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山建设生态茶园

发布时间 : 2019-12-19
雨花茶园 御茶园花茶 中茶黑茶园

雨花茶园。

云中山保护区核心区域全部是福前农场权属地,今天,这1381公顷土地是全省最负盛名的茶叶产区之一。然而,福前农

场初建的1959年,全场仅有1.47公顷老茶园,茶叶产量0.126吨。

直到1962年,柯连坤甫至农场,就制定“以茶为主,粮食自给,多种经营”方针,组织开荒连,大力开垦茶园,发展

茶叶生产,茶叶产量从此突飞猛进。1963年,为响应中央号召,200多名从全省各地挑选的知识青年、复转官兵,汇集这

里,扎根落户,肩挑背扛,垦荒造田,抒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农场创业史,当年安放知青激情岁月的老茶园,如今依旧飘

香。

经过10年的开发,到1969年,云中山茶园始成规模:农场茶园面积增加到96.4公顷(1446亩),茶叶产量20.95吨,

分别比1959年增加64.73倍和165.27倍。一垅垅茶园就像颗颗明珠,散落云中山山水之间,吸收日月光华,山川滋养。

如今,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茶,在云中山建设生态茶园。截至2013年,云中山生态茶园面积更是达到333.33

公顷(5000亩)。

Cy316.com延伸阅读

建设生态茶园的技术要点


安徽桐城市市茶叶发展空间有限,要求我们必须理性定位,以质取胜。提升小花茶品质,必须从源头抓起,按以下五点要求,建立高标准的生态型茶园。

一、园地选择要立足生产优质茶。必须要有300米以上海拔,周边生态良好,没有污染,避风向阳,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土质为偏酸性的红黄壤土,坡度15°以下的坡地、旱田、平地为园址,与农田保持有100米隔离带,

二、做好生态保护与协调。要设置防护林,对园区周边的树木要全部保留,园内道路,操作行的树木保留20—30%,茶树是喜阴植物,有30%的遮阴度为好;做好路沟设置,保证茶园能蓄能排,小雨不出园,大雨不积水,坡地茶园茶行必须等高设置。

三、高标准高质量建园。茶树是多年生的植物,合理种养能让子孙后代受益。我市还有部分解放前遗留的老茶园至今还在采摘受益。为此,必须一是要深沟吊槽。沟深宽不少于60厘米,表土覆下,底土覆上。二是要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00担,饼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底层农家肥、中层饼磷肥。

四、保证品种优良对路。新发展茶园必须选用无性系良种。海拔高,易受冻园地,可选择舒茶早、山坡绿、石佛翠等品种。规模发展,要考虑品种搭配,对避风向阳园地,可选乌牛早、龙井长叶等特早品种。

五、科学管理,保证壮苗。铺草,间作绿肥,修剪,施肥,补植,注意防旱、防冻、防渍,力争三年后能采摘受益。

建设有机生态茶园的技术


有机茶园是采用自然与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的茶园,它以先进的生产应用技术使茶园的生态系统能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机茶园基地可以是常规茶园的转换,也可以是荒凉茶园的改造,或是新种植茶园。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远离城市和产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以防止城乡垃圾、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茶树带来污染。

在茶园建设上,有机茶园的坡度最好在15度以内,土层深厚,土壤酸性,土地比较集中,成片的地块,可划分为茶区,开垦茶园之前先清除障碍物,坡度为15度以下的缓坡采用等高线开垦,5度以上的建成内倾等高梯级雷锋地,有硬盘层的地坡,须先打破硬盘层,初垦深度50百米以上,复垦40百米以上,夏、冬季深翻改土,抽槽换土,早春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并足施底肥,回填沟土,做好梯壁的养护。

基地连块面积60公顷以上须建立道路网,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茶树是常绿乔木,喜湿,怕旱,忌涝,建园时要考虑茶园水利系统的建设,包括保水、供水和排水,做到沟渠相通,渠塘(坝)相连,满足旱时能浇,涝时能排。

在茶树种植上,要根据茶产品规划,选择适种的茶树品种,尽量选择无性系优良苗木,生产毛尖绿茶的,宜选择茸毛较多,发芽早,产量高的茶树品种。为便于机械操作,种植要按双行双株模式,要及时起苗并及时移栽。长途运输的种苗要经过特殊处理,快运快栽,当天栽培不完的必须假植,栽培时要带土移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栽时深沟浅栽,使根系舒展,踏实。

茶苗成活前,每隔5-7天浇1次水,地面覆盖稻草或麦秸,谷雨前后对幼苗进行1次浅锄松土,立夏后,每半个月中耕除草1次,做好防旱排涝工作,科学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进行,基肥包括饼肥,绿肥,厩肥,堆沤肥或商品有机肥等,广辟肥源,配施磷、钾肥,套种的豆科绿肥,秋冬季深埋回园,实行全园铺草(或覆盖薄膜、泥炭等),以改善土壤生物,增加有机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为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可进行茶园套种,实现以短养长,减少投资,增加收入的目的,春季宜套种花生、绿豆、赤豆、无支架红豆、大叶猪屎豆、田箐等豆科作物和绿肥、伙冬季宜种植苕子、紫云英、满园花等绿肥。

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掌握田间“贝干贝湿”原则,适量浇水、少浇、勤浇,满足茶苗生长的需要,不提倡温灌、透浇。有条件的,每10天浇足1次,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无浇水施肥的,在离苗10厘米的上方坡面开沟浇水,沟深10厘米,水干后覆土填平,浇水和喷灌适宜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进行。

遮阳也是常用的抗旱保苗措施之一,可就地取材,西向斜插松枝,高秸干,狼萁等,能起到防止太阳光直射的效果,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遮阴网。铺草可起到防日灼,抑制杂草,保湿,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晒干的秸杆如麦秸、稻草、树叶、杂草等均可作为茶园田间铺草原料,提倡全园铺草。

幼年茶树须进行3-4次定型修剪,根据茶树树龄、长势和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树型冠,复壮树势。密度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茶行间保留20厘米宽的间隙修剪的叶,病虫枝和粗干枝要清除出园,其他枝叶留园,病虫枝待寄生蜂等天地飞出后再行销毁。

鲜叶采摘必须采养结合,注意及时分批留叶,幼龄茶树采摘以养为主,适当打顶,青年茶树采摘以养为主,采养并举,壮年茶树以采为主,采养结合。

茶园建设


茶园场地的选择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适宜雨量为1000~2000毫米、土壤酸碱度为4.5~5.5,并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为最好。因此;在选择种荼场地时,首先选择交通便利、有电源和水源的种茶区,以便于今后建立茶厂,进行机械制茶,及时运送鲜叶、农药、肥料和满足抗早、喷农药的用水需要;然后选择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坡度在30度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要求是土层深厚蓄、排水良好,生长有映山红、蕨草、杉木、油茶、茅草的酸性沙质壤土。地形完整连片,坡度在25°以下(最好为3~15°),海拔高度不超过1200米(贵州省西部地区可放宽到1400米),背风向阳之地均可选作茶园场地。为方便茶园管理、茶叶采制和商品流通,茶园场地最好选择在公路干线旁边,交通闭塞之地最好不要办茶场,否则会因运输而提高产品成本。

茶园规划

乡或村在计划建立新茶园前,首先将茶园用地绘制成地形图或地形示意图,提供给近期规划及长远规划时使用。茶园规划的原则:满足农业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如机械采茶及田间机械耕作),能达到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并能有效保持水土。种茶区域确定后,将土地分区划块。大型茶场可下设分场,茶叶加工厂等。一般中小型茶场,可将土地分成区、片、块,用防护林、隔离沟、主干道作为区的分界线,独立的地形或支道可作为片的分界线,片内可用人行道划分成若干地块,块的大小以3335~6670米2为宜,茶行长度为50米左右,要便于田间管理、采茶和今后的机械化操作,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结合本地茶叶销售市场及今后市场需求的预测,选择优良茶树品种,最好是2种以上,“早、中、晚”芽种搭配,并适于加工多种茶类的优良茶树品种。种植密度每亩(667米2)需苗数一般为:单行条栽,行距为150厘米,丛距为33厘米,每穴种植3株苗,共用苗4000株;双行条栽,大行距为150厘米,小行距为50厘米,丛距为33厘米,每穴种3株,用苗数约为9000株。

1.茶园道路设计

(1)主干道:以场部为中心联络各区,贯穿全场每个作业区(若原有公路贯穿全场,则不必重建),路宽5~8米,可供拖拉机、汽车行驶。

(2)支道:支道一般与主干道垂直,与人行道连接,贯穿整个茶园,是主干道的辅助道路,支道路宽3米左右,可供手扶拖拉机、手推车行驶。

(3)人行步道;供采茶人员进出茶园和护理茶园时使用,也是茶园分块界限。一般路宽l米左右。坡度在20°以上的茶园,应设“之”字形上山步道,以避免路面被水冲刷及降低送肥上山时的劳动强度。

2.排灌系统的设计

茶树苗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否则会大大降低移栽后茶苗的成活率。但是土壤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茶苗根系发育不良、茶苗死亡,使成园后产量大幅度下降。故在新茶园规划中,必须结合本地情况,认真设计排灌统。一般茶园排蓄水系统应包括:

(1)隔离沟:在坡地茶园上方和茶园下方交界处开设等高隔离沟,目的是避免雨季时大量地表水冲入茶园和农田,而在干旱前又能积蓄部分雨水,用于施农药、叶面肥或灌溉。隔离沟要求宽、深各0.5米左右、沟壁呈60度倾斜。在沟的适当部位建一蓄水池,水池容量约5~10吨,隔离沟两端连接纵排水沟,通过纵排水沟排出雨水。

(2)等高截水沟:坡面较长或坡度较陡的茶园需设等高截水沟,一般要求每隔40级梯地设置一条,目的是横阻上方茶园和道路的雨水冲刷。等高截水沟要求宽、深各为0.35米左右,截水沟两端与纵排水沟相连,并在沟内每隔10米左右筑一小坝,坝高约0.25米,以拦蓄雨水和减弱暴雨季节的水土冲刷。

(3)蓄水沟:在每级梯面内侧开一条蓄水沟,沟宽、沟深分别为0.15米、沟的两端不开通,目的是积蓄雨水,供给茶树生长,同时又能保护梯壁和减少雨水冲刷。

(4)纵徘水沟:目的是汇集隔离沟、等高藏水沟和蓄水沟中多余积水,并排出茶园外,一般可利用天然沟修整而成,或在茶园支道和人行步道两侧修筑。纵排水沟应修筑成排蓄并用的梯级形,并在沟内每隔十余米修筑小凹凸横坝,以减缓水土冲刷。

3.防护林的设置

防护林一般种在茶园四周、路旁、沟边、陡坡和山顶迎风处。风害严重的地段应在与风向垂直的方向设置防风林。设置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寒灾、早灾、风灾的危害,改善茶园小气候,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防护林用高于树种和矮于树种相搭配,且选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生长速度较快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常绿树种,如杉树、樟树、八角、油茶、油桐、桉树、棕树等。

园地开垦

土壤选择规划好之后,便可着手垦辟。开茶园前首先是清理场地,然后进行开垦。其主要内容包括平缓地的初垦和复垦,坡地修建梯园,筑路,开沟等项工程。

1.场地清理

主要是清除杂草、刺丛、杂树、树桩、树蔸、树根、草根和乱石等,以利开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清场中对集中成片的林地要严加保护,绝不准毁林开荒。若挖除坟地时应尽量将石灰残碴清除园地之外,并施入适量硫磺粉(100~150克/米2)调整酸碱度,以免今后茶树缺行断垄。对原有的沟渠、道路,只要与整体规划无大的矛盾,都应加以保留。发现群居而又可能危害茶树的地下害虫,应及时加以消灭。所有被清除物必须送出茶园以外处理,不能就地烧灰,更不可放火烧坡。

2.平地和缓坡地茶园的开垦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开垦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全面深耕50厘米以上即可。生荒坡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需50厘米,全面深翻,深耕后不要马上碎土,以利蓄水和风化。在斜坡边缘,农田水塘交界处,如无包边园路,则应留下2米左右的草带,以防止泥沙冲入农田、水库.初垦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30厘米左右。复垦时需打碎土块,拣净草根,平整地面,为播种栽苗做好准备。

3.15~20度坡地的开垦

应建设斜坡梯层茶园,即将长坡变为若干短坡,将陡坡变为几层缓坡。这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持水土,也便于小型机具操作。建设斜坡梯层茶园的步骤是:①测定坡度。②测定等高线(可凭经验进行)。两等高线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20~30米的范围内较适当。划好等高线后即自下而上沿着等高线筑坎,拉坡。拉坡时可以边拉边深耕,一次完成,不仅可以节约用工量,同时也可保证不动乱土层。如果在坡的上方表土拉得太多,可将下方的表土挑填部分上去,使梯层茶园土层均匀,种植后茶苗长势一致。砌坎最好用石料,在取石头困难的地方也可砌草砖梯,只要注意植被保护还是可行的。

华安县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要点


华安县现有茶园面积1.06万,铁观音茶叶面积占95%。以上,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铁观音茶叶生产基地。2010年全县干毛茶总产1.4万吨,产值达1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茶叶巳成为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茶叶生产生态环境,确保我县茶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的优化升级,树立、维护、提升“华安铁观音”茶叶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促进茶农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发展,2009年启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于2011年1月通过农业部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全面推广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现将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介绍如下。

1生态茶园地块选择。

1.1生态茶园的大气与水质条件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主干道,茶园周围有较丰富的森林等植被覆盖,生态茶园内及周边不得有大气污染源,尤其是上风口不得有工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来源。茶闶灌溉用水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得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如铅、汞、苯、酚、氰等。

1.2生态茶园的地形土壤要求

茶树为喜酸、喜肥、喜湿的植物,应选择背荫朝阳、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多,海拔300-800m坡度25℃以下,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茶园土壤要求有效土层深厚疏松、土层厚度要1m以上,底土无硬盘;土壤PH在45-6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磷、钾含量较高且平衡;土壤质地以含有砂、粘粒的砂质壤土为好。

2茶园规划

按照生态茶园生产基地的要求,园地规划合理全面, 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良好布局,严禁烧山开垦,尽最大可能保留原有植被;以治山、治水、治土为中心,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从茶园外貌看, 茶树成片、道路成网、园地成块、茶行成条、林木成行、区格分明;对于有一定规模面积还要规划好茶厂的建设用地等,绘制出整块茶园规划图。

2.1茶园路网建设

茶园道路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环园道等,一切布局应适宜于机械化,便于机械行驶和车辆运输,也要有利于水土保持。道路建设以场地〔茶叶加工厂〉为中心向茶场各工作区和地块延伸,依山势按“之”或“一”字形建设。面积较小〈40hm? 以下〉不设干道。支道按地形和茶园面积而设置,同时也可作为茶园划区分块的界线(要求路宽3-4m);步道是从支道通往各茶园地块的道路,路面宽一般为1.5m;环园道设于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地的界线,与干道、支道、步道相连。为了少占用地, 应尽可能做到路、沟相结合。

2.2因地制宜建立排蓄水系统

根据茶树生物等特性,既喜湿又怕渍的特点,茶园规划设计排蓄水系统,除有利于茶园耕作管理外,尽量做到小雨中雨不出园,大雨暴雨不成灾,达到能蓄、能灌、能排的要求。应根据地形地势或利用自然溪沟设排水沟, 在茶园上方开防洪沟,拦截山洪。茶园排蓄水系统由蓄水池、渠道、管道等组成。蓄水池设在茶园地块的上方或山坳处,每1 hm2茶园建立一个约5m3的蓄水池,用抽水机把附近水源引人蓄水池。渠道可沿茶园干道和支道设置。用塑料管道安装喷灌、滴灌设施进行灌溉。

3推广“梯层茶园表土回园条垦法”建园

传统做法用草皮砌叠梯壁,台面不等高,这样浪费了表土丰富的肥分,而把茶树种植在瘠薄的心土上,结果梯壁不牢固,水、土、肥同时流失。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张天福教授提出“梯层茶园表土回园条垦法”。该项技术创新的核心理念有二: 一是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富含有机物与各种营养元素的肥沃表土资源;二是科学构筑高标准生态梯层茶园和完善的排蓄水设施系统,达到“三保园”目的。梯层开垦应做到等高梯层、缓路横沟、深挖条垦、心土筑埂、表土回园、条植绿化。

4茶树种植

种植前要每667m?施以土杂肥为基肥不少于1.5吨, 磷肥0.1吨,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沟中。肥土拌匀, 种植时期以茶树休眠期的大寒或立春为宜,采用双行双株或3行双株种植,亩植5000-6000株的适当密植。植后管理必须千方百计达到全苗壮苗:用稻草、杂草、木屑等覆盖3-5cm,干旱时经常喷水,植后50d左右施第一次肥, 并薄肥勤施,大暑前结合施腐熟有机肥回土3-5cm。实行以采代剪,当年8月20日之前任其生长,掌握在8月20 日前后留苗高20cm修剪,统一留秋梢。当年冬季用“备用苗”及时补苗,为以后的茶叶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5防护林及遮萌树种植

在茶园山脊、山腰、陡坡和空闲地等适当位置,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香樟、相思树、火力楠、杉木进行种植。在容易受到干风、台风或寒风侵袭的茶区建立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建设以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树种相结合。乔木树种可种3-4行,行距3m为宜,两旁栽灌木树种,行数不限,在林带和茶园之间须开隔离沟,防止树根伸入茶园内。茶园道路两旁种植绿化树,每6m左右种一棵,可选择香椿、紫玉兰、天竺桂、苦楝、木荷、桂花等。高海拔地区海拔600m以上不提倡栽种遮荫树,海拔600出以下的茶园内间作遮荫树,以豆科、高大、深根、不与茶树争夺水肥、无共同病虫害的落叶树种为宜,如合欢、凤凰木、任豆树,每667m?套种6-8株左右,树冠应高出地面2.5m以上,当遮荫树树冠过于庞大,与茶树争光、争水、争肥时应及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枝,遮荫率控制在20 %以下。

6梯壁留革种草、套种绿肥

新垦茶园梯壁留草或人工种植爬地兰、百喜草等形成绿色覆盖;旧茶园土坡梯壁提倡充分利用当地山草资源,保留原有非恶性杂草进行绿化、护坡。

茶园套种绿肥以匍匐型或矮杆豆科绿肥为主,可选择白三叶、平托花生、圆叶决明等,通常是一年生茶园种植2-3行,2年生茶园种植1-2行,3年生茶园种植1行, 4年生茶园退出间作绿肥,采用以割代锄方法管理,严禁使用除草剂。白三叶不适合新垦茶园〈一年生茶园〗套种。套种的绿肥应及时进行割青、埋压或作为覆盖物铺于茶树旁。通过留草和绿肥种植,为茶园天敌提供了繁衍和栖息场所,有利于抑制茶园有害生物为害,减少茶园喷洒农药的次数,降低农残。

7茶园耕作

7.1中耕除草

每年结合施肥耕作4-5次,以各茶季萌发前晴天进行。一、二年幼年茶园,宜在雨后进行,拔除茶树根茎部的杂草,割除梯壁杂草,经曝晒后埋人茶园。浅耕深5-10cm,中耕深15-20cm,浅中耕可结合锄草与追肥进行。

7.2改良土壤

茶树种植几年后,会导致茶园土壤板结且肥力较低, 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良,一是隔年秋冬茶采后深耕25cm以上,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加速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的酸碱度,覆盖一层厚度5cm爪以上的红壤土,提高土壤肥力;二是在茶园行间铺草,草源以稻草、山草、豆秸、绿肥等为主,铺草在旱季和雨季来临前进行,厚度要求5-8cm,以铺草后不露土为宜,实现茶园免耕,不仅能防寒抗旱,防杂草,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在茶园中放养蚯蚓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茶树根系生长。

8茶园施肥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推荐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要配合使用,提倡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8.1基肥

选用腐熟的农家肥,如羊粪、猪粪等。于当年茶树停止生长尽早开沟深施,深度25cm加以上,三年以上茶园每667m?施用量300kg以上,配合施“超大”、“圣农”或“华夏”有机肥100-150kg

8.2追肥

根据茶树需肥特点,2年生的幼龄茶园以选用N:P:K=18: 5: 7为宜,而3年生以上的选用N:P:K=24: 6: 10为宜,进行配方施肥。每季在采茶后5-7d视天气状况施第一次肥,每667m?施“全旺”或“农得宝”茶叶专用肥20kg,隔25-30d施第二次茶叶专用肥约25 kg,施用方法沟施或穴施,施后及时覆土。在茶叶一芽一心时开始结合喷药叶面追施“农保赞”、“容大丰”等腐殖酸类叶面肥,补充茶树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施足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镁、锌等微量元素,提高茶青品质。

9树冠管理

茶树良种壮苗种植,管理上根据铁观音须根少,主根不发达,树枝开张,枝条斜生,抗逆性较差等生长特性, 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间株和台刈等方法,采养结合,以培养优化树冠、复壮树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9.1幼树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促进侧芽萌发,增加分枝数量和层次,培养骨干枝。

定植后第一年8月20日左右,株高30cm,主茎粗0,

3cm以上,离地面15-20cm剪去主茎第一次定型修剪;第

二年春茶采摘后第二次定剪,秋茶采后第三次定剪,第二、第三次每次提高10cm左右。通过定剪形成宽幅的采摘面,强壮的生产枝,优质的鲜叶。

9.2青壮年茶树轻修剪和深修剪

轻修剪:一般一年一次,在茶季结束的冬季,剪去冠面5cm鸡爪枝、细弱枝层,保持采摘面整齐,促进腋芽萌发,修平:每个茶季结束进行,使芽头一致整齐,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5cm。

深修剪:于春茶采后进行,深度5-10cm,剪去衰弱生长枝层,促进三级骨干枝重新萌芽,更新复壮生长枝层。

9.3间株、疏枝

种植8-10年后的密植园,由于多年的采摘、修剪枝条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弱,须进行更新复壮。先进行间株, 对畦中间植株间距太密或树势衰弱的植株从地面整株剪除,间株后株距达15cm以上。然后对所留茶树进行疏枝, 琉枝时剪去较老化主干枝、下垂枝、病虫枝、枯枝,底层生长细弱的枝条,保留粗壮的骨干枝,每丛只留3-4根健壮枝组;对间株、疏枝后茶园进行修剪,剪去茶丛上端的“鸡爪枝”。将剪下枝条清出茶园。春季萌芽前对直立旺长技进行合理修剪,抑制其顶端优势,促发分枝,以使春梢抽发整齐。修剪完,增施有机肥,每667m?施“益农”有机把150~200kg

9.4台刈

已衰败的老茶园,树势衰弱、采摘面零乱,芽叶瘦,多对夹叶,须进行台刈,于春芽萌发前进行,剪去离也面5-10cm以上全部枝梢,剪口要求平滑、不破损。台刈后的茶园应深耕并重施有机肥。对于过度衰败的老茶有条件的进行水旱轮作,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10病虫害综合治理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孽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寺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病虫害种群数1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阀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示准的范围。

10.1应用农业措施,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危害

10.1.1科学施肥、清洁茶园、适时采摘: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在冬季全面清除茶园内的残枝枯叶,放至行间深埋或销毁,并在12月至1月分用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封同,减少越冬病虫基汶。适当嫩采,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有效控制茶小绿叶单和茶螨等趋嫩性害虫的为害。

10.1.2疏枝修剪,健身栽培,减少病虫危喜。通过修剪,剪紫枝干内害虫,并结合清园对稠密、虫枝进行修剪,保持园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有利增强树体,减少病虫勺发生为害。

10.2在采摘园应用推广物理防治措施。

利用茶叶害虫对颜色、光、化学物质等的趋性,进行诱杀,以降低田间虫密度。如茶黑刺粉虱对黄色的趋性,可以在茶园行中每667m?插20-25张黄板粘片。对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可在茶园安装杀虫灯,如佳多PS一15型杀虫灯或太阳能诱虫灯,每1hm?挂一盏。此外,采用性引诱剂(茶小绿叶蝉信息素、斜纹夜蛾、茶毛虫性诱剂)、糖醋液诱杀。

10.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建设生态茶园,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类对这些天敌的伤害。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有: 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鱼藤酮防治茶卷叶蛾,黑刺粉虱等;苦参碱水剂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等;除虫菊素、印楝素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蚜虫等;烟草(梗)浸提液加人一定量生石灰防治茶毛虫、饼病;井冈霉素防治茶苗白绢病等。茶园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对有害宿根性的杂草,在茶树种植前或荒羌茶园在土壤垦复前应人工拔除根茎,茶园土面覆盖经济绿肥、作物桔杆等,以抑制杂草萌发。

10.4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在目前情况下,化学防治仍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手段之一,但必须选择适合茶叶生产的农药品种,掌握用药期和安全间隔期,把化学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化学防治上做到”统防统治“,即统一用药时间、统一配用药、统一防治、农残统一检测,确保控残达标。积极推广使用如辛硫磷、功夫菊酯、联苯菊酯、吡虫啉、吡蚜酮类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注意防治指标和施药技术,合理轮换、混合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以保证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或国际上规定的农药残留极限,切实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

华安县铁舰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要点


华安县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铁

观音茶叶生产基地,2010年全县干毛蔫总产1 4万吨,产值达

1 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茶叶已成为我县农

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

茶叶生产生态环境,确保我县茶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茶产

业的优化升级,树立、维护、提升‘华安铁观音“茶叶的品

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促进茶农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

发展,2009年启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

生产基地,+2011年1月通过农业部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全

面推广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1生态茶园地块选择

11生态綦田的大气与水质条件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主干道。生态茶园内硬

周边不得有大气污染源,尤其是上风口不得有工业污染、交

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源等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

的来源。茶园灌溉用水必须符台相关标准要求,不得含有重

金属和有毒物质,如铅、汞、苯、酚、氤等。

1 2生态茶园的地骺土壤要求

茶树为喜酷、喜肥、喜湿的植物,应选择背荫朝阳、云

雾多、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强,有一定海拔高度,坡度25

以下,具有灌溉条件的建国、茶园土壤要求有效土层深厚

疏松、土层厚度要imU上,底土无硬盘:土壤PH在4 5 6之

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氦、磷、钾含量较高且平衡:土壤质

地以含有砂、粘粒的砂质壤土为好。,

2茶园规划

按照生态茶园生产基地的要求,园地规划合理全面,

统筹安排,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良好布局,

严禁烧山开垦,尽最大可能保鹭原有植被:以治山、治水、

治土为中心,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台治理,从茶国外

虢看,茶树成片、道路成网、园地或块、茶行成条、林术成

行、区格分明:对于有一定规模面积还要规划好茶厂的建设

用地等,绘制出整块茶园规划图。

21茶园路网建设

茶园道路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环固道等,一切布局

应适宜于机械化,便于机械行驶私车辆运输,也要有利于水

土保持。道路建设以场地(茶叶加工厂)为中心向茶场各工

作区和地块延伸,依山势按”之“或”一“字形建设,面积

较小(40 hm2以下)不设干道。支道按地形和茶园面积而设

置,同时也可作为茶园划区分块的界线(要求路宽3-4米):

步道是从支道通往备茶园地块的道路,路面宽一般为1.5m;

环园道设于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地的界线,与千道、

支道、步道相连。

22园地制宜建立排蓄水系统

根据茶树生物等特性,既喜温叉怕渍的特点,

茶园规划设计排莆水系统,除有利于茶园耕作管理

外,尽量做到小雨中雨不出国,大雨暴雨不成灾,达

到能蓄、能灌、能排的要求。应根据地形地势或利用

自然溪沟设排水沟,在茶园上方开防洪沟,拦截山

洪。茶园排蓄水系统由蓄水池、渠道管道等组成。

蓄水池设在茶园地块的上方或山坳处,每667叶茶园

建立一个约2立方米的蓄水池,用抽木机把附近水源

引入譬水池。渠道可沿茶园干道和支道设置。用塑料

管道安装喷灌,滴灌设施进行毽溉。

3推广”梯层茶园寰土回园蠢量法“建园

传统做法用草皮砌叠梯壁,台面不等高,这样

浪费了表土丰富的肥分,而把茶树种植在瘠薄的心土

上,结果梯壁不牢固,水、土、肥同时流失。上世纪

60年代中期张天福教授提出”梯层茶园表土回国条

垦法“,该项技术创新的核心理念有二:一是充分利

用大自然赐予的富舍有机物与各种营养元素的肥沃表

土资源:二是科学构筑高标准生态梯层茶园和完善的

排蓄水设施系统,达到”三保园“目的。梯层开垦应

做到等高梯层、缓路横淘、深挖条垦、心土筑埂、表

土回园、条植绿化。

4茶树种植

种植前要每667时施以土杂肥为基肥不少于1 5

盹,磷肥0 1吨,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淘中。种

植时期以茶树体眼期的大寒或立春为宜,采用双行双

株或3行双株种植,亩植5000-6000株的适当密擅

植后管理必须千方百计达到全苗壮苗:用稻草、杂

草、术屑等覆盖3-5cm,干旱时经常喷水,植后50天

左右施第一次肥,并薄肥勤施,大暑前结合施腐熟有

机肥回土3-5cm:实行以采代剪,8月20日之前任其

生长,掌握在8月20日前后留苗高20cm修剪,统一

留秋梢。当年冬季用”备用苗“殛时补苗,为以后的

茶叶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5防护林豆遮蘸树种植

在茶园山脊、山腰、陡城和空闲地等适当位

置,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香樟、相思树、火力楠、杉

木进行种植。在容易受到干风、台风或寒风侵袭的茶

区建立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建设以高大的乔木和矮

小的灌木树种相结合。乔木树种可种4-6仃,行距3米

为宜,两旁栽翟术树种,行数不限,在林带和茶园之

司须开隔离沟,防止树根伸A茶园内。茶园道路两旁种

植绿化树,每6米左右种一棵,可选择香椿、紫玉兰、天

竺桂、苦楝、术荷、桂花等。高海拔地区(海拔600米以

上)不提倡栽种遮荫树。海拔600米以下的茶周内间作遮

荫at.以豆科、高大、深根、不与茶树争夺水肥、无共

同病虫害的落叶树种为宜,如合欢、凤凰木、任豆树,

每667mz套种6 8株左右,当遮荫树树冠过于庞大,与茶

捌争光。争水。争肥时应厦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枝,遮

荫率控制在20%以下。

6梯壁留草种草、套种绿肥

新垦茶园梯壁留草或A工种植爬地兰、百喜草等形

成绿色覆盖:旧茶园土墟梯壁提倡充分利用当地山草资

源,保留原有非恶性杂草进行绿化、护坡。

茶园套种绿肥以匍匐型或矮杆豆科绿肥为主,可选

择白三叶、平托花生、圆叶决明等,通常是一年生茶园

种植2-3行,2年生茶园种植l-2行,3年生茶园种植1行,

4年生茶园退出间作绿肥,采用以割代锄方法管理,严禁

憧用除草剂。白三叶不适合新垦茶园(一年生茶园)套

种。通过留草和缘肥种植,为茶园天敌提供了繁衍和栖

息场所,有利于抑制茶园有害生物为害,减少茶园喷酒

农药的次数,降低农残。

7茶园耕作

71中耕除草

每年结合施肥耕作4 5次,以各茶季萌发前晴天进行。

一、二年幼年茶园,宜在雨后进行,拔陈茶树根茎部的杂

草,割除梯壁杂草,经曝晒后埋入茶园。浅耕深5-iOcm,中

耕深15-20cm,浅中耕可结合锄草与追肥进行。

7 2改良土壤

茶树种植几年后,会导致茶园土壤板结且肥力较低,

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良:一是隔年秋冬茶采后深耕25cm

以上,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酸碱度,覆盖

一层厚度5cm以上的红壤土,提高土壤肥力:二是在茶园行

间铺草,草源以稻草、山草、豆秸、绿肥等为主,实现茶

园免耕,不仅能防寒抗旱,防杂草,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含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在茶园中养殖蚯蚓来疏松土

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茶树根系生长。

8x园X!

根据土壤理化眭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

件,确定台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推荐多施有机

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要配台使用,提倡实行测±配方

施肥。

81基肥

选用腐熟的农家肥,于当年茶树停止生长尽早开淘深

施,深度25cm以上,三年以上茶园每667m2施用量300k以

上配合施”超大“、 ”圣农“或”华夏“有机肥100-150

kS.

8 2擅lE

根据茶}对需肥特点,2年生的幼龄茶园以选用N:P:

K=18:5:7为宜,而3年生以上的选用N:P:K=24:6:

10为宜,进行配方施肥。每季在采茶后5-7d视天气状况施

第一次肥,每667m2施”全旺“或”农得宝“茶叶专用肥20

k.隔25-30d施第二次茶叶专用肥约25咕,施用方法沟施或

穴施,施后殛时疆土。在茶叶一芽一心时开始结合喷药叶面

追施”农保赞“、 ”窖犬丰“等腐殖酸类叶面肥,补充茶树

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施足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

镁、锌等微量元素,提高茶青品质

9树冠蕾理

茶树良种壮苗种植,管理上根据树龄、长势,采用定型

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间株和台驯等方法,采养结台,以

培养优化树砬、复壮树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91幼树定越●尊

定植后第一年8月20日左右,株高30cm.主茎粗0.3cm

以上,离地面15-20cm第一次定型修剪:第二年眷茶采摘后第

二次定剪,秋茶采后第三次定剪,第二、第三次每次提高10-

15cm。通过定剪形成宽幅的采摘面,强壮的生产枝。优质的

鲜叶。

92青壮年茶树轻惨剪和深惨剪

轻修剪:一般一年一次,在茶季结束的冬季,剪去鸡爪

枝、细弱枝,保持采摘面整齐,促进腋芽萌发,在上次剪口

上提高3-5cm。

修平:每个茶季结束进行,使芽头一致整齐。

深修剪:于春茶采后进行,深度5-10cm,剪去衰弱生长

枝层,促进三级骨干枝重新萌芽,更新复壮生长枝层。

93间栋、琉拽

种植7-8年后的密植园,须进行更新复壮。先进行间株,

对畦中间植株间距太密或时势衰弱的植株从地面整株剪|辕,

间株后株距达15cm以上。然后对所留茶树进行疏枝,疏枝时

剪去较老化主干枝、下垂枝、病虫枝、枯枝,底层生长细弱

的枝条,保留更新技,每丛只留3-4根健壮枝组:对间株、疏

枝后茶园进行修剪,剪去茶丛上端的”鸡爪技“。将剪下枝

条清出茶园。春季萌芽前对直立旺长枝组进行合理修剪,抑

制其顶端优势,促发分枝,以便春梢抽发整齐。修剪完,增

施有机肥,每667m2施”益农“有机肥150-200k.覆盖一层

厚度5cm以上的红壤土。

94台刈

已衰败的老茶园,须进行台别,于春芽萌发前进行,剪

去离地面5-10cm以上全部枝梢,剪口要求平滑、不破损。台

刈后的茶园应深耕并重施有机肥。对于过度衰败的老茶园,

有条件的进行水旱轮作,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10病虫害综合治理

遵循”预防为主,综台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

统出发。综台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

生物孽生和有利于各类夭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病虫害种群数量控制在允许的

经济阀值以下,将农药jj}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10 1科掌麓肥,黼蓑■,遣对采擅。

(一)采用有机肥为主,N、P、K合理搭配,控制尿

素施用量,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

性。在冬季全面清除茶园内的残枝枯叶,放至行间深埋或销

毁,并在12月至1月份用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封园,减

少越冬病虫基数。根据铁观音品种要求。一般用手工采摘,

做到采留结合,适当嫩果,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有效

控制荣小绿叶蝉和茶螨等趋嫩性害虫的为害。

(二)疏枝修剪,健身栽培,减少病虫危害茶

园要园地制宜做好茶园轻剪、重修剪和台xU等。对种植

8年以上的茶园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采取冬季结合清园

对稠密枝条进行修剪、增施生物有机肥(如益衣绿屯生

物有机肥)、培覆红壤新土(5-10cm)。进一步提高

了茶叶单产和品质,械少病虫的发生为害。

102在采摘因应甩袖理防治措施。

利用茶叶害虫对颜色、光、化学物质等的趋性,

进行诱杀,以降低田间虫密度、如茶黑刺粉虱对黄色的

趋性,可以在茶园行中每667m2插20-22张黄板粘片,

对鳞翅目害虫可在茶园安装杀虫灯,如佳多杀虫灯或太

阳能诱虫灯,每ihm2挂一盏。此外,采用性引诱剂、

糖醋液诱杀:

10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建设生态茶园,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瓢虫

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压蜘蛛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

少人类对这些天敌的伤害,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的有: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苦参

碱水剂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等;

除虫茹素、印楝隶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蚜虫等:烟草

(梗)浸提液防治茶毛虫、茶蚜等:多氧霉豪防治茶饼

病:井冈霉素防治荣苗白绢病等。茶园禁止使用化学除

草剂,对有害宿根性的杂草,在茶树种植前或荒芜茶

园在土壤垦复前应^工拔除根茎,茶园土面覆盖经济绿

肥、作物秸杆等,以抑制杂草萌发,

104化学防治

在目前情况下,化学防治仍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

治中的手段之一,但必须fbit到安全台理用药,把化学

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化学防治上做到”统防统

治“,即统一用药时间、统一配用药、统一防治、农残

统一检测,确保控残达标。积极推广使用如辛硫磷、功

夫菊酯、联苯菊酯、吡虫啉粪等高教、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并注意防治指标和施药技术,台理轮换、混合用

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以保证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

留量不超过国家或国际上规定的农药残留极限,切实保

证消赞者食用安全:

参考文献:

ill戴盒电,高俊杰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u]福建农业科

技1009 (S)。3841

茶园标准建设


(一)生态茶园

1.概念

生态茶园就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多成分、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茶园。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光、热、水、气、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极大地提高茶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种栽培措施。

2.作用和标准

(1)作用

1)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光能、肥料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2)营造理想地域小气候,适合茶树生长,有利于茶叶含氮物质的合成,并促使叶质柔软,持嫩性强,增进茶叶香气和滋味,改善茶叶品质;

3)共生互惠,提高整体生态效益;

4)保持生物多样性,天敌资源丰富;

5)高度集约化,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以茶为主,合理间作,可有效地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6)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多系统联结,持续协调发展。生态茶园的产品优质无污染,有益人体健康,更具市场竞争力。

(2)标准

1)以茶树为主体,多种生物成分组成多层次群落式的复合茶园,各成员间互为条件,取长补短。

2)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具有高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功能及最高的第一性生产力,即高产茶园。

3)具有连续的完整的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生物成员的相互制约达到茶树保护的要求,把化学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生产出优质无害的茶叶产品。

4)丰富的土壤有机质与丰富的土壤微生物、原生动物的存在,生物积累高于矿质化速度,土壤耕作层营养丰富,结构良好,具有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

5)有很高的保持水土与调节气候的能力,可以使相关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环境的质量得到改善。

(二)无公害茶园

1.概念

茶叶无公害是指无公害生产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指标均符合茶叶无公害质量标准要求的成品茶。

无公害茶园是选择海拔较高、植被丰富的山区,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的地区,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通过合理选择园地、开垦梯层、设置茶园防护林带、种植茶园行道树和遮荫树、在空地及改造后的茶园种植绿肥、茶园铺草、修建茶园水利系统等技术建设的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条件的茶园。

(三)有机茶园

1.概念

有机茶园指符合有机农业要求,按有机方式种植,与自然和生态法则相协调,强调应用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生产技术,不使用化肥、化学合成农药、基因工程改良的品种,经有机认证机构颁证的茶园。

2.有机茶标准

我国农业部针对有机茶制定了四个农业行业标准,分别是《有机茶》(NY5196-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T5198-2002)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