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和茶的传说

发布时间 : 2019-12-23
黑茶的传说 普洱茶禅茶 青茶传说

黑茶的传说。

“禅”是梵文“禅那”的省音译,意译为“思维修”,“静思虑”。是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

相传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的故事:有两个远方来求禅悟道的客人,赵州禅师会见时,问其中一人,可曾来过此处,那人回答说没有,赵州禅师说:“吃茶去!”接着,他又问另一人,是否来过此处,这个人回答说来过,赵州禅师仍然还是那句话:“吃茶去!”站在旁边的寺院里的一个僧人很是不解,他问禅师,未曾来过此处的人,让他吃茶去,来过的人,为何还让他吃茶去?赵州禅师回答他的仍然是那句“吃茶去”。

简单的三个字:“吃茶去”,却将参禅悟道中的真谛,已经讲述的清清楚楚,禅的修正,在于体验和实证,语言表达无法与体验相比,参禅如吃茶一样,冷暖自知,甘苦自明,是别人说不出来的。千言万语,尽在这“吃茶去”三个字中。

古时,佛祖释迦牟尼发现,常饮茶,可以清神解困,后来,我国许多名寺都出名茶。如北宋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Cy316.COM

小编推荐

茶道和禅的关系


集大成者千利休有一首和歌写道:

无非点茶烧水

喝而知其事

这首和歌的意思是不能用一般常识简单地来解释的。只是烧水煮茶这样的事,似乎谁都明白,但谁都不容易明白。这里表达的深刻含义,只有深入修行,通达奥义的人才能够领悟。不深入地品味那深处之意是不行的。后来这首歌被改为:

无非点茶烧水

喝而知其本

说真的,这首歌非这么改不可。这个“本”字,是的精神所在,而领悟茶的精神是最为重要的。说只是烧水、点茶、喝,并不是的全部,而属于茶事之一。在,不用说有日常的实际生活,也有其艺术,乃至宗教生活。

例如:日常的行住坐卧,进退举止都非常严格。茶席的清洁、置物,道具的摆放也都非常讲究细致周密。这是的艺术性。没有面向这一切的广泛能力是不行的。从建筑、绘画、工艺品,直到园艺,茶人对此所持有的趣味,皆着眼于文化。他所有的好恶,都表现着的特色,渗透着的艺术之美。因此,自己自身的见解以及思考方法也渗透在这种艺术之美中,而这种渗透在艺术性中的东西又渗透着精神。继续深入这种渗透,便和宗教相通。

就宗教意义上来说,绝大多数人会从禅的修行起步,为领悟其精髓而精进修行。例如:茶祖珠光参一休和尚、绍鸥参大林和尚、利休参古溪和尚、还有宗旦参清严和尚等。他们各自达到了极高的悟境,从而尽可能地体悟到了的精神。然后,他们还继续积累实际的修行经验,直到悟出禅的精髓为止。像千利休就从大德寺的古溪和尚处获得“三十年饱参之人”的印可,还有宗旦的悟境也是许多禅僧所不及的。宗旦甘于清贫,在枯淡的生活中,写出了表现精神的著作,千古流传。

所以,《山上宗二记》一书中说:“出自禅宗,为僧人所行。珠光、绍鸥皆如是。”《南坊录》中也说:“以佛法修行得道,乃第一大事也。”千宗旦在《茶禅同一味》一书中,更进一步地主张茶即禅、禅心茶之说,并以身印证之。

和禅的一致之处在于使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扩展,产生积极的意义,直至他精神体系的最终点,茶和禅便会和而为一。用的专用语来说,那就是“佗”。也有人称之为:“露地空草庵”。那空草庵所贯穿的意义,正是的根本原理。

闲静露地 浮世之外

洒落一切 心中尘埃

这是千利休的一首名诗。此处的露地不是简单的庭院,而是世俗之外的境地。不满世俗生活,难以再居于其中时,舍弃那个世俗的社会,从中摆脱出来,成为“幽寂”人,过“幽寂”的生活,这就是人生。这种生活体系中有一道栋梁,那就是禅的修为。

虽然有人认为茶人是厌倦世俗生活、脱离现实世界的人,但未必如此。茶人并非是厌世、悲观,才从那些世俗生活中超越出来。摆脱现实生活的苦恼,创造新的积极的生活,才是生活的归结。生活绝非厌世和遁世那样消极的事情,而是安乐的、建设性的、大乘佛法的生活。这在禅的悟道方面是经常说到的。

首先,作为禅的特征,第一点便是“不立文字”。禅在一开始就不是用语言来加以说明的。

禅总是令人自悟自得,自悟始于茶余饭事的实际生活,如同奴仆,任人驱使。己在茶余饭事中有所开悟。有学问也好,艺能优秀也好,全部将之舍弃,从学徒开始做起,这是禅在教导方法上的特色。禅有其实践性,有以心传心的珍贵。

也一样。如果要学到真正的东西,从一开始,就要在师父的身边,做一个实地学徒生,听从师父的驱使,来敲开之门。以身来侍奉师父,从师父的行坐、进退中开始学习,深入师父的心灵理解问题,是迈向的第一步。

禅的第二个特征应该是枯淡静寂。禅僧那像枯木一样的坐姿,看上去非常静寂,没有任何活动。寂静得如枯木寒岩、止水明镜,显现着清澄意境。在那种境界里,我慢、我见已被克服,开佛知见的大安乐、大自由的天地已被找到。如同在冬日枯荒的树干中,正孕育着眼睛无法看到的花开的春天。静中含动,弱中有强,贫乏而富有,不足而圆满,这样的品味和喜悦在此充分体现。

对于来说,这种清寂的境界就是“佗”,为千利休,也为宗旦所提倡。特别是宗旦通过一生,以身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点。

禅的第三个特征是无一物。用六祖惠能的话来说,就是“本来无一物”,还有“毕竟无所得”之说。如果从究竟意义上来说的话,禅对生活不设置任何问题,吃或者不吃都被置之度外,如果不吃会死的话,连死也不成问题。妙心寺的开山祖师关山慧玄禅师说:“慧玄这里无生死。”因生死问题而烦恼的禅僧是会被人骂倒的。总之,悟道的人面对生死而又不被生死左右,何况诸如吃饭等事就更不挂在心头了。

举出这些禅的特征,说明禅及其落脚点是“无所得无所悟”。了悟之事,就忘他个一干二净。即使被人质疑:“那是悟了的人吗?”也仍然甘于平凡的生活,所作所为全都是真正的断然之举。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暂短的一生中把握永远的生命,应该是禅所具有的意义。

想想被称为茶圣的千利休,他那切腹而去的样子,正是超越生死的神态。现在,我们仍可看到他切腹时,静静地点茶,然后将茶筅抛向天空,轻快地离世而去的情景。他平素就自称抛筅翁,以表达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舍弃小我,融入虚空的意义。没有比他那寂静无为的动作更能显示精神的事情了,也没有比他更可称为饱尝茶禅一味,彻悟茶禅精神的人了。

茶和禅饮艺茗茶


茶和禅表面上看来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可是,其实它们是有共同点的。这两样都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方法虽然不一样,不过却殊途同归,都是一门能陶冶心情的艺术学问。当人在心情不好或是比较烦的时候,泡上一泡工夫茶,你会发现自己会在不知不觉中的抛开那些烦恼的东西。坐在家里打开气炉慢慢的煮着水,然后再放上一曲轻快的古典音乐。你会发现心境在随着你泡茶、品茶和音乐的旋律渐渐地舒展开来,从煮水到泡好了第一杯茶这期间压力在心头那忧闷的心情会有所变化。用心去泡茶和品茶会使人在不知年觉中放下了一些东西。一杯清香的茶进口略带有苦涩,入喉却有如甘露,纷香甘醇。一小口一小口的呷着小茶杯里那洋溢着纷香诱人的茶时,便会发现,随着心情的变化,茶的味道也是在变。茶能使人清醒,禅也是一样。只有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好事情才能把失误降到最低,这一点茶完全能够做到。潮州人在谈生意的时候在喜欢用的就是它,茶,工夫茶!品茶除了能够使人头脑清醒之外,它还在不断的陶冶人的心境。营造出一个和祥融洽的欺氛,这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工夫是当仁不让的。从泡茶到品茶茶叶的每一个动作,它都在不知不觉中的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渐渐的让人的心境平和,安祥。工夫茶的冲泡是一门艺术,品茶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喝茶,这两个字用在工分茶上面其实是不对的,工夫不能用喝的,它是用来品的,慢慢的品,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在潮汕有一句俗话:“快冲慢品”茶在冲泡的时候要快,喝起来的时候要慢,慢慢的品才中国茶能品出茶的味道。快冲慢品,这快冲要的是茶的热,有足够的热度才能品出茶的真正味道;凉了的茶就已经没有了它原来的味道,喝一被凉了的茶其实和喝冷开水没有什么两样。品茶的时候,口到心也要到。用心去品品才能够品出其中的道理,一杯别人用心泡出来的茶,如果不用心的去品的话,就不如喝白开水,这也对不起泡茶让你喝的人。用心去品,才能感觉出茶中道理,味道的变化;每一口茶入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一杯茶之中也蕴涵着人生的道理。有人说人生如酒,也有人说人生如戏,我说,人生如茶!苦中有甘,涩里带甜。人的一生就像手中那一杯小小的工夫茶一样,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时间,它给你的是不一样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