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茶知识:迅速提升茶人段位

发布时间 : 2019-12-19
菊花茶人岭 黑茶知识 茶必备知识

菊花茶人岭。

平日与友人喝茶聊天时,总会碰到那么一两个资深茶人,对各种茶的香气、味道,包括泡法、工艺都清清楚楚,甚至一款茶的茶的香气、叶底、汤色等等都能如数家珍般的给理出来,前前后后,头头是道。总觉得人家才是在喝茶,而我们只是在“看起来”是在喝茶,跟喝白开水解渴没太大区别。

茶的香气、叶底、汤色,喝茶的学问有很多,一时半会也学不来,不过我们可以暂时记住这几个,记牢它们,再跟别人讲起,也可以让人看起来“很有段位”。即使不做这样的事,至少下次喝茶的时候,也不会再是继续瞎喝了。

【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程度。包括香和苦涩度,常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指口感上的丰富饱满程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的气味,分为扬、平、沉等

【苦涩】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种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由唾液不断的涌出,口感较刺激

【化】形容茶滋味,多数指喝茶的苦味、涩味在口腔内短暂停留后消失。通常来说,苦味和涩味能在口腔中化开的茶,才算是好茶

【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等

【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

【水味】冲泡或储存不当产生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

【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有不适感

【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的旧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茶汤入口,自然入喉,润滑舒适,轻而怡人

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爽快感

【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十大名茶:一句话故事


【1】西湖龙井

会捯饬的江南女子,塑过型,塑型提升了一些内质,不过是豆香的。

【2】苏州碧螺春

吴越女子,如今书生少了,难觅知音,从此茶楼书房,也就少了盖碗。

【3】黄山毛峰

徽州村里的姑娘,淡淡清香,很少梳理调教故而冲泡扭捏,清纯而不做作。

【4】君山银针

湘妹子,严实(实在如针),性格直爽得让人心里有点苦。

【5】武夷岩茶

每个姑娘大概区别挺大,用尽所有词也形容不过来,就记得她们给你的感受,即使香,也和岩石有关。

【6】铁观音

自从被投诉香水味太浓,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为什么不去证明自己没涂香氛呢?

【7】都匀毛尖

贵州深山女子,纤细暗香,稍稍打扮,至少还是清纯的。

【8】六安瓜片

内外都修炼得比较多的少妇,中庸型颜值,成熟的味道。

【9】信阳毛尖

说是豫南的,湖北邻居,大别山出来的妹子甘甜带苦值得回味。

【10】祁门红茶

又一徽州女子,性格圆润,香,似果蜜花一般,曾过继给英国王室做公主。

【11】太平猴魁

玉树临风的新贵,绿到深,香成兰;神龙,还有很多人不了解。

【12】普洱

近年才出阁,都说是四十岁的剩女最有价值。

其实每一款茶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故事,在你心中它们都是怎样呢?

茶有自己的脾性,一句话解释六大茶!


茶也有自己的脾性,有的茶青春年少、恣意张扬,有的茶风华正茂、内敛沉稳,有的茶岁月静好、豁达淡然。

绿茶:一年之鲜在于春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清汤绿叶,讲究一个“鲜”字。每年清明和雨水,是绿茶上市的时节,沉寂了一个冬天之后,那种欣欣然的鲜活和灵动,都凝聚在了叶子里。

绿茶对保存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原料越嫩的绿茶需用冰箱保存,若保存不当的话可能2、3个月就开始发黄变味了。也有一些原料稍老的绿茶可放于常温下,如果想喝绿茶的鲜爽和特有的豆香、板栗香,还是需尽快喝掉!

黄茶:与绿茶是近亲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类似,只是多了一道焖黄工序。因为焖黄操作繁琐,耗时长,加上产区小,受众少,所以黄茶身价偏高,在市面上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

黄茶和绿茶类似,当年喝最能体现它的品质特点。其保质期并没有因为闷黄而有什么大的长进。1年半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当然,紧压黄茶除外。

白茶:越存越像药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炒不揉,只经过日晒或文火干燥,质朴如稚子。

当年的新白茶,性偏寒凉,夏天里是透心凉一股清泉,若放到一定年份以后,性质转温,口感醇厚,药性也更明显。“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可不是浪得虚名,像茶叶旦的体质,上火口腔溃疡的时候多喝点老白茶好得特别快。冬天和好友煮上一壶老白茶,想想也是极为惬意的。

乌龙茶:太新,太燥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以丰富的香气见长。

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焙火,新茶不能急着喝,最少也要放置2个月,待火气褪去以后,口感更佳,而且也更能凸显茶的本质香气。

没有经过烘焙或者轻焙火的乌龙茶(比如清香型铁观音)的保质期相对较短,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话也就18个月左右。而经过中、高烘培的,放2年还是能喝。耐存放的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要注意的是,因为存放不当,或是焙火偏轻,岩茶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返青”,影响到品饮感受。

红茶:年久失香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全部氧化,已经没有转化的余地。

当年的红茶香气比较好,但是口感没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气更幽雅,茶汤会更柔和、醇滑。

红茶的保质期比较长,可以保存2年以上。年限久的红茶已经没有了清香,闻之寡淡,口感上倒是更加醇和顺滑。

黑茶、普洱:越陈越香

黑茶和普洱都是后发酵茶,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而且越陈越香,有无限潜力。

能越存越值钱的茶,本身茶叶品质就过得硬,耐得住岁月打磨。是金子,总会熠熠生辉;是垃圾,转化再久也是烂叶子。

年代久远的普洱在拍卖市场上创下过千万元天价一提的记录。这样古董级别的老普洱,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至于品饮上的感受呢,就不得而知了。

一句话解释六大茶类,简直妙极了!


茶也有自己的脾性,有的茶青春年少、恣意张扬,有的茶风华正茂、内敛沉稳,有的茶岁月静好、豁达淡然。

绿茶:一年之鲜在于春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清汤绿叶,讲究一个“鲜”字。每年清明和雨水,是绿茶上市的时节,沉寂了一个冬天之后,那种欣欣然的鲜活和灵动,都凝聚在了叶子里。

绿茶对保存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原料越嫩的绿茶需用冰箱保存,若保存不当的话可能2、3个月就开始发黄变味了。也有一些原料稍老的绿茶可放于常温下,如果想喝绿茶的鲜爽和特有的豆香、板栗香,还是需尽快喝掉!

黄茶:与绿茶是近亲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类似,只是多了一道焖黄工序。因为焖黄操作繁琐,耗时长,加上产区小,受众少,所以黄茶身价偏高,在市面上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

黄茶和绿茶类似,当年喝最能体现它的品质特点。其保质期并没有因为闷黄而有什么大的长进。1年半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当然,紧压黄茶除外。

白茶:越存越像药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炒不揉,只经过日晒或文火干燥,质朴如稚子。

当年的新白茶,性偏寒凉,夏天里是透心凉一股清泉,若放到一定年份以后,性质转温,口感醇厚,药性也更明显。“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可不是浪得虚名,像茶叶旦的体质,上火口腔溃疡的时候多喝点老白茶好得特别快。冬天和好友煮上一壶老白茶,想想也是极为惬意的。

乌龙茶:太新,太燥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以丰富的香气见长。

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焙火,新茶不能急着喝,最少也要放置2个月,待火气褪去以后,口感更佳,而且也更能凸显茶的本质香气。

没有经过烘焙或者轻焙火的乌龙茶(比如清香型铁观音)的保质期相对较短,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话也就18个月左右。而经过中、高烘培的,放2年还是能喝。耐存放的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要注意的是,因为存放不当,或是焙火偏轻,岩茶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返青”,影响到品饮感受。

红茶:年久失香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全部氧化,已经没有转化的余地。

当年的红茶香气比较好,但是口感没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气更幽雅,茶汤会更柔和、醇滑。

红茶的保质期比较长,可以保存2年以上。年限久的红茶已经没有了清香,闻之寡淡,口感上倒是更加醇和顺滑。

黑茶、普洱:越陈越香

黑茶和普洱都是后发酵茶,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而且越陈越香,有无限潜力。

能越存越值钱的茶,本身茶叶品质就过得硬,耐得住岁月打磨。是金子,总会熠熠生辉;是垃圾,转化再久也是烂叶子。

年代久远的普洱在拍卖市场上创下过千万元天价一提的记录。这样古董级别的老普洱,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至于品饮上的感受呢,就不得而知了。

一句话概括六大茶类的特点!是什么


茶也有自己的脾性,有的茶青春年少、恣意张扬,有的茶风华正茂、内敛沉稳,有的茶岁月静好、豁达淡然。

绿茶

一年之鲜在于春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清汤绿叶,讲究一个“鲜”字。每年清明和雨水,是绿茶上市的时节,沉寂了一个冬天之后,那种欣欣然的鲜活和灵动,都凝聚在了叶子里。

绿茶对保存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原料越嫩的绿茶需用冰箱保存,若保存不当的话可能2、3个月就开始发黄变味了。也有一些原料稍老的绿茶可放于常温下,如果想喝绿茶的鲜爽和特有的豆香、板栗香,还是需尽快喝掉!

黄茶

与绿茶是近亲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类似,只是多了一道焖黄工序。因为焖黄操作繁琐,耗时长,加上产区小,受众少,所以黄茶身价偏高,在市面上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

黄茶和绿茶类似,当年喝最能体现它的品质特点。其保质期并没有因为闷黄而有什么大的长进。1年半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当然,紧压黄茶除外。

白茶

越存越像药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炒不揉,只经过日晒或文火干燥,质朴如稚子。

当年的新白茶,性偏寒凉,夏天里是透心凉一股清泉,若放到一定年份以后,性质转温,口感醇厚,药性也更明显。“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可不是浪得虚名,像茶叶旦的体质,上火口腔溃疡的时候多喝点老白茶好得特别快。冬天和好友煮上一壶老白茶,想想也是极为惬意的。

乌龙茶

太新,太燥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以丰富的香气见长。

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焙火,新茶不能急着喝,最少也要放置2个月,待火气褪去以后,口感更佳,而且也更能凸显茶的本质香气。

没有经过烘焙或者轻焙火的乌龙茶(比如清香型铁观音)的保质期相对较短,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话也就18个月左右。而经过中、高烘培的,放2年还是能喝。耐存放的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要注意的是,因为存放不当,或是焙火偏轻,岩茶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返青”,影响到品饮感受。

红茶

年久失香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全部氧化,已经没有转化的余地。

当年的红茶香气比较好,但是口感没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气更幽雅,茶汤会更柔和、醇滑。

红茶的保质期比较长,可以保存2年以上。年限久的红茶已经没有了清香,闻之寡淡,口感上倒是更加醇和顺滑。

黑茶、普洱

越陈越香

黑茶和普洱都是后发酵茶,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而且越陈越香,有无限潜力。

能越存越值钱的茶,本身茶叶品质就过得硬,耐得住岁月打磨。是金子,总会熠熠生辉;是垃圾,转化再久也是烂叶子。

年代久远的普洱在拍卖市场上创下过千万元天价一提的记录。这样古董级别的老普洱,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至于品饮上的感受呢,就不得而知了。

一句话概括各大茶特点,黑茶,体形过瘦不要碰


绿茶:六茶之首清烦热

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很好地保留了茶叶中的天然物质,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是所有茶类中含量最多的。绿茶可清火气、除烦躁,并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免疫力。

适合谁品:工作忙碌的中青年人、脑力劳动者、常面对电脑的人群。

谁应注意:绿茶性凉,虽可清热除烦,但对肠胃却有一定刺激,平素脾胃较弱的人应少喝,或冲泡时少放一些茶叶以减少刺激。

红茶:性温甜醇调脾胃

在我国,红茶是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种,无论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都呈红色,所以称为红茶。

红茶是发酵茶,茶性比较温和,具有调节脾胃的功能。在国外,有在红茶茶汤中加入牛奶、糖的习惯,可以补充营养,增加身体热能。

适合谁品:肠胃不好或身体虚弱的人,不宜饮绿茶,而红茶则比较适宜。

谁应注意:红茶性温,所以不太合适正在上火或平素火气比较大的人。

黄茶:君山银针是代表

黄茶的名号不如绿茶、红茶那样如雷贯耳,但如果提到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知道的人就多了,没错,它们都属于黄茶。

适合谁品:黄茶需闷,属于“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消化酶,对脾胃有好处,所以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身形肥胖的人最适合饮用。

谁应注意:黄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碱、茶多酚,这些成分容易使人产生兴奋感并增加排尿量,因此不宜准妈妈与胎儿健康,可能导致妊娠中毒等情况发生,因此孕妇不宜。

白茶:茶中珍品可降糖

虽然白茶的普及程度不像绿茶、红茶那么高,而且产量也不高,但却是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适合谁品:糖尿病患者最宜白茶,因为白茶在加工中未经炒、揉,茶中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基本未被破坏,而茶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功效。

谁应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饮用白茶时,最好用温度较低的开水,约80℃左右浸泡4至6小时,并在清晨、晚上饮用,不能用沸水冲泡以免高温破坏茶多糖。

乌龙茶:降脂减肥健美茶

适合谁品:乌龙茶最适合体形肥胖的人,由于有比较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助消化功效,在日本被称为“美容健美茶”。此外,乌龙茶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适合静夜苦读的学子或熬夜的加班达人。

谁应注意:所有喝乌龙茶的人都应注意,不要空腹饮用,否则不但会顿觉饥肠辘辘,甚至有人会因此头晕恶心,也就是醉茶了。

黑茶:体形过瘦不要碰

黑茶也是我国特有的茶种,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广泛。黑茶的发酵度达到了100%,属于后发酵茶,比如近年备受推崇的普洱茶。

适合谁品:黑茶最适合平素喜欢吃食肉的人,这是因为其茶性温润,去油腻、去脂肪、降血脂功效都比较显著。

谁应注意:体形过瘦、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症也要远离,黑茶可去脂肪,阻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患有严重动脉硬化、高血压的人也不要喝黑茶,

喜欢熟茶,都是因为这十句话熟茶的品质特征?


从1973年前后茶叶消费市场出现发酵的红汤普洱茶开始,研发出发酵红汤普洱茶成为这一时期云南省茶叶公司的重头任务。

几经试验,1975年,这种为解决市场需求、解决普洱生茶因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目的“人工渥堆技术”终于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

转眼,熟普从诞生至今,也已40多年历史......还有今天的新工艺离地发酵熟茶:木桶发酵熟茶、红砖发酵、水面发酵......普洱熟茶在发展中已聚集起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我们在弘益美友研习社发起了“喜欢普洱熟茶的十大理由”的话题互动,精彩观点不断,先来一起看看美友们是怎么说的。总有一句话戳中喜欢熟普的你!

@汪从文

喜欢普洱茶好像没什么道理,喝了很多茶,当喝到普洱茶的时候,对它的滋味一下就有了特别的情感,情有独钟,无论生茶熟茶,都很喜欢。

好喝的,尤为欢喜,略有瑕疵的,也能宽厚的接受包容。

对话普洱,像在谈一场恋爱,像遇到对的人,像在人世间行走,眼前形形色色的人经过,各种性格作派,热烈的奔放的,含蓄的内敛的,婷婷毓秀的,风姿绰约的……于千万人中,唯独遇见ta的时候,眼前心下一动,就是喜欢,没道理。

总觉得读不懂它,猜不透它,变幻无穷,神秘莫测,怎么办?

@傅建峰

喜欢它有别于生普的“醇”和“滑”,喜欢它独特的去油腻的感觉,喜欢它的温润不刺激,喜欢它看似平淡实则深远的陪伴,喜欢它琥珀色的通透,喜欢它陈年后不期而遇的甘甜,喜欢此去经年它臻于化境的妙不可言。

虽然是人为地加速发酵,似有拔苗助长之嫌,但只要后天细心呵护,依然会有惊艳的口感。

有些原料也许制生普不容易出彩,但经过熟茶工艺,竟有了化平庸为神奇的效果。可以说,熟茶给了平凡茶一次发光的机会。

好比渥堆过程中的老茶头,本被人认为是失败的产物,但其甘甜润口的滋味,真叫化腐朽为神奇,深叹造物主的阴差阳错之美。

而且现在渥堆发酵的茶水比例,温度控制,翻堆时间都是老茶人们在成百上千次尝试后总结出来的,所以比较认可。

对熟普有深深的敬意,值得珍藏。

不是所有人有耐心等生普慢慢变老,云南干仓存放,三十年都不定达到我们期待的口感,人生有几个十年。

@赵燕

熟普不像生普那么的变化多端,不像生普那样的气象万千,不像有些生普那样的大气磅礴,但自有它的魅力。

它柔和,温润,令人更容易接受。就像一位智者,他不再咄咄逼人,他藏起了自己的锋芒;但他内敛,又金玉其中,他用他的温润醇和来感染你。水滴石穿,水到渠成,小小却坚韧的力量。

生普确实太烈,肠胃不好的人也受不了新茶。比较好的料做成的生普,有一些茶气太强,有些人的身体也扛不住。

而且生普的存放,也是一个考验啊。

@刘梦圆

天一冷我就想喝熟茶啊,感觉暖暖的。我们一家人都觉得喝熟茶很舒服。

枣砖也好喝,饼茶散茶老茶头煮饮。还有玫瑰熟普、菊花熟普洱。

好的柑熟,最爱啦!喝着也舒适,闻着也舒服。

可以说个夸张的吗?我一个叔叔他不是卖茶的,他说他妈妈的老寒腿是喝熟茶喝好的。

我虽然不知道这个有什么科学根据,但我自己倒觉得吃了油腻的东西喝点熟茶很舒服,而且有增加肠蠕动效果。记得以前校长说它的化学成分和洗涤剂有点像。

@薛璐

当时学茶的我第一个喜欢上的是熟普洱,一种迷之喜欢,有点上瘾的感觉,喜那种类似雨后湿润又清新的木头的的味道。当时喝的是一款古树料的,时间不长,3年左右的茶,迷的不得了,天天喝,一个月喝掉一块砖。

就像初恋的那种全情投入......

当时我跟好友还一起给茶写情书,她称大红袍为“袍哥”,我称普洱为“二哥”。那时候还是小姑娘,刚学茶时候还有一点点二,现在想起来挺好玩儿的。

@黄玉娟

我对普洱了解的比较少,个人还是更能接受熟普,生普茶气太足,体质还不够好,降不住。不过,喝过一款特别爽口的生普,清冽甘甜,没有特别重的茶气。熟普内敛,醇厚,干净,温和,喝过一款糯米一样粘稠口感的熟普。

@戴铖

熟普生性温润,像个大暖男。色泽方面红亮透,给人一种暖心的感觉,口味比绿茶更为深沉,比生茶多了一份时间的积淀,我比较喜欢。

@成瑶

我喝过一款含沉香的熟茶,非常棒,泡很久都还有余香,沉香可以把熟普洱的厚重发挥出来,很棒。沉香熟普洱饼制作的时候就有,不是后来单加的。

美国还有个节目介绍熟普的,但当减肥产品介绍的。

@刘佳宁

从小就喜欢,喝着舒服,胃里暖暖的。

@何雪涓

现在的柑普也是一款不错的熟茶,秋冬喝熟普应该是比较好的,暖胃理气。

哪句话,戳中了爱熟普的你:

1、喝了很多茶,当喝到普洱茶的时候,对它的滋味一下就有了特别的情感,情有独钟。

2、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生普慢慢变老,人生有几个十年。

3、喜那种类似雨后湿润又清新的木头的的味道,有点上瘾的感觉。

4、天一冷我就想喝熟茶啊,感觉暖暖的。

5、它柔和,温润,令人更容易接受,就像一位智者,不再咄咄逼人,用他的温润醇和来感染你。

6、生普茶气太足,熟普内敛,醇厚,干净,温和。

7、熟茶比生茶多了一份时间的积淀,生性温润,像个大暖男。

8、熟普可以减肥。

9、喜欢它有别于生普的“醇”和“滑”,喜欢它独特的去油腻的感觉......

10、翻堆时间都是老茶人们在成百上千次尝试后总结出来的。

新手练技,老手练心,泡茶段位的提升贵在用心


基本上,我们在开始学习泡茶时,都是有样学样,该准备的道具都准备,公道杯、茶盘、盖碗、品茗杯、滤网、茶道组等等,要做的动作基本上都很简单,烧水、温杯、撬茶、注水、浸泡、出汤、分汤等等,当掌握了泡茶的基本技巧后,我们就开始对用水的品质越来越讲究,对泡茶的手法开始钻研,茶道生活也就这么开始了。

我们知道,茶道技艺,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泡茶时的素养、心态都会一点点的提升起来。泡茶是一个不能急于求成的慢活,每个时间、每个状态都会影响茶叶的汤感,而自己就是决定最终汤感的人。

专注力的提升让内心更加平静

不管是专业的茶艺师,还是资深的茶友,泡茶泡的越久,越会重视内心的修炼,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大拙曾遇到一位经验老道的茶艺师,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茶汤就像我手上的线,我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就会变成什么样”,大拙对此,十分佩服,这位茶艺师说,其实并非是我的技巧有多么的老练,经验有多么的丰富,而是我泡茶时的心态极为专注,才会有这样呈现,泡茶以技入艺,以形入心,也就是说,专注于茶,是泡一杯好喝的茶汤的心态,去观察,感受它的内涵物质的状态、感受其在水中的浸出率,从而去展现茶的最好的品质,贵在用心。

学会静心,心平气和

这种专注的美,恰恰就是老手和新手的区别,泡茶练心,首先要学会静心,心平气和,我们常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做什么都不顺手,泡茶也是一样,心情烦躁时,茶汤的滋味怎么泡都感觉不对,平时的简单的注水、出汤的动作也会显得不那么自然。练静心练的是一种定力,也是让自己内心越来越强大的过程,情商越高的人,定力越高正是如此。

随机应变

泡茶是为了喝到好喝的茶汤,处不变的心应万变的茶,泡茶的动作没有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茶,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紧压程度,不同的发酵程度,甚至不同的器皿,学会随机应变,是泡出好喝的茶汤应该有的生活智慧。将茶叶的优点泡出来,缺点隐藏起来,是无论什么状况下,都要做到的游刃有余。

懂得分享,也懂得独处

独处时,享受着独自品饮的乐趣,分享时,照顾着他人品饮的感受,不同的品饮者,对茶的要求不尽相同,注意他人喝茶的节奏,喜欢的茶汤,将品茶者带入泡茶者的世界,是泡茶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茶者与泡茶者最好的沟通。将茶道与生活的融合,是给自己与他人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载体,也是独处静心的修行。

佛心话茶


七、八月的夜很晚才变黑,暑气难消,药铺子已经够得上宽敞,还是待不住人。于是便搬出小桌小椅,摆在药铺门口桐树与白杨的枝叶下。浓密的叶片将桔红色的路灯几乎完全隔开,这时我就象远离阳光,躲进了一片清凉幽境。悠悠往来的行人,很多光着膀子、腆着肚子的老少爷们,尽是喝完扎啤、吃过烤肉的模样,更有一个接一个花裙挂风的靓女,将身上各种香水气味扇进我的鼻孔,真是身材婀娜,观之动火;芳香馥郁,中人欲醉。药铺大厅桌上摆放着的那台电脑看到老板出来了,也趁机偷懒,用屏幕保护遮住它的脸,不久就呼噜噜地进入了休眠状态。在这个时辰还进药铺的顾客,除了让空调摆弄的不断感冒的人以外,就是盯准了各色菊花等凉药泡茶喝的人。尽管神农氏尝过的百草在这店中应有尽有,我却不把它混进茶中饮用。对我而言,品茶是一种参禅悟道,需要一种专一,决不能让恶紫多朱。

当一壶香气四溢的酽茶摆在小几上时,靓女们竟真的成了些庸脂俗粉,如空气般从我身旁流过。苏轼说的好:“从来佳茗似佳人”一捧佳人在握,又怎可心有旁鹜。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但地不分南北,人不论老少,自古而今,决不乏喜好饮茶者。其中尤其著名的有我们先祖炎帝,有我这药行的鼻祖神农,或说炎帝和神农同是一个人,有大家做梦梦见的周公。汉朝的两位最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杨雄也都嗜茶成瘾,莫非那些铺张扬厉的文章没有茶的支撑便缺少了灵思?晋朝宰相谢安面对战争的从容镇静莫非也与他的日常勤于饮茶有关?由是观之,茶当是有德、有智、有才、有术者的饮料,不同于浆之救渴,酒之解忧。茶神陆鸿渐深明其理:“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以尽管天天翻滚在生意场上,可我于品茶我自认是位至诚君子,绝对够得“精行俭德”四字。壶中天地,茶中之味。正足以借之逃名遁世,去获得片刻的愉悦闲暇。昙济道人曾今在人公山设茶款待当时名士,王子鸾品用后竟说:“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真是实获我心。

茶中究竟能品出什么呢?这就象一位目不识丁的山野之人问秀才书中有什么一样。我要说品茶也是一种道行,可以凭以修心,可以借之观人,啜吸进的是日月山川的灵质秀气,挥发出的是芸芸众生的志趣情意,不比美酒入口,恶臭喷薄。茶是饮料中的高人雅士,需要澄心静性的去体味,需要用闲适和想象去培养。口含龙井,有如徜徉于西子湖畔;口含普洱,有如游戏于蝴蝶泉边;一盅碧螺春,有如登陆于蓬莱仙岛;一盅铁观音,有如皈心于南海妙境。佛家的“六如”渗于其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儒家的“九如”透于其里:“如山如埠;如岗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霰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懂得了这个“如”字,才能从自如达到真如,从有为达到无为。茶又绝不是兴奋剂、镇静剂,茶是一杯忘情水,喝过它后,我会明白美女与骷髅无异,就会视权利与钱财有如粪土。大街上的公子哥们常握着一把大这扇,上书着“酒、色、财、气”四个大字,我的扇面却要只题一个“茶”字。简练而素雅,又不食人间烟火。茶的风度是由茶者风度决定的,饮之于伯庸则为廉,饮之于虞舜则为让,饮之于孔门绪贤则为君子。而饮非其人,犹汲浮泉以灌蒿荻,罪莫大焉。即便潇洒脱俗的贾宝玉,也被妙玉讥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了什么?”可仔细一想,这几句话实在只是思春美尼的难禁情话,多了几分挑逗在其中却渣滓未净,应了“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那首谶诗。还是老和尚比小尼姑见识多多,有位小和尚问老和尚:“生死到时如何?”老和尚说:“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才是懂得茶中之味的行家话语,于平凡中现出超脱。

食不言,寝不语,喝茶时却非要说话不行。不论身边是谁,哪怕是头牛,也要以诚相待待,吐诉衷肠,仿佛饮进肚中的是些灵感,会稍纵即逝,不吐不快。酒助豪气,茶助逸兴,因而二十多岁的小伙食和饮酒,三十多岁的人宜于品茶。而后者就如杯中茶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将人生的酸甜苦辣、遭逢际遇都沉潜在内心,将适然淡然,远观达观都在脸上现了出来。张孟阳有诗云:“芳茶冠云情,溢味播九区”,会喝茶的人情感丰富而深沉,岂是呼么喝么的毛头小火所可以比拟,茶本苦物,吃过却甘,不正是人生的一种征况吗?

茉莉、菊花、梅花都可以用来荐茶,虽然风韵可赏,却有损于茶味。还是我们药行的老前辈华陀说得好:“苦茶久食宜意思。”我放下端着的茶盅,望了望自己店中一屉屉的草药,竟然都比不上这盅茶有味。

十年之后的我,也许会是一个游方和尚,托着一只破钵,到处化茶吃。谁让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佛心”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