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作用?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参茶的功效和作用 茶树和白茶树 揭阳炒茶的功效和作用

【www.cy316.com - 参茶的功效和作用】

之所以要说道这个,是想联系前文《茶梗的作用》让我们学会对知识的应用和思考,而不要人云亦云。

1.木质部: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无机盐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他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2.韧皮部: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体内输导养分,并有支持、贮藏等功能的复合组织。其中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糖类、蛋白质等)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他们来完成。

多数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首先是葡萄糖,但葡萄糖很快就变成了淀粉,暂时储存在叶绿体中,以后又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碳水化合物外,还有类脂、有机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等。

植物体各器官中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共同组成维管系统。

由此可知:

①茶叶生产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流失,茶梗不会给叶片带来香气物质,叶片有了就有了,没有也不会增加。或许能增加点矿物质营养。

②带梗的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成茶,益养元素和香味更出色,更适合藏养出“老茶”。

③芽茶我们更多的是要它的美和爽。成茶去梗要的是精致,同时也去除了部分营养元素和香味成分。

cy316.com扩展阅读

武夷岩茶三部曲


武夷岩茶是众多茶类中制作工序最多、最复杂、人为因素影响最大的茶类。

古语云:岩茶是“乞丐的外形、黄金的身价”。岩骨花香,透出的香,品出的韵,回味万千!

岩茶怎么品?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听小编慢慢道来。

三闻

三闻,即干闻、热闻、冷闻。

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

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辛锐、纯正、清淡、平和等表现形式。

冷闻:是指温度降低后再闻茶盖或杯底留香,这时可闻到在高温时,因茶叶芳香物大量挥发而掩盖了的其他气味。

三看

一看:茶叶的外观形状及色泽。好的岩茶外形应当紧结重实,条形匀整饱满,无杂质,无黄片,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细看叶面有蛙皮状沙粒白点。

二看:汤色。好的岩茶冲泡后的汤色应当橙黄或青红,清澈明亮,赏心悦目,浓茶可呈鲜亮的琥珀色。

三看:叶底。叶底是指冲泡品饮后壶中剩下的泡开的茶叶叶片。好的岩茶在冲泡后叶片柔软,边缘呈暗红色,中央显清绿色略带黄。

三品

三品,即通过“含英嚼华”品啜茶汤来评鉴岩茶的内质。

一品:火功,看是“足火”、“老火”或是“生青”。足火的岩茶汤有糖香味,老火的岩茶。

二品:滋味,看茶汤的滋味是鲜爽、甜爽、浓醇、醇厚、醇正,还是淡薄、青淡、生涩甚至苦涩。一般而言,好的岩茶汤入口过吼都顺口润、润滑有活性,过后回甘明显。

三品:岩韵,品悟岩韵是饮武夷岩茶的特色,要用心综合领略武夷岩茶中的“香、甘、清、活”这四大因素,特别是“活”字,要从舌本去细辨、从喉底去感受,要能体会出舌下生津、口里回甘、神情气爽、心旷神怡的快感。

三回味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

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

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

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腑六脏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辨茶三部曲


1、辨茶色茶味

新茶色泽绿润有光泽,嗅之有浓浓的新茶香。汤色碧绿,有清香,或熟板栗香、兰花香等,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陈茶色灰黄觐划暗无泽。对着陈茶哈哈热气,湿润处叶色黄而干涩,嗅之有冷感。汤色深黄,味醇厚爽口,但稍欠浓,叶底陈黄欠明亮。陈茶若保管得好,色泽虽如初,但无光泽,香气低沉。

2、辨叶肉厚薄

春茶:自白露以后,经过几个月的物质储备和营养蓄存,春到来时,温暖适宜,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因此,芽叶硕壮饱满,色绿润泽,条索结实,身骨重实,品味浓醇爽口,香气高长。叶质柔软。

夏茶:自春茶之后,一般将立夏以后采制的茶划分为夏茶。夏日,昼长夜短,日照强烈,气温高,降雨量多,茶树生长速度快,但芽叶生育期短,故而叶肉薄,多紫芽。因此,夏茶条质较硬,叶脉显露,夹杂有青绿色叶子。

秋茶:立秋以后气温由炎热进入凉爽,茶树经过了春茶夏茶之后,秋芽萌发,养分明显不足,芽叶细长显得软弱无力。昼夜温差大,秋梢生长速度较缓慢,叶与叶之间间距较大,叶面面积较小,茎细且长,对夹叶较多。故秋茶色绿,条索紧细,丝筋多,身骨轻飘。汤色淡,味平和微带甜,香气淡薄。叶质柔软,多单片,嫩茎,含铜色叶片。

3、辨身骨重轻

高山茶 (洲茶):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常年云遮雾绕,在温射光照下茶树悠然生长。故成茶条索肥壮,身骨重实,色绿润有光泽;汤色绿亮,香气高长,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平地茶则与此相反。

茶树虫害--茶树木liao尺蠖


学名 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 鳞翅目,尺蛾科。别名核桃尺蠖、洋槐尺蠖、吊死鬼、小大头虫。分布北起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海南、广西、台湾、云南,东邻滨海,西至陕西、甘肃,折入四川。

寄主 茶树、棉花、玉米、荞麦、梨、桃、杏、李、萝卜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整枝叶片吃光,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质量。局部地区发生严重。长江、淮河以北密度较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3lmm,翅展54—78mm,翅体白色,头棕黄,复眼暗褐,触角雌丝状,雄短羽状。胸背有棕黄色鳞毛,中央有l浅灰色斑纹,前后翅均有不规则的灰色和橙色斑点,中室端部呈灰色不规则块状,在前后翅外线上各有1串橙色和深褐色圆斑,但隐显差异大;前翅基部有1个橙色大圆斑。雌腹部肥大,末端具棕黄色毛丛;雄腹瘦,末端鳞毛稀少。卵椭圆形,初绿渐变灰绿,近孵化前黑色,数十粒成块上覆棕黄色鳞毛。幼虫体长70mm左右,体色似树皮,体上布满灰白色颗粒小点。头部密布白色、琥珀色、褐色泡沫状突起,头顶两侧呈马鞍状突起。前胸盾前缘两侧各有l突起,气门两侧各生1个白点。服部第2—10节前缘亚背线处各有1灰白色圆斑。蛹长30—32mm,初绿色后变黑褐色,表面光滑,头顶两侧具明显齿状突起,臀棘和肛门两侧各有3块峰状突起。

生活习性 华北年生1代,浙江年生2—3代。以蛹在树冠下土缝或堰埂、梯田缝中越冬。华北5—8月羽化,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卵产于树皮缝或石块上,每雌可产卵1000一3000粒,成虫寿命4—12天,卵期9—11天。5月下旬一10月为幼虫发生期,8月为害严重,初孵幼虫有群集性,较活泼,可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2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期40天左右,一般6龄,老熟后入土多在3cm深处群集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清晨人工捕捉。(2)成虫羽化前结合翻树盘在茶干周围lm内挖蛹。(3)震落捕杀幼虫。(4)药剂防治 各代幼虫孵化盛期,特别是第l代幼虫孵化期喷90%敌百虫800一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l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50%辛敌乳油1500—2000倍液、30%氧乐氰乳油2000—3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一8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3000一4000倍液以及其他多种菊酯类杀虫剂,均可收较好效果。一般第一次施药在茶发芽初期,第二次在茶芽伸长3—5cm时为宜。必要时可选用甲氨硷、速灭畏、百硷1号、功夫等杀虫剂加入等量消抗液,防效可明显提高。3龄前用药防治方法参见茶尺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