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白莺山寻茶记

发布时间 : 2019-12-09
普洱茶古茶山 普洱茶六大茶山 香炉山黑茶

普洱茶古茶山。

年年春天访茶云南,转眼间已然过去了7年。犹记得2011年第一次到访云南后,与友人笑言:“今后10年,每年都要来云南。”当时朋友也许觉得是笑谈,而今距10年之约,越来越近了!

2014年,2016年两过滇西临沧市下辖的小城云县,心心念念想去白莺山,却终未能如愿。直到今年春天,从昆明下了飞机,驱车上路,从中午12:00出发,直到晚上7:30,历经7个多小时的奔波,到访云南的第一站,就直奔云县。

晚上云县茶叶促进会的曾廷润秘书长为我们一行八人接风,相约第二天共赴白莺山访茶。晚饭后,沿着街道步行往回走。这个小城的夜色是如此的美好,回顾以往的匆匆而过,想来是误会了这座小城。

3月19日上午8:00,用罢早餐后,曾秘书长亲作向导,分乘两辆越野车上路。一路沿着214旧国道直奔漫湾镇,中午饭提前到10:30分。大家的胃口显然很好,来了个光盘行动。过了漫湾镇,右转上山。越野车在弹石路面上怒吼着向上攀爬,U型弯道、麻花路线、缠绕而上。漫湾水库形成的百里长湖,赋予了这里优越的小气候。道阻且长,开车的解伟涛笑言:“把浪长线楞是看成了很长线。”路如其名,人在车里如浪摇动。从漫湾镇到白莺山巅垂直落差极大,海拔也超过2000米以上。

将近正午时分,堪堪赶到核桃林村,据曾秘书长介绍:“这里曾经满山种植的都是核桃树,山民赖此为生,因此而得名。”中途小憩,落脚处是曾秘书长妹妹家。稍作歇息后,兄妹两人带着我们去看村子周边的古茶树。茶粮间作,套种的都是小麦,这是继往云南访茶经历里所仅见。茶树品种有茶农俗称的二嗄子茶、本山茶,还有引种栽培的勐库大叶种茶树。仔细观察发现,茶树如漫天星般散落在村子的周遭。留存下来的,大都成排成行,似是前人栽种下来的。白莺山古茶园的分布地域极广,古茶树的密度并不大。让人讶异的是,留存下来的古茶树树干围径极为粗壮,两三个人合抱的古茶树四处可见。

从核桃林村出发继续前往白莺山村,天空飘来一片云,零星落下几点雨滴,兀自有些担心,风来云去,热辣辣大太阳再次当空照。一路所见,道路两旁处处大兴土木,修造房屋、茶叶初制所,路上遇到的车辆大都是满载建筑材料的大卡车。初制所林立道旁,大都空空荡荡,可见春茶上市的旺季尚未来到,偶尔在道路两旁的茶园里看到有茶农在釆摘小茶树的鲜叶。

过了白莺山村委会,将车辆停放在路边,步行前往白莺山茶树王的所在。转过街角,一棵硕大无朋的茶树就生长在房前屋后。树下有块石碑,刻有文字:二嘎子茶树王,树龄标称2800年。大家欢呼鹊跃,围着茶树各种留影。

来了一位茶农,自称是茶树王的主人,名字叫作卢正强。热情的邀请大家到家里喝茶,听闻曾秘书长说过,去年这棵茶树王春茶一季就釆下了80多公斤的鲜叶,全被一位韩国人买了去,花费了二十多万元。只是卢正强的初制所太过简陋,随口问到:“赚了哪么多钱,都花光了呀?”后来据知情人介绍:原来茶树王属于兄弟三人,继往不值钱的时候,谁釆都无所谓,值了钱就有了争执,政府都出面调解了好多次。2015年才卖了几万元,2016年卖了二十多万的那位,转过年就修造了一栋漂亮的房屋。2017年轮到卢正强,据他自己说:“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满心满眼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曾秘书长还带我们去看了一处白莺山佛茶所在,当年这里有座香火鼎盛的大河寺,或许是缘由于此,在2007年由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着200多位僧人来开过光,树前树立着四幢石碑,其中一个石碑上刻有:“白莺山中国千古佛茶圣地!”落款为永信大和尚。

白莺山古茶园共有一万两千多亩,被称为“中国古茶树自然博物馆”。据此行所见,二嘎子茶已经竞相萌发,过不数日就可以开釆了,而黑条子茶嫩芽正初初萌发,藤条茶还看不到动静。自然有着自己神奇的属性,古茶树萌发期天然划分成早、中、晚。据当地茶农所说:二嘎子茶、本山茶价值高,茶农自己都不舍得喝,顶多喝点勐库大叶种的茶,这种茶占了多数。

眼见天色渐晚,于是恋恋不舍的告别白莺山往回返。从乡道浪长线下到山下,左转沿着漫湾电厂修造的道路直奔214新国道,从澜沧江大桥转上二级路,返回云县。

晚上相约曾秘书长喝茶,一款是白莺山勐库大叶种古树生茶,另外一款是2007年特供少林寺白莺山熟砖茶。生茶的甜美,熟茶的醇和,让人的思绪再度飞回白莺山,或许在下一个茶季,白莺山古树茶上市的时节,我们会再度相约白莺山,共同相期品鉴白莺山古茶。那该是怎样一种令人神往的美好时光?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山行:香竹箐寻茶记


连年到访云南,滇西临沧市的名山头,总是叫人心生惦念。最近4年近100场的茶文化公益讲座,每次开场讲到的就是凤庆县香竹箐的锦绣茶祖。201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树龄为3700年。今年当提议此行前去参观时,一行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早上从云县出发直奔凤庆方向,导航一次次呼唤我们右转上无名道路,定眼细看,云县到凤庆之间新修的道路正在施工,竟自并无道路可循,于是不再理会导航的絮絮叨叨,先行直奔凤庆县城,再沿着昔日的路线前往。看导航的路线虽说是远了一点,但在云南茶山行,稳妥比犯险冒进是更好的选择。

从凤庆县城沿着凤腰线上山直奔锦绣村,行不多远,一眼瞥见路旁树了个牌子:前方道路施工,禁止通行。心下一沉,看看对方不断有车辆驶过来,也只好硬着头皮前进了,这个时候就只能看运气了。山路无数弯,仿佛漫无尽头。直到前方出现了一辆当地牌照的越野车,开的又快又稳,眼见前方只有这一辆车,索性来个跟跑。幸运之神的青睐,前车居然也是去同样的目的地,40多公里的路程,导航显示需要2个半小时,居然提前了40分钟到达。车至锦绣村停车场,前车也停下来好奇的回望我们。于是近前打招呼:“您就是这个村里的吗?”这个看上去淳朴憨厚的汉子点头微笑。于是索性跟着上他家里去看茶。

村子的路边,两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外国人与几位茶农围着一棵古茶树釆摘鲜叶,其中一位身手敏捷攀上树去釆起来有模有样,另一位则用三角架支在树下仰拍。巧的是,正是给我们带路的那位茶农家来的茶友,两位来自俄罗斯的茶商。一排古树,拿随身携带的尺子逐一测量,树干围径大都在130公分,就只有正在采摘的这一棵新梢蓬勃生长,余下的仍要再等待些时日才可以。背上釆下的鲜叶一起回到茶农家里,将青叶摊放在水筛上,待其挥发水分、青草气,至适宜的节点再下锅炒茶。

等待的当口,一行人前去参观锦绣茶祖,带路的茶农名叫韩凤昌,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门上的铁锁,并逐一交待:“就连茶树落下的叶子都不可以捡走。”据说有360度摄像头实时监控。隔着竹木栅栏仰望古茶树,树上挂着一块保护牌,标称其树龄为3200年,落款为凤庆县人民政府。瞻仰过锦绣茶祖的雄姿之后,又返回茶农韩凤昌家里。来得都是客,任是俄罗斯的茶友、台湾的茶友,还是河南的茶友,都团团围坐在茶桌前品茶。

下午两点半,韩凤昌开始生火,准备下锅炒茶。来自台湾的一位茶友,绑了个小辫子,从甫一见面就喋喋不休的各种说教,即便站在杀青锅前,犹自停不下来。两位俄罗斯茶友汉语非常流利,而且性格开朗,其中一位站在台湾茶友的身后,又是搖头、又是摆手、又是撇嘴。表情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私下猜度,或许是用这夸张的动作表达并不认同来自台湾茶友的各种喧宾夺主的言行吧!

韩凤昌手脚麻利的将杀青锅刷洗干净,然后站在灶前耐心等待锅温升上来。并且跟嘴巴停不下来的台湾茶友邀约:“您来先炒一锅?”台湾茶友却各种推脱。上午单株釆下的古茶树鲜叶,只有10公斤多一点,先称量过后,分作两锅来炒。鲜叶下锅,噼啪作响,升勝起白色的水气。技艺精湛的韩师傅,徒手炒茶并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连手套都没有带。虽说炒茶口诀: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但炒青时能耐住青叶60度的高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前期的翻炒抖散,后期的抖闷结合,极为消耗体力。汗水沿着韩师傅黝黑的脸庞不住往下淌,时不时用衣袖擦去汗珠。20多分钟以后,杀青完成,青叶出锅,均匀地撒在水筛上摊凉。然后接着去炒第二锅,待第二锅炒完,前面的杀青叶刚好完成摊凉,可以进行揉捻工序。

又过了20分钟,炒完了第二锅的青叶,韩师傅站在一旁笑着说:“昨天接了一拔茶友上山,今天又接了另一拔来,有些累了,吃颗烟喘口气。”然后开始手工揉捻,团揉抖散,在韩师傅的手中,茶条索逐步紧结成形。然后交由韩师傅的家人,端起来送上阳台,薄薄的撒在竹筛里,趁着大好的阳光将其晒干。

难得亲眼目睹了香竹箐古树单株釆制,从鲜叶采摘到毛茶初制的完整过程,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继续等待下去,于是恋恋不舍的告别韩师傅,辞别香竹箐,心下安慰自己,或许在下一次到来的时候,会有机缘品鉴到香竹箐古茶吧!

回想起过往,台湾师范大学邓时海教授莅临河南郑州为茶友们作讲座,曾笑着对客串主持的我说:“小马,不要再跑云南茶山了,你已经跑了很多了,以后茶山可以放在茶桌上了。”我笑而不言,邓教授的品鉴能力是令人极为感佩的,尤其是对普洱茶的仁人用心,着意推出福禄圆茶,主要就是凤山茶,期望能带动凤庆的茶农过上好生活。每每品鉴福禄圆茶,都让人悠然神往,我想那里有锦绣茶祖香竹箐大茶树,还有让人时时回味的美好时光!

寻茶记:中国的佛茶圣地白莺山,十三不靠的二嘎子茶


名山名寨也跑的差不多了,而且谁都会去,对于一个茶人来说,古茶树的诱惑就如同茶瘾,看到茶树就会兴奋,似乎对古茶树有一种默然的敬畏。所以,这几年看到哪里有古树就往哪里跑,一直走在寻茶的路上。

我一直相信茶缘,茶人与茶树有缘,茶人与茶人有缘,这次的“白莺山”寻茶,也是因为缘。

我是上月去的云县,茶人吴先生接待了几个茶友,都是为寻茶而来的。到了云县第二天,他们就准备直奔“白莺山”,碰上了我,把我也带上了。一行五人,都是茶友,来自五湖四海,但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寻茶!

“白莺山”位于云县漫湾镇大丙山,据说主峰海拔两千八百三十多米,在澜沧江的中游,隔着澜沧江,对面就是无量山了。早就知道“白莺山”是云南大叶茶种的古茶发源地之一,今天终于有幸一到,甚为兴奋。

“白莺山”,是中国的佛茶圣地。到了白莺山,就进入了一个茶的世界。这些茶树与人相伴,就生长在村子的房前屋后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是茶树种质资源的重要宝库,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藤子茶、柳叶茶、红芽口茶、豆米茶、大叶本山茶、白芽口茶、贺庆茶,十三不靠的二嘎子茶……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白莺山”为什么叫“白莺山”呢?原来,“白莺山”有一个传说,最早是叫白鹰山,常有白色的鹰在此栖息,宛若一树树的白花,因此被称为白鹰山,但“鹰”经常啄食村民的家禽,发生了人鹰之战。后来当地人把“鹰”改为了“莺”,白鹰也便慢慢地消失了。“白莺”是会唱歌的,于是,白莺山上,人、莺、茶也便开始出现了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景像。

车子顺着澜沧江边驶进大丙山,仿佛进入了原始森林,各种各样的植物与古茶树共生,漫山遍野,在哪都能看到一棵棵令人惊叹的千年古树,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茶树的博物馆。

这里的古茶树种类繁多,野生、半野生、人工栽培古茶树有一百八十多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就超过一万多株,树龄最老的,在两千八百年以上,是难得的古茶树资源宝库。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进入了“白莺山”,走进了白莺山村。白莺山村不愧是古茶树之村,村内有古茶树面积六千多亩,古茶树一万八千八百八十六株,单是一千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树就有一千八百多株,其中一棵“二嘎子”古茶树王树龄高达两千八百年。

我们是奔着这棵“二嘎子”古茶树来的。看到这棵古茶树王,几个茶友都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围着古茶树又摸又爬。这棵茶树王树高约11.5米,根部为基,达到3.9米,冠幅11米*9.8米,是我见到过的为数不多的古茶树之一,而且古茶树生长良好,老树新芽,郁郁葱葱。

茶人吴先生感慨的对我说:你看,在古茶树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是的,茶人在古茶树面前真的是很渺小,就像人在大自然面前一样。所以,我对古茶树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对大自然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看着这棵古老的茶树王,我真正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感受到祖先的伟大。我们不虚此行了。

环顾“白莺山”,感受着“白莺山”的魅力,我真叹服大自然的无穷力量。这时候,我想到了徐霞客,我是走着徐霞客的路来到这的,据说徐霞客也到过”白莺山“,而且据说还喝过“白莺山”的本山茶,后人本山茶誉为“太华茶”。

我是幸运的,神秘古老满山古茶树的“白莺山”,对于一个茶人来说,确实是令我神往的地方。“白莺山”是我见到过的,最多古茶树的地方。一个真正的茶人,就应该不停的走在寻茶的路上……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茶山箐


镇沅田坝我知“老海塘”,听说“茶山箐”,已是开镇沅“天上人间”茶楼后的事;茶楼招得一女,说是镇沅田坝茶山箐人,说那有很多很多茶。听后没往心里去。这几年茶山走多了,大茶树看多了,已由追新探奇变得难于心动,多走一山少看一茶已无所谓!太和甜茶虽没量走,但茶楼生意还不错。只是酒的收入远多茶,妻说这样不是法!不久发生的事,让我一步跨进茶山箐。

一天偶遇老同学。他姓杨,在三河小学教书,正有事找我,没想就见;详谈得知他出点意外,协商得好也要赔一笔钱。以他收入无法赔,想辞工作创业,尽快把钱赔完。想听听我意见;我边喝茶边思量着。劝他工作不能辞,其它走着瞧,别样帮不上,茶到年年收。并答应他尽快上茶山箐帮他看茶。

坐一天的车才到。第二天清晨进山。爬呀爬,腿都软了还不到。好在慢慢的可看到零星小茶园,兴致顿时来了;见一老农正砍茶树,他上前与之交谈起来。才知这是他爸,这是他茶;根茎粗壮,分枝合理,树形紧凑,主枝疯长……看就是多年未采!茶长得相互交织在一起,叶盛密实,使光透不到地。那些低矮枝,瘦弱枝窜,因得不到光照而衰退枯萎。整片茶树布满地衣苔藓,让人无法入;他爸正从地后右边,从一边彻底砍出茶树,计划种上核桃树;他对爸说:不急,慢点砍!同学来帮看看可是好茶,可有价值!

这种十多公分粗的茶树在镇沅遍地都是,不足为奇。但结合它的生长环境,海拔高度,土壤肥力,茶树品种,种养方式来看,至少过百年;在他家午餐时,他才讲这还没真正到茶山箐,那里的茶比这多比这大;我又有了兴趣。接下来的路虽难行,但一路好心情。

远远就看到茶山箐一片一片树对孤立的茶地,杂草丛生早已弃荒,甚至可说是长在草地上的茶。牛羊在其间穿行,无人管,更不为称园。而且远观叶面无光,叶色淡,发白,严重缺肥退化;近看多年无耕土地板结。茶树主杆明显,分枝较高。分后生长枝多而乱,细弱板渐枯,主芽突显。但芽不大,叶不大,叶间距小。芽叶枝上都有毫,且短细密……!整个茶山箐茶,除知道是人种的,是栽培型茶外,很少能感受到人的痕迹。是我见过最原生态的茶地。

进寨以后发现,村民确不把茶当回事。其它地方多少还有点专用制茶工具,它这什么都是兼用,就连饮用的杯子也是茶酒兼用;交谈间还得知山后的“干坝子”有很多很多野茶,树老高,而且不苦,是甜的;忙让带我们去,村民说不敢去,有野牛。“野牛”!?

同学解释说,这一带山很大,老百姓自古就有放夜牛的习惯,十天半月才进山,把牛唤到一块,喂喂精料喂喂盐巴就行(很多山区都如此,我老家千家寨也如此)。但时间隔长了,牛会因食而远,因野生动物追而散,会唤不回找不到,是死是活都不知!先前山里就有走散变野的牛,在山里自行繁衍,但人常用枪围打,没发展,不算多……后来,大集体年代,放山走失的牛增加,繁殖得多,有时民讲几十头,引得城里人进山围猎,才少了下来。这两年国家收枪后,又发展了起来,时现时没,不知行踪。村民怕之避之,便很少进山了!晚上喝了他家的茶,感觉厚而回甘强;我们又长谈。除叫他别辞职外,告诉他茶有前途,补肥耕翻加强管理后品质还会提升。让他放心的做放心的收,有人买就卖,无人买我买,(我除太和外,已开始涉足普洱,为各地茶厂供料,好的有个性的我也存些。普洱茶对我来说最大优点是:压不怕,待它日,会升值)让他无后顾之忧大胆的去做。并把制茶的大至原理讲明:首先,好料得好茶。吃不好、不健康的茶自产不出好茶鲜……;交谈让他坚定靠茶渡难关,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建设家乡的决心。

茶山箐在镇沅景谷普洱(现为宁洱县)三县交界处,旁为宁洱梅子,景谷黄草坝,自是偏远山区,几次茶园改造没影响到它,可也太原生态了,也不至于荒得那么长久!有意询之,了解得这一带的人多是避乱而从镇沅恩乐迁来的,有的在镇沅黄草坝,有的在田坝,还有部分翻过“干坝子”到了景谷黄草坝、诺门山、宁洱困鹿山……史上这一带匪患严重,匪窜害民难缴。先前人还较多,后发生了暴乱,死的死逃的逃,人越来越少!

第二年春,同学收了近吨的茶山箐茶。我拉普洱县找厂卖,走了多家,都说水份太高不要。我找到表哥,他做得早,识人多,知行情,普洱比我懂;他了解后说茶是好茶,就是水份过高。并对我说:“表弟,你也做了多年茶了,不能老卖散料,这样赚不到钱。你得收存,开始做成品,这更赚……只有压了茶存了茶,慢慢看它变化,体会普洱为什么要存,这样你才可能了解普洱深入普洱懂普洱爱上普洱!”;我不懂压制,全权拜托表哥;来拿成品时,工人们对我讲这茶太香了。蒸时香满屋,香得都香得润,香得沁人心脾,香得提神醒脑。并要点喝;听人夸自高兴帮人交好运,我个个送。

就这样,帮同学年年收年年压,也没想过要发。可我压的第一批茶山箐茶还在“马帮进京仪式”上赚得欢;后来,又有同学投资家乡投资茶山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茶山箐茶“香”;我也由太和步入普洱一步一步走得更远。我那同学也因茶渡难关,善教荣升官,当了校长。久失管养的茶山箐,得到人们的精心呵护,长得更加健壮,仿佛要把逝去的时光找回!

寻茶记:走进邦崴古茶山


成名:1700多年茶树王的故乡

提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古茶山,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那棵生长在邦崴古茶山上已有1700多年树龄的过渡型茶树王,其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基部干径1.14米,树冠挺拔,枝叶繁茂,并至今都在采摘食用。

这棵邦崴茶树王与有着2700多年树龄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野生茶树王及有着1300多年的澜沧景迈芒景栽培型古茶林共同构成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古茶树演变标志,是普洱成为“世界茶源”的有力证据之一。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也就成了普洱茶名茶树。1997年4月8日,国家邮电部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邦崴的这棵古树茶。邦崴古茶山也因这棵茶树王而名扬天下。

据悉,1991年3月,当时思茅地区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根据群众反映到邦崴村对古茶树进行了初步考察,之后思茅的多位茶专家于1991年4月和11月两次考察了邦崴古茶树和古茶林。1992年10月,云南省茶叶学会、思茅行署、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思茅地区茶叶学会、澜沧县政府共同召开了“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认为邦崴大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1993年4月,“中国普洱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名专家对邦崴大茶树进行考察,再次论证了这棵大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大茶树,有力地证明了普洱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震撼:独特地理气候造就大面积的古茶林

邦崴古茶山主要位于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涉及的乡镇还有澜沧县的文东乡、东河乡、上允镇和大山乡。因大茶树在富东乡邦崴村而得名。邦崴古茶山地处澜沧、双江、景谷三县交界处的澜沧江畔,距澜沧县城155公里,是“两江并流三县交界”的地方,有澜沧江沿岸线24公里,境内河流有小坝河、打黑河、富东河、南滇河等,境内森林覆盖率61.2%,茂密的森林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邦崴古茶山坡大无平地,海拔在1900-23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8℃,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利于高品质茶叶的生长。据说,在清末之时,邦崴古茶山是当地生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是重要的产茶之地,也曾是通往缅甸的古道站点。

在邦崴村,我们找到了这棵茶树王原来的主人魏云顺。在他家那低矮古朴的土屋里,简朴的火塘旁,他给我们讲述了古茶王树的故事。看着他那已80多岁的老父亲在火塘边烤着茶,不停地抽着旱烟袋。魏云顺说,这茶树也不是他家祖上种的,但他家已管理了六代人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感觉这茶树就已经这么大了,五十多年了,茶树也没见长大多少。魏云顺说,他奶奶曾告诉过他,虽然人最多能活到一百岁,但要想到一千年的的事情,所以茶树一定要保护好,还要不断的种植。

现在,与茶树王差不多同龄的古茶树只有9棵了,最大的那棵由政府接管外,其他均由农户自己管理着,二号古茶树就在魏云顺家的屋前,同样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今年还产了13公斤干茶叶。另外,他家还有上百年的古树茶200多棵,这几年邦崴茶名气越来越大,茶价也上涨了不少,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月光白”|品茗鉴山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古属银生城,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是南方古道上的茶马重镇。这无量山中太和谷及旁边两山多属丹霞地貌,太河从中而过,到景谷芒玉(蛮玉)时,两山合拢,水无行处。历经百万年后,水破山行,于两山之中凿出近十公里的芒玉大峡谷入威远江,汇澜沧江,欢声笑语向大海。

这里有一地方传统名茶“太和甜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茶,其实它是两种茶的组合。一个为红叶红汤红韵,是靠人作出来的,是靠太阳晒出来的,是“晒红类茶”,属“云南传统红茶”范畴。一个是黑叶白毫,黄汤花香,人无为,靠夜晚阴干的茶,是‘阴干类茶’,属“云南传统白茶”范畴,被直称为“浪青茶”,先前各地有“仓山雪、老乌云、太和眉”等等称谓,现被传为“月光白”。

白茶的生产业界早有定论,无需争辩。按传统的说法,白茶工艺诞生于福建,但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相近的发展阶段下、相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会不会不止一地,比如云南自发产生相似的工艺?就普洱茶而言,其历经千年的发展,直到明代以后才广为中原人所知。同理,云南由于地处边疆,除普洱茶之外还是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白茶的原产地,这些工艺可能在云南当地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茶界知晓,默默在云南民间流传。云南月光白是一种原始的白茶加工工艺,其加工制作完全不需要什么工艺,不需要人来加工制作,极其简单原始,天时地利人合,一切自然天成,皆可随意而得,无需刻意为之,这也符合云南现代以前制茶水平比较简单落后的实际。

在探寻与恢复太和甜茶传统制作工艺时,老辈讲:“……对加工中的副茶加以利用,发现另有风格,又对其研究,形成了以‘摊浪’为主要手段的一类茶,因其简单易学,被更大范围的传播,并流传至今。”

“摊浪”是指把茶鲜摊开、撒薄、降温、失水、浪干。其具有现代制茶学的“萎凋”功能,但又不仅是萎凋环节所能限定的。摊浪不单指一个技术环节,而上升为一种工艺,一种制作方法。月光白的摊浪工艺,也随其它茶一道经历了数次演变,单一个摊浪工具就历经数变:

1、开始是就地摊浪。直接在土地、石板、阁楼、木板上摊开、浪干。各种茶鲜、随性而为,干透就行。

2、制作时太占地,不卫生,成品中有大量青斑,所得产品香不纯,花香不显。总结得摊薄不翻不动不碰。摊浪地也演变成在专用的“篾笆”。

3、这改善了卫生提升了工艺,但劳动强度反还大大增加,又演化出在长方形的、有一定强度的可收放的专用“茶笆”上摊浪。其方便一人搬运,可置于地上、楼上、架子上,还可以置于房瓦上。变平面摊浪为立体摊浪,节约了面积、稳定了品质、提高了效益,进一步扩大了生产。

4、鉴于专用“茶笆”透气性还不够理想,操作还不方便,人们又研制出两头收口、上翘的“船形茶笆”,这样既增加了它的透气性,又加强了它的稳固性。一个船形茶笆各茶通用,可使用几十年或上百年,真正成了茶人世家传家宝,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农至今都还广泛使用它;摊浪、阴干工艺自此成型,月光白独立成茗。

月光白的制法也由自然天成演化变成刻意为之。在追求口味的同时,又注意外形,用外形来判推品质的好坏。初始时月光白也是无制法,只要求不晒,自然浪干,由于失水不匀,会有大量青斑产生。青斑会含有大量青臭,味不醇和,严重影响到品质。所以在摊浪中人为的控制茶鲜的失水速度以及匀度,既杜绝青斑产生又防止脱叶,防止它腐烂,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时时关心、时时看管,不劳但心至则成。

上等的月光白,原料多叶单芽或一芽一叶,摊浪好的茶黑底银毫,自然收缩成幅,无青斑、无红张、无粗梗、无长脚、花香浓郁。有人说,用现代制茶学来讲,它就是“萎凋”而成的茶叶。其实不然!“萎凋”是指生命体在脱离母体后在自然状态下变萎变软,缺氧失水,逐渐失去生命的过程,是个消耗内存的过程。所以人们为了保其所有,就会加速萎凋,所以就有了鼓风萎凋或加温萎凋。现代茶学有“轻度萎凋”“中度萎凋”和“重度萎凋”,也有了“自然萎凋”“人工萎凋”和“太阳萎凋”。而摊浪还得把这一过程延续,让其失养分失水份,进而通过分解进入发酵阶段。茶鲜生命特征消失后,细胞壁、细胞膜破裂,细胞液溢出,从而出现茶汁溢出现象,进而转入有氧发酵,即氧化分解的过程。这看似不变的外表之下,在激烈的发生着反应。茶汁渐渐氧化,茶鲜内面会变黄变红逐渐变黑。而茶毫面失水变白发亮。只有充分的进行氧化反应,才能彻底的消除青斑,才会甜韵花香,才能天地太和。

太和谷东面的老乌山、西面的宝仓山里都生长着‘芽肥叶大毫白’的大白茶。品种的特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丹霞地貌的砂岩土壤构造等等,让它所含氨基酸、蛋白质等鲜爽类物质较为丰富,成就了太和甜茶的“太和甜韵”。这甜韵在它“一红一白”组合中都存在,晒干为红、阴干为白。它们虽表象不同但本质一样,是同一原料按不同的指导思想、不同的理念,提升而成的不同工艺,造就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个茶——晒红与月光白。它们看似独立永不相交,实则本性一致浑然一体,实现了制茶与做人的相通,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共生,达‘阴阳无极、天地太和’之境界。

茶在自然进化中各有不同,原始型茶区多大中小叶共生,按优胜劣汰方式,以自然选育为主、人工选育为辅慢慢淘汰。叶型大的、产量高的、品质好的、方便种植管理采摘的,被各地选育保种传播。人工干预比较多的茶区、进化的茶区、成熟的茶区,种源一致,叶型大小、叶色等外观一致性好,茶园整体如一,更显地域特色、品种特性,形成各地不一样的茶品风格,成就了普洱百山百味(特殊历史情况下开辟的新茶区新茶园也会显杂花)。但也不可能处处都是大叶型茶,也不可能都是同种大白茶。宝仓山大白茶在不同的小区域、不同的环境下进化有别,也不尽相同。八十年代进行茶种资源普查时,在景谷县民乐乡发现的命为“秧塔大白”,在镇沅县振太乡发现的命为“文和大白”。这些年在景东县无量山,茶农又发现驯化出,芽更肥叶更大,产量更高、品相更好,更方便管理采摘的大白茶,命为“普景一号”。这些都是制月光白之好料,正续写新篇章。

有些专家认为这宝仓山中大白茶不是原生种,而是百年前从澜沧江西岸的双江勐库引种而成。在澜沧江东岸的众茶山中普遍存在此说法。茶出银生界诸山……,在多次多地的考察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勐库种经多年无数代选育定型成名之后,随云茶产业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广泛的向外传播、向澜沧江东岸传播。这是茶出银生一路向南传播,优胜劣汰之后的风往北吹,是茶向集散地的集中、向消费市场的靠拢,是茶向核心原产地回流、向北反哺,是茶的一大轮回。这一轮回成就了澜沧江中游两岸的茶叶盛地。但史记勐库种过澜沧江仅百余年,如何来解释无量山中这数百年之大叶古茶。

在清末民初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爱国志士贡爷乡绅,教育兴邦,实业救国,促进了地方民族产业的发展。双江的彭氏家族、景谷威远镇的杨贡爷,景谷黄草坝的王贡爷、景谷西萨的邓贡爷(现归宁洱县),景谷困卢山的李贡爷(困卢山原名“困鹿山”,现划归宁洱县),景谷小景谷乡(原属景东县南五区)的纪大人等都依托茶业发展地方,成就了茶业新生带的兴起,奠定了百年之后的辉煌。

小景谷茶业的发展,众商家及茶农完成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逐步掌控了话语权,使茶的聚散交易中心慢慢由太和南移至此。今镇沅太和“盐茶马帮走四方、太和嘉兴美名扬”之盛景早已不见,太和谷也因景谷“响水大坝”的建立(现称“无量湖”)被一分为二。

云茶的兴起让月光白又再现辉煌,“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又让它独领风骚。小景谷也逐渐发展成滇西南最大的民间茶叶集市,宝仓山老乌山的藤条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跨越行政区的新概念大茶区也在论证规划中;太和人正依托古茶发家致富再兴祖业,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业兴百业旺。正是“茶成万户侯、家和万事兴”。

白莺山普洱茶特点


想了解《白莺山普洱茶特点》知识吗,丰富的《白莺山普洱茶特点》内容等你来看!

白莺山,地属云南省澜沧江天真,海拔高度2600m,因长期海滩缭绕,白莺飞聚而出名。白莺山所在的澜沧江中上游地区,从古至今就是今日普洱茶生产制造原茶——云南省大叶茶的栽种沿岸,这儿水流量充足,土壤层黏细,日照市充裕,新鲜空气,是云南省大叶茶栽种生长发育的最好自然环境。

白莺山位置

白莺山坐落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峰顶海拔高度2834米)中南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靠着大丙山野生穿山甲油茶树生态系统,坐落于海拔高度2500米至2200米中间,南北方纵距7000米,物品横距1.5公里。

白莺山古树茶的生长环境

白莺山所在的澜沧江中上游地区,从古至今就是云南省大叶种普洱茶的栽种沿岸。这里水两充裕,土壤层细腻,北京市充足,空气清新,是云南大叶茶种植发肓的最好是地理环境。白莺山古树花卉园方圆30平方千米,以大自然花草树木稀少遍布,树龄最早的在3200年左右,是在我国仅剩树龄其次的人工服务种植型也是古茶树。树龄在百年老左右的便逾万株,这种也是古茶树,有的如团似球,有的冠如华盖,有的郁郁皇天,令人赞叹不已。

白莺山顶最知名的茶关键为本山茶、二嘎子茶、黑个借条茶、白芽子茶、贺庄茶、藤子茶、柳叶茶、豆蔑茶等十几个种类,也有引种种植的勐库大叶种油茶树。通过观察发觉,油茶树如漫天星般撒落在村庄的周围。存留出来的,大多数成排成行,恍若个人种植出来的。白莺山古茶园的分布地域极广,古茶树的密度并不大。令人惊讶的是,幸存下来的古茶树的树干直径非常粗,被两三个人折叠起来的古茶树随处可见。

白莺山——佛茶圣地

白莺山被称作佛茶胜地,本地立有我国书法大家沈鹏老先生撰写的“我国佛茶胜地”碑文。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莺山顶早前曾有精东寺,历年阴历3月16,大家都是这里举办盛大游戏的斗茶会,僧家敬佛、坐禅、念经、会友,终朝离不可茶,因依山傍水建寺,依寺种茶,早成唯美古风。

五百年间,精东寺以及它庙观交替,但香火不断,再加白莺山的独特所在位置,使避灾修习的僧众持续这里云聚。僧众以便饮茶需要,从不一样地区引入茶种,扩张栽种,再加后人少数民族参加栽种,产生了今日的经营规模;如今的白莺山,能够说成云南省仅存较大古佛茶胜地,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古茶树基因库。

2006年5月1日,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韩国的专家共同评价白英山是一个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家养物种整个变化过程的地区。白音山古茶园是目前发现的最多样化的古茶园。白英山古茶园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展示了野生茶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同一种植区的品种多样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茶园。

白莺山普洱茶的特点

白莺山干茶颜色深绿色光亮,芳香怡人;汤色清澈晶莹剔透,色橙亮,花果香浓厚,炒面有光亮感;味道丰富多彩有层级,口味清爽,意气清和,极具中合之美;水道丝滑,生津止渴回甜快,口味与众不同,沒有苦涩味,苦涩味十分淡。叶底纹理明析,十分耐泡,侵泡后的叶底似亚麻布,手拉式伸展后有延展性,在嘴中唇时会有随意萦绕,口味醇和润化,最非常的是白莺茶除开有普洱茶乡味,还有点有股铁观音茶叶的香醇,最让人沉醉。

许多人说白莺山普洱茶的特性就是说1个“和”字,口味清和,“和”字怎么写?一张嘴在树上唱歌,让人联想到白莺在茶树上歌唱。而“茶”字恰好是人到花草树木间中,一整片实在太和睦的景像。

“和”的口感并不好描述,如同困鹿山的“雅”,何为清雅?就像人生一样,参透便是禅。

关于本文《白莺山普洱茶特点》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山行:我的易武寻茶之旅


朋友盛情邀约,加上千里之外老茶的诱惑,8月26日我和几位茶友从深圳出发,踏上了西双版纳的寻茶之旅。

一日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在版纳小憩几日,各种美食和各年代的老茶让人乐不思蜀,席间朋友谈起我现在所经营的祥源茶,在易武建设的祥源茶厂已然落成,现在是当地最大的工厂,想一起去参观学习。这也正是我的想法,厂房落成之时因琐事而错过,如今与朋友正好一拍即合。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也是普洱贡茶古镇。茶区中有数量众多的古树茶与少许野生茶,大量野放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茶园。长久以来,易武茶区虽有悠久的制茶传统与近似神话的传奇故事,却并无现代化大型制茶厂,祥源易武工厂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白。

在联系了祥源易武工厂的左总后,我们一早九点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前行,风景如画如诗,开了差不多2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达易武。一进易武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祥源茶广告牌,再向前开了四五分钟,一座现代化但又具有明显易武风格的工厂进入眼帘,真是“白富美”。

在左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祥源的工厂生产流程及车间。工厂的明净、整洁和现代化让我们叹为观止,更对祥源茶的未来充满了期望。工厂正好在压制“祥源·五韵”,征得左总同意,体验了一把,更体会到制茶的不易。最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是祥源易武工厂的顶层茶室,盘坐室内,易武茶山尽收眼底,景色壮丽怡人,满眼绿色沁人心脾。左总介绍说,祥源央视广告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易武之行,让人留恋。期待易武普洱从此走进更多爱茶之人的生活中。

茶山行:倚邦古茶山拾遗记


小的时候学过一首诗叫“在山的那边”。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山那边真的是海吗.......”

走过很多茶山就一直在想大山深处除了茶还该有些什么?

爱茶的人总有一种自然情怀,喜欢拥抱蓝天,贴近自然。

去过易武街后,对倚邦依然充满了好奇,梦中的倚邦应该是轻云薄雾,朦胧中有一个抽着烟筒的小老头,生活随意。还有带着泥土味的老木房子,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显得宁静安详。就像画家手里,山中朦胧的陋室。

从象明开车至倚邦行程大约1个小时左右。

(倚邦路上云中山,山中云)

清晨去倚邦放眼望去能看见一片灵动的云海,像仙气凝结的一团,分不清是云中的山还是山中的云。进入半山腰后,为防止车子打滑去倚邦的路是一条铺满石头的小青石路,路有点弯,车子受力点不固定,像名符其实坐过山车的感觉。

(倚邦正街大榕树)

倚邦正街的路口有两棵大榕树,枝叶四散,苍老而坚挺有力,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沉寂的古街依旧飘着茶香)

进入古街,多了几分宁静,详和。

走进这里就把自己当成一个闲人吧!因为这里安静的会让你想肆无忌惮。去肆无忌惮的脚踏每一块青石板!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都是那些老茶人曾走过的路。上面记载了多少普洱茶的故事,留下了多少历史的印记。暖阳下懒猫闲坐路旁,街边依然能看到纯朴的村民,他们以茶为生,生活简朴。

(倚邦人家生活一角)

倚邦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分布着傣族,哈尼族,彝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这里曾是普洱贡茶的采办地,清代兴盛时曾有上千户人家居住,经过几代人的入住迁徙,如今遗留下来的仅40来户。

(倚邦正街)

倚邦有三条石板街,正街,石屏街,曼松街。

倚邦大庙台基下是石屏街,石屏街过去有1公里长,以前去普洱思茅要经过此地,滇南官马大道是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各省至北京,这条茶马古道,古时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据当地人讲,他们曾按照这样的路线找人效仿古人驮茶拉马试过路,花了足足三个多月的路程抵达北京,想想以前的马驮邦过了多少露宿风餐的日子。

(大庙台基下的石屏街)

明代称倚邦为磨腊倚邦,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来到倚邦一定要喝倚邦的水,听这里的老人说,这里以前至少有8口水井。如今有四口水井保留较好。

(大榕树底下的龙王井于去年整修完工)

说到龙王井,这里曾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据说井里面曾住着一条龙,村子里有一个书生每次去井口打水,这条龙都会摇尾相送,这口井曾是倚邦人家日常供给的饮用水,在离井口不远处有一棵古老的龙眼树,枝繁叶茂,结出的果子皮厚果大,老人小孩都喜欢在大树底下乘凉玩耍。不知过了多少年,村子里的书生高中状元离开了此地,而井旁的龙眼树也跟着倒塌了。后来倚邦人口越来越少,一代又一代人入住又迁徙,这口井慢慢被人们遗忘。现在的龙王古井于去年整修完工,但是依然能看到屹立在井口上方的龙眼树根。

(去龙王井的林间小道)

古时去龙王井的路并不好走,路陡坡大。现在已是一条完整的林间小道了,水井位于山脚下,四周遍布着林荫植被,在井口上方有两棵偌大的榕树相偎相依,青藤环绕,像一个小洞穴,初来,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但是到达井口处又觉得格外开朗,阳光拼命透过郁郁葱葱的林叶在井口上方呈现出一抹亮光,显得阴冷诡异。泉水像玉露一样经过龙眼树的根部不急不缓地流入井中。倚邦清晨的阳光出来的很早,观看完日出和云海,品一壶倚邦龙王井水,此时的水胜似茶,清甜甘洌,沁脾胃。

(清晨暖阳下的龙王井)

品过龙王井的水后,沿着公路一路往下走,可以看到大山下飘渺的云雾,灵动中带着仙气。置身于大山的云雾中,你站在山上看风景,也许看风景的人正在山顶看云雾中的你。

(山下云雾中的一角)

倚邦一行就此告一段落

请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倚邦,这里虽然没有昔日的繁华,但是依旧美丽动人。

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上)_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特点


站在路南山帕真的茶山上,隔山谷流向的南卧河北望,南糯山的多依寨、丫口老寨赫然在目,南糯山西南的苏佛山,也是郁郁葱葱尽收眼底。

官方数据显示:南糯山有12000亩古茶园,面积居勐海古茶园之首。每亩种植约170株。古茶树主要分布在竹林寨、半坡老寨、丫口寨、石头老寨和新寨、姑娘寨、永存寨、尔滇寨、向阳寨等村寨。南糯山以及苏湖的南拉老寨、南拉新寨,还有一片茶园,叫“拔玛茶园”,茶水之甜深入人心!

南糯山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位于勐海县城东部,距县城20多公里,东靠景洪市,南挨勐混镇,西北连着勐海镇,北抵流沙河。

南糯山平均海拔约在1400米左右,有着1700多年的种茶历史。11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迁往南糯山,他们留下的茶树被后来的迁来的僾尼人所继承。当地僾尼族人介绍,他们迁来南糯山已经58代人了。

南糯山有着800年树龄的茶王树茂盛的生长在半坡老寨的古茶园中,所以包括笔者和众多茶人都对半坡老寨心灵神往!近两年南糯山的“拔妈茶”声名鹊起,很多茶人以为只有南糯山的“拔玛村”才有“拔玛茶”。当地村民说:“其实拔玛村是在2005年从石头寨分出的,村寨建在了去“拔玛”的岔路口上,加上这两年“拔玛茶”很火,故取起名。而实际是:拔玛村以石头寨的茶为主体,只有几户茶农有八玛茶。”而新建的“拔玛村”其独特的位置是既拥有南糯山石头寨的风格,又拥有苏佛山南拉寨的风格,可谓是福地啊!

“万缕清香逸幽谷,千年茶树冠天下。”南糯山作为云南的名茶山,其茶水以淡淡的蜜香、细柔的口感、绵长的回甘而令茶人于如痴如醉。其中半坡老寨茶喝着是栗子香蔗糖甜,石头寨的茶喝着是蜜香蔗糖甜,而苏佛山的茶还得以南拉寨为代表,源于“拔玛茶”!

由于自身行业,一年的时间里,多次来往于各座山头之间寻茶,与各地茶农相处甚欢,除了能喝到“农家茶”,还能吃到族人原始味道的饭菜。那被柴火青烟熏黑的锅灶瓢盆,各种烟熏肉一挂挂的晾再房檐下,亮晶晶的滴着油脂,忍不住一次次咽口水。对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的人们,这么简单落后的生活已成为一种奢侈!你是否也曾想过远离城市喧嚣,去到这神往之地……

暂且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儿,下一篇将带大家了解其它寨子以及南糯山特有的一种神奇生物。

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下)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特点


上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南糯山,详见《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上)》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半坡老寨,揭开神秘面纱,细品福地茶韵。

很早以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茶农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同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经济。”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树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而闻名于世。南糯山被当地人称作云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气候较好,茶叶发的也比较早。

南糯山的古茶树树干看上去要比景迈山古树粗大得多,而两者树龄都差不多。南糯山的古树资源更为丰富。特别是半坡老寨,外界的干扰少,很多高大的老茶树立于茶园山坡。这片茶园的坡度很陡,我们从上面往下走,泥土比较松软,铺盖了厚厚一层落叶,坡度很大,这样徒手走都很艰难,更不用说采茶时还要背上几十斤的茶背篓!而且在树上采摘也是非常辛苦的,不过对于茶人来说,每一次上山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犹如故乡小麦秋收一般的心情!

每次上南糯山,经过半坡老寨必到访此处:“泉乐老博古茶屋”,老茶屋来往的茶人络绎不绝,每个人脸上似乎都洋溢着一种安详,眼角微微的余光透露着他们内心的喜悦,加之大量茶多酚在体内活跃,更是让人们侃侃而谈,无拘无束。确是在此处喝茶与在家里喝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种释然茶友们必然喜欢,我们向往回归大自然!

细品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的特性概括于一个“柔”字。香气高亢,凸显出较为独特的“刚柔并济”,入口强劲的香韵,回甘生津及喉韵,汤水入口饱满,粘稠感较为强烈,且水质柔软,喉韵久留舒爽。透着糯米香、蜜香、兰香,谷花茶淡香如荷。条形饱满,冲泡后汤色清明透亮,香气高,清鲜持久,滋味纯和,回甘快,非常值得收藏!南糯山古树茶素有普洱茶拼配之王的雅号,按一定比例拼配能够使她的香柔很好的融入其他山头茶的韵味,增加提香和饱满柔和度。业内好多厂家的产品不标明山头,大多正是此因。当然洪普号始终如一只做纯料,或许是太过于执着!纯正的南糯山古树茶存放效果非常好,可以和易武茶同台较量,香韵甘甜的喉部感觉和滑爽的茶汤,对于爱茶之人是值得追寻的!

上回说到南糯山一种神奇生物,接下来这里要说到啦!请允许我的夸张形容,因为它真的很是珍贵。它是茶树上的寄生植物,当地俗称“螃蟹脚”,因其枝条为节状带毫,酷似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到。(很多山头也有螃蟹脚,但南糯山更据代表性)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螃蟹脚的数量已极为稀少。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新鲜螃蟹脚外观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的药香味。

据说“螃蟹脚”性偏凉,味道微酸,品饮之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血脂、血压,对治疗宿食内小便赤热等有明显疗效。常饮可防止血管硬化,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注意咯!孕妇不建议喝。正宗古茶树上的野生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即可单独饮用,也可加入普洱茶中一起冲泡,可以大大提升普洱茶的口感;另外还可以用来褒汤,是极佳的食疗佐料!

茶山行:峨眉山上寻雪芽


从成都开出的列车晃晃悠悠沿着铁轨前行,缓慢地将我载出平原。窗外的山野和树林在冬日的风中萧瑟静寂。倒是车厢内同行的彝族同胞和孩子们,让人仍然感受到身处喧嚣尘世的温暖。下了火车,又寻到站牌,跳上去山脚的公共汽车。跟着中巴车在公路上盘旋爬升,进得山内,树荫浓密,远处已被白雪覆盖的山顶影影绰绰。不多时,林外露出几角挑檐,随后是古寺与香炉露出全貌。伫立山门前,吐纳几口清冷的山雾,探寻峨眉雪芽的行程便由此开始。

探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峨眉山于我早已不陌生,无论是少年时与同学们的漫长假期,在石板路挥洒一路的欢笑和青春;或是成家前独自行走在山林间,灵魂试图挣脱俗世生活的束缚,与佛像和猴群的长久对视。然而这一次却是独为寻茶而来,所寻者正是这以清苦和禅意著称的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又称“雪茗”“峨蕊”,早在唐代便被当作贡品呈送京城。宋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记载:“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峨眉之白芽,雅安之蒙顶,士人亦珍之。”虽然早有名家将其与龙井等浙江茶相提并论,但因为只产于山中,产量不高,所以流传不广。

我与雪芽的缘分,则要说到老友小林。小林常年参佛诵经,早已是大隐于市、自在随心。某日因工作琐事心烦意乱,我便唐突地找到其居所进入拜访。见我闷闷不乐,他也不多言,一面沏杯茶置于桌上,一面兀自摆弄炉灰燃起秘香。但见茶叶在杯中舒展浮游,嫩绿鲜润;沁香鲜爽的气息随着水雾蒸腾而起,竟与檀香交融混合。轻啜一口,浓郁醇厚的茶味充盈着口腔,余香萦绕回味悠长。不需多言,心中的烦闷与焦虑竟被这清苦的茶香一扫而空,自此便与雪芽结下缘分。

而后几经波折,小林已远赴异国。我又辗转联系上了茶园主人,主人邀我亲赴茶园,在秀美山林与禅佛化境间,感受顶级雪茗的独特韵味。此行也因此有了还愿和参拜的意味。独自徒步拾级而上,茶树清幽、山脊陡峭,在这群山幽谷中,常年笼罩的山雾将阳光晕染得细柔而短暂,瞬息变幻的天气又让这里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可以达到1800毫米,短暂光照、空气润湿、远离喧嚣加上禅佛意境,实在是培育茶树和制作名茶的最理想处所。一面想着,一面经过五显岗、清音阁、白龙洞,海拔逐渐抬升至一千米。就在万年寺的香炉前,茶园主人已微笑着迎接我的抵达。

品茶:浮沉世间事,得失寸心知

茶园位处林木环绕之间,远远望去,一片翠绿郁葱,偶尔小堆白雪点缀其间,难辨哪里是茶哪里是树。正值峨嵋的初冬时分,刚下的雪尚未将茶圃盖住,却将眼前世界洗濯得清晰生动,纤毫尽露,这不正像雪芽在清水中舒展时的模样吗?听主人介绍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古茶园,精心栽培的茶树。每年春发便开始茶事生产,踏着残雪采摘新茶。而一场春雨一层茶,雪芽采摘期很短,过了清明便寻不到鲜嫩的好茶了。采茶时春雪初霁,阳光透过山雾礼浴众生。游客时常来观看僧众、道士与少女排列采茶的有趣景象,其背后整天弯腰采摘,不过一两斤湿润鲜茶的劳苦却少有人关注。

有白鹤从山间飞过,发出悠长唳鸣,更衬托出此刻的清静。跟随着主人穿过茶圃,银杏和松树上有水珠滴落。有了前述知识做铺垫,再看到主人拿出的茶叶,内心便多了几分人世的况味。冬雪在园后的山泉中融化,将雪水采集来,在壶中加热沸腾,拣少量雪芽于杯中,色泽翠绿生动,外形饱满润泽;沏入滚水,茶芽便随着水流在杯中起伏翻滚,如大千世界中的一枚尘埃,生机勃勃,渺小却又独立;随后,茶香便与水雾一同蒸腾扩散,馥郁悠扬,掺杂了山林之深邃与禅佛之灵气,心旷神怡间,也放下了群山之外的一切烦恼和纠缠。

茶汤明亮清澈,微泛浅绿。轻啜一口,再入喉吞尽。清爽微苦的香气竟在唇齿之间久久停留,再细细感受,几分回甘开始从舌尖弥漫,暖意和沁香随后扩散至肠胃。这清灵甘润的感受,包含了峨眉山脉的厚重深沉,也有着山林雨雾的清冽与轻盈,还有着禅佛意境中的圆满润泽。让人忍不住再倒一杯,仰脖饮尽。

一边品茶,主人一边说起曾经的生意、经历,又是怎样起心转念,开始这茶园的经营。其中的起伏跌宕不逊色于茶芽在杯中的颠簸翻腾。但主人却一脸的云淡风轻,似乎人生那些波澜壮阔也仅是这茶杯中的汤水,波动而后平复,不够便再添一点。如此闲谈着,好几杯雪芽茶汤下肚。直到被远处寺庙的钟磬声所惊醒。见窗外天色已暗淡下去,雪花又悉悉索索的飘落下来。

悟茶:清寂禅意生,茶烟初透香

品味雪芽,则不得不提到峨眉茶道。清茶原本便是用作僧众解渴静心以及接纳众生所用。在清幽寒润的山林之间,僧众用心的栽茶、采茶,再于寺庙内细心的挑拣、炮制,这制茶的过程本已是修炼。而雪芽本身在清香中包含苦涩,随后又有回甘悠长,这不正是复杂难辨的人生况味么?

乘着茶兴,主人一面引我观看资料一面为我讲解制茶的步骤。先是将采摘下来的茶摊晾片刻。而后将茶锅烧至滚烫,茶芽倒入,开始杀青的程序。制茶人两手沿着边缘伸入锅底,将茶芽搂底翻起,然后在上方撒落,如此反复数次,令茶芽均匀受热。这道手法完全取决于茶人本身的经验与修为,火候、力道都要到位,确保每颗茶芽受热却不焦糊,否则将影响色泽与口感,其中的分寸没有几年的积累断难把握。约三五分钟,茶芽色泽趋向一致,青色转变为更为稳定的暗绿色。

杀青之后,茶芽要再次摊晾,薄薄一层铺在圆箕内,直到彻底冷却。随后是理条整形的工序,锅温已冷却片刻,在锅底涂抹薄薄一层从峨嵋山林中采集而来的虫蜡,杀青冷却后的茶芽再次入锅,继续搂底翻起,散落拍打,一边还要贴着锅边轻轻拍压。茶芽便在这样的手法中获得定型,每一颗都如同刚刚采摘下来时的生动自然、浑实饱满,可作药用的虫蜡又为其增添几分亮润色泽。

还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便是提香。在380度高温的茶锅中,迅速放入茶芽,以极快的手法翻动拍压,茶芽既要瞬间加热,又绝不能与锅底接触时间太长,否则极易焦糊。茶人的修为再次成为关键。好的手法可以确保每颗茶芽充分受热,香味迅速渗透却不弥散。既没有苦焦味,也没有火候不到的青涩。完成了提香,雪芽制作才基本完成,而后便可以分级挑拣,密封存放了。

我自诩为老茶客,也算是喝茶多年。此次却是头一回真正全面细致地了解制茶过程。繁复细致。茶道内本身已饱含佛理哲思,杯中雪芽正渗透出静谧幽香,窗外山风长啸、细雪绵密,僧众晚课的钟磬声越过苍郁古林传了过来。想起古代名士“隐匿空山,萧然静坐,远避嚣尘,养性山中”。玄机和禅意,早已蕴藏在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之中了。

而峨眉茶道又远比这更为博大精深,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两百多年前,僧众以种茶制茶修养心性,借着这自然馈赠的理想居所,又借鉴川地的制茶工艺,再凝练着高僧大德们在品茶中悟出的佛理禅机。将问茶、坐思、听经和乐水融合统一,茶道结合武术与佛法修习,更演绎出问茶三式、龙凤十三式、飞仙四十四式等等,当然,这就有些玄乎了。

第二日,天光微明,拜别茶园主人,继续赶往山顶参拜金身普贤。想起雪芽的半日缘分,略有不舍。但这白云苍狗、随缘聚散,正如茶汤翻滚、茶芽浮沉,是谁也掌控不住的了。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茶山行记


又到更新的时间了,今天早上打开电脑就有茶友留言给我,今天周三,已经到更新时间了,我们都在坐等你的更新呢,一旦有了开头,都希望你能完整的写下去呢。其实每一天我都的在调整修正,希望给茶友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茶山行记。

经过第一天的采茶路找寻,我已经能轻车熟路找到每一个观景点的位置,但是要观景,还得比茶农起早一些,在他们做好早饭出门之前要回到屋子里,才能跟他们一块去茶园采茶。早晨的茶寨,哪怕只有晨光与薄雾相交织,洒在土砖上,都有一种入画似梦的感觉。

当我背着竹筐,跟着茶农,向茶园走去的时候,每每都会脚步迟缓,茶农在前面催促的喊:“小妹,农村有什么可拍的,不就是些泥巴树枝的,走吧,还得干活呢,路还远得很呢”。

我把采茶看的很惬意悠闲,就算茶农这么说,我也还是依然边走边拍。

跟着茶农,虽然脚步节奏很快,却是快节奏,高效率的让你学会茶叶初制,采茶,要快速又轻柔的用手指甲采下叶片下两厘米的距离,长了不利于后续生长,短了,茶叶滋味又不够甜。几个茶农,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采得几大筐鲜叶,背上鲜叶我们快速返回屋子,鲜叶自然是直接铺晾在后院一块宽敞干净的空地上,上面铺有大大的竹席,我们均匀的把鲜叶平铺,下蹲的时候,贴近地面就能闻到浓浓的青香气,这时候的青香气,已经是鲜叶中的低沸点芬芳物质,随水汽一起蒸发了。

茶农拿起竹筐,又再次返回茶园,派遣我留守着,时刻翻翻鲜叶,避免产生闷味,发现变红的梗和变红的叶片,就挑拣出来,以免后期炒制出来,茶叶发红影响茶叶色泽。

等茶农返回,萎凋摊晾的时间刚刚好,叶片失水变得柔软,就可以进行锅炒杀青了,2009年的时候,在茶寨,基本都是手工炒青,那时候,还没有太多的初制所,在这一次的炒青中,让我明白茶,不是只有泡得好,就叫懂茶了。

炒锅的温度别高,茶农说200度是绝对有的,但是要炒好茶味,不能借助工具,木棒,手套统统不行,纯用手,利用叶片做隔挡,让铁锅的高温不能直接接触掌心。在我反复伸手的时候,无数次的直接碰到锅底,鲜叶没有达到该有的温度去炒制,反而很快就产生了焦糊,鲜叶一直处于高温,却没有翻滚,自然会产生焦糊,茶农接过手,快速铲出糊片,匀速的翻滚鲜叶手起叶落,每一次循环,叶片变得更鲜亮,更油绿,轻微的兹兹声一旦发出,茶香也出来了。茶农才缓缓的开口说:小妹,你要学炒茶,等下午,茶揉好了我带你去采老叶子,给你练手,你这样用嫩的鲜叶学炒茶,太浪费了,老祖宗知道了要心疼的。

我们快速的铲出叶片,放到簸箕里,我蹲在一旁,等茶农揉搓茶叶,他们团抱在一起,又被抖散,又团抱在一起,再次抖散,茶农笑着说,别看就是揉揉,揉不好了,以后泡来吃都没有味道呢。我笑笑的在一旁点头,只想快点做完这一批,好去茶园采回老叶子,练习炒茶。

当我站在阳光下陪茶叶一起晒太阳的时候细细回制茶的每一步,茶农的话,句句实在,他们不会喝茶,不会认真坐下来泡一杯茶,却能把一片树叶,变成嘴里的甘甜。正和我们沏茶一样,你怎么对茶,她便以什么样的滋味来给予你。越是需要付出,越是用心付出,得到的茶味才会越发的好。

《茶山行:白莺山寻茶记》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古茶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