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700万亩茶园 年产茶叶32万吨

发布时间 : 2019-11-30
万寿路绿茶 贵州的白茶 贵州绿茶

万寿路绿茶。

贵州位于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山地资源丰富的省份。贵州是一个有名的旅游大省,也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大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茶叶的蓬勃发展。12月29日,第六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举行,会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省茶园面积为717.6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25万亩),产量32.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和15.2%。

贵州茶园

全省43个茶叶主产县主管部门及茶区的专家、学者、茶叶企业、经销商、销售商、采购商等社会各界人士共计600余人出席盛会。

年会旨在解析行业热点,探讨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贵州茶产业深层次问题,共同谋划产业发展,为贵州茶产业注入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活力。本届年会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茶文化研究会等主办。

年会上,来自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和院士针对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态势,贵州茶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贵州先天优势,讲述如何打造贵州干净茶、健康茶。

2017年,全省加工企业(合作社)为4149家,同比增长10.3%;总产值361.9亿元,综合产值56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13%。全省茶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口49.85万人,脱贫人数16.11万人;涉茶人员的年人均收入达到8840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4855元,人均年增收2400元。茶产业已成为贵州山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主导产业。

组委会分别为2017贵州最具营销创意公用品牌、2017贵州茶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贵州茶叶品牌进行了颁奖。

会议还举行了贵州绿茶北京地标授牌仪式,贵州十大茶农结对帮扶仪式,特向普安县颁发“2017贵州最具创意公用品牌”荣誉称号。北京一家投资基金向湄潭某茶业公司投资股权资金2000万元,债券资金1亿元,双方在经济年会上正式签约。

精选阅读

贵州思南县:茶园投产面积突破10万亩


5月2日讯 近年来,贵州思南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茶产业也成为其扶贫产业之一,近日,记者从茶桑局获悉,思南县投产的茶园面积已达10.25万亩,年采茶青3.64万吨,产茶总量7275吨,综合产值8.33亿元,仅今年春茶预计可产0.35万吨,产值5亿元以上。

贵州思南县生态茶园

近年以来,思南县始终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扶贫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坚持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着重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按照集聚资源、合理布局、规模发展、板块打造、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茶产业发展,着力做好茶产业这张名片,逐步实现茶叶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生产。以现代农业为引领,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扶持、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等方式,在张家寨、香坝、大坝场“三大茶区”建设了高标准无性系生态茶园18.03万亩、无公害茶园13.2万亩、有机茶园2450亩,辐射带动许家坝、合朋溪、鹦鹉溪等17个乡镇113个村15553户农户。

同时,思南县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茶企抱团发展,加快融入省内外市场,提升思南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思南茶企已在县内开设茶叶专营店(代销店)205家,在省内贵阳等地开设专营店10余家,在上海、佛山、济南等地开设了“梵净山·思南晏茶”专卖店10余家。同时采取“互联网+”的模式销售茶产品,拓宽市场空间。

下一步,该县将充分利用“花灯、温泉、石林、历史文化”四张旅游名片的影响力,依托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的机遇,把茶产业做成一种旅游文化品牌,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贵州普安:万亩春茶开采 各地茶商抢购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贵州既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同时也是产茶大省。贵州的茶叶历史十分悠久,当然,这也是得益于当地优质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近年来,为了促进贵州当地经济的发展,贵州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茶产业的发展建设。2018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在我国的不少地方也开始迎来春茶的采摘热潮,在贵州的茶园,我们可以见到一波又一波的春茶采摘过程。

春茶采摘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2频道《第一时间》栏目对普安县15000多亩春茶进入盛采期进行了报道。今日中午12点,央视2频道再次走进普安,《国际财经报道》以“贵州普安:万亩春茶开采,各地茶商抢购”为题对普安春茶采摘进行现场直播。

因普安核心产茶区海拔达1100米左右,处于北纬24度上下,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地区;且产茶区处于高原盆地,地下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加之今年开春早,气候暖和,所以普安春茶一般在春节前后即可开采,比全国其他茶区要早15至20天,被誉为“黔茶第一春”。

最近不断回升的气温,为春茶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茶树抽芽迅速,密密麻麻的茶芽肥嫩饱满,不仅与春天争艳还助农增收;据悉,今年普安春茶产值约2.64亿元左右。

贵州江口贫困村:万亩茶园助赢生态红利


进入11月,贵州江口骆象村13000亩茶园也进入了冬季管理期,万亩茶园是助力江口贫困村赢得生态红利的致富宝,为了提高明年茶叶产量,加强茶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冬季采取茶树修剪的方式,做好水肥保持及减少病虫害管理,会起到扩大采摘面,提高明年茶叶产量的作用。”2007年开始带领村民种茶的骆象村支书杨茂华说,“13000亩茶园就是全体村民的绿色财富。”

骆象村位于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辖24个村民组,有1076户4286人,其中贫困人口1423人,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

“骆象四面坡,干田黄土多;粮食产量少,贫困人口多;如今家家种茶树,漫山遍野起绿波。”这段顺口溜成了骆象村昨天与今天的真实写照。

“落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几年前,我们还过着这样的生活。”该村村民杨光荣、肖大顺等回忆说。曾经,因地处偏远,无支柱产业,基础设施滞后,骆象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村人体会最深。”杨茂华说。

2017年,该村村民阙远兴的180余亩茶园,一季春茶帮他赚取了40多万元收入,老阙拿到了生态茶园带来的大红包。

靠山治山,养山吃山。10年来,为支持骆象村发展,江口县在骆象村累计投入生态茶产业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启动农村能源、绿色环保、退耕还林和“一事一议”工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采用企业支撑和龙头牵引带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目前,骆象村建成产业公路120公里,生产道82公里,单轨运输车3条,观光亭1座,茶青交易市场1座,水池200口。全村建成规模以上茶园15处,茶园规划面积15000亩,种植面积13000亩,成熟可采茶园面积7500亩,幼龄茶叶种植面积5000余亩。

随着该村茶产业的崛起,外出务工的村民逐渐返乡到茶园务工或发展茶产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茶产业覆盖了整个贫困人口,全村半数家庭从事茶种植,剩余村民,或生产、或加工、或销售,都吃着茶经济饭。”杨茂华说。

“荒山野岭改造成茶园,有了固定的收入,就不用在外打拼。”正在制茶公司务工的村民杨翠珍道出了心里话。

杨翠珍所在公司茶叶基地年用工人次6000个,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目前,公司以不同形式吸纳36户精准扶贫对象务工,其中有10户还与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2017年年底就可以参与分红3000元。

“今年,在公司分红3000元,再加上每月2200元的工资和300余元的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过年的时候我们家就脱贫了。”该村上街组精准扶贫户曾启发算出了自己的脱贫帐。

骆象村村主任王付银说,村级集体经济茶园为精准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将茶园为ABCDE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四到五户精准扶贫户进行管理。按“631”模式分配,60%利润归全村群众,30%的利润归精准扶贫户,10%的利润归村委会。

走进骆象村,山头绿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寨美了,村民生活富裕了,骆象村正向茶产业示范村、小康村迈进。

“贫困人口要发展,除了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外,更要有突破自我的勇气思想,激发内生动力,资金、政策才能激活贫瘠的土地和乡村。”江口县长杨云认为,拔掉“穷根”,骆象村抓住“绿色产业治贫”这个关键。

13000亩茶园,14家种茶合作社,4家茶生产企业,4家制茶加工厂,6条生产流水线是骆象村1076户4286人10年生态脱贫路的成绩。

2016年贵州茶园面积696万亩 茶业产值破500亿


4月28日讯 昨日晚间,在贵州遵义湄潭县举行了一场茶产业发展报告的媒体见面会,会上公布了《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6)》绿皮书,这个报告是由2015年的“蓝皮书”转变而成的,“蓝”变“绿”代表着原生态和可持续。

“‘绿’是贵州的主色调,也是茶的颜色,绿色代表着原生态和可持续,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由‘蓝’变‘绿’,就是要让茶产业的发展更具战略性、可持续和可复制性。”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介绍。

绿皮书着力对2016年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加以创新和深度挖掘,全书分为高层关注、总体报告、主题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以年度新闻报告六大部分,有高层思想、专家分析以及基层实践,展现了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全景。

据报告显示,贵州死守质量安全,做干净茶、放心茶,茶园禁用农药参照欧盟及日本标准,大力推广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建园模式绿色防控病虫害。每年农业部对贵州例行检测茶样100个,均100%合格,“贵州绿茶”通过国家农业部评审,成为全国首个省级茶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贵州每年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茶园贡献了10%。”贵州省农委、省茶办常委副主任胡继承介绍,贵州在茶园规模、质量安全控制、清洁化生产等方面做到了全国第一,贵州茶山是贵州高原美丽的风景线,是多彩贵州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也是茶农摆脱贫困和致富的重要途径。

截至2016年底,贵州全省茶园面积696万亩,产量28.4万吨,产值299.8亿元(人民币,下同),综合产值502.2亿元,茶叶产量和销量均实现20%以上增长。

报告提出,到“十三五”期末,贵州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40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要超过10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要达到2000元。要把贵州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重要的出口大宗绿茶原料基地。

咸阳茯茶在茶博会上销售近万吨


近年来,咸阳市积极发展茶产业,投资30亿打造茯茶产业小镇,如今茯茶已成为咸阳新的城市名片,6月11日,咸阳茯茶宣传推介会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第11届中国西安国际茶叶博览会主题展区举行,在茶博会上,副市长孙亚政对去年的茯茶产业发展做了一番总结。

出台政策引领茯茶产业发展

本次推介会主题为:品牌、质量、技术和发展。孙亚政在推介会上致辞称,近年来,咸阳市政府把挖掘和传承咸阳茯砖茶历史文化、壮大食品工业、促进群众增收、彰显咸阳文化魅力,作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茯茶产业,到2016年底,全市茯茶产业产量突破3万吨,产值达30亿元。

茶博会

在茯茶产业发展中,市政府出台了《咸阳市茯茶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在挖掘传统工艺、加大生产技术研发、突出品牌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承办了一系列在全国茶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茶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在产品营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购销大户建立营销网络,拓展销售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在全国16个省区已发展专卖店、加盟店和销售网点600多家,产品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投资30亿打造茯茶产业小镇

孙亚政表示,为将茯茶文化发扬光大,将茯茶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饮食产业结合起来,咸阳投资30亿元打造集茯茶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茯茶产业小镇,丰富茯茶产业内涵,有力带动了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咸阳茯茶”公共品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茯茶已成为咸阳新的城市名片。

同时,为了加大对茯茶原料栽培、采摘、加工全程跟踪监测,咸阳市先后与汉中、安康两地及国内部分茶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11个。3月23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茯茶工作组在咸阳成立,对于陕西茯茶产业实现追赶超越有着重要意义。推介会上,咸阳市部分茯茶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专门宣传推介。

本次茶博会上,咸阳市参展企业25家,参展品种300多种,共签订各类合同20多份,其中黑毛茶原料供应合同10份,采购黑毛茶1.2万吨,金额逾17.16亿元;茯茶销售合同10多份,茯茶销售近万吨,金额达16.65亿元。另外,泾阳县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的共同建设泾阳茯茶研发中心项目,为咸阳市茯茶产业的发展又提供了一项新的科技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