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流变史 茶、槚、设、茗、荈

发布时间 : 2021-03-30
茶字的起源 福字普洱茶 茶字的由来

茶字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茶。世界各种语言中的“茶”,均从中国对外贸易港口所在第广东、福建一些地区“茶”的方言音译转变而来。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茶经·一之源》)“茶”字是由“茶”字直接演变而来的,所以,在“茶”字形成之前,茶、槚、设、茗、荈都曾用来表示茶。一、“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称谓(一)荼的含义苦菜

《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诗经·国风·邶国之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国风豳国之七月》有“采荼樗薪”,《诗经·大雅·绵》有“堇荼如饴”,一般都认为上述诗中之“荼”是指苦菜。三国吴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记苦菜的特征是:生长在山田或沼泽中,经霜之后味甜而脆。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苦菜“条记:初春时生苗,茎中空,折断时会流出白汁,开黄花和野菊相似,其种子附生白毛,能随风飘扬。苦菜是荼的本义,其味苦,经霜后味转甜,故有“其甘如荠”、“堇茶如饴”。

茅秀

东汉郑玄《周官》注云:“荼,茅秀”,茅秀是芽草类种子上所附生的白芒。《诗经·国风·郑国之出其东门》有“有女如茶”,成语有“如火如荼”,上述之荼一般认为是指白色的茅秀。茅秀是荼的引伸义,因苦菜的种子附生白芒,进而由苦菜白芒引伸为茅草之“茅秀”。

茶具苦涩味,所以,便用同样具有苦味的荼(苦菜)来借指茶。

其他

由“茅秀”进一步引伸为“芦苇花”,还有解释为“紫蓼”、“陆秽”的。

(二)荼何时被用来借指茶

《尔雅·释木第十四》,“槚,苦荼”。槚从木,当为木本,则苦荼亦为木本,由此知苦荼非从草的苦菜而是从木的茶。《尔雅》一书,非一人一时所作,最后成书于西汉,乃西汉以前古书训诂之总汇,由《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可以确定以菜代茶不会晚于西汉。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认为这里的“荼”指茶。因为,如果是田野里常见的普通苦菜,就没有必要到很远的外地武阳去买。王褒《僮约》定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荼借指茶当在公元前59年之前。

(三)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称谓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章,辑录了中唐以前几乎全部的茶资料,经统计,荼(含苦荼)25则,荼茗3则,荼荈4则,茗11则,槚2则,荈诧3则,设1则。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槚、设都是偶见,茗、荈也较茶为少见。况茗是荼芽,荈是荼老叶,荼、茗、荈,其实是一。由此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二、茶的其他称谓(一)槚

槚,又作榎。《说文解字》:“槚,楸也。”“楸,梓也。”按照《说文》,槚即楸即梓。《埤雅》:“楸梧早晚,故楸谓之秋。楸,美木也。”则楸早在早秋落叶,故音秋,是一种质地美好的树木。《通志》:“梓与楸相似。”《韵会》:“楸与梓本同末异。“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埤雅》:“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综上所述,槚(榎)为楸、梓一类树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槚,苦茶(《尔雅》)。槚为楸、梓之类如何借指茶?《说文解字》:“槚,楸也,从木、贾声。”而贾有“假”、“古”两种读音,“古”与“茶”、“苦茶”音近,因茶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槚(音古)来借指茶。槚作楸、梓时则音“假”因《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则槚借指茶不晚于西汉。但槚作茶不常见,仅《尔雅》和南朝宋人王微《杂诗》两见。

(二)茗

茗,古通萌。《说文解字》:“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芽,萌也,从草牙声。”,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茶树的嫩芽当然可称茶茗。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茶)嫩芽,所以,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补:“茗,茶芽也。从草名声。”茗何时由草木之芽演变而专指茶芽?旧题汉东方朔著,晋张华注《神异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晋郭璞《尔雅》“槚,苦茶”注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唐前饮茶往往是生煮羹饮,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叶,三、四月采的才是当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面是“茗”。以茗专指茶芽,当在汉晋之时。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尽。

(三)荈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荈、荼、茗,其实一也。”《魏王花木志》:“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南朝梁人顾野王《玉篇》:“荈,尺*切,茶叶老者。“综上所述,荈是指粗老茶叶,因而苦涩味较重,所以《茶经》称“不甘而苦,荈也。”《茶经》“七之事”引司马相如《凡将篇》中有“荈诧“。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其与哲学家、文学家杨雄及文学家王褒都是四川人,而四川是中国最早饮茶的地区,“武阳买茶”的武阳就是现今四川彭山。荈不像、槚、荼等字是借指茶,只有茶一种含义,所以,《凡将篇》中的“荈“指茶是可能的。荈为茶的可靠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应是茶饮料。晋杜育作《荈赋》,五代宋初人陶谷《清异录》中有“荈茗部”。“荈”字除指茶外没有其他意义,可能是在“茶”字出现之前的茶的专有名字,但南北朝后就很少使用了。

(四)设

《说文解字》:“设,香草也,从草设声。”段玉裁注云:“香草当作草香。”设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设借指茶。西汉杨雄《方言论》:“蜀西南人谓茶曰设。”但以设指茶仅蜀西南这样用,应属方言用法,古籍仅此一见。

三、茶字的出现及其由来

在荼、槚、茗、荈、设五种茶的称谓中,以荼为最普遍,流传最广。但“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荼”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说明它是草本。但从《尔雅》起,已发现茶是木本,用荼指茶名实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类树木,借为茶也会引起误解。所以,在“槚,苦荼”的基础上,造一“搽”字,从木茶声,以代替原先的槚、荼字。另一方面,仍用“荼”字,改读“加、诧”音。

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荼,埤苍作搽。”《埤苍》乃三国魏张揖所著文字训诂书,“搽”字至迟出现在三国初年。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廿部”第一百六十二,“荼,杜胡切。……又除加切。”隋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下·释木第十四》:“荼,音徒,下同。埤苍作搽。按:今蜀人以作饮,音直加反,茗之类。“初加切,直加切,音茶。“荼“读茶音约始于南北朝时期。“荼“(音徒)形改音未改,“荼”(音茶)音改形未改,所以,荼在读音上及荼在书写上还会引起误解,于是进一步出现既改形又改音的“茶”(音茶)和“搽”。

隋陆法言《广韵》“下平声,莫霞麻第九;荼,春藏叶可以为饮,巴南人曰葭荼。”“茶,俗”。“茶”字列入“麻韵”,下平声,当读“茶”,非读“徒”。“茶”字由“荼“字减去一画,仍从草,不含造字法,但它比“荼“书写简单,所以,所以“荼“的俗字,首先使用于民间。“荼”(音茶)和“茶”大约都起始于陈隋之际。

《茶经》注云:“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茶经》原注者认为“茶”字首见《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撰的一部分,已失传。尽管《广韵》、《开元文字音义》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场合,仍用“搽”(音茶)。初唐苏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都用“搽”而未用“茶”。直到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字才逐渐流传开来。

cY316.com延伸阅读

解“茶”字称呼寻茶树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宋代杨伯岩撰写的《说郛·臆乘》上说“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也有人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国史书上所记载的“茶”没有确定的意义。其实,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它和茶树的起源一样都需要后人不断地去探究。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茶有不同的称呼,如《茶经·一之源》里便列举了唐代以前人们对茶的几种称呼。晋代郭璞注、宋代邢昺疏的《十三注疏·尔雅注》中,茶被叫做“槚”。

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把茶叫做“荈诧”,并将其列为二十种药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将茶列为药物的文字记载。西汉末,扬雄(前53-18年)在其《方言》一书中谈到蜀西南产茶,把茶叫做“蔎”。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茶解释为:“茗,荼芽也。”晋代成书的《华阳国志·巴志》中亦有“园有芳蒻、香茗”的记载。

在古代,还有把茶叫做“瓜芦木”、“皋芦”的记载。东汉时的古籍《桐君录》中,茶叫做“瓜芦木”。东晋学者裴渊在《广州记》中说:“酉平县出皋芦,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茶、槚、蔎、茗、荈”指的是在不同时间采的茶,早采的叫做“茶”,晚采的叫做“槚”、“茗”或“荈”。然而对于“茗”,也有说法认为其指的是茶的嫩芽,并不是晚采的茶。在茶的众多称呼中,使用最为普遍,流传也最广的是“荼”。

一般认为,唐代中期(约8世纪)以前,茶写为“荼”。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经·邶风·谷风》中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豳风·七月》中记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但对《诗经》中的“荼”,有人认为其指的是茶,也有人认为其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最早明确以“荼”字表示“茶”字意义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其中有:“槚,苦茶也。”但因为“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而且“荼”是形声字,从草余声,草字头是义符,代表它是草本植物,而实际上,从《尔雅》起,人们就已发现茶是木本植物,用“荼”指茶,名实不符,所以便用从木茶声的“搽”字来代替“荼”字。当时,“搽”、“荼”两字都有使用。

随着茶的发展与兴盛,在民间,人们逐渐以“茶”字取代了“荼”字。《说文解字》将“茶”释为苦茶,并指出古之“荼”字为今之“茶”字。有人认为《说文解字》是最早正式记载“茶”字的著作,但学术界普遍认为“茶”最早出自唐玄宗御撰的《开元文字音义》。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其字,或及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茶”字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且被收录于《广韵》与《开元文字音义》中,然而在正式场合,仍然用“搽”,而非“茶”。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苏敬等撰写的《唐本草》与盛唐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中,都将“茶”记录为“搽”。精于茶道、嗜茶成瘾的陆羽一生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在其著作《茶经》中将“茶”的所有称呼统一规定为“茶”。至此,“茶”的形、音、义被确定并逐渐流传开来。

普洱熟茶编年史普洱熟茶编年史


普洱熟茶从诞生到现在其实时间非常短暂,只有40年左右。所以,如果你在茶叶店,听到老板兜售所谓上百年的普洱熟茶,你就可以一笑了之。

萌芽期:普洱熟茶的前身——红汤生普

普洱熟茶的概念,实际上是在1975年左右才真正确立。之前的普洱茶,于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普洱生茶。

范和均、张凤岐、谭方之……这些大家在完成于解放前的著作里关于云南紧压茶用料、制作、包装的记载,都异曲同工地提到当时的普洱生茶:“汤色是红的。”而这种红汤普洱正是普洱熟茶的前身。

通过资料分析,解放前产生红汤普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工艺所致

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在竹席上反复搓揉,然后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根据品质分别装入竹篮。

放进竹篮后要洒上些许水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然后一边加茶,一边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蒸发自行干燥。

2、运输条件较差

云南至广州、香港,路途遥远。茶叶运输只能依靠“人背马驮”,而且往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运达。长期间的运输,风摧雨淋,茶叶运抵香港时茶汤颜色已经很深了。

3、销售前还需存放陈化

普洱茶运到香港以后,不会立刻就拿来饮用,为了使口感更柔和舒适,往往需要再放上一段时间才会出售。

这样的习惯,在对香港茶人卢铸勋的采访中也有迹可循,他说:“爷爷的爷爷经营普洱茶时,那些刚做出来的普洱茶,汤色也蛮深,但要放上六七年,味道更纯和了才出售”。

散茶

这样看来,解放前的普洱茶因加工工艺、生产运输条件以及后期存放的影响,广州、香港等地喝到的普洱茶是存在轻度发酵的。然而“普洱为红汤”的发生并不是人为刻意导致的,而是有着诸多的客观原因。

产生期:习惯带来需求——普洱的改革之始

新中国成立后,私人茶行、茶厂逐渐开始公私合营,茶叶开始统购统销。1949年中茶成立,制茶工艺和产茶规模都得到快速发展,运输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供给香港的普洱茶品质发生了变化。

1950年,在云南经营同兴号茶庄的袁寿山来到了澳门,他坐在英记茶庄的木椅上说,也说了这么段话:“香港那些喝惯了红汤普洱茶(生茶)的客人,压根儿喝不惯发酵不到位的新滋味,这就导致市面上老滋味的茶饼很吃紧。”

上述资料佐证了当时的情况,同时还发现:习惯了“传统口感”的香港市场对高陈化普洱茶的需求存在空缺。如果让新供给的普洱茶自然转化成香港人习惯的口感,就只能用时间去换。为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各地开启了寻求普洱茶工艺的变革之路。

发展期:百家争鸣,香港、广州、昆明的变革

香港:卢铸勋的红汤生普和他的福华号

卢铸勋,香港茶业的杰出人物,香港普洱熟茶发展的代表。1927年出生于广东,一生都与茶叶有分不开的关联。11岁便在澳门十分出名的英记茶庄当学徒。

在供给香港的普洱茶品质发生变化后,卢铸勋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卢铸勋凭着父辈普洱经营经验的印象和曾经制作红茶的经验,开始研制受香港市场欢迎的普洱茶(红汤普洱生茶)。一个月后,研制获得成功。

十九世纪后期,澳门在茶叶转口贸易方面的龙头地位才渐渐被香港取代。1954年,卢师傅带着他的技术,离开澳门,定居到香港,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福华号宋聘唛”。

广州:中茶公司手中红汤生普的蜕变

1959年,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中茶公司)开始进行加速普洱茶后发酵的实验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普洱茶发酵新工艺。广州中茶公司,将云南毛茶拼配上广东当地的茶菁,制成广东普洱茶。

据后来资料考证,其产广东普洱茶与现在的普洱熟茶还有很大的差异(只能算当地人喜爱的红汤普洱)。

在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也是1959年,香港有位名叫曾鉴的茶人向卢铸勋请教制茶秘方。后来,曾鉴的弟弟曾启去了广州,加入中茶公司的广东分公司,担纲茶叶发酵师之职。

曾鉴的弟弟去广州担职的确切时间现无法考证,但两者时间相近,醉品君大胆猜测曾鉴的弟弟的到来,与广州普洱熟茶新工艺的产生存在些许关联。

云南:昆明、勐海、下关茶厂的红汤生普到熟普的蜕变

1973年初,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需要发酵的红汤普洱茶,而这种茶广东有生产,决定去学习。派出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工人李桂英及勐海、下关两茶厂各二人,组成七人小组专赴广州茶厂学习普洱茶渥堆发酵生产。

赴广州茶厂学习小组返昆后,公司组建了两级审检生产营销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关组,由昆明茶厂按该厂工艺试产,广州茶厂起初是用冷水发酵,后觉不理想,遂改为温水发酵,并作了工艺定型,昆明茶厂按广州工艺温水渥堆但不成功,昆明茶厂和攻关小组对此分别多次开会对工艺进行研讨论证。

会议一次又一次地从办公室开到车间现场。经过分析,大家认为广州气候环境与昆明差异较大,工艺应当作出调整,多数人认为在昆明用冷水发酵似更合理。对此广州茶厂也建议“依据昆明气候特点不妨用冷水试一下”。

1974年,昆明茶厂在工艺调整后,渥堆终于获得了成功,实现当年销港普洱茶10。2吨(含陈佩仁试制的1吨多),接下来,勐海有勐海的工艺,下关则结合自己紧茶的热发酵工艺,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这些产品成果,也都和广东普洱茶,有着完全不同的滋味。

随着勐海、下关两茶厂的普洱茶相继投产,云南普洱茶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普洱茶曾主导了香港市场并进军日本、西欧,极大地鼓舞了云南茶区,德宏、保山、思茅三个地州的一些茶厂据此摩拳擦掌,希望开展普洱茶生产参加出口。公司为推动茶区发展,于是派遣人员不止一次地将昆明茶厂的经验向这些茶厂作出介绍交流。

1975年,勐海的普洱茶基本定型,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现代普洱熟茶。后来,唛号为7452和7572的勐海熟饼、唛号为7663的下关销法普洱熟沱、唛号为7581的昆明普洱熟茶砖开始批量出口,成了云南茶叶公司的拳头产品。

思考:熟茶在云南蜕变成功的原因

1、拥有紧茶发酵工艺基础

1939年,范和钧先生来到佛海(今勐海)调研,他将调研结果写成《佛海茶业》一文,其中有对紧茶原料发酵的描述:“丙、潮茶一盘灶须高品、梭边各百五十斤,概须潮水,使其发酵,生香,且柔软便于揉制。”

1957年西双版纳茶厂(勐海茶厂)的负责人唐庆阳先生的总结,“解放(以)来,西双版纳茶厂打破过去雨季中不能加工的做法,提前在三季度雨季中生产侨(销)圆茶。经过一定温湿度人为技术管理,不但控制霉菌生长,而且仍然保持圆茶后发酵滋味醇厚的特点,以应消费者口胃(味)的要求,并加速了产品出厂。”

1958年,下关茶厂紧茶蒸汽高温快速发酵技术试验成功,全程翻堆两次,最多15天,大大缩短了紧茶的发酵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发酵的普洱茶也有自己的缺陷,就是味道奇怪,但这种蒸汽后发酵为1975年下关茶厂研制自己的渥堆发酵技术打下基础。

2、拥有普洱茶发酵早期尝试经验

1953年以前,陈佩仁是昆明华盛茶庄的老板,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看到马子舆经营的瑞丰茶号制作的普洱茶汤色红艳,味道奇特,有很多在昆明的广东人都去购买,他就自己试验过发酵普洱茶的制作。这可以看出,当年昆明是有发酵普洱茶卖的,只是消费群体比较小,不为大众所了解罢了。

普洱茶产自云南,但广东、香港等沿海地区将其“发扬光大”,为世人所识。然而云南茶人融合各家之长,让普洱茶真正拥有了成熟的发酵技术,普洱茶还是选择了回归。

至此,普洱茶完成了从传统的红汤生茶,到澳门、香港和广东、泰国的红汤生茶,最终演进到云南的现代普洱熟茶,工艺上也从瑞贡天朝的时代演进到了人人可得的速饮消费品。

经典展示:不得不细说的茶厂和它们的产品

勐海茶厂:7452、7572开始批量生产。

作为拥有传奇茶饼7572个7452的勐海茶厂,1974年,它生产普洱茶(熟茶)只有6担,随后才逐年增加。

1976年,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文件为勐海茶厂普洱茶规定了七个茶号:云南七子饼7572、7682、云南普洱茶74092、74102、云南青(茶)74342、74562、74782。

1978年,普洱茶(熟茶)的加工量跃居各精制茶之首。这一年,勐海全县共加工精制茶27797担,其中绿茶3675担、红茶7403担、紧压茶(普洱生茶)6936担、特种茶(普洱熟茶)9783担。

下关茶厂:7663(75年)、销法沱(76年)

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內公司统一使用“中茶牌”。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划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3年茶厂通过试验,将茶饼揉制由布袋揉成圆型后,再用十八公斤重的铅饼加压的方法,改用铝甑直接蒸压的方法。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型底改为平底。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快速人工后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73年昆明茶厂吸取下关茶厂紧茶渥堆发酵的原理,再经高温高湿人工速成的后发酵处理,制成现今的云南普洱茶(熟茶)。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1976年批量出口沱茶(7663)装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专销法国市场销售。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決定茶品唛号。下关茶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被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书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昆明茶厂:7581普洱熟砖(75年)

1973年,四家茶厂相关人员到广东省进行渥堆发酵技术之考察返回后,由下关茶厂完成初步熟化技术,进由昆明茶厂再加湿加温,完成定之潮水渥堆技术,也就是现在所称的熟茶。据史料显示,初步完成之试验茶品为坊间称之“枣香厚砖”,量产茶品则为“73厚砖”。

7581昆明熟砖则为1994年以前,市场熟砖之主流茶品,1988~1994年为其盛产时期。

在这期间昆明茶厂以吉幸牌、金鸡牌为其主要外销品牌,吉幸金瓜贡茶与金鸡沱茶为这时期知名茶品,然产量不多。

普洱熟茶最重要的工艺:渥堆

渥堆,不熟悉茶叶的朋友可能连这两个字都念不清楚,但熟悉的茶友可会知道它其实是普洱熟茶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不光直接关系到熟茶成品茶的口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风险,一不小心的话茶叶就报废了。

渥堆的工艺看起来十分简单——将鲜叶杀青干燥制成毛茶之后,按量堆成小山的形状,洒水,盖上布,让茶叶进行发酵,按照经验,制茶师傅会定时翻动茶叶和洒水,以控制茶堆的温度和茶叶发酵的环境。

一般来说,渥堆工艺要持续一个月左右,不过近年来有厂家为了减轻堆味、增加口感而改良工艺,采用低温、少量多次洒水、长时间发酵,渥堆时间甚至达到了3个月。

经过渥堆后的普洱茶汤色晶莹红润,味道醇厚甘甜,与普洱生茶相反的是,熟茶十分温和,对人体的刺激非常少,长期饮用还能起到养胃润肠的作用。

但如果工艺技术不高,制茶师傅经验不足,渥堆也存在风险的,最常见的就是烧堆,温度过高,让处于堆心的茶叶变黑碳化,失去了饮用价值。

除此之外,不成熟的渥堆工艺还会对茶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叶底像柴禾一样特别干、特别焦,可能就是渥堆时烧了心;如果叶底过软,一捏就烂,可能就是渥堆时水分控制不好,水分太高的缘故;还有一些熟茶中品饮到的焦味、霉味,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从渥堆里产生的负面情况。所以一般在茶厂里,都会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照看渥堆。

中国制茶史解析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熟茶发展史


五十年代的澳门市场,茶叶分红汤茶与绿汤茶,且红汤茶贵于绿汤茶。当时澳门英记茶行的卢铸勋偶然发现绿汤茶遇水受潮后会变成红汤茶,于是自行研究,将绿汤茶泼水后晒干,研制出红汤茶,卖到港澳、南洋等地。这就是普洱熟茶的雏形——南洋泼水茶。但50年的历史断代,制工艺已经失传,无人知晓。但泼水制作出来的红汤茶技术,却导致了「广云贡饼」的诞生。而广云贡饼的茶叶调配了云南的晒青毛茶,云南省茶业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种泼水茶,继而派吴启英、邹炳良等八人前去广东学习,以便在云南自行生产。泼水茶技术经过云南试验研究,于1973年用大堆发酵工艺正式成功,是当代熟茶发展的标志性工艺,往后的熟茶工艺迭代,都奠基于1973年的大堆发酵技术,与红汤茶已无甚关系。离地发酵、小堆发酵的创新1973年的大堆发酵技术,生产的熟茶主要用于填补香港市场的需求,而港九商会长期压低熟茶价格,使得熟茶的制作工艺和品质都难以提升。大堆发酵贴地层容易滋生低温杂菌,产生堆味等问题,清洁化生产的需求使离地发酵技术的应运而生。大堆发酵对于原料的消耗量也使得较高等级的原料因为量少很难用于发酵。2000年以后市场繁盛,对于高等级原料发酵的熟茶需求,促使了小堆发酵技术的诞生,熟茶自此摆脱了大堆发酵的量体限制。这两项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市场上熟茶的发展,也提升了熟茶的品质,也让更多人制作了熟茶。微生物发酵2017年,生物学对微生物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促使熟茶发酵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有效转化率,指的是普洱茶发酵中的「活性替换醇厚度」。假设一款毛茶活性100分,发酵出来,醇厚度只有50分,那么就只有一半的转化率。通过创造微生物有利的环境来发酵,可以大幅提高熟茶的有效转化率,发出来的熟茶品质也就越醇厚。而在熟茶的发展进化历史中,示范了一套成熟的茶叶审美体系。这里的茶叶,不单指普洱熟茶,还包含所有茶类,普洱熟茶,不过是一个审美分支罢了。多数中国茶,都会面临江湖与学术的问题,有的相处融洽,有的互不往来。当我们着眼于更高层面,也就是多数人的品饮来看,审美体系的提出,不仅对于制茶业来说更为长久,对于茶叶文化的发展也赋予了更多可能。

“陈”字是普洱茶的核心


“陈”字是普洱茶的核心,所以“藏之得法”尤为重要。随着品质的提升,普洱茶的价值也得以提高,所以普洱茶就具备了饮品和收藏双重功能,即普洱茶除具有饮料的属性外,它与文物古董有相同收藏功能,越是年头久远的越是稀少,价值也越高。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存放的年份越久,品质越好。这是其他茶类所不具备的特征,经营普洱茶风险较小,而且卖不出去的茶叶隔年还可以增值,商家都愿意经营,这不仅可以降低普洱茶的经营成本,而且可以带动普洱茶收藏,促进普洱茶消费。

对普洱茶感兴趣的朋友,了解一些科学的贮存方法,即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清洁的环境,在一定时期内有得于优质普洱茶品质的形成。

普洱茶投资作用再大,最终都要转化为饮品。建立一个标准去发展终端品饮市场,将茶慢慢消耗在市场上,或是唯一出路。囤积居奇和盲目跟风炒作不可取。再好的茶叶,无论放多久,最终还是要拿到市场上来流通、跟大家分享的。

所以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年边选边存,喝一半存一半。如此一来,在你年年花前月下品饮普洱的同时,若干年后保不准还能拥有一笔宝贵的“茶富”呢!

消费者在选茶、购茶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选择标准,不能光讲求年份,而听信商家的炒作。

普洱茶和天池茗毫的区别


历史文化区别

“姑苏名山无多少,唯有天池形势好。四面山光施翠色,松柏常被白云绕,天生石池澄清碧,桃花溪涧流不息。”(265-316年魏曾始建天池山寐晋寺图的题签)天池山景色宜人,林木葱郁,松柏挺拔,白云悠悠,泉水潺潺,花香四溢。天池山的茶园,多分布在天池山周围的官桥善坞里、山南的官山坞、后山天平、灵岩一带,茶园集中成片,种植着从安徽引进的槠叶良种,适宜炒制天池茗毫。

普洱茶名重天下,源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之说,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

制作工艺区别

标准采摘,精细拣剔,热中做形,一锅到底,是天池茗毫的采制特点。茗毫采摘标准:1级茶一芽一叶初展占总量的50%以上,芽长2.6-3.6厘米,鲜叶进厂后必须进行拣剔,保持芽叶均匀一致。通常,炒制500克1茗毫约需3万个左右芽叶。炒制工艺分摊青、杀青、热揉、整形、提毫五道工序。从杀青到提毫全程均在锅内连续炒制,一气呵成。整形和提毫是茗毫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茶”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自然转化。自然转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形式。

冲泡口感区别

天池茗毫条索秀丽带弯曲,茸毫显露,银白隐翠,香气清鲜,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普洱茶口感丰富多变,地域山头不同、年份不同、拼配和古树,口感也不一样。各个山头地域、年份均有其独特的滋味,例如老班章以刚猛霸道著称,而易武则以阴柔细腻闻名。由于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存放时间长的茶就要比新茶醇厚浓郁,刺激性减弱,价格也要贵的多。好的普洱茶可以一般能冲二十余泡,而茶味却是愈见香浓。

功效与作用区别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并心脑血管并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只表现在它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港澳、韩国、台湾、南洋等地,皆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瘦身茶之良饮神品美称。普洱茶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临时饮用普洱茶的人士,40%以上人体重减轻,脂肪新陈代谢明显;云南普洱茶医治高脂血症疗效还高于安妥明,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则与安妥明相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饮用普洱茶对降低人体所含三酸甘油脂、胆固醇、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作用;普洱茶有助于降低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及游脂肪酸,还有减少胆固醇性脂肪肝现象;普洱茶中的有益菌,具有微量分解脂肪的功效。

与御茗堂茶膏共享冠军荣誉


与御茗堂茶膏共享冠军荣誉!御茗堂茶膏为皇室茶膏之完美典范,融制作工艺、历史传承、优质原料于一身,集科学、艺术、养生、智慧为一体,乃御茗堂顶级茶师全心投入之作。每一片茶叶,千斟万选;每一步工序,科学严谨;每一个产品,用心以待。这一切,源于御茗堂对醇厚、完美、健康的皇室茶膏的执着和梦想。

2014年,御茗堂为实现全球布局战略,打造茶膏与高尔夫结合的“梦想之船”,携手WGC中国组委会,创办全球顶级高球赛事,打响全球布局战略的第一站。茗香笃志,笑看风云。

3月28日,御茗堂冠名主办的WGC御茗堂杯第20届世界业余高尔夫锦标赛中国赛泉州站揭幕赛热烈来袭,本次赛事吸引全国各省众多高尔夫选手参加,更有来自丹麦、新加坡等国的WGC国际嘉宾不远万里前来参赛。

御茗堂精心为参赛球员配备高尔夫能量套装,助力比赛。御茗堂独家研发推出的高尔夫能量套装,延续高尔夫球包的至尊品位,为高尔夫人士特制华贵精致球包和高尔夫能量杯,精美典雅,便捷大方,在绿茵享受高球魅力的同时,也能品位自然雅逸的暇趣。

高尔夫运动过程中,脾胃处于快速运转状态,短期内体液平衡失调,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御茗堂普洱茶膏的果胶物质远高于其他茶类,维持体液平衡,保护胃粘膜,让您尽情挥杆,倍享运动之乐。拥有强健的骨骼,是尽情挥杆打球的前提。御茗堂普洱茶膏中含有较高的儿茶素成分,常饮能加强骨骼硬度,减少骨折,预防骨质疏松。球员们在比赛期间,品饮御茗堂茶膏,温润身心,滋养脾胃,保持最佳的比赛状态。

我国茶宴溯源及其茶宴史


茶宴随着茶的普遍饮用而出现,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茶宴最早的记载见于《世说新语·轻诋篇》:“褚太傅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亭中,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箸粽。”茶宴形式多样,有以茶代酒,花间竹下赏花清饮的(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有庆贺新茶初采,品比贡茶,在两州边境举办的品茶歌舞宴(白居易《夜间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有禅林参禅讲经招待宾客的大型茶宴(径山茶宴、喇嘛寺茶会);有皇帝与重臣共品贡茶的茶宴等……

茶宴食品与酒宴亦有区别,主要是较清淡的面食与果品,统称茶食。前引《世说新语》中所提到的“粽”即是糯米做的一种茶食,也是《大金国志》中所提到的茶食——蜜糕。关于茶食的最好记述见日本的《禅林小歌》,书中在介绍源自中国的唐式茶会时写道:“端上水晶包子(葛粉做)、驴肠羹(似驴肠)、水精红羹、鳖羹(状似)、猪羹(形似猪肝)、甫美羹、寸金羹(因金色寸方得名)、白鱼羹(白色、似白鱼)、骨头羹、都芦羹等羹汤类;乳饼、茶麻饼、馒头、卷饼、温饼等饼类及馄饨、螺结、柳叶面、相皮面、经带面、打面、素面、韭叶面、冷面等。”客人们更相“诬之”(互劝意)。随后用高缘果盒盛装龙眼、荔枝、榛子、苹果、胡桃、榧子、松子、枣杏、栗柿、温州桔、薯等。由于是禅林,上列食品均为素食。在一般人的茶食中,也有荤菜,如陆游独好鸭脚,在《听雪为客置茶果》中写道:“不饤栗和梨,犹能烹鸭脚。”

茶宴初出现时,是士大夫们标榜俭朴,作为酒宴的替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演变得铺张、奢华。从茶宴的记录上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甚少系缚,自由、快乐,茶宴上有一种蓬勃向上之气。自从陆羽提倡茶是修身养性之物,精行检德之人所为后,茶走入淡泊宁静之路,茶宴在中原大地开始走下坡路。对茶宴极为推崇的白居易在其后来所作的《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之后注:“尝羡吴兴每春茶山之游,泊入太湖,羡意减矣。”可见,此时茶宴已失去了往日的昌盛。

到了明代,文人们更认为“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尽矣”;“饮茶最忌荤肴杂陈”;“饮茶以客少为贵……五六(人)日泛,七八(人)日施”。这种把茶宴看作施茶,以及冲泡茶的出现,使茶宴渐渐消失了。

茶宴的出现,刺激了茶食的发展。茶宴消失后,茶食则传入民间。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茶馆里,茶食不但品种多而精美,且各地自有特色。除茶馆外,茶食在民间习俗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绥江,请客人吃点心,他们称之为“摆茶”。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一些(一般是十几抬)自制的点心,称之为“茶礼”。无论是“摆茶”的点心还是“茶礼”的点心,都称之为“茶食”,其中有一种当地人称之为“果果”,其制作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上黄豆、花生、芋头等,放阴凉干燥处阴干,再用“油砂”炒酥,再给它穿上蜂蜜、砂糖、猪油、芝麻等的外衣。除果果外,茶食中还有“苕丝”、“玉兰丝”、“油酥米花糖”、“瓜片”、“片糖”、“甜酒耙”等。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到:“礼失求诸野,今求之夷矣。”他所说的夷即指当时的南中,今天的云南。可见云南在明代保存了很多中原已失的茶俗。今天的绥江茶食可能就是真正的古风,从中可以看到云南化的中原茶食风俗。

云南勐海茶厂制茶史


云南:勐海茶厂制茶史

8月21日,阳泉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店长熊立平为小读者们讲解了大益勐海茶厂制茶的发展史。

熊立平介绍,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旧称佛海)。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之后几次更改厂名,最后确定为勐海茶厂。

70多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发展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现拥有占地380多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勐海县境内的各大茶山,为勐海茶厂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初制所,以及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勐海茶厂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

云南七子饼茶的推广生产以及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的巨大成功,是勐海茶厂对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卓越贡献。“大益牌”普洱茶作为普洱茶行业中的顶尖产品和著名品牌,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一心只为做好茶”--新一代“大益”人秉承前人的优良传统,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将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经典。

普洱茶名字发展史


回顾普洱茶发展史,初看之下也是让我倍感头疼,各种茶让我看的眼花缭乱,经过梳理,总算搞清了这个发展史,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间,回顾那些经典的普洱茶。

号级茶

一般指清末到1950年代,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以圆茶为主,一般每饼350克,每桶7饼,用竹罄包装。

竹罄顶面都制茶商标标注。每一桶有一张“筒票”说明生产商号,原料出处,生产方式以及品质要求,一般有“防伪商标”。

内飞

茶饼外不使用包装用纸,茶饼上无内票,有“内飞”压制在饼面下。内飞载有商业宣传文字及商号负责人姓名。

饼面的梭边,面饼做工十分严谨,条索较长且粗壮。

古董茶里,最著名的当属普洱“茶王”福元昌号和“茶后”宋聘号。而“同兴号”、“敬昌号”、“陈云号”也是著名的三大高端品牌。

另外比较出名的号级茶,还有同庆号、江城号、同昌号、杨骋号、普庆号、车顺号、鼎兴号、福禄贡茶、思普贡茗、河内号、鸿泰昌、群记圆茶、双花等。

而除了饼茶,“末代紧茶”(鼎兴紧茶、猛景紧茶)和“可以兴砖茶”也是另外两种形制的号级老茶

印级茶

生产时间:1951-1958年

生茶厂家:勐海茶厂

红印圆茶

又称现代普洱贡茶,是茶中极品,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红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茶青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外,其内飞多埋在茶饼里,采用古老制作工艺经旧式压模制造而成,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

绿印圆茶

是“红印圆茶”的姊妹产品,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绿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它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绿印圆茶又有“绿印头”和“绿印尾”之分,无纸绿印圆茶是“绿印头”,它采用勐海的乔木茶树茶青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绿印尾”绿印圆茶,采用了部分新树茶青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

黄印圆茶

被称为“现代拼配茶青的普洱茶品始祖”,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黄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60年代以后勐海茶厂按照“黄印圆茶”的拼配工艺,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

七子饼

七子饼是现在对云南普洱茶的一个统称,而七子饼最开始是为了方便运输,以7量7的重量压制成饼,

命名方式:以7量7的重量命名,而七子饼357g的重量,也是有一种3+5+7=15的寓意,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一个圆满的寓意。

普洱茶名字的变化见证了普洱茶的发展史,在喝茶的同时,喝的还有历史文化沉淀出的底蕴,和华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普洱茶品鉴六字诀你了解多少


普洱茶怎么品鉴?当普洱茶爱好者拿到一款普洱茶制品,如何判定这款的品质,或者如何辨别茶叶品质的优劣?本文向大家推荐一个品鉴普洱茶可对比验证的参照指标体系,具体而言,普洱生茶的品鉴,可以从“净、香、润、厚、甘、甜”六字诀入手。具体如下:

净:味正不杂,至纯至净

茶为饮品,净度是首要指标,是其他指标的基础。但净度对于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而言,却是一个不易达到的高标准。

受生长区域和制作要求的制约,优质古树茶目前还必须依托一家一户的茶农家庭制作。若无严格监管,缺乏科学标准,制茶过程随意,则会导致烟味(未采用阳光干燥,而用柴火烘干;或晒好的原料存放在柴火旁,吸附烟味),糊味(炒制过程火温过高或时间过长),馊味(杀青揉捻后没有及时干燥)等杂味。

香:山野幽香,清蕴悠远

普洱茶的香气以净度为基础,净度纯,香气正,没有杂味干扰。工艺严谨、制作精良的古树茶,具有淡淡的山野幽香(不会像绿茶香气那样奔涌浩荡、明显外扬)。香气纯正是判断普洱茶制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普洱茶的干茶香、茶汤香、挂杯香,均为含蓄内敛,嗅之,不事张扬;饮之,丝丝缕缕,沉稳遍布口腔,留香持久。

不同山头的古树茶又各有特点,如景迈、昔归、冰岛等区域香气相对高扬浓郁,陈化后会出现更迷人、独特的香味。

润:细腻润滑,不粗不涩

优质的古树茶入口细腻润滑,不粗,不涩,不干喉!如无此特点,或者是工艺出了问题,或者是原料自身局限。总体而言,优质的古树纯料普洱茶,最为突出特点是品饮的润滑感。

厚:气韵饱满,物质丰富

普洱古树生茶的厚度主要表现为气韵感(易武茶区弯弓为主要代表)和物质感(布朗山区域老班章为主要代表)。

气韵感是指茶气饱满,充盈整个口腔的感觉,很多老茶友都深有体会。苦涩不显,不苦而甜,萦绕丰沛,体感明显。

物质感是指从入口开始,舌面所感受到的强烈变化,起头的苦涩味瞬间转化为回甘生津,层次丰富,物质厚实。

甘:回甘生津,舌底鸣泉

回甘是普洱茶品饮中最重要的愉悦感之一,是一个由苦转甘的过程。新的古树纯料生茶,入口丝丝清凉的苦味,瞬间转化成满腔甘甜,两颊生津不断,有舌底鸣泉之感。

苦味是普洱茶的重要滋味,回甘则是苦味退去,转为甘甜的愉悦感,这是一个由苦到甘的整体过程。其苦的程度,苦转甘的速度,甘的强度,综合体现回甘的质量,是鉴别古树茶优劣的重要指标。

低劣的茶品只有单纯的苦,苦而不化、不退,持久滞留于口腔,无法产生回甘。

甜:收尾必甜,如蔗似蜜

优质的纯料古树新茶,经久耐泡,滋味稳中有变,循序渐进(茶味不会陡然寡淡,全然水味),最后出现的味道一定是丝丝清甜,或如甘蔗,或似蜂蜜,让人流连忘返。

泡至最后可再煮饮,小银壶、紫砂壶、陶壶均可,更是苦中带甜,薯香甘冽,回味无穷!

普洱茶的发展史


普洱茶最早栽种、使用和传播

史料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8个小国,共同伐纣。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蜀》有记载“丹漆荼蜜……皆纳贡之”的记载。晋《七诲》记有“南中茶子”,就是成个成块的紧茶。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以云南为主的西南地区已经有紧压茶,那么普洱茶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普洱茶的传说

三国吴普在《吴氏本草》中记载:“苦菜—名荼……生益州谷山陵道旁。”云南在汉朝产茶,已得到证实。三国“武侯遗种”云南民间传说,古六大茶山的茶树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所种,古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武侯留物赐名所得。具清人檀(tan)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撤。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唐宋时期的普洱茶

曾出使南诏的樊绰所著《蛮书》卷七载:“茶出银生城(今云南景东、思茅、西双版纳一带)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云南巍山、南涧县一带)蛮杂以椒姜桂烹而饮之。”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宋徽宗《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普洱茶在西域的影响力更为广大。

元明清时期的普洱茶

元朝地名“步日部”,转音成汉字就是“普耳”(当时“洱”字无“氵”偏旁)。普洱一词最早见于此。元朝无固定名称的云南茶统称“普茶”,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必需品。

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明代万历年间的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说明,明代的普洱茶是“蒸而成团”的紧茶。

茶马古道商人运来毛皮、布匹、纸张、刀具等日常用品交换云南茶叶,以人背马驮的方式运送。

清朝时期普洱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年销量号称十万担以上,宫廷将普洱茶饮为贡茶。对于普洱茶的文字论著来说达到历史顶峰。涵盖药学、诗词、小说等都有普洱茶的记载。

清末到解放前的普洱茶

光绪二十二年(1895)勐乌、乌德被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到5000担;民国10年(1921年)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到6700担。1937年后,茶区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农民起义,居民尽迁走他乡,因而使得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园荒废,到1949年建国前夕,年产量只有401担。

普洱茶历史归纳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茶”字流变史 茶、槚、设、茗、荈》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