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道品味客家精神

发布时间 : 2020-10-19
客家炒绿茶 梅州客家茶文化 广东客家茶文化

【www.cy316.com - 客家炒绿茶】

客家人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族群。来者是客,客来敬茶。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客家人对来访者,不论是亲戚朋友或左邻右舍,不论客人的地位高低和财富多寡,一律请坐并以茶款待。

三五人围坐,在茶的香气萦绕中,或说事论理,或谈心诉衷情,一杯茶品味人生酸甜苦辣。烧水,煮茶,喝茶,看似简单的事,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千百年来,客家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与茶为伴

一日三餐不可无茶

从梅州城区出发,驱车10多公里,便来到了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

6月的侨乡村,田野里水稻即将成熟,清风徐来,稻花飘香。不远处,村中上百座古香古色的客家古民居,错落有致。其中一栋崭新的两层半高的小洋楼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村民潘淼启的家。

“来,来,请坐,喝茶。”看到记者一行前来,潘淼启站在大门口热情迎接。走进一楼客厅,中央一张茶几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茶具。

“与很多客家人家庭一样,我们家一日三餐不可无茶,喝茶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潘淼启边说边动手烧水泡茶,如今他每天起床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茶,“一杯香浓的茶汤喝下去,顿觉神清气爽,新的一天才算开始。”

今年66岁的潘淼启是在茶香中长大的,“我爷爷我父亲他们都十分爱喝茶,不单我家,整个侨乡村一直以来都有着喝茶的习惯。”潘淼启说,一般在客家地区,从小孩懂得喝水的时候父辈就开始给他喝茶了,“一旦喝上茶之后,这种习惯是改不了的。”

潘淼启回忆,他童年里觉得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在家里或者左邻右舍家中,看大人们烧水煮茶,然后跟他们一起喝茶,听他们天南海北聊天说事。久而久之,潘淼启就学会了自己动手泡茶,“烧水煮茶,看似很简单,实则不然,这里面有很多学问。”潘淼启说,作为主人,泡茶待客,从茶具的摆放到洗茶、斟茶等每一道工序都很有讲究。

“就拿茶杯的摆放来说吧,要根据不同的个数摆不同的形状。”潘淼启说,比如三个茶杯要摆成三角形状,切忌摆成一行,四个茶杯则要摆成四方形状,五个茶杯摆成一朵梅花形状等。

进入正式的泡茶工序后,首先要洗茶,即第一泡茶必须冲洗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饮用,“一些地方还有一种说法,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潘淼启说。

泡好茶后接着是往每个茶杯斟茶,“在第一轮斟茶中,要尽量确保每个杯子都有茶,这是对来客的尊重。”潘淼启说,在泡茶过程中,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宾主喝茶时,期间若是有新客到来,主人要立即换茶表示欢迎,即“新客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上新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却则会被认为“却之不恭”。

在当地人眼中,潘淼启不仅懂得喝茶之道,更能种出好茶。因为爱喝茶,1984年开始,潘淼启在家乡附近的高山上拓荒种茶,如今他种植的茶叶面积100多亩,每年产出5000多斤,收入二三十万元,种茶也从他的一种爱好成为了他一家主要的收入来源。

“刚开始因为没有种植茶叶和做茶的经验,我就到梅州还有饶平等地去跟别人学习。”潘淼启说,因为一直坚持采用客家传统制茶工艺,他家里生产的茶叶深受当地人以及当地的华侨喜爱,每年都有许多从海外回家探亲的华侨跟他购买茶叶。

“其实,做茶跟泡茶一样,是要用心的,一杯茶好坏,一喝就知道茶人做茶的心态。”潘淼启说,在他看来好的心态应该是茶道最本质的东西。

传承创新

客家茶道品味客家精神

在婉转的古筝声中,几位女子轻扬纤手斟茶,动作优美,赏心悦目。这是梅州莲应女子学堂茶道课的一幕。

“茶道是礼仪的象征,也是在浮躁的社会让人获得心灵宁静的一种仪式,这就是我们开展茶道培训的初衷。”莲应女子学堂负责人温园说。所谓茶道,是指饮茶之道或饮茶之规矩。茶道是茶艺与悟道的结合,使品茶的感受从味觉上升到嗅觉,乃至全身器官的享受。

潮州功夫茶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据梅州市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江载宝介绍,客家人的泡饮方法就是在潮州功夫茶的基础上,结合客家人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惯,进行简化、创新而形成的,因而更符合客家人的实际和社会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勤劳俭朴、热情好客的精神。

一直以来,客家人不论经济收入多寡,每家每户都备有烧水用的茶煲、泡茶用的瓷器或陶器茶壶,“以前,家庭较为富裕的客家人还备有锡器茶壶。”江载宝说,冬春季节,气温较低,为使泡出的茶水保持一定的温度,泡出更浓的茶招待客人,锡茶壶泡茶后,常放入用竹篾编织、里面垫有棉花的茶桶里保温。

据江载宝介绍,古时候客家人泡茶的步骤是首先将茶壶和茶杯冲洗干净,将茶叶投入茶壶内,然后冲入已煮好的沸水静置1-2分钟后,斟入上大下小的瓷制竹节杯内,由主人或其家人用双手逐杯端至客人手中,款待客人。端茶的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贵宾后一般。然后,主人再按来访客人中辈分高低和社会地位等具体情况,分别先后向来访客人进行第二、三、四次甚至多次斟茶。客人为表示对主人的深情厚谊,当主人向自己斟茶时,应用右手的食指(表示自己)或用食指或中指(表示夫妻两人)或用五指(表示全家)稍为弯曲,在放茶杯的桌面上,轻轻弹一下(又称督桌),以表谢意。否则,客人被视为不礼貌。

由于客家人是从中原迁来,均居住在交通不便、环境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过去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虽有“客来敬茶”的习惯,但许多人买不起昂贵的茶叶,“因此,为表示以茶为礼的客家本色,只能以萝卜苗、布惊仁(籽)、番石榴叶等加工制作后代替茶叶,款待客人。”江载宝说。

同样在过去,少数达官贵人、富商、绅士等饮茶和款待客人颇为讲究,特别是对“条索紧结、香气清芳馥郁、滋味甘醇爽口的清凉山绿茶等地方历史名茶尤为喜爱,往往在春茶采制期间,就直接到产地或托人购买价格昂贵的名茶,然后用铁罐密封贮藏2-3年后,才取出来泡饮或款待客人。江载宝表示,客家人普遍认为泡贮藏2-3年后的陈茶,具有消痰化气、消食健胃、提神补脑、止咳健脾等功效。

如今,在梅州,泡茶是每家每户普及的技艺,为了更好地掌握茶道,不少人专门去学习,梅州莲应女子学堂自开办以来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学习茶道,目前该学堂有60多位学员。

“学泡茶、喝茶,其实是养心,心一旦静下来之后,气质就出来了。无论是做茶还是喝茶都是一种好事,快乐的事。”温园说。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每一个茶人,其实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

挖掘内涵

打造嘉应茗茶客家特色茶叶品牌

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广东主要的茶叶产区,梅州独特的客家茶文化也是广东乃至全国茶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州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距今上千年。梅州客家茶文化起源久远,底蕴深厚,至今保留着唐宋时期中原饮茶特征的客家擂茶成为中华茶文化的活化石。此外,勤劳善良的客家人自发建起的客家茶亭,供路人遮风避雨、乘凉歇息,还有大量客家茶歌茶舞、茶诗茶联等以不同的形式发展和传承下来,形成客家特有的茶文化。

挖掘客家茶文化内涵,有利于打造梅州茶叶品牌。今年初,梅州市农业局就联手梅州锦绣国际举办了首届茶文化节,通过茶艺歌舞表演、茶壶茶具展示、品茶大赛等活动,展示梅州市独特的茶道、茶艺等客家茶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梅州茶叶品牌影响力。WWw.cy316.com

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表示,茶叶是梅州的支柱产业,要从科技创新、品牌塑造、链条延伸、文化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重点将加大力度延伸茶园休闲观光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三产拉动一产,即通过休闲旅游产业带动茶叶产业发展,把茶园植入茶文化元素开发成公园景区,吸引游客到茶园休闲观光,形成以生态观光茶园为主题的“食、住、娱、购”一体的休闲旅游,带动整个茶叶产业链条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3年,梅州就在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注册了“嘉应茗茶”区域公共系列商标,打造客家茶叶品牌。“嘉应茗茶”包括“嘉应茗”“嘉应”“嘉应名”“嘉应绿”“嘉应红”和“嘉应乌龙”等6个商标,同时梅州农业部门出台了《“嘉应茗茶”系列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着力把“嘉应茗茶”打造成为梅州农业重点培育发展的区域品牌之一。目前,申请使用“嘉应茗茶“公共商标的茶企15家。

近几年,梅州茶业凭借“嘉应茗茶”区域品牌的强力整合和带动,影响力及知名度大幅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广东省名牌产品,目前全市拥有广东省名牌农产品81个,其中茶叶类达29个,占35%,包括七畲径绿茶、登云嶂黄金芽绿茶、西岩绿茶、马山绿茶、登云金雀绿茶、锅叾水仙绿茶、云溪圣峰绿茶、松岗嶂红茶、飞天马乌龙茶、三宝山乌龙茶等知名茶叶品牌。在2014年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活动中,石正云雾绿茶和西岩乌龙茶被授予“广东名茶”称号。银窿山乌龙茶、凯达牌香妃翠玉乌龙茶荣获“2015消费者心中的广东茶王”称号。

因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元素,作为梅州农业三大区域品牌之一,“嘉应茗茶”以其特有的产地、独特的品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链接

“嘉应茗茶”系列商标使用管理知识问答

1.申请使用“嘉应茗茶”系列商标(以下简称“公共商标”)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茶叶企业申请使用公共商标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第一,企业产品生产地域范围须在广东省梅州市区域内,有独立法人资格,银行信誉度为A级,有固定场所,正式批量生产3年以上;第二,企业须执行国家制定茶叶质量标准,且通过QS认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之一,并提供最近3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第三,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有效运行,近3年未出现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和商品索赔事件,质量感官审评必须达到同类产品优质标准(参照地方茶叶综合标准)。

2.申请使用“嘉应茗茶”公共商标有什么好处(权利)?

获批使用商标者可以在其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上使用公共商标,同时可以优先参加市农业局等政府部门主办或协办的技术培训、贸易洽谈、市场营销、学术信息交流活动、优先享受项目申报及资金扶持等政策扶持。

3.公共商标的主管部门如何实施管理?

梅州市农科院是公共商标的注册人,对该系列商标享有专用权,负责开展商标的使用许可及日常管理工作,对使用公共商标的产品进行全方位跟踪管理,监督检测产品质量,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处理侵权、假冒案件,并接受违规使用商标方面的投诉。

4.如何规范使用公共商标?

经梅州市农科院审核批准使用公共商标后,需签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发放《商标准用证》等,被许可使用者须按要求使用公共商标,不得向他人转让、出售、馈赠系列商标标识,并对所经销产品的批次、数量、去向等建立档案台账备查。

5.如何理解“嘉应茗茶”系列商标中的“母子商标”?

“嘉应茗茶”属于区域公共品牌,其商标是“母商标”,主要用来树立品牌形象;“子商标”为企业自有商品商标,主要用来明确生产者的职责。“母子商标”的组合使用既可以保持“母商标”的知名度,又可以借助其知名度来推荐“子商标”,不仅保护了区域内各个企业注册的商标,还可以通过组合使用来丰富“母商标”的固有内涵。

6.对获批使用公共商标者出现质量问题或违反规定如何处理?

若使用者其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消费者反映强烈,或在国家、省、市产品质量抽查1年内有1次及1次以上严重不合格的,或不服从商标持有人管理的等,经核实后由梅州市农业局批准撤销公共商标使用权,自动解除合同,并在相关媒体上公布。

获使用者违反管理规定的,梅州市农科院有权收回《商标准用证》和已领取的商标标识,并终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凡因商标使用者违反管理规定而引起的经济责任,由使用者承担。

7.对于公共商标有哪些常见的侵权行为?

在市场上如若发现擅自在茶叶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与公共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擅自使用公共商标开展茶事活动的,梅州市农科院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质量,并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处理侵权、假冒案件,并接受违规使用商标方面的投诉。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的精神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的精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的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我想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饮茶的时候多体会这句话,相信会品出茶中更加美妙的滋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到底就是一份平常心,能拥有这样的平和心境,我们对周围的人以及周围的事就会多一些宽容,这样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的阳光。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喝茶,偶尔邀请朋友一道饮茶,最多也不过三四人,一同喝茶的时候,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只是谈论,从不争论,言谈中也从来不会言及“成败”“得失”,更不会夹杂忿恨、懊恼等情绪表达,因为我们觉得,人生就好像一杯茶,有苦有甜,不管是苦是甜,都不必执着,成败得失,也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我们不是圣人,即便是圣人,相信也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一生轻易下结论。

历史上一些人看起来赢了,或许其真实的生活状态是失败的,一些人看起来是败了,或许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我们自己,都应该有一段丰富的人生,人生中,我们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然后不要理会外界的人如何评论,走出自己的一份精彩来。

保持平常心,走自己的路,喝自己的茶,同样的一杯茶,不同的人品饮,会品出不一样的滋味来,希望每一位品茶人,都能品出一份从容、一份坦荡、一份踏踏实实、一份神清气爽,茶能明眼,也能明心,认真体会茶之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更有质量的生活。

本文《茶的精神》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品茶,品味道,品茶韵


人无骨,如何立世,茶无韵,岂能有魂!

韵在茶香中,是一个很诗情画意,很有暇想意境和更高境界的享受,韵也是思想情绪的综合感知,简单点用音乐来形容,我们听一曲轻快的音乐与听一曲优伤的音乐所感受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韵(暗)香:茶汤入口、下咽后,从腹底回涌而出的喉咙、口腔感受到的香气,这种香气令人享受致极,很难用平常熟习之香气类型来加以形容,本人一直认为,这是普洱茶带给我们最美妙香气的享受,沉稳、内敛、厚重、曼妙、柔情、协调、优雅、深沉、迷人、细腻、幽深、如梦如幻。

普洱老茶以陈为贵,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的总和,非指茶的形、色、香、味,指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小的方面是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愉悦、空灵,瞬间的迷幻和浮想联翩的境界,也是茶外之味。

可见,茶韵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官色彩,故常常是只可描述不可定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的体会是,茶仅有香而没有气,仅有清而没有幽,茶汤仅有柔滑而没有骨,是不容易产生茶韵的。气和韵是紧密相连的,有了气韵,茶就有了活性,气韵流动了,茶韵就好感受到了,茶气停留在具体的感官上,而有了幽就升华到心灵的感受上了。

对于茶的品鉴,不仅仅是味道的品尝,更重要的是对于茶韵的品鉴,让自己的灵魂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贵族茶道|中国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

禅茶文化精神:正·清·和·雅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一个“雅”字可以体现。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

“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包容——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茶道人生


妙笔人生

一朵怜幽

喝茶,一直钟情于绿茶,不分冬夏。

甚喜洞庭碧螺春,用20cm的透明玻璃杯,取少许叶芽,入沸水。静坐观叶片缓缓舒展,在水中浮浮沉沉,用最美的身姿演绎着无声蹁跹的舞蹈。形体纤弱,茸毛遍布,碧清翠绿,其味淡淡,这些是碧螺春的特性,而茶汤澄净清明,温香幽雅也是我钟爱它的理由。心事纷扰之时,看着这一幕,也会缓缓地放下心灵的羁绊,融在那样冗长的时光中了。

那日,和一位朋友闲聊茶道,谈到普洱。朋友说,普洱的特性是厚重、深沉且有底蕴。喜欢普洱的人大都是沉着稳妥之人,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经历过生活中的苦,所以在普洱的苦中也能感知到甘甜。

已近而立,;厚重、深沉、底蕴;,这六个字是我期许日后的人生状态,于是想着走近普洱,接纳另一种人生姿态。

江南的街头,无意间发现一间很古朴雅致的茶艺轩,一个富态的中年女人,倚着桌子闲坐,慵散地翻着一本书,却掩盖不住那优雅的气质。我笑着望着她,她起身,也微笑。

有熟悉的古筝曲在屋子间弥漫开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我问她有没有普洱卖,她回问我要茶粒还是茶砖。我说,是自己喝。认为我适合什么我就买什么。她笑着给我装好茶粒后,我向她请教普洱的特性以及炮制要领。

她说,遇见也是有缘,既然你爱茶,那么我教你。她小心翼翼地用茶刀切下一小块普洱茶砖备用,用沸水烫涤、预热紫砂茶具,然后投茶、醒茶、滤茶,一步一骤,有条不紊,动作熟络优雅,我也看得异常仔细。

自始至终她没有过多介绍要注意的细节步骤,只告诉我要用100℃的沸水冲茶,且要掌握好水的沸腾时间,过长会减少水中氧气而影响到茶的活性。她告诉我普洱注重的是泡茶人的心境,那是一种一人得神,万物寂静的如水心境。如果有了那种心境,即使用普通的瓷杯,直接冲水泡茶,掌握好水温,也能炮制出专业茶具泡的茶汤。

她又说,而这种淡水心境你是有的,你给我的感觉便是这样。我笑着,突然感觉这世上,有些人,即便不了解,即便只有一面之缘,也会相通。而普洱茶的这些特性与炮制时要注意的要领,让我蓦然就想到茶与人生。

社会是沸水,我们是那压制的普洱茶。普洱要有沸水才会有醇香,一如我们过尽千帆、历尽多舛才能淡定坦然。普洱是渐进成熟的我们,阅过万千风景后的低调与稳重,懂得如何驾驭自己,收放自如。

而那清香幽雅的,用玻璃杯炮制的绿茶是年少时的我们,用80℃、90℃的水冲泡,简单、纯净、保留着茶叶原有的碧翠色泽。外界的人隔着玻璃杯能窥探我们的内心,而我们也不停地向外张望,透过玻璃杯看七彩的世界。绿茶的清幽不同于普洱的清宁。

思绪被另一曲古筝唤回。她已把一小杯茶放在我的面前,茶汤色泽暖黄,在微寒的深秋,优雅地冒着一股袅袅的热气。小心地端起茶杯,轻浅地呷一口,入喉,温润醇滑、韵陈甘厚、唇齿留香。几乎在同一时刻感受到厚重、深沉、底蕴这六个字,也几乎在同一时刻爱上普洱。于是,我陪着她,她陪着我,一起喝完了那一壶茶。之间只是简洁的交流,关于茶,关于人生。

回到家,取出被自己闲置了好几年的一套紫砂功夫茶具,听着怡人的筝音,按她的程序一步步操作,虽有些生涩,心却寂静得如无风湖水。

斟下自己炮制的第一盏普洱,只是那样静静看着,不品,已然生香……

茶叶知识:人生如茶 品茶品味品人生


人生如品茶,品茶如人生!人生和茶叶一样,短暂的一生,能留下的只是他们的奉献,给自己的却什么也保留不下来。品茶,品味四季蕴味,品淡人生精彩。

一片茶叶,看似那样的细小、纤弱、无足轻重,但却是那样妙不可言。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成就了茶的功效与作用,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价值。

一杯热茶,清香扑鼻,让人猛生欲尝之心,然而要懂的品茶却很难,品茶是一项极其细微的工作,却是至真至上的人生享受。初入口,涩味萦绕舌尖,但滑至舌根时,却清香甘醇,直入心脾,顿使人神清气爽、恬然自在。

人们常说: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的一生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纷纭变化的大千世界。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历程。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只会关注那些主角,不会去刻意地留心那些配角,就像品茶人很少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人生如茶,多一片或浓,少一片或淡,无论是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苦乐都是滋味。

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又何必为功名利禄所累!拥一份淡泊,守一份宁静,人生的底蕴也会愈发厚实、愈有意味!,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同是一杯茶,恋人钟情、痴人叹怨、佛家悟空,俗人闻市井,追名逐利。

绿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感悟着人生的道理。茶如人生,句短味长!

茶道即人道


拜访一位老者,老者泡茶给我喝,这茶叶有种淡淡的兰花香,饮之十分醇香可口,不料老者却说:“呀,真对不住了,我取错茶叶了。”

继而,他从另外一只茶罐中取出茶叶,又泡了满满一杯。我不知何故。老者说:“你方才饮的是去年的旧茶,现在的才是新茶。”

我问:“如何辨别?”

老者说:“我只需看茶叶的形状而已,在水中像茶树上一样生长的必是新茶,而一旦浸入水中,杂乱无章的就是旧茶。”

我再观杯中绿茶,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的身姿果然像极了茶叶未采摘下来时的模样,它的叶儿是直立的,在开水中漾啊漾的。

而旧茶则不然了,它在开水中翻滚,叶儿是漂浮着的,显得没有规则。

老人说:“茶叶其实也是有灵性的,它就像一个人,不管遭遇了什么,它总是保持着性格,轻易不会改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慢慢失去自己的品性,最后只是成为一种茶,它唯一的用途就是解渴了。”

老人的话让我第一次知道茶叶也是有茶性的。而据我所知,茶叶在水中的形态与茶叶的制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老人听罢,呵呵地笑,说:“我说茶叶就是一个人,人一出生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经过岁月的打磨之后,就成了形形色色的人。”

听到此处,我恍然。

茶道即人道。炒制好茶需要在温锅中慢慢揉炒,长达数个小时,茶中大味慢慢集聚。而若要炒制粗茶,那就简单了,把锅加热,半个小时足矣,但这样的茶满是焦火之味,饮之索然无味。

这个世界上的人,品性为什么高低不同,有时候不是因为你自身的问题,而是看在生活的这口锅里,你的灵魂被揉炒了多少回。

茶叶鉴别:西湖龙井茶鉴赏和品味


西湖龙井,中华绿茶中久负盛名,如果非要排十大名茶,无论怎样她都会位列其中。产于杭州西湖周围有着1200多年产茶历史的群山之中,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开始列为贡品,清乾隆闲览西湖,盛赞龙井茶。“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名似佳人”,龙井茶与西湖美景相得益彰为杭州名片,西湖、佳茗、西子、佳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脑海里一定会呈现出无数个美丽倩影,让爱茶赏景人,魂牵梦萦,“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狮、龙、云、虎、梅,“早晚复相逢”。

乾隆的孝心,龙井的意外收获

去杭州,遍寻茶的芳踪,不能错过的就是龙井那儿的十八棵母树。相传,周围的其它龙井都是从这些母树上剪枝培育而成,她们是龙井茶的始祖。乾隆登基之后,下江南微服私访,来到杭州西湖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喝完狮峰龙井后,甚觉茶味鲜醇香郁,神清气爽。恰逢多位年轻美貌姑娘在那十八棵茶树上采茶,顿觉兴起一同采起茶来。不料,侍从来报,太后生病请帝速回,只好顺手把采的茶塞进了衣袋,日夜回京。

太后甚喜儿子归来,又闻清香顺风而入,忙问儿子带了什么好东西。乾隆帝才想起这茶叶还在衣袋里。宫女急泡,太后品尝,清亮绿溢,病也好了几分:“此茶比灵丹妙药还管用呐?”

太后喜欢,帝自当传令下去,把那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树”,每年采制专贡进京敬献太后。至今,你也会一直看到,石栏围在那里,非我等凡夫俗子能享用到啊。

龙井,不仅仅是茶

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目前的龙井村所在。距离龙井500米左右,有一个落晖坞的地方有个龙井寺,也就是辨才和尚种茶的地方,龙井茶就从这里开始向周边蔓延。“龙井”一词,既是茶名,又是茶树种名,还是村地名、井名和寺名,可谓“五龙合一”。

佳茗佳人、名泉名茶

我们说佳人和佳茗,佳茗似佳人,那一定是真美人和真好茶。何谓佳人?似乎不是你我能简单说明概括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佳人应该像好茶一样,清、幽、灵、远吧?

茶与女人终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的茶和女人,也真有许多相似之片。单说与水的关系,茶有水赋予了生命,而女人,以贾宝玉的话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皆以水为灵魂。

佳人似本厚实的书,需要慢下来细读,方才读得懂;佳茗需好水,才能绽放最纯粹的馨香。

“龙井茶叶虎跑水”,用虎跑泉浸泡龙井茶清香四溢,味美绝伦,被人称之为“龙虎斗”,“西湖双绝”。真应了那句“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玉液龙涎顽石髓,一杯未尽心先醉”,当年的茶圣陆羽曾以此泉来泡龙井茶,发现泉与茶相得益彰,绝妙天成,大为赞叹。从此,龙井茶,虎跑泉,便成佳偶天成的生活方式。

龙井产地种类多

西湖龙井历来以“狮、龙、云、虎、梅”为上品,是依产地而命名,狮为狮峰,龙为龙井,云为云栖,虎为虎跑,梅为梅家坞。产自此五地的茶,多以手工制作,被名为西湖龙井。除了此168平方公里之外所产的龙井,浙江还有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这两个产区的龙井茶被称为浙江龙井。

上图钱塘龙井

现杭州市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为钱塘产区;现绍兴市绍兴、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部分乡镇区域为越州产区。

而出了浙江,产自其它地方的,以龙井工艺制作,茶形扁平的茶也都冠以“龙井”茶,加上产地,称为“XX龙井”,比如江苏龙井、四川龙井等。

龙井春茶的等级称谓

龙井附近茶家一年的开销多是靠一季的春茶,除了春茶,另外夏秋茶,当地人把它称为柴草,可见并不入流,也很少人喜欢。春茶共分为四档,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在清明节前采制的头春茶,即明前茶。此时,茶芽刚出,叶鲜嫩,如同莲心,因此,明前茶也常被称为“莲心”,差不多四斤鲜叶能加工出一斤干茶,一个成人劳力,采摘一天也能采一斤多此鲜叶,因而珍贵价奢侈。

第二档的茶叫雨前茶,是谷雨节前采制的第二道春茶。此时,茶的芽柄已发出一叶,形状像一面旗帜,茶芽向上挺立伸展,如红缨枪,故而称为“旗枪”。

立夏之前采制的第三道茶,这时茶叶两侧各附有两瓣叶子,像雀舌一样,所以也称为“雀舌”。

到了第四道春茶的时候,已经是三春茶之后一个月余了,茶树生长旺盛,茶叶多带梗,茶家就称它为“梗片”。

因而能知道,采茶的时间非常重要,有这样一句谚语“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

采摘及加工制作要求

龙井茶的采摘和炒制都很是讲究,叶梗不能留掐痕,炒的时候,手法和火候的掌握拿捏都要精准熟练,非如此不能保证每一片茶叶释放出最佳的风味。

对茶农来说,一年之中最忙碌的也就是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后这一段时间。春茶的采制一点都耽搁不得,否则误茶一季,一年的开销亦无着落了。

每批采摘茶鲜叶要求达到“嫩、匀、净、鲜”四字要求。采摘每批茶鲜叶要求做到“三不采”(不采紫色芽叶、不采病虫芽叶、不采碎叶),“四不带”(即不带老叶、不带老梗、不带什物、不带夹蒂)。

采摘时间因茶树品种、立地条件不同,早发园先采,后发园后采;成年园先采,幼年或更

新园后采。开采期宜早不宜迟,强调偏早;当芽叶在茶园树冠面有5%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开采。

依据采摘制作的嫩度不同,有莲心、雀舌、旗枪之分。

采摘好的鲜叶还不能立即炒制,要先进行晾青、萎凋,在阴凉处摊放一下,散去鲜叶的青气、水份,又可增加茶香,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增加鲜爽度,同时又对龙井茶的碧绿光洁外观起着一定作用。

大多绿茶在加工过程中都有揉捻的程序,目的是为让茶叶形成一定的形状。但龙井制作是把揉捻和炒制结合在了一起。

炒青说起容易,做起难,操作十分复杂,绝对是个技术活。单就手法而言,就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号称“十大手法”。凡观看过炒制龙井茶全过程的,都会认为龙井茶确实是精工细作的手工艺品。

整个炒茶过程分为青锅、回潮、辉锅三个阶段:

青锅:是在15分钟内将茶叶初步成型为扁平,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

回潮:是将经过了青锅步骤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筛中回潮,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辉锅:是将回潮后的茶叶加入锅中炒干,使水分小于5%,并且进一步定型。大约需要20分钟。辉锅后的茶叶起锅晾凉就是成品的龙井茶了。

炒制工序:摊放、青锅、摊晾、辉锅、筛分、挺长头、分筛整理等。

炒制手法: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

西湖龙井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摊放叶分筛→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复辉→复筛归堆→贮藏。十道工序相辅相成,摊放是前提,青锅是基础,辉锅是关键。

产品茶分级及各级感官品质要求

产品按其品质不同,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级别。

群体种与龙井43

如果根据陆羽《茶经》记载算起,西湖一带种植龙井群体种大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即便从辩才和尚在老龙井种植茶树算起,龙井老树种的历史也有近千年之久,而正宗的西湖龙井正是老龙井群体种。

上世纪80年代之前,西湖龙井基本上都是群体种。发芽较晚,需要较高的积温,颜色近糙米色,茶叶形状大小不均匀,卖相不好,加上产量低,满足不了市场要求。

后来培育出了无性系的国家级品种,龙井43号。发芽早,发芽密度大,枝条育芽能力强,茸毛少,短壮肥厚,叶绿素含量高,叶片碧绿。用龙井43炒制出的成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碧绿,跟群体种的糙米色比,更加讨喜。

而一些喝惯了群体种的老茶客对这种新品种不大喜欢,觉得群体种有种特殊的韵味。把这种因惯性而依赖的韵味视作龙井的灵魂,喝茶首选的还是群体种。

龙井茶的鉴赏

龙井茶形体纤细,好似一枚枚精致的芽叶书签,色泽微黄,味香纯正;冲泡后汤色碧绿明亮,芽叶一旗一枪,或两叶抱芽如花朵绽放,簇立杯中交错辉映,芽叶直立,上下浮沉,徐徐如生,宛如青兰初绽,翠竹争艳。品饮香馥若兰豆,滋味甘醇鲜爽,齿颊留芳,沁人肺腑。

龙井茶的特点是香郁味醇,非浓烈之感,宜细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领略其香味特点;向来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如比作女子,便似闺中二八佳人,居绣楼高阁,略知书识礼,或知琴棋书画,自在清高,舞姿曼妙、轻盈、体形娇柔。

品龙井我们先来看看这色:龙井茶叶不经发酵,好的茶叶多手工炒制,茶叶色泽呈翠绿或糙米色,鲜活而油润,冲泡起来,茶色碧绿明亮;冲泡绿茶得用透明玻璃杯,为能看小叶子在水中缓慢翻腾、舒展、游动、变幻,像一段小小的舞蹈,徘徊飘舞,游移浮沉,犹如兰花初绽,在去蒸烟霏中茶香袅袅。

二说这香:龙井茶香馥如兰,在绿茶中非常独特,清香持久,每一次加水,它的香味便有稍微的不同,香气自鼻自舌直冲心肺,仿佛要把这肺腑涤荡得清清澄澄。

三说这味:龙井茶一般以冲泡三道为宜,第一道茶中香馥里有淡淡的苦,喝下之后,感觉五脏六腑都给涤荡着,过三四分钟,清苦又自心底泛溢起来,舌尖留下淡淡的甘味。第二道茶香略带甘醇,舒爽易入口。第三道茶渐觉清香味转淡,依然有明显的回甘,闻着茶底清香依旧。喝过龙井三道茶后“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

四说这形:龙井茶叶全凭一双手在光滑的铁锅里运用自如的“十大手法”炒制而成,只有熟练的老师傅才能全保茶叶真味、成其美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秀、大小匀齐、锋苗显露。

龙井茶的冲泡

茶叶好还要泡得好,如果掌握不好茶叶的用量、用水、开水温度、冲泡时间等,再好的茶,即便是明前龙井,亦是浪费啊。

1.西湖龙井冲泡水温:80-90℃沸水(切不可用即开开水,冲泡之前,最好凉汤,即在储水壶置放片刻再冲泡)。

2.西湖龙井冲泡置茶量:3g/杯(或因个人口味而定)。

3.西湖龙井冲泡用水的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农夫山泉就很不错,多次沸腾会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响茶汤滋味)。

4.冲泡器具选择:陶瓷、玻璃茶具皆可。

5.冲泡可采用“中投法”:用开水温过杯,倒出废水;再在杯中倒入五分之一开水,然后投入干茶,浸润,轻旋茶杯摇香30秒左右,再用悬壶高冲“凤凰三点头”手法注下七分满之开水,稍等一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时间在春夏秋冬的分分秒秒中悄然而逝,一杯龙井茶“细啜缓咽品风韵,至纯至美君心沁”之后,脑海里无不魂牵梦萦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雅韵心幽。纵然离去之时,也会发现,平湖上的一轮清月,白堤苏堤的飘柳温柔,望湖楼的暮色星光,玉皇山脚的数亩茶园,早已深刻在脑海里,抹灭不去。

日本茶道的步骤


我们将介绍日本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茶道仪式背后的精致和协议。了解这种仪式的起源和历史,以及仪式之前,期间和之后所执行的步骤。

日本的茶道

日本的茶道,也被称为茶之道,是一种按照严格的协议准备和供应茶的仪式。它被认为是日本经典的精致艺术之一,甚至有学校致力于教授正确的方式来进行这种仪式。

与这个仪式有关的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聚会,一种是非正式的,一种是chakai,另一种是正式的chaji。它们的复杂性,协议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在这些仪式中使用的茶类型通常是粉末绿茶,称为抹茶。另一个不那么着名的仪式,即senchado,使用叶茶代替粉末茶。

日本茶道的历史

这个仪式在日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有关其庆祝活动的第一个记录证据可以在历史文本中找到,该文字描述了一位名叫Eichu的佛教僧侣如何向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佐贺皇帝提供茶。公元815年,皇帝正在前往Karasaki村。

在公元12世纪,一位名叫Eisai的僧人被认为引入了一种特殊的制茶方法,以及主要成分粉末绿茶的使用。当他从中国旅行回来后,他带来了一种技术,通过将抹茶放入碗中,然后加入热水,将两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来制备这种饮料。茶道仪式在佛教僧侣中很常见。

在公元13世纪,封建军政府统治了日本。在他们的力量下,茶成为战士地位的象征。将有茶测试比赛,参与者必须猜测最优质的茶,他们将赢得奖品。

到了16世纪,饮用茶在日本变得流行起来。SennoRikyu当时是日本茶专家,他为我们今天所知的茶道奠定了基础。他的着作“南方记录”解释了他对茶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个会议应该始终珍惜的想法,因为它是一个独特的场合,永远无法再现。他还提到了他从他的主人TakenoJoo那里学到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出现在每一个仪式上。这些原则是和谐,尊重,纯洁和安宁。

Rikyu可能对茶道有最深刻的影响。他去世后,按照他的教诲,建立了三个主要的茶叶制备学校。他们继续推广饮茶的传统。那些是里千家学校,在表千家学校和武者小路千家学校。他们三人今天仍然活跃。

日本茶道的步骤

仪式前,必须向客人发出邀请,茶馆必须清洁,包括周围的任何花园。必须事先选择餐具,并且必须提前准备餐点。

1.传统的茶室

仪式的一些步骤从一个学校变为另一个学校,并且一些元素,例如一天中的时间,一年中的季节和场地也修改了一些步骤。冬季和夏季仪式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主要是关于用于加热水的水壶的位置。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循相同的一般步骤:

打开茶室的门,客人们进入房间。

2.根据仪式的正式性和一天中的时间,向客人赠送一盘糖果或餐点。

3.带来并展示茶具。它们的呈现顺序是:

首先,Mizusashi,或冷水容器。

第二个是Furo,一个主要由粘土制成的小炉子。

第三是Chawa或茶碗,Chasen或茶须,以及用于将茶放入碗中的Chashaku或茶匙。

第四是夏目或茶容器。

第五是Kama或水壶和水壶盖。

4.问候交换。茶叶制作者或者Teishu,专注于进入正确的冥想状态,准备最好的一碗茶。

茶道组,茶道组的名称及作用[图片解释]


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组合,茶道组合,简称茶道组,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茶道组通常包含有:茶夹:也被叫做茶镊,外形就如同一个夹子一般;茶匙:外形就是一个小勺子般;茶漏:外形就是一个环形的如同漏斗一般的器具;茶针:也有称呼茶通者,形状就是一根细头针的模样;茶则:外形就是一个带有扁平弯头的棍状器具;茶筒:外形如同花瓶一般。

什么是茶道组,名称是什么

茶道组指茶道茶具器具的配件,在茶道中主要起到沏茶、表演等作用,茶道组的名称分别是包含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这六种,统称茶道六君子。材料是木制实木为主!

茶道组的作用用途是什么茶道组[茶筒]用途: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茶道组[茶匙]用途: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茶道组[茶漏]用途: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茶道组[茶则]用途: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茶道组[茶夹]用途: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茶道组[茶针](茶通)用途: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道组器具的功能

茶道组是茶盘上最常用到、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物件,比如说茶漏,用盖碗或是壶泡茶都要用它来过滤茶渣;用来夹闻香杯和茶盏的茶镊,有木的、竹的、金属的;还有用来放品茗杯的茶垫,用来疏通壶口的茶签,以及茶勺和茶刮。所有这些,平时散放在茶盘上,专心喝茶的你可能不会去注意,分开来它们只是茶盘上的杂件,放在茶道瓶中,就成为茶道组了。这些茶漏、茶镊、茶垫等因为其使用功能的限制,其形状大都大同小异,就是材质、工艺上有所不同。

茶道组作为在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其中可能吸引你眼球的,或许是用来存放组件的茶道瓶,其材质多样,造型各异,不只是有花鸟鱼虫,蕴意多多,也让茶道组因此而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及表演性。

本文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关于《客家茶道品味客家精神》的精彩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精彩的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网站,每天不定时更新大量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