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品一款好茶?

发布时间 : 2022-01-27
红茶哪一款好 哪一款红茶好喝 如何评价一款红茶

【www.cy316.com - 红茶哪一款好】

怎样品一款好茶?品尝一款好茶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简单的五步骤就能搞定,下面就跟随小编去具体的了解一下。

欣赏茶形

欣赏茶的外形,主要看外形是否统一,大小整齐、匀净度好。六大茶类的茶,各自具有独特的外形。绿茶的外形最丰富,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碧螺春茶形卷似螺,六安瓜片是一个个单片;乌龙茶有颗粒形、条形,铁观音“形似观音,重如铁”;黄茶有单芽形、扁形、雀舌形、环形等。从来佳茗似佳人,茶的外形千姿百态,总给人以美的享受。

观察汤色

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汤色标准。如红茶以红艳鲜亮为好,绿茶以嫩绿明亮为好,乌龙茶以橙黄明亮为好。茶汤以清澈为好,若夹杂茶末等物,茶汤色混杂不清,则为次茶。观察茶汤时以白底瓷杯为宜,且光线适当,所以一般选用白色的瓷杯为品茗杯。在阳光的照射下,杯中汤色的底、中、表层会出现三种色彩不同的美丽颜色,令人赏心悦目。

细闻香气

闻香可分为闻汤前香、汤后香两种。汤前香在观察干茶的外形与色泽时,可先闻一闻干茶的香气;当茶壶已由热水温过,放入茶叶后,可先盖上壶盖数秒钟,由壶中热气烘托茶香,再闻一次茶香,香气将更为明显。

冲泡后茶叶散发的香气为汤后香。嗅闻汤后香的方法有多种,如果是盖碗杯泡茶,可以闻盖上的香;冲泡绿茶时,摇香时可闻香,这时香气特别高;冲泡乌龙茶如用闻香杯,可以双手握住闻香杯,用鼻子深吸闻香杯中的香气。

品尝滋味

优质茶口感浓醇、鲜爽、饱满、纯爽。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味觉细胞在舌头上的各部位分布。一般人的舌尖对咸味敏感,舌侧对酸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让茶汤在舌头上慢慢往里滚动,然后喝下茶汤。

观察叶底

叶底主要看完整度、嫩度、明亮度,芽叶完整、明亮度好的茶叶为佳。通过叶底可分辨茶叶的真假,也可分辨茶树品种及栽培状况的好坏,并能观察出采制中的一些问题。叶底大体可分为判:雀舌形、花朵形、整叶形、半叶形、碎叶形和未形等七种类型。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挑选攻略怎样快速挑选一款好茶?


要买到合适的茶叶,就像中医问诊一样,真是“望、闻、问、切”一样都不能少,当然也需要一些茶叶知识才可以的。比冲泡方法更让茶友头疼,应该就是购茶技巧吧?

在买茶叶时,品种太多,常常无从下手。同一种茶,为何斤价却有不同?包装好看的茶真的会更好喝吗?茶叶写着是这种,怎么买回去一看“茶不对板”?

如何挑选茶叶成了困扰茶友们的难题,更有不少茶友,交了很多“学费”,结果还是不知道如何选购好茶,甚至亏了钱财还喝跨了身子。

今天,大家一起来讨论挑选茶叶的诀窍吧!

想要买到好的茶叶,首先要知道“四忌”原则。

1、忌买“茶名”

因为很多名茶的名号太过响亮,大家看到市面上很多打着名茶旗号的茶叶,却卖着很低的价格。结果很多买回去之后发现“茶不对板”:“铁观音”都是香精、“龙井”居然条索肥硕、“大红袍”半袋都是茶梗。。。。。。

其实名茶也有优劣品质之分,毕竟“茶名”只是代表一类品种、工艺或者单只某一地方的茶,所以对于名茶,购茶时心里也应有预期的价位,切勿贪小便宜,不然浪费了钱还喝不到好茶。

2、忌买“包装”

实实在在喝茶的人,往往会更关心包装内茶叶的品质,而不是包装的华丽程度。很多“金碧灿烂”“古色古香”的大礼盒,里面的茶叶其实还不如外面的盒子值钱,只是满足了人们送礼时“有面子”而已,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忌买“地名”

到茶乡景点旅游,如黄山、庐山、武夷山等,沿路也有可能遇到一些散摊在卖茶叶,但你在这些地方购茶时要谨慎,这些茶有可能以次充好、价格不实或者卫生情况担忧。

如果你的“识茶术”还未熟练到可以肉眼辨好坏,还是建议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茶叶;如果有值得信赖的当地人“指路”,也是有可能品味到原生态好茶的。

4、忌买“等级”

国家对茶叶等级有明确的划定标准,不同的茶类标准不一、等级的高低也有不同的要求,购买前可以稍作了解。

但遇到一些标着“极品”“神级”“神品”等这类过于夸张的茶叶等级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可以先上网查查这些“名号”的来历是否官方。

如何用“望、闻、问、切”挑选好茶?

望:识别干茶

将茶叶倒入茶荷中观察,没有茶荷的话可用白瓷盘子代替,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整碎等。干茶包含了茶的原始信息,茶叶的原料、茶叶的加工情况、茶叶的保存情况一览无余。

看茶叶是否外形均匀一致,色泽油润,含碎茶和枝梗等杂质多少来评定其品质的优次。也可以从不同茶独特的外形去辨别它们的品质。

比如龙井是细嫩的芽叶制成的,如果出现了粗老的茶梗,就不太正常,暴露了原料的问题。

比如茶叶上有焦斑、爆点,或是茶叶已经偏离了原本正常的色泽,很有可能是加工有问题。

比如茶叶有明显霉斑、干闻也有发霉的味道,肯定就是储存的问题了,不能再喝。

闻:干湿闻味

闻茶叶的香气可以分为干闻、湿闻两种:干闻时,好的茶叶均应无青草气、异杂气味;开泡后湿闻茶汤时,好茶香气鲜灵、浓厚、无异味。

每一泡皆可闻盖香、汤香,茶凉之后,可闻杯底香和叶底香。细细辨别香气纯度、香气高低、香气长短、香气类型。

纯度是指香气是否纯净,有无异杂气。异杂气是指茶香中不属于茶本身气味的东西,即外来的,主要是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气味,比如烟气、焦气、闷气、陈气、霉气味。

高低指茶香的高扬与低沉,高扬的香气扑鼻而来,而低沉的香气则偏淡,香气不明显。

长短指香气的持久度,通过对比前后几泡的香气,就可以明显看出茶香是快速减弱消散,还是比较持久耐闻。

类型是由于产地、茶树原料、茶树品种、制茶工艺和产地共同决定的,每种茶各有风味。

问:了解信息

选购茶叶,还应看其正宗产地及对应品种。比如西湖区的“狮峰、龙井村、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产出的龙井茶,为传统核心产区认定的“精品西湖龙井”。一些名茶的产地,也应该有所了解。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

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

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

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祁门红茶——安徽祁门;

都匀毛尖——贵州都匀;

铁观音——福建安溪;

六安瓜片——安徽六安、金寨的齐云山。

切:品滋味、看叶底

茶叶的口感要注意把握有无异杂味、鲜度、强度、粗细、厚度、层次、回甘,另需要对比几泡茶的浓度,判断是否耐泡。

异杂味主要指霉味、焦味和由于杀青或揉捻没处理好形成的青味。鲜度是茶的新鲜爽口感,与原料、存储有关。强度又叫刺激性,是茶汤内含物质浓度的表现。粗细指茶汤的口感是粗糙还是细滑。厚度指茶汤的稠厚感,没厚度的茶喝起来寡薄,如水一般。层次指品茶的时候滋味在口腔中呈现的变化。回甘指茶的苦后回甘,苦涩化得快,苦后生津回甘快,也是好茶的特点。

在品滋味的同时还要观察叶底,完整、柔软、厚实、鲜嫩显芽为好,叶底单薄、粗硬、色泽暗为差。

茶汤颜色,也是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不管茶汤是红、绿、黑、白、黄,关键要“透亮”,汤色透亮除了让人赏心悦目外,还说明:

1、制茶工艺优良,发酵控制合理、无炒焦等现象。

2、茶叶制作、储运得当,茶叶断碎少。

3、储存条件良好,没有灰尘,也没霉变。

4、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

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辨别茶叶的好坏不是件容易的情,所以一些茶友买茶叶,总担心要掉进坑,也是人之常情。

学完此篇

怎样才能泡好一款茶?怎样才能泡好一款茶?


再贵的好茶,被随随便便地泡,除了苦,估计没别的了。其实但凡稍微注意些细节,哪怕最普通的茶叶,都能最大程度泡出杯好茶。

一杯茶应该泡多久?

一杯茶泡上一天这肯定不可取,主要是还有很多人特别喜欢用下面(如下图)这种杯子喝茶!盖子一盖,茶叶在里面闷一天,苦味儿全出来了,还要喝到没味道味道才罢休;还可能喝一口茶要吐半口的茶叶……

茶友听好:长时间久泡,加上盖子闷泡,茶叶浓度越来越浓,口感苦,不好喝。

红茶:久泡益健康

红茶泡得时间越长,越有益健康。美国塔夫斯大学的营养学教授杰弗里·巴伦博格表示,时间长有利于其中有益健康的黄酮类物质充分溶解,最好泡够5分钟。

碧螺春:先倒开水再放茶

碧螺春芽叶小而细嫩,如冲泡时间恰到好处,才能清汤绿叶、口感香醇。如泡得时间过长,不仅汤色会变黄,而且新鲜度也大打折扣。冲泡时,先倒开水再放茶叶,泡两三分钟即可。

龙井:少量开水先浸泡

冲泡龙井、黄山毛峰前,先给杯子里倒点开水,把茶叶浸泡一下,闻到淡淡的清香后,再加水,盖上盖子泡4分钟。泡够这个时间,茶叶口感更好,其中的有益成分也能有效析出。喝的时候,不要等杯里的水全喝完再加水,喝一半时就加满水,这样可以保持浓郁的口感。

普洱茶:重点在洗茶

普洱茶一般泡5分钟,香味就出来了,与茶饼相比,散茶更容易出味。“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也正因如此,冲泡普洱茶最重要的步骤是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第二道茶不仅滤去了茶叶上的杂质,而且更香醇。

总之,不管使用杯泡还是壶泡,能泡出最佳的香与味,还是使用茶叶与水分离的方法泡。要不然5000块一斤的茶,一个下午浸下来,生生能被您泡成50块一斤的。

放多少茶叶合适?

有些人泡茶估计是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吧,在大茶缸里放了三分之二的铁观音!足足3个人量!

当客人觉得茶很烫就放凉了会,等口渴的时候把杯子一拿起来,活生生一缸咸菜汤……喝吧,也就能喝两口的样子,不喝吧,对不起一缸子的茶叶。唉,茶叶就这样浪费了。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绿茶需要洗吗?尤其是那种几千块一斤的龙井,到底洗不洗?其实也就是用开水冲一冲第一泡,然后倒了!根本没啥技术可言……

但!不是每一种茶都需要洗茶的!

1、绿茶的第一泡是精华,千万别给倒了!

2、如果是春天明前采的茶,芽头肥壮、细嫩,营养物质,第一泡茶汤最养人。且喝且珍惜吧!

3、茶叶中的农残,光靠洗是洗不掉的!

4、铁观音、普洱茶等第一泡需要倒掉,不是为了洗,是为了醒茶,醒茶有利于茶汤后期滋味的浸出。

各位茶友们知道了吧,喝茶前,用热水烫热杯子是对的。但那些开口动不动就说“洗茶”的,咱以后悄悄地,不要再这样讲了哟。换一个喝法真的会喝出不同的味道来哦。

一款真正的好茶得有些灵气!


什么叫做好茶?评判的标准不止一个,从价格层面来说,得物美价廉;从品饮角度来说,得喝的舒服。所以落脚点不同,我们所期待的好茶也是不同的。

茶吸收天地之灵气于一身,最是亲近自然,深合天地大道,富含宇宙的无穷奥秘。

所以,喝茶就是在喝灵气,品自然,读天地。

笔者以一个茶人的单纯品饮的角度来看,觉得一款真正的好茶得有些灵气。

什么是灵气?用在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说一个地方有灵气大概是指像仙境一样,有仙气;说一个人有灵气,大概是指这个人看上去聪慧秀美。那么怎样的一款茶才能称得上有灵气呢?

生长在娟秀灵韵的地方:恰好的气候、土壤,孕育了山间一抹新绿,带着自然的淳朴,花香、果香、木香包罗万千,每个山头每个山寨不同的气息,细细一品,却又似有还无,入化在唇齿深处无迹可寻。

具备明显的口感特征,给人纯粹明朗的感觉:在喝茶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显得过于绵和的茶品,淡淡的苦涩、轻微的回甘,汤感不顺不燥,总之你喝了没什么感觉,不喜欢但也不至于讨厌,颇有那种“半死不活”的感觉,这样的茶跟灵气自然是不沾边的。

而有些茶就不一样,一入口你就能明确感知它的滋味,苦就是苦,香就是香,不带有其它杂味,让你再描述的时候感到纠结。

喝完之后或于口腔、或于喉咙能留下一些令人感到舒服的回味。如果一款茶,喝的时候感觉很好,但是随着喝茶结束就一切都结束了的话,那么这款茶就算不上有足够的灵气。

试想那些有灵气的地方或是人,不都是能够留给人无尽念想的吗?总是莫名奇妙地就深深记在心底了,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灵气所起的作用。

好茶还需伯乐识:不论是南方的艳阳下,还是北方的寒夜里,只要一掬清水,它都毫不吝啬展示,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打开尘封的精华,馨香四溢,不同的经度纬度,我们却能听到一样的故事,品尝同样的甘香。

识茶的伯乐总能找到入口皆喜的那杯茶,也许同好众多,也许独一无二,相同的是,不可或缺,庆幸的是,终于相见。

当然,灵气也是作为一种感觉而存在,不同的人对灵气的体会也会有所不同。在我看来,一款有灵气的茶,就是入口后不呆板厚重、不拖泥带水,而是纯粹灵动、余韵悠悠,让人觉得舒服的茶。你又是如何看待茶的灵气的呢?

为什么你总买不到一款好茶?


常有茶友抱怨,总是买不到好茶,这到底是怎么了?有人说,某宝9.9元包邮的老班章实在无法入口。我只能说老班章不是9.9元的,你喝的只是包装纸的味道,这跟老班章没有什么关系。

茶友说,追随“师傅”多年,也存了他老人家不少高价茶,现在拿出来喝,怎么跟市场上两三百元的茶没什么两样?“师傅”也是生意人,逐利是生意人的天性,买贵了只当孝敬“师傅”的学费吧,谁让你非得跪着喝茶呢。

茶友说,相信“大品牌”总没错了吧,可是一批货动辄生产几吨、十几吨,难不成喝的是台地茶?所谓“大品牌”并不等于高端品牌,规模化生产更要考虑成本。台地茶自有台地茶的价值,花台地茶的钱却非要喝出古树茶的感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茶友说,自己上山收料做茶总可以了吧。可是浪费了时间不说,拿回去朋友都说感觉不对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趋势。什么都亲力亲为,还要那些茶农、工厂干什么呢。喝过几年茶,未必就是专家。进得名山寨,未必收得到好料,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茶友说,看一些平台的茶包装设计得好,又是零农残,又是人工捉茶虫,买来喝喝也就那么回事。农残指标与茶的滋味、香气、口感显然不相干,瓶装纯净水也是零农残,干脆喝水算了。

茶友说,经朋友介绍加入了“高大上”的圈子,跟着大师喝生榨石斛,玩香道,品红印,谈养生,几万块一饼的老茶喝得小心翼翼,几年下来却越喝越找不到北,大师的古董茶倒是收了一屋子。这种圈子玩的是逼格,喝什么并不重要。如果不是你们这些金主捧场,大师的古董货找谁接盘?

茶友说,初入此道,只买贵的总不会错到哪去吧?会做的不如会卖的,你有钱,要多贵的都有。是买心理安慰还是可以喝的茶,就看你的水平去到哪个层次了。听说过“八八青”么?

茶友说……

出了很多钱,买了好多茶,还是买不到一杯好喝的茶!这归根到底是还不懂茶,又喜欢攀比;盲目崇拜,又生性多疑;既贪便宜,又自认为水平可以,再会这样。

想买好茶,其实不难,多学、多问、多试、多比,相信自己,远离忽悠“大师”!

哪些存茶方式会毁了一款好茶?


在一片越陈越香的叫卖声中,你手中的一提提、一件件的普洱茶真的越陈越香了吗?或者说,你手中的普洱茶还好喝吗?存“废”了没有?

越陈越香,一直是普洱茶最大魅力所在,存上一批普洱,随着时间的流逝,品尝普洱茶味道、香气,口感的不断变化,是很多茶友的一大乐趣。

而且由于到了年份的普洱茶不但价格昂贵,还经常一片难求,所以存茶既是一种乐趣,也是出于经济考虑和好茶难寻的状况。

如果你有以下存茶习惯中的一种,那么你最好拆开自己的普洱茶品尝一下,因为它很可能已经无法越陈越香了。

一、露天放置

不少茶友喜欢把普洱像战利品一样展示出来,偏安于书架或客厅一隅,但这种存放方法恰恰对普洱茶的伤害最大:室内的异味、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空气、日光中的紫外线都是普洱茶陈化的大敌。

二、生熟混放

很多茶友了解到普洱茶应当避光避异味之后,将普洱茶装箱封存,但如果将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封存在同一只箱子中,由于生熟茶的香气有较大不同,反而会相互污染,导致串味,最终同一箱中的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都会“废”掉了。

三、过度通风

很多关于普洱茶储存的

一款好茶,要有一个相对明显的缺点


每个产茶的地域都有概率出好茶,可能是今年也可能是他年,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有人为也有天成。而台地茶也有胜过山头古树的,没有一个山头年年都能出好茶,也没有一个地方不会出好茶。

好茶的好,在普洱茶中能够存出更好的口感体验的,是后发酵的魅力所在,其中由微生物类有益菌种参与的后发酵,是越陈越香这个定义的基石所在。

现在喝九分十分的茶品,将来大多极难提升,综我平生所学,七分茶品中往往能有后期沉淀的美感,因持续后发酵所带转出来的唯我之美;反之,很多现喝各种表现很好的茶,在持续后发酵的长征路上往往极容易走下坡路。

一个好的茶品,必须要有一个主干的特点,也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显的缺点!所谓人无完人,茶亦如是。好的茶,肯定会有几个方面吸引你,这是不够的,好的茶,我认为一定要具有脾气!或者说个性。没有脾气的人不是完整的,没有脾气的茶也不是完整的。脾气明面上看似平义近贬义,却有个中奥妙;脾气在人,古往今来狂人名士谁无脾气?脾气在茶,如生骨椎,曾几何时气贯三花以茶作灵媒而登极境!

好茶的评审,尤如人吃饭菜,好不好吃一吃便知,而纵观而今,往往将简为繁,过多的专词术语把学茶带上了复杂化!无论多么繁杂的树种基因,无论多么深奥的理化成分,无论多么变幻的制茶工艺。。。归根到底,一种饮品,化到口中就是“好喝与否”。

什么是好茶?如何定义一款好不好?


茶,因为太多强加文化越变越复杂。直面茶,直面产地,还原茶本真,打破信息不对称,去除中间化,让你更了解真实的茶。前几天都在武夷山,日日醉于岩茶的世界里。醉,包括味觉嗅觉享受的醉;也包括大量泡饮坐杯高浓度茶导致低血糖的醉;同时也醉于辨别之难的醉。

前两种大家都知道,第三种醉可能老铁们会觉得连我们都难,那么喝茶人如何辨别好坏?

首先:岩茶分为正岩、半岩、洲茶。且山场众多,品种众多,岩岩有茶,一岩一韵。你想吧,这分辨起来是否很复杂?这对于任何一个从事岩茶行业的专家来说,都是很难的,很多人只能说是擅长于自己熟悉的山场,会比较有把握。

其次: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哪怕是同山场的原料制作的,因为天气或者工艺把控的问题,或是朝向的问题,或是树龄的问题,等等都会导致品质高低不同。那么这就给好坏高低的鉴别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

再次:岩茶,需要多道火烘焙,每个制茶师傅自己对于茶性的理解不同,对于烘焙温度的把控不同,对于火攻高低的把控也会有个人因素在里面,在火功因素的“干扰”下,也就是说烘焙完成的岩茶更多的是体验“内敛”的香与“内在”的韵,还有“沉淀”下来的汤,这样的情况下,辨别好坏高低就更需要敏锐的味觉、嗅觉、还有茶理分析和理性的经验。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因素,比如说“品种”“被拼配”等等。所以,我经常说,岩茶,是乌龙茶里面最难懂的茶,这并不是夸张。突然,我想各位老铁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困惑?会不会因为没能喝明白而体验不到价值的到底?

记得有一天晚上,和正岩的一友人在聊这个问题,他家孩子也在,20岁出头,我们在讨论如何描述什么是好岩茶,如何评价高低,友人说了很多,为了给孩子学。然而,小伙子貌似难以理解。

我则是化繁为简,描述我的观点,效果还是挺好的,大体是如下:

我个人的经验是:

1.明确原料

当你喝到一款好茶,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它?


不论是汤色、叶底、香气、口感,喝茶的学问数不胜数,掌握了这几个专业品茶名词之后,再也不用在品茶时,默不作声只管说好喝好喝。

短短几句茶评,不仅让你看起来很有段位,最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在买茶时上当受骗啦!

你可以不会品酒,顶多会有人说你没情调,但你要是不会品茶,不仅会被人说没格调,而且常常会被无良茶商忽悠得团团转。

另外,要想混入文人雅士集会,高谈阔论,谈笑风生,以茶会友,必须要对各类茶品滋味略知一二。

不论是大红袍,肉桂,水仙,还是普洱、铁观音、白牡丹,咱们要喝就装到底,人家问你这茶口感怎么样?你可别说不知道,来来来,我们坐下喝两杯。

1、地球人都知道的铁观音

关键词:汤色清亮,香气高扬,兰花香清正,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持久。

铁观音,干茶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干茶颜色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茶叶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这个时候,品茶高段位者一定会在斗茶时观茶色,品茶香,品茶味。动作娴熟,表情冷淡,目光笃定,最后给出专业评语:“汤色清亮,香气高扬,滋味甘醇,口感鲜爽,品种特征明显。”

2、不得不说的老白茶

关键词:纯净的粽香、药香、木质香、糯香,茶汤细腻稠滑,饮后温暖舒畅。

一半是光阴雕刻的绝妙转化,一半是有心人苦心寻找的机缘造化,变幻丰富的口感,畅快淋漓的感受,还有出色的药用价值。

再说它的口感,入口稠糯带甜,香气复合度很高,木质香、药香、粽叶香、枣香,纯净而绵长,茶汤细腻顺滑,一口下去,幸福感就涌上来。

尤其喝老白茶,一定要仔细体会那种糯米汤一样的甜稠。

3、值得一泡的西湖龙井

关键词:干茶黄绿润泽,香气饱满馥郁,茶汤鲜而厚重,回味甘甜。

西湖龙井一直以来都是不错的选择。滋味醇厚,饱满,感官品质良好,它所征服的茶友不计其数。

外形扁平光润,色泽黄绿润泽,“糙米”色显。茶汤嫩黄清亮,炒豆香与嫩栗香交织,回味带花香,汤感饱满,有层次感,韵味悠长。

若是在喝龙井时能说上一句“这油煎蚕豆瓣香,最是喜人”。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喝得出“油煎蚕豆瓣”的香味,至少在这场面上,绝对逼格满满,品茶进阶指数+1。

4、越来越火的老班章

关键词:香气浓郁丰富,滋味强劲厚重,回甘生津持久。

聊普洱不聊“老班章”就缺少腔调,说起老班章你须说:“茶汤绿黄油润,植物清香、花香、蜜香交融,虽然苦味重,但是化开后,那股清凉气,让人回味良久。”

香气馥郁有层次,水含香好,入口瞬间充盈口腔,直入喉咙。喉韵深而持久,汤入喉,在喉咙深处立即泛起香甜甘凉并返至口内。

其实喝生茶,尤其是老生茶,喝的就是专业。生茶变化太多,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丰富经验。从开始的花香到最后的蜜香、药香等,这个要自己好好体会了。

5、香气丰富的肉桂

关键词:香气丰富,留香持久,滋味醇滑,回味持久,品种特征明显。

“香不过肉桂”这句俗语,早已流传多年。沏一泡肉桂茶,品的就是它的香气,长期以来,肉桂茶的“香气担当”可谓实至名归。

肉桂香气丰富,乳香、花香、熟果香、植物辛香、木质香等,都有迹可循。香气持久,冲泡四五次仍清晰高长;汤感稠滑,香气入水,醇厚回甘,茶汤入喉,轻微苦涩感很快化开,咽后齿颊留香,有爽利感。且比较耐泡。

充分彰显岩骨花香之妙,茶汤也被业界人士赞为“锐则浓长,清则幽远。

6、独具韵味的霍山黄芽

关键词:入口清甜,带有清甜的栗香。

一款内质清爽的黄茶。按古法霍山黄茶闷黄工艺制作,清香中带有清甜的栗香,香气入汤,汤水轻柔,入口清甜,有回甘。

好了,知道了霍山黄芽的这些口感滋味,不仅防得了无良茶商忽悠;而且,你在与茶友品茗时也显得多一份格调和韵味啦。

7、让人无法割舍的正山小种

关键词:茶汤柔和,花蜜香。

正山小种红茶,它不仅形美而且第一口进去从舌头尖就能觉得好甜啊。确切地说,是蜜甜,那种聚集在舌头尖上的浓强度给你带来的甜蜜感。

实属红茶类的高等级别,“松烟香,桂圆汤。”两句短评定会让身边的妹子对你心悦诚服。

8、性价比极高的滇红

关键词: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性价比高。

资深红茶圈的茶友,对于滇红不得不品。作为冬季热饮时,滇红香高味足,带有细腻的花果香,入口甘甜柔顺,滋味稠糯。那可真真是极好的。

9、独特风味的陈皮普洱

关键词:茶汤浓厚醇滑,甜度颇高,果香持久,回甘生津迅速。

红柑和熟茶的搭配,让陈皮的果香与茶香高度交融。

茶汤浓厚饱满,糯滑感明显,陈皮的果香与熟普的糯甜香如一,协调均衡。香气柔和持久,柑橘的甜美果香带着舒适的糯香、米香,渗入茶汤。糯滑稠顺的汤质,感觉入口就化开。

饮后口齿有明显的清凉感,回味时喉底泛起持久的果甜香。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茶品虽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若想了解更详细的品茶指南,欢迎查看·茶语市集哦。

如何选购一款好茶?买茶的五层境界?


第一层:初学乍练

在第一层境界,分不清楚六大基本茶类,需要积累关于买茶的基本技能。

在初学乍练阶段,没别的诀窍,先把我国六大基本茶类给搞明白。别见到绿色的茶就认为是绿茶。

第二层:初窥门径

在第一阶段徘徊后,能清楚把茶分门别类,不会搞混了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此时可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

第二阶段,要加深对不同茶类的认知,分清不同的茶类的特点、细目和等级。

搞清具体的每一类茶及其细分,在买茶时,能够轻松区分。最起码知道同类茶中芽茶、芽叶茶、叶茶价格可不同哟。

第三层:略有小成

到了第三层境界,就可以实际买茶。

观色、闻香、品味、查叶底、问产区品种、看采制时间等等样样明白,懂得好坏。

与此同时,分的清老茶和新茶的区别,这样才能判断出茶掌柜所说的年份,是否正确。

第四层:了然于胸

当第三阶段训练有一段时间后,我们早已把这些茶的特点烂熟于心。

这时候我们要了解的,是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此茶到了香、清、甘、活、滑、重的哪个段位。这一点,需要一定的时间修炼。多喝、多比较,最重要的是多思考。更不要坐井观天,跳出茶外吸取营养,才能有更好的认知和提升。

第五层:登峰造极

最后一个阶段嘛,你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玩转六大茶类!

绿茶的鲜爽,黄茶的清香,白茶的甜雅,黑茶的醇厚,乌龙茶的芬芳,红茶的甘醇……每种茶的特点,我们早已了然于心。

教你通过茶叶的香气、汤色品出一款好茶


要想喝到一款好茶,那就得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慢慢去分辨,去品鉴、去感受。

一、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二、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三、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四、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五、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六、滋味

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七、汤色

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八、香气

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九、叶底

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