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的等级,知道这些你就是资深茶友了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的等级 黑茶等级 乌龙茶的等级

黑茶的等级。

品茶,主要是品香和品味,而香气,是茶最迷人的地方,它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东西。

香气曼妙,缥缈无常,捕捉不到,却让人魂牵梦绕。

我们追求香气,喝茶,买鲜花、喷香水、焚香,都是为了那一缕让人神往的香。

我们是如何感受茶香的?

对于初学者,他们会通过闻来体会香,即鼻腔感受。

茶香随着热气进入鼻子,再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香气的感受和记忆就形成了。这种香通常散的很快,尤其是茶水冷了后,香气就没那么浓了。

其实,喝到的香,即口腔感受,才是真香。

当你呼气时,空气从肺里涌出,把口腔中、茶汤中的气味分子经过嗅上皮,与嗅觉感受器交融,营造了茶整体的味觉感受,即“口齿留香”。只是这部分功劳错记在了“舌头”的账上。

如何感受茶的香气?

喝茶多年的人,有一个习惯,试茶时会吸一大口茶,然后让茶在口腔里翻滚,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漱口”

恰恰是茶汤翻滚的这个过程,鼻子能够最大程度地去感知茶汤通过空气传来的香气,粘附在口腔里的香气,还有包含在水里的香气。

一款好茶,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绝不是说说而已。

那么,我们品一款茶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闻香呢?

①干茶香

取少量(几片就够了)茶叶,轻呼一口气然后凑近闻香,可以闻到茶叶的干茶香。如果有不愉悦的香气或者霉味,购买就要慎重了。

马上冲泡的茶,可用盖碗温洗之后,将茶倒入,茶具的余温也会将茶叶的干香激发,可供闻香。

②水飘香

有的茶一入水,香气袭人,但入口之后却无处寻踪迹。犹如初次见面便热情过了头,转身就把你忘了的朋友,基本没什么真心。这种香闻得到,喝不到,骗人的…

③香入水

这样的茶,总体感受就是:闻起来的香>喝起来的香。

茶的内质是固定的,如果要把茶香做得能飘出水面,那能溶解在水里的香气会受损失是一定的。这类茶,属于小聪明,喝茶久了便很容易识破…

④水含香

有的茶闻着香气一般,似有似无,入口后香气反倒清晰起来,香气好像是从茶汤里逃出来的,立即充盈这个口腔,在唇、齿、喉之间弥漫,回味持久。

我们试茶时在口腔滚茶汤,目的就是要感受水含香,这就是溶解于茶汤里的香气。

⑤水即香

一泡好茶,归根结底是一泡好水。我们说茶汤,这个“汤”的含义是什么呢?

当茶遇到水,相互融合,茶使水有了厚度和浓度,变成了一碗香醇的茶汤,水即是香,香即是水,无法分离。

水之所到,处处留香,即便是人走茶凉,而冷香不散。

更科学的解释是,因为热力学运动,茶的香气分子会藏在各种能到毛细表面,并依附在上面,如木头纹理间、地板、植物等。

小编推荐

资深茶客告诉你,茶香也能分出等级


有的茶香闻着很是浓烈,喝起来却没什么味道;有的茶香扑鼻而来,喝着也唇齿留香。可见同样是茶香,也是有高低不同的,据资深茶客说,茶香可以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竟然还描述的清晰易懂。

第一级的茶香:水飘香

这一层次的茶香暂且叫他为水飘香吧,茶香肤浅漂浮在水面之上、散发在空气之中、甚至沾染在杯盖之上,闻起来香气很好,喝茶汤的时候却几乎感觉不到什么茶香。

第二级的茶香:水染香

我们暂且称之为水染香,大部分茶叶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之中,且有小部分能够融入茶汤之中,我们喝这种茶的时候感觉就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虽然也有香气,但是没有闻着那么好。

第三级的茶香:水含香

这一等级的茶香已经可以称之为优良的茶香了,茶香只有少部分飘散在空气之中,可以在泡茶的时候闻得到,而大部分的茶香是融入到茶汤之中的。

茶汤中的香气饱满、下沉,部分从口齿中发散,部分从喉咙中发散。要体验到这样的茶香,茶汤入口时应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嘴微闭,让气息从鼻腔中缓缓呼出,这样能体验到香气的源头。

第四级的茶香:水生香

这种茶香绝对算得上是上好茶香,茶香只有极少一部分飘散在空气之后,但是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却极好,在品饮这种茶的时候,虽然闻起来只有微香,但是在喝完茶之后,香气会从喉咙深处缓慢而持久的发出。

第五级的茶香:水即香

这种茶香算是最为顶级的茶香了,想要体会到这种层次的茶香,必须是那种原料和工艺都最为优秀的茶叶。这种茶香层次丰富而浓郁,和茶汤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茶香就到哪里。喝的时候有种“汤就是香,香就是汤”的美妙感觉。

弄懂这四招,你就是个资深辨茶高手


识茶需要长期的经验,大量的样本,无法速成。但是总有一些一般规律,可以让你用排除法过滤掉太多干扰,在更规范的样本里学习和比较。识茶有秘诀,涨姿势趁现在!

开汤前

1.看干茶:整体

条索肥壮均匀,嫩匀厚实,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粗细不一,色差明显的为下,并且有拼配之嫌。

2.看干茶:个体

个体要看干茶的干燥程度,如果有点回软,最好不要买。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如果有太多的梗、黄片、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

3.闻干茶

闻干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如绿茶应清新鲜爽、红茶应浓烈纯正、花茶应芬芳扑鼻、乌龙茶应馥郁清幽为好。.

开汤

1.看杯盖

用盖碗泡,洗茶的时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好茶在整个制作和仓储过程中都被认真对待,这个道理很通吧。

2.闻杯盖

将杯送至鼻端,闻茶汤面发出的茶香。若用有盖的杯泡茶,则可闻盖香和面香;倘用闻香杯作过渡盛器(如台湾人冲泡乌龙茶),还可闻杯香和面香。首先要热嗅时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外加香气浓郁纯正,冷却后挂壁持久为上;热嗅有酸、涩、焦等异味,香气芜杂,不持久者为下。

品饮

1.嘬茶入口

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有一点共通的是: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这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这口茶汤如果真正愉悦了你,它必然不差!

2.回味

茶汤滋味是茶叶的甜、苦、涩、酸、辣、腥、鲜等多种呈味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如果它们的数量和比例适合,就会变得鲜醇可口,回味无穷。茶汤的滋味以微苦中带甘为最佳。好茶喝起来甘醇浓稠,有活性;舌面发涩,嘴里有粘腻感的这种茶汤必然有问题。

3.看汤色

冲泡茶叶后,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因此,不同茶类汤色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都汤色明亮、有光泽,

4.看汤色变化

如果冲泡手法正常,那么整个品饮过程中汤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品级了。全程汤色稳定,渐渐变淡的为上;几道之后滑坡厉害,非常不耐泡的为下。对于茶汤品质有急速改变的,要小心“靠工艺拉升原料品级”的可能性。

看叶底

1.柔韧性

茶在冲泡过程中,经吸水浸润而舒展,或似春笋,或如雀舌,或若兰花或像墨菊。与此同时,茶在吸水浸润过程中,还会因重力的作用,产生一种动感。信阳毛尖舒展时,片片怒放。如此美景,映掩在杯水之中,有茶不醉人自醉之感;太平猴魁舒展时,犹如一只机灵小猴,在水中上下翻动;君山银针舒展时,好似翠竹争阳,针针挺立。

2.颜色均匀

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斑驳相间,或深或浅,就要小心了。叶张中如果有灼伤红斑的,制作工艺不够好。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也必须是匀整自然的,叶张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

3.有光泽

将叶底控去水分后自然晾放几分钟,迅速失水表面干燥的一定不如始终保持油润的叶底。这和皮肤的锁水能力异曲同工。

喝这些“茶”,你应该注意了!


1头道茶

现代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物质的污染。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应尽快倒出后再冲入开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才是最卫生的。

2变质茶

发霉变质的茶叶里含有青霉酸、氯环素、黄天精等多种霉菌素。这些毒素进入人体,会出现腹泻、腹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

3醒酒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有心脏病的患者后果更为严重。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

4久泡茶、隔夜茶

冲泡时间过长,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炎症。

5冷茶

茶宜湿热而饮,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6烫茶

茶一般都是用高温的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水温过热时饮用。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据国外研究显示,经常饮温度超过62℃的茶者,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饮茶的温度宜在56℃以下。

7串味茶

就是茶叶和其他有味道的东西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变了味。有的味道是有毒素的,如油漆、樟脑味等。

8浓茶

茶叶中的鞣酸会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长期饮用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另外,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有的人饮用后会产生呕吐感。

这些“忽悠”你的卖茶伎俩,坑的就是你!


提到买茶,不少茶友表示本来是欢欢喜喜买茶去,结果往往是买贵或者被以次充好。

在鱼龙混杂的茶叶市场上,不仅茶叶产品可能出现假冒伪劣现象,茶老板的话术也可能让你身陷迷途。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每次都能被茶商忽悠住呢?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防范的吗?

下面收集了茶商一般会使用的卖茶话术伎俩,只要看透了对选茶自然是大有帮助的。

“不苦不涩不是茶”

只要接触过茶,总会听过这句话,而这也是忽悠指数最高的一句话了。事实上,茶的苦、涩的确是不同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苦涩味是由咖啡碱和茶多酚在起作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加工不精所导致的苦涩。

那么如何判断呢?好的茶苦涩能迅速淡化,并有回甘,越好的茶苦涩淡化得越快,回得越快。如果茶叶苦涩后不会回甘,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即“不能化”,就是劣质茶。这种茶有可能是加工不精产生的涩味。

如果买茶的时候听到茶老板说这句话,就一定要警惕了!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尝一口吧。

“我这茶虽然香不好,但是韵好”

这句话真的就是在糊弄茶叶小白了。

茶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通常是和气联系在一起的,称作“气韵”。茶汤除了色泽、香气、滋味外,还有气韵,称作“茶汤四相”。对“茶汤四相”的感受就称做茶韵。但是因为茶品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不同。

如: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还有普洱茶的“陈韵”,西湖龙井的“雅韵”,黄山毛峰的“冷韵”。

再比如说:“观音韵”是安溪铁观音特有的韵味,是铁观音好茶的品质和特性的象征,色、香、味俱全,相融和顺,清香鲜爽,醇厚甘美,留香回甘沁人心脾,耐人寻味,引人遐思。而如果一款茶连香气都没有,还谈什么韵?

“茶没有好坏的,适合就好”

原本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却很容易被茶商利用来忽悠。

茶商所说的“茶”是指各类茶,而每个人的口味、体质、经济能力不一样,适合的茶也就有不同。

确切地说:六大类茶、花茶、花草茶等等茶是各有千秋的,不能说某一种茶类一定比另一种茶类好。但是,如果就某一种茶而言,绝对是有好坏之分,不然整个茶叶审评体系的基础就没有了。

“现在不好喝,放上一段时间就好喝了”

这句话严格意义上来说未必是忽悠,但要取决于你买的是什么茶。因为有的茶制成后要放一段时间再喝;有的茶可以久存,且越存越香。但是,绝对不是所有茶存放后就一定好喝的。

比如烘青、炒青绿茶,制成后一般放10天左右退火后就可以喝了,此时口感最协调,且喝了不容易上火。还有红茶也没什么特别的讲究,通常都可以直接饮用。但是,普洱茶、白茶就适合长期存放。不过适合长期存放的前提也需要是好的普洱和白茶,如果茶本身质量就未达标,保存在长也没有价值。

“我这茶喝了上瘾”

长期饮茶者会对茶叶产生爱好,即所谓“茶瘾”,故有“君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茶瘾”是慢慢地养成喝茶的习惯,并不是说一喝到某茶就上瘾。

而喝茶导致生理上的成瘾性,主要是由于咖啡因引起。相对来说,咖啡因的成瘾性并不强,反而有较好的提神作用,但不会使人过度兴奋,也不会令人过度上瘾。

看完以上这些,相信大家以后出去买茶有了一定的判断了。爱茶之人都想买到好茶,因此,买茶之前一定了解关于茶的知识,这样就很难被“忽悠”了。

这些奇香的茶,你喝过哪种?


茶滋味有浓烈、浓醇、鲜浓,清鲜型,其实喝茶,最先吸引人的,还是茶香气,毫香、清香、嫩香……

中国的茶叶品种丰富,种类众多,香气也多种多样,有的茶,一闻香便知是好茶,下面这几款茶,传闻是中国最香的茶,你喝过吗?

碧螺春:香气并不浓郁,但很有特点,丰富浓郁,还有清新花果香,以前的碧螺春叫吓煞人香,传说康熙皇帝视察时特赐名“碧螺春”,碧螺春是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闻名于中外。碧螺春还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嫩,平常一斤茶用三万个芽头炒出来,而碧螺春一斤得需要五六万个芽头,在茶类中属于佼佼者。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的香气既像果香,又像兰花香,又叫“祁门香”,祁门红茶的香气中,有浓郁的玫瑰花香,日本人又称为玫瑰香。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是以绿茶作为底料,加入茉莉花制成的花茶,它的香气馥郁,清秀雅致,被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是随着花的开放,想起的吐出,再加上吸收的水分,茶汤由绿色逐渐变为黄亮,滋味由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的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茉莉花茶散出来的香气浓而不冲,香而持久,清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铁观音: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高扬的兰花香,有研究表明,铁观音由于沸点的不同向企业会有不同,而且中低沸点的香气组成成分所占有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乌龙茶。

武夷肉桂茶:它是十大名茶之一,是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武夷肉桂香气的滋味似桂皮香,是武夷岩茶中的最佳品种。而且武夷岩茶能够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主要是依靠武夷肉桂的奇香异质。

凤凰单枞:凤凰单枞的香在茶汤中,香气溶于水,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而形成茶滋味的差异。

这些香气馥郁,滋味上乘的茶叶,你喝过几款呢?

这些“茶知识”到底忽悠了你多久?


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不仅茶叶品质良莠不齐,就连茶老板也会用他们的话术来引诱茶友买茶,其中还有些违反茶叶品质的,茶友们要擦亮眼睛仔细看了。

不苦不涩不是茶

这也许已经是茶友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但事实真不是这样的。通常,茶是由苦涩味的,但是好的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很快将茶的苦涩转化成淡淡的甘甜,即回甘。转化的越快,茶就越好,如果苦涩味一直停留在口腔,不能转化为甘甜,那么茶叶的品质很可能是不好的。茶友们不要“不苦不涩不是茶”给骗了。

茶没好坏,适合就好

原本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但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茶叶的品质要过关,很多茶商断章取义,打着这句话的旗号,售卖品质不好的茶。天天喝高品质的茶,嘴巴就会告诉你茶其实也有好坏之分。但适口却是真的,前提也是建立在茶品质过关的基础上。

茶香不好,但韵好

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茶韵是品茶时的一种特殊感受,是一种感觉、境界,香气是品评茶叶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茶香都没有,茶韵又从何谈起。更何况,观音韵就是因为铁观音的茶香得名的啊!

茶农茶才是好茶

不排除有些茶农的茶是好茶,但广大茶农的制茶条件是有限的,没有完整的制茶工艺,生产的毛茶不一定就是好茶。

我认识××茶叶大师

这句话更像是自我吹嘘的一种手段,卖茶不是卖人情,更何况,认识也不一定卖的就是好茶,不是还有很多明星代言的产品品质也不怎么样的吗?更何况,大师太多了,认不过来。

掌握了这些方法,说明你会泡茶了!


一壶茶可以前后泡几次,每次泡的时候,是要把茶倒尽还是留一点在壶中呢?

可以说,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在学茶这个过程中,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最初学习泡茶,要掌握每种茶的特点、茶水比例、温度和时间,等到这些都已经熟悉之后,就会关注泡茶的一些细节,这其实是泡茶水平有进步的表现。

泡茶就是要注意诸多细节,细心观察,才能泡出一杯茶最好的水平。

1、这两种泡法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说法是一定要把壶中的茶倒尽。冲茶之后,把茶汤倒入公道杯,这个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倒茶角度,一般是壶身垂直,耐心地等壶里面最后几滴茶汤都滴干净了。

这样泡茶有两种好处,第一是最后几滴茶是最浓的,可以说是精华成分,如果没倒干净,茶汤浓度不够;其次是把茶倒尽之后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

第二种说法是不能把茶倒干净,这种方法俗称“留根法”,每一泡都留一层浅浅的茶汤在壶里,留给下一泡。

下一泡的时候,留下来的茶汤变浓,直接冲泡相当于稀释调和了一下茶汤,这样不会导致后面几泡茶明显变淡,保持几泡茶下来浓度比较接近,也让茶更耐泡一点。

2、这样的情形,需要把茶倒尽。

小茶壶、小盖碗(约100-250ml)泡茶,属于比较讲究、比较注重茶的口味和香气的功夫泡法,需要把茶倒尽。

如果茶汤没有倒干净,留在壶里,壶体积小,不仅会导致茶底又浓又苦,香味还不好。即使下一泡加水冲泡稀释,茶仍然会带有过久浸泡的闷味。通常来说,泡茶一定要耐心把最后的茶汤滴干净,倒尽之后,还要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酸。

这样的泡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真实地再现了每一泡茶的真实水平,每一泡细微的变化,都能够感受出来,香气持不持久、滋味耐不耐泡,都一目了然。

3、这样的情形,适用于“留根法”。

比较大量、快速、便捷泡茶的时候,采用“留根法”。这种情形相对来说对茶汤品质要求较低,只为了满足即时需求。

比如在办公室冲泡绿茶的时候,通常用一只玻璃杯,没有办法用茶滤把茶水分离开来,也没办法控制茶汤的浓度。

用杯子直接喝绿茶,上半杯较淡,而下半杯教浓。如果把一整杯都喝完,由于绿茶本身滋味就清淡,第二杯再冲泡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需要在杯中留大约1/3-1/4的茶汤,接着冲第二杯。

如果喝茶的人比较多的时候,需要用大茶壶泡茶,这样的泡法通茶会浸泡稍久,茶叶的浸出率达到80%,如果不给下一泡茶留一些“底料”,第二壶茶可能就淡如水了。同理,大壶泡法也需要在壶里留1/3左右的茶汤。

4、根据茶类来判断使用什么方法。

前文是根据泡茶的情形来选择泡茶方法,即小壶泡法、比较讲究滋味的情况下最好把茶倒尽;而玻璃杯泡、大壶泡法相对来说注重效率大于滋味,使用“留根法”更能满足要求。

如果根据茶类来说,通常公认用“留根法”的是绿茶。因为绿茶相对来说不是特别耐泡,且为了观赏叶形,用玻璃杯就十分合适,为了避免喝到的上半杯和小半杯浓度不均,用“留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绿茶以外,像乌龙茶、白茶这样相对清淡的茶类,使用杯泡或者大壶冲泡的时候,也可以留一点水在壶中,避免下一泡太淡。而红茶、熟普茶这样比较浓的茶,不宜久浸,不太建议使用“留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