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茶人小传:郝羽吉

发布时间 : 2020-07-21
吉岭红茶 吉顺普洱茶 吉益普洱茶

吉岭红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徽州茶人小传:郝羽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徽州茶人小传:郝羽吉”相关知识!

想了解《徽州茶人小传:郝羽吉》知识吗,丰富的《徽州茶人小传:郝羽吉》内容等你来看!

郝羽吉(1632~1680),名仪,号山渔,又号髯公;徽州歙县人。据史料记载:郝士仪“既久客江都,无田产以养母,乃以鱼盐之业,聊代负米,将身隐于市焉。其形于篇者,至性缠绵,油然足以感人,而一以唐人风调为宗”。郝羽吉虽然是一位以贩卖鱼、盐为生的商人,然他却是喜茶爱茶还写诗,且是“至性缠绵”;惜其集已早佚矣。其友孙枝蔚《溉堂文集·郝羽吉诗序》中有:“新安郝羽吉,不独诗人,固今世隐逸之士也。自少时,负颖,异之姿;能澹于声势。”孙枝蔚还有《谢郝羽吉惠茶》诗曰:“虎丘三月曾停舫,惠水他时喜满铛。”他在收到郝羽吉寄赠的茶叶后,情不自禁地停舫取水泡茶,不仅是茶、水满铛;而且是品尝时的愉悦也是“喜满茶铛”。孙枝蔚的许多茶诗,都记载了郝羽吉惠赠茶叶及自己饮的感受。

“郝髯陆羽无优劣,茗槚微茫触手别。灵物堪令疾疢瘳,今年所贮来年啜。怜予海岸病消渴,远道寄将久不辍。”这是泰州布衣诗人吴嘉纪的茶诗,诗中说可以匹敌“茶圣”陆羽的“郝髯”就是郝羽吉;也是吴嘉纪诗歌唱和的知己好友。郝羽吉亡故时,吴嘉纪作《悲髯公》(卷十)以示纪念;从诗中“悲髯公,肺肝厚,二十五年事老友”可知,二人相识始于顺治十三年。此后除交游唱和外,“尤笃念野人贫乏,时出粟与布周之。”郝羽吉每年都会给吴嘉纪寄去财物及茶叶等。正是郝羽吉的常年援手,使吴嘉纪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得到了温暖的慰藉,以致他一家老少得以在海滨陋室中渡过了一个个清贫而又不乏欢乐的日子;每每忆起总是热泪盈眶且作诗记之。充满了感激之情的悼诗还有《郝羽吉寄宛陵棉布》、《郝羽吉寄梅》、《送郝羽吉》等等;字里行间,无不有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咏古诗十二首赠郝羽吉》诗曰:“茶味世不识,浊俗何繇醒?鸿翼覆野啼,陆羽真天生。饮啜道遂广,荈蔎辨尤精。采摘谷雨前,归来山月明。夜火喧僧舍,幽芬淡人情。吴楚几原泉,气味本孤清。汩没山谷里,几与众水并。逢君一鉴赏,人间尽知名。至今品题处,滴溜寒泠泠。”吴嘉纪说郝羽吉能够辨别各种茶味,并称赞他是品茶的鉴赏专家。在郝羽吉辞世次年的春茶上市时;吴嘉纪又满怀思念之情写了《茶绝怀郝二》诗;他怀念郝羽吉每年惠寄松萝茶,时今闻斯人已去,再也得不到那美轮美奂的茶了,再也得不到朋友温馨的照顾了……。“三径蓬蒿一老身,愁闻谷雨是今晨。自从郝二夜台去,空椀空铛干杀人。”“箬篓铅瓶封且题,频年千里寄柴扉。数钱今日与山店,买得松萝忍泪归。”由吴嘉纪诗可以看出,他能常喝到徽州茶的原因,是因为郝羽吉的馈赠;他的诗友从事商业活动,同时也传布徽州茶风尚,这让生活窘迫的吴嘉纪能够屡屡品尝到美滋美味的徽州茶。

郝羽吉行贾于徽州、扬州、泰州地域,为人慷慨大方并以茶交友;这显示了徽商并不止是翻滚于钱堆之中,也热衷于文化审美的生活品味;尤其是提倡风雅,活跃于经济以外的茶文化领域。郝羽吉是一个商人,却表现出良好的儒家伦理并闪耀着文化的光亮;这是值得人们称赞的。

关于本文《徽州茶人小传:郝羽吉》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cy316.com编辑推荐

徽州茶人小传:查士标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徽州休宁人。查士标是明末生员,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是清初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其书法学习米芾,极似董其昌,行书尤精妙;画初学倪瓒,后参吴镇,用笔不多,惜墨如金,风神懒散,气韵荒寒,堪称逸品。查土标被誉为“海阳四家”之一,亦为“新安画派”中的重要成员。清代绘画史籍多有查士标的记载,但一般都很简略,很难详尽地得知他一生的行止,然他的画迹存世尚多,亦有《种书堂遗稿》四卷行世。

查士标嗜茶好饮,他在《晨曦酒醒图轴》上自题:“小桥溪路有新泥,半日无人到水西。残酒欲醒茶未熟。一帘春雨竹鸡啼。”查士标描写的是一种闲适的隐士生活,亦是他自己的一种闲适生活场景。意思是:小桥流水潺潺,昨夜一场雨后,小径上有新鲜的泥土,大半日过去了,没有一个人从小桥经过。昨夜喝的酒还没有完全退去,而烹煮的茶还没有开,窗帘外春雨正浓,竹林里有鸡在啼鸣……查士标创作的茶诗不多,然“茗杯暝起味;书卷静中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的清新诗句,也是令人回味。茶联是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它可以美化环境,增强文化气息,也可以促进品茗情趣。所以,查士标的《茶韵》匾额及“茶炊松叶声凝雨,诗嚼梅花字亦香”的茶联,成为了茶馆的首选。清末,在徽商售茶的汉口有一家非常出名的茶肆,主人收藏有查二瞻等人的真迹,并且将书画挂于茶室墙上,供品茶人欣赏;不仅显示自己的不俗,更是一种经营方式,吸引有同样趣味的茶客光临。诗曰“品茶贪野趣,读画忆高贤;”在茶肆里品茗,不仅能欣赏风光,还可以品赏书画并追忆古代文人才华。而查士标当年寓居扬州时,《广陵诗事》则是记有“户户杯盘江千里,家家画轴查二瞻”的情景。

查士标与石涛是好友,石涛则称他是:“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有时负翁汲潺湲,道是身如水鸟闲。树荫依稀三月暮,焙茶香气满空山。”尽管查士标有40年未见黄山,但黄山留给他的深刻印象仍然是新鲜的、亲切的;这表现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于其后的绘画创作中。可以说,黄山于他来说,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师承。所以,他的《黄山云海歌》长句,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之山的倾慕,也倾诉了对黄山的自傲之情。查士标晚年时尤其思念黄山,他在《欲还黄山寄山中老宿二首》诗中说,“黄山相距千余里,名胜乡关殉可夸。鹫岭每思寻白社,汤泉还拟浴丹砂。旅人何日亲扶杖,行脚吾师许借茶。烦与轩辕猿鹤约,八旬野老欲还家”。山中景物,历历在目;泉水香茶,相得益彰;而思乡之情,则是溢于言表。

查士标自号“散人”,“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他常常是白天睡觉,晚上作画;谓“其晓起最迟,凡应酬临池挥洒,必于深夜,不以为苦,八十余尚童颜。”想必是皎月在天,风竹曳窗;书案一盏清茗,手头一管老笔,间以古琴在耳;精调水墨,以情入画……此时,案头那盏美滋美味的故乡茶,应该是查士标的斋中清友。

茶人陆羽介绍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茶山御使,世称陆文学。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陆羽自幼得其教诲。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茶艺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次宴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22岁时陆羽离家远游,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他游历了宏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辗转大巴山,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760年),游览了湘、皖、苏、浙等十数州群后,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

《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陈师道为《茶经》作序:“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品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品茶鉴水的神奇传说。《新唐书·列传》中有《陆羽传》。

唐大历八年(773年),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经皎然荐引,陆羽拜会颜公之后,即成刺史的座上客。颜真卿看到江南人才众多,于是就发起重修《韵海镜源》的盛举,约陆羽等数十人共同编纂。陆羽接受邀请,参与编辑,趁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全部著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封建社会,研究经学文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中国儒家学说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陆羽煮茶


在中国饮茶史上,自唐开始,饮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茶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陆羽煮茶法的地位。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结合有关历史资料表明,陆羽煮茶法的主要内容有:烤茶、碾茶、罗茶和煮茶,并最终认为:要煮好茶,除了要讲究煮茶技艺外,而且还注重情趣。

按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多种史料表明,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其次,是末茶。但无论是饼茶,还是末茶,虽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饮茶时,都需通过炙、碾、罗、煮等程序后,方可饮用。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湯沃焉。或者有的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陆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现将煮茶的主要程序简述如下。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时,使其炎凉均匀,持以逼火,待饼茶呈虾蟆背状,进而变得卷曲,有茶香散发,又有柔软感时为止。

2、烤茶后,趁热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经冷却后,再将茶饼敲成小块。

4、将碾碎后的茶,过罗(筛)后,使其呈细米状,贮于合(盒)中。

5、煮茶时,当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但须加多少盐,书中并未谈及。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煮茶法外,还有釆用点茶法的。这可在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中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

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注重情趣,为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着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苎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宴次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犎(即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这亲的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这一时期他结识了着名诗僧皎然。皎然既是诗僧,又是茶僧,对茶有浓厚兴趣。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着。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着,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的初稿,时年陆羽二十八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标明圣唐来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使颜真卿修《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的全部着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茶经》问世不仅使世人益知茶,陆羽之名亦因而传布。以此为朝廷所知,曾召其任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至今上饶有陆羽井,人称陆羽所建故居遗址。

老舍宝贵徽州诗作《咏茶》诗


1964年7月初,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曾为我们奉献出《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一大批不朽巨著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偕其夫人、曾经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著名丹青画家胡洁青女士,从北京南下安徽的徽州地区黄山风景区,度过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休养旅游、采风写生的欢乐时光,留下了“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等一组“黄山小诗”之后,便下山来到徽州行署所在地的屯溪古镇,下榻于徽州行署交际处之三江楼贵宾客房。

在屯溪逗留期间,老舍先生应邀为徽州地区的文学爱好者们作了文艺创作辅导报告,结合自己的《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体会,推出了文学创作要“多读、多看、多想、多商讨、多写作”的“五多”要诀,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屯溪逗留期间,老舍夫妇还应邀尽兴地游览了屯溪古镇、徽州墨厂和屯溪茶厂等胜景,写下了《赞屯溪》、《咏茶》、《咏墨》等诗作--《赞屯溪》。

热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小华山下桃花水,况有茶香与墨香。

春风春日采新茶,生产徽州天下夸,屯绿祁红好姊妹,淡妆浓抹总无瑕。

徽州精品久名扬,代代云烟流异香,高举红旗今胜昔,画图作字倍芬芳。

其中《咏茶》诗于1964年8月24日应邀书成立轴墨宝“题赠屯溪茶厂”,《咏墨》诗也于同日应邀书成立轴墨宝“题赠屯溪胡开文墨厂”,现分别珍藏于该两厂陈列室中。其时,《徽州报》随后刊发了老舍先生的这些宝贵的徽州诗作。

老舍先生的徽州《咏茶》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在茶乡吟咏而成的咏茶诗。尤其是他在三江楼上挥毫题书的墨宝,更是难能可贵的异常。诗作于盛夏之季,诗意却是“春风春日采新茶”的和煦清新之意境;“屯绿”、“祁红”这两大徽州名茶,被人民艺术家拟人化作“好姊妹”,又为诗作平添和谐亲切之韵味;尤其是诗作的结句,堪称神来之笔,“浓妆淡抹总相宜”,只稍易二字,便移植、幻化作“浓妆淡抹总无瑕”,则有“直把屯溪媲西子”的潜台词“巧借妙藏诗行间,呼之欲出典故里”之美妙。 

陆羽与茶


一千多年前,复州竟陵西塔寺。一个深秋的早晨。离古寺不远的湖畔芦苇丛里,雁声大作,声音凄楚而悲怆。显然,大群鸿雁的声音,惊动了早起洒扫庭院的智积住持。原来,一个被弃的婴儿占据了鸿雁的巢,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陆羽,字鸿渐。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先生的名号。

陆羽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茶的研究,因此他被尊之为“茶圣”。他的《茶经》凡三卷,阐述茶的本源,采制和饮用的方法,所用器皿等等,十分详尽,使天下人都知道饮茶了。前伦敦医药协会主席杰鲍勒爵士曾著文称“茶是伟大之慰藉物”,他认为“茶无疑为东方赠与西方最有利之礼物”。而陆羽先生的《茶经》却是全面系统地阐明了茶的意义及作用。

茶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致讲究体悟的境界。陆羽的《茶经》,凡三卷,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等章节。茶,是有生命的物事,生命的本质在于悉心呵护倍加珍惜。按《茶经》的步骤饮茶,也许会更加接近茶道吧。

陆羽之前,“荼”“茶”不分,一个“荼”字,两家共用。一种是草本植物,开黄花,味苦,可作蔬菜的,称“荼”。再一种木本植物,叶作饮料的“木字旁加贾字”,也称作“荼”。名同实异,难免混淆不清。是先生为“茶”正了字,陆羽先生在著《茶经》时,把“荼”字减去一画作“茶”,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文字学的范围,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有它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圣的故事告诉我们,陆羽先生对茶的贡献具有世界意义,当我们心存茶道品啜香茗的时候,除了缅怀陆羽先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量功德外,还当效法“茶圣”的那种艰苦勤学谦逊认真虚心的人生态度。

陆羽煮茶法


在中国饮茶史上,自唐开始,饮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茶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陆羽煮茶法的地位。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结合有关历史资料表明,陆羽煮茶法的主要内容有:烤茶、碾茶、罗茶和煮茶,并最终认为:要煮好茶,除了要讲究煮茶技艺外,而且还注重情趣。

按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多种史料表明,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其次,是末茶。但无论是饼茶,还是末茶,虽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饮茶时,都需通过炙、碾、罗、煮等程序后,方可饮用。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湯沃焉。或者有的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陆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现将煮茶的主要程序简述如下。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时,使其炎凉均匀,持以逼火,待饼茶呈虾蟆背状,进而变得卷曲,有茶香散发,又有柔软感时为止。

2、烤茶后,趁热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经冷却后,再将茶饼敲成小块。

4、将碾碎后的茶,过罗(筛)后,使其呈细米状,贮于合(盒)中。

5、煮茶时,当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但须加多少盐,书中并未谈及。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煮茶法外,还有釆用点茶法的。这可在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中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

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注重情趣,为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徽州人的“吃三茶”饮茶风俗


安徽的徽州是指如今的绩溪、休宁、祁门、黄山一带。这里自古就是茶乡,出产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茶叶闻名于世。基于茶乡的陶冶,徽州人自古就嗜好饮茶,而且形成了一些饮茶风俗。

徽州人喜欢饮茶,当地流传的“吃三茶”,它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每天早、午、晚三次必须饮茶;二是接待贵客的“吃三茶”。

徽州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每天按早、午、晚三次饮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晨起来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饮上一杯热茶,这杯热茶会使人觉得浑身血脉通畅,茶香盈口,精神爽快。到了中午饭后,更是离不了茶。他们在中午饮的茶多为酽茶,这样的茶有助于消化、健胃和去油腻。晚饭后,在庭院里歇凉时,品着香茶,觉得十分惬意和舒适。在劳碌了一天之后,饮杯香茶有助于消除疲时,品着香茶,觉得十分惬意和舒适。在劳碌了一天之后,饮杯香茶有助于消除疲劳。在冬日,全家人围着火盆,饮茶品茗,畅谈聊天,更是觉得畅快和喜悦。正是由于他们每日不离饮茶,所以当地有“饭可不食,茶不可少”的说法。

至于接待贵客的“吃三茶”,则是指枣栗茶、鸡蛋茶和清茶。徽州人受传统影响较深,待人接物很讲究礼节。即使是平日有客人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客人敬茶。如果是贵客造访,就要上三种茶。第一道是枣栗茶。这种茶不是用枣和板栗泡的茶,而是就着蜜枣和糖炒板栗吃茶。第二道是鸡蛋茶,就是用五香煮鸡蛋佐茶。第三道是清茶。这种“吃三茶”不仅款待贵客时饮用,就是全家人过春节或春节期间亲戚来家拜年时也吃。

吃三茶”不同于待客的就餐和饮茶解渴,吃的时候重在品茶,要在很闲适的环境里优哉游哉地品茶。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品茶,因而传统的“吃三茶”也只有在部分老年人中流行。

徽州人饮茶很讲究。首先,是讲究水的质量,徽州地区多山,山上多泉水,平时用山泉水泡茶是他们的首选。其次,是经过沉淀、净化的河水,井水居于末尾。当然与自来水相比,他们更喜欢用井水泡茶。茶壶里一般都有个网筛,以便滤出茶渣。

在徽州地区还流行一种本地的“茶道”。这种本地流行的泡茶、品茶的程序,较为细致,大体分为以下十几个过程。如静气(思想专一无杂念)、焚香(给茶神陆羽敬香)、涤器(洗净茶具)、烫盏(用沸水消毒)、赏茶(给大家看茶色、茶形,闻茶香)、投茶、洗茶(用鱼眼泡沸水清洗茶叶)、注汤(注入沸水)、敬茶(饮者闻茶香、观茶色)、品茶、上食(奉上豆千丝、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论茶(议论茶的品位、优劣)。这种茶道注重环境氛围,追求汤清、气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基于此,才能达到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