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间作

发布时间 : 2020-11-27
御茶园花茶 雨花茶园 樱花茶园

御茶园花茶。

在同一茶园内,以茶为主,利用茶树行间或丛(株)间隙种植一种或一种以上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旧式茶园,多数实行间作。50年代以后新建的茶园,茶树种植方式已由丛栽改为条栽。这种茶园,除了这些间作物在茶园新建时已作了规划与定植,如茶胶间作茶园、茶果间作茶园外,其余条栽茶园,只是在茶树幼年期或更新改造后的头二年,仍有实行间作的。合理间作能促进茶树生长、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达到经济地利用土地与空间的效果。而间作物或它的部分根、叶入土腐烂后,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尤其是间种豆科作物,还有固氮作用,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茶园实行间作后,夏天能对茶树起到遮荫作用;冬季能提高土温,减轻或防止茶树冻害;雨遮荫作用;冬季能提高土温,减轻或防止茶树冻害;雨季能拦截径流,有利于蓄水保土;平时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养分损失。另外,还可获得一定的间作物收入。但不合理的间作,会造成茶树与间作物之间争肥、争水、争光,影响茶树生长,引起或加重病虫为害,结果引起茶树衰败,甚至死亡。因此,茶园间作必须选择适宜的间作物。中国茶区,除茶果茶林等间作外,一般间作物以选择耐旱耐瘠、吸肥吸水能力不大、生长期短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能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的矮秆直立型的高产早熟作物为好。在夏秋季干旱且旱期又长的地区,间作物的种植密度不能太高。间作物要适时播种,下足底肥,加强管理。同时,还需安排好间作的轮作,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中国现有间作茶园的间作物种类与间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农作物有玉米、甘薯、麦子、豆类、绿肥等;经济作物有橡胶、白术、烟叶等;果树有柑桔、桃、李、杨梅等;蔬菜有萝卜、白菜等;林木有乌桕、油桐等。但从改土、肥茶和增加收益的目的出发,在生产上最常见的有三种。

茶树与农作物间作: 茶园间作的农作物中,以豆科绿肥和豆科油料作物为主。一亩豆科作物,一般能固定5kg左右纯氮,绿肥又含有较高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豆科作物还可以作为饲料,坎边种植绿肥等间作物,还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茶园梯坎的作用。江、浙、闽、赣、湘、皖等省的广大茶区,冬季以紫云英、黄花苜蓿、茹子、蚕豆、豌豆为宜;夏季以大叶猪屎豆、柽麻、绿豆、萝卜菜、木豆为宜。如果间作大豆,要选择早熟的,花生要选择立蔓的。对于有间种粮食作物习惯的一部分茶园,玉米应选择矮秆的。对吸肥吸水能力大、高杆、蔓藤的粮食作物,如大麦、小麦、甘薯等应尽量少种,或者与豆科作物轮种。间作密度,一般1.5m行距的新建条栽茶园,第1-2年,可间作花生、豆类等矮杆作物2行,大叶猪屎豆、柽麻等高杆作物1行。第3年开始,应根据实际情况,退出间作或只种1行。丛栽茶园一般种植密度在每亩300丛以上,树冠覆盖度又较大的茶园,不再间作。种植密度在每亩200丛左右的茶园,可以适当间作。种植密度在每亩100丛左右的,可根据以往的间种习惯间作。

茶果间作: 种植方式采用得比较多的将茶树排列在果树行间。以柑桔为例,有的与茶树相间种植,按照茶树与柑桔的种植距离,茶树种植在柑桔行正中,一般每隔一行柑桔,种植茶树1-2行不等。也有先行修筑梯田,在梯级外缘或梯壁基部种茶,其对应的另一边种柑桔。此外,还有与桃、李、杨梅、银杏等间作的,种植方式更多。但茶园内间作果树,一定要加强管理,避免影响茶树生长。

茶胶间作: 自60年代初以来,茶胶间作作为热带多层人工生态的一个组合类型,70年代初,开始推广于生产。茶胶间作能充分发挥茶树与橡胶树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因而比起单一茶园来,更能适应热带气候特点;使土地利用率比起单一橡胶林提高40-50%,茶胶间作,结构一定要合理。采用比较多的是橡胶树系用单株宽行间作,行距10-18m,株距3-4m。茶树与橡胶树间距应在2m以上。此外,也有以橡胶为主,在橡胶园中间作茶树的。茶胶间作,一般应统一规划,同时定植。若橡胶定植几年后再植茶,则茶树很难成园。

Cy316.com延伸阅读

新茶园宜间作使用绿肥


新茶园施用绿肥,主要为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为高产优质提供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各地茶园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必须考虑因地、因园、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间作合适的绿肥作肥料施用,才能很好地发挥绿肥作用。

间种方法

一、根据茶园情况来决定是否间种绿肥 各地茶园类型不同,有条播、有丛播和有需改造的茶园,可以适当间种绿肥;丛播茶园和播种密度高的,不宜间种绿肥;密度稀的,可适当种绿肥;条播采叶茶园。树冠覆盖度超过60%以上就不宜间种绿肥。

二、间种绿肥以不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采摘为原则 茶园间种绿肥应按照气候条件和茶园管理要求,随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和茶叶的正常收获。例如在幼龄茶园间种夏播绿肥,在高温干旱季节容易影响茶树生长,与茶树争夺水分和养分,严重时还会导致茶树死亡。因此,必须适当提早青刈。

另外,茶园间种绿肥应当适当施用磷肥,以磷增氮,增加青棵产量和提高植株氮磷含量,为增进土壤肥力和促进茶叶增产提供物质基础。

三、根据茶园的土壤气候条件选用绿肥品种 在绿肥品种选择上,通常是选用容易种、生长快、能早熟的品种,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区别对待。例如在一些高寒山区可选用耐寒性较强的紫云英,而在一些贫瘠的丘陵地区则可选用一些耐旱耐瘠性较强的品种,如乌豇豆、猪屎豆、肥田萝卜等。

四、注意及时收获绿肥 为避免影响茶树生长,茶园内间种的绿肥不宜留种,应选用零星闲散地留种为宜。同时各种绿肥都应在初花至盛花期翻埋或青刈,过早肥效不高,迟了茎杆老化难以腐熟。利用方式

在茶叶的生产上,利用绿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作为建园前改土的先锋作物 新辟茶园和改种换植的老茶园,在种茶前最好种上1-2年绿肥,例如种上一些田菁、印度豇豆、木豆、山毛豆等绿肥品种,然后将这些绿肥翻埋入土中,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直接埋青 茶园间作绿肥或坎边绿肥均可刈青后直接翻埋作为茶园基肥。冬季绿肥的翻埋期为盛花期;速生早熟夏绿肥,如乌豇豆、速生饭豆等,为上花下荚期;高秆夏绿肥,由于生长期长,并可以多次刈割,一般宜随割随埋,同时注意各种刈青翻埋时期要适当配合茶园施肥适期。在翻埋绿肥时,要离开茶树根颈40-50厘米处开沟深埋,不能离茶树太近,以免“烧坏”茶根。

三、制成堆肥或沤肥 茶树在生长季节主要施速效肥料,绿肥经过堆腐和沤泡后,转为速效性肥料,可被茶树直接利用。经过沤制的水肥,作幼龄茶树的追肥最为有效,特别是干旱期间追肥,对茶苗抗旱和促进生长效果更为显著。经过堆腐的绿肥,也可在茶季结束后作基肥,对翌年春茶有良好的增产效应。在茶树生长期间,绿肥直埋作基肥,前效差、后效长;堆腐后作基肥则前效高、后效差。因此,茶园绿肥究竟作堆肥后施用还是直埋,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四、作茶园地面覆盖物 茶园绿肥刈青后直接用作茶园覆盖物,取材方便、省劳力,对提高土壤含水率,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和提高茶苗成活率都有显著的效果。在一些高寒地区的茶园,用绿肥覆盖茶园,对茶树抗寒防冻也有良好的作用。

幼齡茶园间作花生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实践


幼龄茶园一、二年生的茶苗,既怕干,又怕晒,更怕浓密杂草,为了促进其加速生长,增强幼龄茶园的抗旱、保水肥能力,确保幼龄茶园提前投产或按期投产,必须抓住除草保苗、浅耕保水,适时追肥、遮荫、灌溉等工作。贵州松桃县结合本县实际,在幼龄茶园实施花生高产综合配套间作技术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幼龄茶园茶苗成活率和裸地利用率, 增加了茶农收人,促进了幼龄茶园的管理。

一、落实情况

2011年松桃县茶办在大坪场镇和黄板乡分别建立700 亩和650亩花生间作高产示范茶园,带动推广全县幼龄茶园间作面积24248亩,惠及15个乡镇62个村,同时举办5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培训,培训达187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4万册。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

间作品种选用高产高油国审花生新品种一黔花生四号。

2.间作模式

松桃县新建茶园,大行距一般为1.4-1.5m,在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前提下,在大行距间种植两行花生,距茶树40cm 以上,保证其不与茶树争光争肥。花生间作规格:行距30cm;窝距20cm,窝播3粒(出苗后留双株),播种深度3粒,种子在窝内保持一定距离,播后细泥盖种3-5cm,以平窝为宜。

3.适时播种亩用剥壳花生7kg左右,于4月上、中旬播种。

4.施足基肥

以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同时根据需要增施硼肥、锌肥等。

5.田间管理

根据茶树生长及间作作物〖花生)的需要,适时除草施肥,全县幼龄茶园普遍进行3次以上除草,2次以上施肥,1 次以上培土,并及时对茶树进行定型修剪,加强病虫动态监测,及时防治。

三、取得的成效

2011年松桃县幼龄茶园间作花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4248亩,实现总经济效益1262.01万元,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同时良种覆盖率达96%,规范间作率达90.6%,管护率达967。,幼龄茶园茶苗成活率均达90%,比非间作区提高近10%。1.经济效益

幼龄茶园间作黔花生四号主产品平均每亩单产123.97kg,按每公斤8元计,亩产值可达9911.76元,扣除亩生产费用4713元〈种子费7kg*14元/kg98元,人工费6个工作日*50元7工作日=300元,肥料费73.3元),亩收益520.46元,全县间作花生总产值达2404.87万元,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实现了 “种管双赢”的目的,推动了松桃生态茶产业和花生产业共同发展。

2.社会效益

〈1 〕通过幼龄茶园间作花生,促进了松桃茶农对幼龄茶园的管理,解决部分留守人员的就业,同时达到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种促管,以种促收,收短养长。〔2 〉提髙茶园的培肥水平。在幼龄茶园间作豆种作物花生,本身就利用其根瘤固氮培肥的作用,加之利用秸杆还茶,能增强土壤肥力和茶苗抗寒能力,促进茶树生长。

3,生态效益

(1)幼龄茶园间作,促进建园时抚育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性修复。茶树需要的是散射光,通过间作花生等适宜作物,在髙温季节增加幼龄茶园抗旱性和荫蔽度及生物多样性改变太阳直射光,满足茶树生长对光的需求,促进茶树生长。(2 〉增加茶园土壤的植被覆盖度,通过间作花生髙产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良种覆盖度达96%以上,能减缓坡地茶园雨水对表土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提髙水土保持力,还能改善茶区生态小环境。

茶园水分管理--茶园灌溉


二、茶园灌溉 实践证明,对于茶树不仅是“有收无收”在于水,而且在旱季节的“多收少收”也受制于水。如何根据茶树需水量和年土壤有效水量的情况,恰到好处地供给茶树水分,是茶园灌溉所要讨论的问题。 1)灌溉的效果 灌溉是茶叶大幅度增产的一项积极措施。灌溉能增产、提高品质,其原由是因为改善了土壤条件和茶园小气候的作用。灌溉的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亦因改善生态条件后,生理变化趋向利于物质的积累有关。 2)灌溉水源 设置茶园灌溉系统,首先必须解决水源问题。山地茶园应尽可能修建或利用原有山塘、水库,低丘与平地茶园则应利用附近流经的溪河、渠道或大塘作水源。河渠离茶园较远时可加设引水渠至茶园附近适当位置,但应注意引水渠尽可能从原有河渠的上游分水,以扩大自流灌溉面积或降低机械提水扬程。新建山塘、水库亦宜在具有较大积雨面积的基础上选择自然地势较高的山谷。无河渠经过的低丘、平地茶园可以打井汲水,在灌入茶园前,在高温季节直有一个预热过程(如先汲入蓄水池)。 茶园灌溉用水应是含钙量少,呈微酸性,故在使用石灰岩地区的自然流水时应谨慎做好水质检验工作。 3)灌溉适期灌溉适时是充分发挥灌溉效果的第一个技术环节。所谓适时,就是要在茶树尚未出现因缺水而受害的症状之时,即土壤水仅减少至适宜范围的下限附近,但不低于下限之时,就补充水分。

茶园水分管理--茶园排水


三、茶园排水大多数茶园建在山坡或低山台地上,通常不存在土壤积水,湿度过大的问题,故对这些茶园只是一个如何及时排除过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的问题。一般来说只需建园时设置好截洪沟、泻洪沟、园内横水沟和蓄水池等即可。但也有一些茶园存在较长时间积水或土壤含水过多,致使茶树遭受湿害。土地不平整的茶园最易于低处发生对茶树的湿害。特别是当地洼处土层浅、透水性差时,高处的地表径流和地下重力水多集中于这里,抬高地下水位,甚至有时水位高出地面。生长在这样的地方的茶树在雨季和雨后的一段时间内生长势差,萌芽迟,只是在少雨季节开始之后才相对好转。表土层下有不透水层的茶园,如红壤地区由于长期的氧化还原作用和淋溶作用,茶园土壤下层多早已形成铁锰结核的硬盘层,还有的土壤下是母岩,它们具有难透水性或不透水性。雨季土壤中重力水便在这种不透水层的凹地淤积起来,造成湿害。 山间稻田改建茶园易发生此类湿害。坡脚茶园,一般说来,山坡下段土层肥厚,宜茶生长;但有时也有坡下段的茶树长势反较上段茶树差,这种情况往往与湿害有关。这是因为雨水过多时,土壤中的大量重力水(又称饱和水)便沿山坡土层下板岩的自然坡面由上而下移动,至坡脚由于坡度减缓,水移速度大为降低,如果这儿的土壤透水性又差,水流前进方向受到某种阻力(如坚硬路基或水田水位测压),这时土壤中便常停滞过量的水,从而危害茶树。坝下或塘基下的茶园,由于修建时夯实不够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塘坝中水渗入茶园土壤中,抬高地下水位,这样更会引起常年性湿害。两山之间和谷地中央往往有地下暗流经过(或过多的重力水潜移),如某处岩层阻隔,水位便迅速上升,在这样的地方植茶亦易发生湿害。 除上述有关因素外,土壤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制约的透水性、通气性等也影响着湿害的程度。一般说来,透水性愈差的土壤,茶树愈易受到湿害。虽然砂性较强的土壤或含石砾较多之地湿害不易发生;但在较长时间渍水的条件下,由于砂土中空气易于排除,其含量迅速减少,茶树根处于窒息状态,湿害症状反而来得最早,受害大。凡易发生湿害的茶园要因地制宜地做好排湿工作。排湿的根本方法是开深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茶园排水还必须与大范围的水土保持工作相结合。被排出茶园的水还应尽可能收集引入塘、坝、库中,以备旱时再利用或供其他农田灌溉以及养殖业用。

英德最美茶园——积庆里茶园!


在2018年的广东最美茶园评选活动中,积庆里茶园生态、绿色、环保、低碳而一举夺冠,成为了广东省“最美茶园”。英德积庆里红茶茶园,位于在英德市横石塘镇,茶园面积20000亩,风景秀丽,自然环境好,是目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英红九号种植加工基地;并且积庆里红茶谷已成为了一个特色农业为核心,以生态旅游发展为领域的综合型产业基地,还曾先后获得了“广东农业公园”“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田园”等多项特殊荣耀。

来看看广东最美茶园—积庆里的茶园

1、面积规模

红茶谷位于英德市横石塘镇,总占地面积20000亩,其中英红九号。梅占、金萱等品种茶树种植面积3000多亩;茶叶环境非常的优美,山清水秀,茶园一片连接一片,群山环绕,三面环山,一面近水,满目苍翠,让人感觉在“茶海”中。

2、园相环境

积庆里红茶谷,有保存完好的原生森林植被,丰富的物种资源,还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环境气候,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清水秀,历史悠久,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景色也是非常迷人的。

3、产品品质

积庆里茶业充分利用红茶谷独有的原生态自然条件,采用的是有机方式进行茶树培育,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茶叶加工技术设备进行茶叶的加工制作,同时还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规定,从而确保了茶叶产品的优良品质。在各地销售平台上,积庆里茶叶产品知名度、美誉度都是非常高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4、整体功能

积庆里红茶谷,是一个以弘扬英德红茶文化为主题,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销售,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茗茶展览,休闲品茗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布整结构很清晰,有3000多亩的英红九号等品种茶树的种植园区,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制茶厂,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茶文化和产品展示厅,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制茶体验中心,并且还有餐厅、停车场、人工湖等旅游配套设施。

5、环境保护

积庆里红茶谷,毗邻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有很完好的原生态森林植被,丰富的物种资源,温暖湿润的环境,号称是“南方天然大氧吧”。

积庆里制茶厂的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群山环绕,紧靠占地面积33555公顷的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生态自然环境,周边无任何的污染,空气、水源等各方面都是非常的清洁干净的。

下面是一些积庆里生态旅游的图片,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一个美丽茶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