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宋代的茶叶 绿茶的茶道 关于茶道

宋代的茶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相关知识!

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

【壹】

日常茶事 宋代茶道风雅热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今天常说的这句话,就是来自宋人俚语,可见茶文化在宋人生活中的地位。而一场宋代茶事中,精致考究的茶器之美,以及器物背后的审美意象,其实都反映出宋瓷的艺术追求与宋人的生活美学理念。宋瓷在收藏界屡创高价,不少民间藏家争相收藏,大多也是为其风雅美学之巅峰倾心所致。

一个标准的宋代茶道是怎样的?与我们现代人散茶泡法不同,宋人饮茶法脱胎于唐代煎茶之法,称为“点茶”,也就是茶饼经炙烤、碾磨成末后,投入茶盏调膏,以沸水点注调出茶沫的冲茶方法。

炙茶(用炭火烘焙茶饼)、碾茶(用碾磨将茶饼碾研成粉末)、罗茶(用绢罗筛茶,成均匀粉末)、候汤(选水与烧水)、熁盏(温热茶盏)、调膏(注入少量热水拌和茶末,调成膏状)、点茶(冲注热水入盏)、击拂(用茶筅调匀茶水,并击出茶沫),程序井然。在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中,这一套娴雅的宋代点茶规制得以呈现,常被引用。

而从点茶引发的斗茶,则是宋代茶事中的盛事。在《知否》剧情中,也有大篇幅的展现。简单来说,斗茶所斗者,正是点茶注汤击拂时在盏面产生的白沫。从北宋蔡襄《茶录》与宋徽宗《大观茶论》中,也能看到评判标准:以茶沫(汤花)出现快慢、色泽和均匀程度、茶盏内沿与茶沫相接处有无水痕、“咬盏”程度等加以评定。

一场茶事下来,从饮食器具中分离而出的茶器,更是名目繁复,风炉、汤瓶、茶碾、茶罗、茶磨、茶筅、茶盏等轮番登场,讲究程式礼法,十分考究。宋代审安老人的《茶具十二先生图》中,就以传统的白描画法,将十二件茶具称为“十二先生”,赐各物以姓名字号,冠以职官,将茶具之用与礼制联系在一起。

“皇风宋韵——宋瓷与宋人生活”策展人刘斌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用了半年时间筹划的此次展览,是广州博物馆携手广州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共同举办,精选的百余件宋瓷,诠释宋人追求的简约之美与浑然天成的艺术。希望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望借此宋瓷中的生活细节之美,对今人的审美生活有借鉴意义。”

【贰】

器以载道 茶器中的宋瓷之美

“器以载道,格物致知”。器物的实用功能背后,总是蕴藏着不同时代的美学意义。宋徽宗喜爱的建盏,当然有黑釉盏有利于“浮乳”的保持和留痕的功用,但原本在民间是粗瓷的黑釉,与白色茶汤形成一种黑白对比的禅意悟道,返璞归真,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意境。而为了点茶时的“注汤力紧而不散”,汤瓶的壶嘴修长,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

详细考证了两宋时期饮茶方法、茶具的变化的学者扬之水表示,宋人讲究的‘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宋人从这些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审美基调。

随着宋人“点茶”成为风尚,茶道也成为日常,茶器也发展出自己的规制,从造型、纹饰和器物组合上都有与前朝不同的变化。

“唐宋时期茶具从饮食器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宋代茶具有金、银、铜、铁、瓷、石各种材质,以陶瓷制品为大宗。与唐代相比,宋代茶道整套茶器,在数量上趋于简化,与明清相比则是要复杂和程式化些。而且宋人茶器的使用配套和点茶的仪轨,也固定了下来,影响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茶道与茶器收藏。尽管都是饮用抹茶,但唐代是煮茶,而宋人流行注汤点茶,且推崇茶有真香不加外物饮用。但像茶碾子、茶罗等物,又继承了很多唐代茶器中的元素。另茶托与茶盏的固定搭配,也是宋代固定下来的。唐代煮茶重在味,而宋代点茶,更有技巧性,审美趣味也更强烈。”刘斌表示,从展览中,不同茶器的规制,便可看出宋人对饮茶之道的审美意趣。

宋代陶瓷茶具不饰繁缛,独以造型、釉色取胜,凝聚着宋人取法自然的审美情趣。例如宋代茶道崇尚白茶黑盏,因此催生了宋瓷中以黑釉为代表的深色茶盏的兴盛,其中以福建建阳窑之茶盏最为著名,为宋徽宗之爱。北宋晚期更是为宫廷专门烧制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进琖”等款识。

此外,宋代茶道中最常见的茶器,还有点茶所用的汤瓶、茶托盏和储茶所用的盖罐等,各大窑口均有生产。无论深受宋朝皇室尤其是宋徽宗个人艺术爱好影响的官窑瓷器,还是讲究实用、灵活多变的民窑,都多原地呈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场场茶事、一道道器具中。

“在传世的宋画以及许多墓葬壁画中,我们发现宋代是非常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美感的。宋代的许多墓葬壁画,主题是夫妻对坐宴乐,更多日常生活场景,而非如汉代时大多数是修仙祥瑞。其实,宋人讲究的‘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都是世俗化热爱生活的表现。这也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们才会对生活细节精益求精。所以宋瓷以极简主义为审美风尚,但瓷器烧制的工艺非常多元,尚古而不泥古。在皇室的推崇下,宋代民窑在生产仿官窑瓷器的同时,装饰技法更加多样,例如宋瓷已有从传统书画技法中汲取灵感,绘制出豪放洒脱的釉彩装饰,以福禄寿、缠枝牡丹和婴戏图等喜庆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世俗生活场景的反映。”

【叁】

美学第一 宋瓷收藏成“网红”

已经成为宋代美学代表的宋瓷,近年来在收藏市场,每有精品出现,就会受到藏家关注。在2018年底的佳士得秋拍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就拍出5600万港币。

其实宋瓷的收藏,从明清时已成为潮流,据传乾隆皇帝就为其内库收藏的每一件宋瓷都题了诗。而国内收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到201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件汝窑洗,创出2.3亿港元高价,不少过亿的天价拍品,逐渐受到收藏界关注。

而受到宋代茶道影响深远的日本,则成为海外收藏宋瓷的另一分支。例如2014年苏富比上拍的一件由日本收藏家坂本五郎所藏的“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大碗”,最终以1.468亿元成交,引起轰动。有民间收藏家表示,随着一些考古发现,学界认为,或许日本对宋瓷的收藏比中国还早。来自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美术工艺学部教授森达的研究也指出,在日本列为国宝的14件陶瓷中,其中8件都是中国陶瓷,其中有4件为宋代建盏,3件为宋元时期龙泉瓷,1件南宋吉州窑瓷。

“不过,以目前收藏市场表现看,尽管在日本茶道这种延续了宋人茶文化的国度里,建盏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目前建窑中最贵的几件,价值也不比汝窑低。不仅因为汝窑自明代开始,就位列宋五大名窑之首,备受推崇。主要还是官汝窑烧造时间段,存世数量少,据相关统计,汝窑目前传世不过百件,完整件大多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博物院,少数藏于海外收藏机构或私人藏家中,因此汝窑残件也受到藏家关注,成为收藏的一支。”

其实在宋瓷的收藏潮流中,不光汝窑,就连资深拍卖行宋瓷专家也表示,由于瓷器是生活中常用器,很少能见到一件完美无缺的宋代瓷器。但宋瓷收藏爱好者,喜爱的更多是宋瓷整体的一种美学精神,釉色与形制线条上的古典纯洁感。因此即便难免磕碰,也开始从元明清的繁复美学,转向宋代的简约美学。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春茶事。”春天是风雅事最适宜发生的季节,苏轼所描述的“且将新火试新茶”,其实在宋人生活中是日常高频出现的场景。在近期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每集必定会出现的宋人饮茶场面,让人一窥宋人日常而考究的饮茶之道。

一个标准的宋代茶道是怎样的?宋瓷茶具背后所隐含的美学观与收藏观是怎样的?作为收藏界“网红”的宋瓷,频频拍出高价的汝窑定窑建盏,在这场风雅茶道,呈现出怎样的器具之美与生活之美?文化价值与收藏价值是否统一?

目前正在广州博物馆展出的“皇风宋韵——宋瓷与宋人生活”展,用百余件宋瓷精品,以及主题式陈列,带你从器物入手,领略宋人日常生活的风雅之韵,了解宋代“四般闲事”背后的风雅生活美。

【肆】

诸色茶器 典型宋瓷茶器赏析

[汤瓶]

首先是煮水器具。宋人以“执壶”作煮水之用,称为“汤瓶”,是点茶最重要的器皿。宋人盛水执壶汤瓶多呈喇叭形口,口沿呈内弧形向下收缩,形成类似觚状的颈部造型,曲柄从口沿或口沿稍下处呈环状收至肩部,整体比例协调,呈现俊秀之美。腹部多为瓜棱形,借鉴金银器样式,瓶嘴处设计凸显宋人妙思。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载:“注汤厉害,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峭,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茶盏]

黑釉为上

由于宋时斗茶崇尚茶沫鲜白,以纯白色为上,以黑盏盛茶,在茗战中最能凸显茶汤之色和汤花之白,因此催生了宋瓷中以黑釉为代表的深色茶盏的兴盛。其中以福建建阳窑之茶盏最为著名,北宋晚期更是为宫廷专门烧制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进琖”等款识。

建窑之外,宋代定窑、吉州窑、耀州窑以及四川广元窑亦受时风影响,生产黑釉茶盏,各具特色,如吉州窑鹧鸪斑纹盏和木叶纹盏,均为茶具珍品,时人以诗文“鹧鸪斑中吸春露”誉之,木叶纹盏暗含禅意,受到此时吉州禅宗兴盛影响;耀州窑以刻花、印花装饰手法闻名当世,并将此法融入黑釉茶盏中,所产双凤牡丹纹盏别具一格。虽同为黑釉茶盏,宋人却能因时因地而变,发展出不同品种,宋瓷之美在于单色却不单调,此为一例。

[茶托]

茶托约出现于晚唐,两宋时期随饮茶之风普及而盛行,造型愈加多样,一般与茶盏配套使用,可隔热、防倾倒,体现宋代茶文化内涵的提升。宋代许多窑口都生产瓷质盏托,但在建窑窑址考古发掘和出土实物中并未发现配套的瓷盏托,据传世宋、明绘画,宋人使用建盏时更爱与朱漆盏托配套使用。宋人讲究生活品位,在细节处展露。

[盖罐]

除冲点器皿极其讲究以外,由于茶叶的质量与斗茶胜负密切相关,加之宋人对精致生活的极致追求,故贮存茶叶也要以制作精美的盖罐加以存放。盖罐通常器形或沉稳或洗练,纹样突出,刻画工艺精美,富有立体感。宋人对宋瓷美感的巧思精造,渗透于方寸茶席之间。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一场茶约,如梦初醒


想了解《一场茶约,如梦初醒》知识吗,丰富的《一场茶约,如梦初醒》内容等你来看!

与好友霁好久不联系了,突然她就找上了我,并且还邀我去喝茶。我是一个比较繁忙的人,天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忙家庭,哪有闲情去喝茶,正当我要拒绝时,她留下一个地址就离开了。定的时间是下午4点,定的茶室的名是茶香阁。

先来说说霁,她是我们班上有名的才女,能作诗,能画画,重要的是她生活的特别乐观。要说生活,她的生活也够平淡无味的,但是她愣是能够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过成“琴棋书画歌舞茶”,这种种爱好中,她尤其爱茶。在电话中,她把茶香阁描绘成了人间仙境一样,说这家茶馆如何古典、如何气派,还说在这间茶馆中能够感受到亦真亦幻的朦胧感,身在其中能够忘掉一切烦恼,让人再也不会有看不开的心态,正是她的这句话盅惑了我。

下午,我把工作交待给了别人后,匆匆去赴约。一个人独自驱车,竟然整整走了一个钟头,在来的路上,我还在不断的骂这个女人究竟找了一个什么地方。一个小时后,我终于见到了茶香阁,看着门面并没有想像中的那种魔力。

霁等在茶馆的门口,她一袭素雅长裙,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见我有点上火,就硬拉着我进了茶馆,还特别向我引荐了老板娘。老板娘看上去四十岁左右,也着一身素雅短裙,眉目间有着说不尽的妩媚,让人不得不感受到她身上的甜美,简单打了招呼后,我们便进了房间。

进了房间后,我们便开始净手、净器、净茶,竟然在这一段时间内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微笑看着对方,在这里我们可以亲自操作一切与茶有关的事,享受亲自煎茶的过程。

对于煎茶,我是一个门外汉,自然不知道如何下手。霁是主角,一边煎一边告诉我,茶需缓火,活火煎之。霁选择的蓝白相间的茶具,是我喜欢的类型,这种茶具端在手中,就像把整个蓝天捧在手中一样,有一种豁达感。泡上茶,之后再焚上香,茶气与香气融合,沁人心脾,我们彼此微笑坐着,真的如临仙境般。

喝完茶,我似乎从一场梦境中醒来,感觉浑身说不出的轻松,同时也似乎感悟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原来我也可以生活的如此放松。

关于本文《一场茶约,如梦初醒》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尼玛的茶马古道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透过车窗,我们一眼就辨识出了他,就是他!他立在昆明三月乍暖还寒的风中。个子很高,脸上的骨骼冷峻分明,高原紫外线和风雪镀出来的皮肤显黑铜色,穿着件尼泊尔的织绒外衣、脖子上松松地搭着一条藏式的手织布的彩条纹围巾,没有梳理的鬈发长长的,总是掠过他的脸在风中飘动,像一个电影的特写镜头——典型的康巴汉子,我捕捉他的眼神,有些隔,时而有热切的光,时而又很遥远迷蒙,好像属于另一个世界。

我和我的伙伴互相看了一眼,几乎同时说出了一个名字“铁脚马!”那是我们电视剧《七千里茶马道》中一个神秘传奇的马锅头,像一代情僧仓央加措的歌里唱的:为了猎户美丽的女儿远走他乡,流荡在茶马道上。

尼玛像是为这个角色从天而降的,他说:我在报纸上一看见这个电视剧快要开始拍摄,我就觉得它属于我了。看着上边两个编剧的名字我开始拨打电话,往宣传部、往文化厅、往电视台……打了两个星期,我祈祷,天天祈祷——不是要天上掉给我金子,而是要让我找到两个编剧老师。现在终于找到你们了。

尼玛一直想在一个关于茶马古道的影视里,扮演一个角色。他说是因为他曾两次徒步全程走过茶马古道,是因为他是最知道茶叶对藏人的重要,是因为他热爱艺术,热爱那些从他康巴骨血里就带着出生的歌舞和音乐……

他一直无法回答我他是哪儿的人,家在哪里。他说母亲住帐篷,在昌都一带放牧,哪里的草绿了就赶着牦牛到哪里去了。逐水草而居的尼玛出生在帐篷里,从小跟父亲在藏北美丽的那曲草原上、在大神岗底斯山下,在圣湖纳木措湖边、在荒凉无边的无人区阿里、在遥远神秘的可可西里流浪,他说,我没有家,有蓝天白云就是家,有情就是故乡,有爱就是家园了。他轻轻拨动手中的弦子,弦子跳出了几个又美丽又辽远带着点忧伤的音符。我突然明白,在汉人的水泥城市里,我这个汉人问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

俄顷,尼玛扎西粗硬的大手在钢琴上弹出了一段优美的旋律。像是回答我惊讶不已的眼神,他说后来他父亲当了兵,就要他去读书,康巴人还没学会喝奶茶之前就学会了喝酒,还没学会走路就先学会了歌舞。见雪山就唱山歌,见草原就唱牧歌,有酒就唱酒歌。他还会十几种乐器。尼玛扎西说,在雪域,弦子是高原上的天火,总是能点燃人的心。他会十几种乐器。“可这是要识五线谱的呀?”我想起多年前钢琴入门时老学不完的那本厚厚的《拜尔》教材。他摸着头天真地笑笑说:不知怎么的,什么乐器上去弄几下也就会了。显然,他没有学过什么《拜尔》。

走茶马古道,是想看看天外边的世界,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挑战,他知道这条千年的茶马古道,是许多民族迁徙的走廊,是文化交融传播之路。这一走,就走了两年多,从勐海澜沧江畔的热带原始森林开始,一步一步的赶着马帮驮着茶叶,一直走,一步一步的走,一个星期穿破一双鞋,穿越了热带湍急的河谷,闷热的森林,走过云南的茶乡西双版纳、普洱、再北上大理,披着苍山洱海的风,脚上的水泡变成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马嚼子衔着太阳,马尾巴系着月亮,一直走到丽江、走到香格里拉……又穿过凌厉的冰川、雪原,从梅里雪山进入西藏,再过藏东南,像攀登一级级天梯一样,走过了中国西部高原,一直绕上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碰上了数不清的想不到的困难,吃了说不完的苦,险些还丢了性命……终于将茶从世界这一头送到世界那一头。他说,这么走,山再高,路再远,但心不再荒凉。

金骏眉神话:一场权利缺失的悲剧


金骏眉,一个神话般的名字。

一个号称上万元、数万元一斤的极品红茶的代号,一种享受到奢侈生活的象征。然而,让人感到荒唐的是,绝大多数的人甚至可以说99%以上的人在喝过这个传说中的绝色佳品时,收获的却是失望和困惑。

12月1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金骏眉商标行政诉讼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金骏眉不应作为商品商标注册,并判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裁定,即驳回商标申请人的申请。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判决意味着,法律至少是暂时认可了这个荒唐的局面,或者说,此时,法律无力改变这个荒唐的局面。这里,我们不是指责这个判决,可能这个判决本身并没有错。这种荒唐局面的存在,早已包含了悲剧的内容。而导致悲剧产生的原因,比这个判决的对错更值得我们去理解和思考,它涉及的是创新、品牌、有质量的增长,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基于权利的社会。

产品创新成就了金骏眉神话

故事应从武夷山桐木关村的一个叫正山茶叶公司的企业说起。

桐木关村,可能是世界茶业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村庄,因为它是全世界茶业中影响面最大的茶叶种类红茶的发源地。400多年前,这个村偶然制造出的红茶,走出了福建,走向了全世界。后来,桐木关村生产的红茶一直以正山小种的名字闻名。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茶是一场邂逅 爱上茶杯中的小幸福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是一场邂逅 爱上茶杯中的小幸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淡的满足,是生活中真正的清富。茶是生命惊喜的邀请,而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茶宴!幸福生活,从一杯“心茶”开始。

现代人真忙,忙着追求物欲的满足,但是物质满足了,心灵就能满足了吗?幸福的感受、单纯的喜悦、平静的心情该从哪里寻找?

答案是,从喝一杯茶开始。

喝一杯茶,单纯地享受它的滋味。闻香、品尝、感受茶汤顺着喉脉缓缓进入体内。

眼睛放松,嘴巴放松,耳朵放松,鼻子放松,将身心都放松了,才能喝出水的滋味、茶叶的香气,甚至可以感受到茶叶生长时的阳光、空气和土壤。喝一杯茶,就能拥有这样的满足。

每个当下都要用这样满足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个念头,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生命。放慢脚步,才能真正看到风景。放空心绪倾听,才能听出话语真意。

放松喝茶,因为人生无来无去,我们用心单纯地生活。这样的人生,多美!

这个时候,这杯茶映照了你自己的心,你喝下的是对自己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这是平淡的,却也是真实的。

平淡的满足,是生活中真正的清富。茶是生命惊喜的邀请,而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茶宴。借着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茶,让心灵安顿。放缓呼吸,让幸福的今天从一杯茶开始!

关于本文《茶是一场邂逅 爱上茶杯中的小幸福》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马古道:一场话语权的文化整合


雨果说,当时机成熟,一个概念即将形成时,即使是集合全世界军队的力量,也无法阻止这个概念的脱颖而出。

在漫长的岁月里,今天被我们称呼为茶马古道的这条道路并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名字,哪怕是像用公式套出来的滇藏路、大保路等等直白的名字也似乎没有。

这是一副长长的画卷:高山、大江、古道、西风、骡马、茶叶、盐巴、糖、马锅头、马脚子等等中国西部独特的元素,以及它所焕发出来的苍凉意想和惊心动魄。

所以,当茶马古道从六个云南学者的书中走出来时,他们也许意识不到将会发生什么,仅仅10多年的时间,这条古道完成了从概念到产业的转变,梳理这段历程,只是为了确立一种适合的怀想与解读方式。

一、一个学术命题的研究

茶马古道一开始仅仅是一个学术课题,一群青年学者凭着学术兴趣创造了长达20多年的话语乐园。

1987年,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木霁弘与同学徐涌涛在《中甸历史资料汇编》里最先提出茶马之道,之前这里被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这是相对北方丝绸之路而言的。木霁弘坦言,当时只是为把话语权抓在中国人手里,之前的南方丝绸概念是1877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完成的。而美国学者艾梅霞称呼从云南向北到青海这条茶路为茶文化之弓。

1990年7月,木霁弘倡导的穿越滇、川、藏三省的文化考察,获得云南大学中文系、中甸县志办、迪庆州民委藏学研究室、中甸区划办、云大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中心的经费支持,木霁弘与徐涌涛、陈保亚、王晓松、李旭、李林等茶马古道六君子历时100多天的考察,考察成果通过了云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的认可,最后合著成书《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于1992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6位考察者中木霁弘、陈宝亚、李旭分别刊发论文,继续就茶马古道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价值以及意义各方面做了探讨,之后,茶马古道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引发了重新认识云南研究新体系。这一阶段还是停留在学术层面上的探讨,并没有形成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直到后来各种以影视、互联网、旅游图书为主的传播途径介入,才使茶马古道成为热点。

1998年我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就读时,茶马古道的研究成果被告知为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些年轻学生也把暑假去游茶马古道当作一堂必修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重镇西藏、西双版纳、大理、丽江与中甸。茶马古道整合了这些原本就是热点旅游的区域,因为这样的情结,导致以后我和一些同仁出版旅游书籍时,茶马古道区域仍旧是首选。在今天看来,云南旅游的热点也与这一区域有关。

2009年6月16日,六君子阔别十多年后(王晓松先生已经过世),再次相聚丽江,与来自北京、丽江、昆明的30多位著名学者一起讨论茶马古道与生活,同时也为丽江马帮路民族文化艺术馆开馆揭牌。

丽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杨海潮先生专门写过相关的论文,这个区域也在10多年里,飞速发展变化,令许多曾经这条道上的老人感叹不已,所以当他们看到马帮路民族文化艺术馆展出的茶马古道全景具象立体微缩模型时,无不唏嘘。也许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耗资千万、历时3年、1700多名人物、200多栋建筑、500多匹骡马、上千种动植物,我们看到的昔日的生活与今日的情感,缅怀,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

二、商业力量,多种媒体形式的参与,茶马古道变成活着的历史

从2000年开始,与茶马古道相关的影视作品开始通过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介走到普通观众眼前。影视娱乐的介入,再现了一个活着的茶马古道,拉近了茶马古道与大众的距离,同时,诸多茶马古道的旅游图书占据了旅游类别图书的市场,文化产品为从看到体验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影视作品以田壮壮、木霁弘的纪录电影《茶马古道德拉姆》(2004年)、何真、王洪波编剧的电视剧《大马帮》(2004年)、康洪雷、兰小龙的《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年)影响最大。

《茶马古道德拉姆》从1999年有拍摄构想,到上映,历时5年时间(拍了三年)。上映后在国际与国内市场都大获成功,得了许多电影奖项。媒体的广泛参与报道以及探班活动,加之田壮壮的个人影响,以及影片本身的魅力,使得电影在大众的口碑效应被放大,之后许多对茶马古道有兴趣的人开始实地探访活动。网络上走茶马古道成为04年到05年很热门的旅游,当时我经常接到朋友的问询信息。

《大马帮》因为许多美女明星的云集,从开播就受到广泛关注,其故事化的讲述让许多人对云南式马帮生活也产生了好奇与向往。编剧何真与王洪波把腾冲与和顺的过去通过剧本与书的双重传播,让许多人记住了马帮往事。在许多人的努力后,和顺小镇进入了商业化的运作,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获得了中国第一魅力小镇的称号,引发了民众对该区域的空前关注。

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让腾冲再次成为旅游热点。这一年,腾冲成为中国首个开通飞机的县级城市。可以说,茶马古道通过影视再现了一种异样的云南式生活,在娱乐年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宣布,中国云南沙溪区域和万里长城一道,入选为2002年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而云南沙溪的申报理由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尽管这条古道,之前有电视纪录片《最后的马帮》,获得奖项无数,但由于不具备娱乐元素,得不到大众媒体的追捧。

在旅游书的层面上,从2002年开始,中国书业进入读图时代,这点在旅游图书中体现尤为明显,图文并茂的旅游书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并进一步充实了游客出门的信心。中国旅游书的黄金年在SARS之后尤其明显,这一年,出现了诸如《藏地牛皮书》、《丽江的柔软时光》等等经典之作。这些书的特点有结合点,就是少数民族风情、古道,神秘的文化与独特的风景。这一年,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书达到50多种,《茶马古道》、《图说晚清民国茶马古道》《九行茶马古道》等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化界的热度。

我从2003年到现在,参与主编出版社的旅游图书有36种,每本都会对茶马古道大写特写。一方面是市场的热度,同时也有自己的情结。

而一些文化商人的努力,令茶马古道具有窗口示范意义。1997年,文化商人聂荣庆以茶马古道为名注册了近20个商标和商号。开始在北京经营茶马古道连锁餐馆,这更像是一种茶马古道体验馆,许多人是抱着好奇的眼光来认识马帮的器物以及普洱茶,十年后,与茶马古道相关的每项商标的转让费一度高达7位数。

2009年,一项名为大茶马古道旅游规划的项目正由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牵头,在云南各地展开调研,相信不久到达云南的游客就会包围在新茶马古道的气氛中。

三、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另一场话语权的争夺

普洱茶的兴起,既是茶马古道产业化效应的体现,也再次让茶马古道成为关注的焦点。马消失,古道消失,只有茶依旧焕发出活力,而这也让与茶马古道相关的元素彻底商业化。具有几千年饮茶史的中国,从来没有像普洱茶这样,让人不得不使用疯狂的字眼。

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最近5年以来普洱茶的疯狂史,很大程度上,我是一个参与者与记录者。

2005年马帮进京,这支由3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驮着约4吨普洱茶,直奔北京城而去,横扫全国媒体;2006年,云南省普洱茶协会成立,茶马古道临界碑在宁洱确立,这一年《普洱》杂志创刊(其中的两位创始人就是《大马帮》编剧何真与王洪波),老中青三代人开始了对普洱茶话语权的全面争夺;2007年百年贡茶回归故里,思茅改名普洱,政府与商业合力,让这条古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年,普洱茶成为CCTV年度经济关键词。2008年,普洱茶进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2009年,一切还在继续

10多年的时间里,茶马古道从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发展为一股大众流行的文化符号,再变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品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化,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到了云南,没有哪里不是茶马古道,随便找个人,都可以吹祖上的马帮故事,都可以谈出普洱茶骇人的身世。这大约就是福柯意义上话语的力量。

2004年,我写了《天下普洱》一书,旨在探讨一种普洱茶式的生活。这书因为普洱茶的大热,2年之内卖出了5万册,如果连同其他普洱茶书籍,从04年到07年之间,出版与普洱茶相关书籍、报刊、报纸专门版面高达60多种。普洱茶进入了新一轮的话语权争夺。我在2006年参与《普洱》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工作,普洱市市长沈培平先生亲自挂帅,主动担当起《普洱》杂志的总策划,在我的经验里,一位市级领导如此关注一本杂志,非常罕见。

我们把普洱茶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即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科学普洱与人文普洱,要做的工作也是在发展中扮演观察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力图为产业和大众输出观念与价值。从创刊到现在,杂志每期发行3万份,这个数字,对于一本茶杂志来说,已经接近天文数字。读者对普洱茶的关注超乎我们所有杂志人的期望。

稍微分析不难发现,普洱茶的话语权一直旁落在外,以台湾为代表的普洱茶文化一度成席卷之势(专著与杂志),他们将文化与产品捆绑,布道者与商人双管齐下,以短时间内赚眼球与赚钱为理念,造就一个虚假的高峰后便撤人撤资。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台湾人没有鼓吹普洱茶之前,即便是云南这样的主产区域,许多人不要说喝,见都没有见过普洱茶。是台湾方面开创了普洱茶的品饮体系,现在这样的理念还吸引着不少人。

普洱茶热潮在2007年开始退潮,茶界也开始反思。一些学者开始了重新定义普洱茶的行动,围绕着生熟之争、概念之争、产地之争,上升到了普洱茶地理(稀缺资源),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化(跨地域合作)等等开放性的讨论之中。

这样一来,普洱茶在2009年出现了三个两极分化。

在以往传统手工与机械化同步进行,比如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益普洱茶。现在这种彻底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企业开动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特色企业则在较少的资金和较少的人力下持续传统手工工艺。

在另一个两级分化中,就是产品的具体形态。手工茶的坚守者自然是砖饼沱的捍卫者,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其他普洱改革者的步伐。如果说便捷式的包装只是换个样子,里面还保留了传统茶形态的话(比如迷你小沱,小方砖,即便是这样,像永年的PK砖还是有了一定革新,开始科技专利的申请与保护),那么诸如龙润头道水、滇红看看茶之类的,就完全看不到茶的样子了。科技力量的注入与广泛运作,茶叶形态给人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普洱茶的两级分化还出现在生熟之分上,这是普洱茶界生熟之争后的具体体现。接受较近传统,认为普洱茶生茶发挥不了普洱茶独特功效的人,选择了以熟茶为主的生产路线。

生茶的生产者大部分走传统广州销区路线,尽管收藏普洱茶的市场热情受到过严厉打击,但仍然有收藏者愿意为爱好买单。普洱茶的生命时间与存活时间依旧是它的核心价值,需要界定的也仅仅是,这样的时间究竟有多长?

普洱茶的三个两级分化,正好体现了普洱茶多年来的话语努力,新的观念让这个产业再次成为可能。

日本茶道中的美学|茶和禅(一)


日本茶道中的美学|茶和禅(一)

茶道,在多数人眼中,只是由宗教仪式演化而来的一种特殊的饮茶方式,但当人们探索其历史时,便会发现茶道中蕴涵着日本传统审美观,尤其是其中不同于人们观念中的日本审美范式,反映了与日本“物哀”美学不同的审美思维。

在日本美术评论家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中,面向当时对只知暴力的日本的西方社会,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的历史、形式、器具、哲学、美学乃至人生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他对于茶道艺术的认识及热爱。我曾以为茶道因为其独特的形式与装饰得以广泛传播与传承,但读完此书却感受到了一种不同:是茶道内在的美学与精神,才使其历史悠久仍焕发生机、很早就作为符号却经久不衰。茶道美学思想影响着日本、美术家与普通人的生命,自上而下地影响着日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正如书扉页上所说,“日本‘武士道’是‘死的艺术’,而‘茶道’则是日本人孜孜以求的‘生的艺术’”,冈仓天心将茶事与的生命观相联系,探索在茶道中他们如何展现艺术、如何完善生命,将大多数人眼中的世俗饮馔之事提升到一种纯粹而唯美的信仰——从一个美学的角度,向西方人、以及正积极“脱亚入欧”的日本人,呼唤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精神回归。

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曾著《茶与禅》对茶道进行分析,他认为茶道作为一门艺术包含几个层次:茶道技巧,茶事礼法,以及茶事中的“道” 。茶道中的美学即隐藏在这三者之中,其精要便是“和静清寂”。茶道技巧,即如何点茶、如何调制、如何饮茶、如何挑选组合、如何摆放花与挂轴等形式;茶礼,即主客之间相敬之礼,体现在主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来准备、礼尚往来中;茶“道”,便是如何最终通过多年茶道训练,通达茶道艺术的奥义,以启迪自身的长期过程。

茶道美学:平常心是道


王阳明说:“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自诚不容欺,所以自能察觉欺;自信不容不信,所以自能察觉不信;这就是明之事先觉察的大用和妙用,而且自然而然。其中原理,王阳明紧接着引用了《周易》中的一句话,就把一切道破了,那个第一心理定律也正在这句话里。

这句话就是“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出自《系辞下》的最后,意思合起来说就是简易最能知险阻。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妙了,“易以知险”说的是乾卦,“简以知阻”说的是坤卦,乾坤为阴阳,这等于是说阴最知道阳、阳最知道阴,是本于阴阳律的,最深的原理就在这里。所以简单最能感应和处理复杂,这落到现实生活上,也无处不有体现。拿我自己来说,我对人的心思敏感度极低,迟钝得很,稍微的一点敏感度也常常是后知后觉,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后才忽然回过味儿来,某人的某句话和某个行为原来是有其他意思的。这说好听点是纯粹,说不好听点就是少根筋。但我却有一个能力,通过直觉本能地就能知道谁不实在,哪怕他表现得再得体和玲珑,然后本能地就会保持距离,这就是“易以知险,简以知阻”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表现还太浅层,跟王阳明的良知之明和易的阴阳之知不在一个层次上。知险阻自然能应对险阻,最不济也能像我一样避开险阻。对一切人一切事,都有个四两拨千斤的机关,这个机关至为简易,也需要这样一颗心这样一个人去觉应。

“易以知险,简以知阻”,简易之大用妙用由此起始。此后的演进,便是《系辞上》开始所说的:“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则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一个简易,直通天道,直彻天地。所以又是人处天地间的第一心理定律。只从人间看,只向人间用,是牛刀杀鸡。但还要从天地回归人间,从天道回归人道,因为实相的极致是简易,境界的极致便是平凡。马祖道一禅师所以说:平常心是道。

简单之意不简单。原来,致良知,就是做个简单的人。

宋代盛行点茶道对点茶的技艺


宋代是我国饮茶史上最为繁华的时代。这首先表现为关于茶和饮茶的著作迭有问世,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丽的《北苑别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等。撰写这些茶著的作者,有皇帝,有官吏,也有布衣知识分子,反映出上上下下对茶叶和饮茶的爱好与关注。特别是作为皇帝的赵佶提出饮茶可以“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达到“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效果,使得“缙绅之士,韦布之流”,形成了“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的风气。其次表现为茶叶交易日盛,不仅有茶叶的制作作坊,还出现了销售茶叶的市场和供人们饮茶消遣的茶店。再次表现为出现了“斗茶”的筛选优质茶的手段和消遣方式。这种繁华景象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是茶叶生产兴旺发达的标志,还将饮茶提升到茶艺的新阶段,同时也使得宋代茶艺滑向繁文缛节、崇尚奢华形式的阶段。

在宋代,点茶道成为时尚。蔡襄在他的《茶录》里,通过论述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爝(音xie,熏,烤)盏、点茶和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内容,奠定了点茶道的基础。12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的《大观茶论》,对点茶的技艺,指出要经过七式点注冲泡并搅动击沸,使得点茶道更为完善。从唐代的煎水煮茶,到宋代的只煎水不煮茶,标志着茶道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在煎茶法日渐衰亡之时,点茶法便应运而生。点茶始于五代时福建民间,风行于北宋,是两宋饮茶的主流形式,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又一代表,曾对日本抹茶道和高丽茶礼有较大的影响。实际上点茶法是对煎茶法的改革,煎茶是在水初沸时下茶末,二沸时茶煎成,用瓢舀到茶碗中饮用;而点茶法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将沸水注入备有茶叶的茶盏。点茶时要用碾成粉末的茶粉,放在茶盏里烤热后,用少量开水调成稠状,叫做调膏。然后再注入沸水。点茶法属清饮,不加其他任何作料。但是在明朝,有人在点茶时往瓯盏中加花瓣,这样做可以增加茶的香气,也有利于身体保健。此间,南宋朝廷建立了贡茶制度来品评茶叶质量的高下。根据点茶道的特点,民间形成了斗茶之风。开庆元年(1259年)斗茶游戏传到日本,逐渐演变为日本茶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