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多举措助推 茶农脱贫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贵州黑茶 贵州的白茶 贵州绿茶

贵州黑茶。

贵州茶产业,在未来三年,将要建设茶叶原料和加工中心,成为中国第一茶叶大省和品牌,通过提高茶园质量、升级茶叶加工、加强质量监控、融合茶与其他产业、提高品牌宣传力度,以实现产值500亿元,56万茶农脱贫这一茶目标。

贵州

8月6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在会上表示,要打好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四个硬仗”,打好农村通组路建设等“七大战役”,这为新阶段的攻坚圈定了“攻击”的重点。

在产业脱贫领域,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表示,未来三年,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要建设“两大中心”(全国最大的茶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打造“四个第一”(贵州现代农业第一产业、贵州第一出口农产品、中国茶叶第一大省、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实施“五大工程”(茶园提质增效工程、加工升级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工程、渠道建设工程、品牌宣传工程)。其中,实施“五大工程”主要包括:

贵州

一、茶园提质增效工程:推广白叶一号、黄金芽及地方自育优良品种30万亩;实施化肥零增长、增施有机肥,集成推广150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茶园50万亩。

二、加工升级工程:每年增加贵州绿茶品牌授权使用企业300家;全省茶企超过4500家,集团达到12个;每年新认证SC、ISO9001、HACCP企业200家以上。

三、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如推广150万亩林-灌-草的立体生态系统;划定100万亩以上核心保护区;每年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100万亩;打造50万亩“欧标茶”生产基地;推动以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为重点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所有主产县全覆盖。

四、渠道建设工程:推进茶叶与贵州烟、酒、水、旅游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每年新增省外营销窗口100个,每年新增大型连锁渠道网点500个;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推动国际知名企业到贵州建分公司或基地;提升茶博会影响力,支持茶企参加助推出口的会展;支持5个茶叶批发市场升级,新建茶青交易市场22个,支持茶叶全面进入省内酒店、餐饮、高速公路等渠道。

五、品牌宣传工程:以“贵州绿茶”为引领,构建“省级公用品牌+核心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贵州茶品牌体系;新建改造茶文化项目10个、茶叶观光园50万亩,积极推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据了解,到2019年,贵州省投产茶园面积要达到600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产值达到500亿元,累计带动56万贫困人口脱贫。

Cy316.com延伸阅读

贵州省纳雍县:茶产业发展迅速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纳雍县是贵州省西北部的一个行政县,受地理交通条件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纳雍县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贫困县,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纳雍县开展茶叶种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纳雍县当地的茶叶种植

一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8万亩发展到今年的24.6万亩,主要分布在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龙井43、金观音、安吉白茶等。

二是品牌建设不断加强。现已注册有“姑箐”“府茗香”“康苠”等30多个商标,创建了“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彝岭苗山”等多个品牌,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茶博会、展览会、评比会上夺得大奖。在省斗茶赛和毕节市“奢香贡茶杯”斗茶赛上均获奖,特别是在毕节市“奢香贡茶杯”斗茶赛上连年领先。

三是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纳雍县2007年被定为贵州省15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09年至2017年连续9年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获“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四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共注册63个茶叶企业(其中茶叶专业合作社33家、茶叶公司30家),有22家公司通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5家企业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6家公司获得市级龙头企业认定,6家公司荣升为省级龙头企业,1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公司获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五是加工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只有5家,年生产成品茶6吨左右,产值120万余元。2017年年底,具备加工能力的茶企增加到28家,年生产成品茶约95吨,产值675万余元。

以上就是关于纳雍县近几年来发展成果的介绍。纳雍县既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也离不开当地人民勤劳的工作。这二者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安徽开发有机茶成效显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饮料,多年来一直供大于求,未得到根本的改变。靠常规农艺生产,往往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存在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危险性,而开发有机茶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饮品的要求,也为安徽茶叶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茶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大众化饮料,主要面临着农残和卫生质量指标超标两大问题。目前,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布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农残检测标准,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茶叶农残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技术壁垒措施,以此来限制我国茶叶的出口。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对茶叶中的非茶类夹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的污染、黄曲霉素和微生物污染等都提出了卫生限量指标要求,增加了检测项目。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一路下跌,基本上是“有机茶的品质、大宗茶的价格”从而使我国茶叶对欧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标准不仅要求严格,而且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一是农残检测种类和项目太多。据了解,欧盟对茶叶中的农残限量的规定已达62种150多项,这样茶区已无药可施。二是农残限量标准大幅度降低,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如氰戊菊酯,新标准较原标准下降了100倍。三是实施严格的检测程序。对出口茶不仅要求批批检测,而且每批都要经过进口国客户的重复检测,有的客户还要求货到目的港后再复验。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大大增加了出口成本。从实际的检测结果来看,除个别地方、个别批次出口茶虽有微量农残超标外,绝非一些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普遍和严重。正是由于媒体这种过分渲染和夸大,造成消费者不放心饮茶,进口商不敢进茶,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出口。

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欧盟对农残标准严格化的要求,我国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安徽省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农残治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机茶认证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法令,积极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安徽省通过各种方式,认真贯彻国家一系列禁施农药和加强农残控制,加强质量宣传和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思想,确立了“质量为本、信誉至上”的质量方针和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目标,坚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二是统—规划,建立基地,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残控制,确保出口茶质量。

抓好组织建设。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有机茶基地建设领导组,并分别在安徽省自然环境优越的红绿茶区共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三个出口茶基地,茶园面积达7000多亩。基地采取公司+茶厂+农户的模式,并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茶农连成一体。专业合作社内以公司为龙头,茶厂为依托,茶农为基础,以章程为纽带进行运作。专业合作社内实行社员价,年终进行二次分配,以此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专业合作社与茶农签订茶叶交售合同,入社茶叶,均发放“茶叶生产记事手册”和“售茶证”,收购时逐一造册登记,建立交售档案。

抓好源头防治。为广泛发动茶农,公司加强茶园管理和环境的治理,并派出专业人员分赴各茶区开展普查工作,指导茶叶生产、加工和收购,严禁施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大力推广茶园生态间作,以有机肥代替无机肥,生物防治代替化学防治,并建立茶农互相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从而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农残。

凤庆县:“三位一体”发展茶产业 贫困户脱贫增收成效显著


说到凤庆县,我们就不得不提滇红茶啦,当地是以生产滇红茶而出名的,也可以说滇红茶是凤庆人的“致富茶”。近段时间以来,凤庆县通过“三位一体”来发展茶产业,贫困户们脱贫增收成效显著,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那么,“三位一体”是指什么呢?为何会有如此好的效果呢?一起来看看吧。

凤庆

“三位一体”股份制打造扶贫致富联合体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得到政府产业扶持之中,也在基地、用工等环节解决地方农民就业脱贫问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凤庆县通过“龙头企业+村委+合作社”的“三位一体”模式,以扶贫致富联合体为基础,扩大基地规模。

据滇红集团副总裁沈平介绍: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三位一体”由龙头企业、村委会、合作社三家以股份制的方式(龙头企业占50%股份,村委持10—20%的期权股,合作社持30-40%的期权股),将26个茶场,17个专业合作社连在一起,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联合起来,形成扶贫致富联合体。实现标准种植、规范化管理,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安全优质原料。目前,公司核心基地3.07万亩,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三分之一。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滇红集团)创建于1939年,前身为“云南省凤庆茶厂”,是省、市、县的重点茶叶企业,是“滇红”茶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同时也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村委+合作社”的“三位一体”模式,辐射13个乡(镇)4.86万户18万茶农(建档立卡贫困户2310户8192人),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实现茶叶提质、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凤庆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贫困户茶产业收入增收1100元

滇红集团以茶园经营权流转为动力,农民变产业工人。村“两委”负责组织发动建立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将一家一户茶农零散、抛荒的茶园以入股、出租、经营权流转等方式将茶园经营权集中到茶场,由茶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目前共流转茶园3.07万亩,3万名农民变为基地工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715人)。

以基地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五大收入。茶场通过对合作社茶园集合,实现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生产出优质生态茶叶,确保了质量,提高了产出率。公司实现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年增收3600万元以上。

就茶农而言,亩均鲜叶收入达1500元、茶园流转收入250元、务工收入1400元、入股收入350元;集体经济亩均实现10—20元。贫困户仅茶产业收入较流转前增收1100元。

云南芒摆:茶庄园创建成效显著 茶农入股并参与管理


在云南芒摆,茶庄园建成后,茶企将茶园承包给茶农,还对茶农进行技能培训,普及相关知识,2016年茶农总收入达860.85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农自愿以自家的土地和劳动力入股企业,在茶企中工作,同时参与茶园的管理。

茶庄园

眼下,走进沧源碧丽源芒摆茶叶庄园,驻足山顶,放眼望去,青山环绕,云雾缭绕,茶山叠嶂,满目碧绿的茶园。一垄垄茶树上冒出丛丛嫩绿的芽尖,一群群劳作的茶农穿梭其间,一片忙碌的景象。

“我家两口子管理22亩茶园,去年收入3万多元。”正在管理茶园的茶农字赛四说,在这里,除了能学习茶园生产管理知识外,还能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收入也比以前好多了。字赛四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芒摆村四组村民。多年来,靠着为沧源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打工,种茶、管茶,一家人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如今,像他一样在公司管理茶园的芒摆村群众有287户861人。

沧源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是沧源县招商引进的一家茶叶企业,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芒摆村开垦建设有机茶园。茶园建成后,公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建好的茶园承包给农户,由农户严格按照《清洁化茶园管理技术规程》和《茶山管理公约》进行管理和采摘,由公司支付给茶农管理费和采摘费。同时,吸纳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使农民转化为茶叶生产工人。目前已吸纳406户农户(其中芒摆村287户)为茶叶种植管理专业户,承包管理茶园11282亩,解决了1500人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公司还从当地挑选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愿意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贫困青年,由企业资助到临沧农校茶叶专业班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后进入企业工作。充分利用芒摆村“茶农之家”平台,适时组织茶农进行现代劳动生产技能的培训,普及卫生知识和环保知识,提高茶农生产生活质量和管理茶园水平。

芒摆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华说:“以前,芒摆村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茶叶、甘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贫困面非常大。沧源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建成有机茶庄园后,群众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在公司打工,参与茶园管理已经成为芒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6年茶农人均收入6725元。”

芒摆村党支部围绕“产业建起来、组织强起来、群众富起来”“三赢”目标,以15000亩土地和劳动力入股,采取“经济实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合作,推行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空壳村”等问题,2016年,村集体实现收入15.26万元。

该公司始终把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主要社会责任,成立企业社会责任部开展此项工作,并坚持“开放式扶贫,造血式扶贫,以及物质精神双扶贫”的理念,加大扶贫帮扶力度,努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公司经理向桂英介绍:“目前,公司和芒摆村结成了万企帮万村帮扶对子。茶农可从茶园流转和管理中获得4笔收入,第一笔是每年每亩20元的地租收入,第二笔是每年每亩30至170元不等的茶园管理费收入,第三笔是市场茶叶鲜叶价格采摘费用收入,第四笔是茶园中自主套种其他农作物及养鸡、养猪收入,还有少数参与农业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每月有140元至600元不等的收入。”去年,茶农总收入达860.85万元,户均收入1.8万元,人均收入6725元。

安徽多举措推动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有着发展茶叶的众多优势,茶叶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近年来,地处中部的安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探索中国茶走向世界的路径中不断贡献着“安徽智力”。

茶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2018年4月,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标志着我国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茶树基因组的破译将推动茶组植物基因组进化、茶树起源和遗传多样性、茶叶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形成机理等重大基础生物学问题的研究。

茶叶

安徽农业大学以茶树基因组图谱为框架,整合了24种山茶属植物共计97个转录组、代谢组、甲基化组、种质资源以及大量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分布模式的相关性建立起各数据之间的联系,系统构建了全面的茶树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平台,实现了茶树组学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该平台集成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如功能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引物设计、序列比对等),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检索以及深度挖掘数据库中丰富的组学数据并实现可视化。

酯型儿茶素是导致茶叶味苦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类型儿茶素是如何合成的,长期困扰着学界。安徽农业大学经过艰苦的攻关研究证实,有两种酶在酯型儿茶素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是学界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证实了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存在。由此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从而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研究发现,茶树萜类合成酶基因在茶树叶片和花中,通过转录过程中的再加工,生成了功能有别的两个转录本,分别催化芳樟醇和橙化叔醇的生物合成。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应用不同逆境信号物质,调节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改善茶叶香气品质的目的。研究还揭示了β-葡萄糖苷酶在茶叶香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揭示了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这些研究都为生产环节提升茶叶香气和口感提供了现实途径。

推进茶机产业迅速发展

为了改变众多茶企业作坊式加工落后的现状,聚焦制约我国茶叶化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团队开发集成了茶叶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十五”期间,项目组引入日本和台湾的茶叶加工设计理念,研建了国内外首条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由此开启了我国茶叶大规模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先河。“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将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黄山毛峰、滴水香等传统名茶的规模化生产上,先后开发了5条黄山毛峰茶、滴水香茶清洁化生产线并示范应用。“十二五”期间,在安徽省政府“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下,开发了六安瓜片茶、祁门红茶、霍山黄芽茶、黄大茶等生产线。茶叶清洁化生产线在名优茶生产上的示范应用,改写了我国传统名茶只能依靠手工配合单机加工的历史。项目成果通过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安徽三九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快速推广应用,先后在全国20个产茶省市推广生产线200多条。

由于茶叶色选技术装备受制于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价格昂贵,在我国很少使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大米色选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于2007年开发了首台国产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并示范应用,“安科”茶叶色选机已经在全国20个省推广应用并出口海外,打破了日本和韩国对我国茶叶色选机市场的垄断,并迫使国外茶叶色选机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茶叶色选机实现国产替代后,在合肥市带动一批如捷讯光电等民营色选机制造企业,合肥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选机产业化基地,生产的茶叶色选机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开发与推广。为适应茶叶大规模连续化加工对原料和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到茶叶生产与品质控制中,先后开发出系列茶叶品控装备,应用于检测茶鲜叶原料质量、评判茶叶品质和等级、控制茶叶加工工艺、监测出口茶掺杂,为茶叶生产全程数字化品质控制奠定了基础。

茶叶

开发茶叶新品种市场

黄大茶是皖西特产,利用夏秋季原料加工,因原料粗老、加工粗放、包装简陋,一直属于低档产品。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和张劲松教授研究组发现,与其他茶类相比,黄大茶更有益健康,系列基础研究成果为开发以健康为导向的功能性茶叶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而催生了皖西黄茶产业由冷转热、由弱转强。如今,包装精美的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和速溶黄大茶系列产品成为电商网店的热销品。利用安徽260多万亩茶园丰富的夏秋茶资源优势,安徽农业大学在皖垦集团等9家龙头企业,集成推广机采、机剪和机耕技术,示范推广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机采示范茶园15000亩;开发了桂花红茶、桂花瓜片、金寨红茶、安徽特色乌龙茶、黄大茶等系列夏秋茶产品,研建了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利用夏秋茶资源开发了多种类型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在浙江和安徽,研制了一批速溶茶和姜糖茶生产线,年加工速溶茶近万吨。以低档茶及茶园修剪枝等作为添加剂,研发含茶的动物饲料,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鸡肉和鸡蛋中胆固醇、甘油三酸酯的含量,提高肉中不饱和脂肪酸、肌苷酸、VE的含量与动物蛋白质量,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减少甚至替代了饲料中抗生素、抗菌剂、防霉剂、生长促进剂等的使用,从而开辟了茶的应用新领域,拓展了夏秋茶资源的利用广度,提高了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早在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夏涛向安徽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安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了“服务安徽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从茶树品种选繁和茶园管理、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名优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推广、茶叶健康功能发掘、茶产业经济与茶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振兴安徽茶产业的技术路线。安徽省半数以上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开垦的,多为低产老茶园,制约了茶叶产量、品质的提高和机械化采茶的推广。团队通过离子诱变结合杂交和系统选择等传统方法,先后选育了3个国家级品种,4个茶树新品系,在重点茶园广泛推广应用。并通过研发的新茶树扦插快繁技术,使得茶苗繁殖系数、苗圃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1倍。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近5年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宛晓春教授先后3次作为代表团团长参加ISO/TC34/SC8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并担任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茶工作组召集人,4项茶叶国际标准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扭转了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方面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局面。

为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并开展了广泛的茶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茶文化交流不断。在此基础上,创立了4年制茶学专业茶文化与贸易方向,编写出版了系列茶文化教材,培养茶文化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2016年,依托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教育部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多所国际一流高校院所,已取得明显的合作成效。学校先后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组建了联合研究中心,与新泽西州立大学、马歇尔大学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茶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提升项目合作研究的效率,增加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互派的频次和数量。

丹寨县:茶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强劲


丹寨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东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作为中国西南内陆山区,丹寨县的经济发展一度落后,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带动下,丹寨县人民开始了一场场改革发展的致富之路。

丹寨县茶园

丹寨县立足良好生态环境,紧扣产业脱贫目标,大力抓好茶叶种植与管护等优势产业,把一片片荒山变成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跟紧提质增效进度。针对性开展提质增效改造技术指导与培训,实行每周一调度,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推动工作措施。目前已完成秋季茶园修剪、除草、培肥7010亩,低产茶园改造3020亩。

茶叶村种植全覆盖。动员茶叶村还未种植茶叶的农户开展新建茶园建设,做到农户种植茶叶全覆盖,以到达集中连片,积极打造茶叶专业村,响应打造“一村一业”产业势头。目前,完成兴仁镇岩英村、摆泥村、宰雅村、龙坡村新建茶园共1100余亩。

培育龙头与品牌打造。多次组织茶叶企业到目标市场开展茶展,建立市场销售窗口,充分利用大型茶展活动大力开展品牌宣传,积极参加国家级开展的茶叶相关评优评先活动,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年完成参加省内外茶展活动4次,喜获“2017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贵州独山县:茶产业助推农民致富


近几年来,贵州独山县因种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了,该县的茶园面积也在持续增长,近日,在影山镇翁奇村麻基组茶山上,茶农们三五成群正埋头采摘茶,一眼望去,茶山青青,茶叶嫩绿,犹如绿色的海洋。

采茶

“今天收获还不错,不到一会儿功夫,我就摘了一篮子,我得赶快拿去企业加工了,争取卖个好价钱。”村民刘大伟说道。

刘大伟口中的企业就是如今已经闻名独山甚至省、州的新贵茶业。它是一家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茶产品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新兴民营企业。当刘大伟把新鲜嫩绿的茶青送入一红一绿两条生产线,两个小时后,经过收青、摊青、杀青、揉捻、整形、提毫等一系列工序,茶青变成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成品茶叶。而这些茶业主要销往浙江、江苏、贵阳、上海等地。

“过去只要一提到麻基组,很多人都会说那里穷,是典型的穷寨子,而如今却因为种植茶产业成为了富裕的寨子。”刘大伟说:“我们寨子有20户人家,现在几乎每户都种上10余亩,产值有12万元,除去育苗、人工等费用,年均纯收入达8万元。”附近村寨听说种茶有搞头,都会选择避开农忙时节过来帮忙采茶,每天都能得到80至100元不等的收入,成为了他们增收的“第二职业。”

“这两年种茶,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你看,我现在住着新房,开着新车。这一切还得感谢我手中的茶啊!”村民陈大哥说。

……

在独山,有不少农户因为种茶、采茶让他们收入得到了持续增收。目前,全县共有茶园12.8万亩,投产茶园3.5万亩,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160吨,产值近2.1亿元。

当然,像影山镇这样因种茶而助推农户致富的典型,只是独山多措并举加速发展茶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独山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在充分发挥茶产业优势上,因地制宜,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投入等措施,培育发展茶产业。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厂29家,涉及茶企业(合作社)14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此外,自2015年来,该县已成功举办两届独山论坛--中国茶产业发展智库峰会,通过产品与文化推广,展示了独山和黔南茶产业风采。

贵州石阡大屯村“脱贫攻坚”发展茶产业


为了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近年来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大力发展茶产业,围绕“建设好党支部、发展好茶产业、连接好利益机制”的工作思路,将解决经济问题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之路。

村级换届时,优先选任爱茶懂茶愿意发展茶产业的能人。班子成员大都成为“五员村干部”,即:发动种茶的宣传员、带动种茶的示范员、茶园管理的护林员、茶叶加工的技术员、茶叶销售的营销员。在现有5名村干部中,3人擅长茶叶种植、管护、加工,1人懂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1人熟悉财务管理,村干部大都是茶产业发展的“土专家”,党员成了茶产业发展的“示范员”。

茶园

大屯村把茶产业定位为“子孙产业”,增强了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地位。如今,茶园建设管护和茶园面积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积极与省茶科所、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合作,采取太阳能防虫、以草抑草、茶园机械管护、选育优质品种等方式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目前,大屯村实有茶园2230亩,人均0.7亩。通过强化茶叶加工,茶青下树率明显提高,茶园效益逐步显现。206名贫困群众掌握了茶叶种植技术,38人能熟练操作茶叶管护机械;135人熟悉病虫害防治,67人学会了茶叶加工,茶叶产品的品种由1种增加到6种,成功通过QS认证。

今年,大屯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可分配收益15.6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302元。今年有2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务工,平均领取务工报酬2100元。其中,最多的一人领取务工报酬12000元。经济日报记者王新伟吴秉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