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国内的传播路线

发布时间 : 2019-12-10
黑茶在重庆 茶在多少温度下存放 黑茶的茶意

【www.cy316.com - 黑茶在重庆】

茶在国内的传播路线千百年来,茶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香飘万里。茶业的重要中心也随着茶在国内的不断传播几经迁移,大致经历了一条自西向东和向南的路线。

1、始于巴蜀

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

巴蜀的茶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于期,那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将茶作为贡品之一。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在西汉成帝时于王褒所著的《童约》中可以看出,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于不仅饮茶成风,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用具。

其实,在西汉时,成都不仅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口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来看,成都很可能也形成了最早的茶口叶集散中心。所以说不仅是在先秦,在秦汉乃至西晋,巴蜀都称得上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中心。

2、顺江而下

秦汉时于期,随着巴蜀与各地区交流的日益密切,茶亦被广泛的传播。茶最先传播至东部与南部,湖南茶陵的命名便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西汉时期,茶陵以产茶闻名,茶陵地处江西与广东交界,由此可见,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传播至与湘、粤、赣毗邻的地区。

三国两晋时于期,由于荆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坚实的经济文化水平,该地区逐渐取代巴蜀,成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主要地域。三国时期,孙吴占据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区域茶树种植的规模与范围较大,是我国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阵地。此时茶的饮用亦传播至北方的名门望族。四晋时期,《荆州土记》记载了此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情况,其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巴蜀艳压群芳的优势已被荆汉地区所取代。

3、继续东移

五胡乱华,西晋南渡,北方豪门进驻中原,建康成为当时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崇茶之风盛行于贵族富豪之间,致使江东饮茶与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加快了我国茶叶向东南推移的脚步。这一阶段,使我国东南地区的茶叶种植由浙西扩展至今温州、宁波沿海一带。此外,《桐君录》记载有“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指常州,而茶产自宜兴,这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十分有名。

三国两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越发显著。

4、行至江南

唐代中期以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产量大幅提高,制茶技艺亦达到当时的顶峰。高水准生产出的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此时,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正式成为我国茶叶产制中心。

在当时,江南茶叶的生产极其繁盛,据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在唐代,现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茶业的发展尤为突出。由于贡茶产于江南,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制茶技术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各产区的生产与发展。

《茶经》与唐代其他文献均记载了当时茶叶产区的遍布范围,在今之四川、陕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多个省区都有茶叶产区,其范围已可与我国近代茶区相媲美。

6、由东转南

由五代及宋朝初年开始,全国气温骤降,使得我国南部茶业较之北部发展更为迅速,并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制茶中心,具体表现为福建建安茶取代顾渚紫笋成为贡茶。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发展较唐朝时,更加活跃和蓬勃。

宋朝时期茶业中心的南移,主要与气候有关。低温致使江南早春茶树发芽迟缓,不能保证于清明前运至京都。而福建地区气候温吸,茶树发芽较早。欧阳修曾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由于建安茶被列为贡茶,所以对其采制的要求精益求精,其在全国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福建茶区也成为茶饼、茶团的制作研究中心,从而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茶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宋代,茶已遍布全国各地,宋朝茶区的范围已基本确定,与现代茶区范围非常相近。明清以后,茶业的发展主要侧重于制法与其种类变化上。www.cY316.cOM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茶在欧洲的传播


西方最早有关茶叶记载的文献是公元851年一位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与印度的关系》。随后,一些西方旅行家也对茶叶进行了描述,这使得西方人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直至17世纪,茶叶才被传教士带回欧洲。

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第一批从中国购得的茶叶运至阿姆斯特丹此后该公司便一直垄断着中欧间的茶叶贸易,直至17世纪中期。此外,东印度公司还把茶叶输出到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葡萄牙。

尽管茶叶初次进入欧洲时,法国人和德国人就对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除德国北部地区东弗里斯兰和法国部分上流人士外,茶并未真正被列入到日常饮品中。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茶叶一直作为一种奢侈饮品流行于贵族之中。

茶叶首次到达俄罗斯的时间是1618年,它是被作为礼物从中国运到萨·亚力克西斯的。1689年签定的贸易协定标志着中俄长期贸易的开始。由于路途遥远,行程缓慢,茶叶从中国运到俄罗斯需要16至18个月,因而价格十分昂贵,只有贵族才能饮用。

17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流行饮茶。茶叶最先是在咖啡屋与世人见面的。1652年,这些咖啡屋向人们提供茶饮料,并配有点心和甜品,但这些仅供男士享用。第一个宣传茶饮料的人是托马斯·加拉威。

他在1658年9月23日至30日的伦敦周报《信使政报》上称:“这种美味的中国饮料在中国被称为‘Tcha’,而在其他国家被称做Tay,又名“Tee’,这种饮料在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桑特尼斯·海德咖啡屋有售。”1706年,提供茶饮料的休闲场所出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托马斯·特文宁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茶馆,专门提供茶饮料,尤其面向受排斥的女性顾客。

至此,饮茶之风盛行于整个英国。18世纪,茶成为英国社会上最流行的饮料,在早晚餐时间代替了啤酒,在其余时间代替了杜松子酒。茶的消费量由1701年的303吨增加到1781年的2229.6吨,1784年茶税的锐减(从119%下降到125%)更是导致了消费量的激增,在1791年达到了6847.8吨。

“世界茶王”千两茶的传播


“世界茶王”千两茶的传播,2010年夏天,一个叫曾至贤的台湾茶文化学者来到了湖南省安化县,寻找一位素不相识的,名叫李华堂的八十多岁的老人。

他带来一小罐黑色的茶叶,请老人品尝。老人身体不好,已经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从老人脸上的表情及流出的泪水,可以看出他内心里不平静。

这一次的相见,曾至贤竟然花费了十多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实现。这小小一罐茶叶,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隐情,能让海峡两岸两位从未谋面的老人有缘相聚呢?

原来,曾至贤在1997年的时候,偶然的机会获得了一支千两茶。这支千两茶看起来非常非常的老,仔细地检视整个千两茶,发现上面用毛笔字写有“华堂”两个字。“华堂”是什么意思?是地名、人名、单位名,曾至贤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曾至贤查到,湖南的安化产千两茶,而且1958年以后就已经不再制作。那这支应该是1958年之前的一支茶,所以当时他想,1958年距高现在应该快半个世纪之久了,也真的无法想象,这位当时的制造者是不是还在安化的某个角落。《益阳日报》记者卢跃得知此事通过网络与曾至贤取得了联系。

曾至贤通过卢跃,不仅搞清楚了“华堂”两个字正是这支茶的制作者的签名,而且还打听到了老人的下落,也难怪两个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正在品尝的,正是从这支在半世纪以前制作的千两茶上取下的茶叶。

在曾至贤边找这支千两茶的过程中,边收集资料。之后,他写成了《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一本茶书。书中对湖南省安化县所产的千两茶推崇备至,并称其为“世界茶王”、“中国茶文化的化身”、“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此论为中外茶业界及广大消费者所认同,该书在广州市一些较大的茶叶商店几乎每家必备,同时引发了一股品饮和收藏安化千两茶的热潮,并风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此书后来被卖到了2000台币一本。

因这本书的缘故,千两茶走进了世人的眼中。

目前,一支20世纪50年代的千两茶,价值已达100万元;故宫博物馆存放的一支,据说估价已不下250万元人民币。在安化,以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原料新制的千两茶,四个卷(即四支)的售价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1983年白沙溪茶厂生产的那一批千两茶,每支售值在8万元以上。

同时,因为这本书的风靡,引发了台湾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安化千两茶近年加快了生产。这个海外关系,也为千两茶成为“世界茶王”加分不少。

为保护这一传统历史品牌,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几大因素,使得千两茶成为“世界茶王”当之无愧。

茶叶在国外的传播


黑茶小编今天跟大家讲讲茶叶在国外的传播,不管是黑茶也好,其他茶叶也好,茶叶都是中国的饮品,然而国外人为什么也要饮茶呢?中国茶又是如何传播到国外的呢?

中国茶叶向域外传播也是源远流长。最早的域外传播发生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四八三至四九三年),中国与土耳其边疆贸易时,输出茶叶。

隋文帝开皇年间,茶叶开始向日本输出,唐顺宗永贞元年(八O五)年,日本最澄禅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川清寺厮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

南宋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年),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闹,到丈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

荣西禅师不仅对佛学进诣颇有研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期间,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宋代已有阿拉伯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随着推销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

欧洲人对中国茶叶的最早记载是《马可.波罗游记》,说:“秦国有一种植物,煮饮其叶片,而称为中国茶,被视为极珍贵的物品。”以后,一五五六年,葡萄牙天主教神父克罗兹来到中国,回国后用葡文写了茶事见闻。

一五五九年,烕尼斯作家拉马闰沃的《中国茶》和《航海旅行记》,又介绍了有关茶叶知识。

明代末期,公元一六一O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西方的大门。

一六三六年传入巴黎, 一六五O年传入伦敦,茶叶深受欧洲人喜爱,视为高级奢侈品,价格极昂贵。

明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中国大使向俄国沙皇赠送少量茶叶,揭开了俄国的饮茶史。

以后,俄国政府的商队逐渐从中国运输茶叶,规模越 来越大,并从中国引进茶种,在外高加索等地建立茶树种植园。

一六八四年,印度尼西亚开始从我国移 植茶树。一七〇八年,东印度公司从广州带去广东、福建的茶籽,在不丹和加尔各答的植物园种植,开创了印度的茶树种植史。

一 八四一年,斯里兰卡开始在普塞拉华的咖啡园试种中国茶树,二十六年后,咖啡树遭受严重虫害,遂大量改种茶树,茶叶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至于越南、泰国、缅甸等国,与我国茶叶原产地毗邻,饮茶与种茶的历史就更为悠久了。

湘益茯茶香飘国内 远销海外


湘益茯茶香飘国内远销海外

益阳茶厂56年来专注茯砖茶。湘益茯砖茶系列产品主销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等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公司大力拓展了以北京、长沙、广州、上海、西安、济南、成都为中心的国内市场,以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国际市场。

湘益茯茶在国内外深受欢迎。金花茯茶被日本人称为“瘦身茶”;被韩国人称为“美容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称为“消食茶”;内地人称为“健身茶”。而湘益茯茶在饮用方式上大胆创新,成就世界独创黑茶机煮茶,并彻底解决了茯茶几十年来三大难题(即品质低档、不易冲泡、不易携带保存),让喝茶变得时尚,健康,轻松、便捷。探究风靡国内外的原因在于,湘益茯茶保健养生的科学依据。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等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分离制备茯砖茶的各种有效成分,借助国际先进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充分证明茯砖茶中存在具有显著降脂减肥和降糖功能的特效成分,并发现了茯砖茶中独有的两种新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B。试验证明,茯砖茶的多种提取成分对PPARY、PPARS均有激活作用,说明茯砖茶有多条降脂途径,降脂减肥功能较强,有望开发成天然的降脂药物。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确证茯砖茶在实验动物和人体中同样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和降糖功效;严格的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表明,长期高剂量饮用茯砖茶是安全的;在中国西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茯砖茶重点消费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饮用茯砖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体重、体形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并可显著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

通过对茯砖茶发花中产生的优势菌—“冠突散囊菌”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与茯砖茶汁、绿茶汁、茶多酚复合物相比较,能更好的提高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并能抑制脂肪酶的活力,而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总量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这极有可能是由于“冠突散囊菌”自身代谢后产生了活性更强的物质。有研究显示,后发酵茶比绿茶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微生物代谢后能产生生物活性更强的物质。

安化黑茶史:安化黑茶从1941年至1947运输路线


安化黑茶史:安化黑茶从1941年至1947运输路线

安化黑茶砖,产生于我国抗战暨復员后国内战事尚水结束时期,各处交通梗塞,运输极感困难,而黑茶砖又与黑茶甘引有历史性之连带关系,仍以兰州为主要市场,则运输路线当以兰州为终点,今虽事过境迁,昔所谓砖茶运输必由之路,今则已风马牛不相及也,而欲明暸经过事实,不能不依次叙还焉,为求查考之便利,兹分安化黑茶砖运输路线为第一期第二期叙述之。

一、安化黑茶砖运输路线第一期(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四年):

在第一期运输路线未叙述以前,安化黑茶砖曾一次在香港交货,其运输路线有提前叙述之必要,一九四0年安化黑茶砖试压成功,湖南省砖茶厂与中国茶叶公司签订首批砖茶二千箱售交合约,规定在衡阳交货,十一月,厂方用帆船装载,由产地(安化江南坪)运经益阳、长沙至衡阳,交由公司改装粤汉路车,至曲江换汽车运老隆,换电船运惠阳,再换汽车运淡水,出江鱼涌达香港,是为安化黑茶砖运输出口之第一次,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发生,淡水、香港相继失陷,海道阻塞,茶砖无法外运,著者呈请省府电询甘肃省是否需要黑茶砖,比覆电请派员洽办,著者于是奉令于一九四一年五月飞兰州洽商,并即分别派员调查运输路线有四:

1、由产地用帆船沿资水运烟溪,换汽车运溆浦大江口,换帆船运辰溪,沿辰水经麻阳、铜仁闵家场,雇夫运思南,换帆船运乌江,经沿河、龙龚滩、彭水、涪陵达重庆。

2、由产地用帆船溯资水运烟溪、经溆浦、辰溪而泸溪,换汽车运龙潭改驮运至龚滩,换帆船经彭水、涪陵达重庆。

3、由产地用帆船顺流经益阳转安乡、公安、松滋、宜都、宜昌换轮船达重庆。

4、由产地用帆船经长沙运衡阳,换湘桂路车至柳州,换桂黔路车至六寨,换汽车运重庆。

依右述之任何路线运至重庆,均须再换帆船沿嘉陵江,上经北碚、合川、南充、苍溪、昭化至广元,换汽车至兰州,当时西北公路军车频繁,货运壅塞,而多用人力及驮运焉,此省砖茶厂派人调查运输路线之结果也。同年五月,著者在兰州与甘肃贸易委员会签订茶十万斤,售交合约,议定在广元交货,并决定依上述第一、第二路线运交。

同年七八月省制砖茶元后由产地运出砖茶二七式、四三八箱,一二式六、三0八箱,同时与交通部川陕、川湘水陆联运处暨烟溪谢春福裕记两转运公司订约交运,其由第一路线运出者,二七式箱每箱重百0八市斤,皮重十八市斤,每十六箱约合一公吨,由第二路线运出者,一二式箱每箱重四十八市斤,皮十市斤,每三十六箱约合一公吨,均由厂雇帆船运至烟溪,交公司运至泸溪、辰溪,交联运处接运至广元交货,厂方于烟溪、大江口、辰叶设转运站,龙潭、龚滩、闵家场、思南等地设派驻员,办理报运、保险等手续,重庆、广元各设经理,办理转运一切事宜。

首批砖茶运销西北,万风景点途程,历时近载,于此交通工具之不完整,沿途辗转起卸,仓库又极缺乏,在有使茶砖破损霉变之虞,进行之难,至今思之,犹感无限苦闷。

一九四二年,省府与中国共公司订约合办,六月一日起,运输业务即由公司运输部西路运输总站主持,总站派员驻厂办理,而由苏浙皖轮驳事务所暨川陕、川湘联运处承运,其运输路线仍依省厂所决定,未了,总站于安化设运输分站,专办砖茶交运事宜,同年十二月,分站裁撤,其业务由厂接办,厂方迳交川湘联运处接运,不数月,该公司未能按期汇款,运费不能按期交付,致茶厂出口无法交运,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茶厂宣告停止压制,已而中茶公司裁撤,茶厂改录復兴公司,迨復兴公司裁撤,茶厂并入中央信托局,而茶厂压成之砖片,亦迄未如数运达销场。

桃源分厂茶砖,係以中茶公司在安化所买引包茶叶,停滞常、沅道上不能运出者,仍由安化总厂派员赴桃源沙坪,设厂压制成砖,其内容及包装一如安化出品,特其运输路线有别。并述如下:

1、由产地(桃源沙坪)雇夫达郑家,换汽车或帆船运湖南怀化沅陵县,用帆船沿白河经王村,保靖、里耶至龙潭,换汽车经酉阳、黔江、彭水、綦江至重庆达广元,白河滩多水险,颇多失吉事件。

2、由产地雇工挑运经常德、临澧、石门至三斗坪,装船运重庆达广元。

二、安化黑茶砖运输路线第二期(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

抗战復员后,国内交通逐渐恢复,由产地(安化小淹)达兰州之运输,较前大为便利,迨国内战事復起,陇海路交通梗塞,砖茶运输,势须另觅途径,经几商讨,决定运输路线如下:

1、由产地用帆船经益阳运汉口,经平汉路至郑州,换陇海路车至西安,换西兰公路车至兰州,或附陇海路车至宝鸡,换宝天路车至天水,换汽车或牲口达兰州,此为最便利之一路线,而復员未久,运输工具,仍感缺乏,安化制茶厂于一九四六年四月起,由龙交运砖茶十三万余片,为求运输效率加强计,特于益阳、汉口、郑州、洛阳、宝鸡、天水、兰州各地设运输站或办事处,一九四七年元月乃得全数抵兰州,是为安化黑茶砖自运西北销场(兰州)之第一次。

2、同年七月陇海、平汉两路,復告梗塞,安化茶叶公司乃擬左之运输路线:

(1)由产地用帆船运至汉品,换江轮运重庆,换汽车经成都运广元、天水达兰州,而里程既长,车辆又少,且需时至快在一个半月以上。

(2)由产地运至汉口后,换汽车经襄阳、老河口、安康、南郑、天水至兰州,而以战事影响,途中时有阻滞。且全程转入用汽车,运费亦昂。

(3)由产地运抵汉口的,换江轮出吴淞口,海运至天津,换北宁铁路车、平绥路车转张垣、包头,用牲口运迪化。一九四七年十月,安化茶叶公司依上述一二路线分运黑茶砖天、地字赴兰州,计第一线运出五七五箱,第二线运出四七一箱,惟运抵重庆之茶箱,感于运输工具之缺乏,即在重庆抛售,安化茶叶公司以第三线亦有试探之价值,适当设感宁厂压制之川字砖必须运往天津销售,乃于天津设分公司,办理川字砖推销事宜,并以安化黑茶砖一、一八八箱运津,转销口外,迨运抵张垣,不一月,掃数出售,是为安化茶砖运销口外张垣之第一次。

彭先泽

写于一九四八年

国内首套黑茶专业大学教材即将面世


国内首套黑茶专业大学教材即将面世

1月20日,益阳广播电视大学黑茶专业建设教材评审会举行,著名茶学家、湖南农大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率教材编撰团队听取评审专家意见。据了解,这套教材由3个独立教本组成,是全国首套黑茶专业大学教材。

近年来,随着国内特别是益阳黑茶产业的兴旺和发展,黑茶生产、销售和科研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益阳电大于去年在全国开放性中大学中率先创办黑茶专业,并委托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研团队编写专业教材。一年来,由刘仲华教授领衔的教材编写团队敢为人先,探索创新,几经修改,推出了《黑茶生产与加工》《黑茶审评与检验》《黑茶文化》3个教材样本,准确精炼和深入浅出地概括了全国各地各类黑茶的历史文化、生产工艺和审评检验方法,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由此,在全国六大茶类中,黑茶率先形成了自身比较完整的、独立的茶学知识体系。参加会议的专家从体例、内容和实用性等方面对教材给出了修改意见,刘仲华表示将认真吸取专家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材内容,确保科学、严谨和实用。此前的1月7日,由刘仲华领衔攻关的科研成果《黑茶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黑茶产、学、研进步带来了新的动力。

茯砖茶深受国内外欢迎的原因竟是功效显著


茯茶在国内外深受欢迎。金花茯茶被日本人称为"瘦身茶";被韩国人称为"美容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称为"消食茶";内地人称为"健身茶"。而湘益茯茶在 饮用方式上大胆创新,成就世界独创黑茶机煮茶,并彻底解决了茯茶几十年来三大难题,让喝茶变得时尚,健康,轻松、 便捷,是现代纯天然养生佳品。

(1)助消化、减肥作用。茯砖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2)利尿作用。茯砖茶中明显利尿作用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来实现的,咖啡碱刺激膀胱的作用也能协助利尿,茶碱则通过扩张肾微血管和抑制肾小管水的再吸收而引起明显的利尿作用。利尿同时有助于醒酒,解除酒精毒害作用。

(3)增强毛细血管。当人体脂肪性食欲过多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脆性也就增大,很容易引起微血管壁的破裂而出血,而茯砖茶由于含有8%―10%的茶多酚,长期饮用可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防止微血管的破裂。

(4)养胃、健胃作用。在茯砖茶产地,居民有保存几片茯砖的习惯,遇有腹痛或拉痢,习惯以茯砖代药,极为灵验。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茯砖茶的功效,详情登陆了解更多。

六堡茶在北京存放,六堡茶在北京存放的禁忌!


六堡茶是一款侨销茶,六堡茶历来沿茶船古道走向南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变了,六堡茶的祛湿和调理肠胃的功效对北方地区的人民也有很好的助益。最近几年来六堡茶在北方地区的销量上升很快。历史上一路向南的六堡茶非常适合储存在高温高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到了北京干燥低温的环境中该如何存放才更有利于六堡茶的转化?

六堡茶在北京存放的禁忌

1、六堡茶不适合放在过于通风的地方,温度相对比较稳定的空间更利于六堡茶的转化。在北方把六堡茶放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和仓库是比较好的。北方地区冬季有供暖,全年的室内温差小对存放六堡茶是比较理想的。问题是湿度,在干燥的北方冬季最好有加湿,使室内湿度可以保持在60左右。所以封闭的房间很重要,地窖在北方可能是最佳选择。如果是少量存茶的话放在陶缸里就很好了。

2、不要把六堡茶与其他物品杂放在一起。六堡茶容易吸味。很容易吸收一些别的杂味。尤其是不能与家具等容易散发甲醛的物品放在一起。存放六堡茶的房间要干净无异味,这样才会有利于茶的后续转化。否则沾染了怪味异味的茶,年份再老也是废品了。

3、不要长期放纸箱里存化,纸箱有蒽醌类物质,时间长了对人体有害。

在北方地区存茶对六堡茶的陈化有很好的一面,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香气的转化,但对口感的转化相对会缓慢。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保持好湿度或者一年至少要半年时间维持60左右的相对湿度。每半年调整一下堆放顺序,把里面的茶调到外面,上下也互换一下,有利茶叶整体均衡转化。

其实六堡茶是一款不算娇贵的茶,掌握好它的秉性就不难伺候。六堡茶的转化需要干净的环境和一定的湿度,掌握好这些,其实北方地区放的六堡茶年份久了会比南方更好喝!

此外,六堡茶由于可以长期存放,经过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主要是氧化作用),茶性变得愈发温和无刺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助消化、养肠胃,降三高、降血糖,还要很好的祛湿功效,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也越醇和。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茶在国内的传播路线》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