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贡名字由来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白茶由来 贡茶红茶 贡菊绿茶

白茶由来。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梵净山贡名字由来”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梵净山贡名字由来”相关知识!

梵净山贡茶名由来

从印江上梵净山,进入永义乡团龙村,就会见着村民在山路旁销售"团龙贡茶"。团龙村是个小地方,但峰峦起伏、溪流潺潺、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出贡茶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有 关贡茶的记载,不见于县志、府志,而是出自家谱。

柴氏家族在团龙村是大族,占了团龙村人口的一半。据说他们的祖先在宋末元初从江西迁来,同时也从那里带来先进的生产采制茶叶的技术。现团龙村那30株被确认为我国定植绿茶树中树龄最长、杆茎最大、保护最好的中国茶树王,按柴家后人的说法,是他们的祖先在明朝初年栽种的。专家测定,这些古茶树至少有450年的树龄。《柴氏家谱》记载:"永乐辛卯,广征方物,土司追逼,苦于无奈。至荣祖急中长智,以团龙茸茗而献之,上大悦,恩为宠物。"这当中还有着这样一则故事:早年,这里的一位土家族老人,一天因气候变冷,突然受凉,积食难消。数日后,他用土罐煨了一罐茶饮之,肚子顿觉舒服,次日又饮之,食欲正常,神清气爽。有一次,他又煨了一罐浓茶,放了一个小铜钱泡在里面,隔了一天一夜后,铜钱居然化掉了。此事张扬开去,很快传到了朝廷,皇上就想饮用此茶,朗溪土司便用团龙茶上贡,得到皇上的赞许。

该省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牟应书在摆完这则故事后说:化铜钱的事 ,我们没有试验,但团龙贡茶所含单宁类物质丰富,毋庸置疑。这种酚类衍生物能缓和肠胃紧张,消炎止泻。

随着团龙贡茶名气增大,游山访茶的人也日渐增多。在此情况下,永义乡在团龙村的地盘办起了较大规模的茶场,并请牟应书与贵州农学院茶叶专业高材生、牟应书的儿子牟春林共同解决团龙贡茶采制技术失传的问题。牟氏父子在茶场一蹲就是三年,搜集资料,访老问僧,在茶园里研制,最终确定团龙贡茶是扁形茶,得到团龙村及我省茶叶界的认可。恢复的团龙贡茶享誉四方。湖南省农业厅教授、高级农艺师刘先知、湖南省茶叶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海梅等八人评茶团,对团龙贡茶的评价是:"外形扁实匀齐、形似龙井并非龙井,色泽隐翠、汤色黄绿明亮、香高滋昧浓纯鲜爽、略带花香,色泽比龙井好。"

cy316.com编辑推荐

冻顶乌龙名字的由来


冻顶乌龙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不过关于它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很多人肯定都不太清楚。好奇的小编查阅了各种资料终于找到正版的故事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相传100多年前,在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有一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名叫林风池,祖籍福建。

他学富五车、体健志壮。有一年,举办科举考试,林风池很想去试试,但家境清贫,无力支付路费,同乡人都尊重他,认为他有志气、有志向,得知他想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同乡便共同给他凑足了路费。林风池感激万分,第二天便辞别同乡登程上路,临别时,同乡皆来送别。林风池感动之余更下定决心,要为同乡争气。

果然,林风池考上了举人,并在县衙内上任。但是他从未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上任没多久,决定回台湾省亲。临行之前,林风池邀约同僚好友到武夷山一游,到武夷山后,发现山上岩间长着翠绿的茶树,又听说树上的茶叶能做成皂龙茶,且香高味醇,具有明目、提神和健胃等效果,便想到要是此树能在台湾种植,定能造福乡亲。于是,林风池便向当地茶农购买了36株茶苗,并带回了台湾南投县。

回乡后,林风池便邀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茶农,将36株茶苗细心地栽培到了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并派了专人精心培植。台湾冻顶山上气候适合茶树的成长,不久便吐出了嫩绿的芽叶,并长出了绿绿的嫩芽,人们按照林风池借鉴的制茶方法,采摘鲜叶,加工成乌龙茶。

在当地,有着在山上采制,山下就能闻到幽香的说法,可见该茶的馥郁清香。因该茶在冻顶山上栽植,故取名叫做“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不光名字奇特,功效还非常不错。大家有机会可以试试哦。

乌龙茶名字的由来


乌龙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不仅滋味佳,药理作用更是突出。然而,对于此种茶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乌龙茶。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下乌龙茶名字的由来。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关于乌龙茶名字的由来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所以,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乌龙球”。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这源于当地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用于茶叶加工,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摇青”工艺。当时,自然科学不发达,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于是,将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

传说归传说,一种茶类的加工工艺是经过无数次摸索、实验、改进的结果。不过,这个故事倒是让人们一下子记住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也理解了铁观音、大红袍的香气是来自“摇青”这道关键的工序。

古时茶农觉得糊里糊涂的“摇青”工艺,现代科学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一般,茶农制茶时,将晒青(就是晾鲜叶)与摇青交替进行,多为三晾三摇,也有六晾六摇。摇青是使茶青叶缘相互碰撞,导致叶缘破碎,叶子中的茶多酚少量发生氧化,转化为茶红素,这就形成了“绿叶红镶边”这个乌龙茶最显着的特征。

另外,摇青也是茶的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经过摇青,茶青叶中内含的物质成分,由5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从而产生了花香、果香等类型的香气。

本文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关于乌龙茶名字的由来,其实传说是有好几个的。乌龙茶保健养生茶,含有诸多有益身体的物质,合理的饮用是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的。

六堡茶名字由来的典故


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与其它茶品一样,关于六堡茶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历史典故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龙母在苍梧县做了很多好事,帮助贫苦的人民。后来龙母死后由于其具有功绩成了神仙,但是还不忘苍梧的老百姓,因此回到苍梧体察民情,当她当苍梧时,确发现村里人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这里多山少田,人们种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够,还要拿出一部分出山去换盐巴,因此百姓生活的很艰苦,看到这里,龙母很想解决这样的情况,但是龙母尝试了很多方法也没有用,就在一筹莫展时,她看到黑石山下的泉水清澈明亮,忍不住尝了一口,觉得清甜滋润,异常鲜美,而且连所有的劳累也一扫而空了,龙母娘娘想了一下,那么甜美的泉水一定能灌溉出好的植物。于是,龙母呼唤农神让它在这里拨了些茶树种子,经过龙母悉心栽培,果然长成了一棵长势旺盛、叶绿芽美的茶树。

之后龙母就把这棵茶树告诉了人们,只要把茶树的叶芽拿去卖给其他地方的人就能换回盐等,就不用粮食去换了,这样人们的生活就可以改善了,后来人们就按着龙母说的去做了。之后龙母返回天上,之后这棵茶树开始开枝散叶,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六堡镇满山遍野都长满了茶树,人们就收获了很多茶叶,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因此此茶遍布六堡镇,因此人们就称其为六堡茶了。

金银花茶名字的由来


金银花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经常看到,我们经常会用其与开水一起冲泡作为降火的凉茶饮用,有时候在医院的中药配方中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那么金银花茶的名字由来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叫做金银花茶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据有关史实记载,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七纵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对于当地的环境不了解,中了山岚瘴气。后来在经一小村寨时,看到村民们个个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

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之后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这就是金银花名字由来的记载,从上面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金银花茶就有解毒祛热的作用。经常饮用此茶,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护肤美容的良好功效。

政和白茶的传说及名字由来


政和白茶的传说

“政和”的县名由白茶得来。

北宋时期,建州府(中心位于今建瓯市)制下有一个小县叫做关隶县。中国地形西高东低,而关隶县则是东高西低,一江春水向西流潺潺流去,关隶处在闽水源头,两岸风景秀丽,遍生名枞。宋代的皇帝都喜欢喝茶,朝廷的官员们发现闽北特别适宜种茶,所以在这一带开辟了北苑御茶园,关隶茶园是御茶园的东园。北苑有38个官焙,私培1336个,做出来的最好的茶要进贡给皇帝。那时候,政和县境内的感化里、长城里、高宅里、东平里、东衢里等等都是有名的茶焙。

北苑贡品有龙团凤饼、胜雪、紫笋、雪英等等。北宋名茶排行榜中有二十种名茶,白茶为第一。

北宋的白茶是什么茶呢?当然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按照茶叶制作工艺来区分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贡这类白茶。当时的白茶成品是经过蒸压制成的团茶,用茶模压制成圆形、菱形、梅花等等。有人说是白叶茶,安吉人说是安吉白茶。实际上,白茶就是政和大白茶树芽叶制作的茶。

负责进贡茶叶的是福建转运使,他们常常四处打听,搜罗斗茶中胜出的茶品进献给皇帝,朝野上下斗茶之盛行一时。到了宋徽宗当皇帝的时候,茶叶生产和文化都达到鼎盛。因为皇帝好茶,各茶焙的制作工艺、茶叶品质、包装(那个时候用竹筐)一个赛过一个,一年胜过一年。 话说徽宗皇帝喜欢喝野生白茶制作的茶,那茶没有取名,因为茶叶上覆盖着一层白茸叫白茶,制出来的茶品也就叫白茶。野白茶很少,关隶县一些人家的茶园倒长着几棵,每年制出的茶也都送往北苑。原料品质好,但制作工艺总被福建转运史们挑剔来挑剔去,认为没有做到最好。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春天,关隶县茶焙又一次采下白茶嫩芽制造了一款极品——白毫银针,茶一出焙就在斗茶中取胜。由于以往的印象,送到北苑的时候被冷落在一边。

那么这一款茶后来又怎么进的内廷?传说与蔡京有关。

历史上当过福建转运史的人大多是茶家,比如:蔡襄、贾青、郑可简、丁谓。其中蔡襄还是书法家,他的书法和茶学影响了他的堂弟蔡京。蔡京与徽宗皇帝十分投合,两人都是书法高手,宋代书法推重“苏黄米蔡”四人,蔡便是蔡京。对于茶,蔡京不仅善于品饮,而且是茶叶经济专家。他先后对茶叶营销和税收进行了三次改革,第三次改革在政和年间,被称为“政和茶法”。“政和茶法”一实行果然很有成效,不仅促进了生产,而且增加了茶叶税收,皇帝非常高兴。把各地进贡上来的好茶分赐给众臣,或召集群臣共饮是徽宗皇帝的习惯,蔡京是陪同品茶最好的人选。蔡京老家在福建莆田仙游,对于自己家乡福建好茶再熟悉不过。

这一年,政和县有个姓陈的杨源人在宫里当太监多年,被恩准回乡省亲。政和五年春天,陈太监回到京师,捎了几饼在当斗茶中取胜的茶送给福建老乡、当朝太师蔡京。这位行家一看,此茶正是当今皇上曾经称道过的白茶,而且这几饼工艺精美绝伦,实在令人爱不释手。蔡京看茶饼的成色知道是新銙,又见其中一饼莹润可爱,隐约有幽香,断定是绝品。于是,把饼装入袖中,兴匆匆往内廷而去。好茶要有知音,才能得茶趣,爱茶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虽然老蔡这个家伙贯于逢迎拍马屁,本来早就被徽宗罢官“靠边站”了,后来投了皇上的爱好,送了好书画才得以复职的。但是在好茶上,蔡京的确是有眼光的高雅之人。在政和年五年这个春风和煦的下午,白茶的香气与醇厚悠悠然沁入肺腑,蔡京看到“老板”脸上露出了难以言传的喜悦。那是一个美妙的瞬间,“好茶……”天子似言非言,语调飘浮起来。既然是这样,蔡京就打算顺便做一做好事,给关隶县讨个赏赐。

“献茶的如今还住在驿馆里,人家可想着官家有没有赏赐呢。”蔡京故意这么说。

“哪里来的?”

“关隶县,福建路,如今在建州府治下。那茶与官家称道的壑源茶最近,正在官家的北苑地界上。”

“哦,那朕怎么没有听说过?”

“那方面来的茶,叫法都有规矩,或称建州茶,或称建溪官茶,所以官家并不知晓。”

“既是茶做得好,又是爱卿的老家,那么就依爱卿所订的‘政和茶法’,赐名‘政和’吧。”

赐名的事像一阵春风飞快地吹到了当地,关隶县官兵、百姓山呼“万岁”,口头、书信人人改称“政和”。此时的天子却开始后悔了,他的年号改来改去,没有一个比得上“政和”。政通人和啊,哪朝哪代的皇帝不想如此?但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赐就是赐,也不好收回来。过了四年,徽宗皇帝终于依依不舍地改年号为“宣和”。政和县这个因茶而得来的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话说徽宗皇帝执政的开始,国家还是兴盛的。可是随着他慢慢怠惰,也就真的失掉了政和通人和,金人南侵,国势衰弱,最终亡国。宣和七年(1125年),也就是赐县名十年后,徽宗不得不把皇位让给儿子。靖康二年(1127年),徽宗与儿子钦宗一起当了金人的俘虏。绍兴六年(1135年),也就是赐县名后二十年,徽宗在囚禁中死去。那个蔡京,早在靖康元年(1126年)在被贬岭南的路上饿死在湖南长沙了。蔡京干过的坏事,可谓罪大恶极,他把一个本来清明、勤勉的皇帝硬硬生生带坏成一个贪图享乐,奢靡淫逸的昏君。但是对政和县,蔡京还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的。

“赐县名”这件事对于政和实在是值得欢庆的事。关隶,望文生义可以解释为关押奴隶,或者苦役犯的地方,所谓“氓隶之人”。一旦改成“政和”就是天地悬殊,万象生辉了。政和因为茶,成了因茶得名的天下第一县,从此政通人和!

贵州:梵净山发现千亩野生茶树群


金黔在线讯2009年4月7日至8日,江口县茶办、农业局、文广局有关人员和寨抱村2个村民组成的野外考察组一行9人,用了两天时间对梵净山东南麓的野生茶树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惊奇的发现生长着千亩野生茶树群。

此次发现地在小地名叫盘龙行的原始森林中。此茶叶群落分布在海拔800-1200之间,主要生长在山南面的斜坡上和沟谷里,在千年古树下,与一些喜温湿性矮小木本或草本植物无规律相混生,一蓬有3——5株,蓬与蓬相距8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这些野生茶树,树高80厘米至200厘米,叶型为长椭圆形,叶质较软。每一个野生茶树群落有50至100亩。目前,考察组初步发现,野生茶树群落有15处,约1000亩。根据该县德旺乡的村民反映,梵净山西北翼还分布有直径15厘米至45厘米的古茶树群落。

考察组当场采摘茶青并进行炒制,茶叶色清、味醇、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图为野生茶树群

碧螺春名字来源传说


碧螺春

碧螺春,是江苏太湖洞庭山出产的名茶。据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

康熙乙卯(1675),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收购此茶以进贡康熙。皇上品尝后,觉得茶味甘甜可口,以其名不雅致,于是题名为碧螺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碧螺春的优美神话传说:当年太湖西洞庭山有孤女名碧螺,为东洞庭山青年渔民阿祥所爱,碧螺却并不知情。碧螺善歌,阿祥但愿常闻其歌。忽出一恶龙,为害百姓,扬言选一美女为夫人。百姓不从,恶龙将碧螺劫去。

阿祥为救碧螺,潜入西洞庭,与恶龙交战七天七夜,两败俱伤,奄卧湖滨。众人斩杀恶龙,救回勇士。碧螺亲自护理阿祥,阿祥因伤势过重,生命垂危。一天,碧螺觅药草于湖滨,看见阿祥与恶龙交战流血处,长出一小茶树,枝叶特别茂盛。于是将它移植于山巅,以纪念阿祥与恶龙的生死一战。春分,清明甫过,茶树长出新芽。阿祥伤势未愈,茶饭不进。

碧螺口含茶叶,泡成香茶一碗,让阿祥饮之,阿祥精神顿增。碧螺即将茶树上的新芽全部以口含下,揉搓烘干,炮制成香茶,以供阿祥饮用。阿祥伤势好转,身体复原,而碧螺却元气殆尽,终于憔悴而死。阿祥悲痛欲绝,与乡亲们一道将碧螺安葬在茶树下,且定居于此,守护碧螺与茶树。后人以春时采摘此茶,制成名贵香茶,名为“碧螺春”。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下面具体介绍下关于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一:

传说在唐代的时候,君山银针茶当时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白鹤茶。再唐朝初年的时候,在君山岛上住着一个被人们称为白鹤仙人的修仙道士,他之前都在外面世界云游八方,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他得到了仙人们赠送给他的茶苗。之后白鹤仙人来到君山岛上,被这边所吸引,定居此岛上,修建的白鹤道观,并挖机了一口井,命名为白鹤井。

白鹤真人将茶苗种植在道观中,用白鹤井的井水进行浇灌,等其成熟后,采制茶叶制成白成品茶。冲泡此茶也是用白鹤井中的井水。在冲泡时,茶香浓郁,烟雾升起,一只白鹤随着水汽冲天而去。因此人们就将此茶称为了白鹤茶。后来此事被天子知晓,天子十分欣喜,就命人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最为贡品进贡。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二: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三:

很早以前,君山脚下住着一个名叫张顺的,因经常助人为乐而感动了湖里的龙王,为此送给他一颗宝珠。为让宝珠造福乡亲,他把宝珠种到君山青螺峰顶上,便长出了有名的君山银针茶树。君山银针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流行,后梁时君山银针曾被纳为贡茶。《红楼梦》中妙玉用梅花上的积雪来烹煮老君眉茶,指的就是君山银针茶。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君山银针茶。1965年举办的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章,被誉为金镶玉,誉满国内外。

扩展阅读:君山银针的特点

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饮用时,将君山银针放入玻璃杯内,以沸水冲泡,这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浮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军人视之谓刀枪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是金菊怒放。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