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不是茶,是情境与哲学

发布时间 : 2020-11-13
茶文化与哲学 不是绿茶的是 牛蒡茶是不是寒性的

茶文化与哲学。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喝的不是茶,是情境与哲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喝的不是茶,是情境与哲学”相关知识!

竹片做茶则,蕉叶为茶盘,与清风对饮,于山野品茗。27日,一场融汇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茶道体验活动,在武夷山景区岩骨花香漫游道纵情展开。在山水之间探寻茶趣的古雅美感,让来自全国九省市的近百位茶友着实惊艳了一把,它标志着福建工艺美术总公司力推的“中式雅生活”茶文化理念,在我省最负盛名的茶乡之一武夷山落地。

在茶产业纷纷转型升级、携手“互联网+”的时代,是另起炉灶拉长战线,还是强强联合争取共赢?善打文创牌的福建工美选择了后者。一天的体验环环相扣,尽管时间不长,但如果没有其旗下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的文化梳理,经营廿载的武夷山善明茶业也许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吆喝营销,做茶产业链下游一个固本的小微企业。而这次在茶文化体验活动的高潮,他们祭起“十年陈茶封坛大典”,向茶友致谢,向传统致敬,视野高出不少。

武夷山茶文化研究者黄贤庚告诉记者,“陈茶”概括了当地茶业的特色,“封坛”既是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制茶技艺的一部分,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重拾过往的美好,让现代的茶人、茶客与历史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在客商云集的武夷山春茶交易会,这桌“十年不散的茶席”,好似另一场“茶与艺术”主题展。

探寻福建文化的精神力量,传承福建工艺美术的本真,福建工美并不避讳“在商言商”,但更承认继承和发扬传统是自己的立身之本。2013年和2014年,通过连续举办福建省“工美杯”茶席设计大赛,福建工美与茶结缘,从茶器、茶席和茶境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推动“中式雅生活”对于茶文化的介入。研发炻器茶具、创新瓷土配方,倡导喝茶时手势和握法男女有别,为泡茶者设计别具匠心的“手绘花”系列以避免客人拿错茶杯……一系列细节上的考究,诠释了他们对茶道的挖掘。这些巧妙的点拨,也帮助茶企进入更深层次的茶文化市场。

“‘中式雅生活’是一种情境、一种哲学。”福建省工美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茅丹说,他们想用现代的审美情趣和设计理念,重新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因为只有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一个事物才能拥有可持续性。“你看我们设计的产品,比如线条的提取、文化背景的诠释,都是很传统的。但在器形、瓷土配方等方面,又有技术、工艺上的突破创新。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事,为现代人设计,让传统工艺体现出更个性、更人性、更细微的一面。”wwW.cy316.Com

选择武夷山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里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茶文化可以也应当积极向外界输出,由此升华而来的茶学更是一套哲学系统,包括了审美情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儒释道的精神等。“它是一个综合体,我希望我们所有的设计都包含在里面。”茅丹说。

对于大部分中小微茶企来说,专门培养并维持一支创意和设计团队是一种奢望。武夷山茶企如云,但能自己做文化梳理以及VI(记者注:VisualIdentity,即视觉识别系统)的凤毛麟角。有的选择“借鉴”,但只是把别家漂亮的包装借用一下,缺少自己个性之处。福建工美的愿望是,发挥工艺美术资源丰富的强项,为茶产业进行文化上的升级换代。茅丹说:“每一家茶企都有独到之处,我们想把差异化的东西放大,甚至为它们量身定做,加强品牌植入,提升茶文化赋予品牌的附加值。”

cy316.com延伸阅读

品茶中的处世哲学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三毛的作品,因为欣赏三毛的性格。记得,三毛曾在书中说过,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或是青菜豆腐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这也是三毛的处世哲学。而同样的道理,我却是在喝茶时感悟到的。

茶有好坏,可根据这样的或那样的标准去判断;茶无好坏,茶叶的好坏尽在人心。无论是黄茶、绿茶、清茶还是红茶,都是用同一片树叶制成的,不同的加工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茶品。犹如人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人的不同性格。

有的人生怕受一点点苦,只希望生活在蜜罐里;有的人却尝尽了生活的苦难,练就了处事不惊的性格。其实,无论是生活在蜜罐或者经历磨难,我们都该亲身感受的,如此,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才能慢慢成长。每一片茶叶都接受过雨露的滋润和土壤的养护,这是甘,而后才经过如此多工序的改造方能成为佳品,这是苦。只有将所有的都经历一边,才能心有所悟。

就像喝茶的人,好茶尝尽,人生亦短,粗茶淡饭。越是喜欢喝茶的人,越不会在乎茶叶的好坏。好茶者,必然是不会挑剔之人。无论是品质上乘的好茶,或是价格低廉的粗茶,好茶者都会用心地品味,珍惜这山野中的佳味,也只有广泛地涉猎,方能喝到各种各样的茶叶。由此我悟到,好茶喝得,坏茶亦喝得,随遇而安,茶已非茶。

小小茶杯,大大哲学


想了解《小小茶杯,大大哲学》知识吗,丰富的《小小茶杯,大大哲学》内容等你来看!

一只小小的茶杯,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与无尽之美,从胎土的选择、杯型的拿捏、釉药的施彩、士窑的烧结,茶杯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大学问。茶杯与茶汤的交融、肌肤与杯沿的轻抚,更让品茗人在把玩杯器之时,别有一番兴味。中国悠久的品茗文化,以及历代文人对于杯器的歌咏传颂,更造就了茶杯的深厚内涵。自古以来,关于茶杯的那些哲学典故,不绝于耳。

(一)拿起茶杯,放下心事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

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二)茶杯与谦下

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终南山寺院,对住持明心禅师诉苦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绘画,但走遍天下,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老师。”

明心禅师淡淡一笑说:“老和尚虽不懂丹青,但也喜好欣赏,收藏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俗,那就请给老僧留一幅墨宝吧。”

小和尚应声备下文房四宝。

明心禅师继续说:“老和尚最大的嗜好,就是闲来品茗饮茶。施主不妨给老僧画一只茶杯、一只茶壶吧。”

年轻人慨然应允,铺纸运墨,不一会,一直倾斜的茶壶和一只精致的茶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水壶内的壶水徐徐吐出一脉茶香,缓缓注入到茶杯之中。年轻人踌躇满志,得意洋洋,龙飞凤舞地在上面题上“茶香四溢”四个大字。

搁笔后,年轻人问明心禅师:“大师,这幅画您老人家可否满意?”

禅师瞥了一眼,摇摇头说:“你画的确实不错。但我感觉,你把茶壶、茶杯的位置颠倒了。老僧看来,应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

年轻人哈哈大笑,说:“大师好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倒水,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呢?”

禅师捻须朗笑:“孺子可教也!其实,你懂得这个道理呀。只可惜,这些年来,你总是把自己的那个杯子端的高高的,比那些你要请教的“茶壶”还高。那样,老师们智慧的“香茗”,又怎么能注入你的杯中呢?”

年轻人如醍醐灌顶,连连给禅师作揖、拜谢。从此谦卑恭敬地拜师学艺,终于集众家之长于一身,成为画坛的一代大师。

智慧之光:为人谦下为要,学习虚心为真。时常把自己的茶杯放低,保持适当的谦下,我们就能常得香茗注入,而这也正能使我们提升,使我们更加充盈。海之所以大,是因为其能谦下。

(三)不一样的茶杯不一样的心情

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有如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存于一介粒子之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茶杯。莫说杯与杯之间质地、形状、纹理各不相同,便是欣赏它的人不同,它所呈现的意境也各有千秋。

粉红似满树樱花,深蓝似浩瀚星辰;或如双龙戏珠,或如蚁蚓崎痕……

每一个杯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在窑变中彰显灵魂,它们各展风华,各有所长,将杯中世界染得色彩斑斓。

时光寂静,大美而不言。

无需争辩什么是什么,你觉得是,便是了。

紫砂器上的中国哲学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揉和黏土制成器皿,器皿中央是虚空的,才有作为盛物之器的作用。天下容器众多,不独陶瓷,玻璃、竹木、金银铜铁……各类材质的容器都有虚以盛物的功用,为何紫砂器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不止独享茶客专宠,即使不饮茶的人也为其吸引,尤其深得文人雅士喜爱,古往今来也不知为其费了多少笔墨与心思。

《庄子·天地篇》有言:“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形体不凭借道就无法产生,产生了的形体如果不具备德就不会明达。这道理可与紫砂工艺发展互为印证,紫砂器的出现遵从事物产生的根本规律,而它能从众多器物中彰显以至盛行则具备了诸多因素:紫砂器作为一种杰出的手工艺制品,其泥料稀有天然,工艺独特精妙,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功能经世致用,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合一。

技术与艺术、宗教、哲学的关系向来密切,手工艺本身就是人对自然的模拟和对人生的思考。小小一只紫砂器,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佛家所说“芥子纳须弥”,以浅托深,以小寓大,不仅在物质方面给人以切实的享受,也在精神层面给人以共鸣与慰藉。紫砂器具备丰富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雅俗共赏,上自庙堂贵胄,下至升斗小民,皆可各得其所。

泥料·天然

紫砂取材于宜兴丘陵山间的天然矿土,可以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而单独成器,具备纯粹的品质和良好的可塑性。其独特的分子排列结构,在成器后表现为一种特殊的颗粒起伏而又细腻平滑的肌理,质朴而无土气,光泽内敛,毫无浮艳,在视觉上便给人天然的亲近感;由于紫砂所具有的双层气孔特质,利于发挥茶性,以紫砂壶泡茶使人在味觉上的享受更胜一筹;在触觉方面,紫砂触手温润,无玉瓷之冰冷,无金属之坚硬,故而人们尤其喜爱把玩。目前,在世界其他地区尚未发现相同性质的陶土矿藏,紫砂的诞生可谓承天地之精华,得山川之灵秀。

紫砂泥有“五色土”之称,颜色分类繁多,现代大致分为红泥、紫泥、绿泥三大类,红泥艳而不俗,紫泥深沉内敛,绿泥古雅有致。不同的砂泥调和配比,又可产生新的颜色和质感,由于本质天然,配泥调砂后的色彩不显驳杂混乱,颇有君子和而不同的气质。

“水火既济而土合”,紫砂陶是五行相谐的产物,人力与天工的结合。经过窑烧,泥料的颜色和性状会发生微妙变化,且同一泥料在不同温度气氛条件下呈色又不相同,令人匪夷所思。现代许多陶艺家恢复古老的柴窑工艺,其目的便是在温度难以精确掌控的情况下,期待造化之神功。

人对泥土的感情十分深厚,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神灵以土造人的传说,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古老神话。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泥土,旧时离乡背井之人常揣一把乡土在身,以慰思念,到了外地如果发生水土不服,会以水调一点乡土喝下,据说可以治病。港台地区的同胞以及海外华人钟爱紫砂壶,乡土之情也是其中之意。

“尚陶延古意,排闷仰真茶”,古人饮茶可发思古之幽情,究天人之际会,今人饮茶更多一份对自然的眷恋。在城镇化建设飞速推进的今天,村落已逐渐消失,人们生活于钢铁丛林,与泥土日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茶成为一种休闲放松、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饮茶时一持紫砂在手,茶为木之英,壶乃土之精,人与自然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壶的妙处不仅在用还在于养,养壶是一件让人入迷之事,紫砂壶久经茶水滋润,再加主人精心呵护,会日益温润,人养壶,壶亦养人,物质与精神相互渗透,虚实相生。

工艺·精妙

关于紫砂工艺的起源,有“异僧卖土”和“金沙寺僧澄泥抟壶”的传说。金沙寺历史上确实存在,而金沙寺僧已渺不知名。无论传说真假,紫砂壶与佛家有关是确实的。紫砂壶创始于宋代,早期只用来煮水,直到明代改革了饮茶方式,变龙团煎煮为芽茶沏泡,紫砂的双层气孔特质最宜发挥茶性,至此因缘和合,紫砂壶从“潜龙勿用”一跃而“飞龙在天”,成为公认的泡茶利器。中国佛教的禅宗,重视自觉的智慧和当下一念心之顿悟,开创出独特的禅茶文化,紫砂壶因茶而兴,自然少不得与禅茶发生关联。

“技也近乎道”,紫砂器制作工艺精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工艺中独树一帜,以泥片的拍打和镶接来造型的方法,使紫砂器成为造型最丰富多样的陶器,这种特殊的成型技法,突破了方与圆、曲与直的二元对立,极大拓展了表现空间,达到可方可圆,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刚柔相济的境界。中国人奉行“君子智欲圆而行欲方”,紫砂器将此理念表现得颇为直观,十分契合中国人的审美。

紫砂工艺的发展始终是开放包容的,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紫砂工艺汲取了许多别种工艺的经验和方法,采众家之所长,因此发展迅速。明代有诸多外地艺人来到宜兴参与紫砂制作,如徐友泉、陈仲美等人,使紫砂器在品类、造型和风格上都有所拓展。同时,许多文人雅士给予各种建议,如时大彬受陈继儒等学者影响,改大壶为小壶,后来清中的陈曼生参与得更为充分,亲自设计壶型并撰写壶铭,使紫砂器从造型到文化品位都得到很大提高。

紫砂的制作,讲究规矩与章法,其中工具应用十分突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紫砂制作所使用的工具自成一格,其作用各异,形态可人,本身也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器型·抱朴

紫砂器多不上釉上彩,以素色素形取胜,符合道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理念。紫砂器型大致分为光器、花器、筋纹器三类。光器敦朴,端正肃穆;花器摹拟自然,灵动生趣;筋纹器线条块面起伏,有韵律之美。这些造型都在空与有、虚与实之中变化,或守冲抱一,或贯气如虹;或静穆幽寂,或俏丽轻灵;或沉郁蕴深,或简淡闲远……气韵生动,气象万千。

紫砂的器型多与中国哲学相关,例如太极八卦束竹壶、钟式壶、僧帽壶、莲瓣壶、鱼化龙等,不胜枚举。

却月壶造型体现了儒家“满招损,谦受益”思想,“却”有推辞拒绝之意。此造型由陈曼生设计,整壶近似圆形而下缺一角,如一轮将满而未满的月亮。在汪小迁绘制的《茗壶二十品》中,此壶图形旁有注解:“月盈则亏,置之尘隅,以为我规。”这也是陈曼生设计却月壶的用意,以月亮圆缺互替的变化来提醒自己:凡事忌满。这与老子所说的“大成若缺”有异曲同工之致。

莲瓣壶则与佛家相关,莲花是佛教“八宝”之一,具有圣洁净秽的法力,其花、叶、果、茎、根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舍我利他,清净自在,如佛性的体现,故有“花开见佛”之说。莲瓣壶属于筋纹器,这种器型的手工制作尤其考验作者功力,制作严谨的筋纹器由钮、盖、身、底一气贯通,线面凹凸起伏、流畅自然,匀称而富于张力,繁与简,密与疏,收束与舒张,局部与整体相互呼应,具有强烈的律动和艺术美感。

花器中常见的松段、竹段、梅段,代表着岁寒三友,包括梅兰竹菊四君子,都蕴涵着文人志士高洁风骨的象征寓意。

太极八卦束竹壶为紫砂经典器型,这类壶有圆形也有方形,方形又有六方、八方之分。壶身竖向排列64道棱线,状似64根竹子,代表64卦;壶盖上分布八卦,八卦是以最简单的线条来表示最复杂的变化;壶钮的顶面塑造太极图案。准确地说,太极和八卦属于阴阳学,源于伏羲,备于文王,后来为道家推崇而广泛使用。太极图案俗称“阴阳鱼”,一个大圆之中分黑白两半,黑中又有白,白中又有黑,黑白两半不以直线分隔而以曲线划分,表示处在动态之中,如首尾相衔的两尾鱼。老子《道德经》有言:“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性,阴阳相冲达到平衡就是中和,平衡一旦打破,阴阳便发生转化,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使用壶的人如果理解壶型的含义,便能从壶上得到启示,保持内心平衡,在他处于逆境或情绪消沉时,壶上的信息会有所帮助。若此人不了解太极寓意,或了解而没有联想,那么壶对他来说只是饮茶用具,他能领略的紫砂魅力也就打了折扣。这说明鉴赏是需要功力的,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由彼及此、由此及彼的通感,功力不同,则有上士闻道与下士闻道之别。以此反推制壶之人,那些经典器型的创作者,莫不识理明道、性情独特,他们的制器在构思之初已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和寓意,如顾景舟大师制鹧鸪壶。大师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故有创建;普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因循。

装饰·雅致

紫砂器装饰手法多样,有雕塑、镂刻、泥绘、贴花、印花、加彩、上釉、描金、包锡、陶刻等。以陶刻为例,内容有诗词、书法、金石博古图案、山水人物、折枝花卉等,这方面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最为集中。诗词或清新雅丽,如“一榻茶烟新雨后,小帘花韵午晴初”;或含义隽永,如“青山白云吾周旋”、“淡可久交,仁则益寿”;书法飘逸潇洒,篆隶真草、碑拓、法帖各体皆备;画面意境深远,有远山近水、写意画鸟、传神人物。诗情画意的有机交融,为紫砂增添了无限魅力。

“诗人吟白雪,才子步青云”是明末著名陶人陈用卿所制大圆壶上的陶刻,字体如流风飘雪,自由洒脱,展现出陶刻者的自信与神采,也展示了那一时期紫砂陶刻的水平与风貌。

清中范述增制、二泉刻四方锡包壶上有铭文:“汲古绠修弗与世易沉浮”,不仅书法俊秀,含意也令人深思。汲古,即学习古代的知识学问,也指学习古人所具有的精神;绠是打水的绳;易是改变。这句话断句很有意思,它可以是设问:“汲古绠修弗?与世易沉浮。”也可以是陈述:“汲古绠修,弗与世易沉浮。”《论语·微子篇》中,耕地的老人劝子路不要跟着孔子到处奔波,老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社会纷乱就像滔滔的洪水四处流泄,谁又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易,还是弗易?独善其身,还是众醉我亦醉?这可能是千百年来纠结在儒者心上的终极疑问。在中国哲学中,儒家被认为是入世哲学,提倡仁义礼智信,道家与佛家则引人出世,提倡无为与无我。然而儒家也并非一味入世,相反,表现在紫砂壶上的更多是避世隐逸之想,如“何如玉川翁松风煮秋水”、“曳杖看云生,自得清净退”等等。究其原因,这矛盾的心态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饮茶玩壶实在是一件闲雅之事,无关权谋智斗、勾心杀伐。可以将疲惫的身心自现实困境中抽离,仕途受挫、壮志难酬时尤其如此。文人钟爱紫砂并积极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紫砂器作为寄情之物,高朋满座时可以助兴,消沉郁结时可以遣怀,可玩可赏,还可私人定制抒发胸臆。

紫砂器上也常出现道家格言。如“清虚毓神”、“方知静者深”,道家提倡“致虚极,守静笃”,虚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而民国大洋桶壶上的“天地为炉,沧海为池,领略真趣,洋溢化机。”虽是指说茶事,却有庄子《逍遥游》天人合一的气度,表现出中国人气象宏大的宇宙观。

民国年间铁画轩出品方形笔洗上所刻“知白守黑”,语出老子《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大意为:心中是非分明,却不炫耀而甘于昏昧,为人处事保持混沌,此为天下楷模,常德没有偏离,可归于无极之境。

佛家也有类似观点。《阿含经》中佛说:“……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非我咎也。”连大彻大悟具有无上智慧的佛,都不与世间人争是是非非,无怪乎陈曼生会在他的箬笠壶上题刻那句著名的壶铭:“笠阴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看来曼生是深谙此道的。

中国人的含蓄是出了名的,讲究言形有尽而意味无穷,延伸到紫砂装饰上也是这样。紫砂器上常见“暗八仙”图案,以八仙所使用的法器代表八仙,见物不见人而人物自现。清代华凤祥制加彩汉方壶,绘一老者与童子立于松下,童子甚至连眉目也没有,不著一字却活脱脱表现出《寻隐者不遇》(唐贾岛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情境。

款识·理趣

紫砂器上还有一类文化元素值得欣赏,便是款识和印章。早期的紫砂器款识较少,藏界流传着“无款胜有款”之说,因早期陶人不善书写,在与文人接触过程中受到影响,文人作画写文必钤盖印章,名章闲章趣味无穷,紫砂艺人受此感染,对自己的作品有自信和自豪,落款也即成为常态。落款使得原本在封建社会不入上流的紫砂陶人,得以因其制器流传后世而至不朽。

紫砂器上的款识有许多种类和样式,大致可分:人名款,地名款,堂斋号,商铺厂名,纪年岁时,诗词吉句,劝世箴言,以及寓意丰富的图案花纹、吉祥文字等。这些款识或钤或镌,或绘或塑,或单一或组合,分布于紫砂器的特定部位,捧器在手一一识别,颇耐寻味。

文人定制器一般多钤堂斋号,如“澹然斋”、“清德堂”、“阿曼陀室”、“愙斋”等,仅从字面就能反映出定制者的性情追求。堂斋号一般为主人自制,文人钟情于金石篆刻的非常多,如陈曼生、吴大澂等,他们的印章都是自己亲手篆刻,个人风格十分明显,欣赏起来也是各有趣味。

“顺时听天”、“闭门即是深山”、“花径缘客扫”等底款具有很浓的禅味。清中曾流行组合款,两个印款上下连用,上方圆形是地名款,下方方形为作者款,表示天圆地方之意。

晚清冯彩霞制作的莲子壶上有一底款:“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可再往”,出自《朱子家训》,意为做任何事都应当留有余地,得意之时尤需谨慎,不能一味干进。言外之意:再进则易招致失败。《朱子家训》是宋明理学的产物,宋明理学是由先秦儒家发展变化而来的新儒家,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是一位饱学之士,专治程朱理学,他的父亲是明末学者,因抵抗清军失败城破而投水自尽,朱柏庐受此影响,一生隐居乡里教书授课,朝廷多次征召,他坚辞不应。朱柏庐和他的父亲,都在用人生践行宋明理学,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清中晚期紫砂壶上格言款大多出自《朱子家训》,一件清代直筒壶的壶底镌刻“为官心存君国”六字,原句为“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来已感朱柏庐一腔正气,令人钦佩。紫砂壶上钤这样的底款,多半因人定制,意在时时提醒。定制者应是严于律己之士,又或是为了规劝轻狂不羁的人而有意为之。

抗战胜利时,宜兴紫砂名人唐凤芝制作过胜利壶和国光壶以志纪念。国光壶的底部钤有“观国之光”四字印款,出自《周易》“观”卦,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有观察、观摩之意;光,有风土民情、风物景致之意。此卦大意为:观察邦国的景物民俗,明礼见性,效力于王廷。拿到1946年来说,抗战刚刚胜利,时局百废待兴,大家都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振兴祖国。似这类款识富于理趣,并不因时代变迁而过时,对今人犹有警醒与激励作用。

功能·致用

紫砂器经世致用,其质真,其工妙,其型朴,其饰美,其用善。物也有精神气韵,可与人交流,花可解语,紫砂亦能会心,所谓“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紫砂器为人的生活增添诗意,可养生可怡情,有些人爱壶爱到痴迷就是这个原因。

世事无常,任何事物都面临改变,就紫砂器来说,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历史上每一时期的紫砂器制作都有创新,随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要求而发生变化。但并非每种创新都能被传承,明末清初有漆雕、满彩、炉均,清中期有包锡,晚清有双身筒式,这些创新都只流行了一时,如紫砂史上的流星。虽然满彩、炉钧符合皇家审美,锡包刻绘为文人钟情,却都因影响实用功能而遭淘汰。那些既不影响实用又增加美感和文化底蕴的创新被保留下来,成为新的传统,如泥绘、贴花、陶刻等。由此可知,易俗尚新,传世贵用,紫砂创新须遵从“实用为本”原则,实用是紫砂器的第一要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紫砂器制作不应专注于追求精准,而忽略神采。宋代瓷器为行家激赏,不在于精致而在韵致。日本制陶尤其不追求完美,宁愿略有瑕疵,不去巧夺天工,认为这才自然,才是人做的东西。佛家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做壶也是如此,道法自然,才能得真神韵。

不同的人对紫砂器的要求不同,茶客需要茶器,鉴赏家要艺术品,文化人要精神寄托,投资客要保值升值……作为紫砂器的制作者如何看待紫砂器,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它影响着紫砂陶业的发展走向。是将紫砂看作谋生的手段,还是人生的实践和艺术追求?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陶艺家是德艺并重之人,他有“建功济物”之心,他的创作就是他人生的反映,他制作紫砂器凭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智慧与情怀。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贯以形,器成载道。紫砂器上的中国哲学,灵韵生动,旨意遥深。

(摘自《东方收藏》)

看茶是茶,看茶不是茶,看茶还是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看茶是茶,看茶不是茶,看茶还是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茶,是智慧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志,派意念与大地来往,净身于日月之下,吸天地精华,便有了一股灵气,使得枝叶有耀眼之绿,它将自己独置于天地,享受风雨的洗礼,寻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茶的自我世界,亦是忘我境界。

茶道里的泡茶,大部分茶叶都讲究沸水冲泡,如果水温不够,不能够充分把茶的有效成份与香气释放出来,茶叶在沸水不断的冲击碰撞中几浮几沉,这时才可以冲出一杯香气浓郁的好茶。冲茶品人生,何其相似,只有经历过各种波折与历练,经历过生活与工作的浮沉,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才知道人生真正的味道。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修行为“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性命双修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

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心源,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禅茶悟道。

禅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直指生命的真如,而茶的文化精神和禅的哲学意境是相融相通的。"法是茶'茶是法'尽十方世界是个真心;醒即梦,梦即醒,转八识众生即成正觉"。

茶道禅心悟人道,墨研词语韵天然,闲茶逸书醉飘香,静心怡情在雨亭。诗酒禅茶,酒如诗,意浓味烈,茶性却是禅心雅意,茶未入世之前,生于空山幽谷,历尽风吹雨沐,吸纳天地精华,待修得气定神闲,而后虽遭火焙水注,通体弥漫的依然是超然向外的气韵。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而王国维也曾经提出人生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然,茶有时亦是:看茶是茶,看茶不是茶,看茶还是茶。

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想想吧,“寒雪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是多么清淡,又是多么丰盈。

关于本文《看茶是茶,看茶不是茶,看茶还是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日本茶道体验 日本哲学和茶道文化


通过日本茶道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的茶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理念和程序,帮助人们享受平静的茶。如今,许多场馆为人们提供了尝试体验日本茶道的机会,例如日本酒店的茶室,日本甜品店,活动和外国游客的茶道工作坊。您可以通过体验日本茶道来发现日本文化的新方面!

日本哲学和茶道

据说,在禅宗僧人Eisai在12世纪后期从中国带回茶之后,日本人一直在喝茶。

当时的中国人习惯将“抹茶”作为禅宗仪式。抹茶是一种绿茶,通过使用手磨机将茶叶研磨成粉末而制成。通过用热水溶解抹茶粉而不是在热水中注入茶叶来制备抹茶。Eisai带回茶和茶的习俗作为禅宗仪式。饮用抹茶的习俗是禅宗仪式之一,最终由Sen-no-rikyu于15世纪末建立为“Cha-no-yu”。

禅的概念是基于维持一个人的心态和训练的秩序来实现这种状态。茶道成为实践它的方法之一,并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生活艺术,包括建筑,园艺,绘画,美食,插花,书法和菜肴。禅的概念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美学。

日本的各种场所提供了体验茶道的机会

当您访问日本时,我们建议您尝试体验日本茶道。您可以通过品尝抹茶来开始。您可以在机场的咖啡馆轻松找到一个。您还可以在酒店找到日本茶道服务。越来越多的设施为外国游客提供了在英语指导下体验日本茶道的机会.

茶艺不是作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想了解《茶艺不是作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知识吗,丰富的《茶艺不是作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等你来看!

茶艺师是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温馨且富有品味的职业。1999年国家劳动部正式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800种职业之一,并制订《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如今中高级茶艺人才可谓市场中的“抢手货”,各大茶叶公司、茶楼、涉外宾馆把拥有茶艺师资格者看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专业培训的茶艺师往往能得到消费者信赖,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一名合格的茶艺师应当能够按茶艺冲泡技艺要求,冲泡不同品类茶饮;组织茶艺表演;设计各种规格的茶宴、茶会等。其技术等级分初、中、高三级。工作适用范围主要在茶馆(坊)、茶艺馆、茶艺表演团体等。“从茶中感受平和、追求宁静,享受茶所带来的怡然自得,体会人生的真谛”,举手投足中的优雅,冲泡的准确到位、讲解的栩栩如生、茶席设计赏心悦目……茶艺师所展现的才华,使茶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茶艺师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培养一名高级茶艺师,不仅要靠国家支持和单位的大力培养,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如今茶艺师不仅仅是为客人冲泡好一杯茶那么简单,更需要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对美和艺术的鉴赏能力、对不同茶类的识别和冲泡技能,以及专业外语水平等,成为茶叶流通链中的重要一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大力培养茶艺师特别是中高级茶艺师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中高级茶艺师的职业前景相当广阔,比如:在茶叶行业内从事各类茶楼、茶坊、茶叶店、茶艺馆的经营管理及高级技术指导;为沪上各家涉外星级宾馆、大型企业公关部输送学员,负责茶会策划、统筹、外事接待及公关策划等项目;在沪上多家茶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对外文化合作交流,主要从事全市节庆活动的策划、筹备和设计工作。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地区茶叶消费量从10年前的人均每年200克增至现在的800克,而且茶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去年国内市场茶叶销售额超过5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引人瞩目的新兴行业。上海市的茶叶人均消费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品茗之风日益高涨。

据调查,沪上现有各种销售茶叶的专业店6000家,各类茶艺馆、茶楼、茶坊逾3000家,与茶文化相关的产品不断渗入家庭生活,构成一道亮丽的社会风景线。优雅文明、赏心悦目的“茶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各种饮料文化中,中国茶文化产业正逐渐趋热,且形成独立的体系。逐年递增的上海茶叶消费市场,不仅带来对茶艺师的迫切追求,而且要让每一位中外客人都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

但是目前不少从业人员不懂行,不了解茶文化,不会鉴别优劣,不懂得冲泡技巧,从而影响行业的服务质量,这与上海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极不相称。本市3.4万茶市从业者中仅有138人经过培训、考核,获得初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谓凤毛麟角。随着茶艺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质。整个茶叶行业还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和开发。

本文《茶艺不是作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但不是神话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但不是神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人们利用这个植物的过程与其他农产品无异,但其他农产品只是生活中的寻常之物,茶叶却一步步超凡脱俗,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

千年以来,人们利用茶叶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等阶段,最后加工工艺成熟起来,发展为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更细的分类有数百种。茶行中有句话:“茶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

但也不必神化茶叶,我们追溯一下3000多年前茶叶原本的样子。中国人最早利用茶叶,是从咀嚼茶树鲜叶开始的。从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进一步发展为生煮、羹饮,就是把茶树鲜叶放到陶罐里用水煮,类似于现在的煮菜汤。

以茶作为菜肴,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该书记述,晏婴给齐景公做国相时,虽身居高位,却饮食节俭,只吃糙米饭,案上配几样荤菜,还有一道“茗菜”(用茶做的菜)。这段表扬晏婴的话,现代人的说法是“晏婴吃粗茶淡饭”。这段记载则被史学界作为春秋时代食茶的证据。

以茶做菜,古已有之,现代有些地方仍保留了这种风俗,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吃“凉拌茶”——采来新鲜茶叶,揉碎后放在碗中,加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就成了美味可口的菜肴。这种吃茶习惯,无疑是古代食茶的遗风。茶在古时还能入粥,做成茶粥,晋、唐文献中都有记载。“茶粥”在当时的市场商铺里售卖,可能是一种受重视的小吃。

汉代饮茶之风已经很盛。三国时,茶叶加工水平比以前前进了一大步。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做羹饮。当时采叶做饼,已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唐宋时代制茶工艺已经完善,可用四字概括:蒸青做饼,即:采来茶叶先浸于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蒸青,蒸后冷水冲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放置在瓦盆内加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上面的叙述,没有亲眼见过茶叶加工过程的人可能读不懂。下面先重点介绍一下其中的“蒸”字。蒸就是杀青,它是制茶的关键技术,唐宋时代用“蒸”的方式,后来演变为锅炒杀青。

说到“锅炒杀青”,可能普通人还是不理解。其实,它与爆炒青菜的道理是一样的。经验丰富的炒茶师,能控制好杀青的火候和时间,把握好炒制的手法与力度,炒出来的茶,无论外形、滋味还是香气,均能充分发挥出原料的优点。炒菜、炒茶,炒的都是植物鲜叶,都要讲究火候,其加工原理是相通的。

从茶文化看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茶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哲学。在中国茶,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领域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中国人通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品饮与思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茶道的必要条件,构成茶文化的最高层次,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国。据传远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来,茶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有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俗语。今天,茶已成为国饮,可见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悠久的饮茶习惯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而这茶文化中又渗透着中国人神奇的处世哲学。

茶文化中的哲学

统治者哲学。茶是汉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重要饮料,自中唐以后,随着茶叶消费的普及,人们对茶叶的需求日益增大,茶叶商品市场活跃,利润丰厚。所以,自唐代开始征收茶税,以殷国库,以后茶税便成了历朝历代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唐代之后,茶税作为一种专税,历代相承,从无间断。成为国家除盐铁税外的又一固定税收。

饮茶者的哲学。中国人饮茶,讲究品味、讲究意境,更讲究心情。品茶者最能领悟可使身心获得放松与健康的饮茶真谛。在茶从药用、祭祀、食用,发展到饮用,茶从物质形态,升华到精神内涵。茶的每一处变化,每一个阶段,无不留下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烙印。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庶民百姓,都能在茶中体会人生真趣。

中国人把饮茶表现为茶礼、茶俗、茶艺等形式。客来敬茶是我国传统的待客礼仪,无论南北,不分民族。给上门的客人敬上一杯香茶,是最基本的待客礼节了。茶又是一种文化形式的物质载体,它在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婚、丧、嫁、娶无处不在。特别集中体现在各民族的婚俗礼仪中,在佛教的祭祀仪式中等。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异彩纷呈的饮茶习俗,历代饮茶的方式、饮茶的艺术,美不胜收。人们的饮茶过程一步一步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思想内容,中国人平和、内敛,强调个人内心修养的性格,与品茶需要的平和宁静的心态相符。茶艺与茶道的最高境界又总是与悠闲、安静、从容等生命状态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形成最高层次的茶文化。

茶道中体现的哲学。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由物质载体升华出来的精神。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部分,在品茗的过程中体悟儒释道的思想从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涵盖了茶道、茶礼、茶艺、茶仪、茶宴以及关联的茶诗、茶词、茶曲、茶歌、茶舞、茶画、茶书茶室(建筑和布饰)、茶器、茶工艺品、文学、戏曲等在内的人文学、审美学的文化体系。茶道的重点在道的人文精神,茶艺的重点在艺的习茶审美艺术。人们习茶品茶旨在通过茶艺作为媒介已达到修心养性、参悟大道。得到精神享受,是一种心灵的契合,一种自我超脱的态度。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在日本,人们把茶艺最终发展成茶道,使之更具有精神内涵的是日本东山时期的著名茶人村田珠光,他把茶的精神与大和民族自身的精神特性结合起来,把中国佛教中禅宗思想引入用茶的修养之中,使茶道精神更具民族性和思想性。日本茶道的最终确立者千利休把几百年的饮茶技巧和精神加以总结和发展,创立了陀茶道,明确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从此日本茶道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化思想体系。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在形式上完全承袭了中国茶艺的艺术形式,而在内容上是深受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影响。

朝鲜茶礼清、敬、和、乐。朝鲜人用茶注重礼,这是受中国茶文化中儒家的中庸思想仁、礼的影响,对茶中体现的礼的追求胜于对茶艺形式的追求,并形成中正的精神。茶在朝鲜最主要的应用范围就是宗教的祭祀仪式、宫廷的庆典仪式和民间婚丧嫁娶的仪式,茶在朝鲜成为一种礼仪的象征。

中国茶道廉、美、和、敬。中国茶道在历经千年茶史中历经世事,饱含了中国文化和中国茶的精髓。它内敛平和,决不招摇张扬。越是好茶,就越是内敛。平常的心态是种力量,它可以让人处世不惊,可以让人游刃有余,也可以让人持之以恒;如果再注入智慧,即可达到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时间、空间、自由、知己、理想、主见等,这种境界是茶的极致,也是精神的极致。

在文人的眼里,茶不同于其他饮品,它是一种将感官和精神融合为一体的圣物,是一种精神的滋润物,是不死的文化精魂。喝茶本身就是一种平静的选择,只有在静心的状态下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正如周作人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草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低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继续修个人得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道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茶文化是一种由物质载体中升华出来的精神,是一种境界。

茶道在中国古老的哲学理念中,是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智慧融合为一体,堪称东方古典哲学的结晶,茶禅文化的精髓。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所以,更注重将自我的精神与茶艺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杯茶,一缕茶烟,甚至沸泉之一串泡沫,都能引出一片情思。秦汉时期,政治家和文人提出的倡廉之风渐起,许多达官显贵也纷纷作出清廉的姿态,茶便在此时被赋予了清廉的内涵。从此,茶作为清廉的象征深入人心。

茶在儒学家的精神世界里是穷独兼达正人正己、洁身自好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礼节、礼数中,讲究孝敬尊长。新娘过门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公婆及其他长辈敬茶。客人来了,为了表示欢迎和尊敬,主人一定要捧出香茗,就是在下逐客令的时候,也忘不了斯斯文文地端起茶杯,含蓄地送客,茶的妙用只是在中国才能体现得这样精深,而这恰恰是儒学思想中一切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常茶事中的反应。儒学思想,讲究平和、宁静,而仁和礼是儒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茶文化中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

中庸是儒学家的重要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学家认为中庸之道出自于天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道秉承天道而生,而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中,即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身边,修身得道。中庸是修身之道。儒家把中庸思想作为其修身的核心准则,中庸即致中和。中者,即自然适度,使事物处在最佳状态,不偏不倚,不过亦不及。和者,即和谐有序,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和谐共存,这是自然法则。推至于人,君子之道就是与人相处既尊重别人的意见或见解,恭敬谦虚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人们的通达之道。达到中和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运行不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之道无疑标榜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观,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礼之用,和为贵。修身以道,要做到中庸之道,必以德自律。生活中的谦谦君子们,贯穿在茶事中的就是中和思想。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体现了文人对深植于社会中儒学家中和思想境界的推崇以及对茶事的联想。通过习茶品茗的茶事使人修养自省、平和、儒雅、谦恭的人格魅力,这是中庸处事的必备德目。儒家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小而大的人生追求用一种行为准则贯穿起来,那就是中庸,一种周正平稳的处事之道,从而造就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平和之气和传统中国人的清台,这在茶文化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自古人们以茶喻事,以茶喻道、以茶喻治国之道。

时至今日,人们也能从陆羽制作煮茶风炉形成与铭文中深深体味到儒家中庸思想的社会价值。茶文化的兴起,倡导了一种良好的茶风茶俗,强调儒家中庸、守一、和谐、诚实、完善的律条。体现较为广泛的饮茶风尚以及修行者的通过茶事参悟大道的心志。

茶道中也彰显了中庸的另一个思想诚实、诚意。《中庸》提到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道诚实是人道的法则。曾参在《大学》中写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其华美,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则身健体康。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这一儒家思想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则表现为以诚相待的礼节,贯穿于茶事中的就是敬茶的诚意,是对人的彬彬有礼和坦荡诚意。纵观古今茶事,中庸思想是茶道乃至整个茶文化之圭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