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的品茗看茶道

发布时间 : 2019-11-13
关于茶道 从茶叶里可以提取哪些成分 从怀孕到生一直喝茶

关于茶道。

从初一到初七,央视2连续七天转播了“赛宝大会”的实况,最后一天还展示了唐朝的品茗仪式,感觉那才是的正根儿。

品茗仪式由三位佳丽操演,导演很细心地注意到唐朝的审美观,请一位颇为丰腴的负责司茶:先将茶叶放在一块板上烘烤,再用一种类似碾中药的微型滚碾将茶叶碾碎。向沸腾的水里投入一点盐,再将沸水倒入一个小碗里,随后加入碎茶,静泡片刻就向客人奉茶了。整个仪式简单、明快又不失隆重。

非常相信古代的饮茶仪式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且不说这个仪式是在大师级专家们的指导下设计和完成的,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就整个仪式而言,虽然十分简捷,却完全符合禅、心、气、体“一定三静”的饮茶之道,用通俗的话说,很具有操作性和普及性。如果烤茶、碾茶以及加盐仅仅是某种茶叶特定的需要,这个仪式还可以更为简化,更能满足大众的需要。

反观现在市场上的“茶艺社”,津津乐道于拾日 本“” 的牙惠。他们喋喋不休地宣扬各种繁文缛节,故弄玄虚地在各种无聊的细节上做无尽的文章,不少“茶艺师”连茶叶的种类都分不清,更不懂什么茶性、花性,只会鹦鹉学舌、照猫画虎地胡诌一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既然日 本人都承认是由唐朝传到日 本去的,为什么中国人不按照唐朝的仪式司茶,反倒要再从日 本引进完全失去中国原汁原味的“”呐?

日本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特别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弄得极其复杂。举个例子,它的拼音字母是世界上最多的,有100个,平假名、片假名各50,还嫌不够,又保留了大约3000个与中国汉字既不同音又不同义却同形的“当用汉字”。这种保守的文字学理念,让人感到日 本有意把文化像和服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让别人很难看透和了解它,而它却可以轻易地闯入别国的领域。它的化妆与和服更是折射出这种阴暗心里,看过“艺伎回忆录”的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脸上要抹无数层的粉底,使人像演戏一样有极强的舞台感;和服里三层外三层的复杂性,没有2个以上人的帮助休想穿上身或者脱下来,以致那位大臣费了不少功夫也没有能得手。就更不用说了,烫刷子、烫碗、烫壶、烫杯子,边烫边刷,边刷边烫,捧着杯子里那少得可怜的茶汁左转右转地才能抿一小口…一大套仪式下来都转晕了,谁还说得清茶的品相、色泽和韵味?

世界上稍微有点名气的茶叶和茶具跟日 本都毫不搭界,它却装模作样地在那儿玩深沉,不免感到相当滑稽。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人也拉“茶文化”虎皮做大旗包着自己去吓唬那些附庸风雅或无知的人,光说这是多么悲哀呀悲哀,是远远不够的。您说呐?

小编推荐

中国茶道与品茗艺术


大相无形,大音稀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品茶艺术花样百出,五彩缤纷。茶文化的核心即茶艺,茶艺主技,载而成艺,主理,因茶艺而得道。

“喝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仅《中国茶经》所录,中国天然名茶即达180余种。茶以名山秀水为宅,以清风明月为伴,钟山川之灵秀,得天地之精和;茶叶清灵秀巧,有无限美感。赏茶有“五品”,耳品目品鼻品口品心品;品茶有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极尽身心感觉之能事,方为欣赏茶艺。

水是茶文化的溶解和寄托。水只是身体之需,而茶则为灵魂之饮。好茶必有好水,好水更有好茶,清泉配佳茗,如佳丽许才子,珠宝嵌壁玉。发茶人清幽之思,念苍生天地之忧,必凭晨露暗泉、世外桃源。

茶艺是茶的艺术,是水是艺术,还是壶的艺术。“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于茶而言,形而上者,也,形而下者,茶技也,水也,壶也。文以字载道,茶以壶载道,以壶演道,以茶具明道。诸多茶具之中,紫砂壶为器中极品、茶艺奇葩。

情因境生,境因茶生。品茗环境,一曰静,二曰人,三曰心。以静品茶,茶品人生;以心品茗,丝竹之声为人声,松涛之啸为人啸,篁林之幽为心幽;与人品茗,人茶共品,出神,出趣,出慧,出智,心为茶之初雪,茶为人之甘露。

心境是品茗艺术的基本要义。一羽白鸽,与茶香共翔,一袭轻云,与茶色相映,白石清泉,如心香一瓣,与茶味共鸣。茶之道,在心在艺,在魂;茶之理,由境,由人,由品。念天地之悠悠,观古今之来者,一壶清茶煮历史,一席静淡出宇宙,善哉善哉,一生何求?

茶道文化品茗 静思人生一乐


品茗 静思人生一乐

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虽断犹续,无论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不使接触者感受到她的一种魁力。奥秘何在?在于人们经由茶道获得一份真善美的陶冶。 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

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 茶德即茶之功德。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真意乃茶禅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禅在梵语中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 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从一粒砂看世界”。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 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如果你入口的是安溪乌龙茶、碧天峰铁观音,那么,你看到的将是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同时随着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你仿佛身处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 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单法门。那么,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奥秘以外,就是人为的配合。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使人抛却是非心、名利心。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气氛更为和乐,主客更能曲尽情意,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从禅文化中的衍生的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甚或丛林中吃茶也有一套极详尽的仪规,这从宋代宗赜的《禅苑清规》中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古风不再,但禅宗丛林冬季打禅七时吃茶的仪规却流传了下来。

柏林禅寺的冬七从一九九二年开始,坚持了十三年,到现在要一气坐五七三十五天。其时,僧俗云集,山门关闭,谢绝外缘。大家遵守止语的规定,从早至暮在禅堂中坐香、行香,与腿疼厮挨,与烦躁厮挨,与妄念厮挨,与昏沉厮挨。慢慢地,如嚼菜根,也能嚼出一点禅味来。这期间,因为整日拘束身心,极易上火起燥,静坐中,间以喝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禅堂喝茶,动辄上百人,泡茶、分杯、倒茶,这些服务工作专门由一班人承担,他们被称为“护七师父”。他们所用的茶具极其朴素简单:泡茶用大铜壶,茶杯是粗瓷的,杯壁极厚,失手落在地上也不易打碎,只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衬托禅堂的宁静。装茶杯的筐是椭圆形,提手也是圆形,模样又淳朴又可爱,像山村里走出来的小男孩。

护七师父在一炷静坐香开始以前已将茶叶泡入铜壶,为了保温,用厚棉毯裏好放到桶里(最好是木桶)。及至开静信号一响,他们敏捷地下座,到护七寮做准备。静坐后是行禅,大家甩手极放松地在禅堂里按圈子绕行,或快或慢,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僧袍的沙沙声。突然,“啪”!——这是站板,人们立刻站住不动。维那师喊一声“两边挂腿坐”!大家遂在座位上垂腿端坐,两手扶两膝,目不斜视。人们才一坐定,护七师父们已矫健地走进禅堂,分两组,前面一人发杯子,后面一人倒茶。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

禅堂有许多别名。或称为“选佛场”,说的是凡夫们进去,他们中间会选出开悟的佛来;或称为“大冶洪炉”,这指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扔进去,经受种种规矩的约束和师父的棒喝锻炼,战胜来自身心的种种障碍,最后脱胎换骨。进了禅堂,不能退却,没有商量,人人都要拿出十分的勇气,在断绝了诸多外缘之后,全力以赴,面对自己,料理自己。

说到不能退却,老师父们喜欢讲一个也许是编造的公案来激励年轻人的勇气:话说禅堂止静的钟板一响,那就是军令如山,任何人不能出去。那么,有一个师父病在禅座上怎么办?不管他!死在禅座上呢?——拖下来塞在禅凳底下任他烂掉,大家继续用功!想上厕所呢?——拉在裤裆里吧!——这情形真有点像置身战场,不过,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是自己的身心。

面对自己,谈何容易!毕竟是凡人,身体会疲倦,心里会烦闷,甚或意识深处之种种情结会浮现:恐惧、忧伤、欣喜……你都不能管它!最难熬的是腿疼,其痛楚情状千奇百怪。有师父道腿疼之难忍:那时想,让我去死吧!我则比喻像经历酷刑中的夹棍。

第一次到柏林寺打七,恰好坐在老和尚身边,双盘端坐,因为好面子,痛极也不放下。挨到开静时刻,竟然双腿凝固搬不开了。那时我还是居士,出家后,最初几年打七仍然要忍耐腿疼之苦。有一次发了狠勇之心,坚决不动,到开静时,腿上的袜子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禅堂中的这杯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我们面前的。你早已无心注意它是绿茶还是花茶,还是普洱,也无心于茶具的欣赏,至于奉茶的仪规也极简单:行茶者在沉默中丁字步站立,轻缓地将茶水从壶嘴倾出。接受者以杯相接。双方都凝神于茶水的倾注与入杯,在柔软绵绵的茶汤中,在一倒一接中,双方进行着最默契的心灵沟通。就像球场上队友之间的击掌与拥抱,又像战场上共同对敌的战友之间的回眸。而当茶汤滚过唇舌咽喉进入肺腑时,那为了征服心中之敌而拼搏的勇士,他那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最温暖、最亲切的抚慰;在闭目禅坐中那几乎要游离迷失的心绪,此时此地,也因这一杯茶而回到了当下……有时,禅人会在此时蓦然翻身,彻见心性的本来,打破生命的谜团,虚云和尚即是一例。他在高旻寺的禅堂中,喝茶时因杯子落地摔碎而豁然大悟。一代祖师从这里诞生。

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禅堂中的茶道。

唐朝喝茶指南


炙茶、碾茶、过筛、煮水、加料、培育汤花、酌茶于碗,这一套动作全部做完,茶才算煮好。这个备茶的场景,我是在最近的一部电视剧《天盛长歌》中看到的。

其实我很少看国内的古装电视剧,原因无他,就是觉得剧情拖沓,又有很多地方不遵照史实,让人看了着实难过,但《天盛长歌》中这个煮茶的情节却引起了我的兴趣。

不管是盛装茶团的金银丝结条笼子,还是用作碾茶的鎏金鸿雁流云纹银碾子,亦或是给皇帝递茶时的琉璃茶盏,甚至到煎茶时生火挟炭的系链银头箸,熟悉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剧中使用的这一整套茶具和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唐代秘藏金银器茶具一般无二。

《天盛长歌》不是第一个使用这套茶具复制品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赵梁的舞剧《幻茶谜经》创意也源自于这套茶具,并使用其一比一复制品入舞,结合金刚经的一些概念,演绎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故事。

直到现在为止,这种方式在全国都实属罕见,毕竟即使是复制品,《幻茶谜经》中所使用的也是正式授权的国家三级文物。由此我们也大概能知晓,这套法门寺出土的金银茶具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文物的角度上来说,这套唐儇宗的供佛珍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全面展现了唐代帝王对茶文化的重视和供佛的虔诚。

如此繁复的一套茶具,使用起来自然也是有许多规矩,对此,宋代词人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咏茶》一词就对采茶、做茶、备茶、品茶等一系列流程做了十分细腻的描述: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从葛长庚的描述来看,即使到了宋代这种煮茶方式依然十分讲究,所以在唐朝使用这套茶具时,茶必然还没有彻底“平民化”。

由此熊猫君就要给在座各位一些建议了,倘若你梦回唐玄宗开元年代之前的唐朝,可千万别随便去一个街头饭馆要茶吃,即使是普通贵族官员或者平民家里也是没有的,在初唐时期,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可高得多,想吃茶只能去寺庙里或是达官贵族家里才行。

就算真的要到了一碗茶,也要好好掂量一下才能下嘴,毕竟煮茶的时候除了茶叶,还会放例如橘皮、薄荷、姜、盐等,同茶叶一起烹煮——这一点在《天盛长歌》中也有体现。

陈凯歌拍摄的《妖猫传》中有一段日本来的大师空海同白居易在一起喝茶的片段,茶汤白绿,用的为点茶法,但唐朝通常却是煮茶法,茶汤也更偏向于熟普的颜色。

由于茶汤颜色的区别,彼时的人们会搭配不同的杯子。例如唐代常用青、白色的杯子,为了更好的映衬暖红色的茶汤,而宋代因为茶汤呈绿色,沫浡为白,所以常用黑色建盏凸显茶色。

在追求影视剧流量的当下,除了剧情的“爽”,节奏的快速,和宏大的场景外,也需要对这些传统文化做正确的还原,不管是茶道、香道还是书法、绘画,还是尽量以史实为依据的好,否则某天当真穿越过去,就真的成为“井底之蛙”了。

茶室里的哲学 再看茶道与中国文化


从缓缓游动的茶叶间,品茶人谛听到了一种来自远古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寂寥如此素朴

听过一个故事,说是在印度的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喝茶,聊天,说笑,与其它茶馆没有两样。而奇怪的是,那间茶馆里摆放着一些棺材,客人就置身于棺材中间品茶。有些人惧怕那些棺材,不敢前往,可是一旦他们去过一次之后,就忍不住常常想去那儿喝茶。这些奇怪的棺材使“幸运茶室”得以闻名于阿禾姆达巴城乃至整个印度。为什么要在茶室里布置些棺材呢?就是一位慕名前往“幸运茶室”喝茶多次的人也很难说出其中的原由,他说他只是被那里的神秘气氛一次次地召唤。

茶室里的哲学

也许人们会觉得,世间再也没有比阿禾姆达巴城的“幸运茶室”更为标新立异的茶室了。其实,最新潮最时尚的元素里,可能正浸润着最传统最拙朴的因子。如果我们读过哲学大师蒙田谈论死亡的篇章,或许就能理解“幸运茶室”里那些棺材的意味了。一个名为“幸运”的地方,却让我们直面棺材、正视棺材这个象征着死亡的恐怖意象,其悖论之处正是蒙田哲学的奥义所在。

蒙田告诉我们,死亡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饮食起居中,它是我们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必须面对的。死亡,如同我们看到夕阳落下、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那样自然而然。如果我们能够不惧怕于想象死亡和体验死亡,如果我们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和变故都能泰然处之的话,那么,我们就能真正领悟到生存的快乐和意义所在。人要学会“向死而生”,在对死亡的逼视中感谢我们还平安幸福地活着。

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将阿禾姆达巴城的“幸运茶室”里那些棺材和“幸运”二字联系起来。那些隐含着死亡气息的棺材让喧嚣浮躁的都市人的心安静下来,让他或者她在一种近乎宗教般虔诚的心境中凝视手中的一杯清茶。从缓缓游动的茶叶间,品茶人谛听到了一种来自远古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寂寥如此素朴,它轻轻地拨弄着品茶人的心弦。或许就在这一刹那,他或者她被那弥漫在舌尖之上的苦涩的余香所感动,于是,都市生活中的一切哀伤和失意、躁动和不安顷刻之间都隐匿了,品茶人终于从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到那原本期待恬淡与宁静生活的内心。在这一时刻,死亡——茶——生命之间获得了某种神秘的关联。“幸运茶室”里的棺材,让人在对死亡的想象中获得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一种被救赎的宗教般的感恩情怀。

实际上,那些棺材在“幸运茶室”中就是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布置而成的。如果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新潮怪诞的构想其实正是吸取了一些古老的宗教文化养料。在历史上,有些部落和民族,他们就有着这样的文化崇拜:即在一些大型的狩猎或庆功宴上,待众人饮到酣畅处时,一具尸首或一副棺材会被抬到宴会上来,于是,全场肃静,一起瞻仰它们,等到仪式完毕之后才继续欢饮。尸首、棺材是要让人们在欢乐的时候警醒:死亡时时刻刻都在逼迫我们,那么,幸运地活着的人们又该怎样珍惜自己倏忽即逝的生命呢?这种远古的宗教仪式昭示着最古拙最朴素的生命哲学。

与中国文化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东方文明古国,茶称得上是国粹了。中原大地,不论是乡野之农夫,还是儒雅之名士,国人皆以茶为趣。当然,劳累一天的农人,捧着个青瓷大壶一饮而尽的感觉,与竹林七贤以诗论茶、以文品茶的境界当是迥然有别,而现代都市里的小资们在摇摇曳曳的烛光下,渐酌渐啜,顾盼神迷,自然又是另外一种风情了。这些不同的况味,有人硬是要以“雅”、“俗”来界定,其实,大俗若雅,大雅若俗,这可能是最朴素最有力的逻辑。但或许是因为它亦雅亦俗、寓雅于俗的品质,茶较之于其它的东西,能蛊惑更多的人心。

不管是雅是俗,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总是一脉相通的。可以说,儒、释、道三种文化的精华都被创造性地吸收在之中。

儒家尚实,深信天道酬勤、真水无香。而中国,最讲究的也是功夫二子。下足了功夫,就能化平淡为神奇,以朴素之叶酝酿出人间琼露。当一片片的茶叶在杯中舒卷自如,摇曳生姿,散发着丝丝缕缕、若有还无的幽香之气时,品茶人怎能不感慨:“真是功夫!”

佛理禅机同样也渗透在中国的中。佛的所谓明心见性,无外乎是心的敞明与性的修炼,而茶就是要人素朴、要人澄澈、要人清净。惟其如此,才有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之说。同时,佛讲慧根,讲因果机缘,而中也自暗含人生的种种玄机。

或许,还更近于道家的思想。天人合一、神与物游是道的上乘境界。道家在对自然之物的静观默察中获取内在生命的启示,从而寻求养生之道。的最高意境也是使人与茶、茶与人交相感应、合而为一,人在茶的清幽中获得宁静,茶也因为人的凝眸而获得灵性。

一位真正的茶客,能从茶中领悟世道人心,能以清明之眼遥望人生绚烂之后的平淡,“惟宁静以致远”即是茶客所信奉之道。如果一定要为下个定义的话,我们也只能感叹:“道可道,非常道;茗可茗,非常茗”。

“茶”觉日光流年

如今,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一些茶馆总会在不经意间投入视线。他们好像是随着一个城市的某种风尚突然降至的,又好像是在历史的角落里已经存在了千年万年。听说在西方有些咖啡店有上百年的历史,不觉就有些感动,几百年啊,该是怎样沧桑的历史!也许,我们有些茶馆,也有着同样的岁月的痕迹。

在某个午后的黄昏,沿着树影婆娑的小巷,衣裙款款地,不知怎么就来到了一座古老的茶楼。在斑驳的光影里,不觉感叹着日光流年,感叹着繁华易逝、人生如梦。而那座古老的茶楼,那座见证历史兴衰的茶楼,又曾聆听过多少生命的叹息呢?在历史的沉浮中,又有什么不是惊鸿一瞥、过眼云烟。绚烂之后终归要趋于平静,不妨还是上楼去聆听茶的秘语吧。

喝着茶,突然就想到了那个传奇的女子张爱玲和她的那些个传奇的故事。小资们对于她应该是无比熟悉的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她曾无比焦灼地说——“成名要早”,并且很快以其超常的才情,不仅让旧上海的十里洋场认识了她,而且让旧上海的整个风情时代记住了她。可是,城市小资们或许没有注意,张爱铃其实后来一再地反思过“成名要早”的时代病和都市病。她常常说,人生有飞扬的一面,可这飞扬也是要以安稳来作底色的。而她笔下那些悲情故事的主人公,往往终其一生才蓦然醒悟:原来他们的人生,缺乏的就是安稳这一底色。

张爱铃应该是喜欢茶和深谙茶之道的,她在她的小说中一再地写到茶和茶楼。《茉莉香片》就是这样开头的:

我给你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你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您先倒上一杯茶——当心烫!您尖着嘴吹着它。在茶烟缭绕中,你可以看见香港的公共汽车顺着柏油出道徐徐地弛下山来。⋯⋯

说故事的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用足了心思的;而听故事的人,在一点一点啜饮着茉莉香片时,或许也会有所动心。

且让说者与听者一起来禅悟茶之道、人生之道。

[恒品茗茶]安徽:以茶立德 徽派茶道


徽州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以求汤清、气清、心清,境雅、人雅、器雅。近年来黄山有关部门把古代饮茶的礼规编成一套程序,进行“表演”,深得游客的青睐。这种表演有四个或八个姑娘进行,大致分以下几道程序:

1、静气,即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营造一种安详的气氛;

2、烹汤,即取泉水(或河水)烧沸烹气一般用瓦器、锡壶,要洁净无异味,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

3、焚香,敬茶圣陆羽,

4、涤器,洗涤茶盏,茶盏要用白瓷,洁净无瑕,洗后用干布擦干;

5、烫盏,用开水汤一遍盏,以荡祛寒气;

6、赏茶,察茶色,观察形,闻茶香;

7、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盏中,一般每盏以3-5克为宜;

8、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而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湿润涨发;

9、注汤,用三沸水,提壶急水下冲,但茶汤要均匀,水至七分,加盖少顷;

10、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以茶会友;

11、闻香,约三分钟,将茶盖轻轻揭开一缝,使香气溢出,沁人心脾;

12、观色,绿茶已青翠为胜,观之汤清叶绿为上品,浑黄者次之;

13、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

以上""即可配乐表演,亦可亲身试验,必定会从中得到乐趣,以益身心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