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炒茶自动化

发布时间 : 2020-12-21
安化黑化茶能治病吗 活血化瘀花茶 炒茶怎么炒制更香

【www.cy316.com - 安化黑化茶能治病吗】

3月14日,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县农业局及尖山镇政府的技术人员到尖山镇达尔富茶机有限公司,对刚刚研制出炉的我省首台人工智能化炒茶机进行现场测试。

该茶机由尖山镇达尔富茶机有限公司、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杭州冲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在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科技特派员钭一土和达尔富茶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钢沛的努力下,经过两年潜心研究,终于研制成功。在测试现场,只见炒茶师傅将茶叶倒入茶机,按了几下按钮,先按手工机械炒茶方法调试出最佳的炒茶工序,以后茶机就会按最佳的炒茶程序实现自动进茶、炒茶,炒好的茶叶会一锅一锅送出来。经对比,自动炒出的茶叶品质与原先调试出的最佳工序炒制出的茶叶品质一模一样。

该茶机由电脑控制,并带有人工智能记忆系统,能根据茶叶的原坯质地,动态调整炒制工艺,适用于扁形茶的炒制。只要一人控制电脑,就可操作几十台以上茶机,实现流水化作业,大量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茶叶品质稳定,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质量波动。该机还具有炒茶工艺优化浮选功能,对茶叶的质量进行比较判定后,可优化出最好的炒茶工序,确保每一锅茶叶都稳定在最优品质。即便是炒茶水平不高的茶农,也可请炒茶师傅先调试出最佳工序,以后按照最佳工序实现自动化炒茶即可。

人工智能化炒茶机研制成功,是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农业机械的成功实践,改写了人工机械炒茶的历史,对实现自动化炒茶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该茶机拥有国家6项专利,技术含量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属国内首创。

Cy316.com延伸阅读

化佛茶的炒制


化佛茶选取优良的双江勐库良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开展到一芽二叶半开展。通常,炒制一公斤干茶需近2万个芽头。

化佛茶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炒制,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筛选拣剔、补火等六道工序。

杀青:在锅径80厘米光洁的铁锅内进行。当锅温160~180℃时,投入摊青叶2~2.5公斤,掌握锅温先高后低,以抖为主,抖闷结合,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当芽叶叶质柔软,略有粘手感,青气消失,起锅迅速降低叶温,以防叶色在湿热条件下闷黄,或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历时6~8分钟。

揉捻:采用50型揉捻机进行。分初揉和复揉 两个过程。初揉历时25分钟,复揉历时28分钟,加压程度为空压和轻压,促使芽叶成条和锋苗完整。

理条:采用人工推揉方法进行。通过理条,达到理直茶条,揉紧条索的目的,历时2~3分钟。

干燥:用烘干机进行,目的是失水、定形和提香。干燥分毛火和足火两个过程,毛火进风温度120~130℃,烘时10分钟左右,当芽叶有刺手感,干度约七、八成时,下烘摊凉。足火进风温度100~110℃,烘时10~13分钟,烘至足干下机摊凉,装袋保管。

筛选拣剔:用七号筛割去粗大芽叶,用十号筛除去碎末,经割头去末后的茶叶通过风选,再行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芽叶和杂物。

补火:是装箱前必须的工序,通过补火达到足干目的,防止劣变,便于贮藏。补火在烘干机内进行,进风温度70~80℃,烘时8~10分钟,下机摊凉,过秤装箱。

自动烘干机介绍


自动烘干机不同于手拉百叶烘干机,烘干过程是连续的。目前用于名优茶烘干的自动烘干机有链板式和网带式。这种机器能够连续作业,操作方便,烘茶质量良好。但机器结构相对较复杂,造价较高。

(一)结构与工作原理自动烘干机由上叶输送带、烘箱、传动机构、风机及风管、热风炉等部分组成。烘箱由型钢机架和墙板构成。内设烘层。烘层有2种:一种由4组无端回转的烘带组成,每组只有上层摊叶;一种为3组6层链板组成,每组均摊叶。2种形式烘层最上层均与上叶输送装置共用。传动机构因制造厂不同而异。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电动机、减速器、链传动组成。网带式烘干机最终传动采用棘轮进给机构,有的烘干机直接用调速电机来拖动。

自动烘干机作业时,热风炉产生的热风由风机送人烘箱,并被分层送人各烘层,这时由进叶输送装置送人的加工叶,随着网带或链板前进和换层,热风便不断穿透叶层,加工叶也不断一层层自动下落,逐步失水干燥,最后由出茶机构排出机外,完成烘干作业。

(二)使用操作热风炉点火升温至工艺要求温度(毛火不低于120℃,足火lOO℃)后,先让烘干机预热约20分钟,然后投叶烘干。自动烘干机烘制高档茶,其毛火烘干时间以4~5分钟为宜,足火全程约需16分钟。大宗茶烘干时,由于茶叶投叶量大,烘程一般在10分钟以上。

炒茶|怎么炒茶|茶叶是怎么炒制的


制茶高级技术人员正为精选出来的上好茶叶进行“杀青”,这是决定茶叶质量好坏的关键程序,要求对火候和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

“手提竹篮上茶山,十指尖尖采茶忙,顾不得与郎补衣衫。”时下正是各地茶场最忙碌的时候。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因手工炒茶产量太低,加上今年QS认证制度对制茶杀青、烘干等工序下了硬性指标,机械制茶已逐渐代替人工。一方面,真正上好的茶只能是手工炒出来的;一方面,茶厂趋利必须批量生产应对市场需求。当手工炒茶遭遇批量产尴尬,这门老手艺是否注定成为观赏性技艺?

从采茶到制茶一点不能马虎

采茶讲究手巧、手快,因此要求采茶者最好是年轻女孩。特别是上等茶,对时间要求极紧,芽头长出来,外面刚刚冒出一片嫩叶,芽与叶分离的短时间内就必须飞快地掐下来,否则会影响茶叶形态与营养。清明前后是采茶的关键期,否则嫩芽一天一天往外爆,不采易老。

第二步就是萎调。在竹篾筐中把茶叶薄薄一层摊开,叶上不能叠叶,在阴凉通风的房间放上8至10小时后即可。“杀青”是整个手工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家炒茶用的是柴火烧锅,如今一律改良成了不锈钢电炒锅,因为“茶叶极易吸异味,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盛放茶叶的都是没有异味的竹篾筐。”电炒锅的温度达到160摄氏度左右时,茶叶即可均匀洒入。翻锅讲究对火候的把握和力度、手位的恰到好处,炒上等好茶时,得是20年以上炒茶经验的男技师。王仲清是金井茶厂有26年“炒龄”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在抖、推、甩变换手势间,嫩绿的青叶在锅底发出轻微的嗞嗞声,5分钟后,清醇的茶香开始弥漫。

再把茶放入竹篾筐中一个芽一个芽次第摊开,至全部冷却后,分拣出不好的芽叶,再重放入锅中,开始“做型”。既要搓成卷曲型,又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揉烂,“就像手里有个嫩毛毛样,要格外小心。”王仲清这样比喻。最后一道工序是“提毫”,茶叶在八成干的时候辅以轻揉,嫩芽上的白色茸毛依稀可辨。如不提毫,则茶叶仅为墨绿色,全无灵动之气。

手工炒极品毛尖每年仅500克

尽管茶的手工艺耐人品味,记者采访中却得知,如今大多废止了手工炒制。“我们每天要做几吨茶叶,手工炒哪里做得出来哟!”由于要批量生产应对市场需求,尤其是在生产旺季供不应求,很多茶叶都是由机器烘炒而来。“我们真正用手工炒的只有极品毛尖,每年也就500克吧,多半是用来参加全国性赛事的。”据悉,此种极品毛尖售价高达1.2万元/500克,而在去年的一个拍卖会上,金井茶厂的手工炒极品毛尖,更拍出6.38万元/500克的高价。

在机械化、产业化时代,手工操作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空间?与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制茶手艺更像一个“末落贵族”,而这种充满文化底蕴的手艺传承,又必定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在苏州等一些产茶地,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通过制定在炒茶环节上推行师傅带徒弟的工艺传承等制度,让“炒茶王”们的手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代代流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