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茶产业:实现产业增值,茶农增收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绿茶产业 雅安黑茶 茶农的茶叶哪来质检报告

【www.cy316.com - 绿茶产业】

在今年上半年雅安茶产业实现了产业增值、增效,茶农增收,茶产业综合产值达95亿元,茶叶鲜叶收入达25.14亿元。其中,“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评估为14.81亿元,在全国黑茶类茶叶品牌中排第四位。今后,雅安将继续牢牢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推动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再上台阶。

雅安茶产业

截至今年6月底,雅安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总产量4.91万吨,较去年减产0.11万吨;茶叶鲜叶收入25.14亿元,较去年增收2.17亿元,增长9.46%;茶产业综合产值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亿元。总体上,雅茶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产业增值、增效,茶农增收。

在茶产业整体发展方面,今年4月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评估为26.66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被评为“最具发展力品牌”;“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评估为14.81亿元,位居全国第40位,被评为“最具资源力品牌”。同时,“蒙顶山茶”品牌持续保持四川省茶叶品牌第一的地位,而“雅安藏茶”品牌也在全国黑茶类茶叶品牌中排第四。

另外,在“2017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百强排行榜”上,雅安市皇茗园茶业、味独珍茶业、吉祥茶业、友谊茶叶4家茶企进入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由农业部组织评选、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公布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蒙顶山茶”成功入选,这是对雅茶产品发展的极大肯定。

今年雅安市雅茶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产量8.8万吨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60亿元。

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雅安市将继续牢牢抓住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以农业部《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为指导,坚持以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为统领,以茶旅深度融合为突破,以发展茶业康养产业为方向,创新驱动,精准发力,强力推动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再上台阶。

精选阅读

实现千亿茶产业目标 专家呼吁打造品牌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二届云南茶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实现云南茶产业千亿元的小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呼吁打造云茶品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还要打造产业集群,将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云南茶叶品牌聚集在一起,合力打造。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

今年是“千亿云茶”产业发展计划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省政府成立了云南省加快推进茶叶和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级10多个部门领导为成员,开创了多部门联合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先河,为做大做强云茶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争取农业部、财政部投入资金1亿多元,整合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启动了一批现代农业茶叶产业示范园、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茶叶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等重点项目,投入力度再创历史新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项目资金保障。

针对云南名茶开辟蓝海的问题,业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应该在品牌建设上更上一层楼。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说:“云南农业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云茶产业要加强品牌引领作用,打造品牌的微笑曲线,让云茶价值向高端攀升;打造品牌的同时注重打造产业集群,聚合有影响力的云茶品牌,合力打造并参与国际竞争。”

王敏正介绍,今年云茶产业品牌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普洱茶”公共品牌价值达60亿元,跃居全国第一,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滇红茶”公共品牌价值达18亿元,被评为“中国茶叶优秀品牌”。勐海县、凤庆县先后建成“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云茶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下一步,我省将紧紧围绕“千亿云茶”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以推进云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在“绿色、优质、健康”六字上深挖潜力、作好文章。推进“绿色化”就是以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为抓手,开展“有机茶培育基地”认证认定,推动云南茶产业绿色发展,将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推进“优质化”就是制定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认定,围绕云茶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云茶”品质;推进“健康化”就是树立发展环境要健康、加工工艺要健康、存储环境要健康、文化宣传要健康、品牌打造要健康的理念,推动云茶产业健康发展。

平林村:茶产业发展 助推茶农脱贫


平林村的村民先前以传统种养维持生计,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原有茶场倒闭。2013年,政府开始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针对该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政府还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采摘

7月5日,位于凌云县泗城镇平林村的桂红茶山云雾缭绕。茶农们一边忙碌地采摘茶叶,一边聊起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平林村是一个山区村落。村民基本靠传统种养维持生计,近年来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一些土地开始荒芜。村里原有茶场因管理不善,也濒临倒闭。

茶园

2013年,在镇里的一次会议上,泗城镇陇照村党总支部书记万崇尚得知了这一消息。万崇尚也是该县一家茶企的负责人,他萌生了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的想法。

这与平林村党支部书记陆启发的想法一拍即合。万崇尚出资转租下平林村茶场600多亩茶园的承包经营权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赠送给平林村60多户贫困户,同时承诺保价收购群众采摘的鲜茶叶。

“春茶上市,每天采茶都得100多元。”贫困户罗树婷告诉笔者,她在桂红茶场分到10亩茶园管护,去年仅采茶一项她就收入了2万多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像罗树婷一样,2016年到桂红茶场承包经营管理茶园的贫困户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

春茶

针对该村村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万崇尚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决定,由他的茶企负责技术支持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群众鲜茶叶的协议,帮助村民抱团发展茶叶产业实现增收。目前,村里种植有茶叶的农户基本都加入了合作社,一些丢弃的茶园又开始有人管护了。

此外,万崇尚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找项目争取后援单位支持,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5月,万崇尚成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此外,他先后获得“百色市劳动模范”,“百色市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宜宾茶叶产业规模、品牌、效益实现新跨越


2012年,举办了“宜宾早茶开园仪式”和北京钓鱼台的“宜宾早茶建设成果汇报会”和“川红工夫6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以及积极组织全市茶企参加各种茶叶博览会的展示展销活动等,收到了明显效果。2012年全市茶叶产业规模、品牌、效益实现新跨越。此外,全市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茶园生产机械化和茶叶生产组织化水平稳步提升。

去年的“宜宾早茶节”,有220多家客商参加购销活动,为历年来客商最多的一届,签订茶叶购销合同金额达6.6亿元,比去年增长88%。开展了“省内外媒体川红故里行”、“川红辉煌六十年老茶人座谈会”、“红茶伴月饼万人品茗活动”以及“中国宜宾•川红工夫高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宜宾“川红工夫”红茶的市场影响力。

截止目前,宜宾市茶园面积已达80.2万亩,第一产业茶叶农业产值达20.1亿元。全市现有不同规模的各类茶叶加工企业469家,其中:年销售规模超过1 亿元的有4家,超过1000万元的有19家。全市目前有市级以上茶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县级龙头企业26家。全市有四个茶叶公共品牌,茶叶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3个、知名商标12个。

湖南茶农实现连续十年增收 保靖黄金茶影响力扩大


十年来,湖南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保靖县,茶农已经实现连续十年增收,保靖黄金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4月20日上午,在湖南长沙,“2017中华茶祖节开幕式暨保靖黄金茶见面会”隆重举行了。

至2016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215万亩,茶叶产量23.2万吨,茶叶出口4.5万吨,出口创汇1.5亿元美元,茶叶综合产值648亿元,连续十年呈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可喜局面。茶产业已成为湖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大湘西地区精准扶贫、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产业。

湖南省保靖县地处湘西州中部,素有金属镁都、中南陶都之美誉,正在建设酉水明珠、湘西光谷、中国茶乡。保靖黄金茶在保靖大山深处极致生态中酝酿沉淀、厚积薄发,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茶中奇葩。“黄金一号古茶树”今年411岁,是湖南省唯一植物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原有结对关系进行适当调整,其中,济南市帮扶湘西州。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把茶业作为全州精准脱贫的特色产业、朝阳产业、致富产业来抓。保靖县坚持“绿色+有机”理念,按照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大龙头、大市场的要求,实施品种、品质、品牌、品位一体化塑造,加快推进现代茶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县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7.32万亩,名优茶年产量400吨,产值2.8亿元。计划到2020年,全县将种植高标准生态有机茶10万亩、产值10亿元以上,把保靖黄金茶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茶叶品牌,把保靖真正建成中国茶乡、中国最好的绿茶基地。

4月20日,2017中华茶祖节开幕式举行了中华茶祖炎帝神农塑像赠送、大湘西茶叶公共服务电商平台湖南省潇湘茶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潇湘茶网”授牌、保靖黄金茶签约仪式,保靖黄金茶1号古茶树苗画版拍卖和具有保靖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歌舞表演等活动。

据组委会介绍,2017年中华茶祖节品茗思祖活动将在全省各地举行一系列活动:白沙溪团云界茶庄园开园节、衡阳市南岳祭茶大典、株洲品茗思祖系列活动、第三届湘西黄金茶国际品茶节、古丈毛尖春茶推介会、湖南省首届“潇湘杯”制茶能手大赛、邵阳茶文化节暨100亿元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常宁塔山山岚茶品牌推介交流会、桃源第一届茶旅文化节暨百尼茶庵崖边古树茶开园仪式、常德第二届红茶文化节、“世界茶节暨420全民品茶周”开幕式、郴州市“探寻郴州福茶”文化月活动、长沙市420全民品茶传播茶生活方式、神农茶都缅怀茶祖祈福茶人活动等。这是自2010年以来,湖南连续第9次举办“中华茶祖节品茗思祖活动月”系列活动。

茶产业专家:保障茶农收益 才能兴茶富民


6月4日,张天福溘然长逝,享年108岁。作为中国茶界泰斗,他致力于茶业发展近八十年,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中国茶就如一张耀眼的名片,正在成为促进国际合作交流的“连心桥”。

张天福

张天福生前曾说过,“我的一只脚进了茶界就再也拔不出来,能够兴茶富民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将近八十年,张天福为中国茶叶发展贡献很大。著名茶产业专家、福建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良玉教授表示,张天福老人对中国茶叶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办了“一校一所”,不仅培养了大批投身于茶产业的优秀人才,还身体力行改进制茶工艺,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夏良玉:我觉得他在教育、科技、文化几个方面都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都是零的突破。比如在教育方面,他主要的建树是一校一所,一校就是他当时成立了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一所就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教育和科研这两块奠定了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很重要的基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2016年全国茶园总面积约为4448万亩,2016年全国干茶总产量为244.54万吨,同比增长7.37%,产值达到1702亿元。同比增长12.04%。但同时,茶产业发展也存在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利润空间缩小、质量安全息息不对称等问题。

夏良玉:过去茶叶借助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了其他国家人家都是照单全收的。而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要培育新的优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要先出去,因为这涉及到彼此消费的习惯不同。

从茶业产业链的拓展看,近年来茶产业从第一产业的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叶深加工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茶艺、茶馆延伸扩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茶产业可供开发和精耕细作的领域越来越多,潜力十分巨大。

就在张天福老人去世前半个月,农业部牵头成立中国茶产业联盟,联合157家大型茶叶企业集团及科研单位,在未来引领做强中国茶产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要树立茶产品标准化意识,让广大茶农在产业链中受益。

韩长赋:当前,重点是制定并推行一批茶叶质量国际标准,共同营造公平合理的茶产品贸易环境。中国跟世界主要产茶国一样,茶叶生产主体大都是小农户。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使茶农、加工商、贸易商形成命运共同体,让茶农分享茶产业发展的成果。只有茶农收益得到保障,茶产业才能富有生机。

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中,茶马古道曾经与丝绸之路同等重要。茶叶作为我国重要外贸商品曾经代表了中国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茶产业发展也将重新焕发生机。今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建设中国茶业强国的崭新历史机遇,是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张红宇:我们的茶极具竞争力,现在出口不多,但是下一步绝对是可以出口的。我们要通过某个产品、某个产业的突破实现全部的突破。突破第一个阶段就是尽量地降低对外依存度,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要降低,第二逐步的打出去。中国农业企业将来是走出去,跟我们的工业产品一样。

浮梁茶产业借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现加速崛起


浮梁县是一个拥有10万亩茶园的茶叶生产大县,茶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直接左右着财政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为进一步促进浮梁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凸显“一县一业”特色,浮梁县自2001年开始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六年来,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浮梁县茶叶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茶叶产量质量明显提高,茶农收入逐年递增,龙头企业得到了壮大,茶产业正在步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1年至06年,浮梁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围绕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先后在经公桥、鹅湖、王港、瑶里、西湖等五个乡镇和瑶里茶叶公司、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两个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项目,项目实施成效正逐步显现。

一是项目受益区茶叶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项目区累计完成茶园建设1.61万亩,其中新开发良种茶园0.68万亩,低产改造茶园0.93万亩,新建和改造茶园道路15000米,建设茶园防护林植树3.8万株。项目区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比重,由2000年的5%提高到35%,同时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营造了茶树生长的小气候,提高了茶叶品质。

二是项目区茶叶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茶叶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传知识、授技术、举办了各类茶技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1.84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6万册;分别在印墩下、王港高砂建设良种茶园繁育示范场260亩,累计繁育茶苗6800万株;建设了广明、新佳、储田三个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0.18万亩;示范推广了瑶里五华村、西湖杨石高山茶园生产经验;向茶农传授了大棚早熟生产技术、名优茶机械加工技术、名优茶手工制作技术、茶苗无性繁殖技术等等。有效地提高了茶农种茶、管茶、制茶的科学水平,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区2006年茶叶产量比2000年增加仅有210吨,而新增产值达到2200万元,茶农人均增加产值1500元,人均增收580元。

三是茶叶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六年来,全县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2200多万元,扶持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实施了瑶里茶叶公司的“名优茶加工”、“茶园基地建设”和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的“名优茶加工”、“红茶加工及出口基地建设”等四个产业化经营项目,通过引进红、绿茶清洁化流水线,企业的茶产品加工条件和加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新增名优茶加工能力600吨、红茶初精制加工能力1800吨,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促进和幅射带动了农民增收。2006年两家企业新增名优茶产量350吨、红茶1200吨,新增名优茶产值1800万元,红茶产值2200万元,新增税利1200万元;以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浮瑶仙芝”茶和瑶里茶叶公司生产的“崖玉”茶分别通过了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基地的产品认证,“浮瑶仙芝”还获得了江西省名牌产品和江西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企业品牌得到了发展,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提高,推进了整个浮梁茶区产业化进程。 (

山东日照扶持茶产业 千万元红包送茶农


日照绿茶

山东日照绿茶很出名,近年来,为了扶持茶产业,日照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为加快日照茶产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日照茶叶品牌形象,加快日照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4月19日,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照市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炉,举全市之力,为茶农和茶产业从业人员送上价值千万的大红包。

《日照市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办法》

一、扶持项目和标准

市财政每年安排茶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2017年市、区县财政安排茶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53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区县财政安排2300万元。重点扶持三个方面:

(一)茶园绿色防控

1、扶持内容:

用于购买茶园绿色防控茶树高效低毒脂溶性农药、生物药、粘虫板等。全市茶园面积26.5万亩,预计防控面积23万亩,其中,东港区8.5万亩、岚山区10.6万亩、莒县1.2万亩、五莲县2.2万亩、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0.07万亩、山海天旅游度假区0.43万亩。

2、扶持标准:

按200元/亩的标准进行扶持,市、区县财政各承担100元/亩。全市共计4600万元,其中市财政2300万元,区县财政2300万元。

(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购买农残速测仪20台,1.5万元/台;样品检测试剂费20万元;抽检样品500个,样品检测费1000元/个。共计100万元。

(三)品牌整合管理、宣传推介与奖励

1、品牌管理与宣传。

标识变更、标签印制、日常管理等费用;每年举办一届全市综合性茶事活动,组织到大中型城市举办日照绿茶宣传推介会2次,在国家和省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设立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店1处。共计570万元。

2、获奖品牌奖励。

奖励在“中茶杯”“国饮杯”和“日照杯”评比中获奖品牌。奖励标准:“中茶杯”金奖6万元,银奖4万元,特等奖2万元,一等奖1万元;“国饮杯”金奖3万元,银奖1万元,特等奖5000元;“日照杯”特等奖5000元,一等奖3000元。共计30万元。

给茶农发红包

二、工作程序

(一)茶园绿色防控

1、茶园普查

每3—5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范围的茶园普查。在此基础上,每年对新发展茶园进行核实登记造册。面积以实际种植面积(不包括林、渠、路、埂)或用手持GPS测量对空面积,依据茶园覆盖率按85%折算为准。

2、组织申报

在日照市地域范围内的茶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叶种植村(户)等种植主体均可申报,种植主体向所在村委申报,跨区域申报主体的茶园面积不能重叠。

3、审核公示

申报材料由村、镇(街道)、区(县)逐级审核汇总公示,经村委、乡镇(街道)、区县政府负责人签字后上报市农业局备案、批复。

4、招标采购

市农业局按政府采购程序统一招标采购,与中标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市与区县将各自承担的财政扶持资金直接拨付中标企业。

5、设定供应点

各区县本着集中便利的原则,在重点茶区选择有资质、证照全、信誉好的农资销售店。在茶叶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乡镇设供应点3—5个,1—2万亩乡镇设2—3个,1万亩以下乡镇设1—2个。农资供应点按照市农业局批复的种植主体台账发放,种植主体持有效证件到指定供应点领取,其中合作社成员、种植散户分别由合作社、村委会统一领取。

6、统防统治

合作社要组织社员集中搞好统防统治,种植散户由所在村委组织集中防治,种植企业、家庭农场各自防治。防治结束后,村委组织、合作社、企业和家庭农村要将药瓶及时回收至供应点。

7、执法监管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茶园违禁农药的使用和销售,从源头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日照茶产业

(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农残速测仪设备统一配发到全市20家规模茶叶鲜叶市场。市场实行鲜叶准入制度,进入市场的鲜叶全部进行检测。各区县、乡镇负责辖区内鲜叶市场的检测管理;市农业局对春茶、夏茶、秋茶开展抽检,检测结果予以通报。

(三)品牌整合管理、宣传推介与奖励

1、市茶叶协会依据《日照绿茶母子品牌使用办法》统一管理茶叶品牌。

广泛开展宣传,搞好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店运营;举办日照绿茶宣传推介会和综合性茶事活动,在国家、省主流媒体推介日照绿茶。

2、获奖品牌奖励

获奖主体持获奖证明材料直接向市茶叶协会申报,经核实后兑付奖励。获“中茶杯”“国饮杯”“日照杯”的同一个茶样品牌不重复奖励,按就高不就低原则给予奖励。若当年奖励资金有结余,结转到下年使用;若当年奖励资金不足,对高奖项予以优先奖励。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著名品牌等不在本奖励范围,获奖主体可向相关部门另行申报奖励。三、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行各级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列入区县农业农村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市农业局负责业务指导与监管,市财政局、审计局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市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各区县负责本辖区内的组织协调、核查、督导等工作;乡镇(街道)是实施主体,要做好面积核实、申报主体审核,以及农药分发和施用的指导、监管等工作。茶叶扶持政策实行公示制,重要环节都要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如发现有虚报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区县,将取消下一年度市级茶业扶持资金;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日照绿茶

《办法》的出炉,意味着茶产业越来越成为日照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扶持内容看,这次政府扶持力度巨大,涵盖方方面面。茶园绿色防控、茶叶质量方面,政府更注重直接惠及茶农。从技术扶持到资金补贴,相当于直接给茶农发红包了。品牌推广方面,这次也突破以往推广方式,这一举措将直接惠及大型茶企和数万日照茶驻外地经营人员。业内人士分析,济南作为全国茶叶重点销售市场,同时也是日照茶重要集散地,有望迎来更多品牌、更多企业入驻。

贵州茶产业多举措助推 茶农脱贫成效显著


贵州茶产业,在未来三年,将要建设茶叶原料和加工中心,成为中国第一茶叶大省和品牌,通过提高茶园质量、升级茶叶加工、加强质量监控、融合茶与其他产业、提高品牌宣传力度,以实现产值500亿元,56万茶农脱贫这一茶目标。

贵州

8月6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在会上表示,要打好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四个硬仗”,打好农村通组路建设等“七大战役”,这为新阶段的攻坚圈定了“攻击”的重点。

在产业脱贫领域,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表示,未来三年,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要建设“两大中心”(全国最大的茶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打造“四个第一”(贵州现代农业第一产业、贵州第一出口农产品、中国茶叶第一大省、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实施“五大工程”(茶园提质增效工程、加工升级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工程、渠道建设工程、品牌宣传工程)。其中,实施“五大工程”主要包括:

贵州

一、茶园提质增效工程:推广白叶一号、黄金芽及地方自育优良品种30万亩;实施化肥零增长、增施有机肥,集成推广150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茶园50万亩。

二、加工升级工程:每年增加贵州绿茶品牌授权使用企业300家;全省茶企超过4500家,集团达到12个;每年新认证SC、ISO9001、HACCP企业200家以上。

三、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如推广150万亩林-灌-草的立体生态系统;划定100万亩以上核心保护区;每年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100万亩;打造50万亩“欧标茶”生产基地;推动以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为重点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所有主产县全覆盖。

四、渠道建设工程:推进茶叶与贵州烟、酒、水、旅游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每年新增省外营销窗口100个,每年新增大型连锁渠道网点500个;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推动国际知名企业到贵州建分公司或基地;提升茶博会影响力,支持茶企参加助推出口的会展;支持5个茶叶批发市场升级,新建茶青交易市场22个,支持茶叶全面进入省内酒店、餐饮、高速公路等渠道。

五、品牌宣传工程:以“贵州绿茶”为引领,构建“省级公用品牌+核心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贵州茶品牌体系;新建改造茶文化项目10个、茶叶观光园50万亩,积极推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据了解,到2019年,贵州省投产茶园面积要达到600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产值达到500亿元,累计带动56万贫困人口脱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