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种心灵的放假,精神的滋润

发布时间 : 2019-12-23
喝茶的好处 女人喝茶的好处 喝茶的好处和坏处

喝茶的好处。

品到深处才知茶

国人爱茶,一日不可无此君。沏茶敬茶是待客饷宾迎亲会友不可缺的礼节。每到一处,主人除了给你介绍山水胜迹,少不了要让你品尝当地的名茶。一杯热茶端上来,自然有种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融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茶是平淡温和的,不像酒那样热性张扬,也不似咖啡浓艳激人,即使是香味也只像梅的冷香、水仙的幽香,她的水色、韵味、品位可与玉与水晶媲美。正是有了这些特性,才和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养心养情之说相契合,茶自然是国人的所癖所好。

茶为神树,一身清正,忌俗、忌尘、忌噪音、忌油腻、忌膻腥,她是天地日月孕育的精英,呼吸山岚云雾雨雪之清?或是沏泡在壶中,抑或是收藏在罐里,虽然经历采摘、揉搓、滚煞、烘炒、气蒸等多道工艺,她都是一个活的生命,只要一遇到水,她就演绎生命的精彩,释放生命的本色,让你体味生命的原味。

因而,她对水质、水温的要求极高,唯有地母之乳、名山之泉、天落雪水才能和她匹配;火之过燥,沏之过急,闷盖过久,都得不到茶的真味,只能闻到烟火的熟汤气。如今,喝茶花样迭出,又是柠檬,又是玫瑰,又是茉莉,又是菊花,都失去了茶的本色,把茶的清纯幽香,涩中回甘,沁心润肺,两腋生风,耳目清亮的体验全都丢失了,那叫什么喝茶?

喝茶,是种心灵的放假,精神的滋润,三五好友,假座山水之间,选个幽静茶馆,泡上一壶阳羡雪芽、太湖翠竹、茗鼎名茶……慢慢等待,细细去品,让你浮躁的心态平稳下来,让你矜持的神情放松开来,然后你嗅到飘逸的茶香,看到叶片在杯中自在沉浮的姿态,于是你注意到窗上的竹影摇曳,听到高树的鸟鸣,于是你的思绪变得清新而高远,怡悦的快感渗透到身体的每个细胞,这时,神茶在你不知不觉中助你进入“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的境界。

小编推荐

茶,是通往心灵的饮品!


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

在距今八百多年前,日本茶祖荣西禅师曾赋予茶最美好的神奇功效。

如果您想青春永驻,您渴望长命百岁,那就端起您面前的这碗来自中国的茶吧!

茶者,可健身,可清心,可雅志,可怡情。一杯好茶,不仅可以康健我们的身体,更能愉悦我们的心情。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常常不会认识到生命无常,人生苦短。却喜欢沉浸在过往事件的无奈和忧伤之中。

当你忧郁苦闷之时,我们的心也似乎被不明物件,强行堵塞。不敢大力呼吸,生怕更深的触痛。

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安放我们暴躁、忧伤、郁闷、纠结等情绪。我们会发现年龄越大,我们就越不开心。纵然偶尔的欢笑,也是苦中作乐,强颜中夹杂淡淡忧桑。

茶,独品得神。

我们尝试能借助这杯茶,来抚慰我心忧桑。静心,专注的冲泡一杯茶:备器,择水,侯汤,点茶,静品。每一个环节,无不需要你内心澄净,安然当下。也只有这样的时刻,你才能如此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的喜悦,抑或是忧伤,都真实而深刻的在那里。

茶,从来不是让你忘记,而是让你更好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茶道,亦从来不是让你的烦恼消失,而是在不完美的生活里,寻求片刻的完美。在人生道路之上,若您能领悟茶的智慧,她便最能给予你温暖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

,是可通往你内心的饮料。茶样的温暖,茶样的怡情。

茶,犹如在白雪皑皑的苍茫大地,内心的空无,却被石缝里透露出的青青草色所打动。

我想,借助研修茶道的过程,你一定也能找到这般的经验和感受:

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

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饮三道,烦恼皆消。

茶可入心,茶可雅志。

一杯茶重拾一份平和喜悦的美好情怀。

茶,难道不是通往我们内心,洗涤我们心灵的最佳饮料?

茶道,如何能实现我们的身体和我们心灵的连接呢?如何借助茶汤,这一碗平凡而又神奇的水,让我们每个人可以真实的面对和接纳我们内心滋生的各种情绪。比如纠结、烦恼、愤怒、忧伤、困惑、迷茫、失望、落寞,甚至欢喜、愉悦、期待、幸福…

茶道也许和瑜伽有些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茶道的过程,是你去清晰面对自己意识的过程。茶道的过程,也是你客观接纳你身体反应的过程。

茶道的智慧,是你的身体与意识对话的的智慧。茶道的智慧,也是你的意识和身体相互接纳的智慧。

借助茶道修行的过程,一个人通过对每一个茶道动作的精益求精,对茶道环境的理解和布置,对茶道流程的关注和反复练习,尤其是对茶汤入口之后,在喉吻身心的种种观照。

当这种自己的大脑对身体的观照,成为一种习惯之后,也许您就能明白,所谓世间发生的种种事件,在你身体的感受,亦如同一杯茶在你身心的种种感受。比如听到悲哀的事情,心里会发堵、会疼痛,当你的大脑不去思考或者想通了之后,你的这种疼痛的感觉也会减轻,甚至消失。又比如当你听到快乐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纵然此刻屋外阴雨绵绵也是充满了各种诗情画意。

其实任何一件关乎你或者你在乎的事情,在你的身体里,都会有情绪的积压或者直接的反应。道家养生认为,我们要活着像一个孩子,悲而不伤,就算非常悲伤的事情,当时哭完也就完了。这也是一种不让自己不良的情绪,在你的身体里积压的表现。

所以,借助茶道的过程,对自己的身心的情绪和意识,作自我的感受,并能接纳之。纵然是一些被误会、被抛弃、被伤害,也能如同一个孩子哭了一场般,在茶道的过程中,学会省视自己的这些情绪,并释放之、接纳之。

所以说,茶道的智慧,本没有他法。通过茶道的过程,用自己的意识观照自己的身体,释放和接纳自己积压的种种情绪,然后将这些情绪转化成正面积极的力量,帮助自己灵魂的圆满趋向。

通过茶道的智慧,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和、淡定、积极、乐观的心,徜徉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愉悦前行。

今生别无所求,只愿可以永远浸润在茶中,任心灵幸福的舒展……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有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五种茶滋润你的肌肤


大生地能够清利湿毒、滋阴凉血的作用;积雪草具有抗氧化作用,祛除老死角脂层,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的弹性及光滑,补充营养素。常服此茶能够滋养肌肤、延缓衰老。香蜂草能够放松心情,缓解神经紧张;柠檬富含VC,美白肌肤并增强抵抗力,适合办公室紧张的脑力工作者饮用。

五种茶滋润你的肌肤

想要越喝越美?什么茶饮能够做到?快来学习下吧!

柠檬香蜂茶

材料:香蜂草2枝、柠檬3片、蜂蜜适量。

做法:a、香蜂草用沸水冲泡放凉;b、过滤掉香蜂草后加柠檬、蜂蜜调味。

功效:香蜂草能够放松心情,缓解神经紧张;柠檬富含VC,美白肌肤并增强抵抗力,适合办公室紧张的脑力工作者饮用。

润肌养颜茶

材料:大生地5g、积雪草15g、生山楂15g、冰糖适量。

做法:a、将大生地、积雪草、生山楂共碾成粗末;b、加水煮3-5分钟;c、过滤其汁液;d、加冰糖放凉后饮用。

功效:大生地能够清利湿毒、滋阴凉血的作用;积雪草具有抗氧化作用,祛除老死角脂层,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的弹性及光滑,补充营养素。常服此茶能够滋养肌肤、延缓衰老。

莲花茶

材料:绿茶3g、莲花6g。

做法:a、将莲花洗净阴干,与绿茶共碾细末;b。用滤纸做成袋泡茶;c。每次取1袋用沸水泡5分钟后饮用。

功效:清暑宁心,凉血止血,美白肌肤,防止衰老。

祛斑花果茶

材料:白果25g、白菊花3朵、雪梨3个、牛奶适量、蜂蜜适量。

做法:a、白果去壳、去衣;b、雪梨去皮切粒;c、将白果、菊花、雪梨放入清水煲,至白果变软即可;d、加入牛奶,煮滚;e、待放凉后,加入蜂蜜饮用。

功效:白果、白菊花、雪梨、牛奶都具有美白肌肤的作用,能够阻止黑色素沉积、洁肤除斑;同时菊花具有解暑降温、清肝明目、提神、利尿作用,非常适合夏季饮用。

三花保健茶

材料:薰衣草5g、菩提子花5g、洋甘菊2g、冰糖30g。

做法:a、将薰衣草、菩提子、洋甘菊放入水中煮沸;b、加水煮2分钟左右;c、过滤后放冰糖即可饮用。

功效:薰衣草能够缓解压力、治疗失眠;菩提子花富含维生素C、镇定安神、避免皱纹与黑斑产生;洋甘菊可增强皮肤抗过敏能力,并能够消脂塑身。

茶,是通往心灵的饮料!


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

在距今八百多年前,日本茶祖荣西禅师曾赋予茶最美好的神奇功效。

如果您想青春永驻,您渴望长命百岁,那就端起您面前的这碗来自中国的茶吧!

茶者,可健身,可清心,可雅志,可怡情。一杯好茶,不仅可以康健我们的身体,更能愉悦我们的心情。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常常不会认识到生命无常,人生苦短。却喜欢沉浸在过往事件的无奈和忧伤之中。

当你忧郁苦闷之时,我们的心也似乎被不明物件,强行堵塞。不敢大力呼吸,生怕更深的触痛。

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安放我们暴躁、忧伤、郁闷、纠结等情绪。我们会发现年龄越大,我们就越不开心。纵然偶尔的欢笑,也是苦中作乐,强颜中夹杂淡淡忧桑。

茶,独品得神。

我们尝试能借助这杯茶,来抚慰我心忧桑。静心,专注的冲泡一杯茶:备器,择水,侯汤,点茶,静品。每一个环节,无不需要你内心澄净,安然当下。也只有这样的时刻,你才能如此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的喜悦,抑或是忧伤,都真实而深刻的在那里。

茶,从来不是让你忘记,而是让你更好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茶道,亦从来不是让你的烦恼消失,而是在不完美的生活里,寻求片刻的完美。在人生道路之上,若您能领悟茶的智慧,她便最能给予你温暖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

茶,是可通往你内心的饮料。茶样的温暖,茶样的怡情。

茶,犹如在白雪皑皑的苍茫大地,内心的空无,却被石缝里透露出的青青草色所打动。

我想,借助研修茶道的过程,你一定也能找到这般的经验和感受:

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

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饮三道,烦恼皆消。

茶可入心,茶可雅志。

一杯茶重拾一份平和喜悦的美好情怀。茶,难道不是通往我们内心,洗涤我们心灵的最佳饮料?

茶道,如何能实现我们的身体和我们心灵的连接呢?如何借助茶汤,这一碗平凡而又神奇的水,让我们每个人可以真实的面对和接纳我们内心滋生的各种情绪。比如纠结、烦恼、愤怒、忧伤、困惑、迷茫、失望、落寞,甚至欢喜、愉悦、期待、幸福…

茶道也许和瑜伽有些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茶道的过程,是你去清晰面对自己意识的过程。茶道的过程,也是你客观接纳你身体反应的过程。

茶道的智慧,是你的身体与意识对话的的智慧。茶道的智慧,也是你的意识和身体相互接纳的智慧。

借助茶道修行的过程,一个人通过对每一个茶道动作的精益求精,对茶道环境的理解和布置,对茶道流程的关注和反复练习,尤其是对茶汤入口之后,在喉吻身心的种种观照。

当这种自己的大脑对身体的观照,成为一种习惯之后,也许您就能明白,所谓世间发生的种种事件,在你身体的感受,亦如同一杯茶在你身心的种种感受。比如听到悲哀的事情,心里会发堵、会疼痛,当你的大脑不去思考或者想通了之后,你的这种疼痛的感觉也会减轻,甚至消失。又比如当你听到快乐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纵然此刻屋外阴雨绵绵也是充满了各种诗情画意。

其实任何一件关乎你或者你在乎的事情,在你的身体里,都会有情绪的积压或者直接的反应。道家养生认为,我们要活着像一个孩子,悲而不伤,就算非常悲伤的事情,当时哭完也就完了。这也是一种不让自己不良的情绪,在你的身体里积压的表现。

所以,借助茶道的过程,对自己的身心的情绪和意识,作自我的感受,并能接纳之。纵然是一些被误会、被抛弃、被伤害,也能如同一个孩子哭了一场般,在茶道的过程中,学会省视自己的这些情绪,并释放之、接纳之。

所以说,茶道的智慧,本没有他法。通过茶道的过程,用自己的意识观照自己的身体,释放和接纳自己积压的种种情绪,然后将这些情绪转化成正面积极的力量,帮助自己灵魂的圆满趋向。

通过茶道的智慧,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和、淡定、积极、乐观的心,徜徉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愉悦前行。

今生别无所求,只愿可以永远浸润在茶中,任心灵幸福的舒展……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有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

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

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

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

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

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茶,是通往心灵的润物


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

在距今八百多年前,日本茶祖荣西禅师曾赋予茶最美好的神奇功效。

如果您想青春永驻,您渴望长命百岁,那就端起您面前的这碗神奇的中国茶吧!

茶者,可健身,可清心,可雅志,可怡情。

一杯好茶,不仅可以康健我们的身体,更能愉悦我们的心情。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们常常不会认识到生命无常,人生苦短。

却喜欢沉浸在过往事件的无奈和忧伤之中。

当你忧郁苦闷之时,我们的心也似乎被不明物件,强行堵塞。

不敢大力呼吸,生怕更深的触痛。

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安放我们暴躁、忧伤、郁闷、纠结等情绪。

我们会发现年龄越大,我们就越不开心。

纵然偶尔的欢笑,也是苦中作乐,强颜中夹杂淡淡忧桑。

茶,独品得神。

我们尝试能借助这杯茶,来抚慰我心忧桑。

静心,专注的冲泡一杯茶:备器,择水,侯汤,点茶,静品。

每一个环节,无不需要你内心澄净,安然当下。

也只有这样的时刻,你才能如此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

内心的喜悦,抑或是忧伤,都真实而深刻的在那里。

茶,从来不是让你忘记,而是让你更好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亦从来不是让你的烦恼消失,而是在不完美的生活里,寻求片刻的完美。

在人生道路之上,若您能领悟茶的智慧,她便最能给予你温暖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

茶,是可通往你内心的饮料。

茶样的温暖,茶样的怡情。

茶,犹如在白雪皑皑的苍茫大地,内心的空无,却被石缝里透露出的青青草色所打动。

我想,借助研修的过程,你一定也能找到这般的经验和感受:

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

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饮三道,烦恼皆消。

茶可入心,茶可雅志。

一杯茶重拾一份平和喜悦的美好情怀。

茶,难道不是通往我们内心,洗涤我们心灵的最佳饮料?

女子要学会喝茶,让茶的芳香浸入心灵!


女人一旦端起三杯两盏茶,便能饮出女人的千娇百媚来。那是一种叫人牵肠挂肚、顿生怜爱的女人味。

有人说,一个人四十岁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四十岁之后的脸应是自己决定的,或者说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于是,我们懂得,除了容貌,还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变老,那就是——气质。

老舍先生说:茶是女性的。

“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激,淡淡的相依;是女性的。”

世人都说,女人如茶。

“爱茶的女人如茶,常素面朝天,不爱浓妆艳抹;性格恬静,待人接物从容淡定,让人有如沐春风般的亲切;相貌不一定惊艳,但眼神一定清澈贞定;大多手如柔荑,白净纤长,其语如珠落玉盘、水入净瓶。从不咄咄逼人,却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一种不乱于心,超然外物的宁静。”

世间爱茶女子人如茶,浓郁的醇美,淡雅的清香。

爱茶的女人,香茗未饮已倾城。

李清照爱喝茶,日日品茗勤助学;林徽因爱喝茶,句句人间四月天;张爱玲爱喝茶,传奇女子半生缘;三毛爱喝茶,人生三味恰似茶;张小娴爱喝茶,言不尽爱海沉浮;如茶的女人更有女人味。

爱茶的女子,那气质是茶水泡出来的,如茶般清雅。

她很懂生活情调,喜欢闲时享受悠然的时光,喜欢在一个有阳光的假日午后选择看一场电影,或旋进一间老茶馆,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叫上一杯可心的茶,伴着浪漫的音乐,闻着花香,遥想一些心事。

她必定优雅脱俗

经常喝茶的女人懂得如何欣赏,品味茶,因此会有很好的修养和内涵,谈吐优雅,品位不俗,气质高雅端庄。如果说优雅的打扮可以学,但优雅的气质是学不来的,那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态度:优雅地生活。和这样的女人走在一起的男士绝对有面子。

她懂得如何有趣致地生活

一个恬静的女子,在自己家里,脱掉高跟鞋,纤纤素手,一杯茗茶,到对海的阳台上,坐在藤椅中,慢慢地细嗅,用红唇缓缓地啜着缕缕的醇香。只有这种趣致的女人才懂得如何淡然地享受生活,她能绽放出如普洱茶一样醉人的美

优雅安静细腻,那如水如云的情怀,总是在不经意渗透在眉眼和话语举止之间,有时更多了一份安静与恬然。

女人要学会彻底放下一切杂念,学会喝茶,让茶的芳香浸入心灵!

当然,并不是所有经常喝茶的女人都会有以上的素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会逐渐向这个方向靠齐。但即使她们只有其中几样,也算相当的不错了。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女人吗?

喝茶,喝的是一种享受,喝的是一种心境


茶,是一种乐趣,品茶是一种享受

我爱喝茶,爱绿茶的清香,也爱红茶的淳厚,喜欢用茶来滋润时光。喝茶,能让人思绪袅袅升起,又缓缓飘散开,仿佛走进幽幽山谷,丛丛竹林,层层茶园,悠悠白云的清新宜人世界里了。

古人说,茶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珍之取芽,次之取叶。在我看来,茶,生于高山之上,或大湖之畔,云遮雾洗,性高品洁,无论芽茶、叶茶,只要一杯在手,都很愉快。感觉阳光、流云、雨露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很像日子中的田园风光,又像风光中的恬淡日子。 茶,吸纳了天地日月之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淡淡的清香其实是一种优雅,能够沁入心脾,让人身心愉悦。人生,淡淡的看似无味,却意味深长。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的必需品,有药用、食用、饮用诸多功能。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吃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杯茶,能口鼻生香;滞食时,饮杯茶,能消食去腻。茶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茶有防癌治癌、美容等多种功用。

茶是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推茶是尚。叉子,形进于茶,声进于(木贾),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又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茶,本就是一片普通的树叶,它被发现被饮用,都不是它所想,但因我们发现了它,它开始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无言,它悸动,它欢喜……也都是我们替它说的。品茶是有讲究的,一杯茶应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闻茶香,第三口才可以慢慢啜饮。

喝茶,喝的是一种享受。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才是精品,在这三道茶中,你可尽享苦尽甘来的韵味,唇齿留香间,有何尝不是在享受人生?人生苦短,与其为鸢飞戾天而奔波劳走,不如采菊东篱,享受短暂的温馨人生,喝茶中所感受到的韵味也是如此。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自古佳茗似佳人,饮后方知味乾坤”,一个人的心境可以决定一杯茶的苦涩,只有慢慢沏,细细品的人,才能感受到苦尽后的甘来。泡茶人决定了茶的品种。铁观音的人生是感情浓郁的,负杂的;茉莉花的人生则是清淡的,纯洁的。人生如茶,我们需要铁观音,需要茉莉花,更需要一个好的泡茶人和一个好的品茶人。

我喜欢碧螺春,这产自苏州太湖畔的名茶,银绿隐翠,汤色嫩黄,令人想起雾气掩映的粉墙瓦间穿梭游弋的江南女子,姣姣小小,婷婷袅袅,逶迤而来,温柔得如同吴侬软语,让你的文雅气发自心底。 我喜欢龙井,这产自杭州梅家坞的名茶,清澈透亮,翠中隐藏着米黄色,让人想起西子湖畔的许仙,清朗倜傥,举止潇脱,柔情似水,既腹有诗书,又脱离了老学究的夫子气。

爱喝茶的人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茶像繁华喧嚣的城市里清新逸致的园林,属于城市又保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现代人向往功利,重物质,同时又需心灵的清净平和,向往散淡、安逸,这本是难以两全。而茶,无疑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份憩心之天地。当我们在红尘中受累失落时,不妨也“躲进小楼成一统”,端起一杯茶,享受闲适的慢生活。

我也喜欢铁观音为珍珠大小,呈碧绿色,有股淡雅的清香。千万不能用手触摸,铁观音有极强的吸味功能,用手触摸后就有可能变味,所以,要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当然半年最好。 泡就是一门艺术了,我们一般人说来只能简单一些。泡铁观音茶决不能用大杯,而要用福建产的泡茶工具,这样泡出来的茶味最好,色、香、味俱全。闻就是闻茶香。泡铁观音后,闻茶香是一种极品享受,泡碗的盖,盛茶的杯经过头道茶水的冲洗后留有浓重的余香,闻起来其香沁入肺腑,舒服极了。

品茶是快乐,是享受。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内,放入一小撮茶叶,沏上开水,在袅袅升腾的水汽中,那一片片清香的嫩叶缓缓舒展着身躯左右摇摆,上下漂浮,有的迅速沉到杯底,有的则浮出了水面。啜就是小口小口的来品茶。铁观音特有的茶香直扑面门,香润喉肺,一小杯下肚,满口舌余香嚼之不去,令人醒脑清神。 茶在许多时候,已不再是单纯的饮品,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着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态度。“不苦不涩不是茶”。苦味,是茶的最基本特征。苦味,从中医角度讲,大多具有清新、降火、解毒之功能。茶不仅能做到此,还能让人在苦中品着清纯、清香,这就不可多得了。

但无论是沉是浮,它们都默默无闻、毫不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绿色和清香,直到生命耗尽。推而思之,人的一生谁能够一帆风顺不吃苦头呢?在当今充满挑战,要靠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年代,准备吃苦,不怕吃苦,已成为一个身心都称得上健康的人的必备素质。反之,惧怕吃苦,拒绝吃苦的人,有几个能经风雨、历磨难,学有所成,干有业绩的呢? 正如茶叶一样,那给人以种种益处的茗香,不正是在苦涩中凝聚、升华的吗?人生初始,如那一沸的茶汤,小小地起着涟漪;中年,如那二沸的茶水,激烈地带着茶叶翻滚;晚年,如那三沸的茶叶,滤去浮躁,沉淀在杯底,用唯一的表情--微笑,接纳一切。

茶,不带人工做作,无须像咖啡要加伴侣,小小一撮,就色香味俱全。“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这是简单的生活,也是难求的心境,喝茶能至于此,算得大雅大俗的高人了。 茶,清雅入心;咖啡,醇香入情;酒,浓烈入性。我不善饮酒,也不愿意去品那加糖的咖啡,只是喜欢那淡淡的绿水,淡远的幽香,静静的体味,在喧闹的世界中,去品位那份宁静与安逸,还有那淳朴的爱!

饮茶,是一种使心灵获得平和状态的生活方式,是人间最美的清欢


原标题:人间清欢是茶香

人间有许多俗事,而茶事活动是最接近禅意的。我的这一人生体验,在过知天命之年时尤为强烈。我的父亲在早年时,抽烟喝酒饮茶是样样都来,到了晚年,他就戒烟少喝多饮茶了,并且活到了85岁。是茶,成就了他的高寿。

自我懂事起,就常被父母支派去买茶,大包的种末茶,小包的一枝春,大罐装的铁观音……不管红茶还是绿茶,那是月月都买,天天都喝。每逢午后,父母都会煮水泡茶。而这俗常的日子,也就在壶起茶落之中,平添了许多的清欢。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自然不在乎什么“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三杯为牛饮”之说,只把这泡茶饮茶,当做清肠去秽的益身之道。家人在一起喝茶的时候,温馨的情感在把盏言欢之中,被营造得风生水起。然后,母亲就会趁机给我们支派活儿,或者挑井水,或者洗地板……我们也都乐颠颠地领着家务活去了。如今,父母都骑鹤仙逝了,但是,回想起来,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泡茶的时光,是最温暖的。

伴着茶香我爱读唐诗宋词,而其代表当推李白和苏轼了。诗仙李白借酒发力,胸中翰墨滚滚而出,字字珠玑。像《蜀道难》一诗,我觉得其诗脉是酒气四射。但是,酒毕竟刚烈难驯,李白虽然“斗酒诗百篇”,也耗损身体,养年不永。在他61岁时就飘逸成仙了。相比较,苏轼则中庸多了,他的诗作既能蹈厉飞扬,又能内敛锋芒。像他的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汹涌澎湃之后,来了个大大的跌宕:“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因此,拿李诗和苏词相比,李诗全是酒,刚猛无比;而苏词则是九分为酒,一分为茶。有茶的熨帖,苏词在铿锵的平仄之声中,似乎获得了一种中庸的平和,有了冷静的哲思。并且,酒的放纵和茶的收敛,搁在泉州的两大美景上来作一个隐喻,就好比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站起来像东西塔,躺下去像洛阳桥——既能拧得起,又能放得开。达此境界,已臻至善!

人性似酒如茶,项羽、晴雯,都带有酒性子;而刘邦、袭人,则带有茶脾气。茶的温婉,有如润玉,和体益身,绵长久远。饮茶,是一种使心灵获得平和状态的生活方式,是人间最美的清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