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文:从茶祖帕哎冷说起

发布时间 : 2019-12-09
帕莎普洱茶 帕真普洱茶 龙帕普洱茶

帕莎普洱茶。

初到此地,只见一处陡坡,远远只能看见一扇大门。但沿坡而上,视野忽然间豁然开朗,不禁为眼前的景观惊叹:院内花草丛生,宛如一处花园。正中间布朗族茶祖祭祀台庄严肃穆,一芽二叶的茶叶图腾格外显眼。环顾四周,左侧设有帕哎冷馆,右侧则是一方戏台,这里不是别处,正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芒景村文化中心所在地。

苏国文的布朗族历史故事,就从这杯茶的源头———茶祖帕哎冷开始。

1、布朗族茶祖帕哎冷

“帕哎冷,是布朗族第一代领袖。帕是部落长的意思,哎冷是人的名字。”苏国文介绍,在东汉时期,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还是一个民族。后来由于部落间征战频繁,该民族往南迁徙时四散分开,其中一支渐渐成了布朗族。

“迁徙过程中,布朗族经历了一次大的瘟疫,整个族群甚至到了灭亡的关头。正在这时,族人在无意中发现茶,并知道茶可以治病,救布朗族于危难之中。”苏国文说,从此以后,布朗族对茶始终怀有崇拜之情,且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找到茶,甚至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开始种茶。纵览布朗族迁徙的历史,会发现只要是布朗族停下来居住过的地方,不论时间长短,都会留下种茶的痕迹。

来到景迈山以后,帕哎冷发现这个地方很适合茶树生长,气候环境好、雨水充足,便开始召集族人进行人工大面积种茶。从一棵到多棵,从零星种植到连片种植,从一座山再到几座山,最后形成了这片历经几十代人的努力、现今如此壮观的古茶园。

“种茶始于佛历713年左右,到现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苏国文说。

帕哎冷在临终时,给后人留下了一句遗训:“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就会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完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这片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一代传给一代,绝不能让它遗失。”

“时间证明,遗训很英明、很伟大。布朗族从一个贫穷的民族,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就是依靠茶叶。茶叶是布朗族最大的经济支柱。经济收入有70%是靠茶叶,30%是靠其它副业收入。”苏国文说,布朗族遵循遗训来保护古茶园,来保护生态系统。当今能看到人工种茶的这一片片活化石,也正是因为对这一遗训代代人的坚守。

2、1700多年的茶祖节

帕哎冷之后,布朗族有一任头领,名叫召西题,他为了率领后人来缅怀帕哎冷的伟大功绩,开始举办茶祖节。

“布朗族的茶祖节,并不是现代的商业操作,而是在茶叶还没有成为商品时,就已经存在。截止到2017年,已经举办了1711届。”苏国文说,茶祖节已然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是对历史文化的负责和传承。每到阳历的4月17日,即佛历新年刚起步的时候,所有山上的布朗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都要来这里祭拜茶祖。一方面总结上一年的生产、生活情况,另一方面是面向新的一年,求茶祖给予保佑和祝福。

茶祖节是每三年一次大祭,连续两年是两次小祭,小祭可以在文化中心举行,大祭必须要到山顶茶祖居住的旧居。小祭和大祭供品的规格也颇为不同。小祭是用7只鸡来祭拜,大祭则是要到山上,剽一头小水牛。

牛的选择也有讲究。“首先必须是一头小水牛,它的牛角和耳朵要一样高;其次,它的头顶上要有两个旋,颜色必须是纯色,再者,尾巴还要相当直。有时候,为了找一头标准的祭祖小水牛,要挑上个把月才能挑好。由于帕哎冷是在西双版纳过世的,因此,牛必须到版纳去找,如果版纳找不到,才会去其他地方。

“以前,我们也不是到家里去找,而是直接到田里去找。找到以后,会在牛的背上用石灰水打一个标号。牛回到家,它的主人看到了标号很高兴,认为他很有福气、很幸运。讲价时,牛主人如果说卖50元,我们要给他60元,价格只会往上涨。谈好了价格,主人家要为找牛的人做好中午饭,饭后还要送他们一程。”

3、让保护古茶林成为信仰

除此之外,在祭祖时,最关键的供品就是酸茶了。

“酸茶是茶叶供品当中的最高等级,只能供给神或者是领袖。”苏国文说,酸茶是把茶放到竹筒里,让它变黄,吃起来有点酸味。酸茶的药用价值很高,还有消炎的功效。

“供品第一是茶,第二是米饭,第三是鸡,第四是水果,第五是酒等。上午边诵经边祭拜,下午到晚上,就是盛大的狂欢活动。”苏国文说。他为此特意在文化中心搭建了一个小舞台,可以进行文艺表演。现年已70多岁的苏国文,努力希望通过茶祖节的形式,将帕哎冷的遗训代代传承下去,将传统文化融在民族血脉中。

“因为有茶祖信仰,在过去,茶园就是神山,进入茶园,行为都是要很文明的,不能说脏话。比如说:过去有的老百姓一时冲动,在茶园里砍树,当作柴火背回来。背到一半觉得做法不对,就会掉回头,把树还回去。”苏国文说,“在我们这里,有的老树倒了,我们也不要,而是让它就地变为肥料,回归自然,重新给新的植物供应营养。”

苏国文希望,过去的这些做法能够提倡并继续延续下去。“不能小看传统文化在人类心灵中的作用,一定要把传统文化和法律贯彻执行统一在一起,只有让保护从法律约束发展到自觉行动,用信仰去保护,这片古茶园才会永远存在。”苏国文说。

小编推荐

普洱茶知识,从普洱茶属于什么茶说起


普洱茶是云南省的传统历史名茶和地理标志产品,其生产工艺及品质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根据《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11112008)的规定,普洱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德宏州等11个州市。今天为大家从普洱茶定义与工艺方面说一说普洱茶是什么茶。

一、普洱茶定义与分类

1、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2、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形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3、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4、普洱茶中的生茶和熟茶经蒸压后形成的紧压茶均有紧茶、圆茶(七子饼)、饼茶、砖茶、沱茶等形态。按照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的系统性划分,普洱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二、普洱茶工艺

1、普洱晒青毛茶主要工艺流程: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日光)-贮存。

2、普洱散熟茶主要工艺流程:晒青毛茶精制拼配-渥堆发酵(潮水、砌堆、翻堆、起堆等步骤)-干燥-精制包装。

3、普洱紧压茶加工技术:毛茶拼配-筛分切细-半成品拼配-蒸茶压制(称茶、蒸茶、压模、脱模)-烘房干燥-检验包装和贮存。

三、普洱茶发酵原理

普洱茶产品形成过程中,后发酵是关键环节。后发酵包括快速后发酵和缓慢后发酵两种状况。快速后发酵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普洱茶产地特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促进微生物、湿热作用、氧化及酶促反应等综合作用,使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缓慢后发酵是普洱茶(生茶)在一定温湿度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湿热作用、酶促反应及氧化等综合作用自然缓慢发酵,在较长时间内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帕莎普洱生茶品鉴报告


今天要给大家奉上的是一款产自于勐海县,介于布朗和南糯产区之间的帕莎普洱生茶。帕莎茶的名头也算是比较大的,价格不算便宜。和易武产区一样,勐海靠近布朗茶区所产的茶都不便宜,基本上没有捡漏的可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款帕莎茶的品质是否如描述的一样。

第一泡

茶汤呈浅黄绿色,透亮。茶汤入口后香气不是很明显,挂杯香还好,但香气似乎不是很正常。

第二泡

茶味有,但有些薄,没有布朗产区或南糯产区的那种厚重感,并且有明显的绿茶味。

第三泡

稍有苦味,涩比较明显一些,不易化开。茶汤的质感不好,有水寡汤稀之感。回甘有,主要集中在口腔前1/3,生津不是很明显。

第四泡

茶气基本上感受不到,很微弱,关键是那绿茶味越发明显,与喝绿茶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五泡

涩感加重,口腔有些发麻,挂喉,有越喝口越渴的感觉。

观叶底

此茶叶底的一致性比较好,弹性差。不过采摘规范,一芽二叶占多数,标准的台地茶。

结论

此茶与帕莎无关,甚至与整个大布朗茶区或南糯产区无关。用料为台地茶,并且是用绿茶工艺生产,毫无保存价值。

学堂 | 第33堂课:“老帕卡”是什么茶?老帕卡茶是怎么制作的?


导读:上一课堂,为大家讲解了“普洱茶有异味是什么原因”?详情请查阅《学堂|第32堂:普洱茶有异味是什么原因?》一文,这一课堂为茶友讲解,“老帕卡”是什么茶?

老帕卡,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地名。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少数民族的寨子中均有茶树,茶叶便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但即使是茶叶也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吃法、喝法。如:拉祜族的烤茶、竹筒茶;白族的三道茶;布朗族酸腌茶等。

老帕卡在哈尼话中意思是“茶树的老叶子”,在云南思茅地区的一些哈尼族中,他们会在冬季,将茶树上新鲜的老叶子(茶叶嫩度较成熟、对夹叶)采摘下来,带回家中,以特殊的制茶工艺制成。

最为常见的是用沸水煮后再进行其它步骤;但也有用甑子蒸然后再揉捻,阳光晾晒。

其中最为独特的制作工艺便是“涝青”,什么意思呢?即将茶叶放入沸水滚滚的大锅中,让茶叶快速、较短时间内失去酶等活性。煮沸茶叶的过程中要不停的翻茶叶,以免煮糊了。

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焙干水,茶叶此时已经变成黄色,柔韧性很好,接着揉捻,揉捻完成;将茶叶铺在簸箕里,放在阳光下晾晒,老帕卡即成。

待喝时,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老帕卡放在自家特制的土罐里,放在火塘上烤,烤得茶香飘出罐口,立马倒入沸水,刺啦一声后,茶香四溢。饮一口,茶汤甜稠,还有独特烤茶香。

还有一种是将老帕卡放在壶中,煮饮。壶中水沸,即可喝。

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便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喝茶也一样,茶汤虽甜,可不要贪杯哦!

下一期和你介绍普洱茶有异味怎么办?

布朗山帕点普洱茶


布朗山乡有古茶资源近万亩,主要分布在新班章、老班章、老曼娥、帕点、曼糯、曼新龙、曼别、曼囡老寨和吉良村民小组等地。名亦鲜传众口的帕点,其实也算是古茶之乡。

帕点老寨是现布朗山古树茶最多,保持最完好的原生态古树茶园之一,是布朗山有待开发的一片宝地。因海拔高、水分充足,环境生态,生长出来的茶叶口感非同一般,果胶质丰富、营养成分高。滋味回甘持久,耐泡度强,醇厚滑顺,带有高贵的兰花香。好的普洱茶就是这样。不用收藏,即便是现饮,也是非常合适的。古树茶大都是源自原始生态林中,无需农药,整个生长过程也是非常健康生态的,所以担心农药问题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古树茶品饮感受

古树茶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会有一丝丝凉气,两颊不断生津,感觉像两条小溪,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两颊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两颊部位,茶汤有点似乎糖香,饱满度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仍可闻出点似乎冰糖香。香气飘逸,味厚,涩少,苦轻,苦味在舌尖瞬间即化。生津特别快,香味在普洱茶中很特殊的香,香味很正,略带蜜香、兰花香。当然了,每个山头的古树茶的口感、香气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大体上生津回甘,喉韵都很好。

勐海,揭秘帕沙古树茶


没有帕沙之前的茶友不会想到,转了整个勐海茶山的古茶区中帕沙的茶树为最高最大、森林植被最好。帕沙整座山系中,帕沙中寨、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南干、老端。全都是哈尼族寨子,从唐代开始就一直居住哈尼族,帕沙现存的古茶树,最早种植年份可追溯到唐代。因为祖辈辛勤的开山种植,给帕沙的后人,留下了用之不尽的财富——3000多亩古茶园,分布于整个帕沙山寨旁的山上。自然生长至今,已形成山中绿树皆茶树的一个情况。若从勐海出发,去往帕沙,一路上自然与人文的不同风景,伴随整个路程,层山叠叠的大气彰显出一个古茶大寨的磅礴与气势。天然湖泊的柔美又突显出茶叶古寨的沉稳与内敛。帕沙整座山系中,帕沙中寨、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南干、老端。全都是哈尼族寨子,从唐代开始就一直居住哈尼族,帕沙现存的古茶树,最早种植年份可追溯到唐代。不同的风景,在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一路走走停停欣赏着大自然带来的美景美物。茶,在大自然得天独厚的环境气息中,一颗颗古树出现在深山处,高大挺拔,清晰翠绿的茶树,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在得天独厚的环境气温适应,帕沙古树茶,茶叶香气迷人,叶片肥厚,形成了一个古茶大寨,今天原古.普洱为大家讲解的是出自我们帕沙的一款熟茶,称它为古韵。就像山间的云雾缭绕如此韵味十足。古韵(熟茶)——只为爱品熟茶的你,特点:古树纯料发酵、优质百年古树、源头采摘、行业高标准、高品质。口感,汤色红润透亮、茶性温和、醇厚甘爽,陈化均匀,这就是古树普洱的特点。叶底,条索紧结、陈化均匀,大师发酵,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能。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帕沙古树普洱熟茶它对爱茶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它也可以养颜、排毒、抗辐射、明目、抗衰老,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它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它茶类,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养生健体的功效。帕沙的寨子在茶树林中,寨中房前屋后茶树环绕,人与茶,共生和乐。春风拂山峦,野芳发而幽香,嘉木秀而林荫。帕沙以其香气出名,以清甜而著称。让人称赞的地方,就是它的后期转化效果非常好。

帕沙古茶山及其普洱茶口感特点


帕沙古茶山口感特点:

帕沙老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植茶区又在1500米—1800米之间,加之这里植被茂盛,林下腐植物丰富,土地肥沃,茶树生长茂盛,萌芽期早,采摘期长,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品质优良,茶性有如丽人一般的高雅,茶气有如清风一样的柔绵,韵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

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料:

帕沙茶山在格朗和乡境内,格朗和为哈尼语,意为幸福、吉祥,这个幸福吉祥的地方最高的山是路南山,山下有一个很美的坝子,格朗和乡政府便在这里。乡政府大楼后面有一个清碧如玉的小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黑龙潭,傣语称糯朗。湖的南岸是一个很大的傣族寨,一幢幢栏杆是木楼被高高的凤尾竹簇拥着,风吹过,竹林摇,一幢幢木楼忽显忽藏,衬得寨子灵美如画。寨子边、竹林下有头插鲜花身着筒裙的傣族女子轻轻慢慢走动的身影,远远望去如孔雀移步、仙女现身。走遍格朗和乡景色最美最令人留恋的地方便是黑龙潭,这里的青山、秀水、竹楼、丽人、清风、阳光,给人的感受就是幸福吉祥。

傣族寨后面,坝子尽头是一条高高的如屏障一样的大山,那就是帕沙山,五个哈尼族分布在半山腰。帕沙山很大,绵延10多公里,北接苏湖,西接勐混镇的贺开,东与景洪市小街乡接壤,帕沙在行政区划上是一个村委会,辖5个哈尼族寨,最大的寨子是帕沙老寨有上百户人家,最小的新寨也有30多户,各个寨子相距1公里左右,寨与寨之间能互喊对望,帕沙古茶面积大,无论大寨、小寨、新寨、老寨,寨寨都有古茶园,古茶园将5个寨子相接相连,有不少大茶树就屹立在寨子中间,老寨有棵茶王树树围已达2.1米,被云南省茶科所命名为帕沙1号。帕沙老寨有条古道通往贺开茶山的邦盆寨,顺着这条古道行走两个小时也走不出古茶园,村民们的说法更令人惊讶,他们说帕沙的古茶园走2天也看不完,一直连到贺开山的邦盆和布朗山的班章。帕沙的古茶树长势很好,繁茂葱绿、叶面光亮,枝杆很高,一派大乔木的势貌。哈尼人古时没有矮化茶树的习惯,他们不砍茶树,只将上面的枝条拉弯与下面的枝条拴在一起,让一根根枝条往下弯着长,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用此法,松绑后,古茶树枝条弹回伸得很高。

帕沙离勐海县城30多公里,在勐海县格朗和乡与勐混镇及景洪市小街乡交界的大山上,无论是去景洪还是下勐海都不容易,过去与外界接触很少,因而哈尼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寨子里都是栏杆是木楼,村民们大多穿哈尼族服饰,交谈都用哈尼族语,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汉语讲的都不太流利,帕沙的哈尼人与南糯山的一样称自己为僾尼人,僾尼人没有文子,对历史没有记录,帕沙人说不清寨子有多少年历史,帕沙的老人们说,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江那边迁过来的,寨子里的老茶树是哪一代人种的他们也说不上来。

帕沙老寨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找不到史料,但格朗和乡的人都知道,哈尼族寨子住户达到100户左右便要分新寨,而从帕沙老寨分出的新寨已有七八个了,连布朗山的班章老寨也是由帕沙迁出,一个寨扩大成七八个寨,人口增加了近10倍,在古代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这一过程不是二三百年所能完成的,根据帕沙古茶园面积和茶树大小年代分析,帕沙老寨的历史应该不低于500年。

临沧问茶②:邦东乡祭茶祖、开采节


3月18日一早,体验完临沧的早餐后,8点驱车赶往邦东乡和平村,沿途领略了大黑山的自然风光、澜沧江的云海奇观,历经3个多小时的山路跋涉后,到达和平村村委会,短暂的休整后,继续沿着山路步行赴往祭茶祖的活动地。

与昨天的茶园相比,沿途的古茶树,再次另各位队友兴奋不已,纷纷亮出自己的神器来拍照、游走在古茶树的群落中寻找自己心意的茶树合影。

中午时分,祭茶祖活动正式开始。祭茶祖源于千百年来普洱茶产区的民俗活动和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把分散在不同时空的宝贵文化遗产组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膜拜和与之相生相荣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力图把茶乡各族人民对茶的深厚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真实地再现出来。

茶祖是茶树之王和茶人之祖先合二为一的化身,是天地人的灵气合为一体的吉祥之神。据专家考证,普洱茶的发现者和应用者为古代濮人,因此将茶祖的标志浓缩为一个牌位和古体的一个“濮”字,形成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形象。

在祭茶祖仪式上,身着民族节日盛装的演员精神饱满地载歌载舞、敬香、敬酒、鸣炮……开采节,也预示着自今日开始,临沧邦泰昔归庄园的茶正式开始采摘。是茶,点燃了大山深处人们的生活,大山里的人们又把这样的生活奉献给四面八方的来客。

活动结束后来到和平村村委会,热情得村民已准备好丰盛的午餐,炖野鸡、黑山羊……再一次让队友过了一把吃货瘾。饭后,直接坐车赶往下一站——昔归村,也是队友比较向往的目的地。预料之外的是,半路上突遇前方车辆坏了,在这宁静的乡村土路上一堵就是3个多小时。(未完待续)

普洱茶低价你知多少,说起来超估你的想象!


天价普洱茶相信大家都有看到或者听到过,大家遇到天价普洱茶也会发朋友圈。但大家遇到超低价普洱茶,大多人心里都会嘀咕是不是假茶或者劣质茶。我不知道这是大家曾经经历了怎样的普洱茶才会有这种下意识的行为。

低价普洱茶,大家可能经常看到的就是10元左右这个样子的。低于这个价的普洱茶,一般的消费者是接触不到的。接触不到不代表着不存在。以前我接触过的最低价普洱茶400元/件(28饼),现在我接触到的最低价普洱茶是200元/件(28饼)。在普洱茶茶山中接触到的最低价原料是7元一公斤干毛茶。在你想象中,普洱茶有这么低价的吗?

这些超低价的普洱茶,并不是多么的差劲,并且是正规化的茶品(商标,SC编号,标签信息一应俱全)。卫生、外形都过得去。至于口感方面,我接触到的喝下来跟百元左右的普洱茶并没有多大差别,当然有的人还会给好评并继续交易消费。至于理化方面,笔者目前没那个能力去验证,对此不发表看法。

这些超低价的普洱茶是如何来的呢?我想大家都很好奇,这里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超低价收购原料生产,因为市场中有这个低价普洱茶的需求,生产商会想办法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这种普洱茶从一到手收购原料就是低价的,因此出厂投入市场也是低价。

第二种是消费市场超低价收购。这种情况是出厂投入市场时的普洱茶价格并不低,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普洱茶亏钱倒卖,之后价格变低。这种情况正规大厂都有这种产品。

例如:

一、某普洱茶出厂投入市场2500元一件,但经销商觉得这茶没啥意思,占着资金,于是低价2400元一件全部甩掉,这款茶虽然亏钱,但其他茶的利润完全能弥补这款茶的亏损。这时候低价茶就出现了。

二、某普洱茶1万件出厂投入市场2500元一件,但由于销售不利,库存积压严重,一两年后茶企老板其他项目出事。这些普洱茶被拉去抵债,作价800元一件,这时候普洱茶价格变低了,成了低价茶。

三、某普洱茶出厂投入市场2500元一件,但跟厂家有合作的经销商,借助某些服务,厂家用这款茶来抵服务费,假如这个服务费市场价的8%,对于这个经销商来说,这个茶的成本价就降低了。低价茶由此产生了。类似的还有经销商拿货返点模式。

详解普洱茶的冷后浑与冷后酸


茶叶趁热喝,当然能喝出最好的香气和滋味。可泡茶不一定能把所有茶汤都趁热喝完。茶汤冷却之后,颜色变浑浊了,为什么?一些茶汤冷后喝了竟然发酸,又是为什么?两个疑问,都是在茶汤冷后出现:一是茶汤浑,二是呈显酸性。

首先茶汤的颜色,不论是生茶,熟茶。茶汤颜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茶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茶褐素。顾名思义,茶汤颜色由茶素颜色所决定,不论生茶,熟茶,一定都是茶色适中,亮度均匀的茶色为上乘,一个茶,茶黄色与茶红素的含量适中,茶色自然深浅适中透亮,茶褐素多了,茶色深浅不适度。只有好茶才具备好汤色,这样解释,不难发现,好的茶,茶汤中,基本就含有茶黄素与茶红素。

茶叶中,还含有咖啡碱,这影响着茶汤的口感滋味。当一款尚且能算是好的茶,茶汤中茶红素,茶黄素,咖啡碱三种物质的络合物,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溶于水和产生沉淀。刚刚冲泡出汤,茶汤透亮,当茶汤冷却,茶汤变浑浊,是因为络合物在水温低于40度时,便不溶解,产生了沉淀。凝固在茶汤中。所以为什么说茶汤冷后混是好茶?原因就在于此。

就普洱茶正常的滋味来说,酸,和馊一直是不好的形容词,这里的酸,有两种情况:熟茶酸和生茶冷后酸。熟茶经过发酵,过于高温促使茶多酚和酶产生不好的转化,产生酸类物质,这是发酵时候除了问题。

而生茶冷后酸,原因是何种呢?生茶不经过发酵,却有酸味,是因为在鲜叶下树的时候,很多茶农,初采不到位,一般情况,茶农是用竹箩或是棉麻布袋,随身带着采鲜叶。便于鲜叶透气。还有一些茶农,则使用编织袋,鲜叶采摘下,长时间的捂压,鲜叶难以透气,高温,加之自身水分的散发,鲜叶一定程度就轻度发酵了。或是在制成干茶之后,干茶此时含有水分在百分之4——6以上,这时很多茶农也用编织袋装茶,不透气,加上回潮,很容易就产生轻度发酵,这些都是可能形成生茶冷后酸的原因。

因为茶叶的转化,其实就是多酚类和酶类物质的转化,正常转化,就形成茶叶的正常滋味口感和香气。非正常转化就形成一些入口的异杂味。不管原料有如何的好,在鲜叶下树后的每一步都对于后期的茶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解释清楚何种物质,如何转化,这属于化学的范畴,其实喝茶人,清楚,何种滋味,是不好的滋味,是异杂的滋味。

万病之药茶之祖--普洱茶


自古以来,茶被誉为;万病之药;,虽有一点夸张,但反映了茶具有保健效果的能力。营养学家于若木对茶的赞赏,说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天然的最佳中药配方。从古至今在茶的运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普洱茶作为云南一类特色茶,已传承了千年历史,不仅对心脑血管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功效。女性在行经期,怀孕期,临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不宜饮茶,但,可用茶水漱口,能消除口臭,杀灭细菌等1.生茶 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生茶茶性较烈,刺激。 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饮用 长久储藏 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 香味越来越醇厚。2.熟茶 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 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 质量上乘的熟普,熟普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普洱茶的功效很多人都不清楚,而普洱茶的喝法也半知半解,只知道普洱茶能减肥,普洱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由于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您可根据自己条件、喜好,随意;发明;各种泡法,普洱茶是用来喝的,只要口感良好,醇厚韵长,就是一杯好普洱茶!

去景迈山听关于茶祖的故事


景迈山上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是傣族和布朗族,还有少量的拉祜族、哈尼族和佤族等。傣族主要分布在景迈村,布朗族主要分布在芒景村,两个村相隔不过几公里,在外界看来,他们是一体,虽然他们有自己的区分。但是不可否认,景迈山上的傣族和布朗族用着同样的语言和文字,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性和耕作方式,住着相同风格的干栏式民居。无需深思就能明白,山上的这两个民族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他们的渊源当然要从布朗族的茶祖帕艾冷和他的妻子:傣王的女儿七公主说起——他们高大的铜像正供奉在现在芒景村的帕艾冷寺里。关于帕艾冷与七公主的故事,苏国文自然是如数家珍了。有记载的布朗族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布朗人先民原本居住在“农当农写”(今昆明滇池周围一带),后来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往南方迁徙,布朗人先民由于势力弱小,抵挡不住外来族群的侵略,被迫不断往更偏僻的南方迁徙。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布朗人不仅经受了战争的创伤,而且还经常遇到自然灾难。有一次他们遭到一场大的疾病灾难,所有的族人都觉得头脑疼痛、眼睛发黑、四肢无力,无法走动,首领艾冷只好令大家在森林里原地休息休整。这时,一位族人疼痛难忍,不知怎么,不知不觉地从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含在嘴里面,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待他醒来时,觉得一身轻松、头脑清醒、眼睛明亮、四肢有力。他马上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首领艾冷。艾冷问他:“你是怎么好起来的呢?”他说:“我也说不清,我只记得自己疼痛得厉害时,含了一片叶子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待我醒来时,就觉得身上的疾病消除了。”艾冷又问他:“那你含的那片叶子是哪棵树上的?”他说:“不远,就是我靠睡的那棵树。”艾冷马上把在森林里睡倒的所有族人叫起来,让大家都来摘这棵树的叶子吃。果然过不了几天,族人们的病便慢慢好转起来。以后,艾冷对族人说:“这棵树是我们的救命树,是老天给我们派到人间来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它的树形、树叶形状。”从此,这种树就成为布朗人当时唯一的药品了。为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布朗人要离开这棵树时,所有族人都向这棵树磕头,才迈出新的迁徙步伐。在以后的迁徙途中,布朗人把寻找发现新的茶树作为族人的一种历史使命来对待。但是茶树很稀少,不容易见到,因此,他们每当发现一棵,都要在树上打上一个特别的记号,并记住其地理位置。为了把茶树与其他植物区分开来,艾冷将其命名为“腊”。经过漫长的迁徙,最后布朗人在“来干发”大山上定居下来,因为这里森林茂盛、野兽繁多,而且远离其他族群,并且山上有很多布朗人到处寻找的茶树(腊)。布朗人辛勤劳作,上山狩猎,采集野果野菜,寻找茶树。为了便于采摘,保证供给,当他们看到茶树的幼苗时,就拔回来在房前屋后种起来,看到饱满的茶果也采回来种下。就这样,茶树从一棵到数棵,从一座山种植到几座山,经数代人辛勤劳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古茶园。茶园的形成推动了布朗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勐巴拉纳西傣王的统治地位构成了威胁。为了控制艾冷部落,傣王先是传教,利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理念改变艾冷的意志,以归顺于他,此招被艾冷拒绝而未能得逞。之后,傣王采用武力镇压,在布朗人的顽强抵抗下,傣王部队节节败退。最后,傣王只好采用联姻的软化政策,把他最宠爱的七公主嫁给艾冷。艾冷与七公主情投意合,彼此相爱,两人结婚后,布朗族部落与傣族部落化干戈为玉帛。后来傣王把七公主任命为“南发来”(意为管理山头的女性官员),把艾冷任命为“召发来”,(意为管理山头的事务大臣)。此后艾冷就有了正式的头衔“帕”,称“帕艾冷”。帕艾冷经常被景洪傣王召孟勐召唤至傣族领地,协助傣王处理傣族的事务。“南发来”为了布朗族与傣族部落的和平,顺从大家的愿望,舍弃了坝区和皇宫的生活,上山与帕艾冷同甘共苦。七公主为布朗人带来了傣族先进的农田耕作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使布朗人逐步学会开挖梯田种植水稻,她还为布朗人带来了纺织技术,使布朗人从用树叶兽皮遮身防寒,到逐步穿上了衣裙。她深受布朗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布朗族人尊称为“族母”。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景迈山上的傣族,很可能就是七公主及其部族的后代。时光流逝,傣王召孟勐年事已高,由于他终生无子,只能从七个女婿中挑选一个女婿来继承王位。在几轮测试之后,帕艾冷的德才都是最高的,六个姐夫便开始对他怀恨在心,最后他们合谋下毒手除掉了帕艾冷。帕艾冷身故的地方正是现在勐海的勐遮坝子。帕艾冷临终前给布朗人留下庄严而有哲理的遗训:“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糟自然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完用光。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一代传给一代,决不能让其遗失。“帕艾冷死后,他的灵魂一直守护着他心爱的妻子和他牵挂的茶园和族人。有一次帕艾冷托梦给芒景汪弄的族人说:“我给你们留下茶树,人家村子烂了,你们也永远不会烂,你们在我的火塘下面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壮大。”族人问他:“以后我们要怎样来报答你呢?”帕艾冷说:“我没什么其他的要求,只要你们沿着我开始的路线,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地,一代一代地走下去,每隔三年杀一头水牛、杀一只鸽子为我祭拜就行了,我会在九泉之下保佑你们平安无事、安康生活。”从此,芒景汪弄的布朗人每隔三年就要剽牛,其余两年杀五只公鸡(当鸽子)为帕艾冷祭供,这就是布朗族“茶祖节”的来历。

景谷:茶祖之乡美不美,看看茶山和美人


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多样化的环境下发育出了丰富的植物体系,其中尤以茶树著称。

云南景谷是中国茶祖之乡,从这里运出去的茶,讲述着边境人民淳朴勤劳的心声。

景谷古称“勐卧”聚居着傣族,彝族。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不仅有盐井,有食物,还有茶树,合聚民族永远也饿不着。

三四千年前,景谷便有人类生活居住,所以它并不荒芜。

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1978年,以宽叶木兰为主体的景谷植物群化石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现公布,发现于景谷盆地芒线的宽叶兰化石,只产于云南思茅地区景谷盆地,距今约3540万年。

那么,夺得“中国茶祖之乡”桂冠的景谷,无人质疑。

更有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之后,经普洱到达景谷大石寺脚下的原始森林中毒性发作,无奈随手抓一把绿叶嚼咽下去,突然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焕发。

神农氏发现这种野生的树叶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号令当地百姓移植栽培,这种野生的树叶来食用,以保安康,并把它命名为“茶”。

传说只是一种美好愿望的体现,科学的求证才能给景谷名分。

景谷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却是不争的事实,早在咸丰年间,景谷乡的民众就在苦竹山、马鹿山等地种茶自食自用。

经过普查,“茶祖之乡”内有一片近9万亩的古茶园,其中野生茶共6大群落,最大的一株野生古茶树高达21米,只比镇沅千家寨1号古茶树王矮4.6米,另外还有1万多亩的古茶园尚保存着原有的风貌。

茶水最能养人,景谷内善歌善舞,靓丽动人的傣族姑娘,身材都很水。

傣族姑娘在接受茶水的恩泽时,就已经把接近茶的柔,静,美完美地展示出来。

不仅能歌善舞,还热情好客,每一个经历泼水节的外省游客,心目中都藏过一个难忘的傣族“小多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但随着景谷茶叶被外界商业炒作出山时,过度开采,砍伐等现象也同步产生。保护地貌,适量开采,可持续发展是景谷要解决的问题。

有人说,傣族姑娘为何那么美,很简单,多喝茶!

《苏国文:从茶祖帕哎冷说起》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帕莎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