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勐海茶厂与大益普洱茶

发布时间 : 2021-09-28
普洱茶大益 紫大益普洱茶 红大益普洱茶

普洱茶大益。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探秘”勐海茶厂与大益普洱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西部地区的勐海,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美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城内。这里的勐海茶厂在现代普洱茶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8年,为了振兴中华茶叶产业,当时的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了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及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诚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

勐海茶厂于1938年筹建之际就开始推动普洱茶的生产与贸易,在随后几十年的历程中对于现代普洱茶的中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技术的研制者之一,以及该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勐海茶厂长期来以其先进的制茶技术与工艺引领着普洱茶产业发展。作为目前绝大部分存世陈年普洱茶的制造商,勐海茶厂以其专业传承所生产的大益牌普洱茶作为一线品牌产品,长期以来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可以说,勐海茶厂的创立和发展史,就是现代普洱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改制后的勐海茶厂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资格,如率先在云南省茶行业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成为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益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该品牌普洱茶荣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是目前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巴达、布朗山基地被列为国家级普洱茶原料标准化示范区;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勐海茶厂等。

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1941年因日军逼近而奉命停厂转移,1951年由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接管恢复经营,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1953年12月,佛海茶厂奉云南省茶叶公司发文通知,将厂名变更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所生产的茶叶产品使用中茶牌商标。

70年代初期,在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的安排下,勐海茶厂车间领导和技术骨干考察广东发水茶工艺返回勐海后,经反复试验,使后发酵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开始了普洱茶的大批量生产,为勐海茶厂成为今日的普洱熟茶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6月大益牌商标申请注册成功。

1996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行分离式改制,保留勐海茶厂,重新组建成立了勐海茶业有限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一个领导班子,有勐海茶厂和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两块牌子。2004年10月25日,勐海茶厂由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整体兼并,注册资金2634万元,2006年资产总值达5.7亿元,实现利润2亿多元,全厂共有员工1220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55人、专科37人、中专及高中生21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人。茶厂占地面积224亩,有茶叶基地20894亩。

勐海茶厂本着以诚信求发展,质量求生存,创新求效益,客户至上,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加大投入、改进设备、改善环境、收原料,抓扩产,改制后,共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实施土建、技改、修缮大小工程一百余项,新建仓库近两万平米,年加工能力约八千吨。改制后,勐海茶厂共交纳各种税金7000多万元,安排当地就业人员近千人。

经历了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勐海茶厂现已发展成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质量体系完善,集种植管理、原料采购、成品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中型企业。2005年11月22日勐海茶厂成为云南省首批获得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同年12月,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企业荣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优秀龙头企业等荣誉。

2006年10月,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被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云南省仅此一家)。

勐海茶厂生产的茶叶花色品种近200个,尤以普洱茶品种最多,大益牌普洱茶以选料精良、加工精细、陈香显著、茶气充足、汤色红亮、口味纯正、口感爽滑、回甘绵长、经久耐泡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广大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争相竞购的珍品,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一品牌、中国的知名品牌,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和尖端产品。

大益普洱茶为普洱茶领域的旗舰产品,远销港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其产品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天然)食品证书,并通过欧盟国际有机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准予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其生产的产品中,有被业内高度认可和推崇为印级普洱茶时期经典代表产品的红印及绿印圆茶,有被业界公认为评判普洱茶熟饼和生饼品质的标准产品7572(唛号)普洱饼茶和7542青饼茶,还有更多适合各种消费品饮及收藏的品种如:大益七子饼茶系列的7262、7532、7552、7582、7592、7632、7672、7692、8542、8562、8582、8592、0532、0562、0622;金针白莲系列的散茶、饼茶、砖茶;经典66系列的饼茶、砖茶、沱茶等,以及勐海沱茶、普洱沱茶、老茶头砖茶、普洱砖茶及方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这些作为现代普洱茶领域的顶尖产品,也早已驰誉神州,名噪海外,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2004年10月(改制前)有46个产品曾荣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共有18个产品获奖。云南七子饼茶的生产推广及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应用的巨大成功,是勐海茶厂对现代普洱茶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勐海茶厂在注重增产增效、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并建立了以服务终端消费者为主的营销管理模式,因此,其大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长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现阶段该厂的经销商除了云南以外,已遍布广东、广西、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全国大部分省市,并不断有来自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的客商到厂商谈合作事宜。

盛誉不骄,新一代大益茶人依然本着一心只为做好茶的理念,致力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品质,继续创造云南普洱茶的经典,并将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举动。

cy316.com编辑推荐

勐海大益8582 “ 紫天”


大益8582唛号青饼属于一款传统青饼,1985年第一次面世,是香港南天公司定制的茶品,连年专供香港南天公司经销,采用5-10级粗壮新老茶菁拼配,滋味醇浓,回甘生津,茶气足,日后转化快,一面市就深受港台茶商和茶客的喜爱,成为继7542后勐海茶厂另一款普及面极大的传统青饼。

与之配对的熟茶是8592,属于甜香性茶品。大家在品尝8582的味道的同时,不仅要对香港南天公司产生兴趣,究竟是什么样的公司,为何要定制,为何选择8582的唛号等等,这些问题我转述普洱茶界的泰斗“邹家驹”老先生的故事,再现当年的场景,了解8582的来由。

据邹家驹先生讲述:“香港南天公司老总周琮先生祖籍云南腾冲,父亲周禾书早年到缅甸从事宝石生意,任云南旅缅同乡会会长、《新仰光报》编辑等职,是云南人在缅甸的侨领。周老先生思想进步,一直同云南地下党保持往来。在楚图南的支持下,中华职教社负责人孙起孟发起组织“九老会”的定期集会,与各界人士切磋时政,楚图南借此宣传中国**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九老会”其实不止九人,除孙、楚外,还有李公朴、冯素陶、周新民、杨春洲、刘达夫、艾志诚、郑一斋、周禾书、张天放等人。

1948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成立后即利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张天放、陈复光和周禾书等人与早期同盟会会员杨杰经常出席演讲的“星五聚餐会”和“丙戍聚餐会”联系和呼应,并争取到周钟岳、李根源和社会贤达苏鸿纲、秦光第、杨克成等人的支持。以缪云台为名誉会长、马筱春任会长的聚餐会经常讨论时事,对李、闻被刺表示义愤。

尤其是1949年秘密提供胶鞋、大道生土布等物资支援边纵余卫民部。在昆明保卫战中,马筱春与杨青田、吴少默等取得联系,组织居民联防,并以物资和现金支援驻守南郊的云南保安团,全力抗击国民党26军对昆明城区的进攻。1948年,周禾书为民盟携带文件,被缅甸当局逮捕下狱,关押1年。

1950年6月,中缅建交,周禾书被释放出狱。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访问缅甸,周禾书积极组织侨胞欢迎。1957年,周禾书应邀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一届委员会扩大会议。他还应缅甸政府的邀请,参加了缅甸庆祝独立日的国宴。“文化大革命”期间,周禾书受到无端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虽然年事已高,患半瘫痪症,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拄杖参加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

周琮先生开始在云南旅港巨商伍集成先生处做事,随后自己开了南天贸易公司。三年困难时期,周琮先生孝敬老人的办法,只能是邮寄一些猪油或汇点钱进来。那时,什么东西都凭票限量供应,从肉食、棉布、肥皂、豆腐皮到茶叶。海外汇款,收款人会同时得到一些极有价值的“侨汇卷”,可替代所有的票证购买紧缺商品。泰国北部山区生活着许多云南人,云南代代相传的种茶习惯自然发展过去。

文革造成混乱,中国香港地区茶叶供应不足,周先生做宝石业务的同时也做起了普洱茶生意,在泰北茶区亲自组织生产人工发酵普洱茶。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人士对祖国的政策不了解,不敢进来、特别是不敢到云南这种许多地方尚未对外开放的地方做事。当时的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增益找周禾书老先生谈话,让他动员儿子回来。

70年代后期,周琮先生回昆明看老父亲,同时了解云南方面的环境情况。省统战部杨一堂部长幼时与周琮同窗,他多次说服周琮先生回云南做点事。1979年到1980年间,周先生提出来长住一段时间协助云南改进人工发酵普洱茶品质。周先生年轻时离开家乡,长期在海外低海拔地区生活,回云南已不适应高原气压。记得他有几次血压不稳定,肺上也有出现了一点问题,还住了医院。最长的一次,他在云南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昆明茶厂和勐海茶厂间走动,出主意,交流经验技术。

1984年,国务院文件通知放开国内茶叶市场。虽然茶叶出口仍然没有放开,但亦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到传统的香港茶叶经销体系。南天贸易公司经营云南普洱茶,同原来的经销商产生了矛盾。计划经济安排的茶号,在多年的经营运行中有了较为固定的分配模式,哪几家经销商做哪几个茶号,一般不轻易变动。初期,公司将个别老茶号的部分货单拨给南天公司经营,同港九茶叶商会的经销商发生了矛盾,有关联的经销商纷纷到香港德信行告状。为避免冲突,公司安排出口科老业务员黄又新具体落实新增茶号工作。周琮先生专门从市面上买回一批老茶饼,逐块分析制作上的优缺点,学习和总结经验。

1985年12月3日,黄又新从勐海茶厂出差回来,汇报了周先生对七子饼茶新号的想法。主要内容是调整配料比例,增加粗大原料和茶饼的疏松透气性,以加速自然陈化发酵。长期以来,云南收购晒青毛茶的标准分五个等十个级,即一等一、二级,二等三、四级,三等五、六级,四等七、八级,五等九、十级。

邹家驹先生正担任经理,征求审检科王星银科长和出口科临时负责人陈宝航的意见后,确定生饼编号8582,青毛茶拼配比例为:三等五级10%,三等六级20%,四等七级20%,四等八级20%,五等九级20%,五等十级10%。

“在实际市场运作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七子饼茶分生饼和熟饼,但外包装纸没有区别,没有茶号,只在运输包装里塞一张纸,标明品种茶号。举例来说,如7452和7572,零售时要打开包装纸才能认出来。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云南各茶厂并没有像现在一样,以包装的纸张和印刷字样来区别茶号和品质。货进到省公司仓库,仓管员在竹篓上挂一张纸条,填写上茶号数量。因仓库管理简单,时有发错货品的情况发生。香港地区是云南普洱茶的传统消费市场,茶客对原料比例变化极其敏感。

8582和8592在零售过程中如不慎混为其他茶号出售,会影响南天贸易公司的信誉。南天公司的邱敏小姐打来几次电话讨论解决办法。周琮先生专门回昆明一趟,商订好在包装纸上加盖一个“天”字。编制新号和加盖区别文字,在当时是极其特殊的。特别是包装纸上的“天”字,更是绝无仅有。使用新增的8582和8592茶号后,南天贸易公司同港九茶叶商会其他经销商的矛盾缓和下来。

1987年港九茶叶商会会员在德信行茶叶部经理彭树东先生、云港茶叶陈宝航先生组织下到昆访问并参观西双版纳茶区。一同来访的有东荣茶叶有限公司郭宏隆夫妇、汇源茶行谭松发先生、利安茶行黄建国先生、南天贸易公司周勇父子、广源茶行张乙生先生、大来公司黄子敬先生、鹤达行陈小文先生。“宋文庚经理的惟一嗜好,就是抽一口烟。周先生回云南,会顺便带一两条免税健牌香烟。那年头,大陆人吸洋烟是比较抢眼的。

1989年底,老宋退休,继任人不了解历史和业务,认为老宋吸洋烟同其对南天贸易公司的做法有关联,安排特种茶科昌金强科长发函发电,打算取消对南天公司的特殊做法。谈判崩了,周琮先生的血压也升高了。周先生个性比较强,立即去找省里有关部门反映。省外经贸厅何桐厅长和李华雄副厅长出面宴请周先生吃饭,继任人和老宋都参加了,目的是缓和一下矛盾。两位厅长在饭桌上说这件事先摆一摆,待管业务的邹副经理回来处理。周琮先生对云南人工发酵普洱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一点特殊做法也有利于云南普洱茶扩大推销,改变做法,损失远远会大于几条烟,因而坚持并确定原定对南天贸易公司的做法保持不变。

昌金强科长转过来按这个意见办,问题暂时解决了。一年以后,继任人突然召开会议,调整班子分工,后来问了班子成员陈献祥先生、汤一平先生和魏谋城先生,他们都很正直,说继任人会前找他们通过气。这种情况很不正常。调整是针对昌金强科长来的。公司的业务出现混乱情况。外经贸厅何桐厅长、李华雄副厅长和沈国文副厅长亲自到茶叶公司开会解决问题。

1992年,继任人调走了,厅里通知邹家驹先生主持工作,8582也就这样保留下来...”

勐海茶厂大事迹(下)


勐海茶厂茶品大全熟饼篇几乎所有喝普洱茶的茶友,都是自饮用熟茶开始步入普洱品茗的世界。渥堆熟茶工艺形成于1973年。其后。由于勐海茶厂卓越的渥堆技术远超业界同行,故坊间的熟茶茶品中,以勐海厂熟茶最受消费者的喜爱。

勐海茶厂生产的制式熟茶,批量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使用的原料来源很广,除勐海县本地外,还有使用临沧等地区的原料。勐海茶厂的熟茶主要产品有各种等级的熟散茶、100克及250克沱茶、砖茶和茶饼等花色品种。其中饼茶主要有以下几种:

7572熟饼勐海茶厂7572熟茶,是目前可以确定从70年代中期生产于的产品。此款茶品畅销不衰,长期以来都有持续生产,是勐海厂的大宗熟饼。7572所使用的茶材为3~8级茶菁,而以5~6级青壮叶为主,发酵度较高,汤水细甜。

但是,历史上的7572并非全是渥堆熟茶。在1981年,省茶司曾接受香港利安茶行订单,生产了一批7572生茶。

8592与紫天熟饼

唛号8592的勐海茶厂七子饼,拼配方式为3-6级原料为面茶,粗老叶为里茶,发酵度较低。目前所知应是从1985年开始,历年来持续生产至今。

此款茶最早由香港南天贸易公司订购。这几批8592,外包装纸上盖有紫色天字圆印章,俗称紫天。8592老茶一直受到茶人的喜爱。其中以早期生产的厚纸紫天等产品身价最高。香港林奇苑茶行于90年代初也开始定制8592熟饼,因外包装纸盖有红色天字圆印章,故被人们称为红天。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紫天,多是商家以同期或较后期的产品私盖印章的仿品。由于紫天在业界的名声太大,坊间的仿品除用同期8592加盖印章外,有的还使用7572。甚至到了后来,在茶砖和某些生茶品上,也有人加盖紫、红、蓝、黄等各色天字以牟暴利。此外,市场上还流通有几批外包装盖印8892的产品。这款茶并非勐海茶厂的产品,而是90年代末期私商制造的翻压茶。

7262与7562砖茶90年代末期,勐海茶厂研发了一系列新茶品。所知唛号有:7042、7062、7502、7512、7592、7692等。但这些新产品大都没有量产投入市场,只有7262成为新的常规产品并得到大规模推广。此外,7592作为私商定制茶,也曾生产过几批。

7262,现知投产的起始年份应在2000年。此款茶发酵度较低,使用接近宫廷级的金毫细茶撒面,里茶选用3~6级青壮茶菁,外观十分美观,汤质柔口味厚。

按前勐海厂副厂长、拼配师董老师的说法,此款茶品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针对高端消费开发的。在勐海厂的熟茶系列中,此款茶品由于选材细嫩,外形美观、口感浓稠柔滑厚重,被誉为勐海厂的顶级熟饼。

由于7262这一唛号的编号方法与勐海厂其他制式产品不同(其他产品的第二位数字都是5),故经常被消费者混为7562。唛号7562的茶,是勐海茶厂的一款常规熟茶砖。以3~6级茶菁混拼,发酵度较低。早期产品曾使用细嫩芽尖撒面,后期产品则没有这道工序。此款茶的生产历史也很长,历年以来都有生产。

7452熟饼7452,应与7572同为勐海茶厂在7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熟茶。在勐海厂的历史中,7452只在早期有一些生产,后来就逐渐退出市场了。

7452的身世至今还有谜团。有专家认为,7452与7572这两款茶的不同,可能在于茶材拼配时级数高低的差别,7452的拼配等级比较细嫩。另一种说法是,勐海厂老茶人回忆中7452是单片纸盒装的7572。究竟孰是孰非,还要等待历史文献资料的进一步证明。

青饼篇勐海茶厂生产的制式生茶,使用的原料主要来自版纳州勐海县境内。这一地区所辖的巴达、布朗、南糯、班章等茶山中,遗存有大量清末民国时期遗种的粗耕野放茶。早期的勐海厂青饼,大都使用这种茶菁为制茶原料。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老茶园迅速被改良种灌木新树茶园所取代,并建成了巴达、布朗、南糯山三个基地茶园。

为保证大宗产品品制的相对稳定,勐海茶厂的生茶茶品都是经拼配制成。除采用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的茶菁原料进行拼配外,外人所不易得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各款茶品都使用3-5年的老毛茶原料拼配,即一饼茶中,有使用到今年、去年、前年,甚至更早的原料。勐海茶厂的生茶,花色品种有大小方砖、沱茶和饼茶等几类。其中饼茶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7542与73青饼

唛号7542的七子饼,是勐海茶厂青饼中最大宗的产品。其拼配方式为: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5、6级叶(后期也出现过掺7、8级老叶的情况)。

此款茶品应该是从80年代初开始生产的。在进出口公司的文献记载中,文革时期勐海茶厂并没有唛号为7542的产品。坊间长期以来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唛号75X2的茶品都是从1975年开始生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勐海茶厂在70年代生产的茶品,目前确知的只有7572和7452两种熟茶。文革时期是否有生产生饼,至今尚无定论。但市面上流通的7532、7542、7582等生饼则都应是80年代以后的产品。

市场上流通的七子老青饼,以7542的数量最多。这款茶生产寿命长,各批次间品质差距大,所以要鉴别某一片茶的品质和年代,需要有相当丰富经验。坊间通常以外包装纸的印刷来判断年份。但是外包纸只能当作参考,因为市面上有更换外包纸的茶品,也有后期产品仿早期印刷。在茶品的断代上,饼茶的内飞比较具有参考价值;油墨、纸质、饼模、茶材拼配手法等,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俗称73青饼的7542,是台北钰壶轩黄先生于1998年12月命名的。这批茶的外包纸是大口中,茶字为手工盖印,内飞有细字尖出和美术字体两种,刷唛7542503或506。早先人们曾认为73青饼生产于1973年。现在则可以肯定的讲:73青饼横式大票上50X的编号,表明它于1985年还在生产。

7532与雪印青饼

唛号7532的七子饼,是勐海茶厂青饼中最为细嫩的茶品,产量并不是很多。此茶拼配方式是36级茶菁原料混拼,面、里茶一致。

俗称雪印青饼的7532,是钰壶轩黄先生于1999年11月命名的。指的是80年代前期的一批7532青饼。这批7532的外观是:纸筒装,外包小口中油面厚纸,茶字为粉绿色手工盖印,朱砂红细字平出内飞,小内票,小饼模。

真正的雪印,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但由于雪印的名字在茶界过于出名,以致后来许多的7532,也被冠名为雪印以抬高身价。购买时需注意区分年代。

7582与8582勐海茶厂于1980年以后开始生产7582青饼。1985年之后,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勐海茶厂定制七子饼茶,从此该款茶品的唛号也相应改称为8582。8582的唛号自1985年开始一直沿用至90年代初,然后才又有部分产品恢复使用7582的名称。

8582的拼配方式为: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7、8级叶(后期也出现掺5、6级青壮叶的情况)。早期8582的饼模较大,直径约21cm。

8582青饼大都为薄纸包装,早期也曾出现过三批厚棉纸包装的8582。目前所知其年代分别在1987至1992年间。这三批产品在饼模上有很大差异。

7572生茶7572,长久以来一直作为勐海茶厂熟茶的唛号。但是因特殊的原因,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批7572生茶。

这批7572生茶生产于1981年,是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香港利安茶行订单制作,由前勐海厂李易生副厂长交给港商。这批茶的为大口中外包装纸,细字尖出内飞。其使用得茶菁原料较同期的7542肥壮一些,面里茶很相近。购买7572青饼,必须注意仓储品质,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大都因为入仓而品相、口感不佳。

黄印七子饼及其他勐海茶厂的早期产品,有七子黄印系列和大蓝印、红带等茶品。这些茶品都已经十分罕见,多数已经收入收藏家手中而退出市场流通。

黄印系统的茶品十分复杂,茶人们按照其外观差别,区分为大黄印小黄印认真配方等几种。黄印的得名,源于其外包装纸的八中茶标志的茶字多为黄色,这是原先的绿色颜料退色所致。因此,也有绿色茶字的茶品被称为黄印,不足为怪。黄印系统的产品,由于很多都没有唛号,结合茶品的转化程度,推测其年代早于有唛号的产品。其外包装为大口中印刷,内飞细字尖出。

大蓝印也是早期勐海茶厂的青饼,其年代与黄印系统接近。大口中印刷,细字尖出内飞。

早期勐海茶厂的青饼中,曾有一批茶因茶饼正面埋有一条红色丝带而得名红带青饼。其拼配方式比较类似早期7532,包装纸为大口中薄纸。关于红带的年份,通常认为它与73青饼同期,但也有人认为它的年代更早。

勐海茶厂大事迹(上)


勐海茶厂大事记勐海是云南西南的一个县,这里原先是车里宣慰司(土司中级别较高的)的领地,这里有成片的古茶林。由于缺少文献的佐证,这些茶林的种植者和种植年代有些模糊。

●1910年,清政府帮助车里土司平定了勐海土司和勐遮土司之间的内讧,同年,汉族商人张堂阶在勐海开设了勐海历史上的第一个茶庄。当时,勐年产茶叶不足两千担(每担相当于50千克),全部运往思茅加工。1923年以后,由于经缅甸、印度进入西藏的茶路的发现,很多人到勐海设立茶庄,压制茶叶后直接出境。

●1939年初,刚成立的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派遣范和钧、张石城两先生赴勐海(当时叫佛海)调查茶叶产销情形,并筹建年产5000箱机制茶的实验茶厂。

4月,由云南省财政厅投资的云南思普区茶叶实验场南糯山(当时南糯山归车里县管理)制茶厂成立。

4月1日,范和钧、张石城由昆明出发,经大理、保山、腊戌、仰光、景栋等地,最终于5月26日到达佛海。

8月1日,南峤(在今勐海县勐遮)农场场长李升(字茂堂)率本公司技工25名赴佛海工作,月底到达。同月,招收9名本地学生进入进厂。

9月下旬,制茶十八日,计制成白茶一种,红茶三种,绿茶二种,砖茶二种,藏销紧茶一种,老青茶三种,合计得一千一百七十斤。

10月14日,范和钧离开佛海,茶厂由张石城代为管理。

●1940年1月1日,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正式成立,范和钧任厂长。

2月27日,第二批工人、学生、职员队伍四十余人抵达佛海。

本年1月,由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认垫新滇币二十六万元,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富滇新银行各认垫新币十二万元,成立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范和钧暂任经理。

本年,佛海实验茶厂生产红茶93担,绿茶39担,圆茶400担(委托同昌号和玉溪人陈玺加工)。另外,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生产紧茶1000担。

●1941年,佛海茶厂主要生产红末茶,同时,佛海茶厂和佛海服务社大量收购私商紧茶,从1941年秋到1942年春,收购紧茶超过一万两千担,部分运到葛伦堡销售,部分被炸,部分疏散在勐海各茶庄。

●1942年,由于日军攻入缅甸,佛海茶叶出境通道被阻,同时,日机轰炸佛海,佛海茶厂大多数员工撤退,茶厂进入保管期,厂方物资由佛海服务社李拂一负责接收,刀国栋、周光泽等留守。

●1943年,佛海茶厂生产高档白茶318市斤。

●1945年,李拂一将部分1942年存留的紧茶卖给马鼎臣的鼎兴号。

●1946年,佛海茶厂1942年所收购的紧茶数千担被售与思茅恒盛公,后者将这批茶全部销往西藏。

●1947年,佛海茶厂留守的职员周光泽,利用佛海茶厂的油印机开办《佛海旬刊》,共出版10期。

●1950年3月,佛海县临时人民政府接管佛海茶厂。茶厂共有:三层楼房一幢,二层楼房两幢,25千瓦发电机一台,18千瓦发电机一台,24千瓦发动机一台,2千瓦电动机一台,牛力发动机一台,烘茶机两台,切茶机一台,牛力揉茶机一台,平圆机一台,冲床、车床等多种。

●1951年,省茶司派王兴、杨秉葵、唐庆阳等筹备恢复佛海茶厂的生产,王全面负责,杨负责行政,唐负责业务。1952年正式开工生产,少量加工红茶;大量收购青毛茶,同时收购私商洪记、可以兴、云生祥等茶庄生产的紧茶交省公司销售。公司名称为: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九月十四日,由中国茶叶总公司统一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证号为第8071号,并要求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此商标,佛海茶厂的产品除藏销茶品外,都使用中茶牌商标。1984年以前,勐海茶厂全部出口茶和大部内销精致茶均须调至昆明,由省茶司再行分配转调。

●1953年9月,茶厂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同年接管了主要生产红茶的南糯山茶厂。由于公司业务、人事管理并不一致,因此,勐海茶厂很长时间没有正厂长,只有负责人,(副厂长中的一员),这些负责人中有:刘国栋、胡杰、严振儒、周培荣等。由于当时全国的国营茶厂统一使用中茶商标,勐海茶厂作为中国茶叶公司的业务下属单位,茶厂名称的更改并不一定反映在包装上,旧的包装和图章仍可以使用。

●1954年4月,佛海茶厂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茶厂开始加工紧压茶、绿茶。

●1956年2月,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中国茶叶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云南侨销圆茶和青毛茶均调广东省茶叶公司出口或重新拼配。

●1957年,茶厂改隶云南省商业厅经济作物局。茶厂改革制茶机具,加工能力猛增。

●1958年,勐海茶厂为解决运输难等问题,开始将勐海县调运公司内部的毛茶原料经过蒸软压成大方块运输,昆明、下关茶厂收到原料后再复蒸解块。

●1959年,勐海茶厂开发出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砖茶等新产品。

●1961年1月,更名为勐海县茶厂。新茶路1号现址和老茶厂自由街和平路8号同时使用。同年,中国茶叶出口公司改名为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

●1963年1月,茶厂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

●1964年,勐海茶厂副厂长周培荣参与了云南省在勐海进行的云南大叶种茶全面测定和用云南大叶种制做高品质红茶的技术研究。

●1966年,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

●1967年,将心脏形的紧茶改为长方砖形,使用中茶牌商标。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专营茶叶出口业务。茶厂又更名为勐海县茶厂。

●1972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成立。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云南七子饼茶大多是这一时期以后的。

●1974年,生产普洱茶(熟茶)6担,以后逐年增加。当时,由于发酵技术的原因,勐海茶厂的高级别熟散茶(如三四级、五六级茶)因汤色、老味等指标达不到外商要求,因此,以云南青名义出口。

●1976年,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文件为勐海茶厂普洱茶规定了如下七个茶号:云南七子饼75727682云南普洱茶7409274102云南青(茶)743427456274782。昆明的7581砖,7663沱、7763砖等茶号也在这一文件中给以规定。这里,散茶第三、四位、紧压茶第三位代表原料等级;散茶第五位,紧压茶第四位代但表茶厂,昆明茶厂1,勐海茶厂2,下关茶厂3,普洱茶厂4。

●1978年,普洱茶(熟茶)的加工量跃居各精制茶之首。这一年,勐海全县共加工精制茶27797担,其中绿茶3675担,红茶7403担,紧压茶6936担,特种茶(普洱熟茶)9783担。

●1982年,更名为勐海茶厂。周培荣去世。如果以范和钧为第一任厂长,周培荣是文革后被任命的勐海茶厂的第二任厂长。

●1983年,云南七子饼茶获省优质产品、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同年,唐庆阳被任命为第三任厂长,并于年底退休。

●1984年,邹炳良接任勐海茶厂厂长,为勐海茶厂的第四任正厂长。

●1985年,勐海茶厂应香港南天公司要求,创制出8582(生茶)、8592(熟茶)两种新茶号。

●1986年,普洱茶10级、8级分获省优称号。

●1988年,勐海茶厂在八达、布朗山开辟两个万亩茶园基地,为以后勐海茶厂的原料供应打下很好的基础。同年,勐海沱茶获全国营养食品熊猫杯银奖。

●1989年,大益商标注册成功,作为茶厂自主品牌开始了海外市场推广。勐海茶厂此举是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要求属下各茶厂使用中茶牌商标时必须缴付使用费的一个对策。同年,普洱茶散茶79562、79092、79102获省优称号。

●1990年,勐海沱茶、普洱方茶等获得省优称号。

●1992年,宫廷普洱被授予云南名茶称号。

●1993年,勐海茶厂重新调整、规范了各茶号普洱茶的拼配比例。1993年以后,政府组织的茶叶评奖渐渐被各种协会、活动组委会等所组织的评奖所代替,勐海茶厂获得过众多的金、银、铜奖,不录。

●1996年1月,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公司(茶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始多种经营,投资啤酒厂、玩具厂等领域。

●1996年~1998年,卢云任厂长●1998年10月~2002年,阮殿容任厂长。

●1999年,勐海茶厂获绿色食品和有机(天然)食品双认证。

●2002年~2004年,郑跃任厂长。从2000年到2004年,勐海茶厂的产品丰富而多样,很多产品是经销商订制茶,部分还是来料加工茶,这使得大益茶的辨认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

●2004年10月,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接手勐海茶厂。

●2005年11月25日,勐海茶厂率先在西双版纳州取得食品生产质量安全(QS)许可证。

●2006年1月1日,勐海茶厂全面启用包装防伪系统。

茶文化探秘之三:茶益养德


唐代陆羽《茶经》上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一千多年来,精行俭德四字一直作为茶人的品行标准传颂至今。可见修德在茶人心中所占的分量。

古人论述养生之道时,也将德摆在重要的位置,所谓德者寿也。老子曰:寿源于德。荀子曰: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尚夭折。孙思邈曰: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诸多古人言论表明,修德有益长寿,同时静心养性的饮茶之风也与养生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说到养生与茶,不能不提明代着名的戏剧家、藏书家兼养生家高濂。他曾隐居杭州西湖,居于苏堤跨虹桥畔,寄情山水,养寿怡年。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七宝为他的隐居生活增添了无限雅趣。闲暇之时,作《遵生八笺》,专论养生之道,从身心修养、起居饮食、吐纳导引、灵方妙药到琴棋书画、花草鱼鸟,无所不及。他将茶视为养生保健之良物,大篇幅地记录了茶的养生价值,以及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品茶意境,将中国养生之道与茶文化完美相融。其中,高濂提到日常养生,务尚淡薄,可见他也认为少思、少忧、少欲,身心平和才能真正有益养生。

随着现代对茶叶的深入研究,茶叶的保健养生功效也得到了科学的证明,茶与养生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受到21世纪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未来茶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众多中外普洱茶爱好者只知道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曼撒),对勐海新六大茶山——南糯、南桥、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的茶却所知不多。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茶山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紧紧相连之处。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及其气候不同,各茶区茶叶形状、色泽、气味和滋味方面都有区别。

1、南糯山茶山:

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具有花香、兰香和蜜香。

2、南桥茶山:

位于勐海县勐遮最大的坝子,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花蜜香。

3、勐宋茶山:

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一般花香。

4、景迈茶山:

位于澜沧县惠明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紧紧相连,茶品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香气花蜜香。

5、布朗茶山:

位于勐海县南80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主要聚居布朗族为主,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特别是以老班章茶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6、巴达茶山:

位于勐海县城西58公里,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山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冰岛普洱茶探秘


冰岛普洱茶的种植环境

这次我们考查的是冰岛普洱茶的源产地,冰岛茶的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方。在我们进入到临沧市双江县以后,就可以发现我们简直进入到了一个茶树的王国,因为每个山头。每片高地上都能见到成片的茶树。即使是公路边上的高坡低地上,一片片的茶树也是比比就是,不过通过与种植普洱茶树的资深人士探讨,她说这种在路边上的茶树所采摘的茶叶并非什么好茶叶,因为众所周知茶叶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正是因为这个也说明茶叶对于一些毒性物质和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生长在马路边的茶树,因为经常有汽车经过,汽车尾气会对道路旁的茶树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道路旁边的茶树所生长的茶叶都不会是什么好茶叶。而为了能真正进入到冰岛茶的野生生长环境,我们一行人在经过了5个小时的山路翻山越岭后,在体力和精神都已经到达极限之前,终于到达了冰岛普洱茶的野生生长基地之一的大中山。在热情好客的普洱茶农家里我们得到了很好的招待与帮助,随着与茶农的交流进一步的深入,我们对普洱茶从采摘、杀青、揉捻、日光干燥成晒青毛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外,也深深体会到普洱茶的从种植、采摘、加工制作到压制成饼过程中茶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可以说每一壶清香四溢的普洱茶都是茶农辛勤劳作的体现。让我们也感觉更加有理由要珍惜要来自我们中国自己的这个茶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面从普洱茶的采摘、杀青、揉捻到日光干燥等几个具体步骤来介绍冰岛普洱茶的晒青生散茶的制作过程。首先就是冰岛普洱茶的采摘。

冰岛普洱茶的采摘

早上6、7点,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也许还是躺在床上沉睡在梦乡之中,而对于普洱茶农来说,这是外出采摘普洱茶叶的时间了。普洱茶叶的鲜叶采摘最佳时间在日出后半小时后,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凋与杀青的问题。一般是到早上十至十二点左右的时候完成采摘工作。采茶一般可以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进行,也可以有旱季雨季之分,其中旱季春茶在二月底至五月中、秋季茶则在九月底至十一月底之间,五月底至九月底为雨季茶。其中旱季春茶因为还没有收到雨水的影响,茶气比较充足而是制作普洱茶的最佳时机。

在采摘完新鲜茶叶后,就要立刻开始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了。需要注意的是新鲜茶叶采摘完毕后不能在箩筐或是蛇皮袋子里放太久,否则茶叶会因为潮湿捂太久而有发霉或变质而影响做茶的品质口感。冰岛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主要有杀青、揉捻、日晒干燥。再完成这样的程序后所做成的茶叶就叫生散茶。如果把生散茶经紧压成型,就成为紧压生茶品,俗称青饼。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这一次我们主要考察冰岛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

冰岛普洱茶的杀青

杀青过程主要将鲜叶水分含量减低,可柔软叶质与降低杀青温度。在旱季自然阴干萎凋,在雨季则以热风萎凋。杀青普洱茶杀青主要方式为锅炒或滚筒式,其温度应该在摄氏180度以下,全程6分钟左右,温度与时间都需依实际投茶量、茶叶嫩度、水分含量等等因素做调整。完成后,正常茶叶叶色由鲜绿转为深绿或墨绿。杀青完后,仍是将茶叶摊凉,准备进行揉捻。绿茶杀青目的在于停止发酵,而普洱茶则只需使发酵减缓速度。

冰岛普洱茶的揉捻

揉捻的传统制茶以手工进行揉茶,且依茶菁粗细,分粗揉与复揉二次,尤其针对梗枝部分特别着重二次复揉。现代制茶则多以机械式盘式揉茶机处理,而后再人力进行部份加工或挑拣。传统揉捻工艺一般都是手工揉捻,但由于现在市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比较大,有些时候会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揉捻,而盘式揉茶机通常会造成茶叶结块,以现在制程会以解块机进行解块。传统手工揉茶则无此情形出现。

毛茶干燥

毛茶干燥(晒青毛茶)揉捻完后,直接均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以日晒干燥,晒干过程翻拌2~3次,日晒加热幅射,一般不会超过摄氏40度。如果干燥不完全,将会使茶菁过度发酵,甚至可能发霉现象。干燥完全的普洱青毛茶,色墨绿或深绿,叶身较薄者为略带黄绿色。此即俗称“晒青毛茶」”毛茶分级将晒青毛茶依芽毫多寡、心叶比例,或以单叶大小筛分等级。一般野生茶以人工方式挑选,台地茶(茶园茶)则多以筛分机处里。到这个时候,普洱茶的生茶制作就已经完成了,如果是要制作生饼茶,那就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生茶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洱生茶。而如果是想要做熟茶,则需要再经过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普洱熟茶。

嘴是最好的工具——冰岛生茶的口感

冰岛生茶冲泡后的茶水颜色为漂亮的金黄色,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茶水的颜色会稍微增加一些红色的感觉。当发酵度充足时,汤质浓稠水甜而滑口,几乎不苦涩。发酵度较轻者,尚有回甘,香气明显、口感较重;若没有经过湿仓,陈化后口感容易转微酸。若发酵失败,新茶浸泡后带酸且苦而不化,存放后容易出现不讨喜之酸味。

茶香犹存

虽然这次云南冰岛普洱茶的种植基地是一次很短暂紧张的旅行,对于普洱茶的很多知识的了解并非全面具体,但是普洱茶在云南这样的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的高原大山上的生长环境,淳朴勤劳的云南茶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的普洱茶,不良商人甚至使用紧压的乌龙茶或绿茶等来冒充普洱茶,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普洱茶的名声与口碑,不过俗话说斜不压正,只要广大消费者对于普洱茶本身有一个理性理智的认识,真正了解普洱茶的知识与饮用特性,想必仿冒再真的假普洱茶也瞒不过真正爱茶之人的嘴。因此广大爱茶之人只要多多了解普洱茶的知识,自身对于普洱茶的种类和特点有所了解的话,自然而然地会享受真正的普洱茶的口感与功效。从心底里感受着这历经千年了时光的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品味着这汇聚了悠久历史的茶香所带来的一种厚重与深沉。

挺进雪域高原 滇茶大益天下 马帮西藏行从勐海启


 图上、99名僧侣诵平安经为马帮送行。

 中、州县领导为马锅头敬酒壮行。

 下、马帮整装待发。

11月10日清晨6点半,“啼啼嗒嗒”的马蹄声,踏醒了勐海街头;勐海茶厂、曼贺大佛寺迎来了66匹壮实的骡马和34个彪悍的马锅头;锣鼓喧天,马啼声脆,多年不见的马帮显现勐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居民……云南首届“滇茶大益天下·进藏暨茶马古道勘界活动”启程仪式,在勐海隆重举行,标志着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滇茶进藏活动在经过长期准备后,正式拉开了序幕。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朱卫平,州政协副主席张德智和勐海县党政领导参加了启程仪式。

上午8时许,马帮来到勐海茶厂,进行上鞍整队,并举行了起点碑揭幕仪式,66匹骡马驮子上插着印有“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重返茶马古道”的各式彩旗,每匹马驮着60公斤普洱茶,排着整齐的方阵款款走过勐海街头,来到曼贺大佛寺。启程仪式上,组委会秘书长程进及省、州、县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纷纷表示热切希望通过“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从热带雨林到雪域高原,弘扬和传播云南普洱茶文化,为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繁荣,为云南普洱茶的辉煌,再展雄风。勐海县文体局专门进行一场文艺表演,献给即将出行的马帮。马锅头向省、州、县领导敬酒、进行出行宣誓,领导向代表敬酒壮行,送别的歌声此起彼伏,马帮在来自勐海45个缅寺的99个僧侣诵平安经的祝福声中踏上滇茶进藏、沐浴佛光的征程。

据了解,此次滇茶进藏活动将途经思茅,过临沧,途中在下关与昆明女子马帮会师后,由99匹骡马和数十名男、女马锅头组成大马帮,经香格里拉,于2006年4月进入西藏,经芒康、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及日喀则,全程4000多公里,整个活动历时一年。

此次活动除了打响滇茶品牌,弘扬普洱茶文化外,还将通过对“滇藏茶马古道”进行勘测和设立纪念碑、起点碑等方式,丰富云南茶文化资源的内涵;通过义卖、义拍,捐建“茶马希望小学”,支援贫困山区教育事业;通过设立“茶马助学基金”,让云南省许多学习成绩好家庭贫困的孩子圆“大学梦”。到拉萨后,将在由东宝仲巴、呼图克图仁波切(全国政协委员、香格里拉松藏林寺活佛)等组成圣茶评比委员会,对驮运到拉萨的茶叶进行圣茶评比活动,并颁发相关证书,届时将取西藏雪山之水来煮沸普洱茶。

此次活动由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云南省茶叶协会、云南省茶叶商会主办,云南雪域故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茶叶商会承办,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春城晚报协办。

普洱茶厂的工业阶段进化


想了解《普洱茶厂的工业阶段进化》知识吗,丰富的《普洱茶厂的工业阶段进化》内容等你来看!

历史上,全球已经开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1、智能工厂,2、智能生厂,3、智能物流。我们一起来看看工业革命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2012年开始,工业4.0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描述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普洱茶行业,虽然落后于其他行业,但是普洱茶行业的厂家一直在努力。记得以前有人说,中国的茶企比不上立顿。很大一个层度上是由于生产方式,其次才是眼界。立顿一台机器的代价超过150万,一整套的生产设备,投资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中国的茶企有多少这个实力?再加上研发、渠道和人工。这是不可想象的。再从本国的茶企来看,几乎所有茶企都是带有地域性的。

普洱茶的工厂,从早期的大量人力投入,简陋的设备。从烧柴再到烧煤再到现在的用电。无不见证着普洱茶工业的发展。今天,我们来看看最先进的普洱茶茶企是如何在工业上升级进化的。它就是普洱茶行业的龙头老大大益。可能,大家熟悉的是大益茶的市场。对于茶厂方面关注的很少。从前几年,大益就开始建立了微生物研究所,并引进高端人才。

而在茶厂方面,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大益的“一源井”。毕竟,大益勐海茶厂的宣传是很少的,主力都集中在了茶品和品牌本身。就在去年,云南省组织了一次茶企参观烟企和药企的生产。很多茶企只学习到皮表,也就是产品的包装,随后,市场上向庄园烟的包装茶品红极一时。规格也改小。但大益则不同,勐海茶厂生产车间:数控分筛,输送带流水掦拣,红外数码,自动压制,自动包装,数控烘干,自动匀堆等。每一道生产流程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大益普洱茶生产正在植入制药、烟草等行业先进的自动化工业理念。正从劳动密集性传统手工业向自动化工业转变。

大益的转变,并不仅是在工厂方面,前段时间在北京成立的新公司,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为主。如果说普洱茶企有工业进化到4.0,那么我看好大益。大益从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已经走在行业的前面。

关于本文《普洱茶厂的工业阶段进化》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