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地开垦

发布时间 : 2021-01-18
御茶园花茶 雨花茶园 中茶黑茶园

【www.cy316.com - 御茶园花茶】

园地开垦根据平地茶园和山地茶园的不同特点,要求有所不同。

平地是指坡度在50以内、地势较平坦,或向一方轻微倾斜,或高度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平地茶园的开垦工作主要包括场地清理和开垦。场地清理的主要工作是清除杂草、刺丛、杂树、树桩、树蔸、树根、草根和乱石等,注意要保护成片的林地。消除地下害虫,发现群居而又可能对茶树造成危害的害虫要及时加以消灭。注意事项:对于原有沟渠、道路,只要对整体规划没有大的影响,应予以保留。所有清除物都要运出茶园以外进行处理,不能就地烧毁,更不可放火烧坡。开垦时,生荒坡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在夏季进行,深度50厘米,全面深翻,深耕后不要马上碎土,以利于蓄水和风化。复垦在冬季进行,复垦深度30厘米左右,需打碎土块,拣净草根、平整地面,为播种栽苗作准备。可采用割草埋青、种植绿肥和深施堆肥、厩肥、土杂肥等方式增加茶园土壤肥力。

山地茶园包括缓坡地茶园和陡坡地茶园。缓坡地是指坡度在50~150的丘陵地或山脚地。缓坡地茶园的开垦可按照平地茶园初次开垦和再次开垦的规格要求进行,但是由于地形比平地复杂,在设置路网与排蓄水沟时要注意水土保持。地形不规则的坡地转弯的地方要按照“大弯随势、小弯取直”的原则进行开垦。在设计茶行时,先测出水平线,沿线开挖种植沟。陡坡地是指坡度为150~250的山坡,开垦时应建成水平梯级茶园。开垦水平梯级茶园,首先要设置路网和排蓄水沟,采用“之”字形道路,路宽1.5~2.0米,路边各设水沟1条,水沟通向水平梯田内侧的竹节沟。两条“之”字形道路间隔距离50~80米为宜,过长不便操作。路网确定后,逐块测出不同地段的坡度,在坡面上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段定基线。如山坡面均匀一致,基线可放在坡面中部;如果山坡面变化较多,基线放在山坡面较陡的地方。然后根据坡度大小,确定所需开垦的梯级宽度及相应的梯级高度,以适宜的原坡面长度作为梯级距离,逐点用木桩标记,连接各点即成基线。在此基础上,可用直角三角尺水平器测量相应的等高线。同一个梯级由于坡度不同,开垦后所筑梯级宽狭不一,随坡度增加,水平梯级变狭。水平梯级茶园筑梯坎时,可用石块、泥砖做梯壁。如用泥砖作梯坎时,应沿等高线清出3喱米左右的坎基线,踩实夯紧,自上而下分别切取草皮砖(长、宽、厚约为4厘米、20厘米、15厘米),倒置在坎基上,成“品”字形摆放,依次逐层叠成,至上层水平线,挖松底土层,填平,做成外高内低的梯级面。梯级面内侧开挖一条宽30厘米、深20厘米的竹节沟,沟内间隔8~10米筑一拦水坝,略低于沟深,以利于蓄水保土。“之”字形道路两边的排水沟,在适当位置连通梯级蓄排水沟。最后在梯级面靠内侧2/5处开种植沟,梯级面超过2米的可种植双行茶,否则种植单行茶。

小编推荐

茶园地选择


茶叶产地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茶叶质量。从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出发,选择茶树产地的首要条件是周围不存在污染源,在确定茶叶生产基地前,一般要对产地的大气、水质和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环境标准,附近不能有工业“三废”排放,而且要远离交通主干道,一般要求距离2000米以上。茶树适宜在丘陵和山地生长,一般应选择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坡度不超过250。坡向以南向或东南向为好。水源充足,公路交通要便利,便于运输茶叶及生产物资。山间峡谷、风口、低洼地、山顶不宜种茶。土壤条件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只有选择好适宜的土壤,才能保证茶树生长良好,及时成园和实现高效优质生产。在气候、土壤条件方面,具体要满足以下要求:

(1)年平均温度13℃以上,年活动积温在5000℃以上。

(2)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生长期间月降水量100~200毫米。

(3)茶树是耐阴喜湿植物,在茶树生长期间,一般空气湿度以80%~90%为最好,低于50%将影响茶树生长。因此,无论是平地茶园,还是坡地茶园,都应该在茶园中间及周围栽 种遮阴树,新茶园开垦时要注意保留原有高度适中、树形齐整 的林木。

(4)要求土层深厚(1米以上),质地沙壤,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持水、保水能力强,渗水性能好。

(5)土壤呈酸性(pH4.5~6.0),有机质丰富,营养成分 齐全,养分含量多而平衡,保肥能力强,有良好的缓冲性。 高产优质茶园土壤化学参考指标为:有机质>20克/千克,全 氮>1.0克/千克;有效氮>100毫克/千克,有效磷>15毫克/千克,有效钾>80毫克/千克,有效镁>40毫克/千克,有效锌>1.5毫克,千克,硫>30毫克/千克,钼>0.3毫克/千克;交换 性铝3.0~5.0毫克/100克土,交换性钙<4.0毫克/100克土。

茶园的开垦


一、 园地选择 

茶园宜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连片集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养分丰富、地下水位低、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4.5~6.5之间),适应机械化耕作管理、未种过木薯、红薯等荒坡地、耕地。

二、 园地规划 

①茶场规划:宜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以茶为主,多种经营、主体种植、生态管理、产出绿色食品的新型茶场。宜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农林牧副渔统一安排。茶场内宜根据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方式,科学规划好总场与分场、办公区与生活区、生产区与厂房区、商业区与文化区。

②种植规划:坡度25度以上山地宜规划植树造林,25度以下集中连片地块宜规划建立茶园,零星地块宜规划种植牧草、饲料、绿肥、豆科作物等,低洼积水地宜规划修筑水库,茶园梯壁、路旁、沟边及房前屋后宜规划种植水果和观赏树,风口处宜种植防护林带,使茶场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落区。

③茶园规划: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坡度10度以上地块规划建立梯级茶园,10度以下地块规划建立棋盘或长方型茶园。茶行尽量规划南北走向,茶行间保持平行,避免出现断行和闭合行,每10~15行茶宜规划植一行遮阴树。

④道路规划:宜根据茶园面积和方便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来规划道路。一般400亩以上设立主道,宽7~9米;4000亩以下只设支道,宽6~7米;茶园内还要设步行道,把茶园分割成若干作业区,一般以10亩为宜,茶行长60米左右较为恰当;梯级茶园一般8~10行设一条步行道,宽2米,横向步行道按水平开设,纵向步行道根据山形设置,可建成直道、Ⅰ字道、S道。主道、支道、步行道应连接贯通,以方便运输。

⑤水利规划:以有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分养分流失,利于排水、灌水、蓄水为原则进行规划。园内规划建立能排、灌、蓄水的排灌蓄水沟和蓄水池,滴喷灌水利设施,水沟条数和深宽度宜视排水量与需水量而定;园外规划建立能阻隔暴雨进入茶园的防洪沟,水沟要求纵横有序,大小相通。蓄水池主要用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一般每5~10亩茶园建立一个,深宽度按每亩蓄水量1~2立方米来计算。

三、茶园开垦 

①茶行规格:目前我省主要推广双行条列式种植,茶行间距大茶行120~150厘米,小茶行30~40厘米;茶沟宽70~80厘米,深45~50厘米。

②开垦方法:采用全垦、半垦均可,可用机械或人工开垦,先机垦后人工。梯级茶园可采用边挖沟边建梯级的技术方法。

③回沟方法:开沟时底层留10厘米松土,中层填入基肥15~20厘米,上层填入泥土10~15厘米,余下10~15厘米待植茶时再填满。

④下足基肥:每亩施入厩肥、垃圾、家畜粪、土杂肥等3.5万公斤以上,磷肥200公斤。

四、茶树种植 

①选择好良种:良种是实现茶叶高产高质高效的基础,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和科学搭配好良种。近几年,内宜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农艺性佳、适制2~3个茶类或一个特优茶类的高香、多毫、适应机械采摘、管理、加工的无性系良种。

②把好种植质量关:一是宜选择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无病毒感染的标准苗木;二是按小行距30~40厘米、株距30~40厘米规格种植;三是高质量种植,覆好土、淋足定根水,植株周围50厘米铺一层稻草或杂草,保证植株成活。

③间植遮阴树:为使茶叶增产优质,茶园内每隔8~10行茶宜间植一行遮阴树。株距宜根据树种枝叶疏密、树冠宽窄而定,以成年后遮阴度30%~50%为原则,一般每亩可间作8~12株。树种以深根,不与茶树争夺水肥,无共同病虫害,枝叶疏密适中的果树、经济树种

茶园地规划


茶园规划是新辟茶园的基础,既要考虑到茶树对自然环境 条件的基本要求,又要研究农业生产的总体布局,在选好园地 后,进行园地整体规划。规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地形,合理设计

茶园多建在山区,一般地形较复杂,为做好规划工作,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相关土地面积、工农业生产情况、交通、水源、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基本资料。兴建大、中型茶场,应测绘地形图。而筹建小型茶场,可以用皮尺、步弓和简易测坡器对地块进行测量,绘制地形示意图,供规划时参考。

场部与茶厂应设在地点适中、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地方。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可根据地形情况,将全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凡集中成片的宜茶山地,原则上都应划为种茶区;300以上的坡地作为林地;土地瘠薄的零星地块可种植绿肥,沟边、路旁和房屋前后要栽种绿化树木。平地茶园在进行茶园规划时,要求连片种植45亩以上。以水土保持、茶园管理、交通方便为原则,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道路、水沟合理配置,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二)设置道路,划区分块

良好而合理的路网系统是茶园的重要设施。各级道路应与园区、.防护林、蓄排水系统、厂房、办公用地等统一规划设计,其中路网应优先设计。为了方便茶园管理和运输,应设置不同规格的道路。大、中型茶园区的道路由主干道、支道、步道和环园道组成。

主干道要求位置适中,能贯穿全园,对内是各茶园区块的连接通道,对外与公路相连,路面宽度5~6米,能并行两辆卡车,坡度降幅小于70,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米。园区面积低于1000亩时,场内不必设主干道,直接将园区与附近公路相连,连接段应按主干道规格设置修筑。在主干道两侧应开设排水沟与涵管,路边种植行道树。

支道通常设置在大园区之内,作为茶园划区分片的界线,是园区内运输的主要通道。与主干道连接,路面宽4~4.5米,坡度降幅小于80,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0米,可通行一辆卡车或两辆拖拉机。支道两边开设排水沟、涵道,种植行道树。

步道用于连接支道并通向茶园地块,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方便出入茶园。步道路宽1.5~2米,坡度降幅小于150,相邻步道之间距离50~80米为好。步道边设1条水沟,用于排蓄水。坡地或山地茶园的步道可设在山顶和山脊分水岭上,一般成“之”字形设置。路边设排蓄水沟,每隔4~6个梯级设一个土坝,用于蓄水。环园道一般设在茶园的边缘,作为与林地、农田的分界,路宽1.5~2米,可紧靠隔离沟。一般路网系统的面积控制在园区总面积的5%~8%较为合适。茶园的区块划分可以各级道路为界线,也可按自然地形、山头划分成若干片,每片的面积以75~100亩为好。每个片区的茶园地块大小根据地形而定,平地和缓坡地的地块以5亩左右为宜,山地茶园控制在3亩左右。

(三)开设排蓄水沟、水池

茶园排蓄水系统是园区建设中重要的水利设施,合理的排蓄水系统要求能蓄水保土,排除积水。平地茶园以排水为主,排蓄结合;坡地和梯级茶园以蓄水为主,排蓄结合。茶园排蓄水系统一般包括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竹节沟)和纵水沟。

截洪沟的作用是防止园地上方的洪水、树根、竹鞭等侵入茶园。沟深50~80厘米,宽40~60厘米。沟内每隔5~8米筑一个略低于沟面的土坝,用来蓄水积泥。,在茶园下方与农田交界处的环园路内侧要开设隔离沟,沟深50~60厘米,宽30~40厘米。

横水沟(竹节沟)一般设在梯级茶园梯面内侧或坡地茶园水平带内。根据梯面与坡地集水量的大小,确定横水沟的深度与宽度。沟宽30~40厘米,深20~30厘米,沟内每隔5~8米筑一个略低于沟面的土坝。山腰设有横向道路的茶园,路的上方也应设横水沟。

纵水沟设在各片茶园之间,道路两旁,与截洪沟、横水沟、隔离沟相连接。沟深20~30厘米,宽40~50厘米。纵水沟与横水沟连接的地方要设置沉沙坑。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应设置消力池,以降低流水的冲击力,减缓雨水的冲刷。山地茶园的纵水沟也应设置水坝,用于拦蓄雨水,沉沙缓流。每5~10亩设一个容积5.8米3的水池,作为沤肥、施药、,防旱使用。

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坳茶园或山垄茶园,为排除积水,需设置明沟或暗沟。明沟深l米以上,暗沟设在l米以下的土层中,可用砖石砌成。为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缓解季节性干旱和水}资源匮乏,在建设新茶园时,应在水源较多的地块开挖蓄水池,既可满足茶园防治病虫害用水需要,又可满足干旱季节灌、溉用水需要。一般每5~10亩茶园设1个蓄水池,并与排水沟相连接。进水口处挖1个沉沙坑,减少泥沙流入池内,雨后及时清除坑内泥沙。有条件的茶园可使用自动喷灌或应用节水型滴灌技术。

茶园规划--园地垦辟


园地垦辟 (1)地面清理 在开垦之前,先要进行地面清理,对园地内的柴草、树木、乱石、坟堆等分别酌情处理。柴草应先刈割并挖除柴根和繁茂的多年生草根;尽量保留园地道路、沟、渠旁的原有树木,万不得已才砍伐;乱石可以填于低处,但应深埋于土层1m之下,坟堆应迁移,并拆除砌坟堆的砖、石及清除已混有石灰的坟地土壤,以保证植茶后茶树能正常生长。平地及缓坡地如不甚平整,局部有高墩或低坑,应适当改造,但要注意不能将高墩之表土全搬走,须采用打垄开垦法,并注意不要打乱土层。 (2)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平地及15°以内的缓坡地茶园,根据道路、水沟等可分段进行,并要沿等高线横向开垦,以使坡面相对一致。若坡面不规则,应按“大弯随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开垦。如果有局部地面因水土流失而成“剥皮山”的部分,应加客土,使表土层厚度达到种植要柬。生荒地一般经初垦和复垦。初垦一年四季可进行,其中以复、冬更直,利用烈日曝晒或严寒冰冻,促使土壤风化。初垦深度为50cm左右,土块不必打碎,以利蓄水;但必须将柴根、竹鞭、金刚刺、狼箕等多年生草根清除出园,将杂草理出成堆集于地面,防止杂草复活。复垦应在茶树种植前进行,深度为30-40cm,并敲碎土块,再次清除草根,以便开沟种植。熟地一般只进行复垦,如先期作物就是茶树,一定要采取对根结线虫病的预防措施。 (3)陡坡梯级 茶园的开垦,坡度在15°-25°之间,地形起伏较大,无法等高种植,可根据地形情况,建立宽幅梯田或窄幅梯田。陡坡地建梯级茶园的主要目的,一是改造天然地貌,消除或减缓地面坡度;二是保水、保土、保肥;三是可引水灌溉。 4、梯级茶园建设原则 ①梯面宽度便于日常作业,更要考虑适于机械作业。 ②茶园建成以后,要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下雨能保水,需水能灌溉。 ③梯田长度在60-80m之间,同梯等宽,大弯随势,小弯取直。 ④梯田外高内低(呈2°-3°,为便于自流灌溉两头可呈0.2-0.4m的高差),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 ⑤施工开梯田,要尽量保存表土,回沟植茶。 (5)梯面宽度确定 梯面宽度常随坡度而定,同时,也受梯壁高度所制约。从各地经验看,梯面宽度在坡度最陡的地段不得小于1.5m,梯壁不宜过高,尽量控制在1m之内,不要超过1.5m。可用测坡器等测出坡度,选择梯面宽度。 (6)梯坎的养护雨季要经常注意检修水利系统,防止冲刷;每年要有季节性的检修。种植护梯植物,如在梯壁上种植紫穗槐、黄花茶、多年生牧草、爬地兰等固土植物。保护梯壁上生长的野生植物,如遇到生长过于繁茂的而影响茶树生长或妨碍茶园管理时,一年可削除1-2次,切忌连泥铲削。新建的梯级茶园,由于填土挖土关系,若出现下陷、渍水等情况,应及时修理平整。时间经久,如遇梯面内高外低,结合修理水沟时,将向内泥土加高梯面外沿。

茶园地膜覆盖优点


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地膜用处也越来越大。茶园地膜覆盖也随之增多。茶园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保护茶树根系。同时避免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耕作劳力。据测定,树冠覆盖度为95%左右的9年生单行条栽茶园,地面用0.015毫米厚的白色地膜覆盖后,比对照茶园春茶增产0.19倍,夏茶增产0.1倍,秋茶增产0.32倍,全年增产0.18倍。而且芽叶嫩度高,芽梢重,加工成毛茶后可提高一个等级。地膜覆盖茶园除去覆盖材料等成本外,比对照茶园增加收入0.1倍以上。

茶园地膜覆盖应注意在覆盖前要将行间土壤疏松平整,并将所需肥料一次施足,速效和长效肥料要搭配好。覆盖时可采用条带式覆盖或点式覆盖。条带式覆盖就是在行间杂草生长多的地点用宽约30-40厘米的地膜覆盖,然后在地膜上压上一点泥土,以防地膜被风吹走。点式覆盖就是在幼龄茶树根颈处用直径为20-30厘米圆形塑料地膜覆盖,目的是保持幼龄茶树根域的水分。茶园地膜覆盖面不能过大过宽,否则会影响土壤中气体与大气交换。茶树会窒息死亡,尤其是在盛夏高温季节要特别小心,盖得太严实,范围过大,热量发散不出去,茶树也会“烧焦”。此外,地膜的厚度不同、颜色不同,覆盖的效果也会不同。总之,茶园地膜覆盖有不少优点,但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