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发展阶段江户时代和现代时期

发布时间 : 2019-12-23
关于茶道 插花茶道 绿茶的茶道

【www.cy316.com - 关于茶道】

日本茶道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江户时代。千利休之后,其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形成了很多流派,如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睐流派等。

千利休的子孙少庵、千宗旦继承了他的茶道,千宗旦之后,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开创了表千家流派,第四子仙叟宗室开创了里千家流派,第二子一翁宗守开创了武者小路流派茶道,合称三干家。此后四百年来,三千家一直是日本茶道的栋梁和中枢。除三千家外,千利休的七个弟子蒲生化乡、细川三斋、濑田扫部、芝山监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织部也继承了他的茶道,合称“利休七哲”,其中古田织部(1544-1615年)将干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风格茶法。古田织部最杰出的弟子小掘远州(1579-1647年)设计了很多著名茶室,其中就包括R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桂离官。小掘远州是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师范,他的继任者片桐石州(1605-1673年)对武士茶道作了具体的规定,开创了当时十分流行的石州流派,有很多著名的传人如松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由村田珠光开创,经武野绍鸥发展,至千利休集大成的日本茶道,被称为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道彤成之时,中国明清的泡茶道正在形成和流行,日本受其影响就参考抹茶道的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煎茶道”。日本煎茶道的始祖为隐元隆琦(1592-1673年),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柴山元昭(1675-1763年)的努力,终于站稳脚跟,后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的努力最终确立地位。

日本茶道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现代时期。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茶道在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不久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间茶文化交流开始密切,日本茶文化也开始向中国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都到中国进行交流,如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就曾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访同。

精选阅读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奈良、平安时代


按照日本文献《奥仪抄》所说,日本天平元年,即中国唐代开元十七年(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解《大般若经》之时,有过赐茶之事。据此可知日本人饮茶的历史开始于奈良时代(710-794年)初期。805年,日本的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留学回来带回了茶的种子,种于日吉神社旁边,这是日本种茶之始。《拾芥抄》说,当时,除了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官的万一町等地都设有官营的茶园,作为宫廷供奉。

最澄为日本天台宗的创始人,又被称为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等。他的俗姓为三津首,日本近江今滋贺县)人。最澄于14岁时出家,并在南都的东大寺受具足戒,到比睿山进行修习。804年最澄和空海渡海来到当时的大唐帝国,随天台九祖湛然的门人道邃与行满学习天台教义,后来又在天台山受牛头禅法,从顺晓受持灌顶密法。805年的时候回到日本,创立7日本天台宗,并在高雄寺宏传密法。最澄提倡”圆密一致”、”四宗(圆教、密教、禅、戒)合一“。822年,最澄去世,死后被追谥为传教大师。最澄为日中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的一大贡献就是将茶的种子带到了日本,开创了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日本当时的饮茶方法是中国唐代的饼茶煎饮法。《经国集》中有一首《和出云巨太守茶歌》,里面有对当时茶饼炙烤、烹煮的描写。

这一时期的弘年间( 810-824年)形成r日本古代茶文化的“弘仁茶风”。茶入主要是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

中国抹茶的3个发展阶段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1、朦胧起源阶段,作为药用材料。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曾经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公元前约2700年,神农氏把茶叶嚼碎吞入腹中,迈出人类吃茶的第一步,被誉为“抹茶鼻祖”。

2、缓慢的发展阶段,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茶经记载:“……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抹茶的饮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

3、快速上升阶段,伴随茶叶种植、遮荫技术、育种技术的发展,为抹茶提供了更好的原材料;蒸青设备的进步,又促使抹茶的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超微粉研磨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降低了成本。使抹茶这种古代奢侈品走向普通大众。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慢性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重,公众对营养健康地诉求越来越多,促使抹茶等天然营养健康产品,得到迅猛发展。

日本茶道发展始于唐


当您面对精湛的日本啧啧称奇的时候,可曾想到的老祖宗并不在东瀛之邦,而是在中国?可是为什么中国人的饮茶之道和日本相差如此之大呢?

回溯中国的源流,答案就在千年的时光中……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代,长安城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也就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开始它的远行。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在他回国的行李中,就有中国的茶籽,最澄禅师将茶籽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莅临滋贺县梵释寺,僧人们献上清茶一杯。天皇饮后龙心大悦,开始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

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中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荣西禅师晚年著《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将茶誉为“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历经煎、点、泡,今天中国的正是泡的延续。

如今的日本,却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中国千年前宋代点的仪式,如此精妙神奇的在中土大地已经无处寻觅,无怪乎会有人认为日本是的故乡了。

点茶为道,泡茶亦为道,真正的道存留在清茶的淡香中、留存在饮茶之人的心中……

日本茶道


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日本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亲说的:“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日本大概是喝饮料最复杂的方式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很难想象喝茶要有那么正式的仪式,要有那样多的礼法。要进行一次日本茶会,一座合乎规矩的花园别墅是不可少的,参加茶会,你能吃到三碗米饭、一碗锅巴泡饭、一盘凉拌菜、两个炖肉丸子、三段烤鱼、一堆腌萝卜块、一些咸菜、几个蘑菇、少许海味、三碗大酱汤和一碗清汤、一道甜点、还有二两清酒,然后你还可以去参观花园,并且特意去厕所看看,但绝对不能在厕所里解决个人问题。这些活动要花去你四小时的时间,而整个茶会里你喝到了两次约一百毫升茶水,你一生也不会喝到比这更难喝的东西了。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日本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十六世纪前的日本还要繁琐得多,现代是经过千利休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正在日本全面学习中国大陆文明的时期,茶是舶来品,珍贵且新奇,喝茶是时髦行为,而请人喝茶无异于摆阔。贵族家里有几斤茶叶,那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泊来的茶叶经过长途运输,味道难以保证,数量又有限,茶会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到大吃大喝的宴会上去了。日本贵族的饮食以生冷油腻为主,净是生鱼刺块(就是大块生肉,后来多切几刀就改叫刺身),茶能化油,为宴会后的消食佳品。以后宋代点茶法传入,点出的茶水又太浓,空腹喝会很刺激胃粘膜,所以喝茶与吃炖肉倒也相得益彰。千利休发明了传饮法,就是一碗茶端上来,不管有多少人,都必须从碗的同一位置喝茶,传到最后一人要正好喝完。这种喝法令与会的武士们有些歃血为盟的感觉,而量的掌握尤为重要,武士都很重视尊严,座位靠后的人喝不到,难免械斗,或者至少切腹,血溅当场。

九世纪后期,日本停派遣唐使。这时官方单向的学习停止,民间双向的交流开始。日本的岛国文明不同于中国的大陆文明。中国地大人多,物产丰饶,自然有无数发明,也经得起浪费,而日本弹丸小岛,不能首创,亦无资源,就必须把学来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必须举一而反三。所以九世纪后日本虽然还在学习中国的新文明,却也开始加上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看日本的传统建筑,觉出与中原不同,却也说不上差别何在,大约室町时代的日本人看这些建筑,就和北京人看西客站差不多。同样,面对一种食物,中国人想到的,往往是怎样吃,从而满足身心,而日本人想的,却是怎样由此而提升自身,故尔茶在中国可以是工夫茶可以是三泡台总是饮料,在日本却成了禅茶一体的。

如果不是村田珠光到千利休,把禅的内涵引入,那么今天流传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道,席间的茶水也早被可乐代替了。日本人选择茶来赋予特殊意义,几乎就是因为它难喝。只要理解了禅,就不难理解日本。甚至可以说,不难理解整个远东文明。

中国茶道的发展鼎盛时期


维唐之后,宋代饮茶更为普遍。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李觏(gò))《盯江集卷十六·富国策一十》云:“茶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世,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宋人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载有“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同布帛菽粟,成日常生活之必需品,须臾离不得。到元代,去掉了酒而成“开门七件事”。元杂剧 《刘行首》二折中有一首诗: 教你当家不当家, 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明代画家、文学家唐伯虎穷困不堪,作《除夕口占》自嘲: 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宋代明代商贸繁荣,饮茶成了一大服务行业,由家庭走向社会,由比屋之钦发展到茶肆、菜行、茶亭、茶定、茶摊、茶店、茶馆比比皆是,由独钦发展到办茶会、茶宴聚饮。亦成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荣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交及一切世俗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竟是社会的缩影,茶事如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旮旮旯旯。 的发展要以茶文化的发展为依托,茶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茶业文学。宋明文人亦如前朝,著诗文歌吟茶事。茶诗数量倍增,内容也有两个突出的变化: 一是宋明茶业文学涉及对茶政的批判。 二是宋明茶叶文学对艺能的描写更细腻入微。

日本茶道 - 茶道具


煮水

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备用水的储水器皿,有盖。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

茶罐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乐茶碗:以乐烧(手捏成型低温烧制)制成的茶碗。

茶筅:圆筒竹刷,乃是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

茶室

为了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水屋:位于茶室旁的空间,用来准备及清洗具。

日本茶道发展史茶与禅的关系


从日本茶道发展看茶与禅的关系

一、茶道的形成

回顾平安初期到室町时代的日本饮茶史,可以看出茶与禅基本上是没有关系的。当然室町时期书院茶的茶礼是由禅院茶礼脱化而来,但茶与禅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茶道形成是将禅导入茶道精神世界以后的事。这一过程中必须首先提到的一个人就是村田珠光。

1、珠光—将禅导入茶汤的第一人

随着日本书院茶的发展,茶也迅速普及到民间。饮茶已不仅仅是贵族的嗜好。室町时代的《七十一番职人歌咏》里就出现了一服一钱的卖茶人。狂言《今神明》、《通圆》里描写了设在百姓娱乐场所的茶场。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由一般百姓举行的茶会。其中最著名的是奈良淋汗茶。淋汗是洗澡的意思,以草庵建筑为茶室的淋汗茶会是奈良流茶会的代表。它的指导者就是珠光。

村田珠光(1423—1502年)据说是奈良检校(寺役名)村田空一的儿子,11岁出家为僧,入奈良称名寺。但因他怠慢了寺役而被取消僧籍。珠光各处流浪后来到京都大德寺真珠庵,跟随一休参禅。一休即一休宗纯,是日本最有名的禅师。当时仰慕一休禅风的人有很多,从各地来寺诣一休拜师参禅的文人也不少,村田珠光就是其中之一。

珠光从一休处获得了参禅的认可证书—圆悟克勤的墨迹。圆悟克勤是中国宋代的禅僧,著名的《碧岩录》作者。他的这幅墨迹作为茶道开山之宝向来为茶人所珍视。珠光将墨迹挂在四张半榻榻米的草庵壁龛里,每日点茶供香,终于悟到佛法即蕴含于茶汤之中,开创了茶禅一味的境地。

他针对贵族的东山流茶道,提倡一种面向庶民阶层的茶道法,即草庵茶(wabi茶)。他在给弟子古市播磨的《心之文》中论述了草庵茶的根本思想。这既是一篇优秀的茶道理论,也是珠光茶道思想的代表作。全文如下:

古市播磨法师:

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嫉妒能手、蔑视新手,最最违道。须请教于上者提携下者。此道一人要事为兼和汉之作,最最重要。目下,人言遒劲枯槁,初学者争索备前、信乐之物,真可谓荒唐之极。要得遒劲枯高,应先欣赏唐物之美,理解其中之妙,其后遒劲从心底里发出,而后达到枯高。即使没有好道具也不要为此而忧虑,如何养成欣赏艺术品的眼力最为重要。说最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又不要失去主见和创意。

成为心之师,莫以心为师

此非古人之言

珠光①

珠光在《心之文》中首先指出“茶道修行最忌自高自大。”紧接着对茶道中和汉、即日本本国道具与中国道具相融和的重要性作出解释。这可以说是珠光独特的美学理论,他否定了《君台观左右帐记》中所表现的对称、均齐之美。《山上宗二记》中有珠光这样一句话“草庵前系名马,陋室里摆名器,别有一番情趣”。一语道破了他的美学观,即追求不对称、不规整、不均齐的美。《心之文》中后半部则对有些人盲目和物的错误态度提出警告,提醒人们不要误解珠光的意图,一味收集购买信乐、备前(日本著名的陶器产地)的茶碗,而失去对唐物的鉴赏能力。这就是说对初学者来讲鉴赏唐物是和汉调合的基础,是到达wabi境地的第一阶段。这封信最后强调不能失去主见,乍看似乎与开头矛盾,实际并非如此。只有不失去主见和创意才能自我创造,才能不拘泥于所学。

珠光首次将禅引人茶道的精神世界,开创了茶禅一味的境地。到珠光时,茶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含有艺术、哲学、宗教等要素在内的“道”。所以,后世称珠光为日本茶道的鼻祖。

2、绍鸥——草庵茶的继承和发展

1502年5月15日,80岁高龄的珠光成为不归之人。也正是在这一年诞生了一位对茶道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人。他就是武野绍鸥。绍鸥继承并发展了珠光的草庵茶,将茶禅一味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

《山上宗二记》中讲绍鸥在30岁以前作为一位连歌师,曾追随三条西实隆学习藤原定家的《咏歌大概》。以后他又潜心修习茶道,成为茶道名人。中世纪艺能中,“连歌”最受人们欢迎。绍鸥正是以这种连歌理论为基础,发展了茶道思想。

一般来讲,日本在自己文化尚未成熟的时候接受了大陆文化的影响,所以日本没有本民族的哲学思想体系。如果要找可以代替它的东西的话,那就必须提到中世纪初期藤原定家(1162-1241年)创立的日本歌道理论。以宗抵为代表的东山时代连歌道实践了藤原定家的歌道艺术论。镰仓时代开始流行的连歌对茶道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思想上都给予了莫大的影响。《连歌秘抄》中有关于连歌会形式的论述,将其译为现代语如下:

倘若召开连歌会,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找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风花雪月的季节、花木秀美的时候最好。欣赏时时富于变化的景致,内心也随之激动。语言就是这种感慨、激动的外在表现。连歌会决不能开成很多人一边大吃大喝一边调侃的聚会。而应该选好时间,找一个好机会,只邀请那些连歌爱好者,抛却杂念,在安静的会上,慢慢吟咏就能得出佳句。

以上虽然是讲应怎样召开连歌会,却也可以认为是举行茶会时应有的心境。

绍鸥直到30岁,一直是位连歌师,所以他将歌道理论融于茶道,并借用藤原定家的一首和歌来表现自己的茶趣。

望不见春花,

望不见红叶。

海滨小茅屋,

笼罩在秋暮。

这里绍鸥将春花、红叶比作书院台子茶,把海滨小茅屋比作珠光开创的草庵茶。人们只有在尽情欣赏了春花和红叶之后,才能感受自然的原始美。海滨茅屋虽然没有春花、没有秋之红叶,但其中所蕴含的却是“无一物中无尽藏”的自然美。这是不能轻易体会到的美啊!

绍鸥所倡导的“海滨茅屋”之美就是草庵茶的美学观,即以禅精神为基础的美学理念。这种美含有宗教内省性质,是“无”的精神的表现。

绍鸥不仅将歌道理论导人茶道,还达到了相当高的禅的悟境。名古屋武野家中有一幅“大黑庵主一闲绍鸥居士肖像”。上面题有他的参禅法师大林宗套(1480-1568年)的赞偈:

曾结弥陀无碍因,

宗门更转话机轮。

料知茶叶同禅味,

吸尽松风不意尘。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后面转结的二句“料知茶叶同禅味,吸尽松风不意尘。”就是说绍鸥领悟到茶味与禅味如出一辙,并非是两种事物。他以茶为媒介,为契机徜徉于清净无垢佛陀世界中。可见绍鸥不但实践了茶禅一味的思想而且将这一思想推向深入。

《山上宗二记》中讲“当代各种道具,皆因绍鸥的眼力得以发现而被采用。”这是说绍鸥以禅的精神和歌道理论作基础,对茶道具及茶道各个细节的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他不看重人或物的出身、履历,而发掘其内在的价值;不好复杂华丽,而爱简素枯淡。绍鸥式的茶釜、清水罐、茶罐等正是他美学理念的体现。此外绍鸥还对茶室进行了改革。他取消了贴在墙上作为墙围子的白纸,最自然地表现了建筑材料本身的美。

总之,在珠光去世之后,绍鸥将歌道理论融人茶道,茶禅一味的思想在绍鸥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绍鸥的茶道是珠光开创的草庵茶的继承和发展。

3、千利休—草庵茶的集大成者

提起今天的日本茶道,人们马上会想到三千家。即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等日本最著名的茶道流派,他们是日本茶道界的代表。三千家实际上同出于一人,他就是草庵茶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后世又称他为茶圣。

千利休于大永二年(1522)生于堺市的今市町,“利休”是后来天皇赐予的居士号,之前通称为“与四郎”或“千宗易”。据《南方录》记载,利休17岁开始学习茶道,最初的师傅是书院台子茶的继承者北向道陈,19岁时经道陈介绍,拜草庵茶的继承者武野绍鸥为师。

千利休既是一位大茶人,又是一位大彻大悟的人。千利休的参禅及师古溪宗陈(1532-1597年)曾作偈称赞他道“庞老神通老作家,饥来吃饭,遇茶吃茶,心空及地等闲看,风露新香隐逸花。”这就是说利休是可以与唐代著名禅者庞居士相媲美的大居士。到达“了悟同未悟”境地的利休在他的草庵茶道中是如何使茶禅结合的呢?首先我们来看记录他言行的茶书《南方录》:

小草庵里的茶道,首先要以佛法修行得道。追求豪华的房宅,美味的食品,那是俗世之举。家不漏雨、食无饥苦便足矣。佛之教便是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香、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觉书)须知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灭后)(茶道的秘诀是)夏日求其凉,冬日求其暖,茶要合于口,炭要利于燃。(觉书)

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与临济禅“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的主张完全吻合。进行茶道修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有听了悟。简单地说:从珠光、绍鸥开始的草庵茶到千利休时,已提高为一种在家禅,一种在家佛教。

千利休的茶道不论是思想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保留有很多禅的印迹。他在规定茶道礼法时借鉴了很多禅院清规。例如:

中立结束进入后座时,主人不喊客人入席而是鸣锣。主人在点茶时要穿上与僧侣相似的黑色服装(日语叫“十德”),着草鞋。客人吃的茶食叫“怀石”,餐具由客人自己弄干净。茶庭又叫露地。等等。

当时,点茶技法十分复杂。利休本着禅宗“直指人心”的理念,大胆进行改革,摆脱一切个别的规律、法则的束缚,直入根本的“心中一则”。

以珠光为开山鼻祖、绍鸥为中兴的草庵茶经过千利休的发展成为了一种相当高层次的综合文化生活。这时的茶道已成为俗化了的禅—在家禅。

二、草庵茶的本质

在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体系中,恐怕还没有象日本茶道这样独特的文化。而且也没有象茶道这样与禅结合得如此紧密。几乎所有的茶人都要进禅院参禅,从禅师那里获得居士号后再回到茶室中进行修行。不仅如此,从本质上讲,茶道之根本在于禅,茶道是一种在家禅。

在记载千利休言行的茶道圣典《南方录•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宗易六,草庵中的,第一要以佛法修行得道。……这是说草庵茶(就是wabi茶)的目的是通过茶道修行领悟佛法,到达了悟的境地。由此可见,茶道已不单单是饮食文化的一种,宗教因素已成为其主要因素。茶道是俗化了的禅宗,是平民百姓的宗教。“wabi茶”也可以说是“wabi宗教”。

久松真一先生在《wabi的茶道》一书中这样记述“wabi宗教”:

“wabi的宗教也是无的宗教,是能在完全的无中安住的宗教;是以一切有的不安中解放出来的宗教,即所谓本来无一物的宗教。②。

这里所说的“能在完全的无中安住”、“从一切有的不安中解放”以及“本来无一物”都是禅的根本精神“无”的体现。下面是他对wabi的看法:

无一物虽然让人感到非常消极,但是“无一物中无尽藏”。“无一物”中反而包含了自由自在的创造性。……与其说无一物是消极的,不如说已是最积极的因素。因此wabi的宗教虽是无的宗教,但并不等于绝对消极,而是绝对积极的宗教。…… wabi带有一种寂寥,但wabi中的寂寥不悲观、不抑郁,它是那样沉稳与安闲。这是一种从有中解脱出来的寂静。……当这种寂静成为根源,成为主体的时候,由此而创造出来的一切中必然表现出一种寂静。这便形成一种表现无的深化,即wabi的文化。③

wabi文化的代表,wabi茶彻底扫除了斗茶时代茶会上的群饮游艺的主义,而且在批判地吸收了禅之后,使禅成为茶道的创造主体、生活规范。由此茶道便上升为一种道,一种作为人生修行的手段。茶之所以能深化,普及为wabi,这是因为禅进入到了茶道的精神世界。wabi茶中的wabi是进入到茶汤中的禅,禅之根本精神“无”,由于wabi的作用在茶汤中得以体现。

自古以来茶人均以wabi作为生活规范和创造主体。将wabi作为生活规范的wabi茶人不是单纯的wabi艺术家。茶人依照这一规范对事、物、人、境进行取舍选择。或发现其价值、或赋予其价值,进而创造那些未存的事、物、人、境。进行这种取舍选择的深层含义在于,它是一个wabi茶人对高贵和富有的严格伦理性批判,和对下贱、贫困的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赋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wabi不仅是茶人的生活规范,也是创造主体。一个wabi茶人就是要活用“无”,不认为“无一物”是消极的,而拥有积极的“无一物”观。正因为如此,被人称为茶圣的千利休在否定了世人眼中的美后,发现了大量美的道具,才会有“莫等

春花开,莫寻春风来,雪间有春草,携君山里找”的茶境。以禅中积极的“无一物”观作为规范和创造主体,正是wabi茶与其他文化形式迥异的根本原因。

wabi茶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是因为将wabi作为自己的生活规范,即以禅作为其主体,wabi茶已不仅仅是饮食文化的一种,它是wabi的宗教,是禅的俗化,是一种在家禅。

久松真一先生给茶道下的定义是:“wabi茶道是依照wabi这种深层人性的、

自觉的主体规范,以喝茶为契机而形成的,极高层次的文化性综合生活体系。”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生活体系”,就是说茶道不是单纯的饮食文化或庭园文化,它是包含生活整体在内的文化体系。这与禅宗所谓“日常生活的一切皆是修行”的主张完全相同。相异之处是茶人进寺院参禅后又回到世俗社会中,通过修行生活化的茶道了悟佛法。茶庭或称为露地,这一茶道环境是那样狭小、简陋,根本无法与寺院伽蓝相提并论,称它为草庵也许再合适不过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狭小、简陋的空间却吸收容入了大禅院、伽蓝的缩影。也可以说随着wabi茶道的开创,一种露地草庵风格的禅也建立起来。茶道将禅以禅院中解放到在家的露地草庵上,将禅僧转化为居士茶人。wabi茶是在家禅,也可以说是对禅宗的一种宗教改革。

总而言之,禅与茶紧密相关,禅使人茶道的精神世界成为wabi。以wabi作为生活规范的wabi茶人创造了既是“wabi的宗教”又是“无的宗教”的草庵茶。此外,由于茶道包含了全部生活,所以它是禅的俗化,从精神和成立这两方面可以看出茶道的本质是在家禅,也可以称为是对禅的宗教改革。

结语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传到日本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由饮食文化的一种,上升为宗教性的,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体系。茶最早传入日本时,吃茶是贵族的风尚,也是大陆神仙思想的模仿。镰仓时代荣西将抹茶法带到日本,以他的《吃茶养生记》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日本又照搬了中国大陆的养生思想。此后斗茶成为新兴武士交际的一种手段,书院茶则集中体现了贵族的饮茶方式。这些都与禅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但是自从村田珠光将禅导入茶的精神世界经过绍鸥的发展,到千利休时茶与禅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日本茶道。千利休去世后,wabi茶迎来了它的兴盛时期,历代茶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茶禅一味的思想。

纵观日本茶道发展史,就会发现这一发展过程是茶不断与禅融合的过程。如果没有对禅的吸收就不可能有今天被称为日本文化代表的茶道。日本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结晶,她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的未来。

日本茶道 - 形成


日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唐朝的茶会大抵如此:一套茶具,其中包括使用木炭烧火的铜盆、水壶、水缸、废水碗、一个盆式支架放着一只竹勺、一副用来夹木炭的夹子和一个放壶盖的圆形支架。茶叶则是将茶树的叶子炒熟、发酵,再挤压成型而制成的。将碾碎的茶放进茶壶,加入水将其煮沸,再盛入陶瓷茶杯。这是最简单的吃茶法。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的周围,内容与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与中国的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的茶叶就称为“抹茶”(末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礼仪。这一时期,武士阶层为主角的“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游艺性为其主要特点。到十三世纪,新兴的武士阶级凭借雄厚的财力经常举办以品尝各地茶叶来赌博的斗茶会,极尽奢华以用来炫耀财富并扩大交际。后来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院茶”过渡准备了条件。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四张半。这种全室铺满榻榻米的建筑设计为后世所借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注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结合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行的日本的点茶程序

日本茶道简史


据传,在中国品茶首先出现于佛教的寺院内,而茶的普及恐怕最早可追朔到[战国]中期的“蜀”地(站长注:详见茶文化的摇篮)。奈良初期(八世纪),日本派往唐代的遣唐僧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不过,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唐代陆羽着“茶经”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镰仓初期(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艺变成了。珠光流历经几代人,到了室町末期,出现了一位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天下第一人”,成了界的绝对权威。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将军丰臣秀吉籍口平乱,颁布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杀。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流派。各流派基本上都采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户初期(十六世纪末叶),在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对茶叶要求不高,只要将普通茶叶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开,放入茶壶用滚水冲泡,将茶倒入茶碗饮用。其实当时人称这种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则不同,是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后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受场地限制,所以现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当然,在正式茶会或接待重要人物时,仍以传统抹茶法为主。日本讲究典雅、礼仪,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细选,品茶时更配以甜品。己超脱了品茶的范围,日本人视之为一种培养情操的方式。日本源之于中国,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国之风采,恐怕还非去日本不可。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和一个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与中国相比,日本仪式的规则更严格,这是经过精心提炼后形成的最周到、最简练的动作。如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日本有一句格言:“茶室中人人平等。”从前,把象征阶级和地位的东西留在茶室外,武士的宝剑、佩刀、珠宝等都不能带进茶室。现在虽不强调这些,但进茶室不能交头接耳,因为茶会必须保持“和谐、尊重、纯净、安宁”的环境。 茶室除了讲究室外的幽雅环境,还很讲究室内的布局与装饰。通常壁上挂一幅古朴的书画,再配上一枝或几枝鲜花装饰,虽简单却显得高雅幽静。茶客进入茶室后,应安静、恭谨地跪在“榻榻米”上,身穿和服的茶人也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日本人认为幽暗的色彩自有朴素、清寂之美。 献茶前先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味,然后接着献茶。献茶的礼仪很讲究: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然后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饮茶时嘴中要发出吱吱响声,表示对茶的赞扬。饮毕,客人要讲一些吉利的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以及感谢主人的款待。这一切完成后,就结束。当然在的最高礼遇中,献茶前请客人吃丰盛美味的“怀石料理”,即用鱼、蔬菜、海草、竹荀等精制的菜肴。

相关文章