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 茶仙 茶奴

发布时间 : 2021-08-03
仙青乌龙茶 仙青勾青茶 乌龙茶人参山楂

仙青乌龙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人 茶仙 茶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人

庙堂之上称茶道,庙堂之下称倒茶。

台湾茶人李曙韵一直相信,生活本身就是茶的道场。她说:禅茶基本无法用任何外化的形式表现。在当下,有可能它就是茶人的一个灵感,一个手法,连茶人自己都不可能再复制。

有一回,李曙韵举办高山茶会,忽然遭遇反常天气。先是下雨,李曙韵披了件雨衣;然后刮风,她裹了条毯子;最后居然下起了冰雹,望着台下稀稀落落的人群,李曙韵索性拿起茶席上的水晶钵,接满冰雹,煮水泡茶。

茶人眼中的茶就是这样,茶不必精,放心就好;水不必贵,利茶就好;器不必妙,顺手就好;境不必幽,心远就好。

茶仙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杜牧作这句诗的时候,大概是于病榻之上,刚刚喝了一壶好茶,于是精神振奋,心满意足。

茶仙卢仝有七碗茶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仙之所谓仙,就在于他们不仅能随时随地品茶,还能凭借一壶茶,随时随地从眼前的生活中跳脱出来,超然于物外吧。

倘若生活苟且,那么茶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茶奴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嗜茶,规定凡宫中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茶,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容小窥的。

借着帝王之尊,乾隆极尽茶事之精妙,多次在重华宫举行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亲自探寻优良茶种,给茶命名,写诗,晚年尤其视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了焙茶坞,以供自己饮茶。

乾隆是一国之君,在茶面前,却做起了劳心劳力的小奴。

茶奴对茶的热爱,是一种放下身段的执着和痴狂,浑然忘我,以茶为上。

只要茶奴们心甘情愿为茶忙,而且能乐在其中,身为茶奴,也不失为一种趣味。

茶文化精选阅读

道骨仙风:茶人中的风水大师


说到国粹,很多人也许跟我一样,虽然听说过不少号称为国粹的东西,但是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国粹还真说不清楚。尽管不同版本的国粹中所包含的内容大相径庭,但是,跟不同版本的十大名茶中龙井和碧螺春总要上榜一样,风水这个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东西也一定总能在不同版本的国粹名录中占有一席。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自然就和风水这个国粹有着天生不可分割的关联了。尽管对于风水这个国粹有人嗤之以鼻,有人深信不疑,但是把它和茶结合到一起倒显得合情合理,少了不少争议。据我所知,现在不少茶馆、茶庄不管是在起名的时候,还是确定开业日期的时候总要请来大师先给看看风水再做决断。要说这些大师的本事到底有多大,实在是不太敢恭维,在连学者、专家都可以随便自封的年代,搞个风水大师的头衔不该比弄个硕士、博士文凭还要难吧?

要做大师容易,只要肯在行头上下本钱,其他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但是要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师可就不是一套行头能搞得定的,那可需要有真本事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位在青史上留了名的大师,也是被陆羽收到《茶经》中去的人物郭璞。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山西省闻喜县人,《晋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多数都是他看风水的事迹。举两个例子。

西晋惠怀之际,天下纷争全面爆发,郭璞一卦算下来,大加感慨:哎呀!华夏的黎民百姓将被异族淹没了,故土家园将被摧毁荒废了!于是,他托人拉关系,期待前往东南地区躲避战乱。有一天,他去投靠将军赵固,当时,赵固的好马刚刚死了,正在伤心头上,不肯接待客人,门人当然不给通报,郭璞见不到赵固就告诉门人:我能让马活过来。于是,门人马上向赵固汇报,赵固也很快跑了出来,问道:你能让马活过来?郭璞说:是的。你派二三十个健壮的人,每个人拿一根长竹竿,向东行走30里,会发现山林中有一座社庙,你们用竹竿拍打它,就能得到一个东西,如果能够及时把那个东西带回来的话,马就能活过来。赵固按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得到一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拿了回来。这个东西见到那匹死马便凑上去用鼻子吐纳呼吸起来。没过一会儿,马果然爬了起来,很有气势地大声嘶鸣,也开始像以往一样吃食了,但是之前的那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却不见了。赵固很是惊奇,厚厚地赏赐了郭璞。有了路费郭璞便前往南方,渡江而去了。

晋明帝听说郭璞在风水方面很有研究,知道他常为别人选择墓地,于是,决定微服探访一下他所选择的墓地风水到底怎样。但是,当明帝来到民间,看到的却是一户人家在郭璞的指导下将逝者埋在了风水上所谓龙形中的龙角位置,这在风水上乃是大凶的位置,会招致灭族的祸患的。主人跟明帝解释说:郭璞让我们葬在龙角的,他还说,葬在这里,不出三年当有天子出现。明帝很吃惊:你们家能出天子?主人说:哪里是这样啊!是能招来天子问话。明帝听后,更加惊奇了。当然,惊奇的已不是主人在龙角葬坟了,而是郭璞竟然有如此先见之明。

要说郭璞是不是真像《晋书》上说得那样神乎其神,能够把什么东西都算得很准,从小就在马克思主义环境中长大的我可不太相信他真有什么超能力,非常怀疑《晋书》在给他作传的时候,所使用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添了油加了醋,毕竟读者都爱看些不同寻常的故事嘛,即使是在现代这个媒体无孔不入,信息异常发达的时候,还有人在被媒体曝了光以后,继续辩称喝某种茶能把小肚子喝下去,像这样敢于乱鼓乱噪的人实在不是少数,那么,在1000多年前,信息还很落后的社会里,要吹捧一个人的事迹,传得再神也不是件难事吧?因此,关于郭璞事迹的准确性是要大打折扣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房玄龄写史的态度是严谨的,相信关于郭璞的事迹虽然有些不真实的成分,但是故事的梗概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这不仅是对写史人的信任,也是对郭璞本人的信任。虽然《晋书・郭璞传》中关于郭璞的记载多半都是他擅长算命看风水的事,但是,他的这些本事却都是建立在广闻博记的基础上的。从《茶经》对他的记述中,我们多少也能看出一点来。《茶经》说: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瞧,蜀人名之苦荼。这样的描述方式,已经和植物学双名命名法上对植物性状进行描述的方式很接近了,而双命名法的描述方式直到郭璞身后1400多年才由瑞典人林奈建立起来。能够这样比较科学地去描述茶,显然仅靠一点看风水的本事是绝对做不到的。相反,他所以能够把风水研究得那么透,倒是应该从他广博的知识上找原因了。《晋书・郭璞传》给他的评价是博学有高才,他不仅花了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了《尔雅》,还曾注释过《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等古籍;现今的《辞海》和《辞源》上都还到处可以见到他的注释;他的诗文著作更是多达数十万言。

另外,我们还应该知道,郭璞只是给《尔雅》作了注,记载了茶的《尔雅》早在秦汉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写成了。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人长期以来内心深处的自豪感,绝不是那种整天去抢注个什么遗产的妄自尊大,而是确确实实有根有据、有理有由的。在林奈诞辰300周年的今天,我们把茶人郭璞拿出来说,不仅是要劝那些一味醉心于把国粹看风水往茶上靠的人,少弄些糊弄人的玄虚,多搞点科学的东西;更要唤醒大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科学,尤其是茶文化、茶科学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自豪感。

北大有位留学日本的教授曾经提过日本茶道的起点比中国高的观点。这个观点,去年曾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辩,反对的声音很多,认可的声音也不少。那么究竟中国的茶文化(还是说茶文化,不说茶道吧,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把什么都加个道)是不是真比日本的低呢?看看《尔雅》、《尔雅注》和郭璞,就会知道,我们的茶文化是不是在唐代以前都是一片荒芜;就会知道,我们的茶文化是不是只有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了。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中国虽然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以及东方的日本,从在整体上说,中国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冲击,甚至是被否定,相对而言,已没有太多的优越性了。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茶文化却是始终领先于整个世界的。因此,在中国日益和平崛起的年代,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茶文化感到自豪,更应该继续努力把我们的茶文化向前推进,向全世界推广,而不要妄自菲薄。

古代茶故事之“王肃与酪奴”


北魏 杨 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王肃"酪奴"


北魏•《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古代茶事典故王肃自贬茶叶为“酪奴”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茶文化发展的低谷期。茶曾经在东晋被一些南方人贬之为“水厄”,对于茶事本来就传人较晚的北方,嗜茶就更是一件为人所不耻的俗癖了。当时,茶在我国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犹如一群主人之中的一个奴仆,声名每况愈下。尤其是王肃将茶贬为“酪奴”一事,对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根据北魏杨街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中的相关记载,王肃原系琅邪临沂人士,对茶饮极为偏爱。投靠北魏后,初时王肃在饮食上仍然旧习难改,惯于饮茶吃羹,对北方人最爱的羊肉、奶酪却一概不碰。据说他嗜茶成瘾,一次甚至能喝上一斗茶,因此绰号“漏卮”,含义是说王肃的嘴就像一个破漏的杯子一样,怎么添都不会满,怎么喝都还要喝。

王肃在北魏生活几年以后,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已经能够接受羊肉、奶酪等食物。一次,孝文帝邀请土肃到宫廷用餐,王肃竟然一下子吃了很多羊肉和酪粥。孝文帝有些奇怪地问:“你是从南齐而来,根据你汉人的口味来看,羊肉和鲫鱼羹,茶和奶酪,哪个味道更好些?”

善于阿谀奉承的王肃思索片刻之后,立刻恭恭敬敬地回答说:“羊肉鱼羹各有至味,一者是陆产之美味,一者则是水产之美味,都是难得的佳肴珍馐。如果·定要将两者进行比较,那么羊肉正如齐鲁这样的大邦,而鱼羹则是恰似邾莒之类的小国。而茶可以说是四者之中最不中用的东西,它充其量也只是奶酪的奴仆罢了”。对于王肃的这番“精彩”言论,孝文帝十分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当时,一直在旁边静听的彭城王元勰立即问王肃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怎么看重‘齐鲁大邦’,却偏爱这‘邾莒小国’呢?”

王肃摆出仿若一副乡情难忘似的表情,良久说道:“奈何这是我们家乡最好的东西,我不得不偏爱啊!”元勰听罢,接着说道:“你明天到我府上一聚,我为你专门设置一桌‘邾莒之食’,辅以‘酪奴’”。就这样,茶的另一个贬称“酪奴”因此而传开了。

王肃在北方人面前如此贬低自己偏爱的茶饮,这在当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开明的君主,他对汉文化心仪已久,甚至刻意将自己原来的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开明的君主,他对汉文化心仪已久,甚至刻意将自己原来的姓氏“拓跋”改为汉姓“元”,并且还任命汉人为官,推行了很多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旌。难能可贵的是,孝文帝在宫中设宴时,为了照顾像王肃这种喜好饮茶的人的习惯,宴会上都专门设有茶水。然而,“酪奴”之语一出,居然所有的汉人都以茶为耻,即使以喝茶成瘾的人也下定决定不复饮用,茶之处境,“苦”不堪言。

茶人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仙茶故乡——蒙顶山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吟诵蒙顶山茶的华章佳句,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顶山茶文化。

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茶文明圣山的所在地。西汉(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开人工植茶的先河。后经南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传遍五洲四海;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至辛亥革命,长达1169年,蒙顶茶一直是朝廷祭天祀祖专用茶;佛经“蒙山施食仪”,供奉专用“蒙山雀舌茶”皆于千年前发源于此;中国仅存的茶马司和历史最长的茶马古道见证了民族友谊的久远;源于宋代的蒙顶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更是独具魅力,享誉海内外。

蒙顶茶之所以享有经久不衰的盛名,首先在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古称“西蜀漏天”。蒙顶山下的雅安有“雨城”之雅号,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顶”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雅安地处北纬30度,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西进为青藏高原,向东是成都平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雨水充沛,四季云雾缭绕,这里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宜茶叶的生长。

古籍记载:“蒙山上有天幕复盖,下有精气滋养”,“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蒙顶山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组成。诸峰相对,形状似莲花,山势巍峨,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000~2200毫米,常年细雨绵绵,烟霞满山。这种云雾弥漫的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最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芳香物质的合成。

另外,蒙顶茶有两千余年的加工经验,从采摘、制作、拼配、包装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做工考究,因而品质上乘,别具风味。它们形美色绿,汤碧清沏,味醇鲜爽,香郁幽长,内含物质丰富。色、香、味俱全,实有饮茶解闷,闻香爽神的功效。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中说:“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蜀中三大名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蒙顶天下茶。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饮一杯蒙顶山茶,滋味清甘醇厚,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在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蒙顶山茶最初的故迹。当年周武王会合四川的少数民族共同伐纣,巴蜀之茶就有进贡之记载——“园有芳翦香茗”。

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是,公元前53年,植茶始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开创人工植茶的先河,7棵仙茶“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唐代《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到清代时,蒙顶山五峰被辟为禁地,七株仙茶用石栏围起来,命名为“皇茶园”。现今,皇茶园遗址仍矗立于蒙顶山之巅。

一片茶叶染绿一个世界,一座圣山延伸一条古道。蒙顶山茶的另一个辉煌是开辟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维系着民族团结的千秋大业,一条茶马古道贯通古今东西。位于蒙顶山下的茶马司,则是我国现今仅存的古代官方茶马贸易管理机构的唯一遗址。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宋代诗人文同《蒙顶茶》诗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颂。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自唐代起祭天祀祖的皇茶产自哪里?——雅安。唐天宝年间始以蒙顶山茶极品,作为祭祀天地祖宗和圣人的贡品,连皇上也没有资格享用。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即被列为中央朝廷祭天祀祖与皇帝饮用的专用贡茶,直到公园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长达1164年。成书于公元813年的唐代地理志代表作《元和郡县志》记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日本慈贵大师园仁从长安归国,唐朝皇帝赠给他的礼物中,就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作为天子礼物,蒙顶山茶成为了国家礼茶。

蒙顶山茶的皇茶身份一直沿袭到清代皇权没落之时。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杂说茶人和茶史


阳春三月,新茶上市。

茶,最初被人们广泛利用只是作为饮料。然而进入世间的几千年,它浸润了人类社会太多的品格趣味、冷暖炎凉,也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味和功用

文人雅客乃至佛门助推饮茶,唐代《茶经》为茶史划时代。茶作为饮品,从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过是百姓生活的一种日常消费品。而比起沉默的大多数,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客则给茶赋予了更多的品格与趣味。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最初的清谈家多为酒徒,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后期的清谈家则出现许多茶人,他们以茶助清谈之兴,把饮茶与精神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了一起。

道家修行长生不老之术,要炼内丹,实际就是作气功。茶不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浊,疏通经络,帮助修炼,所以道家也爱喝茶。

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是禅宗。禅宗始祖达摩倡导的禅法是大乘壁观,就是用面壁打坐的方式让精神集中、思想专一以参悟禅理。据说达摩自己就曾面壁十年才终成正果。史书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惟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玄学家、道士、禅宗佛门,对饮茶习俗的兴起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真正集唐代以前茶文化之大成,奠定了饮茶的高雅品味的,还要推人称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

唐开元年间,今湖北天门县龙盖寺住持智积法师收留了一个三岁的孤儿,就是后来的陆羽。陆羽少年聪慧,博览群书,有文采,好深思,耻一物不尽其妙。

陆羽托身于佛寺,茶与佛教有难解之缘。智积法师是一个喜茶且擅长品茶的和尚。有一则传说称,因陆羽善于煮茶,智积非陆羽的茶不饮。后来陆羽脱离佛寺云游他乡,智积便断了茶。这件事让当朝皇帝代宗知道了,有些不信,便召智积进宫令人奉上名茶。智积喝了一口便放下不饮。代宗又秘召陆羽进宫,由陆羽煮茶再让智积品尝。智积一饮而尽连声称赞说:这真像陆羽煮的茶啊!

《茶经》刻印于唐建中元年(780年),虽然全书只有7000字左右,内容却涵盖了茶学的各个方面。全书共三卷十章,其中介绍了茶树的起源、茶的名称演变及饮茶的功效,采茶、制茶以及贮藏茶叶的各种工具,茶叶的种类、采制方式和品质鉴定,煮茶、饮茶的各种器皿,煮茶方法和水的品评,以及全国的名茶产地并品评高下。

《茶经》的出版,在茶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从那以后,文人雅客品茶论茶之风更进一步地兴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叫赵佶的皇帝,即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身为皇帝,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雅客。除了在书法绘画等方面卓有建树外,他还是一位高明的茶艺专家。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是中国古代惟一的由皇帝撰写的茶书。赵佶还曾放下皇帝的架子,亲自为臣下烹茗调茶。或许他的确是真心认为,烹茶品茗是高尚高雅之事,于皇帝之尊严并无妨碍吧。果真如此,也真不枉了他一世茶情。

唐宋是诗词的时代,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关于饮茶的脍炙人口的章句。比如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汲江煎茶》是这样写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陆羽在《茶经》中第一次把饮茶与人的品行修养联系起来,称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而后来的一些人更进一步引申说茶以芳冽洗神,非读书谈道,不宜亵用。然非真正契道之士,茶之韵味,亦未宜评量,就实在显得过于矫情了。

中国茶叶最早走向世界,在欧洲一度被视为奢侈品

19世纪之前,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不成问题的事情。1753年,世界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sinensis,意即原产于中国的茶树。不过进入19世纪以后,这个事情似乎变得模糊起来。1824年,英国军人勃鲁士少校在东北印度的阿萨姆山区,发现了一株高约13米、径围约1米的野生大茶树,由此便推断印度是茶的原产地。

经过一些调查与争辩,特别是随着现代基因技术的发展,事实又渐渐被澄清起来。上世纪80年代,来自日本的两位科学家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分析表明,中国和印度茶种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在细胞遗传学上被认为没有差异。又经过实地的调查研究,他们认为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向乔木化、大叶型发展;往北推移,则向灌木化、小叶型发展。

如果说,野生茶树的起源还存有疑义的话,那么,茶树的人工栽培与利用是起源于中国并向世界传播,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则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述。由此还可以看出,中国人使用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神农是一个神话传说人物,或许不足为训。据学者考证,秦代以前,对茶叶最早的生产和利用局限于巴蜀地区。早在周武王时,蜀人就已经把茶当作贡品献给了武王。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汉统一中国以后,巴蜀的封闭环境被打破,巴蜀的茶叶、茶种便通过水陆两途向外传播,饮茶风习也在中国逐渐流行。

中国茶叶向域外传播也是源远流长。

隋文帝开皇年间,茶叶开始向日本输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日本最澄禅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国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宋代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之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诸国。欧洲人对中国茶叶的最早记载是《马可・波罗游记》,说秦国有一种植物,煮饮其叶片,而称为中国茶,被视为极珍贵的物品。

明代末期,荷兰商船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西方的大门。1636年传入巴黎,1650年传入伦敦。茶叶深受欧洲人喜爱,被视为高级奢侈品。1708年,东印度公司从广州带去广东、福建的茶籽,在不丹和加尔各答的植物园种植,开创了印度的茶树种植史。

19世纪,由于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丝织品、瓷器等,英国的对华贸易出现了严重逆差。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的对华贸易逆差额每年达到200万-300万两白银以上。为了弥补这种贸易逆差,英国东印度公司大肆向中国销售鸦片,这就是当年鸦片战争的起源。

海外各国对茶的称呼,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的影响,在发音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从海路传播出去的南亚各国、中东及欧洲部分国家,发音近似于我国福建沿海地区的te,ti音。从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发音近似于我国广东、华北的cha音。

从日常饮料衍生出社交功用,甚至成为某种社会职能的中介

饮茶是一件高雅的事。茶的清香醇和,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受。然而,茶来到世间,又怎能不沾染上俗世的种种世故甚至丑陋呢。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很多人都知道上面这副对联的故事。传说郑板桥有一次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住持看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声:坐、茶。郑板桥没理会他,却挺仔细地欣赏起墙壁上的书画。和尚心想,这个人大概不是一般的俗客,就稍微客气地又招呼说:请坐,泡茶。当他得知来人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立刻眉开眼笑,毕恭毕敬地逢迎说:请上坐,泡好茶。当郑板桥要告辞离开的时候,和尚拿出纸笔请他为金山寺题副对联。于是郑板桥就写下了上面的句子。

连一向提倡众生平等的佛家,也有和尚不免在以茶待客上分出三六九等,可见俗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茶原本只是一种日常的饮料,在待客中开发出了它的社交功能。后来,各种茶肆、茶坊、茶铺等盛行于市井,茶作为社交与娱乐的媒介,其饮用解渴的功能反而降为其次了。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茶馆业在唐代开始兴起,到了宋代就更加发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汴河两岸茶坊、酒楼林立,反映了当时京都汴梁服务业的兴盛。明清的茶馆更为普遍。

茶馆作为市井百姓的社交场所,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有的茶馆专供各行各业谈生意之用,称为市头;有的皆士大夫期朋约友,聚会之处;更有一些借茶馆之名,行妓院之实,被称为花茶坊或水茶坊。小说《水浒传》中给西门庆和潘金莲拉绊儿的王婆,就是开茶坊的老板娘。

茶馆的社交功能进一步发展,更产生出了某种社会评判与裁断功能。在官府治理社会能力不足的一些地方,民间盛行一种吃讲茶的风俗。一定对此留有深刻的印象。老百姓之间发生纠纷,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就相约去茶馆,请出双方公认的仲裁人,根据事理和社会公德标准劝解调停。吃讲茶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为公众舆论所系,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往往胜过官府衙门的判决。然而,如果一个地方被黑恶势力控制,他们往往把吃讲茶当成欺压百姓的工具。

杯中乾坤大,茶里世故深。小小茶叶来到世间,见证的是社会人生的冷暖炎凉,其中的故事,没有人能说得尽道得完。

茶人称谓之茶户


茶户[Teafarmer]

①种茶的农户。亦称园户。宋代苏轼《新城道中》(其二):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唐宋时,茶叶实行官买官卖,由官府设立官营的种茶场,场中茶户称为园户。《宋史?食货志》:在淮南,则蕲、黄、庐、舒、光、寿六州,官自为场,置吏总之,谓之山场者十三。六州采茶之民皆隶焉,谓之园户。岁课作茶输租。余则官悉市之。《宋史?赵开传》:茶户十或十五共为一保,并籍定茶铺姓名,互察影带贩鬻者。古时安徽南方也称为山户。清代何润生《徽属茶务条陈》:徽属种茶者,名日山户。

②专事采造贡茶的编户。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清康熙《武夷纪要》:宋元时有北苑龙团之贡,遂编徭役,名日茶户。每岁差官督制,民疲奔命,苦不可言。至明朝罢之,而茶户之困如故。

③元代制销茶叶的商户。《元史食货志?茶法》:存留茶引二三千,本以茶户消乏为名,转卖与新兴之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