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发布时间 : 2021-11-06
茯茶的历史起源 中国茶的起源 中国茶叶的历史

茯茶的历史起源。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红茶的历史起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红茶的历史起源”相关知识!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6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菁,又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菁,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

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如灶上或烘菁楼上),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嗅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山小种也称星村小种,是红茶发源地。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在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著的《植物种类》,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二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小编推荐

关于红茶起源发展历史


“红茶”一名,始见于明代刘基所撰《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间),陈椽《茶业通史》有述,葡萄牙人科鲁兹神甫于1556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回国后著书中有言:“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呈红色即指红茶汤。可见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了。

1607年荷兰东印度海船首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故可结:福建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时间是在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之间。

首先创制的是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

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而来,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公元1751年)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则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中国人饮起源及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起源于公无前3000左右的神农氏时代,陆羽的《茶经》写遭:“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神农氏发现茶树的传说有两种:一种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卜二毒,得荼而解之”。另一种则说,有一天神农氏在用鼎镬煮水之时,恰好有几片叶子飙到了水中,煮好的水呈微黄色,味道苦涩而带甘甜,人口后生津解渴,提神醒脑。神农氏根据以往尝百草的经验,认为这是一种药。陆羽《茶经》中关于神农时就已经发现茶树的说法是以推测的口吻说的,表明神农氏发现茶树的传说并不可靠。不过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茶树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东缘的川滇一带是茶树的原产地,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并且很多高达两三丈的野生大茶树就生长在这一地区。

据《华阳国志》记载,约在公元前1000年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一带的诸侯就将所出产的茶叶作为贡品进献。这是茶作为贡品的首次记载。到丫两周之时,在经典巾出现了“荼”这个字。《诗经·谷风》中写道:“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违伊尔,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而《神农本草经》写:“茶色白可供药用,嫩苗可肖蔬菜”,可见荼是种苦药,也是苦菜,其功效与茶很类似。不过当时并没有“茶”这个字,而“茶”这个字是直到唐代陆羽著《茶经》才普遍流行开来的。

春秋时期,晏婴辅佐齐景公时有“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茗荼而已”,这是茶叶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的记载。“荼”、“茶”二字的转变 在(九经)中并没有“茶”这个字,而且在后来的<班马宇类)中也并没有收进”茶”字,在别的很多典籍上也均没有”茶“字。由此可见,在古时一直都没有“茶”这个字,但是,在当时却是有茶的,用以替代“荼”的就是”荼”字。一直到了唐代才将“荼”宇减掉一画,变成茶字,而“荼”之读音也发生了变化。到了唐朝时的“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才用到了“茶”这个宇,但是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上,还是两次提到“荼”字,这就看出,在唐时,“茶”字也并未普及。“茶”字的读音一直到粱才发生变化。

中国茶的起源及饮历史介绍


茶的动人故事始于神农氏对茶中有益物质的发现。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据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相传神农尝百草后感到不适,躺于树下,见到一种开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叶咀嚼而治好,由此,茶便被发现了。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早在公元前3世纪之前,茶在中国就已经非常盛行了。然而,直到公元前3世纪才出现了有关茶叶的记载。当时中国有位名医称赞茶可提精安神,还有一军队的著名将领写信向他的外甥索要一些“真茶”,因为他感觉自己年老体衰。茶原名“荼”,当时“荼”有两种含义,表示茶和苦苣菜两种植物,因此在古代记载中容易引起意义的混淆。公认“茶”字形最早见于《汉印分韵合编》中,而确定读音为“cha”,则始于南朝梁代(见清顾炎武《求古录》)。从而在读音上对其进行了区别。陆羽在《茶经》中首先把表“茶”义的“茶”字去掉一“一”后转变成为“茶”,并一直延用至今。这样,茶字便有了它独有的特征,茶的历史也因此变得更为简明了。 公元3世纪之前,人们一直从野茶树上采摘新鲜绿叶,并把它们冲泡成药物或滋补品。后来,为了保证茶叶的供应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小农场里种植茶树,一整套干燥和加工茶叶的系统方法逐渐发展起来。

公元4-5世纪,茶叶逐渐风行全国,人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建立新的茶叶种植园。茶叶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并开始在客栈、酒肆和饭馆出售。据记载,在公元476年,茶叶(青叶被蒸过后压缩成饼状)曾被用来与土耳其人进行物物交换。茶叶商变得越来越富有,陶工、银器商人和金匠们开始打制一些精美昂贵的茶具,用以显示茶叶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繁荣的唐朝时期(618-906年)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茶不再仅仅作为滋补品饮用,由于其具有提精安神功效,更多地用于愉悦身心。茶的制作和服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复杂的仪式,而茶叶的栽培和加工过程也有了严格的规定,规定了采摘者、采摘时间、采摘方法以及所采摘鲜叶的处理方法,对采茶者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禁止采茶女吃葱、蒜和浓烈的香料之类的食物,以免她们指尖的异昧污染细嫩的叶子。

在茶圣陆羽编撰第一本关于茶的书——《茶经》期间,茶变得越来越重要。陆羽的《茶经》一书被认为是茶的经典著作,涉及到茶这一植物的起源和特征、不同的品种、茶叶的加工过程、必备的工具、茶的冲泡、茶具、不同地域的水质、茶的药性以及饮茶的传统习惯等各个方面。

中国制茶起源及历史发展介绍


中国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祁门红茶历史文化起源


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1875 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 " 闽红茶 " 制法,开始试制红茶。

1876 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 ,英国商人称之 " 祁门 " 。

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祁红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之最”。

世界的红茶起源及历史文化


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

到了唐朝,饮茶的风气已经遍及民间。在公元780年左右,陆羽将他对茶相关的考察和经验集结成《茶经》,这是世上第一部茶书;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茶的名称不一,陆羽在书里则统一用其中的“茶”字,对于后世确立“茶”为总称是一大关键。

红茶起源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在最早的记载。据推测,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以小种红茶的制作工序为基础,18世纪中期在福建又演变产生工夫红茶,制作加工更为精细。

世界的四大红茶是: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 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葡萄食品)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茶的起源历史


茶的起源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

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年己在该处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

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

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迹。夏禹原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当时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遗迹。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为契灭,契建立先商世代。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也不难看出,氏族社会三苗氏生息之地,产茶历代不衰,如南北朝时,《刘琨购茶书》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陆);《桐君录》中提到酉阳(今湖北黄风东)、巴东(四川奉节);《荆州土地记》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产茶叶。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崃等地盛产茶。陆羽《茶经》中提茶叶品质不详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

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应发生我国中原。即使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

茶起源于中国文化历史介绍


“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已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和文化生活中。茶,根植于中华大地,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茶,移植至他乡,是中外文化传播交融的媒介。茶,提升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亦影响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国粹,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

一、从考古学和植物学角度看

中国从发现到利用茶已有将近5?000年历史,人工栽培茶树也有约3?000年历史。世界其他各国栽培茶树的历史均远远落后于我国,且其栽培史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的影响。早在1753年,世界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就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意即原产于中国的茶树。因此在19世纪之前,茶树原产于中国已成为世界所公认的事实。19世纪中期,由茶贸易导致的鸦片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带出了由部分别有用心的外国学者创造的“中国不是茶的原产地,印度才是”的谬论。但历史是不容置疑的,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考古学家相继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发现了以云南巴达山大茶树为代表的一大批野生大茶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10个省区的198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经过国内外专家对世界各地的考察,中国西南地区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多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而印度茶树品种是中国茶树的变种。

二、从现存史料和传说看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历史上最早有关茶的传说,早在4?700年前,神农氏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五谷之实,亦带出了茶这沐浴天地精华的植物。当然,传说之事无可查据,但就现在已知的可信文献史料来看,在3?000年前的周朝,诸侯巴王已把茶叶当作贡品进贡给周武王。(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春秋时晏婴以茶为廉,晋朝刘琨以茶解烦闷,东汉华佗以茶入药。这证明早在千年以前茶在中国已广为人知。史家所公认的最早关于茶的文字记载,是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中的“檟古荼”条目。到汉代,王褒写的《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的记载证明茶在中国不仅是饮料且已成为商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有关茶成为商品的文字史料。

三、从文字学考察

我国发现并利用茶,已有数千年历史,茶的分布范围又十分广阔,因此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字或对茶的称谓。就茶名而言,能代表其义的就有十多个字(词)。例如:茶、荼、苦荼、槚、葭、葭萌、荈、蔎、诧、茗、游冬、皋芦、瓜芦、茗菜、苦茶、腊、巴饨等。用得最为广泛的是“茶”、“荼”、“茗”。

“荼”字最早出现于《诗经》,《谷风》、《鸱號》、《良耜》、《桑柔》、《出其东门》、《邶风》等篇目共有七处出现“荼”字。不过后世学者认为当时的“荼”字是“茶”字的前身,“荼”字除指茶外,还指苦菜或其他植物。

汉代,茶作为商品在社会上流通,字体和称呼的不一给贸易带来诸多不便,统一称谓便提上了日程。由于四川是当时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带四川方言的茶(cha)、槚(jia)、蔎(sha)、荈(cha)、茗(ming)是当时最流行的叫法。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采用“茶”字,既统一了写法又规范了读音,开创了茶文化的新纪元。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尽管茶在文字上得到了统一,但不同地区在发音上仍有很大的区别。如广东、华北的发音为“cha”、福州的发音为“ta”,福建、广东、台湾的工夫茶区的发音分别为“te”、“ti”、“tai”,长江流域的发音为“cha”、“cha ye”、“chai”、“zhou”、“zha”等。云南的发音为“ming”,云南的傣族、湘西苗族和彝族的发音为“la”,贵州侗族的发音为“si”,贵州南部苗族的发音为“chu ta”、“jia”、“ji”、“ji hu”,布衣族的发音为“chuan”,藏族的发音为“jia”,川黔一带少数民族(瑶、畲、彝族)的发音为“se”或“she”等。

世界各国对茶的读音,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各地对茶称谓的影响,在发音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茶叶从我国海路传播去的西欧各国,其发音近似于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ti”音,如英国、美国、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捷克、拉脱维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茶叶从我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其发音近似于我国华北地区的“cha”音。如日本、蒙古、俄罗斯、印度、阿拉伯、土耳其、伊朗、波兰、葡萄牙、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韩国等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