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宜兴茶史茶艺

发布时间 : 2022-01-13
宜兴绿茶 宜兴红茶如何冲泡 茶叶发展史

宜兴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浅析宜兴茶史茶艺”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浅析宜兴茶史茶艺”相关知识!

宜兴,濒临太湖,层峦叠嶂,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泡出来的茶汤清色浓,味香而甜,堪称茶中佳品。

宜兴产茶历史久远,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就名弛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之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到了唐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为了研究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阳羡(今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陆羽在他的《茶经、一之源》中记及: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陆羽在品尝同僧进献的佳苟后,认为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上方.由于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因此名扬全国,声噪一时。从此,阳羡茶被选人贡茶之列,故有阳羡贡茶之称。

大致在唐代肃宗年间,常州剌史李栖筠开始,每当茶汛季节,常州、湖州两地太守集会宜兴茶区,并且唐皇特派茶吏、专使、太监到宜兴设立贡茶院、茶舍,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贡茶的任务。采下来的嫩茶,经焙炒好后,立即分批通过驿道,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赶上朝迁的清蝗宴.当时称此种茶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误。

诚可知,江苏宜兴距京城(今北京)有数千里之遥,不知累坏了多少驿役?累死了多少骏马?正如唐代诗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诗曰:

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贴催,驿路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阳羡贡茶,产于宜兴的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极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

至于阳羡茶的始源,据《宜兴县志》载,饮茶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叫潘三的农民,后来被尊之为宜兴的土地神.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重修义兴茶舍记:有一位和尚把阳羡山中产的野茶送给当时的常州太守李栖筠,经他请陆羽鉴定后,建议当作佳物进贡给唐代宗皇帝,时间是大历年间(766年左右).仅次于陆羽的第二位茶圣.诗人卢仝,写下了天子爱喝阳羡茶,百昌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明末清初刘继庄的《广阳杂记》记有天下茶品,阳羡为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评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药味,龙井茶有豆味,而阳羡茶有\'金不味\',够得上茶中上品.东邻日本十分慕名阳羡茶。

宜兴茶艺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

2、冲泡步骤:Cy316.COm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茶艺发展史及茶艺类型


时尚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时尚品茗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时尚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当代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静心雅志,构建和谐。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然而茶艺与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分。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中国茶艺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到20世纪30年代茶艺名称才正式出现。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已广泛使用,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时尚品茗的当代茶文化。

茶艺的内容是泡茶、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饮茶技巧也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泡茶、饮茶的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浅层次的,而艺术属美学范畴,属实用美学,休闲美学,生活美学领域。茶艺包括环境美、水质美、茶味美、器具美、艺术美。而泡茶的艺术美又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而饮茶者同样要强调美,强调心灵相通。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品茗。以喝一杯好茶为依归,追求精神的愉悦;二是经营性茶艺如茶馆、茶楼、茶店、茶坊的技巧,四川的盖碗茶和长嘴茶壶冲泡。三是表演性茶艺。

茶艺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茶事功能来分,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表演型茶艺。二是以茶叶种类来分(即六大茶类)。三是以饮茶器具来分,主要有壶泡、盖碗杯、玻璃杯等。四是以冲泡方式来分,有烹茶、点茶、泡茶、冷饮法等。五是以社会阶层来分,包括上层、社团、宗教、民间茶艺等。六是以人群来分。七是以民族来分。如蒙古的咸奶茶、藏族的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基诺族凉拌茶等。八是按民俗来分,如客家擂茶、惠安女俗茶等。九是以地域来分,如西湖龙井茶、修水礼宾茶等。十是以时期来分,古代、当代茶艺等。茶艺的突出特点:一是哲理为先。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净。道法自然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灵。崇尚简净是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二是审美为要。注重意境,百花齐放。茶艺多姿多彩,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空灵玄机与禅机逼人,五彩缤纷与清丽脱俗,各种风格都能展现。四是实用为佳。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茶艺不仅关注冲泡过程,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很好地融为一体。

中国茶艺的发展史


大家知道很多有关茶叶的历史,但是茶叶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并且发扬光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茶艺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茶艺的发展史。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茶艺出自茶道,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

古代的中国茶艺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茶道,比如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虽然里面也蕴含着茶的道和艺,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偏重实用而非日本那种表演色彩很浓的“茶道”。

茶艺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艺。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艺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一个物品放在哪儿很普通,当你用一种艺术的形式欣赏和使用它的时候这一切都变了。

简单介绍一下茶艺形成史


想了解《简单介绍一下茶艺形成史》知识吗,丰富的《简单介绍一下茶艺形成史》内容等你来看!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茶艺形成史。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

茶艺背景广义上是指整个茶文化背景,狭义上指的是品茶场所的布景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品茗作为一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闹市中吟咏自斟,不显风雅;书斋中焚香啜饮,唱些俚俗之曲更不相宜。茶艺与茶艺背景风格的统一,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所以在茶艺背景的选择创造中,应根据不同的茶艺风格,设计出适合要求的背景来。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

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茶艺形成史》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宜兴“ 唐人红”


宜兴唐人红

甲午惊蛰,来到宜兴。早就知道宜兴是个好地方,宜兴人都不愿意到外面去生活工作。这次我切身感受到了在宜兴生活的安逸,以及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给我的精神享受。

宜兴市区有东氿湖、西氿湖、团氿湖。我住在环湖的酒店里,每天都能感受到怡人的湖光胜景。宜兴地处长江中游弯弯曲曲的大环抱之中,是众水众湖汇流太湖的必经之路。东氿湖直接向东汇入太湖,西北面是众星拱月般的扇形水系分布。宜兴的风水格局是聚水型,得到水龙护佑,南面又有龙背山,西南靠近浙江、安徽的大片平原,钟灵毓秀,现在都建成茶场了。去茶场的路上,我们经过星云法师的佛光祖庭,气势恢宏的大觉寺。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尤其出文人和商人。宜兴有教授市的美称,这里也是艺术大家徐悲鸿和吴冠中的故乡,当代还出了丁俊晖等等杰出人才。

在好友佳如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唐人陶艺紫砂的掌门人唐朝霞女士。

唐老师一早送女儿上学,顺便接我去她在丁山的工作室。她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已经是大学生了,也在学习艺术,学习做紫砂壶,天赐唐老师儿女成好。一路上,她开讲他们荆溪唐门五代制紫砂壶的故事,还兴致勃勃地带我回到她在蜀山老街上的老家,那片出现在吴冠中画里的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延伸到河边。在她出嫁前做壶、生活的屋里屋外,我感受了她经历的四十年苦乐交融的壶里春秋。沿途经过的地方,那些建筑的历史,在她的口述中,仿如展现出宜兴紫砂壶发展的生动史篇。

宜兴紫砂制壶业始于北宋,兴于明朝中期,起源于宜兴市丁蜀镇上袁村。上袁村从宋代开始就有龙窑,清代存有十座龙窑,到解放初还剩两座龙窑能烧制紫砂。唐氏陶艺开始于清代道光年间,紫砂技艺代代相传,留存许多紫砂名作,驰名中外。

唐朝霞的祖父唐祝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办了紫砂陶业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并担任生产技术科长,八十年代初创建宜兴紫砂二厂并担任第一任厂长。祖伯父唐凤芝、唐树林、唐树芝,在民国期间都是制壶名家,有上袁四杰(上袁村现改名为紫砂村)之称。

唐朝霞的伯父唐凤芝,在民国时期是很有名气的紫砂大师,当时的社会名流都以能够拥有唐凤芝的壶为自豪。唐凤芝曾经做了把抗战胜利壶送给蒋介石,现在这把壶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美龄也曾收藏唐凤芝的天鸡壶,2010年在太原出现,已经天价。这些传奇,到了文革时期,这些年月,社会对蜀山唐氏制壶人的不公,你懂的

近年,唐朝霞从各大拍卖行,陆续收回七把她祖辈唐凤芝,唐祝和的传世作品,连她儿子也说,这是我们的传家宝,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唐朝霞的舅公史新泉,将家传的两座龙窑和史生记紫砂陶器行在解放初公私合营了。她的外婆现在九十多岁,健康快乐,是唐朝霞家的老宝贝。唐朝霞的父亲唐永良兄弟姐妹九人,老大是大学教授,其他八个都在传承壶艺,唐门是紫砂界的大家属,现在从业人数有百余人。

唐朝霞是位勇于创新的巾帼俊才,双目炯炯,思路敏捷,有着秀外慧中的大家风范。她凭着扎实稳健的童子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对大局的把握力,以及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力,使得唐门紫砂在她手上添枝开花,得到提升。她的作品,到现在已经获得过二十五个全国金奖,四个银奖和四个铜奖。

许多人喜欢紫砂,停留在对器物的迷恋阶段。唐朝霞做了这么多传世作品,她始终恪守祖训:用作品说话。她的壶,气韵丰茂,神形兼备;她注册了唐人陶艺商标,是许四海大师题的字;她还悉心制作唐人红茶叶,阳羡早春贡茶,从制茶到包装,唐朝霞老师亲力亲为,她已经从制壶的创造新形式,扩展为培育唐人红茶叶,发扬禅茶韵味的文化精神。

我曾经和唐老师谈论,关于壶和茶的精神。她说,紫砂的精神是:圆、稳、正、和;禅茶的精神是:清、和、静、寂。我问她:用什么水泡茶好?她说:水用得越好,茶就越好。她还特意提醒我:用她的紫砂壶泡她的唐人红,不需要开壶,因为她的壶紫砂用得好;这个早春红茶比较嫩,冲泡时建议留汤,不宜干壶;她的唐人红在制作发酵时有特殊的工艺,而且用特别的工艺去掉茶叶上的绒毛,所以泡到八、九泡,汤色还是那样的清澈如琥珀,茶汤仍然香醇回甘。我说,喝茶时有好心情,那就是好得不得了。正如一位茶友,品茶后情不自禁赋诗一首以赞。其诗曰:阳羡名流茶舍记,唐人红贡焙茗香。山僧奉客情真切,陆羽尝之回味长。細品纯甘神采奕,悠悠余韵齿留芳。远方朋友如相问,一叶春芽四海扬。

唐老师把她对人生的感悟,她的精神特质,全部融入她的作品,她的一双儿女,她的唐人陶艺紫砂茶壶,她的唐人红阳羡早春红茶。比如她的《母子情深》组壶,就凝聚了她紫砂陶艺的情愫。精品以桃形为壶、杯、托的主体。盖的子以猴年生肖母子猴为载体(母子生肖均属猴)。蕴含着一位慈母对儿子眷眷深情,紫砂情结和母子情深在作品中融为一体,其艺术效果,人性的共鸣着实令人感到无比温馨。到女儿出生时(生肖属猪),她又创作了《珠亊圆满》壶。其情其艺可见一斑。她和其先生,一个专注于创作,一个精心经营,可谓珠联璧合,家庭、事业美美满满。

唐,是中国繁盛的时代。唐人,在世界上就是中国人的称谓。唐装,也是现代中国人的标识。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有云:唐,大美言也。从口庚聲。唐姓,是中国的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64位。寻根索源,

帝尧,号陶唐氏,应该是以烧陶为业的部落首领。唐的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字形,好像在陶之上有一个枝条编织的盖子,为了在内煮物时,不会因汤沸而翻滚出外。汤沸时,声响大,所以唐与汤音义相通。唐作为地名和姓氏,仍旧保留了声响大的本义。唐氏族与陶唐氏有关,唐即以陶器煮汤之意,说明这个氏族已经用熟食代替了野蛮的生食,是文明的进步。陶唐氏族是以制烧陶器的职业作为氏族名和族徽的,进而发展深化出陶、唐、汤、荡等相应氏族和新的族徽。唐氏族所在的地就称唐,最终形成唐国和姓氏。

尧舜是帝尧的谥号。帝尧是轩辕的六世孙,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山西省翼城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还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以上这五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有缘的是,渊远流长,唐姓当今也在制陶业获得了丰厚的成就,是宜兴唐门几代陶人辛苦耕耘的果报。友人曾为唐朝霞的硕果累累紫砂壶题一首藏头诗:

《硕果》

唐院传人灵秀钟,朝勤夕惕岁峥嵘。

霞光渐欲迷人醉,陶技高超生气浓。

艺苑奇葩承古韵,夺标硕果树新风。

天机云锦丰碑立,工力非凡旷世荣。

(赵丹红)

鹿苑茶史


鹿苑茶以鹿苑寺而得名。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县城鸣凤镇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庙。此地兰香幽谷,鸟鸣空山,清溪山脚转,白云山顶缠。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谓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请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在80年代初商业部的一系列评优,鹿苑茶榜榜有名。可是,进入90年,至少在北方城市鹿苑茶其名不彰。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产量有限,导致外地人只知其名,难闻其香。

云南茶史


云南普洱谁人不知,云南产茶自有其优越的自然气候,四季如春,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加之人为破坏少,出产的茶叶都是最健康的饮品。普洱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今天就给大家说说云南茶叶的历史。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云南人家中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驿道、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清澈如许的清泉畔、无不飘荡着云南特有的茶香。在思茅、西双版纳境内,发现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2.12米,主干半径达1038米,树龄估计在1700年左右。全世界约有制茶植物380种,云南就有260多种。

云南茶叶中以普洱茶最为有名。《红楼梦》中对女儿茶的描写仅是普洱茶的一种。普洱茶汤色褐红,口味醇香回甜,香气郁郁而茶心温和。除普洱茶外,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大理雪茶、昆明十里香等云南名茶都是上品。云南的茶文化犹如一幅长轴的记情画,色彩斑斓而亮丽,使人陶醉、使人瑕想云南茶文化中心就诞生成长在这片沃土中,根深叶茂。向海内外传播着民族茶文化的精华,在国内外茶界领导茶友,云南省各级领导同志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多次代表云南参加国内国际茶道茶艺表演,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广泛的赞美和称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质茶叶从云南茫茫的原始森林中走出,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随着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渴望。茶在人们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云南许多民族对茶有其它称谓。布朗族称茶为腊,傣族也称腊。哈尼族刚称为诺博。但诺博的含意,不是某种植物,而是代表虔诚的祭祀和奉献以及美好的祝愿。诺博即是奉献吉祥之物,哈尼人便将茶叶取名为诺博,它的社会文化已远远超出了茶叶本身。云南茶学界的人士,把哈尼族诺博文化,称为云南茶文化的摇篮。

宜兴前墅古龙窑


宜兴前墅古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龙窑,被称为宜兴最后的活龙窑。据悉,国内目前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另一处就是宜兴丁山的前墅古龙窑,如今该窑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龙窑处于丁山前墅村。该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龙。这座古龙窑头北尾南,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由石块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构成,窑身左右设投柴孔42对,该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烧成温度在1150摄氏度左右。西侧设装窑用的壶口5个,是窑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覆以木质梁架及小板瓦。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前墅龙窑是烧制紫砂器皿时间最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龙窑,现在主要烧制壶、盆、罐、瓮等一些粗陶日用品。龙窑的“龙脊”上堆着厚厚的竹枝,两边堆着碧绿的松枝。千百年来,龙窑烧成完全依靠松枝和竹枝作为燃料,这确保了陶器的品质和个性。这种呈32度斜坡的龙窑,它的烧制原理是可以让火自下而上自然升温的,非常节能。窑尾还在烧着,窑头就可以出窑了,出空的窑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热进行干燥加热。

前墅龙窑薪火不熄,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也引起宜兴市文物部门关注。1970年古龙窑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宜兴市文物部门为使这座全国罕见、尚在生产的古龙窑保持它特有的古风古貌,准备拨专款进一步进行修缮。大家正做着种种努力让龙窑的生命继续延长。

浅析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

1、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

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通过这条古道,不仅使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内地出产的物品,弥补了藏区所缺,满足了藏区人民所需。而且让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环境的藏区打开了门户,将藏区的各种土特产介绍给内地。

形成了一种持久地互补互利经济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使藏汉民族形成了在经济上相依相成,互相离不开的格局。由此而进一步推动了藏区与祖国的统一,藏、汉民族的团结。在历史上,宋朝、明朝尽管未在藏区驻扎一兵一卒,但却始终与藏区保持不可分割的关系,令藏区各部归服,心向统一。

2、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不仅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藏区丰富了藏区的物资生活,而且内地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藏区,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例如因茶叶运输的需要,内地的制革技术传入藏区,使藏区的皮革加工工业发展起来;又如因商贸的发展,内地的淘金、种菜、建筑、金银加工等技术和技工大量经由此道输入,推动了藏区农作技术、采金技术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交易物品的扩展,藏区的虫草、贝母、大黄、秦芄等药材被开发出来,卡垫、毪子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也被带动起来,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宋代四川产茶3000万斤,其中一半经由茶马古道运往了藏区。明代经由黎雅、碉门口岸交易的川茶达3万引,占全川茶引的80%以上。清代经打箭炉出关的川茶每年达1400万斤以上。

3、沟通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同时,也使大量的汉、回、蒙、纳西等民族商人、工匠、戍军进入藏区。在长期的交往中,增进了对彼此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亲和感,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在茶马古道上的许多城镇中,藏族与汉、回等外来民族亲密和睦,藏文化与汉文化、伊斯兰文化、纳西文化等不同文化并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面互相吸收,出现复合、交融的情况。

例如在康定、巴塘、甘孜、松潘、昌都等地,既有金碧辉煌的喇嘛寺,也有关帝庙、川主宫、土地祠等汉文化的建筑,有的地方还有清真寺、道观。各地来的商人还在城里建立起秦晋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等组织,将川剧、秦腔、京剧等戏剧传入藏区。

4、促进了藏区城镇的兴起和发展。

茶马古道上的许多交易市场和驮队、商旅的集散地、食宿点,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逐渐形成为居民幅凑的市镇。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如打箭炉在元代尚为荒凉的山沟。明代开碉门、岩州茶马道后,这里逐渐成对大渡河以西各驮队集散之地,清代开瓦斯沟路,建泸定桥,于其地设茶关后,迅速成为"汉番幅凑,商贾云集"的商业城市。西藏和关外各地的驮队络绎不绝地来往于此,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这里齐集。形成了以专业经营的茶叶帮,专营黄金、麝香的金香帮,专营布匹、哈达的邛布帮,专营药材的山药帮,专营绸缎、皮张的府货帮,专营菜食的干菜帮,以及专营鸦片、杂货的云南帮等。

出现了48家锅庄,32家茶号以及数十家经营不同商品的商号。兴起了缝茶、制革、饮食、五金等新兴产业。民居、店铺、医院、学校、官署、街道纷纷建立,形成为一座闻名中外的繁荣热闹的"溜溜的城"。又如昌都由于是川藏、滇藏、青藏三条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亦随着茶马贸易的发展而成为康区重镇和汉藏贸易的又一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