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话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3
黑茶老茶 黑茶散茶 黑茶开茶

黑茶老茶。

七、八月的夜很晚才变黑,暑气难消,药铺子已经够得上宽敞,还是待不住人。于是便搬出小桌小椅,摆在药铺门口桐树与白杨的枝叶下。浓密的叶片将桔红色的路灯几乎完全隔开,这时我就象远离阳光,躲进了一片清凉幽境。悠悠往来的行人,很多光着膀子、腆着肚子的老少爷们,尽是喝完扎啤、吃过烤肉的模样,更有一个接一个花裙挂风的靓女,将身上各种香水气味扇进我的鼻孔,真是身材婀娜,观之动火;芳香馥郁,中人欲醉。药铺大厅桌上摆放着的那台电脑看到老板出来了,也趁机偷懒,用屏幕保护遮住它的脸,不久就呼噜噜地进入了休眠状态。在这个时辰还进药铺的顾客,除了让空调摆弄的不断感冒的人以外,就是盯准了各色菊花等凉药泡茶喝的人。尽管神农氏尝过的百草在这店中应有尽有,我却不把它混进茶中饮用。对我而言,品茶是一种参禅悟道,需要一种专一,决不能让恶紫多朱。

当一壶香气四溢的酽茶摆在小几上时,靓女们竟真的成了些庸脂俗粉,如空气般从我身旁流过。苏轼说的好:“从来佳茗似佳人”一捧佳人在握,又怎可心有旁鹜。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但地不分南北,人不论老少,自古而今,决不乏喜好饮茶者。其中尤其著名的有我们先祖炎帝,有我这药行的鼻祖神农,或说炎帝和神农同是一个人,有大家做梦梦见的周公。汉朝的两位最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杨雄也都嗜茶成瘾,莫非那些铺张扬厉的文章没有茶的支撑便缺少了灵思?晋朝宰相谢安面对战争的从容镇静莫非也与他的日常勤于饮茶有关?由是观之,茶当是有德、有智、有才、有术者的饮料,不同于浆之救渴,酒之解忧。茶神陆鸿渐深明其理:“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以尽管天天翻滚在生意场上,可我于品茶我自认是位至诚君子,绝对够得“精行俭德”四字。壶中天地,茶中之味。正足以借之逃名遁世,去获得片刻的愉悦闲暇。昙济道人曾今在人公山设茶款待当时名士,王子鸾品用后竟说:“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真是实获我心。

茶中究竟能品出什么呢?这就象一位目不识丁的山野之人问秀才书中有什么一样。我要说品茶也是一种道行,可以凭以修心,可以借之观人,啜吸进的是日月山川的灵质秀气,挥发出的是芸芸众生的志趣情意,不比美酒入口,恶臭喷薄。茶是饮料中的高人雅士,需要澄心静性的去体味,需要用闲适和想象去培养。口含龙井,有如徜徉于西子湖畔;口含普洱,有如游戏于蝴蝶泉边;一盅碧螺春,有如登陆于蓬莱仙岛;一盅铁观音,有如皈心于南海妙境。佛家的“六如”渗于其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儒家的“九如”透于其里:“如山如埠;如岗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霰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懂得了这个“如”字,才能从自如达到真如,从有为达到无为。茶又绝不是兴奋剂、镇静剂,茶是一杯忘情水,喝过它后,我会明白美女与骷髅无异,就会视权利与钱财有如粪土。大街上的公子哥们常握着一把大这扇,上书着“酒、色、财、气”四个大字,我的扇面却要只题一个“茶”字。简练而素雅,又不食人间烟火。茶的风度是由茶者风度决定的,饮之于伯庸则为廉,饮之于虞舜则为让,饮之于孔门绪贤则为君子。而饮非其人,犹汲浮泉以灌蒿荻,罪莫大焉。即便潇洒脱俗的贾宝玉,也被妙玉讥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了什么?”可仔细一想,这几句话实在只是思春美尼的难禁情话,多了几分挑逗在其中却渣滓未净,应了“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那首谶诗。还是老和尚比小尼姑见识多多,有位小和尚问老和尚:“生死到时如何?”老和尚说:“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才是懂得茶中之味的行家话语,于平凡中现出超脱。

食不言,寝不语,喝茶时却非要说话不行。不论身边是谁,哪怕是头牛,也要以诚相待待,吐诉衷肠,仿佛饮进肚中的是些灵感,会稍纵即逝,不吐不快。酒助豪气,茶助逸兴,因而二十多岁的小伙食和饮酒,三十多岁的人宜于品茶。而后者就如杯中茶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将人生的酸甜苦辣、遭逢际遇都沉潜在内心,将适然淡然,远观达观都在脸上现了出来。张孟阳有诗云:“芳茶冠云情,溢味播九区”,会喝茶的人情感丰富而深沉,岂是呼么喝么的毛头小火所可以比拟,茶本苦物,吃过却甘,不正是人生的一种征况吗?

茉莉、菊花、梅花都可以用来荐茶,虽然风韵可赏,却有损于茶味。还是我们药行的老前辈华陀说得好:“苦茶久食宜意思。”我放下端着的茶盅,望了望自己店中一屉屉的草药,竟然都比不上这盅茶有味。

十年之后的我,也许会是一个游方和尚,托着一只破钵,到处化茶吃。谁让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佛心”呢?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原标题:明海法师:茶味古今同

冬至居士译日本伊藤古鉴《茶和禅》一书,嘱余序之。禅宗例来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不依文字,禅是不可说的。在佛教而为禅,在百木而为茶。禅心茶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样不可说。古德言:水月道场,空花佛事。为方便故,我不惜拖泥带水,牵扯葛藤。

茶与禅,其源皆在中国。以茶喻禅,更是古代中国禅师的创举。

唐代,赵州禅师驻锡观音院(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一日,有二位云水僧参访赵州,请教佛道。赵州禅师问:你们以前来过吗?一僧答道:“不曾到”。师说:“吃茶去!”一僧答道:“曾到”。师说:“吃茶去!”见此,立在一旁的监院不免满腹狐疑,问:“师父,怎么来过的、没来过的,都要去吃茶呢?”师叫监院的名字,监院应诺,师说:“吃茶去!”

曾到、未曾到、监院,为什么都要吃茶去?这到底是一杯什么样的茶?

这杯茶,禅林名为“赵州茶”。千载以来,于此言下,无数禅人顿见嫡旨,歇下狂心,打破漆桶,彻见光明。

一句“吃茶去”,一碗“赵州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的禅心。

何谓禅心?平常心是。是心平等,无凡无圣;是心无住,无执无著;是心慈悲,无亲无疏;是心智慧,无辩无别。

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不容思量,不容分别,解粘去缚,断惑截妄,当下即是。所以,曾到也好,未到也好,监院也好,“我法无分别”。

由此可见,禅门宗匠,以平常心,行本分事,扬眉瞬目,无非是道。

佛法是因缘法。茶之为茶,也是一大事因缘。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冬至居士的译本,文畅词达,言简意丰。其中系统地介绍了茶道在日本的发展衍流,茶人茶事,星河灿烂,禅心茶味,盎然其中。翻检之,多有会心微笑之处。

这本《茶和禅》,犹如以手指月,茶是指,禅是月。于此须知,禅心茶味,非关文字。若能会得此,则能于当下这一碗茶中,与祖师心意款通,明白为何禅心无凡圣,茶味古今同了。

俭清和静话茶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的发源地,于是茶与中国传统文化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茶文化内涵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经历代茶人孜孜以求,至今却仍无答案。日本茶人推崇“和敬清寂”为四谛;台湾茶人认为“清敬怡真”是茶艺的基本精神;韩国茶人奉行“和敬俭真”的茶礼;我国已故的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倡导“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而当代94岁的茶学泰斗张天福先生总结了他毕生对茶的研究,提出了“俭清和静”四字真言,他认为倡导这样的茶礼“可培养高雅的生活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使社会更加优雅、祥和。”我觉得张老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探讨,所以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茶文化内涵厚重,博大精深,融汇“三教”,思接千载,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修养、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志趣的人,从不同角度去用几个字来概括茶文化的基本精神,自然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古文如其人。从张老倡导的“俭清和静”,我可以看出他以茶倡廉,以茶为礼,以茶修身养性的高尚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可以透视出一位德高望重的真正茶人的赤子之心。

茶礼中“俭”字典出唐代陆羽《茶经》。在《茶经》“一之源”中,茶圣陆羽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可以理解为行为专诚。“俭德”可以理解为品行端正,不放纵自已。张老把“俭”字放在茶礼四字真言的首位,意在倡俭、倡廉、提醒人们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生活,千万不可忘记了我国人民勤劳朴素、精行俭德的光荣传统。

“清”字有多种含义。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以为茶可“致清导和”;苏东坡赞美茶的品格为:“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品茶是心灵的歇息,是心性的修养,是心情的放松,最讲究的是茶要“清、香、甘、活”,水要“清、轻、甘、洌”;心要清明虚静;境要清幽高雅;器要清洁精美;茶友要有冲淡绝尘之清逸,不污时俗之清高,以及栖神物外之清灵。在这些基本条件下,古代儒士们还以六艺助茶,添之清新;以茶辅雅事,添茶人之清兴;以茶讽世,显儒士之清傲;以茶会友,表平淡脱俗之清谊。张老倡导“清”字,不仅传承了中国美学所追求的以“清”为美的崇高意境,而且希望茶人在浊世红尘中,多一分清醒,多一分清白,多一分清廉。

“和”既是中国的哲学基础,又是中国茶礼的核心,从哲学上讲中国之“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和太和”。“保和太和”的意思,是指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正道。

从礼学的角度讲,“礼之用,和为贵。”儒家讲究待人要和气,家庭要和睦,朋友要和衷共济,国家民族之间要和平。道家提倡“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4章),“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故贵在守和。”(《老子》第42章)。佛教对“和”也有精深独到的理解,其最有礼学价值的是“六和敬”精神,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在激烈竞争的现实世界中,“和”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合力,是维护国家团结与稳定的法宝。张老倡导以“和”为核心的中国茶礼,无疑有利于建设一个祥和、文明、温馨的社会生活环境,无疑能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静”的内涵亦很丰富。茶要静品,心要静笃,老子曾说:“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苏东坡也认为:“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因为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静可体道人微。张老在茶礼中以静为四字真言之一,其目的是在宁静中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达到宁静致远。

张天福先生是我修习茶文化和茶学知识之良师,亦是忘年之交的益友。张老所倡导的俭、清、和、静四字真言,是中国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报春花,尽管目前各学派对真谛见仁见智,尚无定论;尽管我希望在中国茶文化园地中有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但是,可以2肯定地说,张老所倡导的中国茶礼这朵花很美!很美!

修身养性话“茶道”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在同行朋友“老”武井太郎陪同下,来到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茶室,门前有个石臼,里边盛着清水,客人先要在此净手,再敲击几下木钟,主人听到后就会出来笑迎。有趣的是,入口的“门”,只有半身高,来者必须低头躬身,才能进入,如果是武士,还得摘掉佩剑,以示谦逊和安宁。精通者,被让到首席。举行的时间,通常为上午7时的“朝茶”,8时的“饭后”,正午12时的“消昼”和下午6时的“夜话”四种。专用的茶室,因流派不同各有千秋,多以日本式民宅结构,壁龛的立柱用圆木,窗子用竹格,顶棚糊蒲席、竹帘。屋内陈设除缀以富有艺术特色的书画、插花、盆景外,最好具有隐士茅屋的特色,面积可大可小,标准为7.3平方米。茶室内,在草席的一角,放着炭炉和各式各样茶具。所用的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绿茶,用石臼研制而成,泡茶分浓淡两种,浓茶呈暗绿色,味道清香微苦,主人将两杓茶放入碗内,开水冲泡后,再拿竹签不停搅动。第一碗先敬首席,客人双手接过后,将茶举至额头,饮用时不由发出“吱吱”响声,表示对主人好客的赞赏。仪式后,还有丰盛的讲究,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礼仪。在日本,每逢佳节、贺庆、迎送、叙旧等场合,都常常举行这样规模大小不一的活动,通过一整套点茶、泡茶、献茶、论茶以及对茶具的选择、环境的布置、场所的建筑等的品评欣赏,加深茶人之间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沟通,摆脱现实社会的苦闷、约束,给未来带来企盼、希望。日本,始于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对茶之原、茶之道、茶之具都有精辟论述。传入日本后,不断发扬光大,最初是用以煮茶祭神,祈求安丰,正如有关古诗所描绘:“萧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至于当初的具体情况,刚好最近新华社有篇《日本源自杭州径山》的报道,经权威专家考证,那是在南宋瑞平二年(1235年),也就是日本嘉桢元年,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辨圆来到中国,在杭州余杭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禅寺,拜无准法师为师,在苦钻佛学同时,还对种茶、制茶发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不仅将茶籽带走,播种在静冈县的安培川、蒿科川,而且把径山寺“抹茶”制法与“茶宴”仪式,传播开来,大大促进了日本茶业的兴起、发展,经过漫长的24个春秋,日本东福寿大应国师南浦绍明求学也到径山,回国时,不仅将茶具带走,还将那里的“点茶法”和“茶宴”礼仪传到日本,使方兴未艾的日本,更加规范,更加发展,以至成为深入人心的终生修养之道,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即为拥戴和平、尊敬长者、清净洁好、幽闲寂雅的崇高境界,从而感悟到人应该如何生活,应该用什么精神支配生活等人生哲理。冬去春来,岁月悠悠,经历千百年的变迁、完善,日本根据继承者们的不同主张,形成了各种流派。当今主要有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其中又以里千家影响最大,其会员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并在京都设有“中心”,开办“专门学校”,高中毕业深造三年后,成为里千家“淡交会”会员,才有资格到各地“学校联络协会”讲授课程,对青年进行情操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实现自己远大理想。里千家还是中日友好非同寻常的光荣使者。我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时,里千家第15代家元千宗室,主动献茶祝福。1979年,千宗室首次组团来华访问。翌年夏天,千宗室偕夫人再度率480多人组织的“日中友好交流里千家青年之船”,访问我国,为中日友谊的历史,留下了美好的一页。

防暑降温话“米茶”


盛夏酷暑,大凡到过湖北钟祥的人,无论你就餐于宾馆饭店,还是作客于农家庭院,都会被钟祥“米茶”防暑降温的功效所折服,对它赞不绝口。

钟祥“米茶”汤色清淡茶黄,香气浓郁扑鼻,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食之可以饱腹,饮之可以解渴,是夏季防暑降温之佳品,天气越热效果越好。若吃经过发酵变酸的隔夜“米茶”,那将是另有一番风味,如饮酸梅汤那样畅快。如今“米茶”已从农家小院登上了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成为中外佳宾争相品尝的美味佳肴。

钟祥“米茶”不仅可以防暑降温,而且还是瘦身美体人士的最佳食物。它既能饱腹,又没有过剩的营养,这样一来,既可瘦身,又免受挨饿之苦。同时它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米茶”经过处理后,大米中的糖分大为减少,患者可常年食用,而不用担心血糖增高。

钟祥“米茶”是钟祥地区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其做法非常简单。将无须淘洗的大米放在锅里文火不停地用铁铲炒动,直到大米成杏黄色时便可起锅。要特别注意的是掌握起锅火候非常重要,起锅太早则大米不焦,“米茶”吃起来味道不好;起锅太迟大米被炒糊而不能食用。起锅后的大米如果是要留之慢慢食用则要摊凉,如果马上食用可用清水淘净,再放凉水煮沸即可熄火,用锅盖盖好,捂焖10---15分钟便成,稀稠全凭自己的喜好将水放多或放少。“米茶”煮好后热凉均可食用。

买茶,要留心这些话术


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不仅茶叶品质良莠不齐,就连茶老板也会用他们的话术来引诱茶友买茶,其中还有些违反茶叶品质的,茶友们要擦亮眼睛仔细看了,买茶时别轻易相信这些话术。

1、不苦不涩不是茶

这也许已经是茶友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但事实真不是这样的。

通常,茶是由苦涩味的,但是好的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很快将茶的苦涩转化成淡淡的甘甜,即回甘。

转化的越快,茶就越好,如果苦涩味一直停留在口腔,不能转化为甘甜,那么茶叶的品质很可能是不好的。

特别是苦涩难以下咽的次差茶,香气不纯,滋味没有,只有苦涩的次差茶,请当垃圾。

茶友们不要“不苦不涩不是茶”给骗了。

2、茶没好坏,适合就好

原本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但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茶叶的品质要过关,而是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说自己喜欢的茶,比如茶类,或者说同类茶的品种,或者不只追求最好。但如今很多茶商断章取义,打着这句话的旗号,售卖品质不好的茶。

天天喝高品质的茶,嘴巴就会告诉你茶其实也有好坏之分。但适口却是真的,前提也是建立在茶品质过关的基础上。

3、茶香不好,但韵好

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茶韵是品茶时的一种特殊感受,是一种感觉、境界,香气是品评茶叶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茶香都没有,茶韵又从何谈起。

更何况,好茶多的韵与香气相关,没见过香气不好,却韵特别好的茶。比如观音韵,这样的铁观音香气一定非常迷人,因为还有前句兰花香。

4、我认识某茶叶大师,我爸是茶农

这句话更像是自我吹嘘的一种手段,卖茶不是卖人情,更何况,认识也不一定卖的就是好茶,不是还有很多明星代言的产品品质也不怎么样的吗?还有我爸是茶农,等等,已经成为营销的手段。

更何况,大师太多了,认不过来。茶农会营销,要价更狠,更不专心做茶,心不在,茶哪里会好。

武夷山岩茶村里话“斗茶”


武夷山大红袍如雷贯耳,但是知道武夷山岩茶的人却不多。走进种植正宗岩茶的岩茶村,处处飘荡着浓浓的茶韵。

一进余盛良的家,偌大客厅里只见一张巨大的根雕茶案,案上茶壶、茶杯、茶勺、各色茶叶和茶食等一应俱全。“我给你们泡点陈年的岩茶尝一尝。岩茶越陈越好,去掉茶叶的火气,更润泽。”余盛良边说边煮上了水。落地玻璃窗外,一侧是竿竿翠竹,一侧是郁郁葱葱的茶山。

什么是岩茶?“因为武夷山的茶树是长在岩石上。”身为高级评茶师的余盛良说,“你看,那边茶树根部泥巴下面没多深就是岩石,是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地貌,石头经过漫长风化形成的土壤,它的PH值等特性和别处不一样。在这样土壤里的茶树是长不大的,茶叶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们称之为‘岩韵’,也就是‘岩骨花香’!”

余盛良家做茶的历史相当悠久,“到我已经是第六代了。岩茶村做茶历史更长,有800多年。宋代范仲淹写过一首斗茶的诗,说的就是这里斗茶的故事。”

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对武夷山岩茶的品质赞誉颇高,“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近几年,这一民间斗茶的习俗搞得更热闹了,已经成了标准化的赛事、技术交流的平台和品牌推广的渠道。

今年8月18日至22日,150多户岩茶村的茶农带着327个优质岩茶茶样参赛,比去年增加了近65%。岩茶村里,树荫下,数十张长条木桌摆放起来,品茶杯一字排开,分为大红袍、肉桂、水仙和品种4个系列,评委由特邀茶叶专家评审和送样者、市外茶商等组成。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茶商纷纷慕名而来。

连续举办5届的斗茶赛“斗”出了经济效益,昔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岩茶不仅打开了销路,价格更是一路走高。以前茶叶积压卖不出去的大有人在,现在是供不应求,8月份今年的茶叶已经基本售完。现在岩茶村有一半以上茶农办起自己的茶厂,年收入最多的茶农达到几百万元。今年4个系列的斗茶状元被福州君越茶叶有限公司以72万元的高价收购。

多次获奖的余盛良办起了擎天岩茶厂,也从简单的人力劳作升级到机械化制作,现在有综合摇青机6台、大型烘干机1台、小型烘干机1台、提香机2台,每年采茶季节还要聘请40多名工人。

“我觉得斗茶赛最重要的效益体现在生态上。”余盛良说,“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非常大。通过麻雀、茶毛虫等生物链治虫,茶叶就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山上植被增加了,过强的日照就可以被树木遮挡,保证茶树生长的潮湿度,负氧离子含量也高了。”

“为了卖出好价钱,村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少了,自觉施用有机肥,采取人工除草和生物杀虫。武夷山的山更绿、水更清、动植物更多了。”余盛良望着“种”在屋里、三棵碗口粗的竹子笑着说,“我盖房子时,特意把这几棵竹子包了进来,舍不得砍掉它们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