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禅师 禅味之茶、无心之茶

发布时间 : 2019-12-23
福鼎白茶之粽茶 普洱茶之美 六大茶类之红茶

福鼎白茶之粽茶。

一休禅师的无心之茶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一向有打盹的习惯,致使在公共场合里常常失态,为此他非常苦恼,便前去请教医生,医生劝珠光应多喝茶;珠光听从医生的指示,而后果真不再打盹了。因此,他逐渐喜欢喝茶,且认为喝茶时也应具备礼节,于是创立了“茶道”,而有茶祖之誉。

完成“茶道”之后,一休禅师就问道:“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在喝茶呢?”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于是,一休禅师便给他“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禅师以佛法大意,赵州答道:“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

于是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在手上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过了谢便起座,走向玄关。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此他去,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是如何?”

珠光沈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便授与印可,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在日本所流行的茶道、剑道、拳道、书道、花道等,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赵州茶”,在中国禅学史上是有名的公案。喝茶,要喝清凉之茶、平和之茶、禅味之茶、无心之茶。所谓无心之茶的里面,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另有一番世界,《般若心经》云:“以无所得故。”此之谓也。wWW.cY316.COM

小编推荐

禅师与茶师


懂得品茶,下一步就是…相偕来做茶

做茶基本上是心境的磨练,每次做茶经常是24小时,是一种与身体和心理的持久战。因为做茶的每个流程都有要诀,而每个阶段都需透过外观、味道、手感、知觉以判断是否要换到下个阶段,只有短暂时间的考量,皆须很高的敏锐度。所以,做茶是一个与身体和心理的持久战。我认为一个好的做茶师,也是一个好禅师。」一位清峰合作社老茶农的心得。

以下介绍制茶的流程,并探讨流程的要诀及为何需有这个流程?

晒青

藉由阳光破坏茶叶细胞壁,以去除茶叶的菁味(草涩味)和苦味。

要诀--需注意日照、气温与湿度,也要保持茶菁和茶梗的柔软度。不是只看外观的柔软度。

茶师说:茶叶经室外萎凋后,依然是活的,不能死掉。

室内萎凋

使茶梗中的水分可以流失均匀,以除去苦涩味,亦有发酵的作用。

要诀---利用手感来触摸茶叶的柔软有点枯萎又有点活性,嗅出一股由菁味转为「轻」香味。

发酵

让茶叶中的糖转换为一股淡淡的果香味,亦让茶叶的茶菁味去除。

要诀---利用嗅觉,当茶青的「轻」香味更浓时,进入下一阶段。香气快接近颠峰时,就要炒青。

炒青

仰制茶叶继续发酵,以保有原来的香气和滋味,并藉由高温将其炒熟,使其香气更浓郁。

要诀---随时注意火喉,否则容易有菁味和炒焦味。利用嗅觉、眼睛和手感,来判断茶是否已经炒熟。

整形

利于下阶段揉捻成球状。

要诀---将茶苦涩水去除,使茶汁更加甘醇、浓度提高。

干燥

让茶叶保持新鲜度,同时也让香气慢慢芬发出来。

要诀---使茶叶更甘醇更有香气,也利于储存。

揉捻

更进一步地加强茶叶本身的卷屈度,成为虾球状,传统做茶是手脚并用,是中国功夫的展现。

要诀---使茶叶成虾球状,以利于烘培使其味道更甘醇。

毛茶成品

这时茶农彼此评出茶叶的好与坏(俗称ㄍㄚˋ茶)。并决定烘培的方式。

要诀---需随使注意湿气,同时也要避免日光直射否则味道容易跑掉。

烘培

烘制出茶叶的甘醇度,使入口后韵味犹存。

要诀---依靠味觉和嗅觉以随时注意火喉的温度,使其香气上扬、味道更甘醇。

禅茶一味:茶之韵


禅茶一味:茶韵禅机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 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 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 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 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茶之“苦涩”


茶之涩不仅仅是茶叶的品相问题。

首先,必须要认知的一点就是:无论茶质优劣,涩的存在是茶叶“与生俱来”的。尽管人们总是把苦与涩相提并论,但涩与苦仍然分属于不同味觉。

涩是一种给人感受甚强却难以言表的东西,在味觉世界中占据着特殊位置。Erin曾感受到的“涩”更像是一种在口腔中的收敛,它不是“麻”却略有“麻”意,并非苦而与苦相近,我们常常宁可把这种感受的交流保持在心照不宣的状态,或者用比喻的方式加以解读,例如,像青柿子一般涩。涩是一种阻滞的味道,略近苦比苦更曲折漫长,与滑润呈相反状态,具有收敛作用。

人们习惯把涩归于味觉实际上是出于习惯,因为它仍然是口尝到的。严格地说,涩算不上是一种味觉,因为舌头上并没有感知“涩”的味蕾。涩的基本成分单宁质亦即鞣酸刺激了口腔粘膜上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兴奋,再传到大脑以后产生了“涩”的感觉。

不同茶叶含涩味的成分不同,相同茶叶由于加工方式或者摘采时节不同也使得“涩”之表现不尽一致。例如,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环节——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同时通过高温祛除茶叶中低沸点化合物,彰显茶香。“杀青”需要适当的温度与足够的时间。“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会造成茶叶具有较重的“青涩味”:而普洱茶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陈化,经过氧化聚合过程,茶汤的涩味可能大大降低。

茶叶带有“苦涩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茶叶自身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作用的结果;二是病虫危害导致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带有“苦味”的普洱茶,定性为都是不好的茶。有时,带有“苦涩味”的茶,往往还是好茶,这是因为:

茶叶苦涩味的浓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决定。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就茶树的一个枝条来说,决定茶叶品质的苦味物质,往往是嫩叶含量比老叶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一、二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最高,依次减少。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所以,带有“苦涩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这个也是中低档茶滋味比较淡薄的原因。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陈香显露、苦涩味低淡的,大多是陈年老茶,是茶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大量降解、转化消失使滋味变得醇和的结果。

另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是,采摘病虫为害严重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云南茶区,茶树嫩叶常发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茶白星病等,患有茶饼病的芽叶制成的产品,味苦易碎;患有茶白星病的芽叶制成的产品,味苦、腥臭、饮用后肠胃有不舒适感。许多吸汁害虫危害茶树后,也会增加茶品的苦涩味,在云南主要有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虫、黑刺粉虱、茶叶跗线螨、茶网蝽等。受病虫危害的茶叶,可以通过叶底(茶渣)观察发现,叶底病斑虫叶多而滋味“恶苦”者,都是不好的茶叶,藏之无益。

从长时间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园或紫色茶叶的茶树上采制出来的茶品,苦涩味亦较重。长时间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叶,叶底无异常,苦味重于涩味;紫色茶叶加工的茶品,叶底呈靛青色,苦涩味皆重。

茶之药用


茶,最初是作为食物行之于世的。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在生存第一、果腹第一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不难想象,当时的人们采集茶树芽叶烹煮,来填饱肚子。

茶最早出现,是以药用为主要作用的。

太古时候,人们没啥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持生活。有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啦。

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

据说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

于是神农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

有一天,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

另有说法则是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说神农氏为了采集草药,验证不同草木的药理功能,必采而嚼之,亲口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哪些草木不能采食,哪些草木采集时要慎加小心。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于是他带着一批臣民,翻山越岭,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

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放入溪水,生火煮水。

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

于是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

自此,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类树叶。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坳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熬煮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荼”。

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荼”,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茶之雅称


茶的雅称就像文人们的雅号一样,基本是依照茶的个性来取的。那么茶都有哪些别称呢?

陆羽《茶经》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只是其中一项。

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后来,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唐代后许多诗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视此为雅事。

不夜侯

茶的雅号,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清风使

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龙芽凤草

除了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就是茶汤的烹煮了。宋代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有云:“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意为烹一杯香茗,要许多环节,尤其煮汤,更需一丝不苟。

茶于文人可谓挚友,从功效、心情、感悟等多方面去赋予茶名字,足可见茶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你还知道哪些茶的雅称,一起分享吧!

茶之境界


同样是饮茶,饮茶的人不同,所思所想就不同。饮茶时间不同,对茶的理解就不同。饮茶有不同的层次,相对应的是不同的境界。

在刚开始喝茶的时候,无一例外的都会觉得苦,此时味蕾尚未打开,不能适应茶的味道,茶味与自己而言,感觉很单一,除了苦便是涩,这一境界可以称之为境外之境,尚未入境,人生中尚未在社会上历练,尚不知冷暖,不知悲苦。

饮茶多了些,对茶的品种有了些了解,但还是不能明确分辨各种茶滋味的不同,这是初境。开始初步接触社会,处于学习阶段。

第三种境界可以称为韵境,喝茶已能品出茶与水的结合度,可以清晰感受到茶汤的质地、厚度、饱满度等。与社会慢慢交融,踏入正轨。

第四种境界是觉境,之所以用这个名称,是因为这一境界的关键是感觉。泡茶时的感觉,喝茶时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觉等等,不需要用眼睛,闭上眼就能感受到周围的一切,足够感性,所以可以收获更多的感动。

继续喝茶,便可进入修境。将饮茶视为一种修行的手段,借假修真,借茶修心,纷纷扬扬的茶叶是人生百态,伴着浓郁芬芳的茶香,我们可以在从容中不断实现自身的蜕变。

修行到后来便是度境。佛教的说法是普度众生,我们未必需要与佛教徒一般起菩提心,发大宏愿,但到了这一境界,总会心怀慈悲,与人为善,一切从自我做起,以诚待人,一份真诚换回的,是千百倍的善意。

茶之“浅”


我们在以茶待客的时候,茶杯往往不会倒满的,一方面倒的太满不方便饮用,另一方面的说法是,留有三分人情,所以待客之茶要“浅”得恰到好处。茶之浅,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揣度。

待客的时候茶不能太满,工作生活中做事同样不能太满,要留有一定余地。比如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固然要尽可能完美,但不能被完美的念头所左右,尽力而为,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大限度就可以,不能强求绝对意义上的完美,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了。

生活中往往会看到一些人有强迫症倾向,总是表现的很焦虑,如此其自身,以及身边的人都会觉得不自在,特别是在公司中,特别是作为主管人员,一定要轻松些,就好像平时饮茶那样,从容对待周围的一切,凡事留出余地,这样自己自在,身边的人也自在。

浅既是饮茶之道,也是人生智慧,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不完美,只有对这些不完美做到坦然面对了,才能使自己的智慧不受禁锢,从而真正明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定位,做到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茶的浅是另一种层次的深刻,留有三分人情,代表的是一份自如和尊重,创造出的是一份和谐,这样的和谐正是茶文化的中心所在,人与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茶香袅袅,生活中才得喜乐。

茶之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人在草木间。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草木为本的茶,经古今人文的赋予升华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璀璨文化。人们常言‘人生如茶’。人生如茶,是追求一种中庸之道,不忘根本,又不断地探求漫漫人生,追寻愿望最终的伟大实现。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表面看,中国儒、道、佛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其实不然。中国人的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一花一世界,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如果你入口的是福鼎白茶,那么,你看到的将是太姥仙境,古道茶亭,同时随着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你仿佛身处在高山之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单法门。茶可独酌,也宜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气氛更为和乐,主客更能曲尽情意,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积极的世界。茶有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即使一片普通的茶叶,也会在天地间寻找知味的人。人生若茶,于沧茫人世中,每一个人也只不过是济济一杯中一片茶叶而已。一片茶叶在水中绽放,杯盏之中便装下了世界。人生如茶,茶亦人生。用一颗平常心静静地品味茶的清香,不取不舍,无爱无嗔,既不忘心底风云,也能读懂杯中乾坤。千秋大业一壶茶,你的心决定茶的味道。

茶之种类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也很多。根据茶树品种、茶叶形状、烘焙温度、发酵程度、萎凋程度、新茶与旧茶、茶叶采收季节等标准,可以对名目繁多的茶品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茶、亲近茶。

传统六大茶系

一茗一茶香,一味一人生。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分类也有很多种,但最为广大茶友认同的茶叶分类法就是按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类。于是,就有了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六大茶系。

以茶树品种分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的主要性状和特性,即树形、叶片大小和发芽期分为三个分类等级,各类分类标准如下:

依茶树树形来分,根据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支习性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树形。

依茶树成熟叶片大小来分,有特大叶品种、大叶品种、中叶品种和小叶品种四类。

依茶树发芽期来分,有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三类。

以茶叶形状分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但茶叶种类齐全,茶叶名称优雅别致,而且诸多茶叶更有千姿百态的外形。

长条形茶。外形呈长条状,如绿茶中的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红茶中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黑茶中的黑毛尖、六堡茶,乌龙茶中的水仙、岩茶等。

卷曲条形茶。条索紧细卷曲,如绿茶中的洞庭碧螺春、高桥银峰。

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如绿茶中的龙井、旗枪茶。

针形茶。外形似针状,如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绿茶中的南京雨花茶和安化松针等。

圆形茶。外形像圆珠形。如绿茶中的涌溪火青、平水珠茶、蟹目香珠等。

螺钉形茶。茶条顶端扭转成螺丝钉形,如乌龙茶中的铁观音等。

片形茶。有整片形和碎片形两种。前者如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后者如绿茶中的秀眉等。

尖形茶。外形两端略尖,如绿茶中的太平猴魁等。

颗粒形茶。形状似小颗粒,如红茶中的碎茶等。

团块形茶。毛茶复制后经蒸压造型呈团块形状,又分为砖形、碗形、饼形、枕形等。砖形茶如黑茶中的黑砖茶、花砖茶等;碗形茶如绿茶中的沱茶;饼形茶如黑茶中的七子饼茶;枕形茶如黑茶中的金尖茶。

以烘焙温度分

茶叶烘焙可以降低其含水量,而且此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还能使茶产生自然甜味。茶叶按烘焙温度的不同,分为生茶、半熟茶、熟茶三类。

生茶。烘焙温度低,以保留坯茶原有的清香口味。一般来说,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苦味,色味、汤色较浅,也有的呈黄绿色。

半熟茶。烘焙温度较高,品茗时有口感厚实、滋味醇厚、回甜生津等品质特征,而且茶品色泽褐红,叶底完整,耐冲泡。

熟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烘焙,此制作工序可以改变部分茶性。熟茶口感浓稠水甜,无苦涩味,而且耐冲泡。

以发酵程度分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工艺就是发酵。借助发酵,茶叶会由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且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茶叶按其发酵程度,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三类。

不发酵茶。此茶制作过程中不经发酵,直接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绿茶、白茶、黄茶均为不发酵茶。

全发酵茶。全发酵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而全发酵茶就是在茶叶发酵时让其尽情发酵。红茶、黑茶属全发酵茶,红茶因其干茶颜色与茶汤色泽呈红色,故名“红茶”。

半发酵茶。此茶即乌龙茶类,又称为青茶,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