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检验与饮用

发布时间 : 2020-07-17
红茶检验标准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标准

【www.cy316.com - 红茶检验标准】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的检验与饮用》内容,感谢阅读!

对于一般人来说,对茶的认识停留在一般了解的层次上,对茶深层次的品种、优劣等并不清楚,因为了解不够,在选茶的时候也往往上当受骗。

对于一般饮茶的,往往不讲究茶叶的档次,但是卫生情况一定要讲究,选择茶叶主要看新鲜度、干燥度,将茶叶放在手中揉搓,如果可以揉搓成粉末,说明是干燥的,如果只能揉搓成条状,说明干燥度不够,这种茶叶很容易吸潮变质。

除了像六堡茶、普洱茶等,一般茶叶都讲新鲜度,即不能保存的时间太久,小包装的茶在超过一年之后,往往就容易变质,变质发霉的茶一定不能喝,因为发霉的茶会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会分泌出很多的有毒物质,这种有毒物质很容易导致人的腹泻腹痛以及头晕等问题。

保证了茶叶的健康之后,就要了解一下什么茶最适合自己的身体,比如说,如果身体比较虚弱,可以喝红茶,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在茶中加入糖或者牛奶,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能补充营养。

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发育的旺盛阶段,所以适合喝绿茶。女性在生理期前后以及更年期,脾气暴躁,适合喝花茶,因为花茶可以疏肝理气。至于身体肥胖的人,则适合喝乌龙茶、普洱茶,它们可以帮助降脂减肥。平时吃肉比较多的朋友,就最适合喝黑茶了。

喜欢茶的朋友还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调配一些茶,比如各种特色花茶,各种保健茶一类,或许就能调配出专属于你的茶品呢。

本文《茶的检验与饮用》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精选阅读

茶叶种苗的检验与消毒


为了保持品种统一计划,保证种苗质量,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应加强种苗的检验工作。目前茶籽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亦无专门经营茶树良种及其种苗的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加强种苗的检验,以克服只要是茶树结的籽,不分品种,不论茶籽质量,就作为播种材料的落后状态。种苗的检验包括品种统一计划鉴定和种苗质量检验。茶树的种苗,暂时虽然还没有列入国家检疫对象,但种苗消毒工作一定要进行,由于调种引苗而造成茶树病虫害的传播和猖獗,不少地方都有发生,亦应引起重视。 1、种苗的品种鉴定 种苗的品种鉴定,包括品种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两个方面。鉴定方法,以现场直观为主,也就是说,主要采取田间鉴定。通过品种的真实性鉴定,确定品种是否名符其实;通过品种统一计划鉴定,判明种苗利用价值。有性群体品种的种子统一计划,要求在70%以上,也就是代表该群体品种主要类型的种子,占70%以上。无性繁殖系品种的种子,应比群体品种要求有所提高。无性繁殖系品种的扦插苗,对其纯度要求应该严格,原则上纯度要求达到100%。 在进行种苗的品种鉴定之前,先要熟悉被鉴定的品种,了解其主要特征特性以及以往种植和推广情况。扦插苗的品种鉴定,应深入到养穗母本园和苗圃中调查观察,可分别于剪穗扦插前和扦插苗出圃前进行。种子繁殖品种的品种鉴定,应在采种前进行,通过现场调查观察,符合该品种真实性和达到纯度要求的茶园,才能划为留种园,并落实专人管理,分母树单独采收。对劣种杂株的茶籽不采,或提早、推迟采籽,另行处理,不作为茶叶生产的种子。 通过品种鉴定而鉴定出的异种苗木,不论苗木健壮与否,在扦插出圃前,都要剔出。 2、茶籽的检验。 (1)茶籽检验标准茶籽检验之前,要确定种子检验标准,一般灌木和小乔木类的茶树品种,种子规格如下: ①茶籽大小(以茶籽直径计算)不小于12毫米。 ②千粒重不低于800克。 ③含水量不低于22%,不高于38%。 ④发芽率不低于75%。 ⑤夹杂物不高于2%。 ⑥籽粒饱满,呈棕褐色,带光泽,无空壳、霉变、虫蛀和破裂的茶籽。 (2)检验方法一般采用观察茶籽外形、内质,测定重量、含水量和发芽率等方法来检验茶籽质量。 ①观察茶籽外形好的茶籽,握在手里有沉重的感觉,落在桌子上弹性很强,声音尖脆,种壳脆硬,呈棕褐色,并带有光泽。 霉变的茶籽,种脐上有白霉点或粘糊状物质。 未成熟的茶籽,比较轻,种壳呈棕红色或淡棕色,而不是棕褐色。 隔年的陈茶籽,一般种壳带死灰色,干枯而无光泽,比较轻。 嫩的茶籽和用水泡过阴干的陈茶籽,嗅起来一般有水闷气(似黄豆浸水后的气味)。 虫蛀的茶籽,种壳上有虫蛀的症状。 ②轧破茶籽观察内质随机取茶籽50-100料,排放在轧籽板底板上的籽孔中,再将另一块盖板对正籽孔盖好,然后用力一压,茶籽种壳即破碎。 种壳轧破后,观察种仁。凡种仁健壮、饱满,呈乳白色,破裂面带油质而湿润的,都是生活力强的茶籽,也就是合格的茶籽。观察后,统计茶籽合格率; ③测定茶籽的斤数或千粒重随机抽样称取一斤茶籽,数其粒数,并重复2-3次,得出平均每斤茶籽的粒数。或随机抽样取茶籽一千粒,称其重量,统计平均千粒重。 ④测定茶籽含水量抽样取茶籽50料,剥去茶籽种壳,留下种仁先将这些种仁称重,作出记录。然后,放进烘箱(温度105℃)烘干,其间取出称量数次,烘至重量不变时为止。 ⑤测定茶籽发芽率常用的有染色法和湿砂法。 染色法随机抽样取茶籽50粒,剥去种壳和内种皮,但不要将种仁碰伤。如果茶籽干燥不易剥皮,可以先在清水中浸三、四小时。如果肉眼可以看出是球的茶籽,剥壳时就可拣去,不必染色,但要作好记录,计算发芽率时要计算进去,剥皮后的种仁浸入一种叫靛蓝的药液中,浓度为五百分之一至一千分之一。种仁在药液中要全部浸没。浸泡两小时后,倒出药液,用清水将种仁冲洗干净,再检查种仁染色情况,由于活的原生质膜是半透性的,能够阻止染料渗入,故不会染色。因此,不染色的种仁具有发芽能力,染上色的种仁,就没有发芽能力。检查时,要着重看种仁中胚的部分是否染色,如果其它部分轻微染色,而胚没有染色,仍可作为具有发芽能力的茶籽计算。如果因剥壳时剥坏或压伤种仁的关系而染色的茶籽,也应作为好的茶籽来计算。根据观察结果,再计算茶籽发芽率。 湿砂法此法系将茶籽埋在湿砂里,放在种子发芽箱中进行发芽试验。具体做法:随机抽样取茶籽50-100粒,剥去种壳,用温水浸三、四小时,水温20-25℃。事先做好发芽盘,盘底要钻些漏水的小孔,以免积水。盘内底层先垫一层吸水的草纸,纸上铺1.5厘米厚的干净细砂。剥去种壳的茶籽,用温水浸好后,取出平摊在砂,再在摊好的茶籽上盖一层薄砂,然后洒水湿润,放入种子发芽箱或温箱中加温催芽。箱内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发芽盘的细砂要保持湿润,每天加水通气两、三次。大约经过7天加温催芽,即可开始检查发芽情况。通常经过17-20个昼夜加温催芽以后,具有发芽能力的茶籽都可发芽。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计算发芽畜。在剥芽时,肉眼可以看出不能发芽的坏茶籽,即可拣出,但要做好记录,在计算发芽率时,也要计算进去计算。 3、茶苗的检验 一般灌木和小乔木类型茶树品种的苗木,质量规格如下: ①茶苗高度不低于20厘米。 ②主茎直径不小于3毫米。 ③极系生长正常。 ④主茎离地面10厘米已木质化。 ⑤无病虫害寄生。 茶苗质量检验,可以分别在出圃前和出圃后进行。出圃前,在苗圃调查观察,符合上述要求的可以出圃,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留在苗圃中继续培育。出圃后,对已出圃的茶苗进行检验,可采取以茶苗高度为主要依据,参考其它质量规格,对茶苗进行分级。不符合茶苗质量要求的,作为后备苗,一般应再栽到苗圃继续培育。 4、茶籽的消毒 凡远距离调运的茶籽,在调运之前应进行消毒,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种子上携带的病菌传播出去而且还可避免种子因运输而出现霉烂现象。对调入的茶籽,也应进行播种前的消毒。 消毒方法,可采取用福美双(又名TMTD)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0.6%。 拌种的茶籽,可立即播种,亦可放置一段时间,但放置过程中要避免受潮。 苗木出圃前,要检查病虫为害的情况,并进行一次消毒。一般可用800倍马拉松(又名马拉硫磷),在出圃前两星期喷射苗木整个地上部分,以免出圃后将虫害传播出去如在苗木上发现有病斑,应将病叶摘除,并用0.6%石灰半量式液尔多液喷射茶苗。临出圃前再作一次检查,如消毒效果不好,应再重复消毒一次。

茶叶进出口检验与标准概述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建立进出口茶叶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机构。

茶叶检验和审评的发展与饮茶的起源演变是紧密相联及互相促进的。中国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对茶叶品质优劣、真伪鉴别的记述。茶圣陆羽的《茶经》、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的等都对茶叶审评作了描述和总结。18世纪末,随着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和兴旺,经营者为获得高额利润,掺假作伪之风盛叶行。对此,进口国消费者反映强烈,促使各国政府纷纷立法禁止假茶进口。1725年,英国政府率先颁布禁止茶叶掺杂的法令;1766年又增加“违者监禁处分”的条例。1883年,美国议会首次通过取缔掺伪茶叶输入的法令;1897年美国国会第二次通过禁止掺杂及劣茶输入的法令;1911年美国政府再次颁布禁止贸易与检验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茶叶检验成为茶叶贸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00多年来,茶叶检验无论在内容和深度上都不断有新的发展。各国对传统的、也是目前主要的品质评定方法—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审评室的条件、评茶用具、评茶用水、评茶程序、主要品质因子及各因子的重要性、评茶术语、评分方法、扦样方法、茶叶实物标准样等,使其更科学和规范,提高了感官审评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重要性。

在完善感官审评方法的同时,从本世纪50年代起,各国广泛开展了茶叶理化审评的研究,探讨茶叶的物理性状和分析茶叶各种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从计量的数据来寻求理化审评方法以鉴定茶叶品质优劣来取代感官审评。中国的茶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等部门先后分别对茶叶外形的容量、茶汤电导度、比色、检测水浸出物、咖啡碱、粗纤维今量、茶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含量及红碎茶品质化学鉴定法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分别对绿茶的叶绿素和去镁叶绿素含量的比率和茶叶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英国对红茶茶汤的茶黄和茶红素和茶红素的分光光度与茶叶品质鉴定试用于市场评价,并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红茶汤色、多酚类、茶黄素3个指标。法国对茶叶香气成分与价格的相关性作了比较与分析。日本、前苏联、斯里兰卡等国应用气层析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新技术,分析茶叶香气成分等等。但茶叶色、香、味的形成是复杂的,茶叶品质的优劣和等级的高低并不和内含成分数量的多少简单地成正相关或负相关,而往往是许多成分的适量适比,协调地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组合的比例关系有些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各国和国际贸易中对于茶叶品质优劣和等级和鉴定,仍都采用感官审评法,并辅助测定某些理化和项目。

本世纪茶叶检验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国对茶叶检验标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于60年代设立了茶叶分技术委员会,专门承担组织研制有关茶叶国际标准的任务。它是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其决议虽然不具有约束力,却为各国所公认。目前该组织已有正式成员国20个,观察员成员国26个,联络员成员国7个,已举行过14次会议,印发有关研究报告、论文资料370篇。自70年代起先后推荐茶叶国际标准15项,正在研制8项,并每隔五年对原有标准进行回顾和修订。茶叶生产国和进口国也纷纷制定自己的标准,目前已制定国家标准的生产国主要有:中国、印度、日本、前苏联、斯里兰卡、土耳其、肯尼亚、孟加拉国和毛里求斯等。进口国主要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埃及、巴基斯坦、法国、德国、智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沙特阿拉伯、匈牙利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卫生已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某种程度上,卫生已成为食品质量最首要的条件,并已普遍引起各国政府及贸易部门的重视。因此,茶叶卫生项目的确立及其限量指标和检测方法标准的研究制定了各自卫生法规,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欧洲共同体、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30多个国家(地区)都组织制定建立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放射物、黄曲霉毒素、夹杂物等的全部或部分项目的限量指标和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的繁荣,许多茶叶进出口国建立了进出口茶叶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机构。中国由国务院设立的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布在各主要产茶省或地区的商检机构执行检验证书或在报关单上加盖的放行章验放,未经检验合格的茶叶不得出口。印度政府设有茶叶质量监督机构——茶叶局,并订有茶叶质量管理条例,在产地和出运港口实施检验,使规定的最低标准得以严格遵守。斯里兰卡所有茶叶在生产过程中或出口时,茶叶的质量都要受到政府设立的茶叶局的监管,除经申请许可,用作提取咖啡碱、色素和其他工业用途(不包括提取速溶茶)者外,对不符合法令的低劣茶叶,不得出口。肯尼亚和盂加拉国受国家标准局监管。毛里求斯受茶叶局监管,未经主管部门检验合格,不得出口。

进口茶叶国中英国政府规定,从1981年4月1日起,凡在伦敦拍卖市场出售的茶叶,必须符合ISO3720红茶规格标准(已转换为英国国家茶叶标准),否则就不能出售。美国在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内设立茶叶检验部,对进口茶叶进行抽样检验,品质低于法定标准的产品和污染变质或纯净度不符合消费要求的,茶叶检验官有权禁止进口,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在允许范围以内,否则属不合法产品。澳大利亚海关“进口管理法”规定的绝对禁止进口的茶叶有掺假茶、不卫生的茶、泡过的茶等六种。其他进口国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均有政府指定的机构对进口茶叶进行抽样检查,如不符合本国对茶叶的品质和质量要求,禁止进口,甚至销毁。

许多进口茶叶的发展中国实行了“全面进口监管计划”(COMPREHENSIVE IMPORT SPERVISIVE SIHEME即CISS)他们均委托世界上著名的检验机构为其报务,如日本的“OMIC”(日本海外货物检查株式会社)和“JIC”(JAPANINSPECTION CO.LTD)。这些机构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结汇和货到这些国家通关的依据。目前实行全面进口计划的国家有: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多哥、尼日利亚、几内亚、利比利亚、马里、加纳、喀麦隆等30多个国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