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水用来泡茶“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

发布时间 : 2019-12-19
茶叶的香味来自哪里 净花茶 绿茶的香味

茶叶的香味来自哪里。

江、河、湖中的水都是地上水,矿物质含量不多,但一般含有较多杂质,十分混浊。由于受污染一般很严重,情况十分复杂,所以江、河、湖水一般不适合用来泡茶。但在《茶经》中也说“其江水,取去人远者”,意思就是江水也可以用来泡茶,只是要在远离人烟,并且污染很少的地方取水,用这样的水来泡茶仍然是适宜的。古人对此深有体会,古诗中“远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银芽”一句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在镇江焦山的汲江楼上,有这样一句诗:“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我国疆域辽阔,有很多清澈的江水、河水、湖水,其中不乏澄清之后可以用来泡茶的。明代的许次纾在他的《茶疏》曾写下:“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这是他亲身实践得出的结论。有一次,许次纾在黄河的时候,突然想泡茶喝,然而黄河之水如此混浊,许次纾真是有些犹豫不决。船夫见他这个样子就明白了,于是拿出明矾将黄河水沉淀清澈。许次纾于是拿来煮沸沏茶,茶水竟然清澈而又甘甜,喝起来竟然和惠泉水差不多,于是发出感慨并做了记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赞美用渭水煮茶的诗歌:“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宋代诗人杨万里也写过《舟泊吴江》“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自汲淞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描写的是用淞江水泡茶的情趣。唐代诗人李群玉的“吴瓯湘水绿花新”。一句描写的则是用湘水泡茶的情趣。当然也有关于用一般溪水煎茶的记载,如杨万里所谓“自携大瓢,走汲溪水”、“烹玉尖,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等。

小编推荐

以茶修道 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对于中国人而言,并非金贵矫情之物,而是“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的“开门七件事”之常品。茶被认为是一种素素淡淡、朴朴实实、与天地接引而外在于物欲人情的常态生命。

作为“水中至清之味”的茶,虽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却自有脱俗之处。生活中,我们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雅心,以茶修禅,以茶祭祀,以茶为媒,以茶礼佛……茶可以说是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宋人杜小山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将茶提升到了一种既含蓄又深情的境界。茶是生活的,也是艺术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只有将茶与心完全结合在一起,才能体味到茶的真谛。在喝茶的静境中,通过茶与心的交融、应和,来达到心茶合一的觉明禅境。从泡茶、吃茶的过程中,回观自心、六根与茶的相应,回到心和茶的交融,意识清明,心与茶也就完全统一和谐了。

人在地上,茶在路上,清清澈澈,沉沉郁郁。当我们将身心完全放松,让甘洌的茶水顺着舌根滑入喉咙中,顿时会有种满足而寂静的感觉,如同茶水顺着心脉,将心灵也抚得平顺了。

泡茶之水说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种为好,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一般说来,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爽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矿泉水已失去饮用价值。

泡茶用水,虽以泉水为佳,但溪水、江水与河水等长年流动之水,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诗描绘船家用江水泡茶的情景,诗云:“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自汲淞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说明有些江河之水,尽管浑浊度高,但澄清之后,仍可饮用。

通常靠近城镇之处,江(河)水易受污染。唐代《茶经》中就提到:“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也就是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去取江水。千余年前况且如此,如今环境污染较为普遍,以致许多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饮用。

下面,小编列举6种泡茶水源,希望对茶友能有所帮助。

1、位于无污染山区的天然泉水,终日处于流动状态,经过沙石的自然过滤,通常比较干净。味道略带甘美。水质的稳定度高,非常适合作为泡茶用水。但须注意山泉水不宜放置过久。最好趁新鲜时泡茶饮用。在取山泉水泡茶时,应对附近地形地质略做了解。部分山泉水因受地质影响而含有害溶解物。此水泡茶效果则适得其反。

2、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的“井取汲多者”,明代陆树声煎茶七类中讲的“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古人称雨水和雪水为“天泉”。但今日空气污染严重。雨水和雪水都不宜用来冲泡茶叶。

4、自来水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5、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6、蒸馏水是人工制造出的纯水,水质绝对纯正。对茶汤表现毫无增减作用,泡茶效果并不优于其他水质。加上蒸馏水的成本高,以蒸馏水泡茶的人并不多。

泡茶之水,什么水泡茶最好


泡茶的水用哪种水会比较好呢?这个还是比较有讲究的哦,下面让小编告诉您吧。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往往会超过茶,这不仅是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而且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

泡茶之水自古就有江、湖、泉、井、雨、雪之分,时过境迁,而今泡茶之水的选择余地已非常小了。江湖之水已成为了工厂与城市排污的所在,过度采水使水位下降,好多泉水也枯竭了,不过现在也还剩几处,一处为虎跑泉、野三坡的百里峡、北京凤凰山龙泉寺附近,不过水量应该都是不大了,露水、雨水、雪水现在估计没人敢喝,只能是一种古人的意境了,里面所含物质和污水也没什么两样了。

近代茶学工作都做过一些测试和试验比较。以杭州为例,以虎跑泉水和云栖水为最好,西湖水、钱塘江水次之;城市自来水次之,城市的的井水最差了。关于泡茶用水归纳为以下论点:择水先择“源”;水品在“活”;水味要“甘”;水质要“清”;水品就为“轻”。

一般而言,在泡茶中用水可分为: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当然,对喝茶来说,使用自来水也无妨;但对品茶而言,那就另当别论了。

泡茶之水

对於讲究的人来说,泡茶都习惯用山泉水。山泉水分硬、软两种水性,一般含钙镁矿物元素高的水,水质会比较硬,反之,水质则软(软水不代表水质不好,只是含的矿物质的成分不一样)。如果冲泡内含物质相对改变少的茶(如绿茶、乌龙茶系列中发酵较轻的茶、年份不长的普洱生茶),选用硬水质的矿泉水会让茶的水浸出物更高,茶汤滋味更醇厚,回味更强。如果是冲泡内质被改变的茶(如:红茶、普洱熟茶,陈年老茶),选择水质软的矿泉水,则让茶味更加细腻,顺滑,甘甜。

如果只是想发挥茶质的本来面目,那选择纯净水便可以了··· ···

当然,如果觉得茶的滋味前面太浓,后面又太淡。那您不妨选择用蒸馏水(蒸馏水的内含物相对被改变,因此会使茶的水浸出物速度放缓),这样可让一般的茶达到耐泡的效果,但滋味会淡哦。··· ···

中国地大物博,好山出好茶,好山也出好水。水在冲泡茶时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要想冲泡出滋味合适的茶,那么最好是选择矿物质互补的茶和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茶的最佳效果。如果不是互补,哪怕一个是好水,一个是靓茶,最后出来的效果也只能一般。

中医讲的是平衡为好,儒家讲中庸、中和之道,道家讲太和、天人合一(太和即阴阳之和)。茶、水焉能不如此乎?

何为毛茶,何为净茶也?


何为铁观音毛茶,何为铁观音净茶?两者有何区别呢?

何为铁观音毛茶

铁观音毛茶的主要特征是完成晒青、做青、杀青、包揉和干燥等初制工序,没有簸拣过和风选过的铁观音成品。含有黄片、茶梗,外型粗放。

90年代后期,茶叶开始精品化,后来发展到过于苛求精致、美观的卖相。茶人去产地采购铁观音的时候,一般都是收购毛茶出来自己做最后一道加工,那就是去梗、筛分、拣剔等使其符合成品茶的规格要求,就是我们喝的精制茶。

何为铁观音净茶

铁观音净茶也称精制茶、再制茶;毛茶经分筛、捡梗等精制手续,经过进一步精制的成品,精制工序因应需要有拣梗、剔除黄片、风选去除杂质、拼配乃至复火等。静茶形状整齐,品质划一之成品。

铁观音净茶认识的误区

铁观音净茶不是指卫生方面的干净,而是却除茶梗、茶末、败叶后的成品茶,可以直接冲泡,茶水品尝效果最佳。

毛茶和净茶的区别

二者差异在于毛茶带梗,精选已去梗。

鲜叶通过初制加工后的茶称为毛茶。由于受产地、品种、栽培技术措施、季节、初制条件、初制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毛茶相对而言较粗糙,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质风格上均比较复杂,不尽一致。

而对毛茶进行了筛分、拣剔、伴堆、烘焙等加工技术处理后,使其符合成品茶的规格要求,此类茶称之为精制茶。有梗的茶滋味比较浓郁,去梗的茶比较鲜爽。

毛茶和净茶,你更喜欢哪种茶呢?

泡茶之水泡茶用水有什么讲究?


寻茶未果的第二日,我忽然思量起泡茶之水来。水为茶之母,在泡茶的过程中,水至关重要,水质的优劣决定了茶汤的最终品质。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按照陆羽的讲法,煮茶的水,以山泉水为最好,其次是江水、河水,井水最差。山泉水最好取用乳泉、池塘等流动缓慢的水,瀑布、涌泉之类奔流湍急的水不要饮用,长期饮用这种水会使人的颈部生病。数支溪流汇合,蓄于山谷中的水,虽然清澈澄净,但因一直不流动,从酷暑到霜降期间也许有污秽的东西和毒素在里面,取用时要先挖一处决口,使不好的水流出,同时新的泉水涓涓流入,这时的水才能汲取饮用。取用江河的水,要到距离人群远的地方去取。井水则要在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世事变迁,如今,制茶的工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质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优质的山泉水在煮茶用水中,始终位居第一。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剧增,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江河水的水质已经严重降低,大都不能直接饮用了。远离市井的湖泊水和井水成为泡茶用水的优质选择。

我曾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反复感受泡茶之水,从纯净水、井水、天然水到山泉水,水源地从长白山、千岛湖、太白山、昆仑山、武功山、峨眉山、阿尔卑斯山到法国的卡沙泉……尽管书中列明了各类水质对冲泡茶叶的影响,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亲身实践,始终觉得印象不够深刻。实践之后的感受为:水源地生态环境决定了水质的优劣,生态环境越好,水质越佳,冲泡出的茶汤更为好喝。

写到此处,不得不提一下依云矿泉水,虽然价格高昂,却不是泡茶的优选,依云的取水点为法国的卡沙泉,泉水富含矿物质,当加热温度达到70度时,水中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物。用煮沸的依云水泡茶,口感平淡。相较而言,国内的众多优质水源地所出产的天然水,更适合用于泡茶。

另外,茶类不同,对水的需求也不同,个人感受为,白茶适宜用纯净水冲泡;用天然水和山泉水冲泡的普洱茶,口感更佳;绿茶用山泉水冲泡,兼具汤色外形之美……择水泡茶,据茶取水,亦是茶人当认真研习的功课。

选水是一门学问,储水是一门艺术,储水环境决定了水质的优劣。水是生命之源,属至阴之物,流经岩层的的地下水,大都水质极佳,过于刚烈的水——如瀑布、山洪,不宜饮用。

优质的泡茶用水是忌讳见到阳光的,主要原因在于,阳光是万物生长的能量之源,光线中有红外线、紫外线等辐射通量,直射的阳光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存水质,储存水时,需避光,将水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近年来,除却寻茶,我极钟意于崇山峻林中穿梭,寻一泓清泉,在远离尘世车马喧的荒郊野岭,体会来自大地之母的洗礼与纯净自然。被尘世晕染的心,会随着水的流动,归为平静,这大抵整理人生的极简而又极其奢侈的方式。

泡茶名泉水 扬州大明寺“天下第五泉 为水之美者也”,既未冠之“天下”


扬州大明寺“天下第五泉”

扬州大明寺,在北郊蜀冈中峰。寺内有平山堂,相传是欧阳修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二月时修筑,取“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之意。平山堂的后面是谷林堂,是苏东坡为了纪念其恩师欧阳修而建,所以谷林堂也被称为“欧阳祠”。此外,还在1973年修建了鉴真纪念堂。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两园位于大明寺西侧,修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并在乾隆十六年( 1751年)重修,所以又称为平山堂御苑。周内凿池数十丈,瀹瀑突泉,庋宛转折。由山亭入舫屋,池中建覆井亭,上面放置辘轳。

亭前建有荷花厅。沿着石磴向南,会发现石隙中又有井。这井就是明代僧人智沧溟在此地掘地所得。泉井侧勒刻有“第五泉”三字,是明御史徐九皋所书。泉井的旁边有观瀑亭,观瀑亭的后面就是梅花厅。以奇石为壁,泉水在中间淙淙流淌。在古时用剖开的竹子相接,钉以竹钉,将泉水引至僧厨,有古诗句云“引泉竹溜穿厨入”。平山堂西园的第五泉,就是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所指的天下第五泉。欧阳修对此并不赞同。欧阳修被贬官后,由滁洲迁往扬州,任江都太守。

期间常寄情山水,饮酒赋诗。一天,他来到大明寺,寺中老僧用此泉水沏茶招待他。欧阳修呷了一口,问老僧泡茶之水取自何处。老僧得意地回答道,这水取自本寺之中的一泉,而此泉被认为是“天下第五泉”。欧阳修听了,问老僧这“天下第五泉”的依据。老僧回答说是唐人张又新说的,并找来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给欧阳修看。欧阳修认为张又新并没有走遍天下,喝遍各地泉水,只凭自己的主观看法将泉水分七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老僧说,张又新是根据陆羽所说而写的,且语气十分坚定,非常自信。欧阳修又问道,陆羽的依据又是什么。老僧无言以对了。于是欧阳修十分认真地对僧人说:“天下河、湖、泉、并不可计数。陆羽、张又新所评七泉只限于东南一隅,谁能保证除此之外,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天府四川、苍茫楚地,再没有好水?陆、张两位并未品遍天下之水,就轻率地下此结论,这又如何可信”。

欧阳修回去之后写了《大明寺泉小记》一文。在文中赞美了大明寺泉水“为水之美者也”,既未冠之“天下”,也没有说属于何等,并将文章送给老僧,请他指正。此后欧阳修与老僧结为好友。从此,老僧只说大明寺的泉水甘铡,是宜茶好水,而不再说是天下第五泉了。

泡茶方式之水线知多少?


常常听见专业的普洱茶人,品茶时,说什么水线之类的,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水线?所谓“水线”,其实就是指注水方式。注水方式的不同,影响着茶汤口感的不同。

例如:有些茶因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汤质厚重感强。所以,冲泡时要求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而且出汤时避免出汤过急。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熟茶主要尝绵长甜韵。像景迈这一类以香气见长的普洱生茶来说,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

普洱熟茶则可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手法,低吊时水温保持得较好,注满盖碗时间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便于让内含物质缓缓释放,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来自冷泡茶的问候


夏天喝什么?热茶,虽然健康但想起来就冒汗;果汁,可以偶尔调剂却无法作为日常饮品;白水,太过平淡无法刺激萎靡不振的味蕾;各种饮料,大多含糖量高健康方面稍有逊色……思来想去,多次尝试,这个夏天的最爱还是冷泡茶,花样繁多、口感丰富、制作简易,越发觉得可以作为夏季首选饮品。

冷泡茶,顾名思义,就是用冷水长时间浸泡萃取的茶,可以用常温矿泉水或者凉白开这类自然放凉的水。其实大部分茶叶都可以做冷泡茶,如花果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单丛等,可以用茶包也可以用茶叶。浸泡时间需要根据茶叶和个人口感而定,有的只需要十几分钟味道就可以释放出来,有的需要几个小时。比较而言,茶包更容易释放出味道。

冷泡茶虽然香气与热茶相比略有逊色,却也少了苦涩,尤其是加入水果、冰糖等,秒变时尚饮品,相当有卖相,口感更是赞。

可选择有果粒的花果茶,加入几颗洛神花和冰糖,泡出来的花果茶酸甜清爽颜值高。有一个好办法是晚上在冰箱中冷泡一夜,第二天拿出常温后饮用,味道口感都极佳。

桂花的清香、乌龙的浓郁,再加上冰糖的甘甜,想一想就很美味。

可以先将龙井泡好,待味道出来后再加入青柠(柠檬也可)和冰糖。

冷泡茶还可以加入一些水果,如哈密瓜、黄瓜、苹果等,所有的冷泡茶冰镇后口感更佳,但考虑到健康问题,建议常温饮用。

一起用冷泡茶,给盛夏降降温吧。(智悲讲堂,图

铅山万里茶道之“河红”春秋


铅山县河口古镇因茶纸而兴盛,是中国东南茶纸集散和制作加工中心。而河红茶则是中国茶叶生产及贸易中的精品,并因河口而名。

至尊红茶

信江南北两岸的武夷山与怀玉山区,“天生”注定了上饶是中国东南“茶叶金三角”的核心产茶区和茶叶集散地。早在汉代,就有僧道在信江两岸种茶施茶。唐宋元明清,这片山水间,茗香飘四海,则茶谊达五洲。而河红茶名扬四海,则是因为信江与桐木江交汇处有一个河口码头。

源出于怀玉山东端与武夷山东北端的信江流至铅山,因桐木江的加入,水量加大,北岸的九狮山(九座石山,此段信江又叫狮江)与南岸的冲积盆地相互构成的南、北水岸大大减缓了水的流速,水流平稳,形成天然良港。于是,就有了河口码头。这个码头在明清时期泊船千艘,舟船如蚁,帆樯蔽江,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码头装卸货物。这样,就有了一联传遍五湖四海的民谣——“装不完的河口,卖不尽的汉口”!码头上,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如此,河口码头便成为明清时期中国东南“茶叶金三角”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和万里茶道的起点,成就了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镇。

铅山作为河红茶的诞生地,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6'―118°00',北纬27°48'―28°24'。县境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国土五分之四在南部武夷山区,五分之一在北部信江河谷,其地理特征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因而,信江以南为产茶区,生长的茶叶条萦肥实、色泽乌润、亮丽芳香、品质超群。

关于河红茶的由来,在铅山南部山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信江以南的武夷山区家家户户种茶,一年春天的采茶季节大股匪徒串到山里,山里种茶人家纷纷出逃。匪乱平息之后,人们纷纷返家,发现堆在家中未来得及做的茶叶都发酵了。山里的种茶人家都靠茶叶卖几个钱来日常开支,舍不得抛掉这些发酵茶,又重新炒作加工。这发酵茶叶重新炒作加工后,却条索紧凑,色泽乌润,汤色红浓,香气高长,滋味醇厚。种茶人家把发酵茶挑到河口去卖,茶商请来的品鉴人都认为是茶中极品。从此,铅山就有了“河红”。这种红茶打破了茶叶惟有绿茶的先河,红茶遂成为山里茶户加工茶叶的特色产品,形成了具有独特口味的“河红茶”。

据《铅山县志》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到了明宣德和正德年间,“河红”中的小种河红、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业已成为茶市中的名茶;到万历年间,河红茶已跨越关山、漂洋过海,名传四海声播五洲,被中外茶人奉为至尊名茶,中外茶商纷纷前来河口订购“河红”。此后,河口以“河红”为代表的茶叶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河口茶市通天下,河红帮茶师遍中国”,“铅民大商贾贸易纸、茶,次等之商贸易粮食药材,小本经营极少”,河口镇成为东南茶叶集散地、加工中心和国际茶叶贸易大都市。

河红茶户

今天,在铅山信江以南各乡镇的山间,到处都遗留有明清时期铅山茶户开垦的“茶山摆”,特别是紫溪、车盘、英将、岑源、篁碧、港东、杨村、稼轩、永平、湖坊等地的处处山坡上,仍可见一条条一层层一坎坎生长着“野茶”的茶园。在铅山南部武夷山区,村子多以“姓”加“场”或“厂”而名,如姚家场(姚家茶场)、查家厂(查家茶厂)等。又有很多地方叫“铜钱坞”,据铅山有关地方志书记载,因山坞出产茶似出产铜钱而名铜钱坞。这是说,铅山南部武夷山区产茶赛似产铜钱。在紫溪、杨村等地还有叫打茶坞的地名。茶树坪、茶树岭、茶叶坑、茶山蒋家、茶园张家等叫法在铅山南部武夷山区也很常见。

因为铅山南部武夷山区产优质茶,历朝历代都要向铅山征茶。明以前,铅山茶蒸成龙凤形的茶饼贡朝廷和官府,叫龙凤团茶。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不准蒸龙凤茶,改为贡河红茶,每年贡皇宫河红茶五斤八两,但各级官府和各级官吏都要贡品红茶,层层级级加码,致使铅山茶户(生产茶叶的茶农)不堪负荷。因此,明万历年间,铅山县令笪继良大力发展茶叶,“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铅山专门种茶的茶户大量增加。

清翰林郑日奎(贵溪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清初著名文学家、文论家)探访铅山,峰顶山和尚告诉他,铅山茶户负重税,卖妻儿。郑日奎访问茶户情形,确实如和尚所说,专门写了《西山茶课记》反映铅山茶户课税繁重,并上报朝廷。康熙初,朝廷减税,铅山茶产业又得到大发展,周边各地人都来铅山种茶,福建上四府(福建共八府,这里指闽北四府)来的人最多。来铅山南部山区种茶叶的外地人户籍为“棚户”,而铅山原籍专门种茶的户籍为“茶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闽浙皖赣周边各地都有大量的人来到铅山落户种茶。

河帮茶师

铅山信江以南山区的人种茶,信江北岸及河谷沿岸的人制茶。这些制作河红茶的人被称为“河帮茶师”,他们主要分布在河口镇及周边的新滩、江村、傍罗、石溪、汪二和上饶、横峰所属的一些地方,横峰县有莲荷、五甲、大桥钟家等,上饶县有枫岭头、坑口、火烧刘家等。这些从事河红茶制作的“河帮茶师”一帮一帮,一帮少则十数人,多则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当年河口镇各大茶庄都有相对固定的“河帮茶师”,这些制茶师一代接一代都为各自的茶庄制茶。

清人程鸿益在《铅山竹枝词》中写道:“狮江(信江流经铅山段,叫狮江)妇女趁新茶,鬓影衣香笑语哗。齐向庄客分小票,春葱纤剔冻雷茶。千盘茶绕代香薰,一日青蚨二百文。抛却女红入尘市,桑鳩啼遍不曾闻。”这里的狮江女是茶叶加工的繁忙季节时各茶庄雇用的拣茶女工。

河帮茶师和狮江女制茶主要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炒)—复揉—熏焙—毛拣—筛分—精拣—补火—均堆—装箱等。

采摘。开采期在清明前后,鲜叶要求不能全部展开,叶面最宽度不能超过1公分,但亦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面采(顶芽形成驻芽)以小开面一芽两叶采为最优,且茶芽露水全干之后采摘为佳。

萎凋,又称“晒青”。鲜叶采摘后,以竹簟晒于日光之下,摊叶厚度和萎凋时间、视日光强弱的“雨青”、“晴青”而定。一般厚度3公分,并以手翻动一至两次,使其干湿均匀,叶色转暗绿,握之叶质柔曲,梗折不断时始止。桐木江两岸终年云雾,特别春茶季节日照极少,故鲜叶萎凋大部分依靠加温萎凋,当地松树很多,日常燃料都用松柴,故萎凋用燃料亦系松柴。萎凋在烘房青楼上进行,青楼分二层,中间无楼板,只用横木档隔开,档与档之间孔隙3—4厘米,档上铺有小四方孔的竹席,供萎凋摊叶用,档下0.3米处,悬置焙架,供熏焙用。加温萎凋时将湿松柴于地面排列成“T”字形或“一”字形,点燃后使其慢慢燃烧,利用下层焙架上放置的湿坯上升的热气使青叶受热软化。青叶是均匀摊放在档上的萎凋席上,利用小四方孔的间隙受热。青叶摊厚3—7厘米,紧闭门窗以免热气散失,室温控制在30度左右,每隔20分钟左右翻拌一次,动作要快,防止伤叶,下面火力要均匀,萎凋至叶面失去光泽,叶张柔软,梗折不断,叶脉透明,青气减退为适度。萎凋叶均需在室内地面摊凉后,再进行揉捻。

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用手揉捻,先轻压慢揉,再重压快揉,最后松压慢揉,使茶条紧结圆直,汁液外透,揉捻后将茶叶先静置定型10分钟左右,揉捻关键是力度与节奏的掌握。

发酵。这是红茶制作技艺的关键。将已定型过的揉捻茶叶抖散后,再置在竹簟上曝于日光中约5分钟后放入竹箩或木桶中,稍加压紧,上覆以用温水浸过的布,进行发酵。这时,要压紧揉捻过的茶叶以提高叶温,或把发酵箩置于萎凋用的青楼上或移入在灶旁保温,以加快发酵。还要保持相对湿度,使所含水份接近饱和状态。发酵程度掌握在揉条叶面80%左右转为古铜色、梗脉变红、青气消失、有果香溢出时为适度。

过红锅(炒)。用平锅,锅温200度左右,一锅投入发酵叶4斤左右,拌炒2~3分钟,消除茶汤涩感,增进香气。这时,要掌握火候,注意时间和高温,不能炒得太过。

复揉。过红锅后之要趁热复揉5—6分钟,使叶条进一步紧结,以改进外形,并挤出更多茶汁吸附表面,提高茶汤浓度。

熏焙。将复揉茶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3~6厘米,每筛4斤左右,然后把筛放在青楼吊架上,地面湿松柴明火燃烧,紧密门窗,以产生的热烟气上升熏焙,整个烘楼烟雾弥漫,热气腾腾。熏焙初期温度要高,促进水分快速蒸发,使其停止酵素作用,焙至八成干时要压小火焰,利用松柴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松烟,让湿坯尽量吸收,提高茶叶吸烟量,总历时需8小时左右,避免老火或外干内湿的现象发生,即手触之有刺手感,研之成粉末即可,摊凉后进库曰毛茶。

毛拣。雇请拣茶女,拣剔毛茶茶梗与黄叶。

筛分。毛茶拣后即进行筛分,簸去黄片茶末,拣去粗片茶梗,使外形匀整,分层进行筛分,筛有十号,各号筛孔大小不同,依次递减称一筛、二筛、三筛、四筛、粗尾、中尾、下尾芽尾、铁栅、生末。首先用筛孔最大的花筛筛分,所余下茶渣为茶梗;通过筛孔的茶叶,再分层次顺序用各号筛反复筛选出粗细不同档次的茶堆后,交给拣茶女精拣。至于每层筛选后的茶渣,则交给“片子”厂焙干后,盛以布袋击碎之,用筛孔最小的“生末”筛成“花香”。

精拣。把已筛分的各档茶叶,分别交拣茶女再次拣剔。

补火。因茶叶易潮吸水,包装和装箱前必须复焙一次,使含水量在8%以内,以利保管。

均堆。将提炼的各档茶叶补火后,分别拼堆,使之均匀,然后包装。

装箱。茶叶包装好后,装箱。箱为木板制,箱内用白铁皮包裹防潮保质。

河红衰况

鸦片战争后,河红茶才每况逾下。

五口通商后,福州成为华茶输出之中心,但河口的加工贸易活动仍不失繁荣。据铅山县令梁树棠呈文:“光绪廿年前,河口仍有大茶庄四十八家,所产茶可售四、五十万元”(光绪《江西农工商矿纪署》)。光绪十六年(1890年),俄国在九江设立机制茶厂二所,年产41000担,九江又成内地茶叶贸易中心。这时,河口才失去了中国茶叶加工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但仍是赣东北外销茶区中心,年产“红茶”茶四、五万箱(民国《江西通志稿·经济略》),铅山河红茶仍畅销国外,供不应求。

解放后,为重振铅山茶叶产业,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在铅山县城西辟茶园建立国营河口茶场。这是我省最早的国营茶场,开辟茶园3700余亩,生产河红茶3000多担,并且重新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出口。1958年原场长金尔镇光荣地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千人群英会,还捧回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国务院奖状。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河红茶又走下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