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茶原料等级及其加工工艺的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12
黑茶等级 黑茶的等级 黑茶的原料

黑茶等级。

茶叶种类繁多,而喝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这也正是被人们所认可的。下面就黑茶而言,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对黑茶原料等级及其加工工艺的介绍!

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要生产的黑毛茶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手工杀青:一般以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权为工具,采用多量高温(一锅炒4~5公斤,火温约260℃~300℃)短时和“双亮双渥”、“渥多量少”的炒法。

机械杀青:黑毛茶杀青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后,打开前盖投入鲜叶8—10千克,并依鲜叶老嫩、水分含量来调节锅温进行闷炒和适时抖炒,待杀青适度后打开茶门。

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面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且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烘焙(干燥)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以上对黑茶原料等级及其加工工艺的介绍,希望可以带给茶友们帮助!

茶经网黑茶扩展阅读

原料&工艺-安化黑茶的良心


原料&工艺-安化黑茶的良心一直不敢轻易着墨这个话题,并不是因为它复杂,是它浸染了太多行业的潜规则。日子久了,它也就愈发“厚重”起来了,“厚重”得让人不敢悍然惊动它。

或许是安化出好茶的事实太过于强悍,强悍得连七亿年前因极冷极热气候剧变形成的冰碛岩都仿佛只是专门为安化的茶而沉淀的。其实安化出好茶,历史已经昭然,根本用不着委屈冰碛岩来印证。可悲的是那些拼命宣泄安化茶因冰碛岩而神奇的商家,一如他们从来就知道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证明冰碛岩改善了安化茶的品质一样,他们也从来不用安化本地茶来生产他们所标榜的纯粹安化黑茶。原因很简单:安化没有这么多茶,何况还有那么多茶痴进山抢原料,导致了安化的本地鲜叶七年涨了七倍,不合情理地贵。

问题来了,既然以白沙溪为龙头的黑茶企业都不可能全部用安化茶叶生产安化黑茶,那么流入市场的大部分安化黑茶都不具备商家们所宣称的优秀品质,但事实是这些外地原料做的安化黑茶一样风靡城市内外。虽然大多数买茶的百姓不懂品鉴茶,但也不会买难喝的茶。

到底是原料重要?还是工艺重要?安化黑茶的良心到底如何定义?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是所有安化黑茶爱好者所关切的,而且肯定不是一句“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可以轻描淡写平息的了的。

显然如此“厚重”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安化黑茶的生产者,一方面,应该默守行业潜规则,不应该多言;另一方面,我也没有资格多言。但我照例忍不住要说几句经验之谈。毕竟一直以来与大家分享野茶体验心得,我也就没有理由不跟茶友们一起分享经验。权当内部交流。

蔡教授当年在《湖南黑茶》一书中写下“原料是基础”这句话时,一定没有想到才几年功夫,这个道理会如此困惑与凝重。在我看来,原料好的意思反映到野茶荒茶上面,是指茶叶必须具备跟生长环境相对应的优良特质,并且在转化为口感时,除了不苦不涩、生津回甘的基本要求,还必须带给品饮者想象山野之气的喉韵。这才是好茶存在的本意所在。例如,被举国茶人疯狂追捧的,冰岛地区的野生古乔木茶,在经过“简单杀青干燥之生普工艺处理后”,就足以让茶人们于宁静中品饮冰岛古树千年山韵。为什么在这里,我要刻意强调简单处理之工艺,就是想提醒大家:好茶叶,是不需要过多工艺的干涉的。特别是重发酵工艺处理,一定会大大损失好茶的特质。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会用古乔木冰岛或者老班章茶做重发酵熟普的道理一样。

至于蔡教授同时写下的“工艺是关键”,倒是激起了所有做茶者奋发努力的热情。白沙溪可以确保每年新茶一致性的茶叶口感是“工艺是关键”的最好诠释。除此之外,随着老百姓对于茯茶保健功效的莫大认可,各个厂家生产茯茶的技术在日新月异。茯茶,算得上黑茶中的发酵最重的茶了。既然是重发酵茶,山野之气的喉韵也就不可能存在了,用不用本地茶也就不重要的。除非,存在工艺创新。

不知道我上述略显含糊的描述,能否让茶友们自己推断出一个判断是否为本地茶的品鉴方法。如果不肯定,我不妨多说几句:为降低成本,一般厂家会用茶园来代替本地茶。但由于茶园茶苦涩味甚至泥土味重,工艺水平不高的小厂就靠拼配了,采用本地茶和外地茶一起拼配来掩盖。工艺水平高的厂家会用工艺手段尽量去苦涩,但一定会损失茶气。这里的茶气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茶香很强或茶汤很浓,如果茶香很强或茶汤很浓就是茶气好的话,那岂不是所有的熟普都是茶气非凡。至于发酵轻重是不容易作假的,看茶汤即可!

虽然我不知道关于这个话题的“厚重”还会肆无忌惮滋生多久?或许等安化人开始大面积垦复茶园并认真培管时,或许等政府监管部门在经历多年的不知所措后,学会了长远规划时,安化黑茶的良心开始红润,“厚重”的问题也就成为历史了。

黑茶的加工工艺和品种


黑茶制作工艺精湛,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黑茶的加工工艺和品种。

黑茶的加工工艺和品种

1、加工工艺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

1、杀青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

(1)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备好草把和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三叉各长16~24厘米,柄长约5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鲜叶下锅后,立即以双手匀翻快炒,至烫手时改用炒茶叉抖抄,称为“亮叉”。

当出现水蒸气时,则以右手持叉,左手握草把,将炒叶转滚闷炒,称为“渥叉”。亮叉与渥叉交替进行,历时2分钟左右。待黑茶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梗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黑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

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

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6、自然晾置

自然晾置干燥法为传统干燥工艺,黑砖仍采用这种传统工艺,茶叶踩压成包压制成形后,置于阴凉通风之处,10-15天时间。千两茶百两茶等则用日晒夜露49天的干燥工艺,让水分缓慢干燥。

2、品种

(1)三尖茶

三尖茶分别是天尖、贡尖和生尖,三尖黑茶,是分别用一级、二级、三级的黑毛茶压制而成的,天尖滋味比较浓厚,贡尖滋味醇和,而生尖滋味则微涩。

(2)茯砖茶

茯砖茶产于陕西咸阳,茶体紧结,色泽黑褐,金花显盛,滋味非常的醇厚悠长。茯砖茶压制工序是: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

(3)花砖茶

“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

千两茶,成品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故称“千两茶”。千两茶包装独特,色泽黑润,滋味醇厚,有淡淡的蓼叶、竹黄、糯米香味,存放时间越久,品质越佳。)

(4)黑砖茶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运输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黑砖茶又称为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湖南安华生产。

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5)青砖茶

青砖茶也称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没有的自然茶香。

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

(6)六堡茶

六堡茶是广西梧州最著名的黑茶,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六堡茶是特种黑茶,品质独特,香味以陈为贵,色泽乌黑,有红、浓、醇、陈四大特点。

黑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属于后发酵茶,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可助消化解油腻、降脂减肥、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血糖、杀菌消炎等。

黑砖茶有什么历史发展?原料等级是什么?


创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体积庞大的里引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而大为减少,从而引起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叫地方政府这里解决这一问题。时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的彭先泽先生,经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后,撰写了一篇题为《辟在安化不能压砖》一文,并见诸报端,引起政府和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1939年5月,彭受托至安化试压黑砖茶,在安化的江南坪(江南镇)仿照湖北羊楼洞的压制方法,用木制压机压制样砖数片,送往当时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检验。

6月接到复电:“样砖色味俱佳,唯砖身松弛,诸嘱压紧。”7月于湘潭订购铸制手摇螺旋压机六部,12月压机运回。1940年1月装制,3月正是开工压制,其产品据当时旅居江南坪的泾阳茶商称:“砖身紧致,色泽艳丽,滋味醇厚,其品质在泾阳砖之上,并经重庆中国茶叶公司检验,交由中国茶叶公司销售,自此,安化开始压制黑砖茶。

原料

黑砖茶的原料,过去分为洒面茶和包心茶两种,洒面茶品质好,包心茶品质差。压制时把差的茶叶压在里面,较好的茶叶压在外面。这样做,内外品质不一,压制也较麻烦。70年代中期,安化白沙溪茶厂进行工艺改革,在提高面茶和包心茶质量的基础上将面茶和包心茶进行混合压制,不分面茶和里茶,做到了品质表里如一,同时又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工效。

现在压制黑砖茶的原料成份为80%的三级黑毛茶和15%的四级黑毛茶,以及5%的其他茶,总含梗量不超过18%。这些不同级别的毛茶进厂后,要进行筛分、风选、破碎、拼堆等工序,制成合乎规格的半成品,做到形态均匀、质量纯净。半成品再经过蒸压、烘焙、包装等工序,制成黑砖茶。黑砖茶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砖面端正,四角平整,模纹(商标字样)清晰。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每片砖净重2公斤。

市场

黑砖茶原产于湖南安化白沙溪,1939年前后开始生产。因砖面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8个字,又称“八字砖”。因砖面用凸字字模,兰州市场称黑砖为“鼓字名牌安化黑砖”。现在年产量约5000吨,主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以兰州为集散地。

安化黑茶的起源与加工工艺


安化黑茶,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古时西北地区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人们吃的大多数是牛肉、羊肉和奶酪等,不易消化,常吃易患疾病。

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因而被边疆牧民视为“生命之饮”。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但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自安化”。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树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而安化独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产茶历史悠久。安化野生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据此,历史学家和茶叶专家推断,神农尝茶始为安化野茶。

安化代代有贡茶,自唐朝至清代,皇宫贵族喜爱安化茶,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最悠久,进宫的贡茶品类最多。唐朝有“渠江薄片”,宋代有“芙蓉仙茶”,元朝有“云雾茶”,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清朝后,散黑茶“安化天尖”在皇爷贵族中奉为珍品,又被嘉庆道光皇帝看上,成为贡茶。因此,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没有一个地方的茶能比过安化。

在中国五个黑茶主产地,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黑茶中心。现在狭义的黑茶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神秘何在?

“安化野茶,山崖水畔,田间地头,不种自生”。

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曾经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条条古道载茶马。那么,安化黑茶,到底神秘何在?

一、神秘的地理环境

六亿年前的“冰球事件”使安化成为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球含量的85%。目前世界上除南非有小面积的冰碛岩外,像安化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实属罕见,其厚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堪称“世界之最”,被科学家称为“世界奇观”。安化也因冰碛岩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类植物的生长,“有冰碛岩的地区必出好茶”之说正因于此。

安化地处雪峰山北段,境内峰峦叠嶂,海拔千米之上的山峰63座,最高的山海拔1622米,资水贯穿安化全境,境内溪谷纵横,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以上的溪河170条。安化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酸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雨量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

因环境独特,安化云台山大叶茶种成为了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1965年,“云台山大叶茶树种”被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种之一。

二、神秘的千年工艺

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现已入选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发酵、复揉、烘焙干燥等工艺。

1、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

(1)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便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发酵: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如果堆温过高则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堆均匀。堆积12-18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堆使黑毛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80%,其中的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然后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干燥: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因许多人不喜欢松烟香,现不少企业改用日晒方式来干燥黑毛茶。

6、下焙入库:黑茶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黑毛茶特点:叶张宽大,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黑褐,汤色橙黄,香味醇厚,具有扑鼻的松烟香味,叶底黄褐。

烘焙工艺对黑茶品质的影响


黑茶之所以称为“黑茶”,跟松柴明火烘焙工艺有很大关系,下面就介绍一下烘焙技术对黑茶的影响。

最早是安化人发现用松烟熏焙的茶,劲道犹烈,汤色红浓,滋味浓厚,并有浓烈的松烟香味。自此把它作为黑毛茶加工的一个特殊工序,沿袭至今。

“捆庄生尖”产生的历史背景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天、贡尖原由陕商经营,为便于拼配,差的原料便做成“生尖”,销给普通平民百姓。当时的生尖不炒不揉,直接踩压成包,故又称之为原庄生尖。因原庄生尖质地粗老,花杂不匀,销售不畅,晋商裕兴福茶号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先蒸、后渥,再用七星灶烘焙的工艺,做成“捆庄生尖”,很快受到市场的欢迎,一曰成茶水色深浓,又曰香味浓厚刺鼻,故从此以后,不仅生尖加拼捆尖,连贡尖也掺入捆尖,否则市场不予接受。

烟熏茶产生,既有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消费习惯,也揭示一些科学道理,一是茶品色泽乌黑油润,均衡一致,二是经高火后,糖与氨基酸发生焦糖化反应, 使香气高冲,滋味更显甜纯,消除了粗老茶固有的粗老气和苦涩味。烟主要由一些酚类物质组成,具抑菌和抗氧化作用,茶叶长时间储存,不易霉变;此外,茶叶苦涩味的消除还可能与高温烘焙去除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关。烘焙茶叶时,焙床温度很高,所产生的“白烟”在车间顶棚凝聚成厚厚一层“白霜,即为咖啡碱,咖啡碱是茶汤中的苦味成分,它在140℃高温下可升华成气态。从而使黑茶茶味醇和不苦。

以上就是烘焙技术对黑茶品种影响的介绍,欲知更多黑茶的知识,欢迎关注。

走进安化,了解安化黑茶加工工艺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在安化,黑茶加工工艺是如何完成的!

黑茶最具特色的工序是初制过程中的“渥堆”发酵工序以及“松柴明火”干燥工序。如果没有这两大工序,就不能称之为黑茶。

大多数 安化黑茶现在仍然沿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技术性强,某些茶品的工艺世代沿袭。

没有对外传授,这样更使安化黑茶充满了某种神秘感。

在安化黑茶的加工工序中,有很多细节是非常讲究的。如七星灶的烘烤法等。

这只是黑毛茶的制作部分。后期还有精制工序,包括挑拣、装袋、控制温湿度来发花等。

黑茶经初制加工后,再经精制加工才能成为成品茶。不同的成品黑茶,其产品规格及精制加工技术亦有差异。

天尖茶、贡尖茶精制加工技术天尖、贡尖精制加工工序为筛分、匀堆、压制。那么黑茶是如何压制的呢?

一、黑茶筛分

黑毛茶通过筛分形成不同规格型号的半成品。

二、黑茶匀堆

按选拼要求将半成品按花色、筛号分层打堆,每层堆放放厚度以不超过20厘米为宜,堆高16~18米。匀匀堆时要注意层层均匀打紧,以防散堆。

1、称茶:每压一篓需称茶5次,每次称茶重量天尖为为10千克、贡尖为9千克。

2、气蒸:将称好的茶放在安装有蒸汽管的木板台上,气蒸时间为20~30秒,要求蒸汽吸水不得超过5%,以防凉干时烧心变。

3、装篓:将竹篓放在“厢形架”里,然后再将蒸好的茶提出装篓,连续装茶三次,操作应敏捷迅速。

4、紧压:将“厢形架”推进压机中压制,而后再推出“厢形架”,再装第四次第五次茶,再经施压即可。

5、捆包:茶包出架后,经抽包过磅,检查重量和吸水量是否适当,而后捆包。

6、打气针:茶包捆紧后,即在篾包顶上插上5个孔,深三度约40厘米,然后在每个孔上插3根丝茅,以利水分的散失和热气的散发

7、晾干::将压制好的茶包放至通风干燥的地方取方晾干,经4~5天,检验水分≤14.5%即可,

大众对安化黑茶在"原料"和"金花"几个认识误区


大众对安化黑茶在"原料"和"金花"几个认识误区

有些茶叶企业厂长、经理、制茶人及经销商,对他们进行多年接触后在讨论安化黑茶原料、产品质量、品牌的宣传等问题及品尝、鉴赏“安化黑茶”的时候,在认识上,有这么几个误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会影响企业制作安化黑茶产品质量的提升,影响经销商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把握和对品牌的宣传,也影响对安化黑茶的品尝鉴赏。

制作安化黑茶的原料是不是越嫩越好,也不是越老越好?

适应国内外消费者时尚生活和品茶境界的需求,提升了安化黑茶的品质、品位、采用的鲜叶原料比历史上传统所采用鲜叶原料的嫩度有所提升。可是,有的却认为越嫩越好,也有的认为还是越老越好。根据先人几百、上千年的探索、实践、体验、总结和现代科学证明,不同老嫩级次的安化黑茶,即“老、壮、中、青、少、幼嫩”茶叶,有着不同的气韵滋味特色。采用安化黑茶原料,对鲜叶的成熟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采摘太嫩的鲜叶不利于黑毛茶好品质的形成,用成熟度较高的茶叶尤其采用“壮、中、青”级次的茶叶为原料,才更有利于安化黑茶最佳品质的形成,有更好的养生保健功能。

安徽农学院王泽农教授论文“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两天是仙草”论证:“酚性物和儿茶素的含量和作用,是夏、秋茶最有明显的优势。”“茶叶中的多糖体和脂多糖,具有重要的药效作用……。糖类在茶叶中的含量是嫩叶中少,成熟叶中却有明显的优势。“胡萝卜素也是成熟叶中含量较嫩叶高。”“茶叶中还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盐类,其中除钾、锌、铜外,其他如钙、磷、镁、氟、铁、硒、砷等元素都是成熟茶高于嫩茶。”“氨基酸在茶叶中的含理一般是嫩叶中-高于成熟叶,但占比重最大的是茶氨酸,其含量正好相反,是嫩叶低于成熟叶。”综合以上所说,从茶叶保健的角度出发,成熟叶中保健有效成分,一般都高于嫩芽叶……“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两天是仙草”更形象地说明茶叶的保健功能,不是越老越好。采用较老的茶叶,制作的安化黑茶,只是含氟量稍高些。但用科学的饮茶方法,可以降低人体对氟的吸收,保证饮用安全,适量氟还对人体健康有益。

用一有原料制作不一定就是最好品质的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原料级别,是按照茶叶老嫩级次来区分等级的,一般分为“特级、一级(分3个等,不同)、二级、三级、四级“,20世纪40年代是按照“特级、天(分3个等,下同)、地、人、和”分等级的(特级和4个级共13个等)。特级和一级的一等或二等是细嫩的,四级的二等、三等就是粗老的茶叶,而细嫩与粗老并非代表品质的优劣或好坏,就是说,安人黑茶的茶品级别、质量分等级,就不一定是按照茶叶老嫩级次来区分了。如花卷茶(安化千两茶)制作用的原料,一般用二级3等和三级1、2等,也有用三有原料的。凡用这样的等级原料制作的花卷茶其产品的品质就不能说它的品质是二级,或是三级、四级,因其原料产地、工艺水平、陈放时间等因素的不同,产品的品质区分其等级也不同,也许产品的品质是特级、一级或二级以上。安化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等产品的品质分级也是同样的道理。

天尖茶就是用特级或一级原料制成的?

有人认为用谷雨前采摘的嫩茶叶即用特级或一级原料制作的才是天尖茶。天尖茶不一定就是用特级或一级原料制作的。用谷雨以前的嫩茶叶特级或一级原料制作的是芽尖或白毛尖茶。现在一般采用一、二级原料制作成天尖茶。按照传统技艺采用的天尖茶原料,应该是谷雨后采摘的茶直,经拼配筛分成的散茶,即用八十二、八十四皮篾中雨筛筛出,踩制成大包或轻度紧压成小包而成天尖茶。贡尖茶,分头黄、二黄两种,头黄用六十四皮篾粗雨筛,二黄用五十二皮篾之四筛筛出,踩制成大包,这才是贡尖茶。其原料成分,应该是有一定成熟度的茶叶和较嫩的茶叶原料都有,经过筛分,配比合理,有安化黑茶独特的风味和很好的品质,所以,在清·道光年间(公元1825年前后)成为了朝廷贡茶。

许多经销商、茶人或消费者来到《安化黑茶展示馆》参观交流,经常有人不是没有金花的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天贡尖茶等品质及它的保健功效就欠佳了呢?不能这么认为。

从制作工艺看,初制的黑毛茶有渥堆(发酵)工艺,益生菌的参与就构成了黑毛茶养生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又以黑毛茶原料为基础用不同的工艺再次精制加工成包括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天贡尖茶等各类产品过程 中,无论是黑毛茶清寒是精制加工成的各类产品,都有自然后发酵的特性,使品质得到了升华。茯砖茶里的金花是“益生菌”的一种,是在制作过程中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了菌花即金花(显形),其他紧压茶里的益生菌只是没有表现出来(隐形)让人看不到,在陈放的过程中自然发酵有微生物(益生菌)作用是活着的。如果其他紧压茶有了产生金花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湿度和环境条件也会有金花表现出来。

从安化人们饮茶实践看,从古至今,饮用的黑毛茶(梭筒篾篓茶),经过几百年饮用黑毛茶的体验,在民间有“喝黑毛茶是刮油的”、|喝黑毛茶是止泻的“等流传语,所以家家户户煮泡黑毛茶的饮用,茶亭、风雨廊桥放置茶桶(缸)供行人歇息饮用、起到了养生保健作用。

从西北少数民族饮用实践看,在很早以前的安化黑茶是用大篾篓包装的黑毛茶。后来为了运输方便才有了后来的各类紧压茶。在没有紧压茶之前,西北少数民族饮用的黑毛茶,同样有养生保健功效。

从以上事实说明,只要原料正宗品质好,无论是有金花的茯砖茶,还是制作的花卷茶、黑砖茶、花砖茶、天贡尖茶等虽然没有表现出金花,但是茶的品质及它的保健功效都是一样的。

安化黑茶传统工艺介绍


安化黑茶最早进入流通,外形包装上和当时的边销茶类似,采伐竹材制成大篓小篓。小篓称“篦”,大篓称“包”,篾条编织牢固。把初制后的茶叶蒸软,分次放入篓中踩实。篓装茶锁口结实,颇耐颠簸磨损。最初的黑茶并无显著的花色等级之分,只有采摘批次的早晚和不同重量产品的区别。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安化黑茶的传统工艺。

安化黑茶传统工艺介绍

1、毛茶加工

(1)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生产黑毛茶的品类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2)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所以在杀青前应先洒水(俗称“打浆”或“灌浆”),一般每5千克鲜叶加水0.5千克,露水叶、雨水叶和较嫩的原料,可以不洒水。杀青翻炒时产生高温蒸气,有利于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3)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

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否则将会使叶肉与叶脉分离,形成“丝瓜瓤”,茎梗表皮剥落形成“脱皮梗”。

(4)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

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面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

当叶色已变黄褐,青气消除,发出甜酒糟香气,手伸入堆内感觉发热,茶堆表层出现水珠,叶片黏性不大,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即为渥堆适度。

(5)复揉

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分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6)干燥

茶坯经过渥堆后,解块复揉并及时干燥。

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有别其它茶类,采用松柴明火,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传统烘焙采用特制的“七星灶”,即灶的进口用砖砌七个孔,以松柴明火烘焙,但明火不进灶孔,不忌烟味,烘茶坑分大中小,大坑一次可烘茶200千克以上,中坑100千克左右,小坑50千克。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毛茶色泽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烟香。

2、产品加工

(1)茯砖茶

首先,毛茶筛拼

毛茶筛拼可分为毛茶拼配、原料筛制和净茶拼配三个阶段。“特茯”全部采用三级黑毛茶为原料,但配料时必须考虑春、夏茶和地区品质差异,合理拼配,以保证品质的稳定性。“普茯”原料以四级黑毛茶为主,拼入部分三级黑毛茶,但也有用改制的黑毛茶为原料生产的“普茯”。

在筛制之前,应抽样审评黑毛茶,选用原料,确定配方,然后将选取的黑毛茶经过筛、切后获得的各筛号即净茶,拼和成堆。

其次,压制

汽蒸:使茶坯吸收高温蒸汽,增加湿度,提高温度,为下一步渥堆创造湿热条件。同时通过高温可以除去黑毛茶因久储而生成的有害霉菌和细菌。

渥堆:在湿热作用下,使茶坯在黑毛茶初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各种复杂的化学变化以弥补湿坯渥堆的不足,消除青杂和粗涩味,同时为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创造适宜的条件。

称茶蒸压:其具体加工工序为:称茶加茶汁搅拌—蒸茶—装匣—紧压—冷却定型和退砖—检验包装。

最后,发花干燥

“发花”是茯砖茶加工的特殊工艺,通过发花在砖内形成一种“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温度和湿度的掌握是茯砖发花的关键技术所在,只有在适度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促进冠突散囊菌(即金花)的生长和繁殖。

其具体操作为:进烘—调温排湿——检查发花,及时干燥——出烘和包装。

(2)黑砖茶

首先,筛分

设备主要有竹筛,又分抬筛、头筛、一、二、三、四筛、中、细雨、芽雨、铁筛、生末筛、成末筛等十四种,全系竹篾制成,另有截刀、拣板、拣盘、焙盘、焙炉、捆板、风车等。

其筛制工序是:

筛茶:茶叶因粗细老嫩不同,通过多次筛茶使茶叶形状整齐均一,同时剔出泥沙杂物。

截茶:除天字堆茶叶外,其余几个堆均用截刀按一定长度截断。

拣茶:拣去很粗的茶梗、黄片。

捆茶:茶粗者须加捆踩,先经蒸软置于布袋内,在呈45度捆板上,两人由上而下踩紧,反复七余次,使紧缩成条。

扇茶:通过风车分别轻重,并剔出灰屑杂物。

拼堆:按细嫩、长短、色泽,按照四类堆(天、地、人、和四类堆)分别拼为洒面及包心,然后入机蒸压。

其次,压制

蒸茶:1940年前用纱布包茶,置抽屉内汽蒸。1941年改用蒸箱,迅速简便,蒸时缩短。

压砖:使用人力螺旋手摇压机,每部4人,1人专门接送茶叶,1人装匣,1人司螺旋升降,1人耙平茶叶及套扯码,然后4人将木棍插入云盘孔,尽力向左旋转,压紧茶叶。

退砖:压成的砖茶,经8小时冷却后,送解茶匣,退出茶砖。

最后,干燥

采用烘房干燥,温度逐渐上升,干至水分达11%可出烘包装。

(3)花砖茶

花砖茶与黑砖茶的压制工艺完全相同,只是花砖的原料品质稍优于黑砖,砖面压印的图案不同而已。花砖茶全部采用三级黑毛茶为原料,而黑砖茶则是以三级黑毛茶为主,拼入部分四级黑毛茶。

千两茶以安化上等黑毛茶为原料,经筛制、拣剔、风选、整形、拼配等工序加工而成,并有特殊要求:一是必须是地道的正宗安化茶;二是原料必须无梗无杂,才能制作千两茶;三是盛茶的长筒花格篾篓必须是新鲜楠竹织成,一根楠竹只能织一只。每支茶加工可分蒸包灌篓、杆压紧形两个阶段:

一阶段蒸包灌篓:分五吊、五蒸、五灌、铺蓼叶、胎棕叶、上‘‘牛笼嘴”等步骤。即将原料分次过称后,分别用布包好吊入蒸桶用高温汽蒸软化,分次装入花篾篓(内衬有蓼叶、棕丝片各一层),层层由人工踩实压紧,最后上“牛笼嘴”锁口。

二阶段杠压紧成形:将灌好茶的花篾篓置于压制场地的特制杠杆下经五轮滚压,收紧篾篓时,用脚踩篓滚压,操小杠绞紧篓篾,随着篓内茶叶受压紧缩,花篾篓不断缩小,压大杠和绞小交替进行反复5次,加箍绞到花卷圆周尺寸符合要求为止,有7个箍,最后锤击花卷整形(俗称打榔头)。

这些繁杂的工艺过程后,置于一边冷却定型。定型后还要松箍、杀篾、锁口、标记制造日期,放置防伪标志,最后置于特设的晾棚竖放晾置,日晒夜露1个月即为成品。这一过程其实质是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

(4)三尖茶

三尖茶分为天尖、贡尖、生尖。天、贡、生尖加工工艺为:原料筛分、风选、拣剔、高温气蒸软化、揉捻、烘焙、拼堆、包装等。天尖以一级黑毛茶为主拼原料,少量拼入二级提升的黑毛茶。贡尖则以二级黑毛茶为主,少量拼入一级下降和三级提升的黑毛茶原料。生尖用的黑毛茶较为粗老,大多为片状,含梗较多。

安化黑茶,茶汤透明洁净,叶底形质轻新。香气浓郁清正,长久悠远沁心,茶香杂以药香果香草木香,运出资江一船香遍洞庭湖。黑茶现已被世界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健康饮品之一。

《对黑茶原料等级及其加工工艺的介绍!》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黑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黑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黑茶相关的专题,如:黑茶等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