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国际术语标准规范

发布时间 : 2020-11-19
花茶的术语 茶叶检验标准 办公茶叶标准

花茶的术语。

茶叶的国际术语标准规范

TeaRich.com2006-10-7讯

1 GB/T 8302-1987 茶 取样 Tea--Sampling

2 GB/T 8303-1987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Tea--Preparation of ground sample and determination of dry matter content

3 GB/T 8304-1987 茶 水分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4 GB/T 8305-19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water extracts content

5 GB/T 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total ash content

6 GB/T 8307-198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ash and water-insoluble ash content

7 GB/T 8308-1987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acid-insoluble ash content

8 GB/T 8309-1987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alkalinity of water-soluble ash content

9 GB/T 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crude fibre content

10 GB/T 8311-19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dust and broken tea content

11 GB/T 8312-1987 茶 咖啡碱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caffeine content

12 GB/T 8313-1987 茶 茶多酚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content

13 GB/T 8314-1987 茶 游离氨基酸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content

14 GB 8537-1995 饮用天然矿泉水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

15 GB/T 8538-1995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Methods for examination of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

16 GB/T 9172-1988 花茶级型坯 Grades of basket-fired green tea for scenting

17 GB/T 9833.1-1988 紧压茶 花砖茶 Brick tea--Hua zhuan tea

18 GB/T 9833.2-1988 紧压茶 黑砖茶 Brick tea--Hei zhuan tea

19 GB/T 9833.3-1988 紧压茶 茯砖茶 Brick tea--Fu zhuan tea

20 GB/T 9833.4-1989 紧压茶 康砖茶 Brick tea—Kang zhuan tea

21 GB/T 9833.5-1989 紧压茶 沱茶 Brick tea—Tuo tea

22 GB/T 9833.6-1989 紧压茶 紧茶 Brick tea—Jin tea

23 GB/T 9833.7-1989 紧压茶 金尖茶 Brick tea—Jin jian tea

24 GB/T 9833.8-1993 紧压茶 米砖茶 Brick tea--Mi zhuan tea

25 GB/T 9833.9-1993 紧压茶 青砖茶 Brick tea--Qing zhuan tea

26 GB 10789-1996 软饮料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oft drinks

27 GB/T 10790-1989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Regulations for acceptance labelling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soft drinks

28 GB/T 10791-1989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 Requirements of ingredients for soft drinks

29 GB/T 10792-1995 碳酸饮料(汽水) Carbonated drinks(Soda water)

30 GB/T 12143.1-1989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 折光计法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n soft drinks—Refractometric

31 GB/T 12143.2-1989 果蔬汁饮料中氨基态氮的测定方法 甲醛值法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amino nitrogen content in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s--Formol number

32 GB/T 12143.3-1989 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乙醚萃取法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L-ascorbic acid in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s—Ethyl ether extraction method

33 GB/T 12143.4-1992 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arbondioxide in carbonated soft drink

34 GB/T 12143.5-1992 浓缩果汁中乙醇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lcohol in concentrated fruit juices

35 GB/T 13738.2-1992 第二套红碎茶 The second set of broken black tea

36 GB/T 13738.4-1992 第四套红碎茶 The fourth set of broken black tea

37 GB/T 14456-1993 绿茶 Green tea

38 GB/T 14487-1993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The terms of tea sensory tests

39 GB/T 16771-1997 橙、柑、桔汁及其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juice content in orange,mandarine,tangerine juice and their drinks

40 GB/T 13738.1-1997 第一套红碎茶 The first set of broken black tea

41 GB 17323-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 Bottled purified water fur drinking

42 GB 17324-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of bottled purified water for drinking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国际术语的标准


标准的茶叶国际术语

1GB/T8302-1987茶取样Tea--Sampling2GB/T8303-1987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Tea--Preparationofgroundsampleanddeterminationofdrymattercontent3GB/T8304-1987茶水分测定Tea--Determinationofmoisturecontent4GB/T8305-1987茶水浸出物测定Tea--Determinationofwaterextractscontent5GB/T8306-1987茶总灰分测定Tea--Determinationoftotalashcontent6GB/T8307-1987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Tea--Determinationofwater-solubleashandwater-insolubleashcontent7GB/T8308-1987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Tea--Determinationofacid-insolubleashcontent8GB/T8309-1987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Tea--Determinationofalkalinityofwater-solubleashcontent9GB/T8310-1987茶粗纤维测定Tea--Determinationofcrudefibrecontent10GB/T8311-1987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Tea--Determinationofdustandbrokenteacontent11GB/T8312-1987茶咖啡碱测定Tea--Determinationofcaffeinecontent12GB/T8313-1987茶茶多酚测定Tea--Determinationofteapolyphenolscontent13GB/T8314-1987茶游离氨基酸测定Tea--Determinationoffreeaminoacidscontent14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Drinkingnaturalmineralwater15GB/T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Methodsforexaminationofdrinkingnaturalmineralwater16GB/T9172-1988花茶级型坯Gradesofbasket-firedgreenteaforscenting17GB/T9833.1-1988紧压茶花砖茶Bricktea--Huazhuantea18GB/T9833.2-1988紧压茶黑砖茶Bricktea--Heizhuantea19GB/T9833.3-1988紧压茶茯砖茶Bricktea--Fuzhuantea20GB/T9833.4-1989紧压茶康砖茶Bricktea—Kangzhuantea21GB/T9833.5-1989紧压茶沱茶Bricktea—Tuotea22GB/T9833.6-1989紧压茶紧茶Bricktea—Jintea23GB/T9833.7-1989紧压茶金尖茶Bricktea—Jinjiantea24GB/T9833.8-1993紧压茶米砖茶Bricktea--Mizhuantea25GB/T9833.9-1993紧压茶青砖茶Bricktea--Qingzhuantea26GB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softdrinks27GB/T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Regulationsforacceptancelabellingpackagingtransportationandstorageofsoftdrinks28GB/T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Requirementsofingredientsforsoftdrinks29GB/T10792-1995碳酸饮料(汽水)Carbonateddrinks(Sodawater)30GB/T12143.1-1989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Determinationmethodforsolublesolidscontentinsoftdrinks—Refractometric31GB/T12143.2-1989果蔬汁饮料中氨基态氮的测定方法甲醛值法Determinationmethodforaminonitrogencontentinfruitandvegetablejuicebeverages--Formolnumber32GB/T12143.3-1989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乙醚萃取法DeterminationmethodforL-ascorbicacidinfruitandvegetablejuicebeverages—Ethyletherextractionmethod33GB/T12143.4-1992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arbondioxideincarbonatedsoftdrink34GB/T12143.5-1992浓缩果汁中乙醇的测定方法Methodfordeterminationofalcoholinconcentratedfruitjuices35GB/T13738.2-1992第二套红碎茶Thesecondsetofbrokenblacktea36GB/T13738.4-1992第四套红碎茶Thefourthsetofbrokenblacktea37GB/T14456-1993绿茶Greentea38GB/T14487-1993茶叶感官审评术语Thetermsofteasensorytests39GB/T16771-1997橙、柑、桔汁及其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测定Determinationofjuicecontentinorange,mandarine,tangerinejuiceandtheirdrinks40GB/T13738.1-1997第一套红碎茶Thefirstsetofbrokenblacktea41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Bottledpurifiedwaterfurdrinking42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Hygienicstandardofbottledpurifiedwaterfordrinking

《现行的国际茶叶标准》


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繁荣,保护消费者利益,国际标准化组织_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先后推荐的茶叶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有:

1,红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60年代末至70年代,ISO/TO34/SO8围绕组织制定红茶标准,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在70年代中先后推荐出ISO 1572等标准,现行标准如下:

ISO 1572-80 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样品的制备;

ISO 1573-80 茶-103时质量损耗的测定;

ISO 1574-80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ISO 1572-87 茶-总灰分的测定;

ISO 1576-88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ISO 1577-87 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ISO 1578-80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的测定;

ISO 1839-79 茶-取样;

ISO 3720-86 红-规格;

ISO 3720-86

(附录) 茶粗纤维测定方法;

ISO 3103-80 茶-用于感官检验的茶汤的制备;

ISO 6078-82 红茶-术语。

红茶的品质要求集中反映在ISO 3720中。该标准在引言中肯定茶叶品质一般由茶师通过感官审评来评价,而标准的技术要求则是根据化学特定成分来确定品质规格的。标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可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粗纤维作为红茶的特定的成分,规定了最高(低)限量指标:(1)水浸出物%(m/m) 最小值32;(2)总灰分%(m/m)最大值8,最小值4;(3)水溶性灰分(总灰分的%)最小值45;(4)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m/m)最大值3,最小值1;(5)酸不溶性灰分%(m/m)最大值1;(6)粗纤维%(m/m)最大值16.6。并且规定上述相应的国际标准为检测方法。

ISO 3720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红茶不掺杂,不受泥土污染和叶子不地份粗老。但由于尚未建立茶叶咖啡碱、茶多酚含量等红茶的重要化学特征成分的检测标准,尚未将茶叶的滋味、香气包含在内,因此,检测内容还有待充实。 目前,赞成ISO 3720的国家有:澳大利亚 肯尼亚 奥地利 墨西哥 比利时 新西兰 捷克 斯洛伐克 波兰 埃及 葡萄牙 法国 罗马尼亚 德国 南非 加纳 斯里兰卡 匈亚利 泰国 印度 土耳其 伊朗 英国 以色列 南斯拉夫等。

2,速溶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70年代末TC34/SC8就着手制定速溶茶的规格。1982年首先推荐出ISO6770-82速溶茶 自由流动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1984年推荐ISO 7516-84速溶茶取样方法;1989年又通过ISO 7514-89速溶茶 总灰分测定、ISO 7513-89速溶茶 水分测定 、ISO 6709.2速溶茶 规格。配套完成了速溶茶产品规格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速溶茶规格中规定了固体型速溶茶的定义和化学特征要求,并规定水分最高限量为6%,灰分最高限量为20%。

3,绿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制定绿茶规格的议题在TC34/SC8第十次会议上列入了议事日程,决定由印度主持这项工作,但印度始终未能提交有关报告。5年后的第13次会议,美国建议由中国承担,中国表明了乐意承担的态度,并草拟了国际绿茶规格工作草案初稿,由美国向TC34推荐立案。现已通过工作草案初稿,正在加快研究工作草案二稿和标准建议草案。绿茶规格和红茶规格的一样,也是以化学成分为技术要求而建立标准。在工作草案中,除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粗纤维作为化学特定成分,还规定了儿茶素总量。由于儿茶素总量迄今尚未建立标准的检测方法,SC8要求各成员国收集人关测定方法及测试资料,以便作为一项新的工作议题立案研究。

4,红茶分级命名与茶袋包装标准

(1)红茶分级命名;分级命名是作国际通用语言,为买卖双方提供方便,以促进国际贸易。1982年TC34/SC8作这红茶-术语的附录,推荐了红休等级标准,列出了红茶中叶、碎、片、末茶的38种花色名称。同是时决定由英国承担研究分级命名的可能性,进而探索一种能用于贸易的茶叶分级方法。但鉴于目前各国分级方法不一,规格不易统一,SC8同意继续研究改进其分级方法以寻求其他更恰当的方法。

(2)纸袋包装标准:现代化的包装运输发展很快,加上木材原料紧张,茶叶包装提上了议事日程。80年代初,英国就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第11次会议上建议用多层纸袋代替木箱和纸箱包装,并提出了适用于集箱和托盘运输的纸袋规格,引起了各国注意。美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相继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纸袋原料要进口等原因,生产国对些难以接受,尤其对铝箔质量规格争议很大。直到1989年第14次会议上,经过长时间讨论,才算同意将英国提交的纸袋规格标准工作草案修改后作为建议草案注册。目前红碎茶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已不同程度使用纸袋包装,虽然纸袋规格、质量不一致,但基本上符合标准袋的设计规格要求。

现行的国际茶叶标准


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繁荣,保护消费者利益,国际标准化组织_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先后推荐的茶叶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有:

1,红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60年代末至70年代,ISO/TO34/SO8围绕组织制定红茶标准,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在70年代中先后推荐出ISO 1572等标准,现行标准如下:

ISO 1572-80 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样品的制备;

ISO 1573-80 茶-103时质量损耗的测定;

ISO 1574-80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ISO 1572-87 茶-总灰分的测定;

ISO 1576-88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ISO 1577-87 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ISO 1578-80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的测定;

ISO 1839-79 茶-取样;

ISO 3720-86 红-规格;

ISO 3720-86(附录) 茶粗纤维测定方法;

ISO 3103-80 茶-用于感官检验的茶汤的制备;

ISO 6078-82 红茶-术语。

红茶的品质要求集中反映在ISO 3720中。该标准在引言中肯定茶叶品质一般由茶师通过感官审评来评价,而标准的技术要求则是根据化学特定成分来确定品质规格的。标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可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粗纤维作为红茶的特定的成分,规定了最高(低)限量指标:(1)水浸出物%(m/m) 最小值32;(2)总灰分%(m/m)最大值8,最小值4;(3)水溶性灰分(总灰分的%)最小值45;(4)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m/m)最大值3,最小值1;(5)酸不溶性灰分%(m/m)最大值1;(6)粗纤维%(m/m)最大值16.6。并且规定上述相应的国际标准为检测方法。

ISO 3720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红茶不掺杂,不受泥土污染和叶子不地份粗老。但由于尚未建立茶叶咖啡碱、茶多酚含量等红茶的重要化学特征成分的检测标准,尚未将茶叶的滋味、香气包含在内,因此,检测内容还有待充实。 目前,赞成ISO 3720的国家有:澳大利亚 肯尼亚 奥地利 墨西哥 比利时 新西兰 捷克 斯洛伐克 波兰 埃及 葡萄牙 法国 罗马尼亚 德国 南非 加纳 斯里兰卡 匈亚利 泰国 印度 土耳其 伊朗 英国 以色列 南斯拉夫等。

2,速溶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70年代末TC34/SC8就着手制定速溶茶的规格。1982年首先推荐出ISO6770-82速溶茶 自由流动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1984年推荐ISO 7516-84速溶茶取样方法;1989年又通过ISO 7514-89速溶茶 总灰分测定、ISO 7513-89速溶茶 水分测定 、ISO 6709.2速溶茶 规格。配套完成了速溶茶产品规格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速溶茶规格中规定了固体型速溶茶的定义和化学特征要求,并规定水分最高限量为6%,灰分最高限量为20%。

3,绿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制定绿茶规格的议题在TC34/SC8第十次会议上列入了议事日程,决定由印度主持这项工作,但印度始终未能提交有关报告。5年后的第13次会议,美国建议由中国承担,中国表明了乐意承担的态度,并草拟了国际绿茶规格工作草案初稿,由美国向TC34推荐立案。现已通过工作草案初稿,正在加快研究工作草案二稿和标准建议草案。绿茶规格和红茶规格的一样,也是以化学成分为技术要求而建立标准。在工作草案中,除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粗纤维作为化学特定成分,还规定了儿茶素总量。由于儿茶素总量迄今尚未建立标准的检测方法,SC8要求各成员国收集人关测定方法及测试资料,以便作为一项新的工作议题立案研究。

4,红茶分级命名与茶袋包装标准

(1)红茶分级命名;分级命名是作国际通用语言,为买卖双方提供方便,以促进国际贸易。1982年TC34/SC8作这红茶-术语的附录,推荐了红休等级标准,列出了红茶中叶、碎、片、末茶的38种花色名称。同是时决定由英国承担研究分级命名的可能性,进而探索一种能用于贸易的茶叶分级方法。但鉴于目前各国分级方法不一,规格不易统一,SC8同意继续研究改进其分级方法以寻求其他更恰当的方法。

(2)纸袋包装标准:现代化的包装运输发展很快,加上木材原料紧张,茶叶包装提上了议事日程。80年代初,英国就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第11次会议上建议用多层纸袋代替木箱和纸箱包装,并提出了适用于集箱和托盘运输的纸袋规格,引起了各国注意。美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相继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纸袋原料要进口等原因,生产国对些难以接受,尤其对铝箔质量规格争议很大。直到1989年第14次会议上,经过长时间讨论,才算同意将英国提交的纸袋规格标准工作草案修改后作为建议草案注册。目前红碎茶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已不同程度使用纸袋包装,虽然纸袋规格、质量不一致,但基本上符合标准袋的设计规格要求。

茶叶包装要符合标准规定


目前,茶叶包装已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模式,除铁盒、纸袋、纸盒、塑料袋等包装外,木制包装、陶瓷包装、工艺包装已走进了超市商场,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木制包装古色古香、造型独特,将雕刻、镶嵌、书法等多种艺术手段应用于此,其间不乏名家之作,极具茶文化色彩。用其包装茶叶不仅不失茶的色、香、味,更不易霉馊变质。

陶瓷包装在茶叶包装中占有一定比重,其精美典雅,绚丽多彩,再加上独特的造型,有的精炼挺秀,有的端庄淡雅,有的壶身还经过素刻、镶嵌、描金、丝绸印花及化妆土装饰,观之赏心悦目、能适合较多人的品位。

随着家居装饰的升温,各种工艺包装日渐走俏。茶叶的工艺包装既可用来保存茶叶又观赏性,造型常以新、奇、特见长,不仅引人遐思,而且极富现代气息。从材质方面看,有金属制品,有玻璃制品,有复合材料制品,摆在居家之中,于不经意间增添了一份东方艺术品位。因而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如茶叶虽有医疗保健作用,但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不允许在茶叶包装标识中宣传“疗效食品”、“保健食品”、“强壮食品”、“补品”、“营养滋补食品”或其他类似词句;不允许茶叶名称上冠以中药名称,或以中药图象、名称暗示疗效和保健作用等。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定量包装的商品茶,其标签标识内容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定量包装称重规定。营养保健茶的包装标签还应同时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0344-9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的规定;应当按规定取得保健食品生产批准文号。

按照规定,定量包装茶叶标签的内容必须包括:茶叶的具体名称、配料表(仅限花茶和保健茶、药茶类)、净含量、加工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包装)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等8项内容。

定量包装茶叶标签所有内容必须牢固地粘贴、打印、模印或压印在包装容器上。不允许把包装标签放在运输包装箱内,让零售商店自己去贴。也不允许把临时印刷的茶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生产日期)放在塑料包装袋内与茶叶直接接触;更不允许用不干胶条补贴生产日期。定量保护茶叶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标签上使用的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必须拼写正确,和汉字相对应,并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即g或克,kg或千克。

定量包装茶叶的实际净含量与表明净含量允差应符合规定的单件负偏差和平均负偏差,不得缺秤少量。如国家对进出口茶叶的衡量检验规定,其实际重量与标明重量允差为:散装茶10kg装为0.14kg,40kg装为0.25kg;小包装茶100g装为0.5g,500g装为2.5g。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提高茶叶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产品包装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现行的国际茶叶审评标准


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繁荣,保护消费者利益,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先后推荐的茶叶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有:

1.红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60年代末至70年代,ISO/TO34/SO8围绕组织制定红茶标准,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在70年代中先后推荐出ISO1572等标准,现行标准如下:

ISO 1572-80 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样品的制备;

ISO 1573-80 茶-103时质量损耗的测定;

ISO 1574-80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ISO 1572-87 茶-总灰分的测定;

ISO 1576-88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ISO 1577-87 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ISO 1578-80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的测定;

ISO 1839-79 茶-取样;

ISO 3720-86 红-规格;

ISO 3720-86(附录) 茶粗纤维测定方法;

ISO 3103-80 茶-用于感官检验的茶汤的制备;

ISO 6078-82 红茶-术语。

红茶的品质要求集中反映在ISO 3720中。该标准在引言中肯定茶叶品质一般由茶师通过感官审评来评价,而标准的技术要求则是根据化学特定成分来确定品质规格的。标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可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粗纤维作为红茶的特定的成分,规定了最高(低)限量指标:(1)水浸出物%(m/m) 最小值32;(2)总灰分%(m/m)最大值8,最小值4;(3)水溶性灰分(总灰分的%)最小值45;(4)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m/m)最大值3,最小值1;(5)酸不溶性灰分%(m/m)最大值1;(6)粗纤维%(m/m)最大值16.6。并且规定上述相应的国际标准为检测方法。

ISO 3720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红茶不掺杂,不受泥土污染和叶子不地份粗老。但由于尚未建立茶叶咖啡碱、茶多酚含量等红茶的重要化学特征成分的检测标准,尚未将茶叶的滋味、香气包含在内,因此,检测内容还有待充实。

目前,赞成ISO 3720的国家有:澳大利亚 肯尼亚 奥地利 墨西哥 比利时 新西兰 捷克 斯洛伐克 波兰 埃及 葡萄牙 法国 罗马尼亚 德国 南非 加纳 斯里兰卡 匈亚利 泰国 印度 土耳其 伊朗 英国 以色列 南斯拉夫等。

2.速溶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70年代末TC34/SC8就着手制定速溶茶的规格。1982年首先推荐出ISO6770-82速溶茶自由流动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1984年推荐ISO 7516-84速溶茶取样方法;1989年又通过ISO 7514-89速溶茶总灰分测定、ISO 7513-89速溶茶水分测定 、ISO 6709.2速溶茶 规格。配套完成了速溶茶产品规格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速溶茶规格中规定了固体型速溶茶的定义和化学特征要求,并规定水分最高限量为6%,灰分最高限量为20%。

3.绿茶规格及检测方法

制定绿茶规格的议题在TC34/SC8第十次会议上列入了议事日程,决定由印度主持这项工作,但印度始终未能提交有关报告。5年后的第13次会议,美国建议由中国承担,中国表明了乐意承担的态度,并草拟了国际绿茶规格工作草案初稿,由美国向TC34推荐立案。现已通过工作草案初稿,正在加快研究工作草案二稿和标准建议草案。绿茶规格和红茶规格的一样,也是以化学成分为技术要求而建立标准。在工作草案中,除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粗纤维作为化学特定成分,还规定了儿茶素总量。由于儿茶素总量迄今尚未建立标准的检测方法,SC8要求各成员国收集人关测定方法及测试资料,以便作为一项新的工作议题立案研究。

4.红茶分级命名与茶袋包装标准

(1)红茶分级命名;分级命名是作国际通用语言,为买卖双方提供方便,以促进国际贸易。1982年TC34/SC8作这红茶-术语的附录,推荐了红休等级标准,列出了红茶中叶、碎、片、末茶的38种花色名称。同是时决定由英国承担研究分级命名的可能性,进而探索一种能用于贸易的茶叶分级方法。但鉴于目前各国分级方法不一,规格不易统一,SC8同意继续研究改进其分级方法以寻求其他更恰当的方法。

(2)纸袋包装标准:现代化的包装运输发展很快,加上木材原料紧张,茶叶包装提上了议事日程。80年代初,英国就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第11次会议上建议用多层纸袋代替木箱和纸箱包装,并提出了适用于集箱和托盘运输的纸袋规格,引起了各国注意。美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相继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纸袋原料要进口等原因,生产国对些难以接受,尤其对铝箔质量规格争议很大。直到1989年第14次会议上,经过长时间讨论,才算同意将英国提交的纸袋规格标准工作草案修改后作为建议草案注册。目前红碎茶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已不同程度使用纸袋包装,虽然纸袋规格、质量不一致,但基本上符合标准袋的设计规格要求。

茶叶标准体系接轨国际面临考验


近日,2007年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在长沙举办。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部分茶叶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存在冲突,标准更新速度滞后,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据了解,茶叶是我国具有几千年生产历史的传统商品,茶文化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2006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达138万公顷,茶产量102万吨,均排名世界第一。同年,我国茶叶出口28.7万吨,出口额5.47亿美元,均创历史最好成绩。长期以来,茶叶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收、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发展经济、拉动内需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茶叶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是,目前该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形势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仲海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制定的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超过470余项,但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尽管我国茶叶方法标准和质量标准数量比较多,但是与之相配套的物流标准、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等标准严重欠缺,难以实现从源头和流通环节保证茶叶质量的要求。

“另外,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也不容忽视。”朱仲海说,目前该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部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不一,存在明显冲突;再者,标龄普遍过长,更新速度缓慢,标准技术指标落后生产发展。朱仲海举例说,目前,在茶叶生产中有部分农药缺少残留限量标准,无法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依据,也使对茶叶生产的监督无据可依。同时,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农药品种更新快,但由于标准更新速度滞后,使得标准与生产实际脱节,在出口茶叶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农药超标现象,影响出口的顺利进行。

“茶叶标准的缺失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给茶叶生产和行业管理带来了挑战。”朱仲海说,在生产上无章可循,没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市场上也很难对任何一种茶产品比质论价,这不仅制约了茶叶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而且给低质产品带来可乘之机。“对外销来说,标准滞后严重制约了我们适应国际市场发展变化、有效防范国外绿色壁垒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针对目前茶叶标准的现状,专家建议,应及时完善和更新现有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工作,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杨胜军认为,当务之急是及时对我国当前的相关标准体系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并增强持续追踪国际间茶叶标准发展的研究力量,加大对国外新提出茶叶安全卫生指标与分析方法的实验验证,最终提高自身检测能力,掌握应对技术壁垒的先机。杨胜军举例说,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规定的比较多而且比较严格,一方面是出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存在有意提高技术壁垒门槛的问题。比如日本,因其本身也产茶,所以其限量指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实验室能完整检测日本提出的在茶叶中使用的80多种农药品种,许多农药品种我们还未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有些农药的标准样品无法获得。“因此提高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平,是应对工作的根本。”

“同时,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快制定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规程、物流与贮存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是当务之急。”中国茶叶商会秘书长、国际茶业大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蔡军举例说,如CAC标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标准的侧重点是保护人类、动植物的安全健康,CAC农药残留指标是在对农药进行毒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设置合理、公正,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作为仲裁的基本依据。蔡军建议,应该对CAC标准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农药实际生产使用情况,采用其具体指标,以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刘霞 )

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规范标准?(上文)


一绿色食品茶叶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一)绿色食品茶叶的基本含义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相关的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的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绿色食品。一般生产A级食品的环境质量及对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要严于无公害食品的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有机食品。

A级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同一档次的食品。

农业部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发展A级绿色食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食品,满足国内消费需要。通过发展MA级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绿色食品是中国特色的安全食品体系,1990年由农业部发起,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和商标标志已在中国内地、香港、日本注册使用。

追求生产环境良好和食品安全优质。法规标准属于推荐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由农业部所属事业单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和运行,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部分计划单列市成立了40多个委托管理机构,依据《商标法》、《食品质量法》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市场监督,己经建立了较健全的认证办法及程序;56个国家级和省级环境质量检测机构对环境进行监测,11个部级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

绿色食品茶叶是按绿色食品的特定生产方式,符合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规定以及生产操作规程,经申请检测获得批准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叶产品,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茶叶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有NY/T288-1995绿色食品红茶叶和绿茶叶。目前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规范的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更没有相关茶叶的专门标准,一般可参照NY/T288-1995绿色食品红茶叶和绿茶叶来实施。

(二)获得绿色食品茶叶的基本要求

首先申请人必须要能控制茶叶叶产品生产过程,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中报企业要具有一定规模,能承担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乡、镇以下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企业作为申请人,必须要有生产基地,并直接组织生产:乡、镇以上的经营、服务企业必须要有隶属于本企业,稳定的生产基地:申报加工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须一年以上茶叶产品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A.茶叶种植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B.茶叶园种植和茶叶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C.茶叶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D.茶叶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规范标准?(下文)


二、绿色食品茶叶的认证程序

(一)如何申报绿色食品茶叶

茶叶叶企业如需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获得在其生产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按以下程序提出申报:申请人向所在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生产情况调查表》。各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人员赴申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合格后,委托定点的坏境监测机构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然后结合考察情况及环境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材料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合格者,由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对申报产品进行抽样,并由定点的食品监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检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终审,终审合格的申请企业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合格的产品进行编号,并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

三、绿色食品标志及管理办法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标识、证明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及与此类食品相关的事物。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须按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由农业部审核批准其使用权。并实行有偿付费使用的原则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作为特定的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防伪标签是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必备的特征。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采用了以造币技术中的网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伪技术,标签用绿色食品指定颜色,印有标志及产品编号,背景为各国货币通用的细密实线条纹图案,防伪标签的发放数量受到监管,以控制企业生产产量,从而避免企业取得标志使用权后,扩大产品使用范围及产量。

绿色食品编号形式如下:

LBXXXX

标志 代码 产品 分类 批准 年度 国别 地区 省 产品 序号 产品分级。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中国茶叶出口标准化 助推茶叶国际品牌建设


王志强弃医从茶,在国外开设茶叶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现我国茶叶并没有统一的出口标准,是与国际品牌“立顿”无法抗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希望在中国茶叶出口这一方面建立统一标准,能够更好地打造茶叶国际品牌。

王志强

在8月22日召开的《星光大道》大同赛区选手选拔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总冠名企业,山西魔根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志强现场分享了“标准”二字的内在价值。

王志强介绍,他最初学习的是中医专业,后来又学习了西医专业,旨在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文化和方式来传播中医文化。他在加拿大设立了爱天然集团,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发达国家上市的中草药企业。

他在国外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7万家茶企抵不上一个立顿。受此触动,王志强回国卖掉制药厂,卖掉豪宅、豪车进军茶叶领域。用制药企业的工艺、流程来制作茶叶产品。在全国又是第一家。他生产的黑茶还申请了美国FDA认证,在全国仍是第一家。

王志强开创了魔根茶吧,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是全球第一家连锁健康养生茶吧。他把连翘、甘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草药做成了袋泡茶,创新“茶伴侣”概念。

除此之外,魔根还推出了“茶点”,将中药黄芪、山药的提取物渗透在大枣里面,再加入核桃和枸杞。这样的“茶点”,在国内外的质量检测中,包括美国最严格的FDA检测完全合格。

跨入国际市场的王志强,感受最深的是对“标准”的认知。

他说,“中国的七万家茶企加起来赶不上一个立顿”,初听这句话他很愤慨、很不服气,认真研究才发现,这是事实。立顿一家独大畅销全球,每年销售上百亿元,究其原因,立顿有红茶标准,我们的茶叶没有标准。

王志强透露,魔根是第一家把中国的中草药做到国外上市的企业,其实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和多少钱,最主要的是制定了标准。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我们的茶叶,毛尖好不好,铁观音好不好,标准是什么?

很多人说魔根傻,放着每年十几个亿的制药收入不做,却做茶。魔根认为,茶是东方文明的精髓,是中国人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茶不仅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茶与一亿茶农的产业息息相关,振兴中国茶产业,成了王志强的理想和抱负。

王志强在美国注册了世界茶叶联合会。通过世界茶叶联合会,和复旦农大、云南农大、华中农大,以及农科院的院士,正在制定和完善中国茶叶出口标准,希望通过媒体的呼吁和关注,携手魔根,让中国产生一个可以与立顿比肩的国际品牌。

“我们这次之所以和星光大道来到大同,因为星光大道是百姓的舞台,是草根的舞台,他成就了无数的草根明星,成就了无数的企业,魔根通过星光大道也必将成为一颗恒定的璀璨的明星。”

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建云、肖强、韩文炎、许允文、唐美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基地选择、规划,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和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等。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茶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7—1989 茶树种子和苗木

NY/T227 微生物肥料

NY/T5020—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pesticideresidue

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总称。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interval

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需要间隔的最少天数。

33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controlindexeconomicthreshold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危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34 防治适期 suitabledateforcontrol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35 茶树专用肥 teaspecialtyfertilizer

根据茶树生长规律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用于茶园的各类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肥料。

4 基地选择、规划

4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20的要求。

42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

43 道路和水利系统

431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432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

44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质量符合GB11767—1989中规定的1、2级标准。

45 茶园生态建设

45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

452 除北方茶区外,其他茶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

453 对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50%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度。

454 对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

46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5 茶树种植

51 茶园开垦

511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表1 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mg/KG

项目浓度限值砷≤30汞≤5镉≤3铬≤70铅≤60铜≤400六六六≤0.2滴滴≤0.2

512 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时,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

513 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 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

52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

53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40cm。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

6 土壤管理和施肥

61 土壤管理

61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6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613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614 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615 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 5~5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0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的范围。

616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

62 施肥

62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茶园宜使用的肥

分类名称简介农家肥料1、堆肥

2、沤肥

3、家畜粪尿

4、厩肥

5、绿肥

6、沼气肥

7、秸秆

8、泥肥

9、饼以各类秸秆、落叶、人畜粪便堆制而成

堆肥的原料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猪、羊、马、鸡、鸭等畜禽的排泄物

猪、羊、马、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成

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

沼气池中的液体或残渣

作物秸秆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等

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

商品肥料

1、商品有机肥

2、腐殖酸类肥料

3、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

磷细菌肥料

硅酸盐细菌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

4、有机无机复合肥

5、化学和矿物源肥料

氮肥

磷肥

钾肥

钙肥

硫肥

镁肥

微量元素肥料

复合肥

6、叶面肥料

7、茶树专用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

泥炭、褐炭、风化煤等含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

能在豆科作物上形成根瘤菌的肥料

含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的肥料

含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的肥料

含有硅酸盐细菌、其他解钾微生物制剂

含有二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的微生物制剂

有机肥、化学肥料或(和)矿物源肥料复合而成的肥料

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

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硫酸钾、氯化钾

生石灰、熟石灰、过磷酸钙

硫酸铵、石膏、硫磺、过磷酸钙

硫酸镁、白云石、钙镁磷肥

含有铜、铁、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

二元、三元复合肥

含各种营养成分,喷施于植物叶片的肥料

根据茶树营养特性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茶树专用的各类肥

622 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施用茶树专用肥。允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A。

623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

624 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6241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m2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

6242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667m2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

625 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

7.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7.2 农业防治

7.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7.2.2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7.2.3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7.2.4 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

7.2.5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7.3 物理防治

7.3.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

7.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7.3.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7.4 生物防治

7.4.1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7.4.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7.5 化学防治

附录B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害名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茶尺蠖

茶黑毒蛾

假眼小绿叶蝉

茶橙瘿螨

茶丽纹象甲

茶毛虫

黑刺粉虱

茶蚜

茶小卷叶蛾

茶细蛾

茶刺蛾

茶芽枯病

茶白星病

茶饼病

茶云纹叶枯病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4头以上,第二代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15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27头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3~4头,或指数值6~8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

百丛卵块5个以上

小叶种2~3头/叶,大叶种4~7头/叶

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20头

1、2代,采摘前,每米茶丛幼虫数8头以上;3~4代每平方米幼虫量15头以上

百芽梢有虫7头以上

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10头、成龄茶园15头

叶罹病率4%~6%

叶罹病率6%

芽梢罹病率35%

叶罹病率44%,成叶、老

叶罹病率10%~15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应掌握在1~2龄幼虫期,喷施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掌握在

3龄前幼虫期

3龄前幼虫期

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成虫出土盛末期

3龄前幼虫期

卵孵化盛末期

发生高峰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1、2龄幼虫期

潜叶、卷边期1~3龄幼虫期

2、3龄幼虫期

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4%~6%时

春茶期,气温在16~24℃,相对湿度80%以上或叶发病率>6%

春、秋季发病期,5天中有3天上午日照<3h,或降雨量>25~50mm;芽梢发病率>35%

6月、8月至9月发生盛期,气温>28℃,相对湿度>80%或叶发病率10%~15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参碱、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赛丹、溴氰菊酯、除虫脲

Bt制剂、苦参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联苯菊酯、除虫脲

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赛丹、杀螟丹、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克螨特、四螨嗪、灭螨灵

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

茶毛虫病毒制剂、B t制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除虫脲

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

吡虫啉、辛硫磷、溴氰菊酯

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苦参碱、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参照茶尺蠖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多抗霉素、百菌清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

7、5、1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附录B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7、5、2 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建议侧位低容量喷雾。

7、5、3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附录C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7、5、4 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7、5、5 非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

7、6 从国外引种或从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

8 茶树修剪

8、1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

8、2 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应清理树冠,建议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树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

8、3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8、4 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9 采摘

9、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9、2 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9、3 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建议机采。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9、4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续完)

附录C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农 药 品

使用剂量

gmL/

稀释倍安全间隔期

天施药方法、每季

最多使用80%敌敌畏乳油

35%赛丹乳油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

25%联苯菊酯乳油

10%氯氰菊酯乳油

25%溴氰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98%巴丹可湿性粉剂

15%速螨酮乳油

20%四螨嗪悬浮剂

036%苦参碱乳油

25%鱼藤酮乳油

20%除虫脲悬浮剂

991%敌死虫

Bt制剂1600国际单位

茶尺蠖病毒制剂0.2亿PIB/m

茶毛虫病毒制剂0.2亿PIB/mL

白僵菌制剂100亿孢子/g

粉虱真菌制剂10亿孢子/g

20%克芜踪水剂

41%草甘膦水剂

45%晶体石硫合剂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6%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5~100

75

50~75

50~75

12.5~20.0

12.5~25.0

12.5~20.0

12.5~20.0

20~30

50~75

20~25

50~75

75

150~250

20

200

75

50

50

100

100

200

150~200

300~500

75000

75~100

50~75

800~1000

1000

1000~1500

1000~1500

4000~6000

3000~6000

4000~6000

4000~6000

3000~4000

1000~2000

3000~4000

1000

1000

300~500

2000

200

1000

1000

1000

500

200

200

150

150~200

800~1000

1000~15006

10

3~5

7~10

10 a

7 a

7~10

7 a

3 a

3 a

3 a

3 a

3 a

10 a

15 a

采摘期不宜使用

采摘期不宜使用

10

10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  雾

喷  雾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定向喷雾

定向喷雾

喷  雾

喷  雾

喷  雾

喷  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