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园的用药管理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中茶黑茶园 茶包无好茶 乌龙茶无糖

中茶黑茶园。

cY316.cOm据了解,中国加入WTO以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针对中国农产品设立技术壁垒,农药残留标准由原来的29项提高到69项,不少中国创汇农业产品因用药不当导致“农残”超标,影响了出口。对于茶叶用药这一问题,南靖质监局向茶农提供以下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首先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以保证害虫天敌、作物和人畜安全,保护环境无污染。其次,可根据茶园历年易发生的害虫种类和发生日期,定出防治对象和时间,选准兼治其他害虫的高效广谱性农药品种进行防治。第三,对症下药,提高防效。 二、选择最佳施药日期。茶树病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对农药非常敏感的时期,只有抓紧抓好这个时期用药,才有明显效果。 三、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可选择不同农药,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有效的低浓度对口农药在最佳防治时期施药,尽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既可避免害虫天敌死亡,减少农残,又省药省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品质,达到合理、安全用药要求。 四、运用科学规范的施药方法。施药人应熟知茶园用药的基本常识,掌握施药过程中的操作规程,认真了解药剂性能、使用说明。避免雨天或有风天气喷药。防治采用挑治或片治,避免盲目普治。喷药时选择害虫天敌隐蔽、不活动的时期施药。 五、合理交替用药和混合施药。为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每年使用同种农药不超过2次。 六、严格掌握采摘安全间隔期。农药喷施后到安全采摘必须有一段间隔时期,要使农药残留降解,稀释低于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值时再采摘,这样摘下来的鲜叶经加工后,茶叶农药残留才能符合标准。

cy316.cOM编辑推荐

无公害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茶园的无公害管理是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措施如下:

1、优良品种的选择与保持。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发挥良种效应。也可以移棵并垄,隔行逐年淘汰劣质品种。这样,既不影响茶农的当年效益,又可快速建成优质专业茶园。 2、退出不合理间套种。禁止在茶园内种植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可以在茶园内间套种绿肥、饲草和部分经济作物,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环境。 3、推广无公害施肥技术。按照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对无公害茶园进行施肥。有机肥以沼气肥、厩肥、秸秆高温堆肥为主,禁止施用氯化铵、硝酸铵等化肥,推广茶叶专用肥、BB肥、生物钾肥、矿物磷肥并进行深施。同时,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主要养分比例控制在7:3以内。 4、病虫的科学防治。推广无公害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灯光、食饵及性引诱剂等诱杀害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叶病虫害,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施药次数。禁止施用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如氧化乐果、甲胺磷、三氯杀螨醇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Bt粉等,并掌握最后一次施药应在安全间隔期16天以上。 5、建立无公害茶园管理档案。对茶园的农事操作要建立档案,记录清楚,如中耕时间、次数,施肥时间、种类、亩用量,施药次数、用药类型及用药量等。

无公害茶园冬季管理要点


根据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进入秋冬季节,茶树地上部分将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但是茶树的地下部分却恰恰相反,逐渐活跃,并进入全年根系活动的高峰期。这时的茶园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翌年茶叶特别是保证春茶的产量和质量。因为,春茶采摘的芽叶要依靠前一年秋梢积累的营养进行生长,而秋梢越冬芽的营养供应依赖于根系在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必须依靠人为补充供给。因此,农民朋友一定要在秋冬季节加强茶园的管理。

土肥管理

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茶树地上部份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而地下部份逐渐活跃,并进入根系活动的高峰期。这时,应抓住有利时机给地下部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茶树根系活动需要的土壤环境和营养。

首先是对茶园进行合理的翻耕。翻耕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状态、土壤性质和土壤肥力状况,有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和生长活力,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通透性。通过土壤的翻耕还可以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把地表的害虫卵、蛹、有害的病菌翻到土壤下层,使之窒息而死,或者把下层土壤中的卵、蛹、病菌翻到土表上被日光晒死或冻死。

翻耕原则是砂壤土可适当浅一些,黄壤土、黄棕壤要深一些;靠近茶树根部的地方应浅耕,离茶树根部远的地方应深耕。翻耕的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

第二是施肥。根据省农科院在茶场的试验表明,秋冬季不施肥的茶树,第二年入春后生长势较弱、叶片薄而小、品质差、产量明显下降。而秋冬季深施基肥的茶树,入春后表现生长旺盛,叶片厚而大,品质好,产量明显提高(一般亩产增加15%以上)。

在秋冬季节对茶园施肥,一般应以塘泥、人畜粪肥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施用前要先进行无害化处理,通常是将农家肥或土杂肥添加E M S 菌液进行堆制,产生高温,杀灭有害病菌,堆制时间为20-30天。无害化处理后,每亩施用量为2000- 3000公斤。当然也可亩施饼肥100- 150公斤、尿素10- 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

具体的施肥方法是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施后应覆土,以防肥料流失;对梯级茶园,肥料应施在梯级内侧。秋冬季施肥最迟不能超过11月中下旬。过迟施肥由于气温低,根系吸收能力弱,影响肥效。

树冠管理

茶树冬季修剪是实现春茶优质高产的技术环节。

具体的修剪方法是,对于生长势较强、生长旺盛的茶园一般只能剪去蓬面突出部分,达到树蓬面平整;对于有较多细弱技、鸡爪枝,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应进行深修剪,可将超出树冠面9-12厘米的枝条剪除,并将鸡爪枝全部剪掉,以利于翌年发芽粗壮整齐;对于树势已呈衰弱,生产水平严重下降的老茶园,应采用重修剪,将树冠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剪掉,以促进茶树树冠全面更新,尽快恢复生产能力。冬季修剪一般应在11月中旬前后完成。

病虫防治

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以防治害虫为主。封园后的轻修剪与边缘修剪能起到一定的防病灭虫作用。但有的茶园隔年深翻和翌年春季修剪,这就难以达到防病灭虫的效果。因此,对茶园应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清理茶园。杂草和枯枝落叶是害虫寄生和越冬的场所,及时进行清园有利于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茶树越冬病虫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云纹叶枯病、轮斑病及蚧类、螨类等。因此,封园后应及时将梯壁的杂草、茶树根部的枯枝清除,并将其集中烧毁。轻修剪应抢在清园前完成,以便在清园时将剪下的残枝病叶一起处理。

二是人工捕捉。封园后和初冬可能气温较高,茶蓑蛾、扁刺蛾、茶毛虫类害虫还能继续危害茶树,这时应抓住时机,于晴天上午9时左右和下午3时以后进行人工捕捉,以减轻危害。

三是封园。封园后立即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喷药时要将茶丛上下、内外,叶片正面背面都喷到,地面的杂草及蓬内的枝条也要喷及,以提高防治效果。茶园的封园工作一般要在11月底之前结束。

[相关链接] “无公害茶叶”是指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或生产基地),按照专门的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生产(或加工),无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经专门(或独立)机构认证、检验,符合标准的颁发证书,并许可使用专用标志的茶叶总称。其科学含义是指这种茶叶没有或基本没有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放射污染等),或者即使有微量污染,也低于我国茶叶安全规定的标准。无公害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应符合农业部于2001年9月3日发布的行业标准NY/T5017~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和由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消费趋向理性化,人们对无公害茶叶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提高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是无公害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保证,也是当前茶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积极推广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一、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 水分的存在及其代谢对茶树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据研究茶树生长适宜的环境水分指标是:土壤含水量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给茶树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整个植株死亡。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重点是茶园灌溉和茶园排水。茶园灌溉可采用自流灌溉、喷灌和滴灌,灌溉水源要未受污染、PH指标呈弱酸性,严禁使用地下水直接灌溉(因为地下水与表土温差大)。山区茶园最好能利用水源与茶园的落差,安装滴灌系统,既可节约水源、能源,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不破坏土壤结构。在茶园管理中注意观察茶园土壤干湿度(缺水时土壤搓不成条)和茶树是否有缺水症状(缺水时茶树芽叶萎焉)。 茶树怕涝,在新建无公害茶园时还应设置好茶园的排水系统。结合道路网的规划,把沟、渠、池及泵房等水利设施统一安排,要沟渠相通,渠池相连。暴雨后检查茶园是否有积水现象,及时开沟排水。同时根据当地土壤特点,进一步做好排湿排水工作。在茶园管理中结合土壤耕作、茶园铺草、合理间作等增强土壤的保水性能,也是茶园水分管理的关键。 二、无公害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肥、气、热都依赖土壤供给,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无公害茶叶,必须特别重视茶园土壤管理。土壤管理主要指茶园覆盖和茶园耕作。在茶园中广泛种植绿肥,就地埋青,同时采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提高茶叶保土保水保温能力,减少杂草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覆盖物应为无污染源、不含农药残留及病虫害的作物秸杆,未结种子的杂草等。严禁在无公害茶园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除草剂,严禁向茶园倾倒公共垃圾等。 茶园耕作分为浅耕和深耕。一般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结合茶园追肥进行浅耕,浅耕可改变土壤表层板结,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清除杂草,浅耕深度不超过15cm。在秋茶结束后,结合茶园秋季施基肥进行深耕,进一步加速耕作层土壤熟化,深度为25cm左右。在不适宜种茶地区开辟茶园,还应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PH值至4.5-6.5。 三、无公害茶园的施肥管理 无公害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禁止或控制使用化学肥料,农家肥必须经过堆积腐熟,高温发酵,达到无公害化处理要求。商品化有机肥要通过国家有机颁证机构认可。 茶园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①基肥:每年秋季结束后(10月中旬左右),在茶行间开沟深施,每亩施有机农家肥2.5-5.0t或菜籽饼150-300kg并可配合部分天然矿产肥料或微生物肥料。②追肥:在茶树开始萌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时,在茶行间以每亩100-200kg的有机肥经堆腐后开沟施入,及时盖土;也可采用腐熟的农家肥水在茶树根部浇施,严禁使用硝态氮化肥作为追肥。在茶树新梢生长期间,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对茶树喷施叶面肥,无机叶面肥的施用要经10天后才能采摘,有机叶面肥需20天后才能采摘。另外茶园及其四周种植绿肥,就地埋青,也是无公害茶园主要的肥料来源之一,同时又可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改良土壤。每亩茶园埋绿肥1.0-1.5t(鲜重),绿肥种类以选择豆科绿肥为主,也可适当搭配一些其他科属植物,如黄豆、乌豇豆、绿豆、饭豆、油菜、紫云英、紫穗槐、爬地木兰等。种植绿肥时要注意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同时适当增施磷肥,以增加绿肥的产量。

生态无公害茶园的安全用药六法


倡导生态,发展无公害是当前茶叶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采取化学方法防治茶树病虫害时,做好科学安全用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措施是合理有效的运用化学防治,最大限度的减少茶叶污染,提高茶园的综合效益,使茶树病虫害不但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茶叶的品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一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严禁使用国家农业部明文规定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以保证害虫天敌、茶叶和人畜安全,保护茶树生态环境无污染;二是应根据本地茶园易发生的害虫种类及发生时期,制定出相对应的综合防治策略,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三是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应选用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内吸的农药如吡虫啉;防治螨类应选择应广谱性剂如哒螨酮等。

二、选择最佳防治时期。植物病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一个对农药非常敏感的时期,我们只有抓住这个时期用药,防治病虫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仿效,茶树病虫害也不例外。如假眼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茶毛虫、茶黑毒蛾宜在三龄幼虫期前,茶尺蟎应掌握在1-2龄幼虫时用药,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

三、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选择不同剂型的农药,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从中筛选最有效的低浓度农药品种在最佳防治时期使用,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次数,既可避免茶园天敌死亡,减少茶叶中农药残留,又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茶叶品质,达到合理、安全用药的要求。

四、运用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法。一是施药人员应注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熟知茶园用药的基本常识,操作技能熟练,对所使用的农药性能、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喷雾机具,做好防护工作,注意风向,尽量避免有风、雨天用药;三是防治时尽量做到早治,要选择在害虫少、小的初发阶段重点用药防治;四是根据发生害虫的栖息、活动、取食部位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喷药方法,做到不漏喷,同时力争避免在天敌隐蔽、不活动时用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

五、合理交替用药和混合用药。大量实践证明,在同一茶园或同一茶区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型的农药,病虫的抗药性普遍增强,防治效果很差。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显得十分重要,每年使用同一种农药的次数应不超过三次,同时最好选择几种杀虫机理不同但具有杀死同一类型害虫的本地防效最好的2-3种农药,交替使用,效果最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甲用天王星与苦参素水剂混用,防治茶毛虫用阿维菌与茶毛虫病毒制剂混用。

六、严格掌握茶园采摘安全间隔期。茶园喷洒农药后要严格按照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采收茶叶,目前适宜于茶园使用的常用农药,其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一般在15天左右(安全间隔期在15天以上的农药不宜在茶园中使用),这样采摘的鲜叶经加工后,生产出的干茶才符合安全无公害标准。

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经验分享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消费趋向理性化,人们对无公害茶叶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提高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是无公害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保证,也是当前茶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积极推广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一、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

水分的存在及其代谢对茶树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据研究茶树生长适宜的环境水分指标是:土壤含水量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给茶树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整个植株死亡。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重点是茶园灌溉和茶园排水。茶园灌溉可采用自流灌溉、喷灌和滴灌,灌溉水源要未受污染、PH指标呈弱酸性,严禁使用地下水直接灌溉(因为地下水与表土温差大)。山区茶园最好能利用水源与茶园的落差,安装滴灌系统,既可节约水源、能源,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不破坏土壤结构。在茶园管理中注意观察茶园土壤干湿度(缺水时土壤搓不成条)和茶树是否有缺水症状(缺水时茶树芽叶萎焉)。

茶树怕涝,在新建无公害茶园时还应设置好茶园的排水系统。结合道路网的规划,把沟、渠、池及泵房等水利设施统一安排,要沟渠相通,渠池相连。暴雨后检查茶园是否有积水现象,及时开沟排水。同时根据当地土壤特点,进一步做好排湿排水工作。在茶园管理中结合土壤耕作、茶园铺草、合理间作等增强土壤的保水性能,也是茶园水分管理的关键。

二、无公害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肥、气、热都依赖土壤供给,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无公害茶叶,必须特别重视茶园土壤管理。土壤管理主要指茶园覆盖和茶园耕作。在茶园中广泛种植绿肥,就地埋青,同时采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提高茶叶保土保水保温能力,减少杂草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覆盖物应为无污染源、不含农药残留及病虫害的作物秸杆,未结种子的杂草等。严禁在无公害茶园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除草剂,严禁向茶园倾倒公共垃圾等。

茶园耕作分为浅耕和深耕。一般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结合茶园追肥进行浅耕,浅耕可改变土壤表层板结,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清除杂草,浅耕深度不超过15cm。在秋茶结束后,结合茶园秋季施基肥进行深耕,进一步加速耕作层土壤熟化,深度为25cm左右。在不适宜种茶地区开辟茶园,还应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调节土壤PH值至4.5-6.5。

三、无公害茶园的施肥管理

无公害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禁止或控制使用化学肥料,农家肥必须经过堆积腐熟,高温发酵,达到无公害化处理要求。商品化有机肥要通过国家有机颁证机构认可。

茶园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①基肥:每年秋季结束后(10月中旬左右),在茶行间开沟深施,每亩施有机农家肥2.5-5.0t或菜籽饼150-300kg并可配合部分天然矿产肥料或微生物肥料。②追肥:在茶树开始萌动(春茶前、夏茶前、秋茶前)时,在茶行间以每亩100-200kg的有机肥经堆腐后开沟施入,及时盖土;也可采用腐熟的农家肥水在茶树根部浇施,严禁使用硝态氮化肥作为追肥。在茶树新梢生长期间,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对茶树喷施叶面肥,无机叶面肥的施用要经10天后才能采摘,有机叶面肥需20天后才能采摘。

另外茶园及其四周种植绿肥,就地埋青,也是无公害茶园主要的肥料来源之一,同时又可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改良土壤。每亩茶园埋绿肥1.0-1.5t(鲜重),绿肥种类以选择豆科绿肥为主,也可适当搭配一些其他科属植物,如黄豆、乌豇豆、绿豆、饭豆、油菜、紫云英、紫穗槐、爬地木兰等。种植绿肥时要注意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同时适当增施磷肥,以增加绿肥的产量。

以下是爱在网上找到有一个从事几年无公害茶园栽培的人经验给大家一起分享的。

1 首先是解决农残超标问题 做到合理用药

1.1 在茶树上和茉莉花树上不使用19种不易降解的农药。具体是:

三氯杀螨醇、六六六、DDT、1605、1059、氧化乐果、甲胺磷、水胺硫磷、毒杀芬、七氯、氯丹、稻脚青、杀虫脒、磷胺、氟乙酰胺、苯硫磷、异丙磷、久效磷、呋喃丹。

1.2 茶树病虫的主要防治方法

广泛普及农业防治:在白琳和市茶科所都分别实验如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培育无病虫健苗,合理种植,耕翻培土,中耕除草,合理采摘、修剪等可能起到压低虫口或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其效果也较明显,病虫防治次数从1996年前的每年8次,降到1999年的5次,节约成本近50元/666.7m2。

尽量使用植物检疫:通过检疫,主要是防止病虫随苗木调运而传播、蔓延。

创造条件应用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如:捕杀或摘除;灯光诱杀、性诱剂诱集成虫等。

推广使用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如利用食虫昆虫、蜘蛛、捕食螨、食虫鸟和两栖类动物等。(2)“以菌治虫”,利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利用韦柏虫害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园蚧等,利用茶毛虫病毒制剂防治茶毛虫等,近两年我们在白琳岭头坪茶场等地推广使用的“天霸BTA”生物农药,收到良好的效果。(3)“以菌治病”如利用农抗101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等。

谨慎应用化学防治:目前可在一定范围内选用的农药有:巴丹、扑虱灵、来福灵、天王星、杀灵精、速灭杀丁、敌敌畏、灭扫利、螨克、克螨特、托尔克、敌杀死、功夫等。

大力提倡综合防治:在白琳岭头坪场和市茶科所场都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力求体现“防重于治”,达到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使农残问题逐步下降,从1996年的50%超标降至1997年34.6%、1998年的14.6%和1999年的9.8%。

2推广使用有机肥或活性生物肥料

有机肥有效养份均衡,并含有多种适合茶树生长的微量元素,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因此,我们要求茶区多多使用有机肥。诸如,熟化后的牲畜、家禽粪肥及人粪尿、草木灰、饼肥、蘑菇料肥、堆肥、绿肥等。特别是新开茶园,台刈更新等改造的茶园更要施用有机肥。

白琳岭头坪场因推广施用活性有机生物专用肥,结合施用农家肥,平时只在催芽时施用5kg/666.7m2的尿素,茶叶品质明显提高,菁价与其他茶叶相比提高8%-10%。

无公害茶园


天王星2.5%乳油是美国富美实(FMC)公司独家生产的高效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是世界茶叶产区知名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的杀虫/杀螨剂之一,是广大茶农朋友们防治茶叶害虫的好帮手。 1、优异杀虫效果 天王星是公认的防效最好的茶树杀虫/杀螨剂,天王星1000~1500倍对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螨类、象甲(800倍)等茶树常见害虫均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尤其对顽固性害虫黑刺粉虱、象甲、螨类、茶蛾类有特效。一次用药,即可有效防治茶树上主要害虫。防治茶树丽蚊象甲每亩用天王星75—100毫升,可达理想的防治效果。 2、优秀可湿性能 天王星的有效成分联苯菊酯是国际公认的活性最高、杀虫效果最佳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连续多年多次使用天王星的茶园,当小绿叶蝉发生很严重时,可选用以下天王星配方:每亩天王星30ml+敌敌畏50ml或每亩天王星30ml+吡虫啉20g可有效杀灭茶叶上几乎所有的害虫。 3、特异低温效应 早春温度时,使用天王星防治茶树害虫更能体现天王星的优异杀虫、杀螨效果;并能促进茶树新芽萌发,提高茶叶品质。 4、无公害保安全 欧盟等国对茶叶农药残留的检测日趋严格,农残是否超标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收购价格和出口。天王星毒性低、残留期短,安全间隔期仅7天。正常使用后的茶叶残留量远低于欧盟公布的检测标准,更远远低于日本标准(25ppm)。欧盟从2001年起,将天王星的检测标准从以前的1.0mg/kg修正到5.0mg/kg。天王星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的推荐药剂(NY5017—2001)。每季茶叶施用1至2次天王星,茶叶出口农残检测不超标。 5、适用作物广泛 天王星可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棉花、食用菌等多种作物,杀虫谱广,虫螨兼治,效果好。 6、合理使用准则为指导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GB/T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中规定,天王星(联苯菊酯)在使用作物茶叶上,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象甲,每季作物使用1至2次,安全间隔期7天,最高残留限量(MRL)5mg/kg。

生产无公害茶叶安全用药有讲究


无公害茶叶基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选用农药品种

最适于茶树上使用的农药是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微生物和昆虫病毒),但目前还不能完全防治茶树上的几种主要病虫。目前我省茶区茶树主要病虫防治暂可选用如下对口化学农药:假眼小绿叶蝉可以选用10%吡虫啉类药;尺蠖类害虫可以选用2.5%敌杀死、2.5%功夫菊酯升、天泰;刺蛾类害虫可以选用2.5%敌杀死加80%敌敌喂;毒蛾类害虫可以选用2.5%天王星加80%敌敌畏;粉虱类和蚧类可以选用10%吡虫啉类;郑叶性害虫可以选用98%巴丹或2.5%天王星,叶螨类害虫在秋末停采后可以喷洒45%的石硫合剂晶体,茶叶生长期暂可用1%阿维菌素,也可用73%克螨特(此药不宜低容量喷洒)。

茶树上应严格禁止使用胺磷、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来福灵、三氯杀螨醇农药及其各种混和物等。欧盟等发达国家对茶叶中的优乐得(扑虱灵)、速螨酮等农药允许残留标准定得很严,出口基地应慎用这两种农药。

严格掌握施药适期

几种茶树主要害虫施药适期如下:

茶尺蠖:一年发生5-6代,1、2代虫量较低,发虫中心明显,适宜挑治。3、4代是主害代,施药适期宜选择田间幼虫2龄高峰期,病毒制剂宜在1、2代的1、2龄幼虫期使用。

茶黑毒蛾:一年发生4代,第一、二代是主害代,尤以第二代严重,施药适期宜掌握在2-3龄幼虫期。如用天王星等农药来防治,其施药适期可提前到卵孵化高峰期。

茶毛虫:一年发生2代,施药适期宜在2-3龄幼虫期,即幼虫分群前后。

假眼小绿叶蝉:有两次虫口高峰,即5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和8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以第一次虫口高峰虫量最大。施药适期在虫口高峰前期,同时掌握在田间若虫数量占总虫量80%以上时施药。

黑刺粉虱:一年发生4代,施药适期宜在第一代的卵孵化盛末期。施药时喷洒的药液应喷至茶树中下部成老叶背面,不宜蓬面扫喷,每亩喷洒的药液量不少于3背包。

长白蚧等蚧类:防治适期为卵孵化盛末期,药液应喷至蚧虫寄生部位。

茶橙瘿螨:一般年份有1-2次虫口高峰,施药适期宜在茶树出现重害状之前。

茶丽纹象甲:一年1代,施药适期宜在成虫出土盛末期。

其他害虫:茶刺蛾应在幼虫3龄前防治,茶细蛾宜掌握在幼虫潜叶、卷边期防治,茶卷叶蛾应掌握田间幼虫缀叶成苞前防治,茶叶夜蛾一般在3月下旬防治。

在茶树害虫防治中,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决不可随意提高用量。

按防治指标实施化学农药防治,严格执行用药后的安全间隔期

广大茶农务必纠正“见虫就治”、“无虫先防”等不正确思想观念,茶园中有少量害虫存在,从生态多样性的角度看是有益无害的。要减少周年喷药次数,以降低农药残留和对环境污染,只有当害虫超过防治指导标时,方可考虑用药防治。喷药时提倡低容量喷雾,讲究喷药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严格执行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在安全间隔期过后才可采摘。

无公害茶树的管理与施肥


茶园土壤要勤耕,以利于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促进矿物质元素释放,便于根系吸收。视土壤结构情况,每年进行若干次浅耕,深度5—10cm;中耕2—3次,深度10—15cm;深耕每年或隔年一次,深度25—30cm。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茶季的除草、追肥进行,深耕则结合清园或施有机肥进行。茶园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持续供给能力;适当放养蚯蚓,利用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利于茶根生长,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修建高标准“三保”茶园基础上,于每年旱季和雨季来临前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既可保水缓冲刷,又可利用腐烂的覆盖物,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

科学施肥,可促进茶叶高产优质

一、根据土壤理化性状施肥。砂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要多施肥,适当偏施N肥;红壤因土壤酸性较强,容易造成P2O5的相对缺乏,要少量、多次施P肥;而腐殖质形成的黑壤土,有机质含量较多,理化性状较好,土壤肥力强,可少施肥。

二、根据采制的茶类施肥。乌龙茶类以春、秋茶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应提高春、秋茶采前的追肥比例,春、秋茶追肥数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上,以提高春、秋茶产量。年采制四季茶的追肥比例为4∶2∶3∶1,年采制五季茶的追肥比例是3∶1∶1.5∶1.5∶3∶1。

三、根据茶树品种施肥。萌芽力低、萌芽数多的品种,如水仙、毛蟹等应多施肥;萌芽力强、萌芽数少的品种,如佛手、铁观音等则可少施肥。

四、根据树龄树势施肥。树龄大、长势弱的茶园应多施肥,并适当增施N肥,以增强树势;树龄小、长势强的茶园可以少施肥,但应适当增施P、K肥。

五、根据产量水平施肥。茶树是叶用作物,据测算,每采收50kg干毛茶,从树体带走约2.25kg纯N(相当于5kg尿素的纯量)。但至少要以2~3倍进行施肥,保证茶树的整体代谢活动。

六、根据肥料施肥。N主要促进营养生长,投产茶园应适当多施N肥。P、K对根系和骨架枝形成具有良好作用,幼龄茶园则适当多施P、K肥。同时要参照肥料利用率来确定施肥数量:一般N的利用率30~40%、K为20%左右,而P只有10%多一点。

七、平衡施肥、配方施肥。要根据茶树不同时期对三要素的需要量和土壤中的含量等来确定。一般幼树1~2年生为1∶1.5∶1.5,3~4年生为2∶1∶1。盛产期则为3∶1∶1,随着树龄的增大,N素施用比例可适当逐步增加。此外,在施足N、P、K三要素的基础上,要适当补充铜、镁、锌、钼、硼等微量元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