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美意,茶道画道

发布时间 : 2020-11-23
道然黑茶 国易道黑茶 泉笙道黑茶

道然黑茶。

绘画与茶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一养生,二修德,三怡情。

茶,其味苦涩,人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能生津止渴,这是茶的功用。它作为日常之需而进入各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喝茶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茶道。而“道”者往往与“精神”“修养”相关联,茶道也因而成为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绘画,本属于书,为“六艺”之一,作“成教化”之用,后随历史文化变迁,逐步成为个人情感寄托、张扬个性的载体。可作怡情、“卧游”之用,它融文学、诗词、哲学、书法、印章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王安石)。饮茶不但为普通老百姓日常之用,更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钟爱,在唐宋时期还产生了以冲茶技巧为游戏的活动:斗茶、点茶。宋代文人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苏辙、陆游亦热衷斗茶游戏。

历代文人们或著述或赋诗以赞茶之功能及妙赏,以茶为诗者难以计数,其中尤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人称道。全诗如下:“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此诗道尽饮茶之妙用。

饮茶过程,逐渐成了人们修德、人格完善的过程,要求饮茶人具有一定品位、修养。特定的饮茶环境也使饮茶成为一个怡心养性的审美经历。喝茶须有清雅之心境,若满腹邪恶、世俗之念,便违背茶之清和精神。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明代屠隆在《考槊余事》言:“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假辨味,俗莫大焉。”陆羽在《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徳之人。”喝茶不仅有止渴生津这一单纯的药用功能,它还可以上升到如何做人,与美德相关,这便是茶德了。

茶为大自然之物,虽经人采摘制作,但仍还原了茶本来原味。若喝茶之人品行高洁,又能以平和之心,以无欲无求之态,以虚明之心,回归本源,便能以茶同归自然,以达天人合一之境。这便是茶人之最高境界。

绘画,亦讲心画,讲求平和之心境,人格之修养,德行之完善,艺术之修炼。绘画的出现最开始是作为“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的功用,直到魏晋六朝之时玄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个人的主观意念开始凸显,人们开始放浪形骸地表现自我个性,当时“竹林七贤”就很有代表性。

绘事如同品茗,是养生的艺术,可愉悦心境,陶冶情操,润泽心灵。绘画之时,能平心静气,以气驱笔,练太极之状,动辄全身,故言养身也。画为心象,寄托情怀,遨游于天地万物间,诉诸笔端,故言乐志也。

茶道,画道,属精神文化活动,与功利无关。这个状态是放松的、愉悦的、用心的。无论是喝茶、作画、赏画,都要在意识上泯灭物我的界限,以全身心去与茶(或画)进行感情的交流,通过物我之间的相互融通,去感受人与茶(或画)之间的亲密关系,以达物我玄会之境。

喝茶或作画时,若心无挂碍,身心放下,不躁不乱,全身融入,便是“禅茶”或“禅画”了。茶道与画道均道法自然,崇尚意境。自然美是朴素的,它表现为天之自高,地之自厚,花之自开,月之自明,自在无为,淡然无极。这在茶道中表现为朴素简洁,纯任心性,不造作,随意之境而心神会合;在画道中表现为心无挂碍,随性而为,以超然之心,纵情挥写而营造画之意境。

一幅好的画境,往往亦是茶境,倪云林的《容膝斋图》,近处以折带皴写出石岸,几株枯槎,一座孤亭,一湾湖水,远处以淡笔画一抹远山,极为荒寒孤寂,画面自然,不着痕迹,莹洁素雅,不沾尘烟。这样的绝尘静谧之境,不正是禅坐、品茗之意境么。

小编推荐

绿茶之四道减肥茶


绿茶真的能瘦身,你信吗?原因是绿茶中芳香族化合物能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生素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绿茶还可以增加体液、营养和热量的新陈代谢,强化微血管循环,减低脂肪的沉积。花上几分钟,调配一壶香浓的绿茶,在润舌的同时,又美容又瘦身!

绿茶真的能瘦身,你信吗?原因是绿茶中芳香族化合物能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生素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绿茶还可以增加体液、营养和热量的新陈代谢,强化微血管循环,减低脂肪的沉积。花上几分钟,调配一壶香浓的绿茶,在润舌的同时,又美容又瘦身!

1、【客家擂茶】

茶方:绿茶粉、薏苡仁各适量。

做法:将绿茶粉放到碗里,加一些炒熟的薏苡仁粉(糙米粉、黄豆均可),加上奶油搅拌均匀,用热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养容美颜,使肤质透嫩,还可利尿消脂。

2、【窈窕绿茶】

瘦身茶方:绿茶粉6克、山楂5钱。

做法:加三碗水煮沸6分钟,三餐后饮用,加开水冲泡还可续饮,每日一帖。

功效:可以消除赘肉油脂,对瘀血的散化也很有效。

3、【荷叶清茶】

瘦身茶方:绿茶粉2克、荷叶3钱。

做法:以沸水冲泡,可当饮料喝。

功效:对口干舌燥、容易长青春痘、血气不好、脸部皮肤松软不结实、肥胖症的疗效均佳。

4、【消脂绿茶】

瘦身茶方:绿茶1克、大黄半钱。

做法:用沸腾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可治口臭、口腔破皮、降火、通便、赘肉,常饮此茶还可抗衰老。但平常大便软的人,吃了容易泻肚子,服用时一定要注意。

茶叶知识:中国茶道之精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佛、道、儒三家思想杂揉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知道和的思想,并不是儒家独有的。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思想,三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儒家重视礼义引控的和。道家倡导纯任自然的和,反对人为的规范。佛家推崇的则是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形式下的和。儒家的和,体现中和之美;道家的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的自然美;佛家的和,体现规范之美。

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已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以茶待客是中国的习俗。有客人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通过送茶表示亲友间的情宜。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人人情高谊,见外方人之被欺凌,必众来救护。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静

静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残缺的心灵。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家也主静。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高僧还是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浸润着你的心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就会在虚静中升华,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博,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不同地们、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的追求也不同。历史上的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显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乏提神,参禅悟道。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茶养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解渴,去腥除腻,享受人生。

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获事活动中获得畅适和愉快的感受。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它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说道,一旦论道,就会执著于道,追求道的真。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是真山真水;悬挂名家名人的真迹;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括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的悠闲。茶事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个环节都要求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健康、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茶之美意,茶道画道》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道然黑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