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树的源头,在普洱的故乡

发布时间 : 2019-12-09
普洱茶的茶树 茶叶在水中的变化 普洱茶古茶树

普洱茶的茶树。

上世纪末,还是在李瑞河先生刚踏上故乡这片大陆的时候,作为一个祖传的做茶人,他就下决心要访遍大陆各地的茶山,有一处他最为神往,那就是神秘的云南。他听说,山那边,有祖先垦植的最古老的茶树,那是茶树的发源地。云那边,有普洱茶的故乡,那里是他心中久已向往的“圣地”。早在80年代,还是普洱茶脱了包装“走私”上岛的时期,就有一位商人从东南亚进口了近一集装箱普洱茶,他愁眉苦脸找到李瑞河说销不动。李瑞河先生第一次看到茶叶饼、砖、团这样祖先传下来的形制,觉得很好奇,并认定是好茶,就同意放进自己在台湾天仁茗茶的60个连锁门店里试试,他着力宣传这种茶叶的天然和健康,没想到在天仁的门店里都卖得很好,特别是大陆来的那些老兵非常欢迎,从那时起李瑞先生河就成为了普洱茶在台湾最初的推手,也增添了他对茶叶寻根访祖的神往。

16年前,66岁的李瑞河终于有一个机会到哀牢山深处去寻根朝圣。经过5个小时的曲折颠簸,他们来到一条壮观的穿云而下的大瀑布面前,向导对他们说,现在是海拔1200米,余下的路还有10公里,海拔1500米的高程全要靠双脚了。李瑞河没有犹豫,随手捡起一根木棍做拐杖,紧跟在向导身后。

其实,李先生的朝圣路并不平坦,3年前他来到西双版纳朝拜过一株千年古茶树,他已是感慨万千,膜拜致礼,心中告慰着在台湾做茶的几代先祖,这时有人告诉他,在野生茶树中这棵还不是最老的,有一株比这树更年长千岁的古茶树深藏在思茅镇沅县千家寨的哀牢大山里,令他顿时心驰神往。紧接着两年内他利用到昆明开会的机会,两次计划了去千家寨的行程,但都因阴雨路滑、山路崎岖未能成行。以李瑞河的个性,今天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再艰难也不会放弃。

当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站在这棵比孔子诞生还早的古茶树面前时,仰望着蓝天下华盖般的树冠,遒劲的枝干,李先生惊讶、感叹、不禁热泪盈眶,他伸出双臂紧紧拥抱树干(两人才能合抱),沉浸在游子归家般的感觉中,他心里默念着:我们海峡对岸世代的种茶人,今天终于认祖归宗了!此时,天空竟然啪啪啪地落下几粒小冰雹,似乎整个山林都鼓起了掌,此起彼伏,由近及远,庆贺这神交已久的圣洁时刻。

这棵树龄有2700年的野生古茶树,是由中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张芳赐等10位专家于1996年11月考察论证的。它树高25.6米,树龄为野生茶树的世界之最。方圆几公里内是一个野生茶树的群落,百年、数百年的野生茶树比比皆是。在一个多小时的朝圣和考察中,李瑞河先生一直心情激动,他当即决定向云南省有关领导申请:他愿像认养国宝大熊猫一样认养这棵国宝级野生古茶树,承担所有相关保护费用。

他的请求很快得到了批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这棵古茶树根部的下缘用石块彻起了一道挡墙,修建了标志性的石碑。有记者问李先生:“听说这件事曾引起过误解,还闹上过法庭?”先生淡淡地笑笑:“这都是很久的事情了,都过去了,过去了。”这次上山9小时,下山9小时的朝圣之路,更加坚定了李先生为茶产业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至今,82岁高龄的他虽不能再次踏上朝圣路,可他仍然关心着来自千家寨古茶树的消息:那里已建成国家级哀牢山核心区自然保护区,2700年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

其实,李瑞河先生从早期对普洱茶的喜爱,进而到竭力推动普洱茶的发展创新为一种情怀。1997年4月的一天,李瑞河先生偶然来到加拿大温哥华天仁茗茶的门店看看,遇上了常来喝茶的妹妹的朋友温哥华市长欧文先生,在不经意间听到欧文说: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由温哥华作东,正愁着找不到合适的礼品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先生当即推荐:送茶,送中国茶!最有人情味。欧文问:茶真的可以作为礼品么?李先生风趣地说:当然,女士送香奈尔,男人送中国香茶,再合适不过了。没想到一次轻松的交谈竟让中国茶成为了当年温哥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礼品,也让茶在国际高规格交往中首次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

此后,2001年上海、2005年釜山、2009年新加坡,2014年北京天福的中国茶五次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的礼品茶,普洱茶作为礼品也数次参与其中,送到了数十位国家元首和部长们手中。那段时间,李瑞河先生多次走访普洱茶的多座茶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被称为“世界茶源”的土地,他感到普洱(当时称思茅)这座以茶而名,以茶而兴的城市应该有一座文化标志,就向市政府建议由天福来做一尊塑像。他认为:孔明那个时代对整个西南和普洱民间影响较大,传说较多,思普地区民间每年祭茶祖的对象至上世纪50年代也一直是孔明,就决定为这座边地城市做一座“孔明兴茶”的城市雕塑。

设计方案出来后,获得了当地政府和民间的一致赞同。3个月后塑像在漳州完成,运到普洱进行组装。2003年4月18日,李瑞河先生和当时的市领导杨亚林一起揭幕,完成了这一文化盛举。从此,一座高10米,宽4米的“孔明兴茶”塑像站在了这片蓝天沃土之间,他手执羽扇,目光深邃,昂首远方,向茶区各民族及伴茶而生的子子孙孙传承着中华茶的文脉。

2007年,正当普洱茶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行情,陷入低谷的时候,李瑞河先生决定进入普洱茶产业。他数次到昆明经济开发区考察,选定了一块40亩的土地,作为他在全国布局的12个加工基地之一。他选派福建人黄健来负责这个项目,而黄健是个踏实而富有激情的创业者,当时仅有制作过铁观音经验的他,对普洱茶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他一到云南就在临沧双江呆了一整年,很费心思地对普洱茶进行了琢磨,很快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要领。同年,天福昆明茶厂的土地通过了审批,黄健开始在这片硕大的黄土丘陵上实现天福人的梦想。“李瑞河先生几乎每年都到天福昆明茶厂来视察,他老人家每次来就呆在车间里,每天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黄健说。

经过近十年心血和汗水的积累,2015年集团在云南采购干茶1400万公斤,这庞大的数字印证了天福茗茶销售终端的强大需求。“2014、2015年天福普洱茶的销售业绩都达到了4个多亿,一举超过了称霸市场数年的铁观音。这些数字是从一个个门店实实在在统计上来的,这说明这些茶叶是被消费者购买了、饮用了、消耗了。”黄健说。

小编推荐

南糯山:茶树王的故乡


美不过金孔雀的尾巴,好不过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个金秋时节的下午,我和白族诗人晓雪来到了南糯。

早就听说,南糯山是西双版纳著名的茶山之一,那里山高土肥,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漫山遍野都是百年以上的茶树,盛产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倘在泡饮当年新采摘的“滇绿”时,再放上少许“糯米香”的嫩叶,那便是西双版纳独有的饮品——“糯米香茶”了。

令人好奇的是,作为哈尼族聚居的著名茶叶产地南糯山,却有着一个傣语地名,因为“南糯”是傣语,意为“酸味笋酱”。原来,南糯山所产竹笋鲜嫩可口,哈尼人制作的酸味笋酱极受车里宣慰使赏识,因此便将此地划为宣慰使直辖区域,每年春笋勃发,哈尼人便要大量采集并制成笋酱进呈宣慰使府邸,于是此地便得名“南糯山”。

在哈尼人的竹楼,我们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一位哈尼姑娘给我们沏上了满满两杯“糯米香茶”,果然名不虚传,刚掀开杯盖,一股糯米清香便扑面而来,待品了几口湛清碧绿的茶水后,更是清香满口,还有幽远淡雅的甜味……我们坐在火塘边的竹篾小凳上,望着熊熊的塘火,品尝着这独特的“糯米香茶”,那感觉的确很奇妙。这时,男主人从自家园子摘来新鲜的糯皮桔和哈尼人最喜爱的水果“酸多依”,又从竹箩里拿出黄澄澄的芭蕉,转眼就摆了一大堆——哈尼人的好客是出名的。

次日清晨,百鸟啁啾,花香阵阵,将我们从梦乡中唤醒。走到竹楼晒台一看,远近都是白蒙蒙的雾气,扑到脸上,分明是极细极小的水滴,又凉又爽,很是惬意。吃罢哈尼人饶有特色的早餐后,我们步出山寨,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来到了最近的茶山。此时,云开雾散,金色的阳光透过茂密的丛林一泻而下,山泉叮咚,百鸟鸣唱。在这万亩茶园中,一排排绿油油的茶树宛若一条条绿色的丝带,层层环绕着座座茶山,那满树盛开的洁白的茶花散发着阵阵幽香,伴随湿润的清风袭人而来。此刻,身着民族服装的哈尼姑娘们,正在采摘嫩绿的“谷花茶”,双双巧手彩蝶般上下翻飞,煞是好看。蓦的,一曲悠扬的山歌从对面山上传来,采茶姑娘们即刻唱和起来,清脆悦声,无拘无束,宛若天籁之音,飘向山谷的深处,飘向蓝天白云,令人不禁陶然而醉。

在哈尼老乡家,我们见识了原始的制茶工艺。其实,说来也简单:刚刚采下的新鲜茶叶,要放进滚烫的大铁锅里,迅速翻炒,使之萎凋。然后用手揉制,之后再翻炒,再揉制,凡三炒三揉,迅速烘干,即为著名的“滇绿”,又叫“炒青”。倘三炒三揉后,堆放使之发酵再烘干,则为海外驰名的“滇红”。为远销方便,西双版纳各大茶山一些老茶号便要雇用专门人才,将三炒三揉的“炒青”经由压茶、踏茶、编茶篮、包扎等工艺,制成“普洱茶”,再经茶马古道由马帮远销四方。普洱本不出茶,明代置普洱府,每至茶叶购销旺季,内地茶商纷纷云集于此,大量收购来自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因以名焉。清代自乾隆年间至光绪初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从满清宫廷、豪门权贵,直至东北亚、港澳台、东南亚、乃至印度次大陆之名门豪富,莫不以饮用普洱茶为荣,其声名如日中天,恒久不衰。

南糯山地处亚热带,丛林中油黑的森林腐殖土极为肥美,其多雾背阴之山地皆出好茶,历来以叶肥、芽壮、毫白、质优而闻名,其甘美、醇厚,迥非它地可比。继明清之盛,1939年,云南省财政厅长陆崇仁曾在南糯山开办思普茶厂,以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引进英制揉茶机等设备生产“滇绿”“滇红”“砖茶”“饼茶”等远销省外,年产各种茶叶万担以上。迄今,南糯哈尼人仍以茶叶生产为主业,植茶在万亩以上。

在半坡寨的茶山上,我们去寻访1953年发现的栽培型茶王树,当地哈尼族称其为“沙归八玛”,意为“名叫沙归的人栽种的大茶树”。据说,当年这株茶树高5.5米,主干直径为1.36米,茶叶肥厚,汁浓味香,树龄在800年以上,是西双版纳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带路的哈尼老乡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这棵茶王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干树心逐渐朽空,主枝也枯死了。果然,在茶王树生长过的那片沃土上,我们见到了它残存的遗迹,虽然它的躯干已归于泥土,不见当年的英姿,但它周围的茶树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那该是它生生不息的子孙吧!

说来也巧,正当半坡寨的八百年栽培型茶王树逐渐走完它的生命历程时,1980年在南糯山贺松寨后的密林中,人们有了更为惊喜的发现,一棵古老的野生茶王树仿佛横空出世般呈现在人们视野中。这棵植株高32.12米,主干直径近0.9米的野生茶王树虽历经1700余年风雨,仍英姿挺秀,屹立在海拔2000余米的众山之巅,在它四周则伴生着许许多多山茶科的植物,古藤攀援缠绕的高大乔木及罕见的树蕨。这难得一见的生态奇观凸显自然造化之神奇,令人叹为观止。当我凝视着它伟岸苍劲的老干虬枝,以及那呈椭圆形、润泽碧绿的叶片,嗅着它白中带黄的茶花的幽香,我惊叹于茶王树生命力之顽强,它该比唐代“茶圣”陆羽还要年长三百多岁。

南糯归来,思绪翩然,我常常想起那令人心醉的漫山遍野的茶树,那无数洁白的茶花的清远幽香,连同那傲立山巅、挺拔劲秀的茶王树。呵,南糯,我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茶树在根系上以及茶树的茎都有哪些特性特点特征


茶树原产于我国,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11ia)、茶种(CamelliaSinensis)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茶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植物学特性。了解茶树的植物学特性,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是科学运用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优质、高产和高效栽培的理论基础。株完整的茶树,通常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由芽、叶、茎、花、果实等器官组成,又称树冠;地下部分由长短、粗细和颜色各不同的根组成,又称根系。连接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交接处,称为根颈。茶树的各个器官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彼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茶树根系

茶树根系担负着固定植株、吸收运输、合成、贮藏营养和水分以及气体交换等主要功能。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须根(吸收根)和根毛构成。茶树种子的胚根生长形成主根,实生繁殖(种子繁殖)茶苗主根明显,而扦插繁殖的茶苗则没有明显的主根。侧根着生在主根上,大致呈横向生长,多数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内。主根和侧根分别呈棕灰色和棕红色,寿命较长,主要用来固定茶树,并将须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营养输送到地上部分。须根,又称吸收根,呈白色透明状,其上密生根毛,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少量CO2,寿命短且不断更新中,未死亡的则发育成侧根。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依树龄、品种、种植方式与密度、生态条件以及农业技术措施等而有异。吸收根一般分布在地表下5~45厘米土层内,集中分布地于表下20~30厘米的土层内。茶树根有趋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上壤阻力小的方向生长的特性,故有时根系帽度和深度不一定与树冠幅度和高度相对应:根系分布状况与生长动态是荼园施肥、耕作和灌溉等作业的主要依据,“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揭示了培育好根系的重要性。

茶树的茎

茎是茶树与叶、花、果联系的轴状结构,包括主干、分枝和当年生的新枝。主干和枝条构成树冠的骨架,担负着输导、支持和贮藏等作用。自然生长的茶树按照茎分枝习性的不同道常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三种类型(如图5-2、5-3、5-4)。乔木型茶树,植株高大,主干明显,分枝从主干上部抽生,多为野生,抗寒性很弱,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和临沧等茶区有大量的乔木型野生茶树和古茶树分布;半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虽然有明显的主干较,但分枝部位距地面较近,在我国华南和西南茶区栽培较多;灌木型茶树植株比较矮小,没有明显主干,枝干大多从靠近地面的根颈处长出,呈丛生状态,耐寒性较强,适宜在我国江北和江南茶区生长。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而分为直立状、半开展(半披张状)状和开展状(披张状)三种。主干系指根颈至第一级侧枝的部位,由胚轴生育而成。着生叶片的茎为枝条,是由叶芽发育而成,初期未成熟的称为新梢,新梢发育木质化,由青绿变浅黄到红棕,即称为枝条。枝条老化由浅灰色进而呈暗灰色。由主干上长出的侧枝称一级侧枝,从一级侧枝分生出的侧枝称为二级侧枝,依次类推。茶树分枝有单轴和合轴分枝二种形式,自然生长的茶树一般在龄期呈单轴分枝,以后转为合轴分枝。

普洱茶在日本的故事


战后日本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三高”之类的富贵病,这样一来以减肥、降血脂效果著称的普洱茶就找到了市场,许多日本人称云南普洱茶为“快瘦茶”“减肥茶”,形成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普洱茶热。从1978年开始,日本茶商纷纷到广交会上疯狂抢购普洱茶,或者通过香港进口普洱茶,到了1980年普洱茶出口日本达到了千吨以上。在疯狂的市场需求下,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纷纷用中小叶种生产所谓的炒青、烘青“普洱茶”,大肆出口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冲击下,许多日本人喝了“普洱茶”后并没有起到减肥、降血脂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于是纷纷对普洱茶提出质疑,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了对普洱茶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导致普洱茶于80年代后期在日本的衰落。

进入21世纪以后,大陆的普洱茶热潮也波及到了周边的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以海湾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日本市场,日本喝普洱茶的人口又逐渐多起来了,虽然还远不能跟鼎盛时期相比,但也呈现一定的复兴之象。目前,云南普洱茶每年在日本的销售量为三四百吨,其中海湾的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在日本的第一次兴起靠的是健康理念,那么当前第二次在日本的兴起,除了打健康牌外还可以加大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地让普洱茶融入日本这个茶文化的大国。

2006年5月发生了一件大益商标在香港被福建商人抢注的恶性事件,虽然大益经过多方努力成功维权,但此事给云南茶界敲响了警钟:在普洱茶的国际化进程中,长期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企只知道埋头生产,在市场与文化话语权方面,乃至涉及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几乎毫无作为,从而给投机取巧的商人以可乘之机。鉴于此,在2006年底,云南省茶业协会宣布启动普洱茶商标的国际保卫行动,首选目标市场是日本,省茶业协会与日本商标专业机构——日本东株式会社合作,共同促进普洱茶商标在日本的保护工作。这是云南茶叶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觉醒与开端。

2008年底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通过,让普洱茶彻底地打上了“云南制造”的烙印,这是云南在普洱茶话语权之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国标制定以前,广东是云南之外的又一个生产基地,湖南、北京同声传译四川、北京翻译公司广西、重庆等地也生产过普洱茶,在泰国、越南、老挝与缅甸一带,则盛行“边境普洱”,大量东盟国家的原料被制成普洱茶销往世界各地。就连后起的日本也趁着本国的普洱茶热,在生产“日式普洱茶”。国标的通过,国内其他地方生产普洱茶就成为了非法,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当然国外的普洱茶生产还需要通过云南茶界积极启动国际维权行动来制止。

普洱茶在清朝


在清朝的时候,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曾作为礼品馈赠他国。满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6万斤。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以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钟爱,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重视,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日隆。《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中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并曾得到皇帝多次赐匾,“朝天贡端”就是当时所赐。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普洱茶》一书中记载:“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团茶(砣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作为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以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帝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西双版纳历代封建首领也把普洱茶视为珍贵之物。据《泐史》记载: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为其妻(缅王之女)回缅省亲准备的礼物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筒5团,与金银珠宝并重。

在普洱茶树龄百年以上,且比较有名的古茶树有哪些


普洱下面一个区九个县,一个区是指思茅区,而这九个县分别是景谷、镇沅、景东、墨江、孟连、澜沧、西盟、宁洱、江城。

我们知道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普洱市景谷县它是唯一发现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经测定,化石距今约3540万年。如今存活在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

其次,则是镇沅千家寨古茶树群,千家寨有棵普洱茶树王。关于这棵大茶树,具说已有2700年的树龄了,人们称之为茶树王。

然后是景东,它也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比较有名的地方,无量山、花山芦山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茶树随处可见,树龄800年以上,时间也很长。

墨江树龄在600—800年之间的古茶树,发现于大山梁子,它位于那哈乡阿那村格昨组,离大田十一二公里,靠近绿春县牛孔乡,这块茶地约300亩,树龄三四百年的有800棵。

邦崴过渡型古茶王,树龄1700年,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邦崴村。

孟连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孟连县勐马镇的腊福大黑山。据悉,该山最高海拔2603米,现存原始森林58万平方公里,是普洱市境内中缅边境线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其中有8万多亩的面积上分布着古茶树。而古茶树的标准是至少100年以上。

澜沧,1991年发明的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畴内发明的唯一陈腐的过渡型大茶树;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国云南普洱市,具体坐标直指澜沧邦崴。

西盟,据考察,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19.5平方公里(28500亩),均混生在阔叶原始森林中经测量,最大的一棵古茶树树高18米,基部树围2.8米、胸经0.89米,冠幅6.5米。树形高大,树姿直立,茶树树龄待考。

宁洱,困麓山有古茶树,还有皇帝的御茶园,有条件的话,可以步行2个小时,看看演员张国立认养的一棵古茶树。

江城,境内发现最古老的一株野生古茶树。经测量计算,这株野生古茶树根径围有2.68米,长有三个岔枝,岔枝径围分别有1.06米、1米、0.64米,树高9.2米,古茶树枝叶茂盛、长势良好。

以上地区都有古茶树,而且都很有名,树龄还不低。

普洱茶膏在古代的用途


我们在探讨古代普洱茶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密吧

“大锅熬膏法”虽然为云南独创,甚至也作为贡品进京过,也曾经是清代雍正皇帝钦点的贡品。但令人奇怪的是,它时间很短,就没有了下文。自清朝时期起始,普洱茶迎来了它第一次繁荣。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普洱茶作坊或者茶号,像福元昌、同庆号、车顺号、宋聘号等等,却不知道哪一家有过生产普洱茶膏的记录。

我们从云南众多的史料中,会偶尔发现一两句涉及普洱茶膏的评语,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这就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困惑:我们知道普洱茶膏来自云南,但却不知道是谁生产的。

甚至有人提出:云南土司创造了这种大锅熬膏法,并没有在云南普及,其真正的生产地被转移到了西藏。

西藏自唐代开始就饮用云南的普洱茶,尽管那时不叫普洱茶,但这种茶品因源源不断流入西藏,加之普洱茶解油腻的功效,成为藏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西藏到云南形成的多条“茶马古道”,就因普洱茶才有的。

藏区本身就有煮茶的习惯,他们饮用普洱茶,不像内陆地区的品茶,也没有茶道的技法,而是加入奶、盐、姜片等一起煮。是饮食中的一种佐料。也可称为“混合饮”。唯独对待普洱茶膏,则是采用的“纯饮”,即不添加任何其他的东西。

甚至,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西藏饮用普洱茶膏,尤其是在大的寺院及上层喇嘛中的普及,早于清朝宫廷。据此,也有人认为“大锅熬膏法”有可能就来自西藏。

西藏自唐代开始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加上“茶马古道”的历久不衰,对普洱茶的理解和依赖远远胜于内陆地区。虽然他们自始至终不接受汉民族茶道的技法,基本采用“混合饮”的方式,但不排除他们本身也有“纯饮”普洱茶的需求。这就有可能使他们结合藏传医药的一些做法,创造了“大锅熬膏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专供寺院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自清代起,甚至有人认为比清代还早,有可能是元朝,很多大的寺院都建有自己的“熬茶间”。

其实,这一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至今在西藏一些大的寺院仍然可以看到这种“熬茶间”,只是它仍然还是那么隐蔽,轻易不向外界暴露,更不向游客开放。因为藏区寺院对活佛级以上人员的生活料理一直是高度保密的,或者说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活佛乃至活佛级以上人物,其一举一动都是神圣的,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包括他们的饮食。

我们目前还不能从史学的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认证。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大锅熬膏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并没有在云南得到普及和应用,相反是在西藏或者更大的区域——藏区,成为专供活佛及活佛级以上人物的“纯饮”的茶品。除此之外,西藏地区“纯饮”的茶品没有第二个。它体现的用途,或者说价值,不仅是保健的需求,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但是,这种神秘性,反而限制了它的传播。“大锅熬膏法”——无论是云南的创造,还是西藏的发明,在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它的用途很窄,影响力也极弱。如果不是后来清朝宫廷创建的普洱茶膏声名鹊起,加之后人不知道有两种普洱茶膏,还误认为是一种东西,那么,它仍然会隐藏着一种神秘,不被外人所知。

那么,清朝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的用途到底有哪些呢?

一、超贵族的身份——“皇权”的象征

清朝皇宫将普洱茶膏的制作搬到宫廷御茶房制作,最初的考虑是安全性的因素,害怕投毒。但御茶房接手后,又面临对不合理工艺改进问题,因为乾隆皇帝本身对大锅熬膏,这种反复的熬炼就心存疑虑,它与炼丹的过程有相似的地方。中国毕竟是个能工巧匠集聚的国度,且文化渊源之深也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于是,采用另外一种思路,借鉴唐宋制膏的经验,便成了宫廷卸茶房的主攻方向。

中国有句古语,英雄是逼出来的。或许,普洱茶膏也是如此。

但是,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压榨制膏法”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加上工艺与工序的苛刻要求,必然造成生产量极少的状态。也许,当时这种制法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因为,制作它的本身就是给皇帝品饮的。它不是商品,而是皇帝的专属饮品。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否则,这种“物品”的神秘性就没有了。中国传统有一种习惯,因为稀缺才能凸显珍贵,珍贵才能彰显神秘,而神秘则是显示皇权的秘密武器。

因此,它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给皇帝品饮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日常起居,及生活用品本身就是皇家的最高机密,非一般人能够了解,更不可能掌握。这个用途的本身就昭示着“皇权”的威仪与神秘。

同时,皇帝也时常将多余出来的茶膏赏赐给一些有功大臣。那些大臣在得到茶膏后,也是轻易不舍得品饮,只是在身体偶感不适,或家里有人生病时,才拿出来与家人分享。这种赏赐的途径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在古代,这种做法对那些受赏的大臣而言,叫“皇恩浩荡”。

二、“国礼”——体现泱泱大国的顶级茶品

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目录。那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

①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②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茶膏5匣。

③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嘎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么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黄色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一个个散块。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黄色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普洱茶膏没有采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制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咨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任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采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三、纳入中药体系——凸显中国的养生文化

中国的茶叶最早就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后来一点点演变成为饮品。虽然很多的医药经典中都涉及到了茶,但侧重点都由原来治病的功效向养生与保健的方向转化。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有关。因为中医药倡导的是“治未病”,主张预防为主,并提倡“药食同源”,这就使中医药对养生与保健格外的关注,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主流。

有一个有趣的典故,说明了这一问题。

扁鹊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人,也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

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

这个典故实际上说的是“治病观”。它的意思是说,医术最高的人不是药到病除的人,而是能在病发前把病铲除的人!这与西方的医学有很大不同。

正是沿着这种思路,清代的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及普洱茶膏纳入了他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之中。

中国的古代医学家将普洱茶膏纳入中药的经典书籍中,并不是单纯从治病的角度,更侧重在养生的范围。如《本草纲目拾遗》在评价普洱茶膏时,第一句话就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句话是人们在探讨普洱茶膏功效中,经常引用且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人对普洱茶膏感受最深的一句话。“醒酒第一”不是治病,而是养生的需求。

自中国的清代起始,人们对普洱茶膏的饮用,不管是皇帝,还是那些能够得到它的达官贵人,基本上都是从养生的角度品饮的,保健的功能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但是,普洱茶膏除了养生的功能外,也有对某种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如胀腹所产生的不适,饮用普洱茶膏就可很快解决;如口舌出现轻微的溃烂,可口含一小块茶膏,过夜即愈。这些也同属于中医药的范畴。

实际上,中国的古人不愿将其单纯归类为药物,就在于它还是茶,是浓缩了普洱茶的精华的茶珍品。既然是茶,其养生的概念就是第一位的。这与“药”的概念截然不同,因为没病的人可以不吃药。

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在“普洱茶膏”这四字中,“茶”是第一位的,是老少皆宜,健康的人和有疾病的人都可品饮。而“膏”因为有“药”的概念,但却是第二位的。

云南大叶种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哪些地区?


云南茶区辽阔,有120余个县产茶。但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地带。按习惯分为滇西、滇南、滇中和滇东北四个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集中分布在滇西、滇南两大茶区。

(1)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三个地区19个市县。该区为云南省最主要的产茶区,占全省茶区总面积的50.14%,茶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5.58%。主要产茶县有凤庆、云具、临沧、双江、永德、镇康、沧源、昌宁、腾冲、龙陵、潞西等县。自然条件优越,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少数县为南亚热带山地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7~19.5℃,年积温4000到7500“C,年降雨量1100~2100毫米,相对湿度75%~85%,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ph值5.0~5.5左右。在茶树适宜性规划中,滇西茶区被列为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育的地区。

(2)滇南茶区:包括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共四个地州,24个县。该区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38.06%,占总产量的36.14%。主要产茶县有勐海、景洪、勐腊、思茅、景谷、景东、普洱、澜沧、江城、墨江、西盟、元阳、绿春、金平等。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6.4~21.7”C,年积温5069.2~7629.0℃,极端最低温度-0.5~一5.5℃,极端最高温度31.5~41℃,年降雨量充沛,大多数县为12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80%集中在5~10月,冬春雾日长达100天以上,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红壤等。在茶树适宜性规划中,滇南茶区被列为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发育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云南滇中茶区的大理、楚雄、昆明,是一个大叶种茶树向中小叶种茶树过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大、中、小叶种茶树间而有之。基本的分布规律是红水河、南盘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以南一线,是大叶种茶树的集中分布区,该线以北为大叶种向中、小叶种茶树的过渡区,微域环境里的茶树究竟是否属于云南大叶种,受云南立体农业气候决定,应区别对待。

普洱·茶故乡


一杯普洱,品出了一方云南亘古的情怀;一座云南,谱写了古老中华悠久的茶文化;一杯普洱,诉说着云南人与茶结缘的人生;普洱具有减肥、提神之功效,胜过任何滋补品和减肥药,出口到日本日本人爱喝,港澳台东南亚人也说不错。普洱是茶中之上品,据说连乾隆帝都尤为珍爱,那时的中国幅员辽阔,是亚洲最大也是最强盛的国家。普洱的历史,就是一部云南的历史,这里的文化深深与茶结缘,一条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将这里与远方的世界沟通,于是大陆的另一边,可以喝到云南的茶叶,使用中国的茶具,穿着名贵的丝绸,尽显贵族的魅力。千百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文明而富裕,繁荣而美丽的宝地云南,如果世界,都能像丝路和茶叶一样,该有多好,铸剑为犁冰消雪融,从此成为安宁祥和的,地球村。千年之后的今天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启,我们又看到了,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曙光,海上丝绸之路将变成一条连接世界的,全新纽带,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老百姓,可以作为同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像家人似的坐在一起,悠闲地品上几杯地道的云南普洱。

茶馆在我国的出现


茶馆即是专门饮茶的去处。是社会上饮茶相当发展情况下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叫法也是五花八门的:茶馆、茶楼、茶社、茶坊、茶室、茶肆、茶棚、茶圆、茶寮、茗坊等等,很多茶馆还带有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听戏、零食等等。只饮茶的是清茶馆,备有棋类的可叫作“手谈”馆,还有猜谜语的“笔谈”馆。在北京,兼卖茶与酒饭的又叫“二荤铺”。

很多茶馆有很好听的名字:陆羽茶馆、云来茶楼、香茗居、仙来茶楼等等。

茶坊茶馆早在两晋时我国就已出现。张载《登成都楼》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据此可以判断成都大抵在汉代至迟在西晋时,就已经有茶店。

唐朝时茶馆开始流行,到宋朝时已十分繁荣,《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成书于南宋(公元1274年)的《梦梁录》也记载了当时杭州“处处有茶坊、酒肆......”。

“茶坊”在宋以前早已成为中国人饮茶品茶的娱乐社交场所。宋代社会饮茶的情况,正如有些古书所说:“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由这一社会饮茶实际决定,在茶馆中,除一般的茶馆之外,还出现了上述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馆,“……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在清朝是茶馆最兴盛的时代。清朝统治者对民众的“统治”很严,茶馆是市民们的主要而重要的市井活动场合。关于这一点,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就是集中的体现。

揭秘普洱茶在夏天的喝法!


普洱茶,我们听得多了,可是你了解它吗?你知道它在夏天能玩出什么花样吗?你见过、喝过这样的普洱茶吗?赶紧来看看吧!!!

生茶消脂,下火

普洱生茶消暑去燥、清热止渴,然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不适合过多饮用。生茶未经人工渥堆发酵、充足的贮放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基本成分尚未能充分转化,茶味浓酽,与绿茶相当,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在夏季饮用,消暑去燥、清热止渴。不过专家也提醒说,生茶性苦微寒,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不适合过多饮用生茶,否则会加重不适的感觉。

熟茶暖胃、去腻

普洱熟茶口味醇香润滑,具有暖胃、降脂等功效,适宜胃寒体虚的人饮用,对老人和女性来说,在夏季里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不过身体实热、易上火的人最好把熟茶冲淡些再饮用。

夏日炎炎,普洱茶也有消暑的喝法,而且花样百搭哟!!!

冰镇普洱

普洱茶变冷后也风味十足,可将泡好的普洱茶冷却,置入冰箱冷藏,取出饮用时,口感清凉醇和,加上普洱茶本就具有的良好解渴、防暑、提神作用,冰镇后效果更为显著,在出门的时候您一定要带上一点哦!

菊花普洱

用普洱茶叶和贡菊,一起冲泡,口感清爽。菊花清热解毒,普洱茶性温和,两者同时饮用,性能调和功效倍增。值得一提的是:菊花普洱茶尤其适合热性体质的茶人朋友!

枸杞普洱

在普洱茶叶中投放枸杞若干粒,共同冲泡,口感清爽。枸杞明目,普洱有抗辐射的功效,两者同时饮用,效果更佳。枸杞普洱适合学生、白领以及长期面对电脑的朋友们。

柠檬熟普

在冲泡好的普洱熟茶中滴入柠檬汁,然后加糖,口感酸甜可人,冷藏后味道更佳,柠檬与普洱茶一样,具有生津祛暑、健胃消食等功效,两者相配效果就更为显著了。您在饱餐之后、需要消食时饮上一杯柠檬熟普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普洱花茶

在普洱茶叶中添加玫瑰花、茉莉、桂花、熏衣草等花茶,共同冲泡。效果是在普洱的陈香之上,弥散花草的芬芳,使得普洱花茶既醇厚又飘逸,在养生的同时,更增休闲温馨的气氛。注重养颜、喜好浪漫的您,不想来上一杯吗?

陈皮普洱

在普洱茶叶中加入陈皮或者干桔皮,共同冲泡而成,陈皮普洱口味略苦,但可以理气健脾,去燥化痰。陈皮普洱适合需要呼吸道保健的人士。

揭秘普洱茶在夏天的喝法


普洱茶,我们听得多了,可是你了解它吗?你知道它在夏天能玩出什么花样吗?你见过、喝过这样的普洱茶吗?赶紧来看看吧!!!

生茶消脂,下火

普洱生茶消暑去燥、清热止渴,然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不适合过多饮用。生茶未经人工渥堆发酵、充足的贮放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基本成分尚未能充分转化,茶味浓酽,与绿茶相当,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在夏季饮用,消暑去燥、清热止渴。不过专家也提醒说,生茶性苦微寒,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不适合过多饮用生茶,否则会加重不适的感觉。

熟茶暖胃、去腻

普洱熟茶口味醇香润滑,具有暖胃、降脂等功效,适宜胃寒体虚的人饮用,对老人和女性来说,在夏季里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不过身体实热、易上火的人最好把熟茶冲淡些再饮用。

夏日炎炎,普洱茶也有消暑的喝法,而且花样百搭哟!!!

冰镇普洱

普洱茶变冷后也风味十足,可将泡好的普洱茶冷却,置入冰箱冷藏,取出饮用时,口感清凉醇和,加上普洱茶本就具有的良好解渴、防暑、提神作用,冰镇后效果更为显著,在出门的时候您一定要带上一点哦!

菊花普洱

用普洱茶叶和贡菊,一起冲泡,口感清爽。菊花清热解毒,普洱茶性温和,两者同时饮用,性能调和功效倍增。值得一提的是:菊花普洱茶尤其适合热性体质的茶人朋友!

枸杞普洱

在普洱茶叶中投放枸杞若干粒,共同冲泡,口感清爽。枸杞明目,普洱有抗辐射的功效,两者同时饮用,效果更佳。枸杞普洱适合学生、白领以及长期面对电脑的朋友们。

柠檬熟普

在冲泡好的普洱熟茶中滴入柠檬汁,然后加糖,口感酸甜可人,冷藏后味道更佳,柠檬与普洱茶一样,具有生津祛暑、健胃消食等功效,两者相配效果就更为显著了。您在饱餐之后、需要消食时饮上一杯柠檬熟普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普洱花茶

在普洱茶叶中添加玫瑰花、茉莉、桂花、熏衣草等花茶,共同冲泡。效果是在普洱的陈香之上,弥散花草的芬芳,使得普洱花茶既醇厚又飘逸,在养生的同时,更增休闲温馨的气氛。注重养颜、喜好浪漫的您,不想来上一杯吗?

陈皮普洱

在普洱茶叶中加入陈皮或者干桔皮,共同冲泡而成,陈皮普洱口味略苦,但可以理气健脾,去燥化痰。陈皮普洱适合需要呼吸道保健的人士。

普洱茶膏在清朝流行的原因


1、制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分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亇环节:

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②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2、超贵族身份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

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的出产量极少造成,平民百姓极难得到;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意识,既皇室使用的物品绝不允许在民间流通,显示出一种至高无上的等级观念。就如清朝皇帝使用的瓷器,一旦打碎了,也在宫墙内掩埋,就连碎片也不允许流入宫外。同样,普洱茶膏的制作也成了对外保密的品种,特别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除了宫廷御茶房,没有发现第二个生产普洱茶膏的地方。在清朝,能够得到它的唯一途径,是皇帝每年拿出极少部分赏赐身边有功大臣。而那些得到赏赐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饮用,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只是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体不适时,才拿出来饮用,以达到驱病和强身之功效。这种作法实际上已经超出普洱茶膏本身的价值,赋予更多的等级色彩,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因此,如果说传统的贡茶在向朝廷进献后,而使其茶品在民间流通时具有“贵族身份”的话,那么,普洱茶膏则属于贡茶中的贡茶,享有“超贵族身份”,非一般贵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珍品。

3、差异化及多样性

很多人对普洱茶膏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体,其实普洱茶绿膏(也称普洱绿膏)。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在茶树的源头,在普洱的故乡》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的茶树”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