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意在于调心 懂得了喝茶,要调整茶心

发布时间 : 2019-12-23
青心乌龙茶 黑茶的茶意 青心乌龙茶价格

【www.cy316.com - 青心乌龙茶】

开阔茶意在于调心

买了新壶,比原先盈手一握的紫砂壶略大些。

放茶的时候,心下有些犹豫,茶量肯定要比平时一茶匙多一些,可是应该多多少呢?

大概估摸了一下,多放了半匙。

水煮好了。照例,冲杯,洗茶,热壶身,舍掉第一泡。然而茶却有些苦了。

有些浓,怎么办呢?

茶友说,两个办法,一是让水在壶中停留的时间再短些,一是把茶舀出来些,待喝第二道时,与新茶一起再泡。

嗯,是了。茶放多了,我们泡茶的方法就要变。这是对策。

喝茶的对策很多。

没有哪一泡茶能够重现前一泡茶的滋味。

冲泡的时间有长短,冲泡的人有更换,茶具、茶量和水的冷热都随时在发生变化,那么,这一颗茶心,也要应时、应机地来体现对策。

对策,是让我们遵循茶礼和茶规之外的一种灵活应变。

一定之规,是必要的。它帮助我们不离茶道太远。但在死规矩之下,错漏和偏差难免造成不同的情境,这个时候,懂得进退,懂得调整,就是茶人的智慧。

也见过喝茶喝得生了气的人。每时每分都遗憾着此境的偏离,回味着曾经的完美。有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再要找回那一泡的甘醇,多年而不可得。

我理解用情深,难舍当初的茶癖。但却要劝慰这情深的人,因着这茶的千姿百态,培养出开阔的茶心来。

人曾遇见最好的茶味,自当珍惜。

不过,如果因此成了执著,苛责后来者的平淡与浓酽,甚至为此伤心伤神,那珍爱就成了利刃。

茶味如同人生的风景,随着境界的变迁而潜移默化。

风景里,有攀越高峰时的艰辛,就有登高望远时的陶醉,更有高峰不再,下山路的寥落。

能够欣赏美景的眼睛,也应该看惯平实的闪失。对美景珍惜,对平实接纳,对闪失宽容,就是我们的茶心。

前些日子看见报道说,一位老艺术家一生爱惜羽毛,年事已高时曾被某演艺单位请去演出,结果本来给他休息用的房间,由于主办方的唯利是图,让给了正走红的毛头小子。老艺术家受到冷遇,回到家大病一场。

这则消息让我十分感慨。毋庸置疑,主办方做错了。不管换作谁,都不可能对这种势利的对待心平气和。但是,如果为此气病了,伤害的却是自己。很多时候,并不能让所有人、所有事,所有时势都能顺应我们理解的道德、礼仪和教养。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来令我们的心产生波动。

产生波动没关系,记得要调整,要有内求自心平衡的对策。

有句老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见尽如人意,并非生活常态。修行人修的是心宽,他们把这句话引申成:常想一二,少看八九。凡事看好处,看如意的部分,知足感恩,心地自然会锤炼得坚忍而宽阔。

环境和他人的改善,是我们期待的。但如果他们尚未改善,我们也不能自伤。

我能想见爱惜羽毛的人曾有的辉煌,对那辉煌有多留恋,对冷清的现境就有多不适应。

不适应的人很多。成功未来时,不适应艰难,不适应同样起点的人已经尝到了美好滋味;成功到来时,不适应高处不胜寒,担忧每况愈下;成功过去时,那成功本身和后来人都成了劲敌。人一辈子,遇到的山,并非外在的那座山峰,而是内心里随时打翻的五味瓶。

不是有许多不能自解的人,活着活着,就活伤了吗?

喝茶,尚有诸多对策,来让这颗动荡不安的心开阔。

走人生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多少年来都是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奋斗。但我们看到了,奋斗不出成绩的人不平衡,奋斗出成绩的人也不平衡。不安,心有患,患得又患失,人人无解。

懂得了喝茶,要调整茶心,也应该知道,那教诲该好好地改一下: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奋斗,是调整。

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过激,不当真,不生气,不钻牛角尖,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随时宽容,随时豁达,随时转换角色,随时海阔天空。

记得《四十二章经》里曾有一个章节,讲一个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退意。佛陀就问他未出家前爱做什么事情,他回答说,爱弹琴。佛陀就问他,弦如果松会怎样?如果紧又会怎样?沙门回答,琴弦太松,曲不成调,如果太紧,弦断声绝。佛陀又问他,那么,“急缓得中如何?”沙门明白了:松紧适中的话,声音协调。佛陀因此开示说,学道的人也是这样,如果这颗心调适得当,道可得。

茶味的浓淡,如同明镜,可以照见我们心态的起伏,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安心的方法。

老者去矣,来者芸芸。若能解得茶意,调心于安适,浓茶淡茶,杯杯香醇;通透人生,处处美景。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清净茶 心,平常心


以清净茶养平常心

自古茶禅一味,清香的茶叶,秀雅的茶具,宴坐把盏时悠然的氛围,都不觉间,给饮茶人,带来一丝绵长的淡定、宁静的感觉,真是充满禅意的怡悦。“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槃境界。

茶与禅定的联姻,是禅定借助了茶的物质属性中有益于人摄心入定的一面。这里所指的禅定之禅不是禅宗之禅,禅定分为四禅八定,是渐次法;而禅宗是达摩祖师所传,乃祖师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圆顿法门,不是一步步走的渐次法

坐禅用茶的最早记载,约见于《晋书·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内禅修,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说明至迟迄于东晋,佛教禅定已与用茶结缘。

“茶具三德”的观念,仅为修定僧人对饮茶裨益坐禅所具功效的初步理解,此时,佛教并未赋予茶文化形而上的虚灵内涵,真正催使饮茶由物质领域向精神,乃至性灵层次的升华,那还是“茶禅和合一味”以后的事。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是对万物慈悲。

禅境和品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体验和顿悟的归宿。茶之韵味千万种,说不清道不明,正如禅宗“拈花微笑”,可意会不可言传。品茶品出味,是一种悟,是得道,故茶中有道,茶中有禅。

修禅要参透生死,看破红尘,大彻大悟,求得解脱;茶性苦寒,能降火祛病,苦后回甘,苦中有甜,品茶有助参禅者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修禅求静,和静怡真,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方能悟道;品茶亦需求静,茶道精神“和、敬、清、寂”,静中方能晶出茶之韵、茶之美。“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佛法存于茶汤”,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一杯茶中感受到禅意,吃茶时吃茶,将我们的身心安住于当下,同时终日吃茶不沾一滴水,洒脱无执,即可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化为永恒,“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茶禅一味”的三昧。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禅机,人生的妙谛,尽在区区的杯茶之中了。

谁解茶中味“把心调冷”


我曾是一个小小牧童,赶着一头水牛,在故乡起伏的重峦里,山重水复地放牧野牛,夏日炎炎,打着赤膊,身上不挂几丝;秋意深深,披一件薄衫,略避寒气;从没有打伞习惯,连斗笠都不戴。出太阳就晒着吧,落大雨就淋着吧。

太阳暴晒得厉害,有法可想,躲到树林荫处,睡大觉;落大雨了,那就无处可藏,淋得犹如一只落汤鸡。夏日,淋雨没事;秋深了,赶着太阳放牧,顷刻间山雨泼天淋漓,连发连衣连裤裆,遍身湿透,冷得人直打寒战,兼秋风吹,湿衣贴背,是最容易起病的。

记得有次,晚秋近冬,我骑牛去牧,天气是好好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和和,穿着一件毛线衣,感到胸背有火苗点身,有得热;将水牛扔在已然收割了的晚稻田里,自己躺在枫树林里,呼呼睡觉。不意风云突变,一场大雨从山背后突然袭来,将毛衣毛裤淋个彻底湿。响鞭挥起,赶着水牛往回跑。

跑到家里,已冷得牙齿格斗,腿巴子打跑跑,母亲见了,赶紧给我换衣服。我感到冷到心里去了,跑到茶壶边,母亲正好烧了一壶热水,我倒上一杯,仰起脖子就要灌,母亲在那头大喊:放下,放下,不要喝。我以为是母亲怕我烫着嘴,便停了下来,先嘴吹气,把开水吹凉一些。

母亲拿了一把竹勺子,走到碓屋里,到水缸里舀了一大勺水,给我递过来,对我说:喝这水。我大不解。我家水缸是石水缸,水缸里装的是井水,井水来自故乡山泉,冰凉冰凉的。我淋了那么大那么冷的一场雨,应该喝热水驱寒气啊,我母亲怎么让我喝一大勺彻寒的山泉水?

母亲说不出什么道道,她只知道:在外面淋了一场冷秋雨,那么回家不能喝热水,只能喝大碗冷井水。到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其中有一个原理在:身外是冷凉,肠内若加热,那么冷热交战,中医说,那一定是会发病的。

多年以后,我在职场打拼,炎凉世态不说遍尝,至少也是多有感受的吧。我晒过很多太阳,事业很顺的时候,也是有过,顿时豪情勃发,肠内热得烫人:站在小陇,我遥望蜀道;当了鸡尾,想做凤头;买了一辆自行车,打算换一辆奔驰;住了两室两厅,过人家别墅而生发彼可取而代之之志向。社会生活热浪滚滚,我心深处热血沸腾。

我曾有过一个好机会,以世俗论前途,那是相当诱人的。一路阳光铺在面前,我心底欲望被炒得热烧起来了,我兴奋得常常睡不着觉,有时夜半时分,上厕所也要哼几句“九九那个艳阳天”。可是临到出结果了,却是“桃花江是美人窝,美人窝里没有我”,好像一场深秋近冬的大雨,将人从头淋到脚,透心凉。我母亲知道了这事,老人家上城来我家,给我带来的不是滚烫的开水,不是殷殷的鼓励,而是泼了故乡山泉水,是一句浇心的冷话:算了吧,不要去争了。住高堂也是睡,住套间也是睡;住高堂睡一天是24小时,不会是25小时;住套间睡一天是24小时,不会是23小时。

我最初打算是:我也倾尽我家产,去把前途买回来,钱若不够,我要走遍亲朋戚友凑起来;该找的人,一个个去找,该走的路,一条条去走……现在,我想起来真感到害怕:找人,若见到别人的霜脸色,我怎么忍受?若倾家荡产加内债外债,全打了水漂,我将如何处置?心热到极时,怕是什么极端事,都可能干得出来的吧。

立志要登泰山顶的,若泰山已是雪冻冰封,那么降低自己的坐标,在半山腰上或者在泰山山麓,筑竹篱茅舍,也自在;最初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兼济天底下”,到头来,你已被挤下独木桥,命运传来的信息,你远远被甩在草野,那么,你是不是还要拼却一命,去博一把呢?把期望值下调几个读数,你可能会感觉到山穷水尽之外,别有柳暗花明。

曾有一位朋友,农村出身的,从踩单车卖烤红薯开始,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开了一家很大的农特产品加工厂,事业做得很大,生活档次直升机一般上升,豪车,豪宅,衣食住行都挺豪气的;只是生意场上,花无百日红,一着投资不慎,满盘生意皆输了。从此过得十分惨淡,他是过惯了高层次生活的,出门得有车,吃饭得进贵馆,手头又是没钱,到处去借钱。你有钱,有钱的帮你钱,没钱的也帮你钱;没钱了,没钱的自然没法帮你钱,有钱不会帮你钱,所以他借钱,人家脸色难看得要命。这兄弟到处诉说人世炎凉,我跟他说:若让你袋里装满钱,我无能,若让你脸上挂满笑,我倒有法:回到过去。不坐轿车,坐自行车;不进酒馆,自己弄饭;不穿名牌,买仿名牌……还真是的,他现在跟我常常骑自行车遛街,双休日常常驱车百里;扯野菜,捉泥鳅,回来一起炒,开怀的笑声比那豪华生活更响更多。

过高的爱情追求不到,把爱情标准降下来;过高的幸福抵达不了,把幸福的指望降下来;过高的地位登攀不上,把安身位置降下来;过高的生活品质保持不了,把生活的档次降下来……富贵时,你当然可以珠光宝气,把石子当宝贝,但若穷日子来了,你可转念:珠光,珠子不就一颗石子吗?宝气,名牌不就是一件衣服吗?这么开想,那么,你就活得自然了,活得坦然了,活得悠然了,那么你就无须在宝马车里哭,可以在自行车上笑了。

如果世界给我们下了一场秋雨,我们不必给热衷的心肠添热水,给自己灌一壶凉水吧,让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处于同一温度,环球从此凉热,身心从此凉热。

泡茶时不走心,喝茶时要伤心


经常有茶友说,在茶叶店买茶,试饮时喝到的茶明明很好喝,但是买回家自己泡,不是又苦又涩就是一点香气也没有,不像是同一种茶,怀疑是不是商家以次充好了;有的茶友甚至认为,茶本来就是这样又苦又涩、不好喝的。

泡茶,是一门技艺和修行。在茶叶品质大抵相同的情况下,冲泡得当的,自会让人得到更好的品饮体验。相反,如果泡茶时不走心,那喝茶的时候,可就要伤心了。

对于日常品饮而言,所谓泡茶,无非就是采取合适的方式,将茶叶中的可溶物质,用水将其溶解成均匀的茶汤。所以,泡茶无定式,只需综合把握好投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这三要素。

投茶量。按照饮茶“宜淡忌浓”的原则,总体来说,茶水比一般为1:50~1:30,即3~5克茶叶150毫升水。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可根据品饮人数、口味等因素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

比如1~2人时,通常3~5克;3~5人时,一般5~8克;希望多泡几巡的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等等。

水温。水温影响到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茶汤温度影响到香气和滋味的呈现。通常情况下,芽叶细嫩的,水温宜低,在85℃上下;叶子偏成熟的,水温宜稍高;焙火类的茶,水温宜稍高。

冲泡时间。在几十秒至3分钟之间,根据投茶量、茶叶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和发酵程度、以及水温灵活掌握。比如叶子嫩的,时间短些;紧压茶类,时间需长一些;等等。此外,第1泡、第2泡、第3泡等不同泡次的冲泡时间,可视情况适当调节。

也许是因为茶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常见、普通了,很多人常喝茶,却没有真正去体会茶,泡起茶来也很随意。

(1)一把茶叶泡半天

很多茶友喝茶,特别是中年茶友们,经常都是一个大茶杯,一把茶叶泡大半天甚至要泡一天。这样品尝不到茶的真味。很多茶,应该说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而导致茶汤滋味偏苦涩,且香气散失。而且长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属析出,不利健康。

(2)茶水不分离

为了品尝到一杯清香醇韵的茶,茶水分离是泡茶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但在普通大众的日常饮茶情境中,很多并不能及时做到茶水分离,比如用保温杯、马克杯、普通玻璃杯等来泡茶。

在没有条件采用整套工夫茶具冲泡茶叶时,比如在多数办公场合,可以通过采用类似飘逸杯或者快客杯之类的泡茶用具,关键是做到茶水分离,从而控制冲泡时间。

(3)对于茶水比完全没有概念

很多人泡茶对茶水比完全没有概念,放多少茶完全凭感觉,甚至根据茶叶的价格,价格贵的少放点,便宜不心疼的就多放点。茶水比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个人口感浓淡的喜好不一;说它重要又真的重要,因为它是影响茶汤口感很重要的因素,另外,长期喝浓茶,对健康也不好。

(4)不管什么茶,都用开水冲

很多朋友泡茶,不管什么茶,直接开水倒入。其实泡茶的水温不仅影响出汤口感,而且有损茶叶营养。高水温会使茶汤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快速浸出,而咖啡碱和茶多酚是茶汤苦涩味的来源,如果含量过高,那么茶汤苦涩味就会很明显。高温还会使茶叶维生素类物质遭到破坏,降低了茶的营养。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说:所谓茶道,其之本,亦不过是烧水、点茶。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炭要放得适当,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拿到一款茶,分辨它的种类、特征,回忆相关的泡茶要点,再用一份期待的心情开始泡茶,就已足够。泡茶、泡好茶,并不很多人想象中的那般复杂。就像吃货会期待和要求厨师认真对待料理食材一样,用一份愿意静下来享受茶的心情来泡茶,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的所得。

茶心禅意


世界各国的人们在同样的规则前,竞技、输赢,然后在比赛一结束的时候,微笑着握手告别……。在奥林匹克能够看见如此之美的运动员形象。激战、拼斗,然后握手,如此之美的情景何处还有?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情景更令我尊敬的事情了。这乃是人间之美的极至。

这个世间的事情越是复杂,我们在这世间越是不知为何地不能悠闲地生活而趋于冷漠。这是当今的一种趋势。但是,这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却好像送来了一阵清爽的风,真正让人感受到了清心的快乐。

特别是这样的竞争让我们尽情地领略了难得的和平之美。协调之美、均衡之美所包含的力量是强大的。用体育术语来说,是战略配合的默契所成就的美和力量。体育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富于个体力量,多么优秀的技术,如果欠缺了这样的协调性,便不能抓住获胜的机会。体育还告诉我们,最佳的竞技状态,是所有的能力都协调到极至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也是我这个茶人的最大的心得和经验。

虽然这种体育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之美不见得非要和连结起来,但是,在我们的中,“和”正是最基本的道心。就是人道。虽然没有体育运动那样的竞技场,然而,于品味一碗茶的行为之中,却能够悟道、养德。以至于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而贯穿其中的正是“和”的精神。那的确是人的最高之道、是德、是文化。

古时候,中国唐代有一位大禅师叫百丈怀海。有一次,一位叫云水的和尚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百丈当即坐着回答说:“独坐大雄峰。”就是说,百丈面对什么是这世间最卓越的、最伟大的事情这个问题,当即回答说:活在当下,是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伟大事情。如此一针见血地排除一切虚饰,道出活着的尊严和意义,我还不知有其他的更切实的例子。

换言之,什么是世间最值得珍惜的事情,我们彼此相对而坐地来喝上一碗茶,还有比这更美的人间景象吗?这样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事情,原本是最奇特美好的啊。

中庸茶心


中国的基本问题,是要说清“道”的内涵?换一种说法,就是明确的精神核心。那么,这个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中国的精神核心,是所谓的“和、敬、清、寂”。然而这四个字完全来于日本。日本的哲学基础,源于佛教,所以,又有“茶禅合一”的经典说法。由于日本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冲泡品饮程式,传到中国之后,产生极大的影响。以至于有些人竟不知所以地把它当作中国了。 有人说,中国的精神核心,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汉时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来的,揉杂了许多阴阳五行谶讳迷信学说。目的是为了论证皇权神授,加强皇帝中央集权。与孔子的思想相去甚远。孔子不仅从“不语乱力怪神”,也很少论天。“不知人,焉知天”。更与现在今人所理解的天(自然)与人的关系不同。道法自然思想,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在中国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茶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不管怎样,始终都不能像儒家思想和学说那样,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主流。 我以为,中国的精神核心,应该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理由之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不仅体现在儒家文化有一整套的理论,犹其是到宋明时期,出现了相当严密的理学理论系统;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和文化,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无论你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在无形地按照儒家规范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这一点,甚至于成为世界华人的一个共同特征了。 中国,如果离开儒家文化,不体现儒家文化,既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没有中国特色的。事实上,无论是在古人写的茶书中,还是在有据可考的古人茶事活动中,都具有鲜明的儒家文化特征。 儒家重礼。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礼治”。而礼治,实际上就是一种讲究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而在中国茶事活动中,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体现了这种秩序。首先,茶是一种礼节,凡有客来,必先敬茶。其次,敬茶有序,先敬谁后敬谁,必按长幼尊卑顺序。从某种角度来说,茶事已成了整个中国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礼节活动。儒家讲究饮食起居,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映到茶事上来,便是讲究茶艺。这一点,在宋朝发展到极致。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宫廷茶艺的全过程。从茶的制作,包装,冲泡,品饮,还有用水,器具,等等。许多观念和做法,对今天的茶事还有影响。 理由之二。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的,积极有为的思想。这与道家的出世成仙,和佛教的弃世虚无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中国基本载体的茶,本身就是非常世俗的。神农氏发现茶,原意是为了解毒救人。而后则成了与油盐柴米酱醋并列的开门七件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种相当重要的角色。待人接物,解困去乏,消食减肥,保健休闲;等等。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反映市井生活名著《金瓶梅》,其中就有许多作为日常生活的茶事描写。可以说,茶已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世俗性的升华,便是中国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入世救世抱负。现在公认的最早的茶诗,唐卢仝《七碗茶诗》中,便非常明确地表现的卢仝心念苍生的儒家思想。“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纵观全诗,卢仝表面上是喝茶,而实质上是借茶来抒发自已的儒家精神抱负。而卢的叛佛入儒传奇,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至于历代的无数政治家中,凡爱茶饮茶者,都会将茶事与百姓民生联系一起。有许多茶诗茶文为证。 理由之三。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中庸既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后来有许多学者也都作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但要旨均不离此。将其作为处世为人的指导原则,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要公正,平和,谦恭,以理服人,以礼待人,留有余地;等等。 茶事活动要取得完满结果,关键在于把握准确的“度”。这个度就是中庸。首先,茶人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其次,有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制茶过程中,焙火,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冲泡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饮茶时,也应按照同样的原则,不多,也不少,恰恰相反到好处。当然,具体的量,可以因人而异,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现在公认的中国最早茶书唐代陆《茶经》,虽说主要是对茶事的具体记录,没有明确涉及,但也体现了许多严格把握茶事的“度”的观念。例如论采茶“有雨不采,睛有云不采”;论评茶“茶之否,存于口诀”;论煮茶“慎勿……使凉炎不匀”;论沸水,一沸不用,三沸太老,而取二沸恰恰相好,等等。而恰到好处的“度”,就是中庸的基本内涵之一。 儒家思想和文化,包容性极大但又个性极强。受道家法家影响,后来又受佛教文化影响,但是不管怎样,基本的原则不会变。犹其是作为儒家核心的中庸思想,其鲜明特性不仅深刻地融进了中国人的灵魂,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精神核心,离开了中庸,是不可思议的。研究的人,不研究中庸,也是不可思议的。

禅茶即心茶 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


禅茶即心茶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