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秋茶香飘红军干休所 感受我国茶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文化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茶文化。

转眼已到了秋季,眼下正值秋茶飘香的好时节,近日,四位革命老前辈走进湖南茶叶公司,亲身感受我国茶文化的魅力。在茶叶公司里,不仅亲自动手制作秋茶,还观看了茶艺表演,并且品尝了香醇的秋茶,从中慢慢地感受到了我国茶文化的魅力。革命老前辈为了表达感谢,还特意将自身携带的军照送给员工。

大家高兴地与四位老阿姨们(前排左起)合影留念。www.CY316.cOM

9月26日上午,湖南南岩轩茶叶公司迎来了四位特殊的客人。她们是来自湖南省军区东湖红军干休所的老阿姨们,平均年龄已超过90岁的她们或是抗战年代上过沙场的女兵,或是老红军遗孀。

在茶叶店里,老阿姨们体验铁观音秋茶现场制作加工,欣赏功夫茶茶艺表演,在氤氲的茶香中,品尝清香甘甜的功夫茶。年迈的老阿姨们平时大多深居简出,鲜有机会出来走走看看。秋高气爽的日子出门,恰好感受到了一番中华传统茶艺,大家心里很是开心,时不时捧起一把茶叶凑到鼻前闻闻,用手不停翻腾刚出烤炉的秋茶。

四位老阿姨中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也有88岁。94岁的老新四军战士、抗战女兵余新华在战火风飞的岁月里,曾拿着一把驳壳枪穿梭于侵华日军的封锁线,帮部队传递情报。当天,她将随身带着的一张过去着军装、戴勋章的照片送给店里的年轻人。

老阿姨们的造访让南岩轩老板林金笔心情激动。“这些老革命前辈,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功臣,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也不能忘记革命前辈们的付出。”林金笔说。

林金笔介绍,公司每年也都会组织看望慰问老革命前辈的活动,号召员工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小编推荐

感受江南茶文化太极茶道


[摘要说明]感受江南茶文化太极

早在1765年(清乾隆已酉年),江南郑家一脉从江西上饶一带出发,沿着婺源、祁门一路做茶和贩运茶叶,逐渐汇聚到上海。年轻后生郑祥栋,在上海苏州河边一家小茶馆落户帮徒,诚实、勤劳、厚道,讲究水质,泡茶得法,把生意愈做愈好,颇得老板和邻里百姓夸赞。有一次,老板遗失了巨额当票,郑祥栋拾金不昧,完璧归赵。老板当即承诺,日后将把茶馆赠送与他。1785年,老板去别处开大茶馆,将小茶馆送给郑祥栋,郑家就此立“太极”字号,邀亲戚帮忙打理,又得到英记怡和洋行委托采购外贸茶叶货源,使茶馆得以长期生存发展。

郑家太极历史始于1765年,得字号于1785年。1938年前后,由于战乱频仍,家族茶人南迁杭州河坊街一带。如今在河坊街太极(总部所在地),附设有博物馆,陈列着中国唯一部茶人家族族谱《郑姓家谱》,陈列着当年所用茶罐、招贴、茶器、家具,清晰再现郑姓茶人家族一个个历史片断,也记载着前辈茶人以身许茶无数传奇经历。

当历史翻到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随着郑家茶人第四代、第五代慢慢淡出茶界,郑家茶人第六代开始踏上社会,他们知识层面较高、年轻好学,仰赖前辈茶人提携和庇荫,较快形成一批优秀茶学人才群体,成为各茶叶公司、茶行、茶厂、茶场技术骨干。许多年来,第六代茶人对于太极字号和家族流派虽情感尤深,却对恢复字号和流派有无力回天之憾。 中国茶叶品牌网cyppw.com

一九八五年春,第六代传人郑纯辉,作为国营杭州茶厂主要青年领导人,在杭州组织开办第一家茶文化休闲场所——青春茶乐厅,获得极大成功,曾经创下连续十八个月“满座”奇迹。初露锋芒以后,郑纯辉代表中茶公司浙江公司在“望湖楼”开办更高层面茶艺馆,首次尝试推出茶艺套餐化服务,也获得成功。一九九四年六月,在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李嘉志先生倡导和支持下,郑纯辉为恢复太极字号和家族流派迈出关键一步,他以百分之百个人资产独立开办第一家私立茶艺馆——太极苑,独立开设流派培训和推广,实现了太极字号和家族流派全面恢复。 许多爱好者都记得,当年太极创始者郑纯辉在六公园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开出杭州第一家馆,开了现代茶艺馆先河。取名太极苑的小小茶艺馆于1994年开办,只有40多平方米的面积。它质朴自然的环境、幽雅清新的氛围、自在随意的服务模式、精湛深奥的技艺以及价格、音乐、茶具、茶叶、门面风格、茶艺师造型等等,折服了社会。这家以木条坊为基本定位的茶馆,后来扩大面积,设立分号,曾红极一时。加上太极几年来的培训推广,迅速在全国绝大多数茶馆中形成风尚,太极也因此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艺术流派和茶馆经营模式。 如今,杭州茶艺馆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并充满活力。水茶坊,顾名思义,在于交流和演绎人们对茶与水、茶与自然、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与教场路原太极苑相比,水茶坊面积扩大十倍,理念转而以水作艺术基点,着力展示茶性与水性美、人性美的内在联系,在服务规范、技术程序、环境风格、经营技巧各方面均有新意。水茶坊作为太极精心归整策划的新模式,预料将会给茶艺馆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走近太极水茶坊,江南民居式的门楼,正中挂着“水茶坊”的黑色匾额,进入茶坊,溪流、小桥、竹篱笆。满目绿色,古木参天,鸟雀低语。高低错落的江南民居山墙,丁丁咚咚的泉水,一切 俨如世外桃源。 清新柔美、古朴自然,人们在溪边小桌上品茶,各种美滋美味的茶点、水果从小溪中漂来,任由茶客取用。客人们不必专门起身为取茶点水果而来回奔波,并且桌面的空碗可以随时放在水渠里漂走,既方便又雅观。 泡茶所用的水讲究到了极致,虎跑泉、天目山泉、农夫山泉、龙井山泉、陈年雪水、天露水人工矿岩泉水等各种泡茶用水多而精采,精于此道者大可随意选配自己中意的水来冲泡各地名茶。茶艺师应客人要求可演示不同的水彻泡同样的茶后体会其不同的结果。 在水茶坊二楼,展示给客人的是一片江南民居式样的品茶屋,低矮的栏板犹如江南水乡河边的石条凳,主人给它取了很雅致的名称“茶人街”。人们可以在茶屋内品茶聊天,也可以在“街”上选一张小凳子凭栏而坐,一楼的世外桃源景色尽收眼底,古琴演奏和表演还能使客人领略更多民族艺术的精华。 水茶坊三楼是另一条陈设考究的“茶人街”,九间大小菜屋临“街”排列,除了按惯例专设的陶坊、书斋以外,新近推出了可以感受太极不同主题氛围的金轩、木坞、雨厅、茗居、云厢、随园、翠寓等特色茶屋。各屋创意独特、功能完善,其中多数茶屋陈列有文物级的古家具、字画、陶器、壁挂等。 在茶坊三楼,可享受的特色服务最具底蕴和实力。如西湖龙井茶宴、梅花三弄茶艺表演、日本抹、日本煎、韩国茶礼、清代宫廷茶礼、南宋斗茶礼、台湾乌龙茶风俗等,几乎都是太极藏在深闺的看家绝活。每间茶屋没有专门的表演区和后台,而服装、器具、音乐、环境陈设力求正宗原始,这在国内均为首创。

我国少数民族的茶文化


[摘要说明]我国少数民族的茶文化

壮族“甜茶” 是壮族人民的传统饮品,有很多讲究的茶礼。壮族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相亲时,姑娘就给他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放有糖,男青年饮“甜茶”,就表明姑娘同意了;如果没放糖,则表示不同意。这种表达的方式,既特别又含蓄。

佤旗“苦茶” 其煮法是在大砂罐中一次放500克茶叶,一直煮到罐中剩下三五口茶水为止。然后等茶凉到一定温度,一口气喝下。茶水苦涩难忍,但喝后顿觉清凉爽口,回味无穷。

苗族“花茶” 苗族同胞用冬瓜片、橙子皮切成小薄片,在上面刻出各种图案,再同桂花、白糖一起制成待客的“花茶”。为表达对贵客的敬意,茶杯里常有“吉祥”、“祝福”之类的花茶片。花茶还是苗家青年恋爱中的传情物。小伙子来到姑娘家求婚,如果姑娘敬给小伙子的花茶里,有两片“并蒂荷花”和两片“喜鹊对鸣”,表示姑娘同意;如果茶杯中只有三片花茶,则表示不同意。

回族“八宝茶” 回族同胞常用此茶招待临门的贵宾。这种茶掺有杏干、桂圆、荔枝、葡萄干等,喝起来香甜可口,有滋阴润肺,清咽利喉之奇效。

东乡族“盖碗黄茶” 东乡族同胞用“盖碗黄茶”待客。其做法是用铜壶(或瓦壶)将茶煮沸后,在盖碗里放一小块糖和一点具有松香味的黄茶,在客人吃饭或坐在炕上谈天时,即献上盖碗黄茶。

白族“烤茶” 云南大理白族人常以“烤茶”招待贵宾。有宾朋来访时,主人就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茶放在砂罐里,边烤边摇,待茶叶烤到发出清香并泛黄时,便用沸水冲入砂罐里,再稍煮片刻。茶煮成后便倒入瓷盅,双手举杯,敬给客人。

藏族“酥油茶” 其做法:把茶砖切开捣碎,加适量的水煮沸后滤出茶渣,调入食用酥油,茶汁和酥油就混合成乳白色的“酥油茶”。每有宾客来访,全家在帐蓬外恭候,待客人进帐坐定后,女主人即双手缓缓捧上酥油茶敬给来宾,使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彝族“腌茶” 这是云南山区的部分彝族同胞喜爱的一种“茶”。将采下的鲜茶放入灰泥缸中,边放边压,直到压满,最后用重盖子压紧,数月后,即制成味道独特的“腌茶”。

蒙古旗“奶茶”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奶皮子、炒米等,其味芳香、成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他们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