天然杂交中,直接导致了茶树的群体(野生或栽培)其外观的高大与肥硕,并多区域、成片状存在。其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复杂的遗传性与多样性。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

虽然在中国大陆其他地方(如湖南、广西、海南等)也存在大叶种的茶树,但能经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认证”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存在最多的也就是“百年沧桑”。其茶树的外部形态与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也表现不同。茶叶的内含物质就差别更大。

2.乔木大叶种茶相比其他产区的茶叶营养成分更高、更丰富

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相比其他地区大叶种茶树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不仅多酚类物质、色素、氨基酸、嘌呤碱、糖类、皂甙、维生素等化学成分高于其他产区的茶树,就连矿物质内含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它们无法相比对的。

如维生素E(VEortocopherol),为二氢吡喃的衍生物。茶叶中VE含量比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要高,是菠菜含量的32倍,葵花籽油的2倍。含量一般为50~70毫克/100克。过去,很多人误认为绿茶中的VE比普洱茶高,因普洱茶经过萎凋和发酵,一部分VE被酶破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分析手段的提高,又发现普洱茶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类黄酮,对VE的氧化起了保护作用,故普洱茶中VE的保留量也很高,甚至超过其他茶叶产区。有的竟高达290毫克/100克。如叶酸(folicacid)即维生素,又称喋酰谷氨酸(PGA),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三部分连接而成。叶酸在一般茶叶中含量约为50~70微克/100克,高于很多植物。而由乔木大叶种制成的普洱茶,含有的叶酸竟达70~90微克/100克。

如肌醇(inositol),肌醇又名环己六醇,一种特殊形式的糖醇。由植物体内己糖环化而成,起磷酸储藏和磷酸化作用。不仅有游离型,而且还有其磷酸盐植酸钙镁型。肌醇为葡萄糖的异构体,在普洱茶中可达11毫克/克,它随叶子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与儿茶素的合成关联,也远高于其他茶系与茶种。

再如,不同品种的茶树,多酚类含量与组成是有差异的。云南大叶种黄烷醇类含量较高,而小叶种的龙井种含量较低。一般来说,茶叶中黄烷醇类化合物的组成中以L-EGCG含量最高,其次是L-ECG和L-EGC,但在云南大叶种中L-ECG含量较多,几乎接近L-EGCG的含量,而且L-EC和D,L-C的含量也超过了L-EGC。云南大叶种的芽叶中黄烷醇类的含量与组成高于别的品种,已经是茶叶界的共识。

需要重复的是,云南乔木大叶茶的内含物质高于其他茶类,不是今天的发现,有些观点早已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定论。但中国以前的茶叶界却对此有意识地“沉默”,倒使很多人直到今天也认为普洱茶的原料仅仅是粗老叶茶,内含成分少,没有绿茶丰富。这种轻视实验数据的作法可能与传统的喜好有关。何况中国这么多年来,早已形成的“绿茶思维”与“绿茶模式”,很难从情感上接受乔木大叶茶的内含物质及数量高于绿茶这一化验结果。但是,科学更重数据,不以人的情感为依据。这也就是我们常谈的“科学态度”。

3.具有特殊的“长寿基因”

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最为显著的特征。云南不仅有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年长的茶树(树龄为1800年),同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茶树也不罕见,至于范围很大的古茶园更是多区域、成片状地存在。

当我们站在一片古茶树林中,面对着一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茶树,我们不知它最初如何生成——是我们古代先人的栽种?还是热带季风将一粒茶种吹落至此。但不管怎样,当我们仰视它们时,总能感到一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大自然力量的存在。

这里隐藏了一个未解的秘密,即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之谜。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及其植物,不可能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以病虫害为例,它是定期爆发的,很多物种的灭绝和衰减都与它相关。尤其是茶树,它定期被采摘,只要采摘,就有创伤口,就不可能不被病虫害侵蚀。但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不管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却能存活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经得住如此之多,又如此之长的考验,至今仍显露出勃勃生机。这个客观现实告诉我们,这些古茶树起码具备一种或多种我们未知的抗病虫害的“基因”。

我们曾试图通过它富含的矿物质探寻它“长寿”的原因,但仍感到证据不足。

如乔木大叶种茶树富含的矿物质锰Mn,一般的茶叶含量在30毫克/100克左右,比水果、蔬菜约高50倍。锰是植物多种酶的激活性剂,如丙酮酸脱羧酶、烯醇化酶、柠檬酸脱氢酶等。茶树缺锰,表现为“立枯病”,即叶子发黄,叶脉呈绿色,新梢顶端下垂,发展下去全枝萎蔫。乔木大叶种茶叶锰含量比一般的茶叶要高,可达400~600毫克/100克,远高于其他茶系。有可能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的原因之一。

还有矿物质锌,它是茶树必需的微量元素,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如醇脱氢酶、6-P-葡萄糖脱氢酶和磷酸丙酮酸脱氢酶的辅基。同时磷酸二酯酶、碳酸酐酶、多肽酶等都是锌金属酶,这些酶有的可以促进呼吸作用,有的催化光合作用,有的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锌,会使色氨酸合成受阻,茶树生长迟缓,叶数、叶面积、茎干等生长均矮小,出现小叶现象,且在成叶上出现花斑,称为花叶病,根系也会发黑而枯死。在乔木大叶种茶树中,我们发现锌的含量竟高达3~6毫克/100克,是其他茶系的茶叶无法比对的。这也可能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但是,相对于破译乔木大叶种茶树的“长寿基因”而言,这些研究仍相距甚远。不要小看了这种特殊“基因”,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是一种还是多种因素在起的作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内含有一种或多种我们人类尚不清楚的物质。我们之所以没有找到这种物质,一方面是受现代科技水平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研究思路出现的偏差,加之我们以前对这一类物质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可是,一旦这些物质被我们发现并破译,它的意义将是深远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是巨大的。

让我们将视角转向普洱茶,当用这些茶树的芽、叶做出的普洱茶,无论你是成天接触它,或者每天都在品饮它,甚至在研究它。它仍是我们人类“陌生的朋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至今我们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仍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因此,有一点也许是你未知的,当你手捧一杯普洱茶品饮时,你在享受它的香气、汤色及特有的口感之余,另一种更有价值的物质已经悄悄渗透到你的肌体,将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嵌入你的基因,并积极配合你,拼命抵御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业的、尤其是化学污染物与病菌对你的侵袭,增强你的抗体,延长你的生命周期。这种观点虽然没有得到更科学的认证,但其立论的依据源于一种科学“猜想”,一种科学“假设”。这不是“伪科学”,因为很多科学成果的最初设计都源于看似不切实际的猜想与假设。

普洱茶与健康:第四章,普洱茶与高尿酸血症(二)


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于祖国医学“热痹”、“44历节风”范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多因脾肾功能失调,复因饮食、外邪劳倦、情志等因素诱发,属本虚标实之症。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而寓元阳,司气化而主水液代谢,肾司二便功能,若气化不能则水液内留;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司气机之升降,若运化功能失调则气机升降逆乱,水液留而积聚为痰饮。病机在于正气不足,复感风寒湿或风湿热邪,致外邪阻滞经络,留滞关节,气血不畅。根据受邪的不同,痛风临床上有湿热痹阻、湿邪留痹、脾肾不足三种基本证型。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虽属中医“痹证”范畴,但它与平常所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痹证并不完全一致,尚有其自身特点,该病的形成与痰浊瘀血凝滞经络有关。单纯运用祛风、清热、除湿及通络止痛等治痹方法,还远远不够,要注重运用化瘀泄浊之法,以增强血尿酸的排泄。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属本虚标实之证,是因脾肾功能失调,痰浊之毒内生,痰浊留于血中,久而痰瘀互结,或与风寒湿热等外邪相合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把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贯彻于治疗过程的始终。脾肾功能失调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是痰浊化生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该病的内在因素,因此,健脾益肾之法在治疗过程中尤须重视。

(二)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痛风在我国过去比较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西方成年人中为0.5%~1%。因关节炎就诊者5%为痛风,而特发性高尿酸血症为5%~20%。男性多见,好发年龄30~40岁,约50%有遗传家族史。国内浙江医院报告40例中39例(975%)发病于50岁以后。多见于肥胖、脑力劳动者。发病与嗜酒、盛餐、过敏体质有关。女性痛风仅占5%,多数在更年期后发病。0%患者有前驱症状。如局部不适感、下肢静脉曲张、头痛、失眠、易怒、疲劳、不能胜任工作、腹胀、嗳气、便秘或腹泻、肾绞痛发作等。

(三)痛风的诊断

诊断标准:典型的痛风容易诊断。有痛风体质和家族史,常见于下肢远端的跖趾关节内侧面,半夜发作,剧痛,白天好转,秋水仙碱有特效。有尿路结石史、高尿酸血症和尿酸酸尿症。慢性痛风的诊断依据是病史和痛风结石,但很少有痛风患者均有上述症状。可采用下述诊断标准:

(1)血尿酸男性>417μmol·L-1;女性357μmol.L-1;

(2)有痛风史

(3)关节内找到尿酸钠结晶或组织内有尿酸钠沉积;

(4)有两次以上发作

(5)有典型的发作突然起病,夜剧昼缓,局限于下肢远端;

(6)秋水仙碱治疗48小时内缓解。上述标准中有两项符合即可诊断为痛风。

(四)痛风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一般可将痛风分为四期描述,但并不表人都须依序经过这四个时期。痛风的四个分期包每位痛风病(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2)急性痛风关节炎;(3)发作间期;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普洱茶与健康:第二章,普洱茶与减肥(二)》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与健康”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