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农龙井的采摘与加工

发布时间 : 2021-05-06
花茶的采摘 羽农花茶 普洱茶的农残

花茶的采摘。

鲜叶采摘

采摘时间

茶树蓬每平方米内达到10~15个标准茶芽时为开采适期。

鲜叶分级

鲜叶的分级指标见表1。

—————————————————————————————————————

级 别 鲜叶指标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叶匀齐肥壮;不带茶蒂、单片、紫芽、茶果病虫斑点叶。

一级 一芽一叶,芽叶匀齐;不带鱼叶、鳞片、单片、碎叶、老叶、紫芽、梗杂。

二级 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在20%以下,芽叶完整;不带老叶、紫芽、梗杂。

三级 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各占50%左右,芽叶完整新鲜;不带梗杂、老叶。

——————————————————————————————————————

采摘方法

鲜叶应分批按标准采摘。

采取提手采摘法,严禁掐、捋、抓等不正确方法。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鲜叶采摘用竹篓、竹篮、竹筐,不得用布袋、塑料袋。

鲜叶运输用大的透气性良好的篮、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包装材料。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防止日晒、雨淋。在4小时内必须运到茶厂。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应轻放、轻翻、防压,以减少机械损伤,防止鲜叶发热变红。

加工工艺

鲜叶摊放

摊放场地应清洁卫生,无异味,不受阳光直射,空气流通。

摊放程度、时间:鲜叶摊放后,叶含水率72%左右,以100kg鲜叶计算,经摊放后余重86kg~88kg为宜;摊放时间为4h~12h。摊叶厚度不超过3cm。

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需按大小、老嫩分开摊放,分别付制。

青锅

青锅工具:龙井炒锅,多功能机。

青锅投叶量:特级茶(100~150)g/锅,一、二级茶(150~200)g/锅,三级茶250g/锅。多功能机投叶50g/槽。

青锅炒程度:青锅温度90℃~100℃,掌握先高后低,时间12min/锅~14min锅;运用带、抖、捺、搭等手法使茶叶逐步包拢,略叠成扁条,身骨挺直,用力先轻后重;青锅后叶含水率约20%;色泽青绿,清香,在制品呈扁平形。

回潮:青锅后先把在制品簸去碎末,再薄摊在竹匾内回潮,使茎、叶间水分分布均匀。回潮时间0.5h~1.5h,以防色泽变暗。

回潮叶在辉锅前应先筛分,使茶叶匀齐,便于辉锅做形。

辉锅

辉锅炒制用具:龙井炒锅,多功能机。

辉锅投叶量:经回潮筛分的在制品特级茶(100~150)g/锅,一、二级茶约250g/锅,三级茶约300g/锅。

辉锅温度:锅温为65℃~70℃,应掌握先低后高,在起锅前3min,略为提高锅温。

辉锅时间:总历程16min~18min,运用磨、抓、压等手法使茶叶达到扁平挺直,光滑尖削,在制品含水率达到6%以下为足干。

整理:出锅的茶叶应在散热后立即用相应的号筛进行筛分,并结合簸、拣等手段割出碎末,簸出黄片,拣梗剔杂,分级归堆。

多功能机辉炒:投叶量约100g/槽次。炒制过程使用“轻、中、重”型压力棒,使茶叶更扁平。其成茶筛分整形与手工炒制茶相同。

精选阅读

觉农舜毫的栽培技术


建园要求 

立地条件

土壤呈酸性,pH值4.5~6.5之间,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要求在25°以下。

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 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足够宽度的山、河、自然植被作天然隔离带,无环境污染。

园地开垦

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深耕0.50m以上,并深埋杂草。

坡度15°以上坡地,修筑等高水平梯面,梯面宽1.5m以上,沿等高线进行开垦。

品种选择

新发展的“觉农舜毫”茶基地应选用适应性强、 产量高、适制性强的无性系良种,重点推广迎霜、翠峰、浙农113等良种,实行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群体品种园地……要采取更新改造措施。

茶苗种植

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2月中旬至3月上旬。

秋季种值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

种植密度

采用单条播,行距1.5m,株距0.33m,每穴2~3株,每公顷需茶苗52500~60000株。

采用双条播,大行距1.5m,小行距0.30m,株距0.33m,每穴2株,每公顷需茶苗82500株。

基肥:经开垦整理形成行后,在行中间开种植沟,深0.5m,宽0.5m。在种植沟内施入底肥,底肥必须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微酸性,每公顷施栏肥或绿肥等有机肥料30000kg或饼肥3000kg、磷肥450kg,钾肥150kg。施后与土拌和再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再种植。

种植: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穴。移栽时应带土,减少根部受损。一手扶直茶苗,另一手将土填入沟内,当填土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往上一提,使根系自然舒展,再适当加细土分层压实,随后浇足“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至茶苗根颈处。种植结束后,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以将茶苗地上部分距根颈20cm以上的主枝剪去,保留3~4片真叶,并且在茶行间铺上稻草,秸杆等覆盖物。

苗期管理

间苗补苗:栽后要定期检查茶苗成活情况, 发现缺棵要及时补齐,对于不纯的茶苗,必须间苗,以保持品种纯度。

肥水管理:种植三天内,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一次,

以后视天气而定,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种植后约一个月,当新根发生时,应施一次稀薄的水肥,后每隔20天施一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

茶树修剪

定型修剪

修剪对象为幼龄茶树和经台刈或重修剪重新抽枝的茶树。

幼龄茶树的修剪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后进行,在离地20cm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移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进行,高度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0cm~15cm;第三次在栽后的第三年春茶结束进行,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15cm,台刈或重修剪的茶树在第二年早春离地30cm处剪去,并疏去过多的枝条,之后每年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cm,达不到修剪标准的,可推迟进行,剪口要求平滑。

轻修剪

对成龄生产茶园, 通过剪去冠面细弱枝条和徒长枝,以控制茶树高度,增加分枝,提高茶芽密度。

轻修剪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时间可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或秋茶后10月中下旬进行。

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冠面3cm~5cm的枝叶。

深修剪

经多次轻修剪和采摘,树冠上形成“鸡爪枝”, 芽叶瘦小,对夹叶增多,应采用深修剪,剪去“鸡爪枝”层,培育新的树冠。

深修剪5~6年进行一次,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树冠面15cm左右,以剪去“鸡爪枝”为适度。

重修剪

对象为未老先衰或失管的低产低质茶园。

修剪深度:离地30cm~40cm处修剪,

觉农舜毫的的栽培技术


建园要求

立地条件

土壤呈酸性,pH值4.5~6.5之间,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要求在25°以下。

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 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足够宽度的山、河、自然植被作天然隔离带,无环境污染。

园地开垦

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深耕0.50m以上,并深埋杂草。

坡度15°以上坡地,修筑等高水平梯面,梯面宽1.5m以上,沿等高线进行开垦。

品种选择

新发展的“觉农舜毫”茶基地应选用适应性强、 产量高、适制性强的无性系良种,重点推广迎霜、翠峰、浙农113等良种,实行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群体品种园地……要采取更新改造措施。

茶苗种植

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2月中旬至3月上旬。

秋季种值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

种植密度

采用单条播,行距1.5m,株距0.33m,每穴2~3株,每公顷需茶苗52500~60000株。

采用双条播,大行距1.5m,小行距0.30m,株距0.33m,每穴2株,每公顷需茶苗82500株。

基肥:经开垦整理形成行后,在行中间开种植沟,深0.5m,宽0.5m。在种植沟内施入底肥,底肥必须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微酸性,每公顷施栏肥或绿肥等有机肥料30000kg或饼肥3000kg、磷肥450kg,钾肥150kg。施后与土拌和再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再种植。

种植: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穴。移栽时应带土,减少根部受损。一手扶直茶苗,另一手将土填入沟内,当填土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往上一提,使根系自然舒展,再适当加细土分层压实,随后浇足“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至茶苗根颈处。种植结束后,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以将茶苗地上部分距根颈20cm以上的主枝剪去,保留3~4片真叶,并且在茶行间铺上稻草,秸杆等覆盖物。

苗期管理

间苗补苗:栽后要定期检查茶苗成活情况, 发现缺棵要及时补齐,对于不纯的茶苗,必须间苗,以保持品种纯度。

肥水管理:种植三天内,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一次,

以后视天气而定,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种植后约一个月,当新根发生时,应施一次稀薄的水肥,后每隔20天施一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

茶树修剪

定型修剪

修剪对象为幼龄茶树和经台刈或重修剪重新抽枝的茶树。

幼龄茶树的修剪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后进行,在离地20cm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移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进行,高度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0cm~15cm;第三次在栽后的第三年春茶结束进行,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15cm,台刈或重修剪的茶树在第二年早春离地30cm处剪去,并疏去过多的枝条,之后每年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cm,达不到修剪标准的,可推迟进行,剪口要求平滑。

轻修剪

对成龄生产茶园, 通过剪去冠面细弱枝条和徒长枝,以控制茶树高度,增加分枝,提高茶芽密度。

轻修剪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时间可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或秋茶后10月中下旬进行。

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冠面3cm~5cm的枝叶。

深修剪

经多次轻修剪和采摘,树冠上形成“鸡爪枝”, 芽叶瘦小,对夹叶增多,应采用深修剪,剪去“鸡爪枝”层,培育新的树冠。

深修剪5~6年进行一次,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树冠面15cm左右,以剪去“鸡爪枝”为适度。

重修剪

对象为未老先衰或失管的低产低质茶园。

修剪深度:离地30cm~40cm处修剪,剪去树冠高度的1/3~1/2。

修剪时间:春茶结束后进行。

台刈:对于树势十分衰老的茶树可采用台刈, 一般在春茶后离地5cm~10cm处全部刈去,切口倾斜, 平整光滑,不破裂。

土壤管理

主要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消除杂草,减少茶树病虫害。

中耕除草

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深度5cm~10cm;春茶后5月中下旬,深度15cm左右;夏茶后7月上旬至9月上旬, 深度20cm。幼龄茶园比成龄茶园浅,茶苗根基部杂草应用手工拨除。

深耕

深耕时间:隔年一次秋茶结束后根系活动旺盛时进行,宜早不宜迟,一般在9月~11月。

深耕深度:根据土层厚度和根系分布情况合理深耕,一般深20cm~30cm。

除草:结合耕锄深埋杂草, 对于幼龄茶园和台刈改造茶园应在行间铺草或种植绿肥,减少杂草生长。

茶园施肥

施肥时间

春茶前催芽肥: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

春茶后追肥:5月中下旬。

茶季结束后再施基肥:9月~11月结合深耕进行。

肥料种类:催芽肥以无机氮肥为主,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无机氮肥、磷钾肥, 基肥为有机肥,选用茶树专用有机肥、饼肥或腐熟后的厩肥、绿肥。

施肥用量

基肥开沟深施,沟深20cm~30cm,成龄茶园每公顷年施饼肥或有机专用肥3000kg,或堆肥30000kg。 无机肥氮肥尿素650kg、过磷酸钙500kg、硫酸钾150kg,幼龄茶园每公顷年施堆肥15000kg或饼肥1500kg,配施过磷酸钙250kg、硫酸钾80kg。

催芽肥:2月上中旬开沟浅施,成龄茶园每公顷施225kg~300kg纯氮。幼龄茶园免施。

水分管理

茶树生长期要求根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 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应大于70%。

土壤水分诊断:茶树喜水又怕湿, 对水分高低的反应较敏感。土壤水分对茶树的影响见表1,必要时可按GB/T 7172测定土壤水分。

表1 土壤水分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

土壤含水状况 相对含水量(%) 茶树表现 症状

过低 <70 旱害 幼叶萎蔫、叶片泛红、出现焦斑、继而枯焦落叶、成叶变黄绿、淡红干脆、自上而下枯死

适中 70~90 正常 生长旺盛

过高 >90 湿害 分枝少、叶片稀、生长缓慢、枝条发白、叶色转黄、落叶、树冠矮小多病、逐渐枯死

————————————————————————————————————————

旱害预防

成龄茶园通过深翻改土、灌溉、铺草、浅耕施肥、 种植遮荫树等办法保持土壤水分。

幼龄茶园采取浅耕保水、培土、追施粪肥、铺草、 灌溉、种植绿肥等措施,抗旱保苗。

湿害预防:开设排水沟或暗沟,每隔(5~8) 行茶树开一条排水沟,沟应狭而深与园外沟渠连通。

冻害防御

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加强肥培管理、茶园铺草、灌溉等措施,提高茶树抗寒能力,同时营造防护林,对于已遭受冻害的茶园应在解冻后及时将冻枝部分剪去,在根基或叶面追施氮肥和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蔓延、传播。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虫品种;适时施用有机肥;及时分批多次采摘;中耕除草,合理修剪,冬季深耕清园。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能,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动物源制剂以及植物源制剂。

物理及机械防治: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及捕杀、摘除害虫。

化学防治: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a)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 非用药不可的,尽量采用点治,避免全面用药。

b) 严禁使用六六六、DDT、1605、1059、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来福灵)、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限量使用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乐果、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亚胺硫磷、辛硫磷、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杀螟丹等低毒低残留农药。

农药安全使用要求

按GB4285、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和GB8321.5的规定执行。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间隔期内不得采摘。

附录A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名称 防 治 方 法

小绿叶蝉 1.分批及时采摘;2.及时除草;3.喷施白僵菌或吡虫啉3 000倍液

茶毛虫 1.人工捕杀;2.在化蛹末期中耕除草培土、消灭虫蛹;3.灯光诱杀成虫;4.在低龄幼虫期用Bt制剂、除虫脲1 000倍液防治

茶尺蠖 1.结合秋冬深耕,消灭虫蛹;2.灯光诱杀成虫;3.喷施茶尺蠖病毒Bt混剂,鱼藤精500倍液或*敌敌畏2 000倍液防治

茶蚜 1.分批多次采茶;2.饲养或助迁瓢虫、草蛉灭蚜虫;3.选用40%鱼藤精300~500倍液、乐果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6 000倍液防治

茶叶蛾类 1.人工摘除虫囊;2.冬季加强茶园管理,清除落叶、除草、结合深耕施肥消灭蛹卵;3.选用鱼藤精300~400倍液、杀螟杆菌防治或用*2.5%溴氰菊酯6 000倍液防治

茶叶螨类 1.及时分批多次采茶;2.秋季修剪清枝并用石硫合剂封园;3.喷施浏阳霉素或用15%灭螨灵乳剂4 000倍液、克螨特3 000倍液防治

茶黑刺粉虱 1.结合茶园管理进行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2.用吡虫啉3 000倍液或*40%乐果1 500倍液防治

茶白星病 1.及时分批采茶,可减少侵染源,减轻病害的发生;2.常年发病的茶园可结合冬季封园喷施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3.选用灭菌丹400倍液防治

茶叶蚧类 1.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2.台刈改造;3.选用*25%亚胺硫磷1 000倍液防治

茶云纹叶枯病 1.加强茶园管理,勤除杂草,消除枯枝落叶,减少病菌数量;2.冬季结合深耕施肥、病叶入土,消灭病菌;3.选用灭菌丹400倍

茶炭疽病 液防治或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注:有*表示的农药为限量使用农药,每季最多使用一次,安全间隔期必须7天以上。

茶圣吴觉农的武夷山茶缘


吴觉农(1897-1989)浙江省上虞市人。著名农学家、茶叶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

1897年4月14日,吴觉农出生在上虞丰惠镇一贫民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原名荣堂,因立志振兴祖国农业而更名。上虞一带属于平水茶区,他幼年时常至茶山观看,茶农忍饥挨饿忙了一天,只有很少报酬,得不到温饱,给他印象很深。在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杭州笕桥浙江甲种农业专科学校,191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3年。1919年考取赴日官费留学生,在日本农林水产省茶叶试验场和精制工厂学习,收集了不少世界各国有关茶叶生产、制造和贸易方面的资料,撰写了《中国茶叶改革方准》、《茶叶原产地考》等。《茶叶原产地考》一文驳斥了茶树是公元517年才输入中国的谬论,证实了早在先秦,中国已饮用茶,还中国茶叶原产地的荣誉。

1922年回国后,先去安徽芜湖省立第二农业学校任教,后到上海任中华农学会司库、总干事,主编《新农业季刊》。1925年,在上虞岭南乡泰岳创办茶叶公司,任经理。积极支持章锡琛创办《新女性》杂志及开明书店。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与胡愈之等在上海《商报》发表给国民党中央的联名公开信,提出抗议,此事被周恩来称为“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大无畏壮举。”1928年任上海园林试验场场长,次年任浙江省建设厅合作事业管理室主任。1931年他应邀到上海商品检验局任技正兼茶叶检验处处长,后又兼任浙、皖、赣等省茶叶改良场场长。他深感要振兴中国茶叶必须对茶叶的产制运销进行全面改革,为此写了《中国茶叶问题》、《中国茶叶复兴计划》等书。1933年,与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等发起组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任常务理事。1934年至1935年,由国民政府实业部资助,去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和苏联考察生产销售措施和国际茶叶市场情况,热切希望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振兴华茶。他倡导在茶区举办茶农生产运销合作社,以抵制洋商的垄断和中间盘剥。为此,他于1936年建议成立了中国茶叶公司,任总技师。同年,在嵊州三界创办了浙江茶叶改良场,抗战开始后,在武汉、重庆任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筹办茶叶对外出口贸易。1940年秋,促成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的建立,为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系,任教授,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和梁希等人推动和主持中华农学会的工作,团结了一批农业科学工作者,并参加争取民主宪政等社会政治活动。1941年,他又在福建崇安设立我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机构——中国茶叶研究所,任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1946年与友人共同创办了上海兴华制茶公司,任总经理。1947年又创办了之江机械制茶厂,任董事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利用其社会声望及工作条件,尽力掩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宣传党的政策,调查分析国民党统治区形势,营救遇难同去,他还按中共的要求,参与创办了现代经济通讯社,任董事长,并担任我党开设的合众企业公司的常务董事,设法运输并接济解放区各种急需物资。1949年秋,他以社会科学界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了《共同纲领》和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作,出度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吴觉农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茶业公司总经理。并先后担任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他在主持中茶公司期间,在全国建立了较完整的茶叶产销体系,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在各主要产茶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机制茶厂,同时组织建立和扩大茶叶教学、科研机构,以提高产制运销技术,培养专业人才。粉碎“四人帮”后,他心情激奋,虽年逾八旬,仍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各项

考察和学术活动、亲赴边疆地区调查研究,并对发展茶叶出口创汇,提出了一些全局性的宏观管理改革意见。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茶叶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发表了大量精湛的茶叶论著,在90高龄时还撰写主编了其最后一部著作《茶经述评》。他的著作丰富了祖国茶叶的历史文库。在近70多年岁月里,他为振兴祖国茶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当代茶圣”。

吴觉农生前情系故土,十分关心绍兴人民的生活与茶业生产的发展,曾多次返乡视察,在上虞与嵊州创办茶场,引进良种,培养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绍兴茶业的发展。

1989年10月28日,吴觉农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92岁。

1990年10月28日至30日,纪念吴觉农逝世一周年暨骨灰安放仪式、吴觉农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虞举行。吴觉农墓建在风景秀丽的百官龙山,实现了他魂归故土的遗愿。

君山银针茶的采摘与加工


君山银针茶有黄茶类银针和绿茶类银针之分,黄茶类银针似乎保持了“岳州黄翎毛”的传统风格,从杀青到成形要经过8道工序,历时72小时。福建fjteaw。CN根据市场的要求,近年来,在保持黄茶银针的基础上,发展了绿茶类银针。

(一)采摘工艺

君山银针的采摘始于清明,无论黄茶类银针或绿茶类银针,都是同一个采摘标准,而且十分严格。

1949年至1952年,都是从茶园采回一芽二叶通过拣尖制成君山银针。1953年开始,直接从茶园拣选芽头,废除了先采摘再拣尖的复杂手续。为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盛茶蓝内衬白布。明前三天和明后十天是采制银针的最好时节。福建fjteaw。CN芽头要求标准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2毫米。芽头包含3-4片叶子,肥壮重实。根据历年经验,茶场职工总结了九个不采,即:雨天不采,露水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开口芽不采,风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瘦弱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

(二)黄茶制法

君山银针的黄茶制法,经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干燥等八道工序,历时72小时制成。

杀青和摊凉。杀青锅温120-130℃,每锅投芽量0.5公斤左右,杀青动作须轻而快,切忌芽头重力摩擦,以免茸毛磨损,造成芽弯、脱毫、色暗,炒约5分钟,当芽软、青气消失、茶香透露为杀青适度福建fjteaw。CN。

摊凉。杀青出锅后,将茶芽放在竹盘中,簸扬10余次,摊凉4-5分钟。

初烘与摊凉。茶芽摊凉后,按每锅杀青量均匀地薄摊在3个小竹盘内,放在焙灶上,用炭火初烘,烘温掌握50-60℃,烘中翻动4-5次,烘约5-6成干,再摊凉2-3分钟。

初包。福建fjteaw。CN摊凉后的芽坯每2-3斤用双层皮纸包成1包,装入箱中,放至40-48小时,进行发酵。初包是形成君山银针品质特点的一个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使嫩芽在湿热作用下,叶绿素被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和其他内含化合物进行转化。由于叶芽的自动氧化作用,包后24小时左右,温度升到30℃左右时,须进行翻包,以使湿度均匀,及时散热,控制温度不超过30℃。初包以芽色呈黄,有黄茶特有香气时为适度。

复烘。复烘以继续蒸发水分,控制氧化持续进展,在50℃下,烘约1小时,其间每隔10-15分钟翻动一次。复烘量可比初烘多1倍。

摊凉。复烘后的茶叶达到7-8成干时,再进行摊凉,以免发热过高,影响品质。

复包。复包主要是补充初包发酵程度的不足,以利继续形成黄茶特有的品质,复包发酵时间为22-24小时,待色成微黄色为适度。

干燥。通过上述过程,使特有的色、香、味等品质特点基本形成,然后在烘温50-55℃时,将茶的含水量烘至5-6%时,即成银针茶。

要制好君山银针,仅仅知道上述基本步骤是不够的,掌握好加工技巧非要三年五载的功夫不可。过去,只有几个师傅掌握了加工君山银针的核心技术,加之鲜叶原料不足,因此君山银针的产量不多福建fjteaw。CN。

君山名茶生产基地的科研人员,在提高君山名茶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他们已初步选育出适制君山银针的新品系,已采用专用银针加工机械代替繁重的手工劳动,已筛选出一套新工艺流程,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福建fjteaw。CN。

(三)绿茶制法

君山银针的绿茶制法,减少闷黄程序,分杀青、理条、初烘、复烘、精选、复火等6道工序制作而成。

杀青。杀青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关键。杀青分为手工杀青和机制杀青。手工杀青在杀青锅中进行,杀青时间3-5分钟,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时间。机制杀青一般采用小型名茶多用机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180-240℃之间,一般掌握温度先高后低的原则。杀青要特别注意观察,根据杀青情况掌握温度和时间,做到“匀、透”福建fjteaw。CN。

理条。手工杀青叶摊凉后,为了使条索紧直,在理条机上进行理条,理条时间一般为3分钟左右,在投入杀青叶后,在每个槽内放入一根用白布包着的滚棍,30秒钟后取出,其目的是为了不让茶叶在受热情况下弯曲,通过理条使条索变直,同时蒸发一部分水分。

初烘。理条摊凉后,将原料投入微型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干燥的时间根据干燥的情况予以控制,一般干燥到7-8成干时进行复火。

复烘。茶叶复烘采用竹焙笼,将焙笼放在烘灶上进行,烘灶设计要能够很好地控制温度和通气换气。在烘焙时要及时检查火温,温度太高容易烧焦或产生高火味,温度太低不利于提高香味,因此,要十分注意火候福建fjteaw。CN。

精选。在制茶过程中,由于鲜叶不匀和制作时损伤的缘故,制出的干茶不可能全部达到标准,因此,要进行严格精选,去除碎末、杂质、不符合质量的芽头。级别不一致的,在精选时还要进行分级。

复火。精选后的原料,由于筛选放置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必须再次用焙笼进行复火,复火后立即进行包装和装箱。

绿茶银针的制法虽然没有黄茶银针那么复杂,但也不同于一般的银针。首先,它的选料与黄茶银针相同,品种的选择性很强,采摘同样非常严格,其次,它的工艺流程是以手工制作为基础,特制的小型机械辅助,每个加工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再次,它的质量把关非常严格,除了出厂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外,在制作过程中要跟踪取样。目前,绿茶类银针制作属于专人制作,定点生产。点生产福建fjteaw。CN。

无公害绿茶的采摘与加工


信阳日报报道:我国茶类众多,对鲜叶的要求各不一样。对绿茶而言,茶叶采摘标准的确定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总的说来,主要根据茶类加工对鲜叶的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并考虑茶树新梢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现将无公害绿茶采摘、运输与手工加工技术浅谈如下:一、绿茶采摘技术

1、采摘和留养相结合。茶叶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树上留有适量并配置合理的成熟叶片,是维持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茶叶采摘的同时,要注意适当预留新叶,应保证每年有一批新生的叶片留在茶树上,待其成熟后形成主要的营养物质合成场所。当前我国名优茶畅销,一般应在春茶期间尽可能多采名优茶鲜叶原料,夏、秋茶可适当采摘名优茶或大宗茶原料,但应到夏茶留一叶采,秋茶适当留叶。高山茶园或低丘生长不良的茶园,春茶后期就应留叶采,夏、秋茶少采或不采,要提早封园,集中留养。

2、采摘时要产量和质量兼顾。在茶叶采摘时,要强调鲜叶质量和数量相结合,严格采摘标准,防止鲜叶污染和变质,保证成茶品质和满足市场对茶叶的数量要求。

3、茶叶采摘要因地、因需制宜。栽种的品种和施肥水平不同,茶园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一样,导致茶园中茶树生长状况差异较大,同时不同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茶叶采摘标准、数量和采摘方式应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所加工茶类对鲜叶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要因地、因时、因加工茶类和级别需要不同而灵活掌握。如对幼龄中重修剪茶园,在一定时间内要采用打顶采,对树势较弱的茶园可适当多留叶养护,而对生长良好的茶园,则可进行正常采摘。

二、鲜叶运输技术要点鲜叶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基础,除茶叶加工技术外,茶叶质量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的高低,做好鲜叶采摘后的运输,是保证为无公害茶叶加工提供高质量鲜叶原料的基础条件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进行手工鲜叶采摘时,要求盛装鲜叶的容器是可透气的竹篮或竹筐,不允许使用塑料袋或尼龙编织袋一类的不透气容器盛装鲜叶,以免鲜叶受闷发热变质,尤其是名优茶鲜叶的采摘更要注意这一点。用机械进行鲜叶采摘时,从采茶机上卸下的装满鲜叶的盛叶袋,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存放处,避免阳光长时间曝晒引起鲜叶变质。

鲜叶采摘后,有的是直接送往茶叶加工厂,并由茶厂设专职验收员对鲜叶进行验收,然后统一进行贮存付制;但有的茶厂,鲜叶的过秤、验收是在茶园中进行的,即直接到茶园收购鲜叶,再送回茶厂验收,均应做到鲜叶验收、运输过程中,不直接接触地面,以免受到地面微生物的污染,在茶园进行鲜叶验收时,鲜叶过秤、验收处应设在遮阴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经验收、过秤收进的鲜叶,一定要用透气竹筐存放,竹筐的大小要与运输车货箱相匹配。

三、无公害绿茶手工加工技术要点首先,应要求手工名优茶加工有一个卫生的加工环境,加工场所要相对独立,与家畜栏舍、厕所、粪坑等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以防止异味污染茶叶。其次,手工制茶要有专门的加工间,不得与厨房、住人房间等混用。炒茶间要求采光和通风良好,房顶和墙面粉刷清洁卫生,地面光滑不起灰尘。炒制间应足够宽敞,除可以摆放炒茶锅和相关用具,以及留有炒制人员的操作空间外,还应有足够的鲜叶摊放面积。加工间不允许与加工无关的人员随便出入,更不允许儿童随便进入玩耍,以防止对茶叶造成污染。加工间内不得堆放与茶叶加工无关的物品,更不得堆放会导致茶叶受污染的物品。

无公害手工名茶加工所用鲜叶由于较细嫩,故采摘要求更为精细。要强调使用竹制茶篮盛放鲜叶,不准用塑料袋等易闷伤鲜叶的用具。鲜叶采下后要及时送往加工间摊凉,防止发热、变质,鲜叶一定要摊放在篾簟,不能将鲜叶直接摊放在地面上。

手工炒制所使用的锅灶和用具应专用,最好使用以电、石油液化气等为热源的专用炒茶锅。目前部分茶区有使用以木炭为燃料的手工炒茶锅,应注意在添加木炭和清灰时,避免对茶叶造成污染,不得用烧饭锅进行茶叶炒制,所使用的竹编筐、匾也应专用。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清洁炒茶锅及用具,茶季结束后应对炒茶锅进行全面保养。在对电热丝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并将锅壁擦试清洁后,还要接通电源对炒茶锅加热并在锅壁上均匀涂上少量制茶专用油,然后用塑料布覆盖,置于干燥处保管,以防炒茶锅生锈而影响来年的炒制。手工炒制使用的制茶专用油,要求无色、无味、无毒、擦试锅壁后炒制的茶叶冲泡不会产生油花。

进行手工茶叶炒制的人员,同样应具有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应有炒制时专门穿戴的工作衣帽,并应在离开加工间时脱下放在加工车间内,工作衣帽要经常洗涤,炒制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

绿剑茶采摘与加工


鲜叶采摘

鲜叶的分级与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鲜叶的分级与质量要求

——————————————————————————

级别 质 量 要 求

——————————————————————————

特级 壮实芽头、幼嫩肥壮匀齐、不带鱼叶、茶蒂、紫芽、茶果、冻伤芽等

一级 全芽头、芽头完整、较匀齐、不带鱼叶、茶蒂、紫芽、病虫斑点

二级 全芽头、略瘦、稍带单叶,不带紫芽及病虫斑点

——————————————————————————

采摘时期

茶树蓬面每平方米达到10~15个标准芽可采时为开采适期。

采摘方法

鲜叶应分批按标准采。

采用提手采摘,严禁掐、抓等不正确手法。

鲜叶的盛装、运输、贮存

鲜叶采摘和运输,必须用清洁,透气性好的篮,篓进行盛装,不得紧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中,应轻放、轻翻、防压,以减少机械损伤。

鲜叶采摘后应及时验收,摊放,防止鲜叶发热变红。

加工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烘二青-复炒-辉干

炒制工具:多功能名茶炒制机,电炒锅,烘笼

绿剑茶加工的主要手法

抓: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稍弯曲,用以抓紧茶条。

扣:手势与抓相似,但用力较大,用腕力将茶叶扣紧。

抖:五指分开,动作轻、慢,将手中茶叶均匀地抖散,落入锅中。

工艺要点

摊放

鲜叶采摘后应立即摊放,应摊放在软匾或篾簟上,厚度视天气和老嫩程度而定,一般为2cm左右,使鲜叶失水均匀。

摊放地点要求荫凉,不受阳光直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

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放,雨叶和上下午的鲜叶应分别摊放,分别付制。

摊放时间,为4小时~12小时,摊放时的含水率掌握在70%左右。

杀青

在多功能名茶炒制机中进行,每槽槽温达到130℃~140℃时投叶,每槽投叶100~150g,温度先高后低,时间4~5分钟。

至手捏不粘,茶香显露时起槽摊凉。

烘二青

用烘笼进行烘焙,温度掌握在70℃左右,掌握“恒温、薄摊”。时间大约6~8分钟。

烘焙时要及时翻动,烘至不粘手,有刺手感时起笼摊凉。

复炒

在名茶炒制机中进行,槽温掌握在80℃左右,每槽投叶量100g左右,历时6~8分钟。

炒至茶条紧直,有八成干时起槽摊凉。

辉干

在电炒锅中进行,锅温掌握在60~70℃,投叶量250g左右。手势要轻轻抓扣,以保持芽芯笔直,绿翠,辉至手捏成粉末,含水量5.5%以下时起锅摊凉。

整理

出锅的茶叶在散热后用号筛进行筛分,并结合簸、拣等手段筛去碎末,簸去片子,拣梗剔杂,分级归堆。

无公害绿茶的采摘、运输与手工加工


我国茶类众多,对鲜叶的要求各不一样。对绿茶而言,茶叶采摘标准的确定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总的说来,主要根据茶类加工对鲜叶的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并考虑茶树新梢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现将无公害绿茶采摘、运输与手工加工技术浅谈如下:

一、绿茶采摘技术

1、采摘和留养相结合。茶叶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树上留有适量并配置合理的成熟叶片,是维持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茶叶采摘的同时,要注意适当预留新叶,应保证每年有一批新生的叶片留在茶树上,待其成熟后形成主要的营养物质合成场所。当前我国名优茶畅销,一般应在春茶期间尽可能多采名优茶鲜叶原料,夏、秋茶可适当采摘名优茶或大宗茶原料,但应到夏茶留一叶采,秋茶适当留叶。高山茶园或低丘生长不良的茶园,春茶后期就应留叶采,夏、秋茶少采或不采,要提早封园,集中留养。

2、采摘时要产量和质量兼顾。在茶叶采摘时,要强调鲜叶质量和数量相结合,严格采摘标准,防止鲜叶污染和变质,保证成茶品质和满足市场对茶叶的数量要求。

3、茶叶采摘要因地、因需制宜。栽种的品种和施肥水平不同,茶园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一样,导致茶园中茶树生长状况差异较大,同时不同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茶叶采摘标准、数量和采摘方式应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所加工茶类对鲜叶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要因地、因时、因加工茶类和级别需要不同而灵活掌握。如对幼龄中重修剪茶园,在一定时间内要采用打顶采,对树势较弱的茶园可适当多留叶养护,而对生长良好的茶园,则可进行正常采摘。

二、鲜叶运输技术要点鲜叶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基础,除茶叶加工技术外,茶叶质量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的高低,做好鲜叶采摘后的运输,是保证为无公害茶叶加工提供高质量鲜叶原料的基础条件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进行手工鲜叶采摘时,要求盛装鲜叶的容器是可透气的竹篮或竹筐,不允许使用塑料袋或尼龙编织袋一类的不透气容器盛装鲜叶,以免鲜叶受闷发热变质,尤其是名优茶鲜叶的采摘更要注意这一点。用机械进行鲜叶采摘时,从采茶机上卸下的装满鲜叶的盛叶袋,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存放处,避免阳光长时间曝晒引起鲜叶变质。

鲜叶采摘后,有的是直接送往茶叶加工厂,并由茶厂设专职验收员对鲜叶进行验收,然后统一进行贮存付制;但有的茶厂,鲜叶的过秤、验收是在茶园中进行的,即直接到茶园收购鲜叶,再送回茶厂验收,均应做到鲜叶验收、运输过程中,不直接接触地面,以免受到地面微生物的污染,在茶园进行鲜叶验收时,鲜叶过秤、验收处应设在遮阴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经验收、过秤收进的鲜叶,一定要用透气竹筐存放,竹筐的大小要与运输车货箱相匹配。

三、无公害绿茶手工加工技术要点首先,应要求手工名优茶加工有一个卫生的加工环境,加工场所要相对独立,与家畜栏舍、厕所、粪坑等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以防止异味污染茶叶。其次,手工制茶要有专门的加工间,不得与厨房、住人房间等混用。炒茶间要求采光和通风良好,房顶和墙面粉刷清洁卫生,地面光滑不起灰尘。炒制间应足够宽敞,除可以摆放炒茶锅和相关用具,以及留有炒制人员的操作空间外,还应有足够的鲜叶摊放面积。加工间不允许与加工无关的人员随便出入,更不允许儿童随便进入玩耍,以防止对茶叶造成污染。加工间内不得堆放与茶叶加工无关的物品,更不得堆放会导致茶叶受污染的物品。

无公害手工名茶加工所用鲜叶由于较细嫩,故采摘要求更为精细。要强调使用竹制茶篮盛放鲜叶,不准用塑料袋等易闷伤鲜叶的用具。鲜叶采下后要及时送往加工间摊凉,防止发热、变质,鲜叶一定要摊放在篾簟,不能将鲜叶直接摊放在地面上。

手工炒制所使用的锅灶和用具应专用,最好使用以电、石油液化气等为热源的专用炒茶锅。目前部分茶区有使用以木炭为燃料的手工炒茶锅,应注意在添加木炭和清灰时,避免对茶叶造成污染,不得用烧饭锅进行茶叶炒制,所使用的竹编筐、匾也应专用。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清洁炒茶锅及用具,茶季结束后应对炒茶锅进行全面保养。在对电热丝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并将锅壁擦试清洁后,还要接通电源对炒茶锅加热并在锅壁上均匀涂上少量制茶专用油,然后用塑料布覆盖,置于干燥处保管,以防炒茶锅生锈而影响来年的炒制。手工炒制

浅谈无公害绿茶的采摘、运输与手工加工


我国茶类众多,对鲜叶的要求各不一样。对绿茶而言,茶叶采摘标准的确定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总的说来,主要根据茶类加工对鲜叶的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并考虑茶树新梢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现将无公害绿茶采摘、运输与手工加工技术浅谈如下:

一、绿茶采摘技术

1、采摘和留养相结合。茶叶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树上留有适量并配置合理的成熟叶片,是维持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茶叶采摘的同时,要注意适当预留新叶,应保证每年有一批新生的叶片留在茶树上,待其成熟后形成主要的营养物质合成场所。当前我国名优茶畅销,一般应在春茶期间尽可能多采名优茶鲜叶原料,夏、秋茶可适当采摘名优茶或大宗茶原料,但应到夏茶留一叶采,秋茶适当留叶。高山茶园或低丘生长不良的茶园,春茶后期就应留叶采,夏、秋茶少采或不采,要提早封园,集中留养。

2、采摘时要产量和质量兼顾。在茶叶采摘时,要强调鲜叶质量和数量相结合,严格采摘标准,防止鲜叶污染和变质,保证成茶品质和满足市场对茶叶的数量要求。

3、茶叶采摘要因地、因需制宜。栽种的品种和施肥水平不同,茶园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一样,导致茶园中茶树生长状况差异较大,同时不同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茶叶采摘标准、数量和采摘方式应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所加工茶类对鲜叶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要因地、因时、因加工茶类和级别需要不同而灵活掌握。如对幼龄中重修剪茶园,在一定时间内要采用打顶采,对树势较弱的茶园可适当多留叶养护,而对生长良好的茶园,则可进行正常采摘。

二、鲜叶运输技术

要点鲜叶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基础,除茶叶加工技术外,茶叶质量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的高低,做好鲜叶采摘后的运输,是保证为无公害茶叶加工提供高质量鲜叶原料的基础条件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进行手工鲜叶采摘时,要求盛装鲜叶的容器是可透气的竹篮或竹筐,不允许使用塑料袋或尼龙编织袋一类的不透气容器盛装鲜叶,以免鲜叶受闷发热变质,尤其是名优茶鲜叶的采摘更要注意这一点。用机械进行鲜叶采摘时,从采茶机上卸下的装满鲜叶的盛叶袋,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存放处,避免阳光长时间曝晒引起鲜叶变质。

鲜叶采摘后,有的是直接送往茶叶加工厂,并由茶厂设专职验收员对鲜叶进行验收,然后统一进行贮存付制;但有的茶厂,鲜叶的过秤、验收是在茶园中进行的,即直接到茶园收购鲜叶,再送回茶厂验收,均应做到鲜叶验收、运输过程中,不直接接触地面,以免受到地面微生物的污染,在茶园进行鲜叶验收时,鲜叶过秤、验收处应设在遮阴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经验收、过秤收进的鲜叶,一定要用透气竹筐存放,竹筐的大小要与运输车货箱相匹配。

三、无公害绿茶手工加工技术要点

首先,应要求手工名优茶加工有一个卫生的加工环境,加工场所要相对独立,与家畜栏舍、厕所、粪坑等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以防止异味污染茶叶。其次,手工制茶要有专门的加工间,不得与厨房、住人房间等混用。炒茶间要求采光和通风良好,房顶和墙面粉刷清洁卫生,地面光滑不起灰尘。炒制间应足够宽敞,除可以摆放炒茶锅和相关用具,以及留有炒制人员的操作空间外,还应有足够的鲜叶摊放面积。加工间不允许与加工无关的人员随便出入,更不允许儿童随便进入玩耍,以防止对茶叶造成污染。加工间内不得堆放与茶叶加工无关的物品,更不得堆放会导致茶叶受污染的物品。

无公害手工名茶加工所用鲜叶由于较细嫩,故采摘要求更为精细。要强调使用竹制茶篮盛放鲜叶,不准用塑料袋等易闷伤鲜叶的用具。鲜叶采下后要及时送往加工间摊凉,防止发热、变质,鲜叶一定要摊放在篾簟,不能将鲜叶直接摊放在地面上。

手工炒制所使用的锅灶和用具应专用,最好使用以电、石油液化气等为热源的专用炒茶锅。目前部分茶区有使用以木炭为燃料的手工炒茶锅,应注意在添加木炭和清灰时,避免对茶叶造成污染,不得用烧饭锅进行茶叶炒制,所使用的竹编筐、匾也应专用。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清洁炒茶锅及用具,茶季结束后应对炒茶锅进行全面保养。在对电热丝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并将锅壁擦试清洁后,还要接通电源对炒茶锅加热并在锅壁上均匀涂上少量制茶专用油,然后用塑料布覆盖,置于干燥处保管,以防炒茶锅生锈而影响来年的炒制。手工炒制使用的制茶专用油,要求无色、无味、无毒、擦试锅壁后炒制的茶叶冲泡不会产生油花。

进行手工茶叶炒制的人员,同样应具有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应有炒制时专门穿戴的工作衣帽,并应在离开加工间时脱下放在加工车间内,工作衣帽要经常洗涤,炒制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

龙井茶的采摘技术|龙井茶的采摘标准


一、龙井茶的采摘 龙井茶采摘精细,级别不同,采摘标准也不同。从春茶开始,由茶芽萌发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时期,对鲜叶有不同的称呼。

一般采说,高档茶(特一、特二、特三)应于清明前采摘,只采龙牙(单芽)和雀舌(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长度1.5-2·ocm);中档茶(l级、2级、3级茶)于谷雨前采摘,采下的鲜叶称旗枪(一芽一叶半开展)和糙旗枪(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3-27cm);低档茶(4级茶以下)于谷雨后采摘,采下的鲜叶称象大(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长度2.8-3.scm)。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新的栽培技术的应用,使龙井茶的开采期大为提前,如大棚茶园可在元宵节开采。无论哪种鲜叶原料,都应提手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不带带头,尤其是春茶,采摘要求更加严格。鲜叶要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 很早以前,龙井茶采摘更细嫩,清明前茶蓬上只露出芽头时就开采,采下的全是芽头。“谷雨茶,满把抓”,对于一向以采摘精细、原料细嫩着称的龙井茶采说,谷雨后的鲜叶已属粗老原料。

因此,那时的头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结束,前后才1个多月时间,采摘期短,这与龙井茶见芽就采有关系。二茶在小满开采,到芒种后几天结束;三茶在夏至开采,到大暑前几天结束;四茶又称小春茶,于立秋前10天左右开采,到白露时结束并封园。当时茶农认为,白露后还采茶,茶蓬容易受冻。现在,龙井茶的采摘标准比过去放宽了很多,一般特级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l-3级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4-5级龙井茶原料以一芽二叶和幼嫩对夹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6级以下的龙井茶原料多为对夹二三叶。由于采摘标准放宽,冬季茶采期延长,同时,肥培管理比过去重视,因此封园时间比过去推迟1个月左右。

龙井茶在讲究采摘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养蓬,而且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头茶采摘结束后要抓紧洗蓬(将当季留下采的鲜叶全部采净),以促使茶芽早发外,二茶、三茶和四茶都要留叶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叶片。如果某块茶园茶树叶片特别少,就可留养二茶,只打须采摘。如果留叶太多,认为也是不好的。会使第2年头茶推迟几天发芽,这对龙井茶采说是最犯忌的,因为龙井茶历采都是“以早为贵”,人们说的“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情况下,留叶的多少,以茶树刚好不露枝干为宜。

二、鲜时处理 鲜叶采回后,由采摘管理人员从几个方面进行验收:原料整体是否符合龙井茶的要求;同一批鲜叶大小、色泽是否一致;鲜叶是否成朵、不碎,有无红变。若有不合要求的,要及时处理。鲜叶进厂到付制前,要经过摊放和筛分。

(-)摊放 鲜叶到厂后,摊放前要做到五分开:一是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开;二是晴天叶与雨水叶要分开;三是壮年(包括台则更新)茶树叶与老年茶树叶要分开;四是阳坡茶树叶与阴坡茶树叶要分开;五是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要分开。因为不同的鲜叶,它们的芽叶大小、叶张厚薄、颜色深浅、茎梗粗细、水分含量都不一样。如老年茶树的鲜叶,梗子细、叶张薄,炒制时要求温度低一些,若将它与壮年茶树的叶张厚、芽头大、梗子粗的鲜叶混在一起炒制,结果会使前者由于温度太高而出现焦边,后者由于温度不够高而出现红梗红叶。又如阳坡茶树的鲜叶,色泽绿中显黄,阴坡茶树的鲜叶,色泽绿中带黑,若将它们混在一起炒制,结果会使制成的成茶色泽花杂。 在五个分开原则的基础上,鲜叶还需按级归堆,分开摊放。摊放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鲜叶采下后就炒制,制成的干茶有青臭气,而经过摊放的原料制成的干茶则无青臭气。露水叶和粗壮、含水量高的鲜叶,不经摊放制成的干茶,颜色发黑,团块(又称茶乌龟)很多,茶叶表面粗糙不光洁,尤以二茶更为严重。而鲜叶经过摊放后再炒制成的干茶,色泽翠绿、无团块、表面光洁,茶叶品质明显提高。二是为了提高工效和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如以手工炒制1级龙井茶的青锅为例,每锅投叶150g,在75-80℃下炒制,不经摊放的鲜叶需17min,而经过摊放失水在10%-15%的鲜叶只需15min。 高档龙井茶鲜叶细嫩,必须摊放在软匾、勃篮或篾簟上,不宜摊放在水泥地上,否则,收集叶子时势必要用扫帚扫,容易弄破芽叶,导致红变,同时,水泥地灰尘多,也不符合产品卫生要求。 摊放厚度,一般高档龙井茶鲜叶不能超过3.5cm,如果炒制原料供应不上,则可以摊薄一些;中档龙井茶鲜叶以7-10cm为宜;低档龙井茶鲜叶可 以达到24cm或更厚一些。遇到天气干燥,炒制采不及,摊放可以稍厚一些,但不能太厚,否则会使鲜叶发热变红。摊放程度必须达到失水率10%-15%的标准。摊放时间要视天气而定,一般为8-24h;阴雨天可以摊得薄一些,时间长~些;晴天、干操天可以摊得厚一些,时间短一些。若摊放时间过长;会造成茶叶汤色发黄,影响品质。 鲜叶在摊放过程中要作适当的翻动,使鲜叶水分均匀地出发,一般4-6h就要轻轻翻叶1次,翻叶过重会损伤芽叶,产生红变,影响成茶品质。如果天气干燥,茶叶来不及炒制,可以不翻叶,而且要关闭门窗。但摊放若干小时以后,由于一部分鲜叶已经失水较多,开始干瘪,可以用手轻轻抓起,先行炒制。若是雨水叶,可以多翻动几次,并要开启门窗,使室内外空气流通,让鲜叶表面水分散发得快一些,以便能够及时炒制。

(二)分筛 龙井茶的采摘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无论采得怎样精细,仍然难免会有部分芽叶被采碎,也难免混有少量不符合采摘标准的芽叶。为了便于炒制,提高品质,所以在沙制之前必须对原料进行分筛。 鲜叶大小不同,炒制时需要的温度也不相同。如果不分筛,让大、中、小3种鲜叶混在一起,用大、中两种鲜叶需要的温度采炒制,势必使小的 鲜叶因祸温太高而炒焦;如果用中、小两种鲜叶所需的温度采炒制,则会使大的鲜叶因温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红使红叶。所以要进行分筛,这是鲜叶分筛的第1个目的。

为了使大、中、小3种鲜叶制成干茶外形大小均匀,进行分筛就可以做到分开炒制,大的鲜叶可做得紧一点、小一点,小的鲜叶可尽量做得宽扁一点、大 一点,这样炒制出采的干茶拼和后大小均匀,外形美观。这是鲜叶分筛的第2个目的。 鲜叶原料不同,分筛方法也不一样。

1.高档龙并获的鲜叶分筛 先用1号方眼筛提出头子(筛面),筛底用3号筛分出中筛(筛面)和底子(筛底);底子再用4号筛分筛,此筛面为第3档,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茶芯。由于原料细嫩,所以要求随分(筛、簸)随制,否则很容易产生焦边、红叶。

2.中档龙井茶的鲜时分筛 先用1号方眼筛提出头子,再用2号筛提出中筛,最后用3号筛分出第3档(筛面)和筛底,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茶芯。中档茶后段鲜叶较大,筛子要更换。先用小核桃筛提出头子,再用1号方眼筛提出中筛,再用2号筛分出第3档和筛底,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底子。

3.低档龙井茶的鲜叶分筛 低档龙并茶鲜叶较大,先用大核桃筛提出头子,后用小核桃筛提出中筛,再用1号方眼筛分出第3档(筛面)和筛底,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底子。后期低档龙井茶鲜叶已粗大,可不必分筛。 但是,现在龙井茶炒制一般不进行鲜叶分筛。

旗枪茶采摘与加工技术规程


菰城旗枪茶产于湖州南郊风景区金盖山麓的古战国名邑"菰城"遗址。因其产地"菰城",形似"旗枪"而得名。菰城茶区,境内山峦起伏,幽谷纵深,竹木葱郁,生态条件优越,产茶自然品质优异。20世纪80年代又从杭州西湖龙井茶区引进了精湛的扁茶制作工艺。因而,菰城旗枪茶具有形秀美、体滑润、色绿翠、香清高、味鲜爽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菰城旗枪茶的采摘与加工技术,特制订《湖州菰城旗枪茶采摘与加工技术规程》。

一、采摘

(一)采摘时期。茶树蓬面一芽一叶初展的芽梢每平方米达到8-12个为开采适期。

(二)采摘方法。鲜叶采摘要做到按标准分批及时采;方法采用提手采,严禁掐采、捋采、抓采等不正确方法,防止芽叶受损伤。

(三)鲜叶的验收。采摘后鲜叶应认真验收分级过秤,便于分级摊放、分级加工。

(四)鲜叶的盛装、运输、贮存。采摘后的鲜叶应尽快送到加工厂,防止鲜叶发热、劣变;鲜叶必须用清洁、透气性好的竹篮、竹篓盛装,并不得紧压,严禁用塑料袋、布袋等软包装材料做盛装容器;鲜叶运送途中必须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或有污染的物品混装;鲜叶盛装、运输、贮存中应轻放、轻翻、防压,以减少损伤。

二、加工

(一)加工场所。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应不低于国标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的水质要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茶叶初制加工厂应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

加工厂的设计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的要求,建筑应符合工业或民用建筑要求;根据加工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应绿化。并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加工厂房和包装场地,厂房面积不应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春茶前清洗消毒一次。

加工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成品和半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有密闭、防潮功能,推荐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度达到500LX以上;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风扇或除尘设备;加工厂内不得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配有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物的设施。厕所有化粪池。

(二)加工设备。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炒制工具:64型龙井电炒锅、柴灶炒茶锅、微型滚筒杀青机、名优茶多用机、名优茶烘干机等。

(三)加工人员。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要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能上岗;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服,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车间不可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包装、精制车间工作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四)菰城旗枪茶手工炒制的主要手法。(1)带: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拼拢,稍呈弧形,轻轻按在茶叶上,将锅中茶叶贴锅面向胸前带上,当快带到锅边时,乘势将茶叶带离锅面,手心迅速向上,将茶叶扬到离锅面30厘米左右高度。(2)抖:五指分开,动作轻、慢,将手中茶叶均匀地抖散,落入锅中;(3)搭:手势与带相似,压力比带稍重,当茶叶快搭到锅边时,手指稍钩,起理条作用,促进叶形扁平;(4)捺:手势与带相似,但压力比搭还要重,促使叶形进一步平扁;(5)甩:当茶叶搭或捺在手中后,顺势将三分之二的茶叶从手掌两侧甩向锅中;(6)挺:五指并拢,指头向上翘起,手掌凸出,紧紧压在茶叶上,将茶叶揿向锅对面;(7)抓: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稍弯曲,用以抓紧茶条;(8)扣:手势与抓相似,但用力较大,用腕力将茶叶扣紧,使较老较大的叶子收紧茶条;(9)磨:当茶叶炒制接近干燥时,用手指的前端轻轻推动茶叶在锅中转动磨擦,以提高外形光滑程度。

(五)加工工艺。菰城旗枪茶加工的工艺流程:摊青--青锅--回潮--辉锅。

摊青。鲜叶采摘后应立即摊青,鲜叶应摊放在竹匾或篾垫上,厚度视天气和老嫩程度而定,一般为2厘米左右,使鲜叶失水均匀;摊放地点要求荫凉,不受阳光直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放,雨水叶和上、下午的鲜叶应分别摊放,分别付制。摊青时间为4小时-12小时,失水率控制在10%-20%。

青锅。手工青锅温度90℃-100℃,掌握先高后低,特级茶投叶量为100克-150克,高级茶150克-200克,中级茶200克-300克,历时12分钟-14分钟;机械青锅根据微型滚筒杀青机、名优茶多用机的具体要求操作。

手工青锅运用带、抖、捺、搭等手法使茶叶逐步包拢,成扁条,用力先轻后重。制品身骨挺直,互不粘结,色泽翠绿或嫩绿一致,约七成干时起锅。

回潮。青锅叶簸去叶片碎末后,及时匀摊于竹匾上,厚度不超过2厘米,摊放1小时-4小时;回潮时在辉锅前应先筛分,使茶叶匀齐,便于辉锅做形。

辉锅。锅温为60℃-80℃,两锅青锅叶并作一锅,历时15-20分钟,运用磨、抓、压等手法使茶叶达到扁平、挺直、光滑、足干。温度控制应遵循低-高-低的原则,在起锅前,略提高锅温。用力应遵循轻-重-轻,要与锅温有机配合。

整理。出锅的茶叶应在散热后立即用相应的号筛进行筛分,并结合簸、拣等方法割去碎末、黄片,拣梗剔杂,分级归堆。

(六)操作要领。鲜叶必须在24小时付制完毕;设备应清洁卫生,锅面要光亮,茶叶下锅前用制茶油润滑锅面,用油量要适当;各道工序必须达到足够的锅温后才能投茶;手工青锅时要抛得开,抖得散,理得直,焖得匀,抓得净;辉锅时条子要理直,适时压扁,抓齐磨平、磨光。

三、成品茶质量要求

(一)基本要求。菰城旗枪茶的产品应具有无公害茶的自然品质,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

(二)分级与标准实物样。菰城旗枪茶产品分特一、特二、一级、二级共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均设一个标准实物样。标准实物样为各级品质的最低界限,标准实物样每二年更换一次。

(三)感官指标。各级品质指标必须符合标准实物样。对外贸易应符合合同规定的成交样茶。

各级产品感官品质。(1)特级1等:外形,嫩叶包芽,扁平挺直,匀齐光滑,峰毫显露;色泽翠绿带嫩黄;内质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嫩匀成朵,嫩绿明亮。(2)特级2等:外形,扁平挺直,匀齐光滑,芽峰显露,色泽嫩绿光润;内质,香气高鲜;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成朵,明亮。(3)一级:外形,扁平尚光滑,挺直匀齐,芽峰显露;色泽尚翠绿;略有单片、碎茶;内质,香气高;滋味甘醇;汤色绿明亮;叶底成朵,叶色嫩绿明亮,稍有单张。(4)二级:外形,扁平匀齐,芽峰尚显露;色泽绿润;略有宽条,单片和碎茶;内质,香气尚高;滋味醇和;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大部分成朵,色尚绿,欠匀,有单张、碎片。

各级产品均不得有红梗、红叶、红汤、爆点、焦边、异味等现场存在。

(四)理化和卫生指标。各级产品的理化和卫生指标应符合《菰城旗枪茶》湖州市地方标准的要求。

(五)包装与贮存。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无毒。方式分袋装、盒装和罐装。小包装茶叶应密封,在密封袋内放置除氧剂或干燥剂。

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产品在库房内堆放要整齐有序。堆放高度视容器耐压情况确定,一般可堆放2-5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