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三)

发布时间 : 2019-12-09
老乌山普洱茶 品茗普洱茶 藤条普洱茶

【www.cy316.com - 老乌山普洱茶】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三章:传统种植成就了普洱古茶树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二)》。古树茶是普洱茶复兴的中流砥柱。很多书有此类介绍,开启了我对古树茶的探求之路。再制太和甜茶时常听老辈讲“人茶相通、闻香识茶、品茗知人”。我把茶比人,用人生来解读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自然状态下树形高大粗壮、主杆突出分枝较少、树势伸展开张、叶大芽肥叶间距长,生命力强,千年之树依旧生机勃勃,为众人之所求。认识古树茶就得先认识古茶树。

古茶树并非云南独有,普洱独存,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为的加快了它的消亡速度,人们发现其价值之时已所剩无几。寻之,云南还有,普洱独优。且多遗边、少、老的深山古寨;现存的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滇西南海拔1800米左右山区。这里温差虽大,但季节变化不明显,特别是空气湿度及土壤水分相对变化不大,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古茶得以大量存活。还有地偏路远难行人少之地、古道老渡旁,也有留存,如今之名茶昔归。

古树犹如而立之人,必有其优。探之,古茶犹如坚持不懈的有准备之人,其性为:根深能吸,体壮能存,蓄势待发;我将从这诠释古茶树。

一、根深能吸,探及本质

乔木型树种的一般原理,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深能及其不及、吸其不及,自养份全面充足,根吸收土壤之中的水份、营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根植土壤不同,所获不同、所得不同。着重谈谈土壤与水分。

1、土壤

植物学一般范畴的土壤简单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及土壤母质等。表层土壤经亿万年的理化作用,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不同成因下的表层土壤厚度不一。深层土壤通常指土壤母质分化形成的,埋于深层、少经理化作用的土壤。土壤母质是指形成土壤的岩石等各类物质。

不同的土壤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土壤特性不同,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古茶也因此不同。有性繁殖,高大粗壮的古茶不但吸收表土壤中的各种养份物质,还深入土壤深层吸收丰富的矿物质,有的还穿透深层土壤,直接吸收母质中的各种微量元素。所以古茶大树吸收自比小茶要丰富得多,所得更多。种植年代不够的有性繁殖的茶树,树不够高不够大根不够深,自不能很好的吸收矿物质微量元素。现代茶园高密度无性系繁育种植的台地茶,无主根,穿透能力不强,很难触及深层土壤。即便是年久之后,部分支撑根能触及,效果也不甚理想。加之土壤供给相当有限,更是不佳。

土壤类型复杂,成因繁多,内涵丰富,与茶的关系远比所讲复杂得多,在此不展开。它好比人的主食,吃的不同长得不同结果不同。而矿物质、微量元素就好比各种各样的调料,成就了不同的风味特色。这种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根植不同、吸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物质,所具有代表性的香,俗称为“地域香”;古人早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指出茶的生者、适者、上者之地。

2、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随水而动。水分不但参与物质的合成,养分的运输,还参与植物的蒸腾作用;空气中的水份及土壤含水量,保证了茶树存活成长,历经百年而不衰。古茶树多的滇西南山河交错,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印度洋暖湿气流顺河而入,随山而升,河谷及迎风面水气充足,降雨丰富,而进入云贵高原印度洋气流多以含水少。

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区,土壤水份及空气湿度相对稳定,年季节变化有规可循,多少代的茶树遗传生长已适应了它的变化,适应了环境,适应了水份变化,形成一套相应的生长规律。这些年全球气候的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促使气流更加紊乱,极端气候更加明显。改变原有的规律,影响到各类作物的生长。特别是09年开始云南连续几年的干旱,使土壤深层失水严重,又得不到补充,严重影响到古茶树的生长。一个生物连生命所需之水都不够,连命都保不住又何谈产出何谈品质。这也是这些年古树茶的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体壮能存,肚大能容

通过树根吸收、制作、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被水运送到茶树各部储存待用,并在储存过程中又融合了茶树体的木质本味,形成了不同的香型,输送到各生长部分,而蓄势待发。

不同的茶种品种,由于遗传不同物质而产生的、与生俱来的香,被称为“品种香”。茶树由于年龄的成长、树体的壮大、木质化程度的增加、岁月的沉积,所含物质又融入木质本味,形成不同的带有木头味的香,俗称为“老树香”(老枞香)。樟香、檀香、枯木香等,都属这一类型。品种香、地域香、老枞香,进一步融合形成古树韵,让人一闻一品就知何为古茶。

不同茶树品种的木本味自有别。地域香的形成也与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微生物群落极其相关。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所含的营养物质极其不同,形成的地域香有所不同。树龄不同、木质化不同、树体不同而形成的老枞香也不同。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茶树风格不同,长势也不尽相同……这各种各样的物质,随着成长大量积存。又在树体内深度融合,随岁月沉淀,而更显风格。

2005年认识广东茶人林老先生,他告诉我“砍头断树之古茶不能要”。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之后才明白:“体大能容、肚大能容”。

三、蓄势待发、顺势而为

植物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茶也如此。它随着一年的四季转换完成了生命的一次繁衍,只是茶为叶用植物,人们刻意去弱化它春华秋实的现象,而寻求它四季枝繁叶茂。但它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在长期的生长中被驯化分为:春醒萌发、夏秋持续、冬眠蓄势三个阶段。

在现代茶园里,人们为追求产量,通过各种手段的积极主动补肥、补水、打药、用激素等使它萌发齐整,持续长久,而休眠减缩。但这是催出来的、是人为灌输的,并不是土地本身的承载能力,并非茶树的自身制造;茶树已轮为的工具,按人们的意志生长发展,完全背离了生命本质,失去生命的意义。

低海拔低纬度的茶生长环境好,阳光充足,水分充足微生物繁盛,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得到快速的补充,使它生长期特长,休眠期特短,千年之树也枝繁叶茂。它无需积累太多,自有供给,而且是富足的供给。加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再加充足的光照,让它合成了众多的芳香型物质。但由于休眠期短,未能充分与茶树木本香融合或融合度不够高,未能产生沉香悠长的古茶,而是形成鲜爽为主的香,如兰香、梅香、百花香、苹果香等等。

高海拔高寒山区的茶树,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春醒晚、夏秋短、冬来早,休眠长、春发齐、秋收快,使体内物质积存丰富,融合度增加,随着春天气温的上升,茶树的苏醒,蒸腾作用的旺盛,而随春芽一起萌发,使得含有高蛋白多种氨基酸的新芽,融合地域香、老枞香、茶本香,而形成各具风格、更加悠长持久、提神醒脑、沁人心脾的古茶韵。海拔过高、环境过于恶劣,茶树所有的一切都用于生长,用于繁殖,用于保命,不会有好的产生,也不会有产量,所以高山云雾出好茶也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一个相对范围。太高,适得其反。

百年之古茶历经风雨伤痕满身,少了青涩多了厚重,少了冲动多了醇和,没了张狂多了忍耐,兼蓄并举内敛持久,等待时机顺势而为。追求表现,不探本质,错判时局,误跟形势毁其一生;高山之茶最怕“倒春寒”,即将萌发突遇寒流,自芽而下周身被蔫,变色干枯伤及树本……小树、自难抵御。古茶、修枝弃叶,可待来春。

普洱古树茶成为当今之主流,此潮还将长存,但古茶树短期内不会倍增,如何持续开发利用、传承保护,如何逐步培养新生代古茶树就成了当务之急。

cy316.cOm扩展阅读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六)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六章:藤条茶对当下普洱茶的启示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五)》为了论证这一系统,我走遍了普洱及周边八州市,与茶农共成、实践、请教众多专家学者,才明白传统晒青茶的茶鲜必须有一定的成熟度,这样它的内含物质更为丰富,储存陈化后效果更好。嫩度高的茶鲜,除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外,其它物质含量都显不足,陈化后厚重不足,芳香物质不够丰富,风味不突出。普洱茶毛料也并非越嫩越好。这些更加证明了这一系统采养法的优点。考察时,也发现热带气候地区少用此法,高寒山区垂直气候带遍用此法。为什么热带的西双版纳、红河、临沧及国外的很多地方自古产茶,很早就专业化商品化,为何不用此法,顿感迷惑。热带亚热带带雨林地区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年积温高、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肥沃、微生物丰富,系统供给能力强、生态修复能力强,土地供给量大、茶的生长期长、休眠期短,产出丰盛、品质也佳,没有太多的投入也会获得良好的回报,也就没过多深入研究。再有各地虽然都产业化,但各茶区对茶树的认识、对茶产品的认识不尽相同,应用程度不尽相同。在同一大茶区内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藤条茶原理藤条茶体系应用随之不同,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各具特色的藤条茶,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当前普洱茶的发展遭遇瓶颈,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倍增,同时品质越来越下降,其当前主要矛盾已经数量为需求,而是同质化的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是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及品种的需求。如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现供侧改革的逐步深入,藤条茶这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对大农业思维下的普洱茶发展有许多启示。

云茶现状是台地茶村量大古树茶产量低,同质化产量大品质低的台地茶让人越来越不放心,热销的古树茶一采再采、品质一降再降、古茶树提前衰老、部分地区甚至开始死亡。低品质的越来越低、高品质的越来越少,如何升级换代让人民群众放心喝茶、充分让消费者购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就成了普洱茶的突破点。重塑普洱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底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基地抓起,针对普洱茶特性从基地的规划开垦、选种种植、养护管理、采摘休养等开始,用系统的规划来指导生产,提供普洱茶所需的高品质茶青。

1、在茶种的选育种植方面。

科技发展茶有了扦插苗组培苗,咱们传统用茶籽繁育的也就被称为实生苗。扦插苗组培苗的一切都可以人为控制、想要啥就育啥、想成啥就是啥,它具有自然繁育下不可获得的优势,它最大缺点、与实生苗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根系。实生苗的根系成主根侧根支撑根肉质根一个递级细分系统,它的主根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表层土壤直达土壤母层,吸收深层水份及多种矿物质,所得茶内含丰富、茶树具有非常强的耐旱性。而扦插苗无主根、或者说所形成的主根不具有穿透能力、根系就在人们为其开挖的种植沟内及其附近生长,基本不能吸收深层土壤和土壤母子中的物质水份,所得茶品内含相当单一、缺乏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而且茶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明显的风格特色。再有不能吸收深层水份、耐旱力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很容易夭折。所以在普洱茶体系中应该选择或栽种实生苗。

茶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野生型、栽培型,已经介于两者之间众多的过渡型。这过渡型是个很大很大的期间,蕴含着无数秘密,已往我们多谈栽培型野生型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的种系,它将是未来重点研究开发的对象。

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传统的是用茶籽繁殖的、都是实生苗,具有其优点也具有其缺点,它的缺点就是主根太明显太深,难以移植成活。这在限制发展的同时也在相对隔离的茶区内选育繁殖成无数各具特色的地方性优秀群体种。“嫁接”技术在茶上的应用,让茶农能够随心所欲的在实生苗扦插苗、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之间任意嫁接培育,这又开发出无数新种,以至于未来在普洱茶体系中可能会出现不具严格意义的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摸清各型茶种资源,并开始进行保种,以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无序化。

云南民国及建国初大量种植的台地茶基本都属于实生苗,但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虽然内在品种不错但外观差、卖像差,商品率低,采摘也比教费工,效益差,茶农放弃管理多年。以它们为母本,选择外观性状好的为父本(专业上: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嫁接后就能迅速的改观,或得良好的收益。在不开垦新园不占用其他用地的情况下,改造这这一类型茶树将能有效地弥补古树茶供给不足的矛盾,平稳市场并逐步为新的古茶树茶树而储备。

2、茶园规划开垦。

再开垦种植普洱茶园、咋们除考虑茶园的单项效益之外、更多的要考虑茶园的综合效益、特别是它的生态效益。茶只是云南这众多原生态、名优新特产品中众多的一项、依托山区人民一家一户为基础的茶业,不能单项突出、不能大范围大面积开垦。在土地村量有限、种植户积累少、抵御风险能力弱,所以要多行业兼顾、保守开发,协调发展。有条件、已经成熟的茶区,从长远来看、更应该考虑系统风险性,要有产业提升、茶业替代的意识。

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存量过大,所以不建议再去开垦更多茶园,咋们主要谈根据普洱茶原料特性要求、针对性地改造老茶园及新时代的台地茶。

把采摘平面化、把修剪机械化都是对传统的简单化,只有开水平台植茶才是现代农业对茶的贡献。水为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无蒸腾作用、就不能吸收养分、不能合成物质、不能输送养料、不能开展正常的生命活动,再顽强地生命也只能处于蛰伏状态,更多的将因为没有而夭折。水顺势而行、肥随水而动,依山而植的茶树有水有肥而不能存,开台、小范围的开台,小范围的引导水流,就地储存,是高寒山区、季风气候区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不建议范围的改造原来的地形地貌。

台地茶是密植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它的产出也仅仅是数的高产,从品饮价值来开远不如传统茶园的普洱茶,改造它就的根本就是转换思维,变“向土地要数量为要质量”、变“单纯的追求茶业效益为要综合效益”。依据土壤肥力、生态环境、气候特征、劳动力状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来重新规划设计。第一、依据土壤肥力、清除多余的茶树,让单棵茶树能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补充。第二、严格做到台面“外高里低”,让水肥能就地留存。第三、放养,改平面型采摘修剪为立型,让茶树从平面获取阳光为立体获取的同时、逐步成长壮大自身增加体内积存,逐步加强各类物质在树体内的深度融合。第四、间作、套种有利于茶园的景观树木或经济作物。

台地茶从育苗期开始就严格的贯彻“打定分叉”、极致的会采取4~5的倍增,在较短的时间空间内就能培育出教多的生长枝、而获得丰产。放养成熟台地茶,就会形成主杆短、支撑枝少而生长枝台多,树形低矮、枝条过多、棚面散开快的情况。这样又好又不好,好的是不用爬树就能全方位采摘、并采完茶叶,不好的是没有较强力的支撑枝、年就之后棚面扩展不开、不利于提高单棵产出,还不利于树体长粗长壮、不利于个类物质在体内的深度融合、不利于茶鲜品质转换提高,建议深“台刈”之后再放养。但具体结合自身情况把握。

3、茶地管理。

第一、抛荒去积存,让茶增强并恢复自然属性,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力第各种抵御能力的同时,逐年减少体内原有的积存,吐故纳新再造品质。第二、弃化肥弃农药供水份,让茶地各种残留,恢复土壤活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些生物制剂,加快除残留复活性的速度。第三、变化学除草为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除草,让其他植物来协助土壤回复活性。第四、变粗放式深翻土壤为细致型松土,有效促进根系更新换代。同时减小面面俱到的大面积松土、避免不适于区过多的翻土,兼顾美观美化。第五、补充农家肥或补充测土而成的有机肥。第六、测土、根据土壤有目的有选择的补充微量元素,突出产品的风格、增强产品的功能性。第七、有条件情况下尝试有誉菌肥或各种生物制剂,加快修复土壤活性,增强土壤自身自身造肥能力。等从水肥土微生物群落方面改造茶园小环境、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4、采摘与修养。

藤条茶之所以有这样奇特的外观,根本原因就是它的采摘与修养共同导致的,它的采摘与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大叶种茶在自然条件下顶端优势特别突出,顶端就芽肥叶壮杆杆长(专业上称“叶间距”、既两批叶子之间的距离),侧枝就得不到那么多生长物质,所以长得相对就弱,侧向生长能力弱,不控制它就会徒劳的高长。自然情况下茶树就长高而不长宽,难以获得高产。通过采摘、通过“打顶分叉”这一采摘措施,顶端优势被控制,侧枝也获得良好发展机会。侧枝一旺盛、生长枝就多、产出点多,茶树就逐步扩展棚面而培养出良好的树冠层获得丰产。树冠层顶芽虽然肥壮了但树的内层空间里长出的芽还是得不到正常的供给,还是长得弱小,这样茶鲜制出的干毛茶外形凌乱大小不一、匀整度差、商品率低,还得再进行二次挑拣。所以、必须想办法控制这部分茶鲜。

如果采茶都采现代标准化等级叶,由于茶长势不同,采了相同的部分、剩下部分就会不尽相同,而造成下一茬萌发的不匀整,徒增无数个生长点,徒劳消耗茶树积存。加之根的吸收能力不可能迅速提高,茶就会越长越弱、越来越乱,徒有满树叶而无有效茶。

留叶摘除顶芽控制顶端、带马蹄一起清除弱枝,分化优势的同时,又让分散的优势得到相当的集中,实现了收放之间的辩证统一。

新茶枝的叶片分大小叶(在此就不展开了),他们制造的营养都储存于叶柄处,这是下一茬芽的萌发点。大叶制造的营养多、储存的也就多,小叶则反之。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小叶处的芽远没有大叶芽的机会,小叶芽就只能成为潜伏芽(或者称隐藏芽),正常情况下它萌发了也只能是细芽弱枝、是花芽营养芽,都承担不了成长的希望。但是、只要原有的顶端优势大幅度消失或者彻底消失,它就获得能量、担起重任,成为新的生长点。所以小叶芽虽然不能正常萌发,但茶树满身都有储备芽,具有很强的再生发芽能力。先明早就认识此性,对于那些衰弱、生长乏力的茶树,会采取砍树断枝的手段来刺激潜伏芽生长,形成新的生长枝采摘面而获得新生回复产出。

藤条茶的采摘按照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采、是古代采摘茬数的最高。冬茶又称“扬春茶”、并不是每棵茶每年都会产、得根据年景、气候、生命状态来看,大多数茶都是春夏秋三采,那些树龄特别大、生长状态不佳的就只有春秋两采。茶的新芽只有在展开、长成、充分木质化,整体形成驻芽之后之后,内部调节机制才会发生转换,才会进入下一茬萌发的准备。自然状态下、正常茶年内就只萌发两茬,采摘、通过采摘嫩稍,摘出未能木质化的部分,促使茶进入下一茬萌发的准备,促使茶的年内萌发次数就是“以采促发”总结。古代茶农通过采摘有效促进了茶的萌发,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总结出年采五茬的系统管理经验。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它只是在成才期、在茶生命状态及土壤气候等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殊情况,并非普遍现象。在现代农业下的茶,通过农药化肥激素人工等一系列人为的调控措施,让茶沦为工具,为产出而产出,为数量而数量,已经能够年采数茬,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这种理念不是普洱茶的主流,尊重生命、遵从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才是普洱茶的精神追求。让茶按照自身规律休养生息,根据茶树状态因势利导、获得产出,才是良策。

藤条茶是云茶千年的经验总结,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总结高度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不同景观差别。读懂了茶的植物学特性、人的价值取向,也就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让传统为现实服务,让台地茶转换成传统茶,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在追求极高品饮价值的同时,还普洱茶健康的本质,让普洱茶造福于民。

现在,经长时间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优势,向传统学习,认识到此法制的晒青毛茶优点,正有计划的进行生态留养,乔木放养。逐步尝试,转换部分台地茶,提高晒青毛茶的质量。相信,普洱茶的发展,将从它身上得到更多的启示。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二)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二章:情衷老乌山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一)》。大老乌山茶区位于太和谷东侧,与西侧的宝仓山相应,这个区域从古到今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它逶迤绵亘,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为典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而茶叶作为一种依地理与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性之物,就栖息于此。它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家,也是普洱市著名古茶山之一。

元破大理国后、统一大西南,大量外来移民涌入,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老乌山在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各种外乡人来到深山,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和睦相处,开荒植茶数年,茶园面积大、古树多、相对集中成片、交通不便,有的茶园直到现今也藏在深山人未识。

随着茶叶的增多,老乌山声名远扬,成为地方名茶。历史上镇沅按板、振太等地盛产食盐,盐、茶是当地的主要特产,人们纷纷到此从业经商、众人涌入,山里就形成固定赶集的山街,马帮也自然成为这里的主角。

佛教在这里建寺布道,如大石寺、和尚寺等。从大石寺过老乌山到抱母井、通威远厅、达普洱府。沿途周边土地肥沃、地势平缓、村寨较多、皆种有茶,现存较出名的有“苦竹山”寨的古茶园。道家也相中此地,到此传道立冠。周边的文立、海子等茶多,找一个区位好的地方,久易成集、定期为街,易马置茶、深山有市,吸引众邦。

和尚寺是老乌山最高峰,这近可达大井、小井、按板井,远上银生城或翻哀牢山“金山丫口”上官道进京。和尚寺旁有一高山湖泊叫波啰坝,湖阔水清、游鱼成群,湖边草甸遍山、谷幽林静。趁山花烂漫的农历四月十六,在此开湖捕鱼、制换新物、结识新人、聚众狂欢,称“鳌鱼节”或“鳌光会”,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情人节”,是老乌山里一年一度的盛典。

老乌山自古产茶,众人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品种,促进了茶业的发展,整个山“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有一茶种深得和尚所爱,并开园种植,因其不同,被传为“老和尚茶”。

老乌山更因为“一山容两派,两道共长生”而被传扬。老乌山野茶遍山、茶花满谷、茶绕山寨。这里的茶有的叶大如掌,有的叶细及指;有的树直高壮,有的枝繁叶茂、篷及庭院;有的色深似蓝、有的色浅如翠。

老乌山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年多的历史。在老乌山上生长着三株很古老的茶树,为目前在镇沅县境内发现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极可能还是澜沧江东岸人工栽培的最大古茶树。

它有根部围径达2.68米,茶树高达10.6米多,树冠幅度7.3米×8.7米,在离地1米多的地方有一级分枝6枝,分枝的枝干径超过30厘米(2005年测的数据),是当地现存最大树,人称“茶神树”;每年茶山上人们还定期举行祭典,对其顶礼膜拜,以示尊崇。

“老乌山茶树王”还有一个有趣而又真实的故事。在大集体年代,大茶树生长在一罗姓的自留地里,生产队定要他家每年交干茶15公斤。

多年后,罗姓茶地的主人觉得不划算,让与他人,就形成地为一家,茶树为另一家的怪象。“老乌山茶树王”树高体壮、叶茂蔽荫,影响农作物生长。一年老罗攀上大茶树砍茶枝,跌落成伤,村民都说:“茶神树、要祭拜,只能采、不能砍”。

几年前茶叶价格起来,为了方便管理,罗家用几十棵古茶树换回来这棵“茶神树”,但茶树的干茶从过去每年能采20多斤,现在只有10公斤左右,仍是老罗家的主要收入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四)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四章: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必然

接作者上文《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三)》。人们在茶事中加强了认识,有些地区已经能够深度认识茶树的植物学特性,但还不够系统全面,只有产业化的高度发展,藤条茶的逐步培养成型,这一系统性理论才得以逐步完善,云茶全面步入古代产业化。

藤条茶这古代产业化的最高等级与现代化大产业化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现代大农业思想只不过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产业化、改变的只是手段、共通的还是理,下面我就按照现代茶学来对照分析:

一、茶种的选育提纯。

选茶种一般都要考虑它的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也要考虑它的丰产性适制性商品性、还要考虑它的劳效比适口性等等。古时是在一定区域内、靠一代一代的种植、从上代中选出品性最好的再筛选种植、种植筛选,来选育提纯。量的扩展上也是靠籽种种植、再辅助已移植。这种方法培养选育出来的品种称地方群体性品种或地方群体性良种,茶学上也称为“有性系品种”,最终经无数代选育而成“有性系良种”。澜沧江中游地区就选育出多个有性系良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勐库种与秧塔大白与文和大白。老乌山既是这单一良种的原生区又是种几个良种的混杂区、多个地方良种在此并此共生,也就是良为我选优为我用,已经在当时条件下实现了大交流大融合,从品种上就奠定了它的产业高度;现代茶学选育的道理没变、但技术手段改变、而去要多得多快得多,针对性也要强得多、新的品种也就要多得多,新科技让无性系良种遍地开花。传统的老品种与现代化的良种各有其优,关键看你怎么应用。就普洱茶而言要的是广泛性丰富性,所以群体性品种是种子发展的根本。

二、茶园的选择规划

大老乌山茶区遍布茶地,但又不是大规模的规模连片、也不是稀稀疏疏地布满全区,它是相对集中成片、与森林良田山地村庄相协而置、相间而作,总的来说都围绕在寨子周围、方便种植管理采收。茶园开垦避开水源地与山脊梁,多于有水源、土壤肥力充沛、养分充足的山间,而且多植于乱石之地、开垦出茶园的同时并没有过多的占用了良田良地,在发展茶业突出茶业的同时也兼顾了其他产业,在突出优势产业的同时也没有抛弃其他产业,保留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模型、又合理布置了产业、农闲之时又习手工业、大户还组队贩茶贩盐经商,老乌山亦工亦农、亦产亦商,增强了抗风险性、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确保了茶业常胜不衰。

在具体的茶园规划上遵照“依据土地承载能力而规划”。老乌山茶园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它有一指导性原则,那就是:在不大规模改变小生态环境下、在不依靠外部补充的前提下、依靠土壤供给能力、来决定茶园种植密度及种植规模。当时、农家肥草木肥首要还是用于田、只有粮食的丰足才有老百姓的心安、所以茶地它没有明确的标准的外在、但有必然的内联、那就是依靠土壤的供给、依靠大自然的休养生息来实现自给自足、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准则、就是开垦种植茶园的准则。

现代大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密植高效率思想指导下的茶园,遵循的是向土地要产量、采用一切手段提高土地效率、不不顾一切的追求目标产品的最大效率,现代大农业观念下就是大面积大规模的无间歇的单一种植、大量的依靠肥料农药等外来补充外来干预、来确保最大产出,而土地沦为了载体、正逐步失去活力、失去生命的意义。山区、在云南的高寒山区、剃头式的大农业,将来有可能会造成灭顶之灾。

在茶园配套设施上不可能有现代条件下的水电路,所以只能就近开垦就近种植,许多地块设有茶放、用于中午休息、用于摊凉堆放早上采回的茶鲜,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免除了路途的劳累。有甚者还夜宿于此、采茶制茶晒茶一短段时间后回,茶房也就成了茶山一景。现在各方面改善了、茶房仍多,但更突出于摊凉堆放茶鲜的功能。

老乌山茶园大多是依势而行依山而植,没有大力度大规模的改造原有环境、这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不足的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限制了茶业的一家独大、没有能进一步突出优势;现代茶园最基本的水平开台。“水顺山而行、肥随水而走”,水平开台就地存水就地蓄肥,没有让水形成径流、让水破坏地形地貌,而有效增加了补给,促进了土壤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让茶成长更迅速、产出更丰盛。

水分开台它是有效利用水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的最基本理念,它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开台也是现代茶业的最基本特征、在茶园规划开垦上是最大的贡献,也是古代茶业产业化与现代茶业产业化的基本区别。水平开台在传统农业中已经得到很早很好的应用,但在茶业中的普遍性应用还是到大农业下的茶业才推广开的,这在证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不足的同时,也证明茶虽然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利用,但仍然具有很好的原生性、仍然非常适应自然状态下的繁衍生息,这广泛存于众山的超龄古茶树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生机勃勃的藤条茶就是最佳的证明。

三、茶地管理。

古时的茶地管理一开始也是尊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任其自然,后虽有所为也是无章可循,随着认知的提高才总结了系统的管理经验。茶地管理围绕着:清除园内异物、防治病虫害、保存土壤水分、补充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活性、培养良好根须。因为传统种植茶是“依据土地的承载能力而规划的,所以它虽然与现代茶地管理原理相通、但远没有现代茶园这样繁琐,没有对外界强烈的依存度。相比之下现代茶园只是保持土壤活性这方面做得不太好、其他有过之无不及,全靠高投入获得高产出。这大农业观念下的高产出、片面的强调了产量、忽略了品质,片面的强调了茶业的单项效率、而没有坚固生态效益、环保效益、整个产区的综合效益,即将被淘汰。

四、茶树定植扶育

早期是茶籽直接种到地里,长出后留养性状最好最壮的一棵。这种办法工作量大、出苗不稳定,可一但成活后、茶的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后慢慢演变为在专门的育苗地用茶籽育苗、然后再移植到地里。这方法是前期工作量相对较小、便于大规模种植、但苗移到地里有个适应过程、移到地里的苗后期差异性大。现代技术下不但采用育苗床、还采用组培室、育的也不是千差万别的茶籽,而是来自于同一母本、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枝条叶片、甚至是一点点组织细胞、就能繁育出无数完全相同的茶苗、优秀的品种得以选出、并迅速的规模化。在这一时代我们不缺良种,我们担心的是单一品种的过大规模化;早年是自然选择、慢慢是人为干预下的自然选择、最后将可能是完完全全的人为选择。

定植茶苗的扶育。云南大叶种属乔木型茶种,在自然状态下的植物学特性就是主干明显、分枝稀少、顶端优势突出、树形高大、树幅在茶中也算是最小的。所以自然状态下的茶树生长点不多,难以获得很好的产出。早年种植的茶树、超大型茶树、产业化成度不高的茶树、大多如此。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对茶树特性的了解,人们开始驯化培育茶树,在幼苗期就介入、人为的促使茶树早分枝、多发叉,逐步建立递级生长枝、扩展树幅,培育生长点、扩大采摘棚面,从而获得高产稳产。

这一过程古今中外都使用同一技术手段,专业术语为“打顶分叉”,通俗来讲就是采茶生长最旺盛最壮的定芽、控制住茶树的顶端优势、把顶端优势分散给其他侧枝,从而让侧枝获得更物质茁壮成长。以此类推逐级分枝、让茶树形从圆柱形变为椭圆形、再变为倒三角形、最后变为圆弧形的立体蓬面,可以充分获取阳光养分,从而在年久后茶就有了一定数量的生长枝从而获得稳产。一般来讲、开始培养的幼龄茶采用3的倍增、也有是说采茶是留三片真叶、真叶制造的养分储存于叶柄处、真叶越大制造的养分越多、芽获得的能量就越多、从而又发出壮芽、茁壮成长为新的生长枝。壮年期的茶是2的倍增、既留二叶采,成年后的茶留一叶采、让茶树不再过多分枝、从而保证各芽都能够得到均匀充分的供给、获得良好的茶鲜。

大农业时代的茶业追求的是数量,讲的是效率,基本要求就是标准化,这样根据茶树个体而制定培养的外形各异的的各性化立体棚面,已经不适应工业化大农业的要求,所以统统被修剪成连接集中高度统一的棚面,用单位面积上总棵数的产出战胜传统茶单棵产出,从而获得数量上的满足、获取更高回报。

五、茶的采摘与留养。

传统种茶都是放养型的,采摘面也就随着树的生长而成为立体的、我称它为“立体型采摘”,人们只有爬上树才能采尽、而去很多时候采的力道是自上而下的、容易把马蹄老叶嫩枝一起采下、也易让其他物质带入茶中,所以传统养护采摘法制得的干茶多有马蹄有茶梗有异类物质。而爬树时也会因为树太高、分枝太少、着力点太少,增加采摘风险、致使采摘人从茶树摔下摔摔伤。促使茶树多分枝在管控树高的同时可以增加不少着力点,增加上树采摘的安全性。

传统采摘根据茶树处于幼龄茶树、成长期茶树、成熟期茶树而采取相应的采摘,如幼龄采芽茶或芽叶茶(用今天的标准就是单芽与一芽一叶),成年茶采二叶茶(既今天的一芽二叶)、长老了混采的称“大茶”,过熟的直接称老叶、采过芽后又再采剩下的嫩叶称二台茶(现在也这么称)。这不但与茶树状态相关还与普洱茶发展相关,说明传统茶与茶市场已经成熟并细化,已经从社会分工到消费需求目标化,已经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树龄的增高,自然状态下的茶树会把所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变为势能而储存于体内,只有少部分变为花果叶脱落与繁殖后代,所以自然状态下的茶树缺少采摘的茶树总是很粗壮高大。人工干预采摘下的茶树、所吸收的储存的能量都变为产能而被人们获取、只有少部分变为势能储存和被自身消耗掉、所以树体不会特别的粗壮高大、而被专业化采摘管理的藤条茶、就不显高大壮观。

采茶时一般要让茶鲜张到空心芽或对夾叶时,让茶树蓄积的能量充分释放、转换为茶鲜时才进行留叶采摘。留叶根据树势而定,采摘除多余的小芽侧芽时还得顺代清除多余的老叶枯枝病枝嫩枝。采除嫩枝时必须得带马蹄一并采摘、让其不能形成新的生长点,防止分枝过多生长点过多而消耗水分、分散营养,提高茶鲜品质,也防止过多透支所存势能,让茶有持续健康的产出。这样于采修养一并进行,还可以杜绝重复性爬树、减少重复性用工,提高劳动效能,还可以避免对茶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这样采的茶鲜虽然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下的标准,但所制干茶还是有异形异物等,一致性并不是很高,所以得根据发展根据市场需要求进行挑拣,已增加外观一致性提高商品性。而那些挑拣出来的老叶茶梗等又被再次归类利用,促进了茶产业的细化深化,提高了专业化成度、延长了产业链深度,从而获得良好回报。

这样采摘后茶树上就没有多过的老叶弱枝、显得整棵树光秃秃的,而树下满是修除的残枝败叶,很容易让人想到过渡采摘、掠夺性采摘。其实它是在减少消耗、防止过多分枝、营养过多分散的同时,刺激茶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藤条茶就是严格控制尽其刺激、让其蓄势待发,所以茶才有良好的一致性,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大农业下的茶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作了相当的简化,制定出各种标准、其中改变最大的就是采摘:改传统的立体型采摘为现代的“平面型采摘”、而且用机械替代人工采摘、而根本性的改变了采摘。这样的力道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这种采的茶鲜制出来的产品虽还有梗,但再也不会有“马蹄”,这也是大农业下茶外观与传统型的根本性区别。各类茶已经高度标准化,茶鲜采摘已经极其细化,茶产品也细分成数个系列,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的需求,极大促进了发展。

大农业下茶树同样需要修剪与留养,同样要培养树形培养生长枝培养采摘面,同样要收势蓄能、蓄势而发:我们采台地茶同样要顺手清除多余的嫩枝嫩叶,一季结束后同样会轻修剪,一年结束后同样会重修剪,几年还会来次台刈(超重度深修剪)同样要让茶树休养生息。这样的管理就是要尽其所能扩大产出、让茶本身没有壮大积累的机会。现代茶园的修剪、用机械、不分亲疏好坏、无差别、无选择的修剪,是对茶树最强烈的刺激、是对生命的漠视,是我为大的极端表现。这样茶树所制造营养没有再进行深度融合的机会,就普洱茶而言这样的茶鲜远远不能满足制作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改变的只是操作的方法方式、具体的使用工具,传承的是长期形成的共识、沉淀凝聚的秉性、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追求已经从“数量上的满足”变为“品质上的需求”,高质量的普洱茶鲜众人所求。

六、茶叶加工

现在我们都已熟知现行茶学加体系,可古时呢、远古的时代是如何加工茶叶呢?

在我经历的这几十年的人生中,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传统茶叶加工方法,单一个杀青就有数种方式,但有些茶就更本就没有这一结束环节,也就是说传统的茶叶加工各具特色、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甚至没有现代茶学这样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我至今还在探求。所以我就对茶的初加工避而不谈,就谈谈初加工后的精深加工。

茶的精深加工是商品化的必然,细化的商品才能满足更多人的要求。古时在人工条件下过度细化徒增成本、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只能做到相当的细分,只能分为:芽茶、细茶、条茶、老茶、片茶、碎茶、茶梗、茶花等几大品系。这其中为什么有茶花这一大品系,这还得重温实生苗茶树的内部调节机制:在茶树生长状态突然改变、在缺水缺肥缺少供给的情况茶、在缺少采摘缺少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茶树很容易改变自身生长状态,会减少分泌生长激素、放弃自己而多分泌生殖素,少发芽而多开花,放弃自己而繁育后代,实现进化论的伟大存在。这样我们在搞好管理、补充供给,多采茶加强外部刺激的同时还得勤梳花梳果,控制它的转换。所以就有了茶花这一大类。

传统茶初制后的分类产品与今天普洱茶的毛料分类大致相同,只是没它深入没它细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今天的普洱茶与传统的一脉相承。

在毛料分类之后就是要压制,今天人们对普洱茶为何要压制还在争论不休,是源于运输的需要、还是存放的需要,是源于成本的控制、还是品质的需求?我认为它:源于远距离传输的必须、专业化存储的需要、成本控制的使然,最终演化成提高品质的领悟。

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三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浑然一体,产品好销、能远距离销售,大范围的商品化又促进了规模化专业化,最终促进了产业化,让云茶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一)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第一章:藤条茶及老乌山藤条茶概况

澜沧江中游地区有一茶,树形不高、分枝低矮、树幅庞大、分枝极多生长枝极多,而且叶片少枝条长,春天萌发特别漂亮,年久之树形如辫、长如藤、韵如柳,常随风而动随风而舞,是一种“会跳舞的古茶树”。早年各地有藤子茶辫子茶柳条茶等各种各样的称呼,著名茶者詹英佩以藤条茶命名发布,为不引起混淆、现业界就将采用这一系统养护的茶统称为藤条茶。

藤条茶,我认为它是云南古代茶农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先民们根据云南气候条件、乔木型大叶种茶的植物学特性以及传统普洱晒青毛茶特点,总结出的一套茶树种养采护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茶叶特性的完美结合、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是古代云茶产业化的巅峰之作、是云茶古代产业化迈向现代产业化的敲门砖。它的发现找到了云茶产业中缺失的那一环,完善了云南从古到今的茶产业链条,云南这世界茶源地,自此完善成型。只有把它放到产业结构中来解读、你才能够发现它的巨大价值;我曾数度撰文叙述赞美它,有者还被奉为业界第一篇讲清楚藤条茶原理的

老乌山古茶山:打造中国藤条茶之乡_老乌山普洱茶怎么样,藤条茶价格?


告别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田坝古茶山后,来到相邻的老乌山古茶山时,夜幕也降临。与茶乡彝家人共进晚饭后、品尝了极品藤条古茶后,在夏蝉的低吟声中沉醉入梦乡。老乌山是无量山系众多山脉中的一座,它拥有数万亩种植在雨林中的千年藤条古茶树,成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有专家曾提出,为做强普洱市茶产业,每个县重点打造出一两座象景迈山一样出名的名茶山。连日来,普洱市古茶山巡礼报道组,一路呼吸茶香,一路欣赏千年古茶神韵,此次寻茶之旅值得终生怀念。

品完彝家美酒品藤条古茶

从老海塘古茶山下来,驾车行了20多公里土公路,夜幕时分来到镇沅县按板镇罗家村,何云春茶叶加工基地。41岁的何云春,是当地土著彝族,中等身材,朴实黑瘦的脸上,写满沧桑,是一个有故事的茶人。“腊肉、野生鱼、乌骨鸡摆上,斟满彝家自烤酒。”“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浮现脑海,与何云春似乎是认识多年的朋友。

喝完酒稍作休息后,何云春邀请客人到茶室品茶。烧水、洗杯、泡茶、斟茶……何云春娴熟地泡着茶,从今年春茶泡到2009年春茶和2008年春茶……。“你的这款茶,从舌中部开始生津,久久回甘中,有一股紫鹃叶味,这是普洱市西盟一带特有的茶香。”普洱古邦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兴如是说,品尝一番后,如此评价何云春的茶。正如余秋雨所说,“普洱茶在陈酽、透润的基调下变幻无穷,而且,每种重要的变换都会进入茶客的感觉记忆,慢慢聚集成一个安静的心理仓贮。”

遇到懂茶人士,何云春的兴致勃勃地从茶柜中翻出一款茶,继续泡给客人品尝。此款茶确实非凡,喝进口腔化得开、有果糖的甜、有滑润之感,真乃茶中极品。“这是从我的藤条2号单株古茶树上采摘制成,这棵古茶树龄接近800余年,高约5米。每年春茶可采摘53公斤鲜叶,加工制作出来的茶最高可卖9800元/公斤,连续几年的春茶都被外地一些爱茶人士提前预购了。”何云春自豪地介绍,这棵古茶树,春天叶是绿色、夏天叶是红根不红叶、秋天红叶不红根,称之三色茶。

品茗夜深,我们带着疲倦的身体而又怀着满足感躺在床上休息,窗外莽莽林海中,传来蝉和许多不知名昆虫地低吟声,象听着母亲温柔的摇篮曲,我们畅意地醉在茶乡,梦中,古茶一杯,茶香随思绪散逸,沁入心扉,就在此刻,千年古茶香飘散在老乌山。

古茶飘香需有缘人呵护

谈起做茶经历,何云春是一番感慨。1993年初中毕业后,他到景洪一农场当橡胶打工,经常路过旁边一个茶厂,透过窗子看到工人们在忙碌地做茶,这让他很好奇。一天,茶厂一个老师傅往机器杀青机器里装茶时手被夹住,师傅想招一个徒弟接替他,可无人敢应,何云春自告奋勇去做了这个危险的工作,在茶厂一干就是三年,他学会了普洱茶制作的杀青、揉捻等工艺。1997年回老乌山罗家村结婚后,看到家乡满山古茶树无人开发,他萌生了带领乡亲办茶厂致富的念头。

老父亲听说后极力反对,作为制作普洱茶的土专家,其父亲在特殊年代受到过不公平对待,老人家反对是可以理解的,最终何云春还是坚持下来了,2005年开始承包了老乌山上的400多株古茶树,后来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后来合作社茶叶面积达1700亩,其中古茶树有900亩。“平时管理、采摘制作、销售等一年下来接近900万元流动资金资金,让我苦恼的是这笔庞大的资金难以落实。”何云春说。

确实,在广袤老乌山中,随处可见农户家房前屋后或地边零星的长满古茶树,以干径10至30厘米的百年古茶树居多,有独树成林的大叶种茶,也有树枝弯弯曲曲的杨柳茶,还有众多的藤条茶。老乌山一带“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世代生活在老乌山的人,每一位都能说出几段人与茶的故事,普洱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深深地滋润着老乌山这座奇山。

“好香,好香。”驾车行驶在老乌山古茶山上,随行人员反复念叨。真是应了一句诗,“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在路边,不时出现一个茶叶加工作坊,茶香气应该是随风从这些作坊飘出。随着古茶价格逐年攀升,当地农户保护古茶意识逐渐增强,在茶农的精心养护之下,古茶出现了勃勃生机,茶农的家庭生活节节攀高。山林深处,一栋栋崭新楼房建起,这是茶山兴旺茶农富裕的体现。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良朋,好茶好山水,需要有缘人来呵护。依依惜别古茶山,我们约定,待到秋茶日,还来就古茶。

打造藤条茶之乡面积近4万亩

相关资料介绍,老乌山以汉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等为主,海拔1500-2200米,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1390—1502毫米。路羽《茶经》所叙,“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老乌山有茶圣所说的条件,近似的气候、海拔、植被、土壤及茶树栽培历史,森林植被好,气候温凉,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通透性好,是生长优质茶叶的好地方。

老乌山茶树王“和尚寺大茶树”树龄600到800年,苦竹山有两棵五六百年的大茶树来看,当地栽茶历史至少在800年以上,这些大茶树都采用藤条茶的采法,表明当地早在数百年前就形成了独特的云南传统大叶种采养方式,并在澜沧江中下游两岸推广。藤条茶,其是云南先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成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藤条茶树叶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岔枝上长着几十根上百根又细又软又长的细藤,一根根细藤的下段也裸身无叶,只有藤条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整棵茶树看上去带有一种柳树低垂柔软的姿貌。

藤条茶不仅仅盛行于双江的勐库东半山与邦协,还分布在临翔区的昔归与永德、澜沧等地。在澜沧江的东岸,无量山纵贯普洱市的景谷、镇沅、景东三县,从景东的大朝山东镇开始,穿越镇沅的宝仓山、老乌山,一直延伸到景谷的苦竹山,这绵延将近一百公里的古茶区,拥有20万亩茶地,其中有接近4万亩古茶树,堪称全球最大的云南传统采养茶区。

名茶古山亟待有序打造

普洱市茶文化学者、天下普洱茶国公司董事长包忠华多次到老乌山考察,曾提出了将老乌山打造成普洱市第二个景迈山的构想,提出了整合景东、镇沅、景谷三县在无量山系的古茶资源,以横跨镇沅、景谷两地的老乌山为核心,打造老乌山古茶区,并将藤条茶作为最核心的资源与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开发与宣传,使之建成“中国藤条茶之乡”。

茶界人士认为,光就茶叶而言,景迈山不是最耀眼的,老班章、冰岛地位在其上,但对茶区进行整体综合性开发,打通茶产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用庄园经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打造最具特色的名片等方面来看,景迈山是云南茶产业深度开发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具有广泛而深远的范本意义。构建老乌山大茶区,就是借鉴景迈山模式对古茶山进行综合性的深度开发。过去这一带是以县为单位分别打造,景谷打造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黄草坝古茶山,镇沅打造老乌山古茶山、勐大古茶山等,多以行政名称为主的山头,分得太碎,不利于品牌推广。

“存在茶山名字很多使用了行政乡(镇)来命名,不易推广。古茶山划分覆盖面积太大,太分散,无法精确定位打造。建议,按照一、二、三线品牌的潜质来重新构建普洱市的名茶山,结合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整合资金,分步打造。每个县重点打造一两座名茶山,让普洱市多几座景迈山一样的名茶山。”6月24日,在普洱市政协专题协商座谈会上,包忠华为做强普洱市茶产业而作出上述建言献策。

布朗山:“濮人植茶”活见证


布朗山,是一座以少数民族布朗族而得名的古茶山。

居住在布朗山的布朗族,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也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其先人古濮人擅于种茶,寨子迁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种茶。有关史料记载的“濮人植茶”也证实了布朗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创造过古老的民族茶文化。

布朗族迁徙到布朗山的历史和植茶史迄今已上千年,布朗山也是西双版纳州最古老的古茶山之一,至今保存着近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这里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和最古老的茶园就在老曼峨,建寨历史接近1400年。布朗山的人、布朗山的茶就是从老曼峨开始生根繁衍,遍布在全乡1000多平方公里的山林中,真实、直观地见证了“濮人植茶”的历史。

2004年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普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整个布朗山有栽培型古茶园9505亩。除了古茶园,目前全乡还有2万余亩的新植茶园,是西双版纳州最重要的优质普洱茶原料产区之一。由于受土壤、气候、海拔、生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布朗山茶条索较粗长,茶味重,苦涩强,茶气足,茶质好,汤质饱满酽浓,山野气韵强,是极品中的绿色健康生态茶,倍受全国各地“重口味”的普洱茶茶友们的青睐。

在普洱茶中,布朗山的茶名气极大,“江湖”地位特殊:一方面,“班章王,易武后”逐步被普洱茶“发烧友”公认,以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老班章古茶园为代表的古树茶被冠之为茶中之“王”,显示出班章在普洱茶古树纯料茶中的至高地位。这因素也使老班章茶一举统领了古树普洱茶价格新高(当然,有价无茶的皇家贡茶曼松茶除外),同时成为每年影响古树普洱茶价格涨跌的一个风向标。

另一方面,从改制前勐海茶厂走出来的老拼配、发堆师傅们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来看,来自布朗山的普洱晒青毛茶原料,又是各个普洱茶加工厂生茶加工普洱茶产品中的“味精”,无论加工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只要拼配添加了布朗山的茶,其口感滋味必然更加酽烈、丰富,气感韵味更加充足、张扬,后期保存香气、口感、滋味的变化,也让人更充满期待。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月光白”|品茗鉴山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古属银生城,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是南方古道上的茶马重镇。这无量山中太和谷及旁边两山多属丹霞地貌,太河从中而过,到景谷芒玉(蛮玉)时,两山合拢,水无行处。历经百万年后,水破山行,于两山之中凿出近十公里的芒玉大峡谷入威远江,汇澜沧江,欢声笑语向大海。

这里有一地方传统名茶“太和甜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茶,其实它是两种茶的组合。一个为红叶红汤红韵,是靠人作出来的,是靠太阳晒出来的,是“晒红类茶”,属“云南传统红茶”范畴。一个是黑叶白毫,黄汤花香,人无为,靠夜晚阴干的茶,是‘阴干类茶’,属“云南传统白茶”范畴,被直称为“浪青茶”,先前各地有“仓山雪、老乌云、太和眉”等等称谓,现被传为“月光白”。

白茶的生产业界早有定论,无需争辩。按传统的说法,白茶工艺诞生于福建,但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相近的发展阶段下、相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会不会不止一地,比如云南自发产生相似的工艺?就普洱茶而言,其历经千年的发展,直到明代以后才广为中原人所知。同理,云南由于地处边疆,除普洱茶之外还是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白茶的原产地,这些工艺可能在云南当地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茶界知晓,默默在云南民间流传。云南月光白是一种原始的白茶加工工艺,其加工制作完全不需要什么工艺,不需要人来加工制作,极其简单原始,天时地利人合,一切自然天成,皆可随意而得,无需刻意为之,这也符合云南现代以前制茶水平比较简单落后的实际。

在探寻与恢复太和甜茶传统制作工艺时,老辈讲:“……对加工中的副茶加以利用,发现另有风格,又对其研究,形成了以‘摊浪’为主要手段的一类茶,因其简单易学,被更大范围的传播,并流传至今。”

“摊浪”是指把茶鲜摊开、撒薄、降温、失水、浪干。其具有现代制茶学的“萎凋”功能,但又不仅是萎凋环节所能限定的。摊浪不单指一个技术环节,而上升为一种工艺,一种制作方法。月光白的摊浪工艺,也随其它茶一道经历了数次演变,单一个摊浪工具就历经数变:

1、开始是就地摊浪。直接在土地、石板、阁楼、木板上摊开、浪干。各种茶鲜、随性而为,干透就行。

2、制作时太占地,不卫生,成品中有大量青斑,所得产品香不纯,花香不显。总结得摊薄不翻不动不碰。摊浪地也演变成在专用的“篾笆”。

3、这改善了卫生提升了工艺,但劳动强度反还大大增加,又演化出在长方形的、有一定强度的可收放的专用“茶笆”上摊浪。其方便一人搬运,可置于地上、楼上、架子上,还可以置于房瓦上。变平面摊浪为立体摊浪,节约了面积、稳定了品质、提高了效益,进一步扩大了生产。

4、鉴于专用“茶笆”透气性还不够理想,操作还不方便,人们又研制出两头收口、上翘的“船形茶笆”,这样既增加了它的透气性,又加强了它的稳固性。一个船形茶笆各茶通用,可使用几十年或上百年,真正成了茶人世家传家宝,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农至今都还广泛使用它;摊浪、阴干工艺自此成型,月光白独立成茗。

月光白的制法也由自然天成演化变成刻意为之。在追求口味的同时,又注意外形,用外形来判推品质的好坏。初始时月光白也是无制法,只要求不晒,自然浪干,由于失水不匀,会有大量青斑产生。青斑会含有大量青臭,味不醇和,严重影响到品质。所以在摊浪中人为的控制茶鲜的失水速度以及匀度,既杜绝青斑产生又防止脱叶,防止它腐烂,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时时关心、时时看管,不劳但心至则成。

上等的月光白,原料多叶单芽或一芽一叶,摊浪好的茶黑底银毫,自然收缩成幅,无青斑、无红张、无粗梗、无长脚、花香浓郁。有人说,用现代制茶学来讲,它就是“萎凋”而成的茶叶。其实不然!“萎凋”是指生命体在脱离母体后在自然状态下变萎变软,缺氧失水,逐渐失去生命的过程,是个消耗内存的过程。所以人们为了保其所有,就会加速萎凋,所以就有了鼓风萎凋或加温萎凋。现代茶学有“轻度萎凋”“中度萎凋”和“重度萎凋”,也有了“自然萎凋”“人工萎凋”和“太阳萎凋”。而摊浪还得把这一过程延续,让其失养分失水份,进而通过分解进入发酵阶段。茶鲜生命特征消失后,细胞壁、细胞膜破裂,细胞液溢出,从而出现茶汁溢出现象,进而转入有氧发酵,即氧化分解的过程。这看似不变的外表之下,在激烈的发生着反应。茶汁渐渐氧化,茶鲜内面会变黄变红逐渐变黑。而茶毫面失水变白发亮。只有充分的进行氧化反应,才能彻底的消除青斑,才会甜韵花香,才能天地太和。

太和谷东面的老乌山、西面的宝仓山里都生长着‘芽肥叶大毫白’的大白茶。品种的特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丹霞地貌的砂岩土壤构造等等,让它所含氨基酸、蛋白质等鲜爽类物质较为丰富,成就了太和甜茶的“太和甜韵”。这甜韵在它“一红一白”组合中都存在,晒干为红、阴干为白。它们虽表象不同但本质一样,是同一原料按不同的指导思想、不同的理念,提升而成的不同工艺,造就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茶——晒红与月光白。它们看似独立永不相交,实则本性一致浑然一体,实现了制茶与做人的相通,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共生,达‘阴阳无极、天地太和’之境界。

茶在自然进化中各有不同,原始型茶区多大中小叶共生,按优胜劣汰方式,以自然选育为主、人工选育为辅慢慢淘汰。叶型大的、产量高的、品质好的、方便种植管理采摘的,被各地选育保种传播。人工干预比较多的茶区、进化的茶区、成熟的茶区,种源一致,叶型大小、叶色等外观一致性好,茶园整体如一,更显地域特色、品种特性,形成各地不一样的茶品风格,成就了普洱百山百味(特殊历史情况下开辟的新茶区新茶园也会显杂花)。但也不可能处处都是大叶型茶,也不可能都是同种大白茶。宝仓山大白茶在不同的小区域、不同的环境下进化有别,也不尽相同。八十年代进行茶种资源普查时,在景谷县民乐乡发现的命为“秧塔大白”,在镇沅县振太乡发现的命为“文和大白”。这些年在景东县无量山,茶农又发现驯化出,芽更肥叶更大,产量更高、品相更好,更方便管理采摘的大白茶,命为“普景一号”。这些都是制月光白之好料,正续写新篇章。

有些专家认为这宝仓山中大白茶不是原生种,而是百年前从澜沧江西岸的双江勐库引种而成。在澜沧江东岸的众茶山中普遍存在此说法。茶出银生界诸山……,在多次多地的考察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勐库种经多年无数代选育定型成名之后,随云茶产业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广泛的向外传播、向澜沧江东岸传播。这是茶出银生一路向南传播,优胜劣汰之后的风往北吹,是茶向集散地的集中、向消费市场的靠拢,是茶向核心原产地回流、向北反哺,是茶的一大轮回。这一轮回成就了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叶盛地。但史记勐库种过澜沧江仅百余年,如何来解释无量山中这数百年之大叶古茶。

在清末民初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爱国志士贡爷乡绅,教育兴邦,实业救国,促进了地方民族产业的发展。双江的彭氏家族、景谷威远镇的杨贡爷,景谷黄草坝的王贡爷、景谷西萨的邓贡爷(现归宁洱县),景谷困卢山的李贡爷(困卢山原名“困鹿山”,现划归宁洱县),景谷小景谷乡(原属景东县南五区)的纪大人等都依托茶业发展地方,成就了茶业新生带的兴起,奠定了百年之后的辉煌。

小景谷茶业的发展,众商家及茶农完成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逐步掌控了话语权,使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慢慢由太和南移至此。今镇沅太和“盐茶马帮走四方、太和嘉兴美名扬”之盛景早已不见,太和谷也因景谷“响水大坝”的建立(现称“无量湖”)被一分为二。

云茶的兴起让月光白又再现辉煌,“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又让它独领风骚。小景谷也逐渐发展成滇西南最大的民间茶叶集市,宝仓山老乌山的藤条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跨越行政区的新概念大茶区也在论证规划中;太和人正依托古茶发家致富再兴祖业,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业兴百业旺。正是“茶成万户侯、家和万事兴”。

【品茗鉴山】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茶膏"


茶膏是传统再加工茶的一种,它药效好,流传至今。在老家寻访,都没有明确答案,神之又神,让人向往。

开茶楼后没事瞎折腾,自己就搞了起来:毛茶熬汤,过滤再熬,熬后再过滤,直到汤浓缩成膏,取出整形晾干或晾干后整形,就这么简单。开发冷泡茶时,又把茶打碎后熬。后听说专业化的大厂有碎茶、茶片、茶梗、茶末、茶灰,用这些副料就行,何必用正品,何必用好茶。

到普洱县后,有机会接触到普洱茶"贡八色",茶膏也是期中的一种。深入了解后,发现它道理简单、精品难得。研究发现非也;时古时的很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都被更科学、更方便、更低廉的替代。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保证有足够的料来制茶膏,它不是什么奇珍异品。但它的制作古今同理,重在选料。料的承接性不好,膏的品质会有波动,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实现品牌推广。但药效影响不大。

茶膏的品种主要分生膏和熟膏两种(传统只有生膏,熟膏是熟茶成型后才有的)。生膏的药性更好,应用更广泛。熟茶的口味易于接受,发展更迅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它的品质好坏,1、溶解快慢,2、汤是否透亮、有无沉淀,3、口感是否饱满、层次是否丰富、是否有异味;但两种膏都不便于冲泡,于是又出现了更现代化更方便的"茶粉",其普及度远超茶膏。但在现代化的今天,茶粉制作、门槛低、易生产,造成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了它的广泛普及。再有,许多人还是忠爱茶膏、忠于传统。茶膏仍有一大市场。

茶膏的缺点在于冲泡不方便,许多人就把它小型化,做成一定重量的颗粒型茶膏。还是就是对它进行"膨化处理"。改善外形,进一步加快溶解速度,方便快捷,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有的厂家购入现代化机械设备,专业化生产茶膏,品质提升而且稳定,价格合理,外形多来。这些设备相当精细,生产工艺已达到药品级,可实现对茶汤中的物质进行"定向提取",顾客可以完全放心的使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茶膏的纯度与品质今非昔比。茶膏的纯度已达"茶晶级",溶解极快,已达到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发掘传统,遵循古法,不代表要死搬硬套的遵循守旧。今天的生产力发达程度不是往昔可比的,注重质量、创出风格,关注前沿、紧跟时代,才是良策。

老包开讲:老乌山古茶山


老乌山古茶山位于镇沅县按板镇西南,是无量山众多支脉中非常引人入胜的一条山脉,主要分布在按板镇所属的罗家、文立、那布三个民委员会及振太镇的部分村。茶山上有人口4000余人,以彝族、哈尼族、拉祜族为主。海拔1700--220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雨量1390—1502mm。据2006年普查统计,老乌山古茶山有野生茶群落8616亩、百年以上的古茶园2870亩,甲子年以上老树茶380多亩,生态茶园3500亩。2007年以来新种植6000多亩,目前老乌山古茶山共有可采择茶叶面积达12800亩。

据考证,当地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年多的历史。在老乌山上生长着三株很古老的茶树,为目前在镇沅县境内发现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其中在和尚寺村地边有一株古茶树,有根部直径达1.23米,在离地1米多的地方有一级分枝6枝,分枝的枝干径超过30厘米,树高达9米多,其树干直径0.89米,树高9.5米,树冠幅度7.3×8.7米,是当地现存古茶树中最大的一棵,人称“茶神树”,每年茶山上人们还定期举行祭典,对其顶礼膜拜,以示尊崇。

老乌山逶迤绵亘,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典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而茶叶做为一种依地理与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性之物。老乌山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也成就了它成为是普洱市26座著名古茶山之一。其中古茶树以干径10-30厘米的百年以上老树为主,多分布于地边田角,有的成片种植,有的零散分植。成片的茶园种植特点是种植密度合理,行株距有规则,树体大小也比较均匀,而且大部分茶园中间作玉米及其他作物,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自然健康的生态系统。由于老乌山在茶叶生产上可谓得天独厚,其出产的茶叶一直是商家争相购买的宠儿,多年来得到普洱茶藏家的青睐。

汇益茶庄的苏女士2012年4月亲自上山住了几天,购买了一批茶古。她说“这里的茶从条索的外形上看略逊于景迈、邦崴的茶,主要是加工工艺不同,景迈、邦崴加工的工艺是松条茶,而这里加工工艺为紧条茶。但其香气独特,有山野气韵,泡汤之后叶芽肥硕挺壮,汤色黄绿橙亮,入口之后茶味饱满醇厚,喉韵温润清滑,极是慰贴舒爽,而茶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颇耐人寻味。此外,因是新茶,苦涩味自当难免,但此茶之苦似乎只集中于舌尖上的一个点,而且无论怎么喝都似乎牢牢地占据在那里,显而不沉,黏而不滞,仔细回味,与以前吃橄榄时的滋味有几分相似。另外,此茶涩底较轻,茶入口之后生津快,且润而不湿,回甘迅猛而余韵悠长。诚为茶中上上佳品是也”。

如今,茶叶生产已经成为老乌山的支柱产业,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与事业的重要依托与展望。可曾想到这里原来是个高寒贫困山区,交通非常不便,去一次按板镇街早上必须5点多出发,到晚上8、9点才能归家,外地人称为“鬼见愁”的地方。

年近60岁李大哥,祖辈都生活在大山之中,在当地也是一个识文断字的能人。他对我说“别看今天人人夸我们这里好在,是个好地方。过去很多人连粮食都种不够吃,很落后、很穷的。当地姑娘都不愿嫁在这里,有的媳妇甚至把孩子丢下跑去外面嫁人。我的两个妹妹,一个就嫁到安徽,一个嫁到了四川。可如今年轻人去读书的,出去外面打工的,在外面学到知识、增长见识以后大都选择回来家乡发展,不少人还从外面带回了媳妇。有几个嫁到外面去的这几年也回来这里种茶叶、种核桃、做茶叶加工等,说是这里发展环境好”。

一天,李大哥到自家茶园里采茶,只见几只喜鹊飞来跳去叽叽咋咋的,这是消失多年的喜鹊又飞回来了。他即兴就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昔日老乌山村里姑娘跑外乡”,下联是“今天老乌山茶园喜鹊飞得欢”,横批是“今非昔比”。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困鹿山①|品茗鉴山


说起无量山,想到南涧、景东、镇沅,但在镇沅景谷宁洱三县交界处,还有一段雄伟的主脉。在这里隐藏着众多的古茶,而“困鹿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吸引着众人前来探山品茗。

困鹿山原名“困卢山”,哈尼语“花鸟众多的地方”,第一次听说困鹿山是在表哥的旺隆茶厂。(有个李姓的老师来加工茶叶,一来二去认识了熟了。)我常喝他茶,对困鹿山的感觉总是漂浮不定。那时茶价不高,收了些,就想进山一探究竟。

普洱茶的兴起,各路英豪逐鹿南山。众多原因,让人误认为普洱不产茶,更没有古茶,只是古时的行政中心、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李老师四处宣传展示困鹿山,表演“金瓜贡茶制作”(当地人称“人头贡”,按人数来核定任务,人人有份,大小不同,因此俗称为“人头贡”)。土豪来了、大亨来了、老茶虫来了!广东来了伙人,不声不响地上了困鹿山,找到李老师,见面一看一喝一品,从此爱上困鹿山,并指定李老师全权负责。从此这隐藏深山的“皇家古茶园”直奔普洱茶热区,成为茶界新宠。

困鹿山有野生型茶、过渡型茶、栽培型茶,可谓是茶的自然博物馆。张国立也慕名前来探山,并认养了一棵野生型古茶树。当地人讲古有东西南北四大茶园,而现在保留得相对较好的是南园,也是唯一能通车的茶园。但只有摩托车能行,极少数拖拉机在干季疏通之后也能险行,一年之中也就那么一小段时间。

普洱市林业局的郑老师因工作之需踏遍普洱众山。由于喜爱,拍了很多茶山记时性的照片,成为普洱山头茶的第一代宣传者。外地茶人到普洱都想方设法的找他咨询,欣赏选用他的老照片。在众多的困鹿山宣传照中郑老师拍的独显风格,被广泛选用。

时间在一天天过,普洱茶越来越热,经过“马帮进京”“百人祭拜困鹿山”“迎百年普洱贡茶回归故里”“普洱市更名纪念”“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活动之后,困鹿山是路人皆知。这些人因茶相识、因茶结缘、因茶共事,并深深的爱上了困鹿山。我时常看着郑老的巨型照片发呆,盼想探山。

经2007普洱茶风波之后,人们对普洱茶更加理性,价跌了、面广了、爱普洱茶的人更多了,困鹿山也成了为数不多的下降反升的山头之一。这除了它自有特色之外,也得益于众多茶人的喜爱。广东茶人潘先生、林先生更是对它钟爱有佳;好料得好加工才出好茶,为得好茶他们与民一同探讨,针对它的特性加强了某些环节的管控,品质得到众人肯定,销路大开,名声大振。

困鹿山所在的宽宏村多为李氏,祖籍江西,从镇沅景谷南迁而致,事茶十余代,善制“人头茶”。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几两的小瓜,过百公斤的大瓜一蹴而就。其外形上有“地圆天方”之感,大得中庸之道,上下皆可摆,各看自有味,深得臧家之爱。社会名流商界大鳄,逢事必定大型金瓜,以此为记,以此为贺。这超大型金瓜非一人所能为,每逢此时总是全厂齐上阵,二十多人齐动手,分工配合,各事其责。那些茶商也会派人来监制、亲临现在观摩、全程摄像记录,场面极其热闹壮观。成后又宾主共饮、其乐融融。

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实施,普洱市宁洱县考古论今结合典章,寻访众山,以困鹿山保留的茶技为根基,系统完整理出“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上报获批。它简称“贡八色”,宽宏的金瓜制作独占其优。李老师因高超的技艺,入选传承人之列,由此担起贡茶制作的传承保护之重任,让传统工艺得以再兴当下,造福于民。

天天喝困鹿山看困鹿山确难上困鹿山,心里的向往与日俱增。情至缘归,李老我们一同探山。到茶园一看,所有的疑惑迎刃而解;先前看到的古茶细而黑,芽更少毫不多,不稳定,一批批也有肥芽粗条。原来它是个大中小叶型共生茶园。小叶型茶树长得粗壮高大,枝繁叶茂、花果满枝,在景谷黄草坝、勐腊的倚帮见过,但没它大,更没它花果多。细看之下这小叶型茶树又不尽相同,有的小而圆、有的小而尖、有的确细而长近似柳叶半开张,紧凑着往上张,独显不同。

普洱茶体系建设广存争议,一个“云南大叶种”的届定就历经数年、多认为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体粗壮、树形高大、持续多年丰产、生命力旺盛、芽肥叶大可遗养千年。而小叶种茶属灌木型茶,芽细叶小、易分枝发蓬,树型不会高大、生产期短、生命力弱,百年之少见树。可到困鹿山一看高大古老,生命力旺盛的小叶型茶树比比皆是,大中小型同园共生,灌木型茶树确长成参天大树,都懵了!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认识、重新梳理、重新认识。

小叶型古茶树分种品型与自然退化型两大类,传统上认为云南不会有品种型小叶古树茶,即便有叶不会那么高大久远。自然退化型是大叶种型茶树,在数百年上千年的岁月之中由于多种原因而叶型渐小所成,仍属于云南大叶种,观困鹿古茶园是两型混生,各有不同。

向往困鹿山还有一因是在制太和时发现澜沧中下游两岸的独特采样法(现被业界总结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它的起源地及传播路径还没弄明白。它在镇沅南部已少见,在景谷黄草坝已无,往南的地方没有寻访到。澜沧江东岸最南在易武茶区又有发现,可镇沅往东景谷往南至绿春至易武,这一大区域访了很多茶山,都没发现藤条茶。困鹿山这超高龄古茶树也不见此痕迹,这让我更加坚信他们隶属两种文化,是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产业发展。古代云南茶业规模化、专业化的表现,是云茶古代商品化的活见证,由此推算藤条茶采样法的发源地及形成期间。(未完,待续)

寻茶记:普洱茶一路向南之困鹿山②|品茗鉴山


茶树有一大特性就是“富长芽穷生花”。自然条件好、土壤肥力够、旺盛成长期可有丰厚的产量。树体的意志是发展自身强大自己,在竭尽全力获取资源,抢占优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一旦进入成熟期或外部环境不理想时,遭遇大变之后,它会主动放弃自身成长、牺牲自己,少发芽多开花、进入盛花结果期,来遗传生命基因、传播生命繁育后代而于已不顾。这时人为的干涉、松土、施肥、浇水等措施来改善外部环境,通过疏花疏果、修枝弃叶等措施。进行刺激性采摘等养护来提高有限水肥的利用率,刺激树体多分泌生长素、减少性激素的分泌,使茶树返后生长状态,逐步多发芽少开花而恢复生机,获得丰产。

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农结合干旱山区、半干旱山区的特点,在逐年累月的生产中采养结合,培养了树型、提高了产量、巩固了品质,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确保了茶树旺盛的生命力,延长了茶树的盛产期。这就是藤条茶管养采摘的基本原理,是人为干涉的结果,是产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各地因干旱程度干预程度不同而使茶树外在表现不同,并非品种之因。

看着眼前困鹿山超大的茶树、超大的细叶型茶树,已进入了繁殖期,满树花果,把树都压弯了,有些茶树开花结果超50公斤。这种茶树看似壮观实则无产,如此以往将逐渐衰败,可这丝毫看不到人为干涉的痕迹。藤条茶原理在此未有应用,茶价的高升带来的是更不合理的采摘,更加深了对茶树的伤害。

李老师也默默穿行在茶林间,走走停停,摸摸看看,在与它们进行无声的交流,我问李老师茶树龄几何?李老师看着树回答:“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一定得有科学系统的论证,才能解答。这些是专家的事!”我虽不知树龄几何!但看它身上的斑驳痕迹,岁月风霜都烙在身上,我能感知它人茶共存的漫长历史,能感受它曾经的辉煌。

考察树龄有一套系统科学程序严谨内容众多的方法,树大不代表老,老也不代表好。良好生长到一定年龄茶树,具有一定共性,具有更好的品饮价值,这就使普洱古茶越来越俏。但事物都有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不是说树龄越大越好。生长中由于个体差异,同龄树也会大小有别,也不是说大树就比小树老,就比小树好。困鹿山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有极高的品饮性,但能喝到这超大型古茶的人少之又少。它的存在是种见证,一代人们进一步去探索,发现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今天李老师更多的担负起普洱贡茶制作的技艺传承之责,教授众人制作之技。众多茶友因它成迷、为它所恋,时常到茶林对话交流。郑老的大量历史资料型拍片被人应用,人们正从它身上读取往昔。表哥随普洱茶起起落落,更加豁达,依旧是茶酒不分家。潘先生更加频繁的往来于困鹿山与广东之间,带人来感受皇家茶园风范。

困鹿山是距普洱市区最近的古茶山,路已全程修善,当日即可往返。古茶园也将进行异地搬迁保护,原住民将从他们世代之居迁入新家,原有的风貌将随之改变,将步入新的一页。而我看着越来越多的花果更加困惑,是主动干涉它还是顺其自然!困鹿山古茶依旧听风看月任花开花落,依旧将迎来下一个春天。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老乌山


老乌山为无量山一支脉,形似叶,古属“银生城”。按现行政区划分,地跨现镇沅县振太镇、按板镇、勐大镇,景谷县小景谷乡、凤山乡。地理位置重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通透性好,自古种茶,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史称“太和”,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自古就是茶马重镇,多方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各族人民到此从艺经商、依茶置业,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茶的管养模式;大理国破后,大量外来移民涌入,促进了太和的发展。其间,逐渐演化出低苦涩、甜顺滑、汤明艳、耐存耐泡的“太和甜茶”。这使得太和步入鼎盛,各部为壮大自己,抢山占地,开林植茶,而老乌山更是激烈。

众人涌入,山里人欢马叫自成街市。现大石寺、和尚寺一带更是热闹。大石寺是过老乌达抱母井、通威远厅、下南洋必经之地。周边土地肥沃、地势平缓、村寨较多、植茶较好,现存较有名的是“苦竹山”寨的茶。道家也相中此地,到此传道立冠,成中国道教最南之地。周边的文立、海子等、茶多位置好的地方,久易成集、定期为街,易马置茶、深山有市,吸引众邦;而“和尚寺”则更为久远。

和尚寺是老乌山最高峰,这近可达大井、小井、按板井,远上银生城或翻哀牢山“金山丫口”上官道进京,独一无二;早年段氏为保太和备战元军,到此驻屯。战事未达,便弃甲从商,开山植茶。在此安居乐业、为商保驾;久居建寺,善男信女都来进香问佛、感召四方。段氏早年驻屯于此,为太和甜茶而大量植茶壮大实力而称雄一方,还带领诸部敬茶祖、祭茶神,观势开采,深得人心(即为老乌山茶开采仪式)。

和尚寺旁有一高山湖泊叫波啰坝,湖阔水清、游鱼成群,湖边草甸遍山、谷幽林静。趁山花烂漫的农历四月十六,在此开湖捕鱼、制换新物、结识新人、聚众狂欢,称“鳌鱼节”或“鳌光会”,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情人节”,是老乌山里一年一度的盛典。

老乌山自产茶,众人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品种,促进了发展,整个山“寨与茶为邻、人与茶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有一茶深得和尚所爱,并开园种植。因其不同,被传为“老和尚”茶;老乌山更因为“一山容两派,两道共长生”,而被传扬。

段氏后裔段苹,再制“太和甜茶”。夫妻到此寻根问祖,探山访茗、试制悟道,发掘失艺、找寻遗技;在本族人的带领下,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发现这里野茶遍山、茶花满谷、茶绕山寨。这里的茶有的叶大如掌,有的叶细及指;有的树直高壮,有的枝繁叶茂、篷及庭院;有的色深似蓝、有的色浅如翠;有称“牛血”茶、“蓑婆”茶、“藤子”茶、“老和尚”茶,“勐古茶”,还有威名远扬的“老乌王”;老乌王当地人称“蛮科茶”,树高体大却花果满枝,十分喜人。在大集体年代,队里定的是年交干茶15公斤。多年后,户主觉得实无多余,让予他人,形成地为一家,树为其户之怪象。使得老王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反遭其害。地主见树高体壮蔽荫,影响农作物,时常打叶断枝。一年更是断其主杆,使树高降近三米。其下树时跌落得伤。村民都讲是遭报应,更坚定了敬仰之心;这一切都让段苹大为不惑。

夫李琨经与几位同道之人商讨后,决定请茶界泰斗肖时英进山答疑解惑。老先生一路走走停停,东看看西望望,兴致极高。当老先生看到“老乌王”时呆住了。大家都不出声,看老先生移步观树,看看摸摸,摸摸看看,一声不出。许久,老先生才让人上树采花果叶。一小伙健步上树,意外事之再次发生,小伙险些跌落。大家都认为茶神发怒;见此情此景,老先生解释:山里湿度大、水气高,再加之树体寄生植物太多,使树内小环境的湿度增大,此树又分枝少、杆直立,使得滑上加滑、易跌落,并非茶神作怪。之后老先生又讲,茶果满枝,而顶芽不长,是茶树之衰象,是没管养采好的结果(后在老先生的指点下,在众人的保护下,老王更壮)。

一行下来、老先生多多感叹。叹老乌山茶种之丰富,感茶文化之渊源。大家备受鼓舞,后又发现“许家箐”大茶树、尖山“陪嫁老茶树”,“河头藤子茶王”。“老和尚”茶也被命为“老乌紫茶”,掀起了一股寻访老乌之风,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老乌山遍地茶。色乌润、毫满身,劲足、汤厚、底够。这里多为丹岩地形,专业术语“丹霞地貌”,地方俗称“猪肝石”,地表石虽被多采,但深层烂石密布,茶树根深体壮,能吸能藏。并在长期的生长中融为一体,顺势而发。所制茶骨风岩韵,老枞香幽。且香沉凝重,存之香能沉汤香能入海,品之味香合一更为甘爽,淡冲更佳、冷汤尤优。其“把把”茶、“藤子”茶更深得客爱。人们早不制“太和甜茶”了,在这普洱独秀、古树为尚、山头称王之际,更是难见其踪。我也由太和入普洱,开始往南贩卖些晒青毛料。但众人都说此茶有梗,有马蹄,不好,让我损失惨重。我便开始深入研究,为什么我们的茶有马蹄。

现代茶园管理办法的引进,让老乌山古茶被大量台刈矮化,很多就此消亡。九十年代现代茶园高投入高产出,开台密植技术的抄袭,又让老乌山古茶再次遭到破坏。先民多少代的经验总结:茶不采不发,但要培根树形、采养结合、侧修枝顶留叶,适时分枝留养;其树年久之后,枝分布均匀,其形如辫,柔如藤、韵如柳、品象极佳之树被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其干茶含梗带蒂有片,一看就知是放养型茶树、传统法采摘,自与现代茶有别。外部力量的强势介入,让部分茶农不得不放弃了传统采养法,但老乌山茶区仍是“留有传统采养管理型茶”最多的茶区;现人们重拾传统,逐步发现它的优点,制得的太和甜茶虽品质不错,但山大茶散地偏路难,综合考虑不定为主方向,也不宜建厂。只是普洱茶可多收多制。

今人们在文立村开了茶街,建了普洱茶压制厂,方便茶农贸易茶商定制;在罗家建初制所,毛茶直供城中大企、商海大鳄;在波啰坝上加堤建馆,供人们渡假休闲、品茗鉴山;老乌山里一片热闹、喜雀正欢。只有这“老和尚”静观其变、沉默无声。还有年势高的肖老先生,在念念不忘的盼想再会会“老乌王”。

《品茗鉴山专栏︱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化的活见证(三)》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老乌山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