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广东茶居解析

发布时间 : 2022-01-06
广东茶文化礼仪 广东茶叶产地有哪些 普洱茶清朝

广东茶文化礼仪。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朝时广东茶居解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清朝时广东茶居解析”相关知识!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能容纳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纳八张四方桌,二十几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舫中品茶,也颇有滋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岸。地面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瓷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么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摆着十多种名茶,偶尔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它也可以达到熏熏而不醉的境界。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茶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生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不管是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柳泉居士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聊斋志异》的故事了。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报之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来

这样的草草杯盘共一欢,便是水乡生活中的诗。生活有了诗,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而世间最好的酒肴,莫过于生活中的诗了。有了诗,桌上即便摆着盐渍鸡、炖水鱼、炸花生米等,也味同嚼蜡了。唯独那一盅茶,绝不可以放弃,因为它也能酿出生活中的诗来。月已阑珊,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绰绰,水气的奔驰,夜潮的拍岸,一座座小茶居疑在醉乡中。

茶经网扩展阅读

鹤山:昔日广东茶业第一县


曾连续170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鹤山是茶叶之乡,所产茶叶曾畅销国内外,是江门五邑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鹤山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从清乾隆末年,茶叶年产8.5万担,折算为510吨。出口6万担,折算为360吨,被誉为广东茶叶第一县。鹤山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60余处"的盛况,"几占全省输出总量之八九成。"

此后因各种原因,茶园面积、产量有所起落。清末民初一路下降,尽管如此,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鹤山依旧连续170多年保持广东茶业第一县的地位。

后因经营体制和高税赋等因素,加之技术改进不力,茶农渐渐改做他业,鹤山茶业濒临名存实亡的境地。

为了找寻鹤山茶叶的脉络,笔者曾到当年盛产茶叶的古劳、鹤城、宅梧、双合等镇采访、调查,又到图书馆、档案馆搜集资料,期冀以笔再现鹤山茶叶昔日的辉煌。

1"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

鹤山境内山多田少,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鹤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又由于地处西江岸边,云雾笼罩,境内山多,有葵根山(茶山)、大雁山、白水带、马耳山、金鸡坑、昆仑山、皂幕山等,山高雾多,因而自然环境很适合种植茶叶。过去鹤山人自傲有三宝:茶叶、烟叶和席草。

鹤山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传说宋代有一男一女从福建来到古劳都的丽水石岩头山洞居住,他们带来茶种,种制青茶。青茶能清热解暑,医治百病。福建男女死后,丽水人在山头塑造一对石像,以作纪念,后人称石公、石婆,是古劳茶的祖先。

石岩头现存有9株古老茶树,品质特优,说是石公石婆所植,称之"宋茶",古劳茶均是石公石婆所植的数十株老茶树繁殖。清乾隆《鹤山县志》记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佐证了这一传说。

自宋至清康熙年间,古劳都属新会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始建鹤山县,古劳都划入鹤山,故有"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的佳话。古劳都的丽水村种茶历史最早,而且品质特优,故丽水茶名气很大。

2鹤山茶几乎占全省输出量之八九成

明代中叶,古劳都以外也引种茶叶,而且比较成规模,比如鹤山有茶园约4000亩,年产茶叶1600担(每担60千克,下同),清乾隆《鹤山县志》就有"古劳丽水、冷水、山埠皆植茶。"的记载。

当时丽水人种茶热情很高,在其村后的葵根山开发茶园,先后建村10个,葵根山改名茶山。清康雍乾期间(1662-1795年),大批客家人从粤东、粤北迁入鹤山中部山区,茶区迅速扩大。清道光《鹤山县志》载:"自海口至附城,毋论土著客家多以茶为业。"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60余处"的鼎盛时期。"茶园8万亩,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6万担,鹤山茶几占全省输出量之八九成,其输向地近如南洋,远至欧美。"茶叶成为鹤山县主要特产,"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1827年的《鹤山县志》又载:"近则自海口(古劳北)至附城(鹤城),毋论土著、客家,多以茶为业……"在葵根山、大雁山,也是"一望皆茶树","来往采茶者不绝"。

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县境先后发生洪兵起义及土客械斗持续10余年,社会动乱,茶农流离失所,茶园被焚烧或丢荒降至2.8万亩,年产茶跌至2万担。虽然如此,鹤山茶业仍是甲全省各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斯茶叶一时未能恢复,鹤山则有侨资经营(俗称金山庄)恢复较快,年出口茶叶5.5万担,其中古劳茶4500担,但由于科学技术跟不上,质量欠佳,市场竞争缺力,故好景不长。

1924年,鹤山县政府为振兴茶业,提高出口茶叶的竞争力,改良植茶制茶技术,聘请中大(岭南大学)教授林家齐在昆仑山开设茶业改良所,制订发展规划,鹤山茶业进入笫二个黄金时期。据《广东年鉴》载:1935年全县茶园13243亩,产量28975担,分别占全省茶园的29%和产量的27.6%,但此时的茶叶产量仅为鼎盛时期1/4。

那时的鹤山,每到采茶季节,姑娘们过半数都上山摘茶,山坡上红裳绿叶,山歌声此起彼落。"阳春二三月,红粉半茶人",好一派茶乡景色!

3领先地位被英德所取代

由于日本侵华战火蔓延广东,鹤山茶业深受摧残,1943年全县茶园丢荒七成。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医治鹤山茶叶生产受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所造成的创伤,1951年,省茶叶公司和粤中茶叶改良队先后在鹤山白水带建立茶叶示范点。1957年又成立营顶茶场,连片开发新茶园1357亩。是年,全县茶园面积9101亩,总产197吨。

1965年,鹤山除国营合成、营顶茶场外,还有公社茶场6个、大队茶场42个,生产队茶场25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鹤山作为广东茶叶主产区的领先地位,逐渐被英德所取代。非但如此,日后还退居为省茶叶生产县的第7位。

上世纪80年代,鹤山人奋起直追,茶叶生产出现起色。

1985年,鹤山县政府倡导农户合股或个人开发、承包茶场,发展名优茶、外销茶的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年,茶园面积扩大到1.3万亩,亩产提高到39公斤,总产500吨。其间,鹤山茶叶果树研究所引种培育的"金马牌"岭头单丛乌龙茶,获1991年国家经贸部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各种原因,鹤山茶叶生产呈下降趋势。2002年全县茶叶产量只有120吨,2005年更降至60吨。人们以为鹤山茶叶的"笫二个春天"会到来,想不到的是,它却是夕阳西下的一道艳丽晚霞。

鹤山茶农大批转移,茶业规模生产消失,辉煌的历史不再。

4鹤山茶叶向何处去

清明节后,正是春茶上市季节,笔者为此走访了鹤山的几个茶园。

鹤城过去是鹤山茶叶的集散地,有一条近200米长的茶行街。在清末及民国时期,茶行街两旁尽是茶叶店铺,内有美珍、树芳等6大茶庄。近日,笔者到鹤城走了一趟,见茶行街旧时茶庄的几幢古旧建筑仍在,但却没有一间茶叶店。车站旁边有一家小茶庄,所卖的大多是福建茶,本地茶叶只有合成红茶和鹤山青茶两种。鹤城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告知,现时全镇连一个茶场也没有。

笔者又到宅梧,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说:白水带茶场已解散,营顶也不种茶,全镇现时一个茶园也没有。

几经周折,笔者来到鹤山市双合镇。这里是目前鹤山茶叶的集中产区,有茶园面积1500多亩,年产茶60多吨。

合成制茶厂是陈火木、麦桂枝等人于1990年向合成华侨农场承包经营的。据陈先生介绍,该厂现有员工15人,有揉捻机3台、焙机3台,年产威龙牌红茶、绿茶50-60吨,去年销售收入约60万元,由于生产的茶叶都是矮山茶,档次低、费用大,利润甚微,可以说是惨淡经营。

为了使威龙牌茶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使消费者喝上放心茶,厂方做了许多工作,分别于2002年、2006年拿到《广东省无公害产品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关部门还不定期派人检查。正说着,江门质检局有3个人来到,笔者只好中断采访。

虹桥新村村民刘广河,原是国营合成华侨农场的职工,农场实行体制改革后,他买下了农场的100亩茶园,每年可采摘茶青5000-6000斤,交售给合成制茶厂及来自高明区的茶商,得款约3000元,一家人的生活就靠这一点钱维持。谈话间,他拿出一张合成茶厂的进仓单,上面写着"茶青121斤,单价0.50元",这便是夫妻两人一天劳动的总收入。原指望茶园间种的龙眼可增加一点收益,怎知它们全是"龙眼公":只开花、不结果。刘先生表示,长此下去,很难维持生计,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帮一帮茶农,否则他们只好毁茶改种其它作物,或出外打工。类似刘广河这样的茶农在双合镇还有许多。

据刘先生说,今季的茶叶本该早几天就摘完了,但因要等质监来人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后才准开园摘茶,所以迟了。刘先生表示,为了让人们喝上"放心茶",这倒也无所谓。

专家说:茶俗为根本,茶艺为表征,茶道是精髓,中国茶文化将矗立在世界文化之林!鹤山茶叶何去何从?人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鹤山茶业辉煌历史和新时期茶业发展浅见》(作者:方全福)载《广东茶业》2005年02期

相关链接

1、古劳银针、马耳山茶和花茶

经长期的经验积累,鹤山人创出了好几个茶叶名牌产品,其中最著名的为古劳银针,因其产自古劳诸山而叶尖如针、叶底青翠、叶背毫白如银,故名,尤以丽水石头岩之"翠岩碧绿"银针为最佳。其特点是条索细密,汤色清澈略带浅绿,味浓滑芳香,甘爽醇和,回甘力特强。

其次为白水带茶,产于鹤城的白水带山,其外形紧结"缩骨",干后茎嫩,叶翠绿油润,汤色浓艳、耐泡,齿颊留香,为鹤山高山茶的代表。

再有就是马耳山茶,产于鹤城的马耳山至丫髻山一带,特点是叶干后"缩骨",冲泡后茶芽半沉浮、垂直于水中,香远味浓,有消热消滞之功。

此外,用鹤山茶叶与江门鲜花窨制的香片(茉莉花茶)、凤凰兰茶(米仔兰茶)也很有名,曾作为中国花茶的代表,畅销南洋、澳洲、北美等地。

2、江门茶庄三巨头

美珍茶庄是江门最大的茶庄,于1865年开设,股本达1000两白银,创办人为梁祖森。1929年,又斥资4.8万元在江门长堤建新店。美珍茶庄收购鹤山白水带及新会圭峰上山堂优质茶胚制成上等茶,出口外国,之后又在鹤城、香港开设联号。最盛时,年出口茶叶120万斤,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南洋、美洲等地。1945年美珍结束营业,把物业卖出得款12万元,各股东仍收回原来投资股本的3倍。

朱广兰的老板原籍江门丹灶,是新加坡"新会七家头"之一。它开设的分号遍布东南亚,在江门开有朱广兰烟庄,见鹤山茶叶好销,便兼营茶叶生意。最盛时,朱广兰销往南洋的茶叶达100万斤,居江门茶庄出口销售笫二位。

梁兰生也是江门最大的茶庄之一,老板为鹤山人梁昌,原在家乡收购茶、烟运去顺德龙圩等地售卖,赚了一些钱。1913年,他携子梁瓞生到江门仓后路开设梁兰生茶庄,之后生意越做越大,最盛时,年出口茶叶50万斤、内销茶叶70万斤。1918年,梁兰生在香港设立联号(后升为总庄),次年,又在新加坡设立联号,兼营杂货、橡胶、锡米,赚了大钱,单大、小汽车就拥有6辆。后来因梁瓞生妻子在新加坡驾车撞死人惹上官司,加上锡价大跌,家财耗尽,于1925年宣布破产。

茶居的居是什么意思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能容纳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纳八张四方桌,二十几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舫中品茶,也颇有滋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岸。地面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瓷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么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摆着十多种名茶,偶尔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它也可以达到熏熏而不醉的境界。

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茶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生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不管是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柳泉居士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聊斋志异》的故事了。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报之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来

清朝末期闽茶出口受挫


自1851年闽茶首度在世博会亮相后,闽茶便频频出现在世博会上,为中国展区添彩。事实上,闽茶屡屡亮相世博,也是希望借世博会的人气来拓宽中国茶叶的销量。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闽茶的销路却越走越窄,清末国力的衰弱自然是最重要的背景原因。

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是第一次有中国官员参加的世博会。在浙江海关文书李奎所着的《环游地球新录》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闽茶的受欢迎程度大不如前了。这届世博会中国参展的商品共计有720箱、6801种,以工艺品居多,其中丝、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在各国产品中被推为第一。中国茶叶虽然仍被“叫好”,却因为掺杂过多,采用大箱散装,同时缺乏严格的质量等级区分,不便零售,造成了销路不理想的窘况。

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举行时,中国愈发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而那一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境况也更为萧条窘迫,与会的马建忠不仅沉痛地感慨:“有论中国赛会之物,挂一漏万。中华以丝、茶为大宗,而各省所出产之绸,未见铺陈,各山所产之茶,未见罗列。”

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茶的评价已然大不如前,印度茶、锡兰茶则成为福建红茶的强劲竞争对手,试图将中国茶挤出国际市场。福州海关《1889年福州贸易报告》的资料显示,1886年至1889年间,福建红茶每年出口量分别为9811万磅、7927万磅、7563万磅、5816万磅。其后,这一衰弱的趋势继续蔓延。以福州茶埠为例,最盛时茶每年出口70多万担,1890年减少为39万担,1901年只有29万担。1906年的红茶出口比1903年狂泻270%,绿茶下降50%。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茶的评价直至民国时期才开始重拾升势。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中国茶叶被誉为“品质优美,甲于全球”,闽茶也因其表现出色,获得了多项殊荣。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茶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茶叶已然失去了独当一面的霸主地位,如何在竞争中取得更好的优势,是百年来中国茶叶必须面对的问题。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


在清朝的时候,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曾作为礼品馈赠他国。满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6万斤。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以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钟爱,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重视,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日隆。《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中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并曾得到皇帝多次赐匾,朝天贡端就是当时所赐。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普洱茶》一书中记载: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团茶(砣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作为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以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帝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西双版纳历代封建首领也把普洱茶视为珍贵之物。据《泐史》记载: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为其妻(缅王之女)回缅省亲准备的礼物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筒5团,与金银珠宝并重。

清朝的茶商


清政府特许经营茶叶的专卖商人。清初茶叶仍为政府实行专卖的商品,一般商人不能随意贩运。产茶地区生产的茶叶,除少数优质茶叶作为“贡茶”,由政府委派官员采办以供奉皇室外,其他作为贸易田茶。大抵有“官茶”、“商茶”之分。“官茶”由政府委派茶马御史招专商领引纳课后,从产茶区贩运到陕甘等地,交售给官府的茶马司,然后由茶马司将茶叶与西北等地少数民族交易马匹。“商茶”由茶商向政府请引后,从产茶区运销各地或输往国外,茶引一道,准运茶一百斤,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引价银各地不同,浙江省每引一道,卖银一钱,其他省份亦有更高者。清政府规定:无论“官茶”、“商茶”,都不许与茶引相离。茶商领引贩茶,须经税关“截验”放行。如茶无引,或茶、引相离者,听人告捕。卖茶毕,残引须缴回原颁发茶引的官府。有清一代,除了实行上述“引法”之外,亦兼有实行“票法”的。

茶商因在茶叶运销中的职能不同,大致可分为收购商、茶行商和运销茶商。 

茶叶收购商人,有的地方称为“螺司”。他们深入茶山,向零星茶户(茶叶生产者)收购毛茶,然后卖与茶行商人。有的地方没有这类收购商,由茶户直接卖与茶行商人。

茶行商人的业务,主要是代运销茶商收购茶叶,他们一般为经纪人,亦有兼营毛茶加工业务者。运销茶商至产茶区贩茶,必投茶行,给验茶引,预付货款。茶行商人代为收购,抽取佣金。开设茶行,要经过官府批准,领取照帖。官府禁止私自开设茶行。

运销茶商大致有两种,运销“官茶”的称“引商”;运销“商茶”的称“客贩”。“引商”请引于部,每运一引(一百斤)茶叶到陕甘等地的茶马司,五十斤“交官中马”,五十斤“听商自卖”,另外还允许带销“附茶”十四斤,作为“官茶”运脚之费。“客贩”请引于地方政府,专门运销“商茶”,除缴纳引课之外,凡遇税关,需验引抽税。产茶区生产的茶叶,要先尽“引商”收买。然后方给“客贩”运销。 

康熙中期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马已足用,向陕甘等地易马渐无必要。同时,因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禁以后,清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茶叶的外销日趋增加。于是,经营“官茶”的“引商”开始衰落,而经营“商茶”的“客贩”却日渐兴盛。闽、粤商人因广州开放对外通商,开始大量经销“商茶”装载出口,或销往南洋一带,或外销东印度公司。秦晋商人则运茶到天津、张家口等地,由俄国商人陆运至东欧等地。过去经营“官茶”的晋商、徽商,亦有转而经营“商茶”的。

清代茶商借垄断茶叶运销之权,在产茶区收购茶叶时,或则冒指“官茶”,以便压低价格或则多取“样茶”,任意勒索;或秤则任意轻重,银则熔改低色。此外,他们还用预买的形式贷款给茶叶生产者,以高利贷的方式盘剥茶户,并使茶户屈从于商人资本。在茶商的残酷剥削下,茶户小生产者生活困苦不堪,致使许多茶园生产难以改进。茶商在销售茶叶时,又采取以次充好,掺杂水湿等手法剥削消费者。茶商通过种种不等价交换的手法攫取暴利,累积起巨额资本。如山西茶商,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两,有的甚至达二百余万两之多。广东茶商也有富至百万者。而浙江茶商中有每年经营十四万引茶叶买卖的巨贾。

18世纪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茶商为了保证茶叶的收购数量和质量,开始把他们的资本由流通领域投放到生产领域。在云南、湖南和浙江等省的一些茶叶产区,有的茶商从茶农手中收进毛茶以后,在产地或集散地点雇佣茶工进行加工,精制成适销对路的茶叶品种;有的茶商租山种茶,设厂制茶,进行茶叶生产;从而促进了茶业生产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鸦片和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弥补外贸入超,中国丝、茶的输出激增,茶商此时获利极多。上海、福州、汉口等地相继成为茶叶外销的主要市场,其中上海成了各地茶商荟萃之处。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上海茶商多有设立经营改制、外销茶叶的茶栈,同时,各地茶商还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

1853年(咸丰三年),清政府开始征收厘金税。茶商贩茶,除纳引课茶税之外,凡遇厘卡,还要缴纳厘金。因此茶商的税务负担加重。但当时茶叶畅销国内外,茶商获利丰厚,茶商可抬高售价,把税务负担转嫁给消费者。但到光绪年间(1875~1908),外销茶叶开始遭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等国茶叶的竞争,销路日益壅塞,茶价急剧下跌。加上茶税、厘金过重,茶商境遇大困,许多人因此破产。茶商在此情况下,为图维持,不得不向外国资本贷款,遂受外商控制。到清末,茶商资本渐渐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

普洱茶在清朝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秦一直到清,社会一直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在清朝的时候,普洱茶产曾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成为大臣眼中的好茶。那么普洱茶在清朝的发展到底是如何的呢?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普洱茶》一书中记载:“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团茶(砣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在清朝的时候,普洱茶不仅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曾作为礼品馈赠他国。满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6万斤。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以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钟爱,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重视,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日隆。《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中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并曾得到皇帝多次赐匾,“朝天贡端”就是当时所赐。

由此看来,普洱茶在清朝的发展甚是好,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作为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

清朝同治年间变为“世界茶王”


“千两”茶,即花卷茶,清朝道光年间(1820年前),安化酉州制作出第一支花卷茶(即百两茶)。而后的同治年间,晋商与边疆刘氏采茶师合作探索,又改百两花卷茶为千两茶,宣告“世界茶王”的诞生。

由于花卷茶选用优质黑毛茶原料和古朴的加工方法使其产生特殊的饮用价值,饮用花卷茶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内质香气纯正或带有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厚。花卷茶中的儿茶素和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是一类复杂的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如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抑制动脉硬化,具有维生素P的类似功能,抑制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能力是维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铵等硝基化合物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形成积累等。

近年来,花卷茶这一传统产品的挖掘和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市场不断扩大。但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地下手工作坊仿制的假冒伪劣产品,地下手工作坊生产的伪劣产品大多出现了烧心、霉变现象。为保护花卷茶这一民族品牌,2007年6月14日,由安化县茶业协会申请的“安化千两茶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申请号为200710035162.9。该发明专利授权后,使安化县传统名茶千两茶的制作工艺依法受到保护,也有利于全县黑茶产业的规模、有序和快速发展。(记者祝田园)

清朝茶业的兴盛和衰败


茶叶出口曾经是当时大清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大宗商品,清代茶业经济的兴衰,亦可说代表了清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康乾盛世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皇帝也意识到,挣钱才是硬道理。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茶业经济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康熙二十三年皇帝下诏废止“海禁”政策以通商裕国,随后又颁发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更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乾隆皆好饮茶,对于上流社会饮茶风习的推动,对于促进各地名茶发展,推动饮茶文化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清初,茶叶延续明代之制,仍为政府实行专卖的商品,一般人是不能随意贩运的。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以后,清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茶叶的外销日趋增加。尤其在“五口通商”之后,茶叶外销急剧扩大,当地茶商藉地利之便获得了发展。

一项重要的种植技术在清代出现了,这就是扦插无性繁殖技术,改变了前代茶树只能用茶籽种植的旧观念,茶叶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茶类也在清代不断丰富,由于外销红茶供不应求,清代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而乌龙茶亦在清代产生,著名的铁观音也是在那个年代产生的。

鸦片战争之后,国际茶叶市场对华茶需求剧增。中国茶的种植面积、产量、茶叶出口贸易迅速扩大。至光绪十二年,创华茶出口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3.41万吨。茶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中国人用地里长出来的茶叶换世界的真金白银,让列强们为之眼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