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解密,高价茶不等于上好的养生茶

发布时间 : 2019-12-19
古代上好的茶 茶疗养生茶 茶疗养生茶的做法

古代上好的茶。

因为工作、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亟需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喝茶就是最好的选择。而茶叶款类繁多,养生茶最符合当下的需求,因此卖得火热,价格不菲。三千两千是常态,一斤上万也不是没有。但说真的,这么贵的茶真有什么营养吗?养生茶真值这个价吗?

就像我们对“粗粮”和“细粮”观念的转变一样,也有人开始质疑“粗茶”和“细茶”的价值。所谓粗茶,就是指经过加工后的各种树木叶子;所谓细茶,则是指精制而成的茶树鲜叶。而在市面上,粗茶多为低价茶,细茶价格很高,有什么道理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高价茶卖得并不是营养,而是口感和品相。最好的西湖龙井为何只限于明前,因为其原料鲜嫩,叶芽匀齐、色泽好,口感爽,无苦涩味。再加上手工炒制,包装精美,市场宣传,价格自然就抬高了。相对而言,粗茶叶碎、茶梗多、香气淡、味道苦,并不太符合好面子的国人的品位,价格因之较次。

而实际上,专家称,在营养价值方面,粗茶的内含物质并不比细茶少,反而更多。一方面,高价茶之所以口感醇和,其原因是新茶多为嫩芽,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而较少含有茶多酚、茶丹宁之类的苦味元素。而当树叶中积累了大量的多酚类物质与丹宁时,茶叶已经变老,也会更加肥厚。

另一方面,粗茶种类繁多。柳叶、竹叶、柿叶、枣叶、梨叶、苹果叶等都可做茶,因此营养丰富。柳叶、竹叶茶可以败火去毒;枣叶、苹果叶茶可以养肝安神、敛汗化淤等,都是细茶、高价茶所不能比的。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的说,市面上的高价茶并不等于上好的养生茶,顶级养生茶也远远没有那没贵。千万不要被某些迎合大众需求的商家给忽悠了。

cy316.com扩展阅读

普洱茶拼配绝招大解密(下)


拼配应注意的调剂

1.条索与外形的调剂

条索是外形四项因子中的一项最主要的因子,拼配时要首先掌握条索符合标准,特别是面张茶的条索要符合或稍高于标准,只要面张茶的条索用得好,中、下段茶的条索稍次也无碍大局。如拼配某一级别主茶的面张条索松泡或较松,就应不拼和少拼,可选用高一级的面张茶降低使用,然后拼入稍次的中、下段茶,抓住了面张茶的主要因子,就抓住了外形的整体。

2.半成品原料的季别调剂

普洱茶原料来自春、夏、秋茶。春茶由于茶树生长旺盛,芽叶肥壮,内含有效物质丰富,果胶质含量多,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紧实,身骨重,滋味浓醇,叶底较嫩;夏、秋茶由于气温较高,茶叶生长快,对夹叶多,易老化,果胶质含量少,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较松,身骨较轻,多梗含片,滋味稍淡,外行内质都不如春茶好。不同季节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不同,春、夏、秋茶必须分别发酵,分别堆放,按照本企业产品特点,合理调剂拼配比例,使成品品质均衡一致。

3.半成品原料的产区调剂

云南省内各产茶区的大叶种晒毛青茶都可以生产云南普洱茶。由于各产区的气候、土壤、降雨量有所不同,生产出的茶叶也有所不同,它们有共性和区域的个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优点和缺点,用多个地区的茶叶生产普洱茶,只要运用好拼配技术,做到长、短调剂,优、次调剂,取长补短,综合平衡,在调剂中注意突出云南普洱茶的特点。

4.半成品原料的海拔高低调剂

各产茶区的晒青毛茶都有高山茶、低山茶和平地茶(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高山茶由于云雾缭绕,有利于茶叶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合成,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滋味浓,发酵后加工出的半成品,条索肥壮,经久耐泡;低山和平地茶由于条件不及高山茶优越,发酵后加工出的半成品稍次于高山茶,因此低山茶、平地茶与高山茶拼配调剂,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综合平衡,才能做到本企业产品水平的一致性。

5.发酵程度调剂

发酵程度的调剂,是普洱散茶成品拼配中的关键。发酵是形成普洱茶色、香、味、形的过程,申于掌握发酵的技术水平不同,发酵出来的品质就不同,往往造成色、香、味差异较大,在拼配时要注意普洱茶是“陈”茶的规律,色、香、味、形都要突出这个“陈”字。因此,拼配前要进行单号茶开汤审评,摸清发酵程度的轻、重、好、次和半成品储存时间的长短,以及储存过程中色、香、味变化情况,然后进行轻重调剂、好次调剂、新旧调剂,使之保持和发扬云南普洱茶的特点。

拼配,它贯穿于整个普洱茶加工过程的始终,是原料付制、加工的归宿,它对普洱茶生产起着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拼配人员应与加工紧密配合,要熟知生产工艺,掌握拼配要领,运用拼配技术去能动地改进茶叶品质,使产品既符合标准又发挥原料经济价值,并且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和个性,扬我之长,避其之短,使其产品别具一格。

茶叶铅超标不等于茶汤铅超标


最近,国内一些媒体比较集中地报道了龙井茶铅含量严重超标的事情,外电纷纷转载,并引起国内国际一系列连锁反应。近日由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上海主持召开的研讨会上,茶叶研究和检测部门专家与卫生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的专家就此问题再起争议。

各路专家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上海市技术监督局的检测结果是正确的,但他们同时又对现行的国家茶叶卫生标准提出质疑。这一标准是1988年制定的,要求铅含量的限量指标≤2mg/kg(坚压茶为3)。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叶标准研究室主任鲁成银认为,我国茶叶中铅的限量值主要是参照一般食品对铅的限量要求,而测定茶叶于物质的铅含量,当时对其是否适合茶叶考虑得并不够充分。另外,此标准定于1988年,至今已有10多年,各方面情况都有了很大变化,有值得修订的必要。如近些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个别茶叶产品确实不同程度地受到铅的污染,又如检测设备与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对铅的检测的灵敏度等。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陈宗懋先生认为,我国、日本、斯里兰卡、印度、英国、瑞典、德国的科学家都曾分析过各种茶叶中的铅含量。斯里兰卡曾分析过各国茶叶中的铅含量,中国茶中铅含量是最低的。茶叶中铅的允许残留限量我国定为2mg/kg,而澳大利亚、加拿大为10mg/kg,日本为25mg/kg。大多国家尚未制订标准。这说明茶叶中含铅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比例不高。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中铅的限量指标太严。国家技术监督局茶叶检测中心受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的委托,对西湖龙井已作了5年的跟踪研究。据副研究员、办公室翁主任说,5年来他们一直在向卫生部门呼吁更改铅的现行标准。

那么,茶叶和茶水中究竟有多少铅,对人体又会有怎样的影响,记者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前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研究员、博士导师陈宗懋先生。

陈教授说,茶叶中的铅有多少会通过饮茶汤进入人体,这个问题目前说法不一,实验结果也有差异。但在茶汤中测出的量一般在10微克/升以下。假设按茶叶中有5mg/kg(超标1.5倍),如150毫升水中用5克茶叶(比常规用量高),铅在茶汤中的浸出率按30%计算,那么150毫升茶汤中只含有5微克/升铅。我国规定饮用水中的铅标准是50微克/升,是它的10倍;世界卫生组织和日本规定的标准是100微克/升,是它的20倍。有专家说,城市空气中的铅含量都远远高于茶水中的铅含量。因此,即使以上述极端的假设情况计算,对饮用者也是安全的。

又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鲁成银副主任介绍,该“中心”日前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将上海市技术监督局送来的此次抽检的最高含铅量的四种龙井茶,模仿沏茶,用100度沸水沏1小时后,测定茶汤中铅含量,结果四只茶汤中均未测出铅,可见,尽管茶叶中铅含量较高,但这些铅不溶解于茶汤或者浸出率极微量,从而可认为不会被人体摄入。

上海市技术监督局钱局长认为,茶叶中的铅含量逐年增加这种趋势首先应遏制。不管怎么说,茶叶中的铅含量超标总是不对的,至于标准是否合理可以讨论。

据了解,在上海市技术监督局公布西湖龙井茶含铅量超标前,杭州市茶叶学会已向国家技术监督局递交了《关于对国家茶叶卫生标准有关铅指标的商榷意见》,而且引起了充分重视。但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国际贸易间的“绿色壁垒”日益森严,作为绿茶出口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50%的浙江省,对发展有机茶和低残茶应有更迫切的要求。据悉,浙江省正在讨论通过《浙江省有机茶开发规划》,计划5年内使有机茶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

普洱茶拼配绝招大解密(上)


纯料与拼配,是茶界碰撞比较多的话题。其实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因为原料的复杂性,纯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在其余的生产中都广泛使用了拼配技术,很多优秀的古董茶,老陈茶都是配方普洱茶。这期本刊邀请了几位业界的知名专家,解密拼配、论说拼配。

拼配是茶叶精制加工厂毛茶验收定级,精制加工,半成品拼配三大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的优劣,原料的使用价值发挥得如何,通过拼配体现出来;通过拼配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符合贸易样,成交样;通过拼配才能做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才能以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拼配的技术要领

普洱茶体形粗壮肥实,不像红茶、绿茶那样苗条紧细,拼配时除应注意运用常规的拼配技术达到拼配的目的外,还要注意扬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之长,凸托出普洱散茶粗壮肥实的外形风格和内质风味,使产品别具一格,称雄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我们认为普洱散茶的拼配技术要领可归纳为12个字:即“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

“扬长避短”主要是指发挥云南大叶种粗壮肥实、苗锋完整的产品风格,使原料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因为,每一个厂的产品,由于原料的特点和所采用的工艺不同,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某厂生产的普洱茶,他的原料来自多个茶区的春、夏、秋茶,从总体上讲,春茶生产出来的精制茶身骨重实,滋味浓醇,而夏、秋茶生产出来的精制茶身骨轻,梗长条泡,净度差,滋味欠浓,且各茶区之间、同一茶区范围内不同时间地点的茶,它的香气、滋味和外形的塑造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长处和短处,拼配前要把各茶区的在制品分开,春、夏、秋茶分开,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尽量发挥长处,克服短处,以长盖短,突出自己产品的风格。

“显优隐次”主要是指半成品品质的“优”、“次”调剂。因为半成品品质都是单机筛号茶,由于原料的地区之别、级差之别、季节之别、山区和坝区之别,发酵程度轻重、好次之别、各筛号茶又有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之别,其品质有高有低,有优有次,对其中某一筛号茶来说,用茶叶审评八项因子全面衡量,可能某几项因子较好,具有这几项因子的优势,另几项因子较次,成为劣势,拼配时要尽量把筛号茶的优势显现出来。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劣势茶的拼配比例,使成品茶显现出优点,隐去缺点。如用某一茶区原料生产的7级3号普洱茶,条索松扁,多梗含片,但汤色红浓,滋味醇厚,拼配时可选用另一茶区条索紧实的大号茶或该地区上一级的大号茶做面张,拼入下一级的中下段茶,这样外形的缺陷就被“隐去”,内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高低平衡”就是以标准样或贸易样、成交样为依据,把品质高的调低,低的调高,使之平衡。同级各筛号茶,由于茶区不同,季节不同,山坝区不同,加工来路不同(本身路、圆身路、轻身路),拣剔净度不同,品质参差不一,需要平衡。并且普洱茶的初制(渥堆)由于受温度、湿度、空气、海拔、水质、茶叶含水量、原料储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在发酵过程尚未用仪器、电脑控制的今天,发酵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忽轻忽重,品质忽好忽次,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批与一批不一样的情况,有的会造成滋味上的千差万别,更需要平衡。高低平衡贯穿整个拼配的始终,各级半成品品质高与低,以及成品茶八项因子的高与低达到了平衡,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茶饮料不等于冲泡茶,是真的吗?


“饮茶”从古至今被人们所推崇,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饮料行业的迅速成长,茶饮料开始在市面走俏。但是也有网民表示,市场热销的各色茶饮料,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不能取代冲泡茶。茶饮料不能代替冲泡茶,是真的么?为此,央视网记者展开了调查。

消费者:注重口感而忽视营养

在夏季,茶饮料更受市场推崇,甚至有人干脆用它代替冲泡茶来解暑,但茶饮料里究竟含有多少茶叶成分,多数厂家并未标明,消费者对此也一头雾水。

甘肃兰州的李小姐平日特别喜欢喝茶,一年四季都会给家人和朋友冲泡不同的茶。但是如果出门在外,自己冲泡茶并不方便。为此,李小姐已经习惯在市场挑选一些适合自己口味的茶饮料,作为冲泡茶替代品。但是,两者的营养成分是否相近,她表示并不了解。

天津的刘先生可谓时尚达人,以前偏爱各类碳酸饮料,但自从知道这种饮料不健康后,转而关注被称为“新生代饮料”的茶饮料。他认为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冲泡茶不能满足生活的快节奏,而即开型的瓶装茶饮料,不仅较其它饮料更健康,而且也能提升个人品味。当被问及茶饮料和冲泡茶的区别时,刘先生表示并不清楚,但是个人感觉差不多。

在记者走访的众多消费者中,能说清“茶饮料”和“冲泡茶”区别的人寥寥无几。

饮料厂:茶饮料已占半壁江山

任经理在天津某品牌茶饮料工作已十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茶饮料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前后,开始仅有以冰红茶为主的少数几个品种,近年来随着茶饮料市场不断扩大,各茶企纷纷推出绿茶、茉莉花茶等茶饮料。2014年茶饮料市场仍在快速成长,不少企业推出更具特色的茶饮料,尝试走高端路线,例如龙江茶饮料、普洱茶饮料等,甚至茶饮料的包装都逐渐呈现出一种高端化的趋势。

“尤其是夏季,茶饮料能占饮料一半的市场份额。”任经理告诉记者,与销售排名第二的碳酸饮料相比,茶饮料的销售多了近1倍。

任经理介绍,目前市场在售的茶饮料大致有三类,主要包括茶汤型、调味型和凉茶型。茶汤型饮料指的是以茶叶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类应有风味的茶饮料。这类茶饮料在市面上最为常见,包括绿茶、红茶、冰绿茶、冰红茶、乌龙茶等。调味茶饮料是指在茶汤中加入果汁、牛奶、食用糖精、糖液等添加剂进行调味的茶饮料,其最大特点是口感多样化,不再拘泥于原茶本身的味道。如市面上较常见的调味茶饮料有蜂蜜柚子茶、柠檬绿茶、皇家奶茶等。而在广告中宣传具有“降火”功效的凉茶饮料,由于既能解渴又能降火,也是近几年炙手可热的茶饮料之一。

任经理认为,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饮料中往往会添加糖、食用香精等添加剂,所以从营养角度分析,两者不能划等号。

营养师:冲泡茶难被饮料替代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肯定的表示茶饮料不能等同于冲泡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茶多酚和咖啡碱,这些具有功效的营养成分,对于驱寒暖胃、去油减脂等都具有积极作用,而这些也是含有多种添加剂茶饮料所不具备的。

李艳玲介绍,多数茶饮料含有多种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只能作为休闲饮品,而冲泡茶中含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冲泡喝后对人体更有益。她解释说,茶饮料糖分含量较多,还含有一些食用香精、添加剂等,使得其健康成分大打折扣,以茶饮料替代冲泡茶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茶饮料的口感更具有吸引力,不同的口味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其中一些不太利于健康的成分,却往往被消费者忽略。李艳玲认为,健康的茶饮料应含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尤其茶多酚更是衡量茶饮料是否具有保健功效的最重要指标。

虽然饮茶有诸多益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饮茶。李艳玲提醒说,脾胃虚寒的人群、女性经期和孕妇都应注意,此外需要定时服药的“三高人群”,服药与喝茶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在半小时以上。

同时专家还提醒,不能喝太烫的茶,否则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一项伊朗的研究表明,当茶水水温介于65~69℃时,食道癌发生风险会翻倍;超过70℃时,食道癌发生率会增加8倍。为此,专家建议,喝茶时茶水温度最好控制在50~60℃,最高不要超过70℃。

因此,“茶饮料不等同于冲泡茶”的说法是真的。消费者在选择饮品时,要科学慎重并正确饮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