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中国》纪录片:站在全新的视角解读茶叶 推动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文化。

纪录片《茶界中国》开播仪式于7月30日在北京举行,将于8月4日在江苏卫视频道每周五晚上播出,这部片子拍摄了近百位茶人,站在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茶叶,旨在推动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型人文纪录片《茶界中国》举行开播仪式

大型人文纪录片《茶界中国》昨日(7月30日)在京举行开播仪式。这部历时三年,从中国11个省、市、自治区走访到日本、英国、肯尼亚等茶叶原产地的纪录片将从8月4日起,每周五晚上播出。

茶,是中国的国饮,寄托着深远的中国式品味和文化情结。纪录片《茶界中国》摄制组拍摄了近百位茶人,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茶叶,展示当下中国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国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茶人的执着和坚守,代表着中华传承的匠人之心。节目记录了鲜为人知的茶叶背后的故事。“每一个茶到味蕾的故事里,都是人和情感的故事。”《茶界中国》的总导演刘嘉这样总结。

《茶界中国》策划顾问,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先生讲话

茶人匠心坚守,好茶来之不易。提到茶的内涵,《茶界中国》策划顾问、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讲到,“琴棋书画、茶匙珍馐”,茶文化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他希望通过《茶界中国》纪录片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世代传承。

作为中国元素,茶叶影响了世界,《茶界中国》把山谷深处真正的好茶带到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喝道真正的好茶,这是北京中投视讯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CEO苗步林的美好愿景。苗步林表示,他希望能将《茶界中国》进行lP乳化、展示、交易和跨界整合,助力推动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为消费者提供茶文化品质生活服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江苏卫视频道总监李响讲话

江苏卫视频道总监李响认为,《茶界中国》聚焦中国茶文化的传承者,是现代视角下对传统文化的关怀,展示了制茶者们的“大国工匠精神”。挖掘和记录鲜为人知的茶叶背后的故事,推进中国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用人文关怀促进文化发展。

据李响透露,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茶界中国》的每一个制作过程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成片后,又从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结构的合理性,故事的完整性,画面的精良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对有所欠缺的部分坚持重新拍摄制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使其达到精品的要求。

精选阅读

四川省宜宾市:推动文化创新 塑造茶叶品牌


宜宾市,属于四川省下面的一个地级市,作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市这座古城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除了酿酒行业外,茶产业也是当地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受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宜宾市的种茶制茶历史已经十分悠久。近年来,宜宾市政府在现有茶叶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并且定期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纯净宜宾茶叶和其他茶叶的交流。

开幕式现场

近日从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媒体互动会上获悉,以“长江首城·六茶共舞”为主题的茶叶年会于3月17日至19日在四川宜宾举办。

在宜宾市第五届政协提案中,九三学社宜宾市委提报了《关于在宜宾市聚力打造“中国第一茶企”的建议》,认为川茶集团“具备在短期内打造成为中国第一茶叶企业、带头实现川茶千亿产业目标的基础”,以此向政协提案“全方位加大扶持力度,聚集资源、集中力量快速将川茶集团打造成为中国第一茶企”。目前,川茶集团已成为宜宾仅有的两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先后荣获“中国茶行业十大领军企业”等40多项荣誉,全茶产业链创新发展举措居行业之首,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川茶千亿产业”排头兵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据了解,2013年,原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经过整体改制,组建了“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四川茶行业发展进行顶层规划,对企业发展、品牌文化等进行重新定位,占领了企业品牌制高点,并且始终坚持“创新创业 融合共享”发展战略,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构建多要素、跨区域、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茶叶经济业态,在新常态下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创新作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2015年10月,川茶集团启动实施的“川茶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被列入2016年、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两级政府重点推进项目,这是有史以来四川省农业项目第一次被列入省政府重点项目进行扶持。项目实施以来,得到宜宾市委市政府,翠屏区、宜宾县、屏山县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成为川茶集团驶入“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近五年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川茶集团坚持发挥党委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以“一引领、两创新、三促进”的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实现了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思维不创新只能原地踏步。因此,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切实补齐知识缺失、能力不足、难于决事的短板。”川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颜泽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勇于跳出思维定势,克服工作惯性,摆脱路径依赖,在创新中寻找新动力。

据悉,川茶集团曾提出“全员创新创业”发展理念,通过内部市场化激励机制,事业部独立核算制度,组建合资合作经营实体,让股权让经营权让利润,创新技术链支撑全茶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利益链促进全茶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的茶文化有哪些 中国茶文化讲究什么


对于中国的茶文化相信朋友们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些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平生烟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饮茶。只要有空闲,便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看杯中那沉浮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

中国的茶文化

用玻璃杯沏茶别有一番韵味。透过昌莹透明的杯体,可以享受更多的茶趣。尤其下班之后,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静静地观望着眼前杯中的变化,你会发现其乐无穷。观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蒙飘缈的雨雾,透过这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眼前仿佛会出现一幅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潇,入语驿边桥”。

那杯中的茶叶更是变幻莫测,朵朵嫩芽,缓缓舒展。或恰如雀舌,或旗(嫩叶)枪(芽尖)交错,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细心观察,那片片绿芽上竟会看出茸茸细毫,犹如勃勃生机的春天。举杯品茗,香郁味醇,舌尖销觉茶韵清苦,细细品尝,回味之中略有甘甜。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感受到许多,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地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地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味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了,而是这杯中之水了。

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沧海人世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会去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在饮茶时很少有人会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茶叶不会因溶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必因融合于集体不被人所关注而沮丧,因为我们已经成就了他人,帮助了社会,贡献了自己,陶冶了人生。茶树年年有新芽,生命之树常青。

进而言之,茶叶的价值就在于溶入水中成为茶水。多好的茶叶,无论是西子湖畔的龙井,还是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不管是武夷山绝壁的“大红袍”,还是福建安溪城中的铁观音,如果不溶于水,不为人所品、所尝、所饮,对于茶而言又有何用?作为一个人,他的学识再高,能力再强,不奉献于社会,又何足道哉?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不必去追求那所谓的永恒,追求生前的功名显赫,富贵利禄,如果为此穷尽一生,岂不是本末倒置?

古人云:“以有涯追无溽,殆矣。”我以为,品茶之中所有体味到的感受,最为贴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的那种淡淡的滋味。浅尝最为甘美,也最为持久。凡事过度反而乏味,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穷困及逸乐,因一切甘甜已经遍尝,便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就会像浆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满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任何胃口。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红尘滚滚炎凉荣辱,惟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又与品茶何其相似。茶,惟有苦涩,才能醒脑提神。

唐代的刘贞德曾经总结说,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由此可知,茶在中国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一个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会热爱。而对生命热爱者,必然对人格有操守。

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人”。

茶文化界对茶艺的分类


[摘要说明]茶文化界对茶艺的分类

目前茶文化界对于茶艺的分类比较混乱,有以人为主体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民俗茶艺,有以茶为主体分为乌龙茶艺、绿茶茶艺、红茶茶艺、花茶茶艺……,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茶艺,甚至还有以个人命名的某氏茶艺(),不一而足。茶艺是饮茶艺术,岂可以人、以地区分类?难道有的茶艺专供表演?有的茶艺只能待客?事实上茶艺是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茶类、同类的不同种茶可以有相同的饮法,又岂能以茶来命名茶艺?至于某氏茶艺,非茶茶艺更是荒诞不经。   笔者非常赞同陈文华先生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茶艺就是茶叶的冲泡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的话,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笔者也曾指出:"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发、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先后产生了煎、点、泡三种形式。"茶艺的分类标准首先应依据习茶法,亦如此。依习茶法,中国古代形成了煎(艺)、点(艺)、泡(艺)。日本在吸收中国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形成了"抹"、"煎"两大类,两类均流传至今,且流派众多。但中国的煎(艺)亡于南宋中期,点(艺)亡于明朝后期,仅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艺)流传至今。从历史上看,中华茶艺则有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三大类。   茶艺分类标准第二应依据主泡饮茶具来分类。在泡茶茶艺中,又因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大类。壶泡法是在茶壶中泡茶,然后分斟到茶杯(盏)中饮用;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盏)中泡茶并饮用,明代人称之为"撮泡",撮茶入杯而泡。清代以来,从壶泡法茶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茶的工夫茶艺,杯泡法茶艺又可细分为盖杯泡法茶艺和玻璃杯泡法茶艺。工夫茶艺原特指冲泡青茶的茶艺,当代茶人又借鉴工夫茶具和泡法来冲泡非青茶类的茶,故另称之为工夫法茶艺,以与工夫茶艺相区别。这样,泡茶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五类。若算上少数民族和某些地方的饮茶习俗--民俗茶艺,则当代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民俗茶艺六类。民俗茶艺的情况特殊,方法不一,多属调饮,实难作为一类,这里姑且将其单列。  在当代的六类茶艺中,工夫茶艺又可分为武夷工夫茶艺、武夷变式工夫茶艺、台湾工夫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武夷工夫茶艺是指源于武夷山的青茶小壶单杯泡法茶艺,武夷变式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单杯泡法茶艺,台湾工夫茶艺是指小壶双杯泡法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双杯泡法茶艺;壶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壶泡茶艺、红茶壶泡茶艺等;盖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盖杯泡茶艺、红茶盖杯泡茶艺、花茶盖杯泡茶艺等;玻璃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玻璃杯泡茶艺、黄茶玻璃杯泡茶艺等;工夫法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工夫法茶艺、红茶工夫法茶艺、花茶工夫法茶艺等;民俗茶艺则有四川的盖碗茶、江浙的薰豆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等。

铁观音文化传承与铁观音茶叶包装


立冬以来,北方并没有太多的寒凉。随着火焰般的银杏慢慢飘落枝头,铁观音秋茶已经香飘全国各地茶叶市场。作为一名在北方从事茶包装设计与销售的南方人,作为茶为媒联盟的成员,应邀就铁观音茶叶包装与铁观音文化的传承,发表一些浅知酌见,供从业同仁与茶界前辈批评参考。

目前,茶叶包装市场中,铁观音茶叶包装占据的份额是所有茶叶包装品类中最大的。究其原由,这与铁观音销量在茶叶销量中的龙头地位密不可分。

然而,铁观音茶叶包装尽管畅销全国,却存在诸多问题。在茶叶包装行业从业多年的我,每每想起这些问题,就深感不安与愧疚。

其最大问题是:铁观音茶叶包装过度商品化,忽视了其应承载的铁观音文化传承。具体表现在:1、铁观音茶叶包装过度追求档次,忽视了其使用价值与环保理念;2、铁观音茶叶包装文化价值定位不清晰,与其它茶叶品种包装文化价值定位雷同;3、铁观音茶叶包装商业化氛围浓厚,文化传承难得体现。

针对以上问题,铁观音茶叶包装要如何实现铁观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呢?本人才疏学浅,现抛砖引玉,略述一二。

1、健全协会组织,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成立专门的铁观音茶叶包装行业协会,制定铁观音包装的发展方向;利用协会组织的力量,健全行业发展规范,减少过度包装,提升环保包装的市场地位;从而塑造铁观音环保、生态、健康的理念,提升铁观音茶叶在茶叶行业中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推动铁观音茶叶的可持续化发展,以此再达到商业化的目的。

提倡鼓励乡镇、企业自发的组织铁观音包装文化创意专题活动,结合铁观音的文化、制作工艺、发源地、各茶产区历史及特点等各种相关元素,做有铁观音文化特色的主题包装展览。

2、深入挖掘铁观音茶文化,把铁观音文化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中。

在铁观音包装设计中,要优先考虑如何融入铁观音的各种文化元素。在铁观音包装设计师的培养方面,要融入铁观音文化课程,让设计师能真正的做到知其神、品其韵、画其形。让受众可以从铁观音茶叶包装上,了解到铁观音的历史、文化、特性,延续铁观音文化的传承。杜绝抄袭性的元素拼凑,随意拼凑的元素,不但不能给受众带来有益的、正确的铁观音文化,反而会误导受众,让受众难以区分各类茶叶品种的区别,从而导致铁观音消失在茫茫的茶流中。

3、创新铁观音包装文化,让铁观音包装贴近生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物质的感受,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更多的是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回归自然、环保、健康自然变成了现代消费者更多考虑因素。

铁观音茶叶包装的生活化新理念,要求我们要更多的考虑环保材料的应用,更多使用可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要求我们在结构上,要考虑包装的再利用,例如作为家居的装饰品、日用品来使用;更要求我们在包装设计理念上,要更加坚持铁观音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创新。

4、重组中小企业,扶植大企业,做强品牌,以大品牌带动小品牌。

现阶段大多数的包装企业,规模小,效率低,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会更多的选用一些低端、不环保、有害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整合小规模铁观音包装生产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针对较大的企业,政府及行业组织应加大扶植力度,帮助这部分企业做强自己的品牌,规划好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大企业的成功经验来带动小规模企业的改革,规范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茶文化--中国黑茶


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出现于103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黑茶(边茶),雅安藏茶(黑茶鼻祖),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陕西黑茶(茯茶)及湖北老黑茶。

黑茶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茶马交易的茶是从绿茶开始的。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由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产生了黑茶。黑茶在中国的云南、湖南、陕西、广西、四川、湖北等地有加工生产。黑茶类产品普遍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有越陈越香的品质。

“黑茶”二字,最早见于明嘉庆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此茶系蒸后踩包之茶,具有发酵特征,实为黑茶无疑。

藏茶是黑茶的鼻祖,也称南路边茶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经过32种古法制成,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她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 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产地,已有1300年历史。明代嘉靖年间,陕西泾阳商帮陆续来雅安投身边茶行业。他们的资金雄厚、经商有道,从明到清先后创办了10余家茶号,经营规模很快超过当地川帮,每年认“引”数额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其中最有名、规模最大的是陕西“义兴茶号”,从明代嘉靖25年开办,到现代的义兴茶号已有460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古代商界的一个奇迹。藏茶品之“红、浓、陈、醇”。“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工艺持久发 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约700种香气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

青砖茶是黑茶中的一种,也称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没有的自然茶香。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羊楼洞商人雷中万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开办“羊楼洞茶庄”,后又将“羊楼洞茶庄”更名为“洞庄茶号”。“公设茶庄于庙场,始制茶砖”(《中万公传》),茶号设在羊楼古镇庙场街中段,厂房设在观音泉下60米处,以羊楼洞茶为原料,引观音泉水制作。因观音菩萨座驾为莲花,故所产砖茶“以莲花为案,以洞庄二字为识”,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有"砖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说。古诗: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便是描写的羊楼洞著名的观音泉与洞庄砖茶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青砖茶经发酵、高温蒸压、适当存放自然后发酵后,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于水中,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主要销往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区和蒙古、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

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泾阳市,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下因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黑茶宗祖——渠江皇家薄片

最早的湖南黑茶是汉代时由湖南安化县渠江镇生产的渠江皇家薄片,安化素有加工烟熏茶的习惯,茶叶通过高温火焙,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黑茶也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

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雅安藏茶和滇桂黑茶。对于喝惯了清淡绿茶的人来说,初尝黑茶往往难以入口,但是只要坚持长时间的饮用,人们就会喜欢上它独特的浓醇风味。黑茶流行于云南、四川、广西、山东等地,同时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喜爱,黑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